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学(人教版)高频考点专项练习:七 考点19 构成物质的粒子(C卷)(含解析)_第1页
2023年中考化学(人教版)高频考点专项练习:七 考点19 构成物质的粒子(C卷)(含解析)_第2页
2023年中考化学(人教版)高频考点专项练习:七 考点19 构成物质的粒子(C卷)(含解析)_第3页
2023年中考化学(人教版)高频考点专项练习:七 考点19 构成物质的粒子(C卷)(含解析)_第4页
2023年中考化学(人教版)高频考点专项练习:七 考点19 构成物质的粒子(C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七考点19构成物质的粒子(C卷)

1.为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目前汽车尾气处理系统中均安装了催化转化器,在催化转换器中,

尾气中的有毒气体CO和NO被吸附在催化剂表面发生反应,生成无毒气体cc)2和M后,

又从催化剂表面脱离,其过程如下图所示符合上述反应过程的顺序是()

7z7777zZ777777z7z7z77z

④⑤

A.②⑤④①③B.③①④②⑤C.①③④⑤②D.⑤②④①③

2.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下面有关水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水和冰是两种物质

B.降温时水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C.发生化学反应时构成水分子的原子种类发生改变

D.电解水生成H2和02说明水分子可分

3.最近科学家发现,水在-157℃超低温、正常压力或真空条件下仍呈液态,比蜂蜜还黏稠。

下列关于这种“高密度液态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化学性质与普通水不同B.分子不再运动

C.氢、氧两种原子的个数比为2:1D.分子间的间隔比普通水大

4.科学家用单个分子制成了“纳米车”(如图),它能在人工操纵下运输药物分子到病源处

释放。下列有关“纳米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纳米车”的研制成功说明分子要在人为外力作用下才能运动

B.“纳米车”分子不是由原子构成的

C.“纳米车”运输药物分子的过程是肉眼可以直接看见的

D.“纳米车”的研制成功说明在一定条件下人可以控制分子运动

5.NH3的合成开启了工业催化新纪元,为世界粮食增产做出了巨大贡献。以N?和H?为反应

物合成NH3的微观过程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表示氢气分子B.过程中有“NH”“NH?”原子团生成

C.参加反应的H2与生成的NH3个数比为2:3D.反应结束后催化剂的质量增加

6.某化学兴趣小组借助二氧化碳传感器探究微粒的运动,数据处理软件可实时绘出CO?体积

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收集一塑料瓶CO?进行以下三步实验操作:①敞口放置;②双手

贴在塑料瓶外璧上;③双手紧贴并倒转瓶口。三步实验操作中测得CO?的体积分数随时间

变化的曲线依次为图中的段、NP段和PR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充满二氧化碳敞

口放置的塑料瓶

S

数据处理器

A.曲线中M-N的变化过程,说明C0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曲线中N和N一尸相比较,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

C.曲线中N-P和P-Q相比较,说明CO?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D.曲线中P-。和。-R相比较,说明。点后CO2分子的运动速度减慢

7.资料①:氯化氢(HC1)气体与氨气(N%)相遇会产生大量白烟,这是因为两者发生反

应生成了氯化镂固体小颗粒;

资料②: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其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

如图所示,烧瓶A和烧瓶B中分别充满HC1与NH>且初始压强相等,在长玻璃管外壁上

用记号笔做了c、d、e三个标记。同时打开弹簧夹a和b,观察到玻璃管中出现臼烟。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

A.玻璃管中出现白烟,说明HC1分子利N%分子在不断运动

B.c处白烟较e处白烟浓厚

C.用热毛巾捂住烧瓶A,e处白烟会变得浓厚

D.若A、B两个烧瓶均浸泡在冰水中足够长时间后,同时打开a、b,玻璃管中不会产生白

烟现象

8.“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不发生改变

②冰雪融化的过程中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③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

©2Fe3+和3N中的“3”都表示微粒的个数

⑤碳-14(Me)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

⑥④),).、和表示的微粒都带电荷

A.①②⑤B.②③⑤C.②④⑥D.②⑤⑥

9.甲原子与乙原子的质量比为“功,而乙原子与碳12原子的质量比为c:4,则甲的相对原

子质量为()

\2acbe「\2bdad

bdMadac\2bc

10.南京理工大学胡炳成团队用新方法制得了NaNs.3%0。该化合物中含有Ng等微粒,已

知N为7号元素,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匹是一种单质B.1个N?共含有35个质子

C.1个Ng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D.1个Ng共含有35个电子

11.含有相同质子数的两种粒子的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A.可能是同一种元素B.可能是一种离子和一种分子

C.可能是一种原子和一种分子D.不可能是两种不同的离子

12.今有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逋》唠

①②③④

A.它们表示四种元素

B.②对应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C.④表示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D.①③表示的都是阳离子

13.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发射成功。此次托举嫦娥五号一飞冲天的是长征五号遥五

运载火箭,该火箭是我国新一代采用液氢(凡)、液氧(OJ作推进剂的运载火箭。

(1)在降温的条件下氢气和氧气可以变为液氢和液氧,该过程发生了(填“物

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分子之间的间隔(填“变大”或“变小”)。

(2)可以用电解水的方法得到纯净的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图

1可用来表示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它们在化学变化中出现的顺序为

(用甲、乙、丙表示)。

(3)点燃氢气前要,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__________火焰,放出大

量的热,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选用氢气作为“胖五”燃料的原因:

(答一条即可)。

(4)图2是氨气燃烧的微观反应示意图,根据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化学变化是_________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

别是。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填“改变”或“不改变”下同),

原子的种类和数目。

14.(1)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填空。

①硬水中的镁离子。

②2个二氧化硫分子o

③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④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⑤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⑥构成氯化钠晶体的最小微粒____________O

(2)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标礴

AB/C

D/E

①A、B、C、D所示粒子共表示________________种元素(填数字)。

②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的粒子是一____________(填序号)。

③若E与C可形成化学式为C3E2的化合物,则X=________________。

15.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酎M

ai

(八」■■■

娥抵京k管

EED

【查阅资料】

氨水易分解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

【进行试验】

图I是课本中某个探究实验,几分钟后该实验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甲烧杯,乙

烧杯;其中烧杯乙的作用是;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或推导出一些结论:

(答一条即可)。

【实验改进】

老师对图I所示的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H所示),并进行了以下操作:

①取一长条形滤纸,等距离滴加无色酚儆试液;

②将滴加了无色酚酥试液的长条形滤纸放入一洁净的试管中,并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③向脱脂棉上滴加几滴浓氨水

【分析讨论】

(1)按照改进后的实验,几分钟后观察到的现象是O

(2)实验过程中若发现滤纸条没有变红而棉花变红,其可能原因是o

【拓展延伸】

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图I、图n所示装置虽能明分子的性质,但不能证明影响分子性质

的因素,于是又设计了如图III所示的装置。在u形管的两个管口分别放入卷成筒状的棉纱

布,并用橡皮塞塞紧。用注射器吸取2mL的酚献溶液从橡皮塞慢慢注入棉纱布上,使其润

湿,从另一管口插入吸取了2mL浓氨水的注射器。按此方法再组装好另一套装置,将其中

一套装置的下端放入热水中,并同时向两支U形管中注入浓氨水

(1)按照图III所示的装置进行操作,几分钟后看到的现象是,该现象说明了o

(2)图III所示的实验方法相对于图I所示的实验方法,具有哪些优点:①____、②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CO和NO被吸附在催化剂表面后,CO分子分裂成碳原子和氧原子,NO分子分裂成

氮原子和氧原子,碳原子和氧原子结合成二氧化碳分子,氮原子结合成氮气分子,最后生成

的无毒气体CO?和N?又从催化剂表面脱离,反应过程的顺序是⑤②④①③。

2.答案:D

3.答案:C

解析:水在-157℃超低温、正常压力或真空条件下仍呈液态,比蜂蜜还粘稠。这种“高密度

液态水”本身仍然是水,所以氢、氧两种原子的个数比为2:1。故选C.

4.答案:D

解析:分子都是在不断运动的,故A错;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故B错;分子很小,肉

眼看不到,故C错。

5.答案:B

催化剂——

解析:由题中微观图示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2+3H,^=2NH3,表示

氮气分子,A错误;,和$)分别表示“NH”和“N%”原子团,B正确;参加反应

的H2与生成的NH,的分子个数比为3:2,C错误;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

后不变,D错误。

6.答案:D

解析:MN段敞口放置时,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不断减小,说明二氧化碳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部分二氧化碳分子运动到瓶外,A正确;双手贴在塑料瓶外壁上,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分子

之间间隔变大,运动速率加快,加速了二氧化碳分子的逸出,B正确;将塑料瓶的瓶口朝下,

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在重力作用下,二氧化碳的扩散速率会增大,C正确;

。点以后,由于双手依然紧贴塑料瓶外壁,温度并未明显改变,因此二氧化碳分子运动速度

不会减慢,但由于大部分二氧化碳已逸出瓶外,所以。点以后CO2的体积分数几乎不变,D

错误。

7.答案:D

解析:A、玻璃管中出现白烟,是由于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结合生成氯化镀分子,说明了

HC1分子和N%分子在不断运动,故A说法正确;

B、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其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所以氨分子运动快,所以c处白烟

较e处白烟浓厚,故B说法正确;

C、用热毛巾捂住烧瓶A,A中的氯化氢分子受热,运动速度加快,所以e处白烟会变得浓

厚,故C说法正确;

D、若A、B两个烧瓶均浸泡在冰水中足够长时间后,氯化氢分子和氨分子温度低,运动速

率减慢,但仍在不断运动,同时打开a、b,玻璃管中会产生白烟现象,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8.答案:B

解析:①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错误;②冰雪融化的过程中水分子之间的间隔

发生了变化,正确;③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正确;④2Fe3+中的“3”不表示微

粒的个数,错误;⑤碳-14(We)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正确;⑥

@)},和@)))表示的微粒中逊不带电荷,错误。

9.答案:A

解析: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是由原子的实际质量决定的,原子的实际质量越大,其相对原子

质量越大,即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的实际质量成正比。若设甲、乙原子的质量分别为外,、

吆,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A甲、4乙,则有:—=—=7)吆="=£,从而可

叱乙

Abmcl212d

求出&=警。

ha

10.答案:BC

解析:Ng微粒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属于阴离子,其质子数为35,电子数为36。

11.答案:D

解析:钠离子和钠原子核内质子数相等,都属于钠元素,A正确;硫离子与氧分子中都含

有16个质子,分别属于一种离子和一种分子,B正确;硫原子与氧分子中都有16个质子,

分别属于一种原子和一种分子,C正确;铁离子和亚铁离子所含的质子数相同,但属于不同

的离子,D错误。

12.答案:B

解析: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②和④核内质子数相同,属于同一一种元素,

图中共表示3种元素,A错误;②对应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

电子而形成阳离子,B正确;④的核内质子数为12,为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C错误;

①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③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

=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D错误。

13.答案:(1)物理变化;变小

(2)水」氢气+氧气;丙一甲一乙

(3)检验氢气的纯度;淡蓝色;氢气+氧气」水;热值高(或生成物是水,无污染)

(4)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改变;不改变

解析:(1)气体降温变成液体,只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的间隔变小,没有新物质生成,

属于物理变化。

(2)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由图示知,丙为水分子,在通电的条件下先分裂

为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故

在化学变化中出现的顺序为丙一甲一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