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营改增的减收效应_第1页
浅析营改增的减收效应_第2页
浅析营改增的减收效应_第3页
浅析营改增的减收效应_第4页
浅析营改增的减收效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营改增的减收效应摘要“营改增”产生的短期减收效应十分显著,对地方收入的影响可能更为严重,但通过设置合理的收入调节机制能够有效地减缓这种负面冲击。同时,减收意味着减税,随着“营改增”全面推开和增值税改革的完成,财政减收在降低流转税负、全面支持企业发展、优化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带来的积极效应,不仅会加快当前实体经济的发展,还将成为充实税基、扩大税源、促进税收增长、缓和减收影响的关键。关键词:营改增;减收效应;分析

Abstract"Camptoincreaseofshort-termeffectofreducingverysignificantly,totheinfluenceoflocalincomemaybemoreserious,butbyreasonableincomeadjustmentmechanismcaneffectivelyslowthenegativeimpact.Atthesametime,areductioninmeanthattaxcuts,withthecompletionofthe"camptoadd"fullyopenandvalue-addedtaxreform,fiscalreductioninlowerturnovertaxburden,tofullysupportthedevelopmentoftheenterprise,theenterpriseorganizationstructure,adjustmentoftheindustrialstructureoptimizationandbringthepositiveeffectwillnotonlyspeedupthedevelopmentoftherealeconomybefore,willalsobecomeafulltaxbase,expandthetaxbase,promotethetaxrevenuegrowth,easingwillinfluencethekey.Keywords:replacingbusinesstaxwithvalue-addedtax(VAT)reductioneffect;analysis

目录TOC\o"1-3"\h\u1290引言 引言2012年我国税收总收入为100601亿元,同比增长12.12%,与前些年动辄20%以上的水平相比大幅回落,增速分别比2011年和2010年下跌10.5和10.9个百分点,为近3年最低。2013年税收增幅进一步下滑,1〜6月全国总税收增速比去年同期再降1.9个百分点,同比仅增长7.9%,今年税收增速进入下行通道已成定局。从税收角度来看,这一减收态势是经济性、结构性和政策性三大因素交汇的结果。经济性因素是指受内、外部经济环境等影响所致的税收增长乏力。结构性因素是指当前以间接税为主的税制结构所产生的税收与价格捆绑效应,即当经济下滑时税收的回落会快于价格收窄的幅度。政策性因素是指由于实施结构性减税特别是推行“营改增”所带来的一系列减税减收压力。这其中,政策性减收是当前最直接、最紧迫的因素。据财政部门测算,随着今年8月1日起“营改增”试点的“双扩围”,全年减收规模可达1200多亿元。我国财政部门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到:未来,“营改增”将逐步推广到服务业,同时,为实现增值税的进一步转型,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将不动产纳入其中。预计将直接减税9000亿元左右。那么,“营改增”的主要减收途径体现在哪些方面,这种减税效应在试点地区呈现出哪些重要特征,减收对中央和地方产生怎样不同的冲击,减税能否产生积极的增收促进作用,缕清这些问题有助于更为客观地把握税收变化的基本形势。1“营改増”减收效应的影响1.1“营改增”减收的主要路径第一,“营改增”在完善增值税体系的基础上,通过统一税制、公平税负、消除重复征税,打通工商、服务两类产业的抵扣项目,不仅保证了制造、销售类企业各阶段抵扣链条的完整,还扩大了服务行业的进项扣除范围,因此成为一项从个别服务企业延伸至上下游产业链的双重减税政策。第二,增值税调整是主导近年来政策减收效的“重头戏”,由图1可见,2004年以来企业所得税基本保持在20%左右,个人所得税比重维持在6%〜7%,营业税也稳定在14%〜15%的较低水平,消费税、车辆购置税、资源税等承担调控职能的流转税,其比重还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只有增值税从2005年最高时的37.5%大幅下滑至2012年的26.3%,回落十多个百分点近14000亿元的规模,成为新一轮税改以来释放减税效应最大的税种。而“营改增”则会进一步扩大增值税的减收规模:服务业6%和11%的低税率能够进一步削减增值税的整体税负;服务业税收会因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抵扣而减少;对服务业营业额改征增值税将缩小税基从而降低应纳税额。第三,减轻中小企业税负是“营改增”的重点内容之一。根据财税[2013]37号文明确规定,应严格执行征收率的纳税人适用范围,对于年应税销售额不满500万的纳税人征收3%税率,而对于月应税销售额在2万元以下的个人或者是企业实行免征增值税的措施。对中小企业占比较高的服务业来说(见表1第7列),与原来按3%或5%全额计征营业税相比,行业整体税负将显著减轻。图12002〜2012年我国税收收入结构图资料来源:根据中经网统计数据库2003〜2011年税收决算收入及财政部《2012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决算表》计算。注:其他税收包括房地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契税、车购税、关税、城建税及资源税等在规模上相对较小的所有税种。1.2“营改增”全面推开的减收总规模在2012年,全国12个试点地区的直接减税金额打到426.3亿元。这样按完整年份推算,2013年仅在上述地区就将减税1200亿元,加上8月1日起在其余省份的推开,2013全年试点行业的减税规模将不低于1600亿元。如果按试点行业营业税约估计,全行业“营改增”大概直接减税5000亿元左右,约占2012年税收总量4.5%,更值得注意的是“营改增”产生的间接减税效应,,往往成倍于直接减税的数字。已有数据显示,全国间接减税规模相当于直接减税额的1.7倍,在经济辐射范围广的地区如上海最高达到3.71倍,安徽、湖北等地也大致在三倍左右。考虑到这一点,“营改增”的总减收规模会再增加8500亿元,按2012年水平总税约回落12个百分点。1.3“营改增”全面推开对中央和地方的减收影响“营改增”一旦全面推入造成不小的下行压力,减税效应和税收分成效应两方面:(1)总减税效应。如上二现“双扩围”将带来5000亿元左右的直接减税和8500亿元的间接减税效应。直接减税主要来自于原服务业营业税收入的减损,间接减税则源于服务业进项抵扣增加导致的原增值税收入的下滑。随着这部分收入在中央与地方间分配的一减一增,近期内“营改增”对中央减收带来的影响就更为明显。(2)税收分成效应。作为地方政府目前掌握的几乎惟一主体税,营业税一直是地方财力的主要来源,2012年更占到地方税收的33%。在这种情况下,税收分成减税效应不仅会给地方带来冲击效应同时更不会给中央带来中央,营业税全部纳入增值税框架所形成的地方收入单方面缺损也成为推进“营改增”无法回避的关键问题。以2011年为例,排除海关部门代征的增值税和不考虑出口退税的国内增值税收收入,可以做出两个分类,第一是归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约18277.38亿元和由地方征收的约5989.26亿元;这两者可以在全部营业税中也占据大量比重,其中中央财政收入达174.56亿元、而地方财政收入有13504.44亿元。由此可以推算,在旧营业税全部归入新增值税后,中央收入会突增10007.29亿元,增幅达19.5%(10007.29亿/51306亿),地方税收将剧降19.09%(-10007.29亿/52434亿)。可见,地方收入的下滑形势异常严峻。2应对“营改増”减收的税收调整方案2.1完善现行财政补偿机制过渡期的“营改增”在实现结构性减税的同时,造成部分企业税负增加,为了照顾税负增加的行业,各地根据行业不同情况制定了税收补贴和优惠政策,这与增值税的中性相驳。一方面,各个地区的税收补贴应保持实施标准,防止造成地区间的差别对待,保持增值税的税收中性:另一方面,对企业的财政补贴措施应该衡量企业的税收承受力和企业的发展需求,如果按企业税负增加的绝对额为补贴标准,会造成行业间的横向税负不平、企业间税负纵向不平。再一方面,为保证地方财政实力,防止企业对财政补贴产生依赖性,财政补贴在规模和时间上要适度。在补贴范围上,补贴项目应适度减少,保证增值税的公平性原则;在补贴时间上,过渡性的政策都是短期的,补贴时间一半跟随税制改革的完成进度,不宜太久,一般期限在1-2年比较好,不宜太久。总之,“营改增”是一项结构性的减税改革,企业的税负自然会有增有减,市场运转的规律,但是过渡性财政补贴不是长久之计,应制定合适的税收政策替代过渡性的政策,以体现增值税中性。2.2继续优化增值税制2.2.1减少税率档次欧洲发达国家的增值税税率设置,税率既不是单一化,也没有多样化的税率,一般税率设置在三挡左右,减少增值税税率档次是增值税税制改革的必然选择。“营改增”后,我国增值税基本税率应该调整,当前的17%可能不适合作为基本税率。政府应运用科学的模拟方法对每一个行业进行税负测算。(1)借鉴欧洲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增值税税率水平,制定一个适合国情基本税率,在保障财政收入基础上达到营改增税制改革目标。(2)坚持“简税制”原则,减少当前增值税税率档次,使增值税回归中性,增值税税率以三档为最优。2.2.2完善税基确认理论上,增值税税基就是增值额,全面“营改增”后增值税的范围扩大,税基增加,但是有些行业的税基是很难确认的。例如,最后的四大行业中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其销项额税基确认和抵扣额税基都需要大数据的支持。为了确保所有行业在提供产品和服务时的纳税抵扣链条的完整性,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宽税基”的原则,从根本上扩大增值税的范围,扩大征收行业和企业。同时,也应该在这个过程中取缔对税基有负面影响的过多的优惠政策,逐渐完善税基政策,价钱税额各方面的相关抵扣管理情况。2.2.3化解征管风险由于税制结构的问题,税收体系不科学,存在征管部门转换以及征管成本高等问题。“营改增”推动了税制的完善,但是由于增值税发票获取困难以及不合理,增加了税收征管的难度。因此,坚持“严征管”原则,加强“营改增”后的征管工作,化解征管中的各种风险十分重要。首先,探索“营改增”后各行业增值税的征收办法,坚决杜绝由于涉税信息转换中存在的税收征管漏洞;第二,是在过程中以增加税务机构的交换和共享为基础,加强国家税务部门和地方税务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和理性沟通;最后,探索建立新型地方税收体系,在完善纵向转移支付制度的基础上,时机成熟时合并两套税务机构。2.3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完善地方税体系2.3.1制定科学的收入归属政策“营改增”初期由于改革行业的有限,对地方利益触动面不是很大,同时采取“老税共享,新税归地方”税收政策,过度性的措施使地方财政勉强维持收支。营改增全面实施后,原本属于地方纯收入的营业税现在要与中央共享,营业税是地方税的主体税种,地方政府不会满足现成的收入归属政策,过渡性的财政政策不会有良好效果,引起中央和地方财政之间的矛盾。中央和地方之间的财政收入分配比例也应该有所改变,不能沿袭就得75:25的分配比例。利用科学的模拟测算方法,设定一个适合增值税分成的比例,按照51:49的比例进行共享,以消除“营改增”一对地方产生“减收效应”造成的财政职能正常发挥。由于我国地方政府天然的“招商引资”驱动,这种收入共享的办法会造成地方税收的恶性竞争。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增值税应该100%归中央所有,但是由于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政策管理措施,所以我们要根据国情不同,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革,这种改革包括新老增值税,增值税大部分归中央,小部分归地方所有,才能减少地方的在返还上的多少程度。2.3.2完善地方主体税种地方财政收入很易受到影响,由于“营改增”措施实施之后,以地方为税收主体的税种不复存在了,所以地方财政收入在“营改增”之后急剧减少,面临巨大挑战。因此,地方税体系应该选择合理的税种作为地方财政的税收来源。主体税种的选择应该基于税收本身的属性,促进经济的发展。各个地方的资源和经济发展不同,存在很大的差异。在选择主体税种时候应考虑区域性特征。例如,在沿海地区的一线城市房地产业比较发达,地方政府可选择房产税作为主体税种,而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由于技术等原因资源的利用率低,选择资源税为主体税种,有利于地方政府增加财政收入,还有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3“营改増”全面推开的税收増长效应“营改增”全面推开后有望降低总税收规模约12个百分点,那么,如此重要的减收规模能否产生“拉弗曲线”式的供给激励,从而拉动税收收入回升?从理论上说,增值税具有中性特点,不具备直接调控经济的职能,因此,与降低或减免所得税以刺激私人消费、促进企业投资、扩大税基的机制不同,“营改增”带来收入增长效应主要体现在间接的方面。3.1降低流转税负的税收促进效应“营改增”的减收效应能够对企业所得税与商品服务的间接税产生正向促进作用。在企业中,“营改增”措施的实施极大的减轻流转税收负担,并且能够在物流、运输、仓储方面僵死成本,缓解企业生产性服务购进成本,产生扩大企业投资、增加企业利润的效应,进而带动企业所得税的增长。再加上,社会不断进步,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流转税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少,通过“营改增”措施的试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居民进行购买的能力,并且能够增加居民消费支出,扩展流转税基。CGE模型的计算结果显示,全行业“营改增”将促使企业投资增长2.545%、拉动居民消费提高4.419%;且在“两税”收入减少3.9%的同时企业所得税和其他税将提升4.9%和5.7%,说明“营改增”具有明显的拓展税基作用。3.2全面支持企业发展的税收增长效应“营改增”可以在多方面促进企业发展,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营改增”能够把企业在税制改革的过程中极大的减少因税收效应带来的影响。在服务业和工商业的税制规律统一的情况之下,实践过程往往会因为广告营销、建筑安装、金融保险的原因改变重复征税的情况,在事件过程中抵消由于消费产生的增值税,这将形成增值税对不同企业各发展阶段的有力支持,从而实现税收收入的可持续增长。据CGE模型以不变价格估算,全行业“营改增”将直接带动GDP5.5%左右的增长,按税收增长率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依存系数0.917,能拉升总税收收入5.06%。3.3企业组织结构优化的税源扩展效应企业增利和企业市场增加效应的重要途径包括两种:一种是分工,另一种是专业。“营改增”能够通过优化服务企业的组织结构,扩大服务业市场规模、拓展税源、拉动税收收入回升。制造类企业再进行组织结构优化的过程中,会根据原营业税的具体情况把企业的设计研发、销售物流等项目增加到企业的增值税中,这种改革对于服务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营改增”后,由于适用税率降低且可以抵扣购进所缴税款,此类业务将因此获得更多独立经营的空间,成为新的税收增长点。以浙江省为例,在新增试点纳税户中就有近七成属于剥离原有服务部门单独运营的情况。还有一种情况,大型的服务行业会考虑到外包业务方面的抵扣进项税优点,在经营模式上选择外包经营,不断尝试和中小企业进行合作,改变传统的企业经营模式,专注于核心业务开发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更会极大地拓展服务业市场,从而促进税收快速提升。3.4产业结构调整的税收“反哺”效应“营改增”不仅能够减少服务类企业的整体税收,同时还要降低其他服务性行业的税收以及下游工商企业的税收,这种情况主要通过增开增值税的方式来实现,打到调整企业产业结构,助力服务业形成增收新引擎的目的。税收的增长和经济增长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结构性变化,主要体现在税收收入回落—产业结构调整——税收加速增长的传导机制。例如,2012年上海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其中,第二产业仅增长3.1%,第三产业增长达到了10.6%,第三产业的增加值明显,第一次打到60%的重要水平线,增加总之从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的58%提高了2个百分点。基于全国情况的CGE模拟也表明,新的产业形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能弥补减收的影响,由于全行业“营改增”将分别带来工业与服务业总产出5.52%与3.99%的增幅,参照第二第三产业增长率对财政收入增长率的贡献度0.45测算,财政收入将再回升4.3个百分点。

结语税收是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成功的税制改革将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营改增”改革涉及很多行业,影响面宽,引起社会各界的不同反响。从企业层面,大多数企业将从中受益,税负减轻,竞争力增强。然而,仍然有部分企业在短期内受到改革冲击,税负增加。从财政角度,“营改增”改革在短期内将使财政收入面临下行压力。从宏观经济的角度,“营改增”改革对经济增长率、就业水平、物价水平和国际收支平衡等方面也将产生很大的影响,从而产生了“减收”效应。因此,各级政府应从本级财源建设、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统筹谋划,加强配合,形成合力。要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