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水洞的国内外研究现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2C/28/wKhkGWV2l-SAG6nOAAEpEyp_Vmg128.jpg)
![落水洞的国内外研究现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2C/28/wKhkGWV2l-SAG6nOAAEpEyp_Vmg1282.jpg)
![落水洞的国内外研究现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2C/28/wKhkGWV2l-SAG6nOAAEpEyp_Vmg1283.jpg)
![落水洞的国内外研究现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2C/28/wKhkGWV2l-SAG6nOAAEpEyp_Vmg1284.jpg)
![落水洞的国内外研究现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2C/28/wKhkGWV2l-SAG6nOAAEpEyp_Vmg128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第一章绪论 21.1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21.2落水洞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21.2.1落水洞研究现状及调查方法 31.2.2落水洞矿泉水水质的影响因素 51.3研究内容与意义 51.3.1研究内容 51.3.2研究意义 51.3.3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图 6第二章工程概况 72.1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72.1.1项目概况及工程地质条件 72.1.2地下含水系统及水文地质条件 72.1.3气象条件 102.1.4植被情况 102.2工作内容 11第三章落水洞的分类及其治理 123.1落水洞的分类及分布 123.2落水洞的治理方式 18
第一章绪论1.1选题的背景及意义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极为发育的国家之一,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类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地质灾害频发,对我国经济和人身安全造成了巨大损失,根据2016年全国地质灾害通报,我国共发生地质灾害9700起,共造成370人死亡、35人失踪、209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1.7亿元。岩溶占我国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是全球最大的岩溶系统,其中裸露型岩溶,即落水洞,发育在碳酸盐岩地区,岩溶地区的水土流失严重,特别是对当地的地下水质造成了恶劣影响。大气降水通过裂隙,筒状,锥状及袋状通道主洞脉缓慢入渗到地中暗河输送管,下大雨时,地表大量流水集中落水洞,洪水携带着大量泥沙石砾并在水岩作用下进行离子交换,成为了新生裂隙水。在此过程中,新老两种裂隙水携带地表面大量泥沙发生混合,地下水受隔水层的围限作用,从垂直下渗转为水平渗流,最终以泉的形式形成浊水。水的浊度是表达水中不同大小、比重、形状的悬浮物、胶体物质、浮游生物和微生物等杂质对光所产生效应的表达语,它并不直接表示水样中各种悬浮物、胶体物质、浮游生物和微生物等杂质的含量,但与其存在的数量是相关的,因之对人类的健康和工业生产有重大意义。浑浊的天然水一般对人体无多大影响,但受到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污染的浑浊水往往具有危害性。落水洞极大地影响了山区的地下水质,从而间接影响了从丹霞山区生产出的矿泉水水质,为解决现有的水质波动问题,提升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打造,开展芙丝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施工方案设计项目意义重大,是必要的,也是急迫的。本论文以湖北省十堰市芙丝水源地落水洞调查为背景来研究落水洞的分类、形态特征、影响重要程度及处理方法等问题。调查区地处武当山脉北西端的南西部边缘地带,其南西侧与大巴山脉接壤。工作区一带地貌类型属构造侵蚀、溶蚀中山区,山体总体走向为东西向,与区域构造线方向一致。依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与武汉厚天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体对丹霞山地区的落水洞寻找及处理所进行的《芙丝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施工方案设计(前期)踏勘报告》,对丹霞山地区的落水洞进行寻找及研究。1.2落水洞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落水洞往往发育在海拔1400米以上的碳酸盐岩地区,尤其在我国的华中地区、西南地区的山区中极为发育。但是在国内,对落水洞的认识还比较浅显,对落水洞如何影响水质的问题较为模糊。加上众多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使落水洞对环境和水质的影响更加难以控制。落水洞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在我国的中部、西南地区,碳酸盐岩地区的溶洞带走了土壤大量的养分,是土壤渐渐地失去韧性,利于植物的生长。同时水土流失也给地下水系统带去了大量的细菌,对地下水的浊度产生了影响。落水洞大多发育在海拔较高的山区,降水通常较多,地表水经汇水汇集到落水洞洞口,传输到地下暗河内,溶洞汇水区域内的土壤、养分及一些细菌都会流到地下河内,所以对溶洞的治理工作已是迫不及待。在溶洞的治理工作之前,必须要对其展开专业的地质调查、数据处理以及最终的对溶洞进行分类,摸清溶洞的位置、大小、汇水范围以及分布规律,这样才能让环境施工单位更好的去治理。2007年至2015年,中国南方区域,包括云南、贵州、广西、湖南和湖北发现了天坑群。2017年罗利川研究了香溪河流域岩溶洞穴发育与分布特征,提出溶洞的平面分布表现出分带性。2018年雷柱平以皖江地区碳酸盐岩岩溶为例,证明了岩溶的形成与当时的地下水位,古地形及古构造,地下水动力条件有关。1.2.1落水洞研究现状及调查方法在世界范围内,研究溶洞的方法多种多样,应用最多的还是采用实地地质调查的方法去记录每一个溶洞的位置信息,因为在野外可应用的科技手段大多不适用。以下列举我们调查团队在山区、高海拔地区的研究方法。采用高分辨率航拍影像,对地表植被、覆盖物及孔洞进行高精度解译调查,Lidar航空摄影测绘地表岩溶地貌信息,并采用工程地质目测法进行精确的人工复核,对地表岩溶地貌点进行定位测量,结合生态环境、地下水危险性评估以及动态设计的等综合工作方法。(1)遥感卫片解译采用高分二号卫星卫片对目标区进行遥感解译。高分二号(GF-2)卫星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首颗空间分辨率优于1米的民用光学遥感卫星,搭载有两台高分辨率1米全色、4米多光谱相机,具有亚米级空间分辨率、高定位精度和快速姿态机动能力等特点,有效地提升了卫星综合观测效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高分二号卫星于2014年8月19日成功发射,8月21日首次开机成像并下传数据。这是我国目前分辨率最高的民用陆地观测卫星,星下点空间分辨率可达0.8米。(2)机载LIDAR本项目机载LIDAR航空摄影的作业范围,如图所示:图1机载LIDAR航空摄影作业范围图2遥感调查重点区域示意图设备与技术支持①为保证达到1:500正射影像标准,使用徕卡RCD30像机;②使用行业领先的徕卡RLS80机载激光扫描仪保证数据精度;③使用徕卡citymapper倾斜测量系统获取精准的三维激光数据(根据需求提供该设备);④搭配电影级摄像机记录测绘过程。(3)人工复核组建专业调查队伍,采用大比例尺的工程地质测绘的手段,配合Lidar和遥感解译成果,复核调查水源地溶蚀台面上岩溶生态灾害,对岩溶发育点进行定位并对其发育形态特征进行测量。1.2.2落水洞矿泉水水质的影响因素溶洞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因素众多,以下列举几种因素。(1)岩溶地质条件因素。水源地区地层、地质构造的分布、类型、特点及岩溶地貌和含水介质的控制和影响,碳酸盐岩的分布规律和特点及对岩溶发育和地下水的影响。(2)岩溶发育规律因素。区域岩溶作用的动力条件及溶蚀速度,区域岩溶强度与控制因素,地表各种岩溶形态的特点及空间分布规律。(3)岩溶水系统因素。岩溶流域的边界、结构。地下水与地表水的水力联系,地下水的水质、水量的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4)岩溶环境问题因素。地表各种岩溶地貌的表层物质组成,汇水面积,数量及其空间分布范围,单体岩溶地貌对地下水系统水质的影响。1.3研究内容与意义1.3.1研究内容(1)根据对芙丝水源地前期的踏勘报告的研究,对调查范围内地的地质条件及岩溶数量进行熟悉。(2)进行为期20天的地质调查,对搜索范围内的溶洞及岩溶洼地在户外助手上进行标注、编号,并留下照片资料及搜索轨迹资料。(3)后期对所有资料进行整合,研究出溶洞在芙丝水源地的分类及分布规律,并初步拟定治理方案与建议。1.3.2研究意义十堰市竹溪县对溶洞的治理尚处于起步阶段,而调查区域又处于芙丝水源地,大量的落水洞对矿泉水的水质造成了恶劣影响,也对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通过本项目对落水洞及岩溶洼地的寻找工作,可研究出落水洞在水源地的分布及分类特征,可对当地的地质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并可制定出良好的治理方案,为溶洞的治理及高海拔山区的地质调查工作提供示范,为芙丝(湖北)水厂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其推广应用价值极大,应用前景广阔。1.3.3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图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首先阐明调查区域的工程地质概况、水文地质概况,在通过为期大约20天的对溶洞的寻找,在地图上整理出各个溶洞的标注点,并整理出每个溶洞不同镜像的照片。对落水洞初步分类,列举出不同类型落水洞的图片资料,并对其周边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地质点经纬度、高程、尺寸、地表上覆物质、所处位置描述、地貌点剖面类型及示意图进行阐述研究,评估出其重要性分级,并初步给出治理建议。
第二章工程概况2.1场地工程地质条件2.1.1项目概况及工程地质条件调查区地处武当山脉北西端的南西部边缘地带,其南西侧与大巴山脉接壤。工作区一带地貌类型属构造侵蚀、溶蚀中山区,山体总体走向为东西向,与区域构造线方向一致。区内总体地势是中部高,南、北部低。从横向上看,东西两侧相对较高,中间部位受沟谷切割影响相对较低。自西向东,由天窝坑、大石案(丹霞山)、凤凰嘴、丹凤山、大同沟东侧的1369.0高地和1187.2高地形成局部地表分水岭,受香浦沟和大同沟切割影响,将东西向的山脊(分水岭)切割成三个部分。天窝坑、大石案(丹霞山)及丹凤山山顶海拔高程1600-1900m,构成调查区一级山顶夷平面。调查区北侧的阳坡、杨家坪、夹槽及大同沟东部一线,山顶高程1300-1400m,为勘查区二级山顶夷平面。丹凤山山顶位于调查区的中东部,海拔高程1846.2m,是区内的至高点。瓦沧河位于调查区南部,自西向东流过,在勘查区东部边缘流出,高程550m,是调查区最低侵蚀基准面。调查区相对高差可达1000m以上,属高中山区。调查区沟谷深切,陡崖发育,一般为陡坡地形。地形坡度一般在30-40°,局部陡峭地段坡度可达60-70°。除瓦沧河外,大同沟和香浦沟是调查区最大的两条冲沟。大同沟位于调查区东部,自北西向南东汇入瓦沧河,沟谷底部高程560-980m,切割深度600-800m,构成了矿泉水含水系统的东部排泄边界。香浦沟位于调查区中部,呈南北向展布,沟谷底部高程600-1100m,切割深度800-1000m,是切割矿泉水含水岩组的主要沟谷,也是泉水集中排泄的地带。在天窝坑、大石案(丹霞山)及丹凤山山顶一带,陡崖发育,陡崖延伸长度500-1000m,落差可达100m。大石案地带岩溶裂隙发育,丹霞山泉口以北约1km处发育一落水洞,高程约1300m,洞口直径约2m,深不见底。天窝坑有九个落水洞,洞口直径约0.5-2m,均深不见底。2.1.2地下含水系统及水文地质条件丹霞山泉地下含水系统受二叠系、志留系相对隔水层及阻水断层围限。其含水层位于天窝坑-大石岸向斜核部,三叠系灰岩含水层为主体的水文地质块段南东侧边缘,其西部大石岸-天窝坑一带山体高大,高程1709.3~1786.8m的溶蚀台面上落水洞、漏斗、岩溶洼地等岩溶形态发育,利于地下水的入渗补给,形成区块地下水的主要补给区。该区大气降水经垂直岩溶管道及裂隙入渗地下,来到向斜核部,受控于含水岩组下部二叠系隔水底板北西高、南东低的空间展布形态,地下水到达潜水面后,渗流形式由竖直下渗转变为经水平裂隙管道向含水岩组东南侧水平运移,最终在区段南东部断层陡崖以接触泉形式出露排泄,该矿泉具有补给范围大,径流途径长,流量较大,具动态变化特征等特点。此外,由于F2导水断裂构造延伸长,切穿了向斜北翼志留系砂页岩隔水层,使其北部寒武系碳酸盐岩含水层地下水与向斜核部三叠系含水层地下水迳流形成一定的水力联系,使向斜北翼高程1400~1600m区段的寒武系灰岩含水层中岩溶水沿导水断裂自北东向南西运移。地质构造是构成地层岩性的框架,控制了区内的地层岩性及含水岩层的空间骨架。区内主要构造线与区域构造线方向一致,呈近东西向展布。自西向东,天窝坑-大石岸(丹霞山)-凤凰嘴-丹凤山-大同沟-白河以西一线发育的倒转向斜延展长达15km,水源地就位于该倒转向斜的西端。向斜核部为三叠系下-中统嘉陵江组,两翼地层分别为三叠系大冶组、二叠系及志留系,宽约4km。南翼岩层倾向北,倾角40~60°,北翼向北倒转,其岩层亦倾向北,倾角40~50°,向斜轴向东倾伏,西端翘起。该向斜核部碳酸盐岩是矿泉水形成的含水岩组,向斜构造也是矿泉水富集的主要蓄水构造。在大石岸-丹霞山一线,由于蓄水构造(碳酸盐岩的含水岩组位于向斜核部、二叠系页岩的相对隔水层位于向斜两翼形成围兜)的存在,当大气降水落到地面后,大量发育的地表岩溶及裂隙就会使得大部分的降雨从地表入渗到含水岩石之中,降雨入渗至地下后,首先沿着以竖向发育为主的下渗通道向下运动,到达潜水面后,再沿着近似水平发育的岩溶管道及裂隙自西北向东南运动,使含水系统中的地下水集中运移至丹霞山区块。由于岩溶发育的不均匀性,岩溶管道大小不一,大量岩石裂隙的存在,使得大气降雨入渗补给至地下水系统后无法立即形成径流并排出地面,地下水在含水岩层中会滞留一段相对较长的时间。在此期间,地下水会与围岩发生缓慢的溶滤作用,同岩石发生物质交换并溶解其中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使地下水中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区内受构造形变与外营力作用影响形成了以鄂西山地五级剥夷面为特征的多层性地貌景观,受人工改造及其它因素影响,剥夷面多已遭到不同程度破坏残缺不全。区内中部丹凤山、大石岸、马六槽、天窝坑一带,出露地层以三叠系碳酸盐岩(含水岩组)为主。区内呈灰岩岩溶化地貌,岩溶残丘、洼地、槽谷,小型垂直岩溶管道较为发育,大气降水在地面汇集后,经由这些竖向通道快速补给地下含水系统(见图1、图2),补给至丹霞山泉排泄而出的时间通常较短。这部分快速入渗补给的地下水与围岩之间的溶滤作用不充分,水中的矿物质含量较低。并且,这部分水由于未经过第四系土层、含水岩组的充分过滤,会掺杂少量细粒泥沙颗粒、微生物等杂质,从而可能对含水系统中的地下水水质造成一定影响。图1落水洞快速补给剖面示意图图2落水洞汇水平面示意图大石岸北部杨家坪一带集中分布若干个形如天坑的落水洞,大石岸-天窝坑顶部有大量深约2m、大小由几十至几百平方米不等的岩溶洼地发育。在新屋场、南天门、丹凤山南、杨家坪北、天窝坑等地可见有部分残留剥夷面。碎屑岩分布区表现为线状山背与浑圆状残丘,碳酸盐岩分布区以较为宽缓的溶蚀残丘、洼地为主,垂直及水平岩溶管道均较为发育。上述各级剥夷面之间多呈陡坡相接,区内中部呈岩溶化谷地地貌,广泛分布各类垂直与水平岩溶管道,为区内大气降水的快速下渗补给奠定了基础通道条件。2.1.3气象条件竹溪县位于大巴山脉东段北坡,十堰市西南部,鄂西北的边陲。地处东径10929'-1108',北纬3132'-3222'。东与本省竹山县相连,西与陕西省旬阳、平利、镇坪县接壤,南毗邻重庆市巫溪县,是湖北入渝、通陕之门户.县境南北长104公里,东西宽51公里,总面积3296平方公里。境内地势南高北低,全县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占总面积的64%。最高海拔点葱坪主峰2740米,最低海拔马家河乡烂泥湾276米,相对高差2464米。竹溪县境内山峦叠峰,河谷幽深,最高海拔二千七百四十米,最低海拔二百七十六米,地势南高北低,地貌峡谷与山间盆地相间,昼夜温差大,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摄氏十四度左右,无霜期二百三十八天,日照时数一千八百小时,日照系数百分之四十,年降雨量一千毫米左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光热适度的鲜明立体气候特征,十分适宜魔芋喜温怕晒、喜湿怕渍的生长特性。2.1.4植被情况水源地保护区植被茂盛,无光秃荒芜之处,通视不良。植被大致可分为落叶树木、非落叶树木和斑竹等三类。落叶树广布,胸径多数5~50cm,树高6~25m居多,冬季落叶(图2),春夏树叶茂密。非落叶树大多为杉树,属松科,常绿乔木,耐寒树种,胸径多数5~30cm,树高6~20m,树干端直,树形整齐,枝叶蓝绿色。经初步估算,落叶植被与常绿植被比例为7:3。因此,遥感复核、地面调查工作宜在树木长叶之前完成;活动板房和停机坪修建需征求林业部门的许可。落叶树林落叶树林杉树林杉树林斑竹斑竹图3植被情况(被落叶、长绿树和斑竹茂盛)(摄于2019年2月28日)2.2工作内容为解决现有的水质波动问题,提升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打造,开展芙丝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施工方案设计项目意义重大,是必要的,也是急迫的。通过资料综合研究、地质环境遥感扫描、图像解译、环境水文地质调查复核、测绘、生态评估、保护工程方案设计等一系列技术工作来完成。本次工作的主要任务为:(1)全面普查水源地区域地层、地质构造的分布、类型、特点及对岩溶地貌和含水介质的控制和影响,调查岩溶分布的位置、形态等特征;(2)对各岩溶进行精确定位,分析各种岩溶地貌的表层物质组成,汇水面积,数量及其空间分布范围,评估单体岩溶地貌对地下水系统水源水质的影响;(3)根据岩溶地貌的表层第四系覆盖层特征、形态特征、汇水面积、地形切割程度,系统评价其对地下水系统、水源的影响程度,根据影响程度的大小划分其重要等级;(4)采用动态设计理念比选环境保护工程方案,对优选的推荐方案进行施工图设计。
第三章落水洞的分类及其治理3.1落水洞的分类及分布通过对水源地为期仅仅5天的的摸排式搜索,就发现了50个左右的落水洞,其规模之大、分布之多超出预想,用千疮百孔形容一点也不为过。水源地保护区岩溶属裸露型岩溶,形态有:溶洞、落水洞、溶沟、溶槽、峰丛、峰林、岩溶洼地等形态。3.1.1调查研究方法(1)根据高精度遥感图像,布置调查路线,可垂直于构造线及地下水流向布置勘探线,在地层界面、断裂带、褶皱变化剧烈部位应重点调查;(2)调查队伍在野外调查过程中使用在线移动记录软件(户外助手)记录调查路线,并将拍摄的现场照片影像上传,保证路线与现场照片同步;(3)对发现的岩溶地貌点进行系统的编号,编号按调查队伍进行分别划分(如A队调查的岩溶地貌点编号以A001为初始编号进行序列推移,B队调查的岩溶地貌点编号则相应的以B001为初始编号进行记录),于户外助手中进行编号记录,并在现场设置醒目标志,便于后期施工队伍二次查找;(4)每支调查队伍采用两台高精度GPS对发现的岩溶地貌点进行定位校正,记录岩溶地貌点的坐标与海拔高程,确保岩溶地貌点定位的准确性;(5)采用草图绘制的形式在调查表格中对岩溶地貌点的几何形态,上覆表层物质组成,周边的汇水条件等进行详细的描述并拍摄照片,为地貌点评估分级奠定基础;(6)采用卷尺等测量工具对岩溶地貌点的几何尺寸开展精准测量,并在表格绘制的草图中进行表示;(7)根据岩溶地貌点剖面几何形态、尺寸对照下表对落水洞(溶蚀裂隙)进行简单分类:3.1.2落水洞的形态特征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带回的数据、位置信息及照片对落水洞进行研究分类,按照岩溶对矿泉水水质影响程度、后期治理工程实施的难度,可将岩溶分为两大类:落水洞和岩溶洼地。落水洞按洞径大小分为三类:<2m,2~5m,>5m;岩溶洼地按面积分为三类:<100m2,100~1000m2,>1000m2。示例1岩溶地貌点编号A010,基本概况:地面高程1484m,长边2m,短边0.7m,深度>5m。可以观察到地表上覆物质为基岩,部分为腐殖质,落水洞内无树木生长,且无法测得岩石的产状。其特征为洞口形状长而细,为扁平状,洞内腐殖质及泥土较少,洞内尺寸不一,变化较大,因上方为崖壁,定为崖壁型落水洞。落水洞上方及其汇水范围内多为地表径流,且落水洞的溶蚀方向是沿着径流的方向。落水洞上方是朝上的坡向,所以坡上的雨水部分进入汇水范围后都会沿着地表径流的方向流入落水洞。经研究测量,其汇水半径约为10m,汇水范围约为120°,且落水洞上方径流较多,经研究此落水洞对水质的影响为重要影响,需要对其进行临时处理。示例2岩溶地貌点编号A024,基本概况:地面高程1616m,长边3m,短边0.6m,深度>5m,洞口附近地面覆盖物为腐殖质,洞内无树木及其他植物生长,此洞口附近的岩石裂隙较多,初步断定为水的冲刷、溶蚀作用形成的。与示例1类似,此落水洞形状近似条状,洞内长短不一,洞口背靠崖壁,也为崖壁型落水洞。从照片可以观察到落水洞的东南方向有一条比较宽的地表径流,落水洞的长边方向是发育的方向,也是地表径流的方向。所以其汇水范围也是这条径流的范围,经研究观察,汇水半径为6m,汇水范围为90°。因上方有较明显的径流,且洞口有多条裂隙,对地下水的影响为重要影响。示例3岩溶地貌点编号A021,基本概况:地面高程1636m,从照片得知此地貌点有多个洞口,且各个洞口间距较小,可以断定其洞内为连通的同一个落水洞。落水洞直径约为2.5m,地表上覆物质为腐殖质,洞口近似圆形,且各个洞口呈孔状,洞内有少许植物生长,洞口旁的基岩裂隙较少。此落水洞因为发育的方向与坡向相同,可分为坡上型落水洞。洞口旁无明显地表径流,因发育方向与坡向一致,其汇水范围很大,汇水半径约为10m,汇水范围约为160°,对水质的影响判断为重要影响。示例4岩溶地貌点AW02,基本概况:地面高程1654m,此地貌点明显不是落水洞,呈一个凹下去的洼地,经调查土壤下为基岩,所以这是一个岩溶洼地。红色区域标注为岩溶裂隙,此洼地汇集的雨水都会汇集于红色区域,并通过裂隙及落水洞输送至地下。岩溶洼地直径约为20m,其中有树木生长,洼地的发育与坡向一致,并且越向下越有汇集于一点的趋势。洼地上方虽然无地表径流,但它本身的汇水能力极强,而且与坡向一致,所以洼地汇集的水都会汇集到其下方的落水洞。因其下发育有溶洞,判断为重要影响。根据岩溶地貌点剖面几何形态、尺寸对照下表对落水洞(溶蚀裂隙)进行分类:溶洞直径剖面特征<2m2-5m>5m+A1A2A3B1B2B3C1C2C3D1D2D3根据岩溶地貌点剖面几何形态、尺寸对照下表对岩溶洼地进行分类:洼地范围剖面特征<100m2100-1000m2>1000m2A1A2A3B1B2B33.2落水洞的治理方式落水洞的初期应急治理方式为用纯棉质棉絮堵塞洞口以达到过滤水中泥沙,减少降低源水浊度污染的作用,方法1:首先,确定落水洞口直径是否大于40cm且洞深,然后用手动油锯将山上落水洞周围树木砍断后,将木头丢至落水洞内,直至把落水洞填满,不管洞大小。然后铺上棉絮。四周全部压紧,为避免飞禽走兽破坏,在已压紧的棉絮上再次用木头间隔15cm距离压严;方法2:如直径小于40cm且洞深度不超过2m,首先,将已裁好与洞深度同等粗壮的木头,把棉絮围绕木头完全包裹,然后用草质绳360度成螺旋式完全捆绑放置洞内。在已处理好的洞表面再次用木头间隔15cm距离压严(如图)。改善前与改善后水的浊度数据对比(表3、4)表3、改善前日期降雨情况浊度(NTU)监测地点2018.6.8中雨101水源地2018.6.12中雨97水源地2018.6.29中雨转小雨46水源地表4、改善后日期降雨情况浊度(NTU)监测地点2018.8.5中雨76水源地2018.8.6中雨55水源地从以上浊度改善前后数据对比可得出,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信用协议示范文本索取
- 2025年个人经营店铺质押贷款合同样本
- 2025年企业人力资源专员聘用合同样本
- 2025年家庭装修家具采购合同模板
- 2025年新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语文试卷(1月份)
- 2025年贝类养殖管理与经营承包协议书
- 2025年跨海大桥设计咨询合同
- 2025年严琦婚姻终止协议书
- 2025年标准范文园林用草籽采购合同样本
- 2025学期间临时看护合同
- 2024年临沧永德县人民法院聘用制书记员招聘考试真题
- 中医院发展中医重点专科、学科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
- 2025年中国私域电商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 社区意识形态工作2025年度工作计划
- 财务核算管理制度
- 2025年浙江省重点高中提前自主招生数学模拟试卷(含答案)
- 弱电智能化劳务分包合同
- 药品经营企业(批发和零售)面临的风险点和应对措施
-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劳动力、设备材料投入计划及其保证措施
- 甲状腺乳腺外科ERAS实施流程(模板)
- 自动化部门的发展规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