2024年中考人教版化学一轮复习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考点梳理_第1页
2024年中考人教版化学一轮复习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考点梳理_第2页
2024年中考人教版化学一轮复习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考点梳理_第3页
2024年中考人教版化学一轮复习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考点梳理_第4页
2024年中考人教版化学一轮复习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考点梳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考点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本质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常见现象多表现为状态、形状的变化常表现为颜色改变、产生沉淀、产生气体等现象教材延伸(1)化学变化常伴随着一些现象,如发光、放热、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这些现象只能帮助我们判断某一化学反应是否发生,而不能作为判断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的依据。如电灯通电时发光、放热,该过程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而有的化学变化无明显现象,如缓慢氧化。(2)爆炸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如锅炉爆炸、车胎爆炸等是物理变化。考点二物质的性质和用途1.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比较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概念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确定方法直接观察或用物理方法利用化学变化来观察和测定性质内容颜色、气味、状态、硬度、密度、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可燃性、还原性、腐蚀性、酸碱性、金属活动性、稳定性、氧化性等2.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教材延伸性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描述时常用“能”“会”“可以”“容易”“具有”等关键词;而变化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体现,如“铁丝生锈”“铁丝易生锈”,其中前者为变化,后者为性质。考点三常见仪器和用途1.常见仪器及用途eq\a\vs4\al(反应,容器)eq\b\lc\{(\a\vs4\al\co1(直接加热: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间接加热:烧杯、烧瓶、锥形瓶(加热时,需垫陶土网)))存放容器eq\b\lc\{(\a\vs4\al\co1(广口瓶:存放固体试剂,细口瓶:存放液体试剂,滴瓶:存放液体试剂,集气瓶:收集或储存少量气体))加热仪器:酒精灯、酒精喷灯计量仪器eq\b\lc\{(\a\vs4\al\co1(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质量,量筒:量度液体体积))eq\a\vs4\al(取用,仪器)eq\b\lc\{(\a\vs4\al\co1(镊子:夹取块状固体,药匙:取用粉末状或较小颗粒的固体,胶头滴管: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固定和夹持仪器:试管夹、铁架台(带铁夹或铁圈)、坩埚钳、试管架;其他仪器:长颈漏斗、陶土网、玻璃棒、水槽、试管刷等。注意“相似”仪器图形对比蒸发皿表面皿坩埚钳镊子长颈漏斗(用长颈漏斗装配气体发生装置时,应使其末端插入液面以下,防止气体逸出)分液漏斗细口瓶广口瓶2.干燥仪器仪器主要用途注意事项干燥管用于干燥和吸收某些气体气体一般“粗进细出”;干燥剂为颗粒状,常用CaCl2、碱石灰等U形管内装固体干燥剂或吸收剂,用于干燥或吸收某些气体不可装液体干燥剂洗气瓶用于干燥气体或除去气体中的杂质注意气流方向应该长管进短管出考点四基本实验操作一、药品的取用1.药品的取用原则“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节约”原则应该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即液体取用1~2__mL,固体只需铺满试管底部“处理”原则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容器。简称“三不一要”2.闻药品气味的方法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气体飘进鼻孔(如图)。3.固体药品的取用和称量(1)固体药品的取用块状或颗粒状药品的取用仪器:镊子操作简称:“一横、二放、三慢立”粉末状药品的取用仪器:药匙或纸槽操作简称:“一斜、二送、三直立”(2)固体药品的称量托盘天平使用要领:“一调、二放、三要”①“一调”:称量前把游码调至标尺的0刻度处,调节天平平衡;②“二放”:普通固体药品可放在纸上称量,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要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③“三要”:要“左物右码”,要“先大后小”,要用镊子夹取砝码或移动游码。易错提醒(1)如果砝码和药品的位置放反了,药品质量=砝码质量-游码示数;(2)精确度:0.1g。4.液体药品的取用和量取较多量(倾倒法)少量(滴加法)定量易错提醒(1)读数时,俯视读取的数值偏大,仰视读取的数值偏小。(2)选取量筒时,量程要合适。例如,量取8mL液体,应选用10(填“10”或“100”)mL的量筒。二、物质的加热1.酒精灯的使用加热时,应用酒精灯的外焰。2.固体的加热3.液体的加热注意(1)加热前,试管外壁应干燥;(2)加热时,先预热,再集中加热,防止试管受热不均匀炸裂;(3)加热后的试管,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防止试管炸裂。三、仪器的连接、装置气密性的检查1.仪器的连接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橡胶塞:先将玻璃管一端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转动即可将玻璃管插入胶皮管、橡胶塞在容器口塞橡胶塞:应把橡胶塞慢慢转动着塞进容器口,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容器2.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手握法:将导管一端放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且松手后导管内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则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液封法:将长颈漏斗末端伸入液面以下,先关闭弹簧夹,再向长颈漏斗中注水至形成液封,继续加水,一段时间后,若长颈漏斗中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则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抽气法:先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将注射器的活塞向外拉出一段,一段时间后观察其是否回到原位。若活塞回到原处,则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四、洗涤玻璃仪器1.洗涤方法:倒净试管内的废液,再加水振荡洗涤或用试管刷刷洗。2.洗涤标准:水在仪器内壁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注意玻璃仪器中附有难溶于水的碱、碳酸盐:先用酸溶解,再用水冲洗。五、其他基本实验操作1.浓硫酸的稀释由于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所以在稀释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2.溶解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直到固体物质完全溶解。3.过滤(1)操作要点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下端紧靠三层滤纸;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由上到下分析)(2)滤液浑浊的原因可能有:①滤纸破损;②液面高于滤纸边缘;③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4.蒸发(1)在蒸发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其目的是防止液体溅出;(2)当蒸发皿内有大量固体析出时应停止加热;(3)使用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夹持,实验后放在陶土网上。5.溶液pH的测定(1)方法: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放一张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并滴到试纸上,再将pH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比即得溶液的pH。(2)操作时的注意事项:①不能(填“能”或“不能”)将pH试纸直接浸入溶液中。②不能(填“能”或“不能”)用蒸馏水先润湿pH试纸。因为润湿试纸相当于稀释了待测液,会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使测得的酸性溶液的pH偏高,碱性溶液的pH偏低。【知识拓展】玻璃棒的使用实验或操作装置玻璃棒的作用溶解固体搅拌,加速溶解过滤引流,防止液体飞溅蒸发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测溶液pH蘸取少量待测液,起取样作用稀释浓硫酸搅拌,加速散热六、实验室安全1.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2.化学实验操作中的意外事故及处理方法意外事故处理方法酒精洒在桌面上燃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