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目标】掌握解清热方药的概念、分类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用的清热方剂的功能主治、临床应用,理解其组方分析。熟悉常用的清热方药。清热解毒?清热解毒“清热解毒”这个词,自从中国古代就出现了。用在什么地方呢?用在某些外科疾病方面。古人认为,有些痈疽疮疡发病迅猛,是由于“火毒”为患所致。因此就出现了“解毒”这个词。再加上这些疾病需要用凉药,吃肉食会发作,因此判断是属于热性,所以又出现“清热”这个词,这就是“清热解毒”的由来。清热解毒概念1:既清热又解毒概念2:清热用来解毒清热解毒·本质探讨由于时代认识所限,古人不知道有病原体,不知道病菌病毒微生物之类的致病因素,因此将痈疽疮疡等疾病的致病病因归咎于“火毒”。“火毒”?是指“火患”“火害”的意思。中医认为火为外感六淫之一,火邪是致病因素。中医讲究的是病原入侵人体之后,所引起的病理变化,是人体对疾病的反应,以及怎样阻断病势的发展。概念适应病证里热证:里实热证炎症里热证高热≠麦冬丹参银花黄连连翘气机郁滞:腹痛,里急后重(火郁发之)升麻得黄连,散火而无升焰之虞。木香甘草大黄黄芩官桂【主治】温病后期,邪伏阴分证。3、照顾肝之生理特点,配用柴胡疏肝气,使肝气条达。佐:生地——清热凉血滋阴,兼止血。功效:清营透热,凉血散瘀,清热解毒。(3)寒热并用,以寒为主犯胃,胃气不和:心胸烦闷,气入血之证见有出血、发斑、如狂、谵语、舌绛起刺等。龙胆泻肝汤
《医方集解》黄连解毒汤
《肘后备急方》君:白头翁——苦寒,入大肠经,清热解毒,凉血止痢。薏苡仁—排脓、利湿。口气热臭,唇舌颊腮肿痛花粉、贝母—清热散结排脓,使未溃之脓速消。君:黄连—泻中焦之火,清心经之热。适应病证里热证:里热证成因温热火毒四者异名质同,温盛为热,热极为火,火炽为毒。程度不同。里热证成因里热形成的包括内伤、外感两类。2、肝经湿热下注证。【组成】白芷贝母防风赤芍药当归尾甘草皂角刺穿山甲天花粉乳香没药金银花陈皮气滞血瘀,酝酿成脓—便脓血,赤于肠中白相兼。升散上行。或口渴舌绛而干,脉细数【治则】清热解毒、凉血止痢入血之证见有出血、发斑、如狂、谵语、舌绛起刺等。热邪伤津—烦渴引饮
热邪迫津外泄—大汗
热盛于脉—脉洪大有力身热多汗,气逆欲呕,烦渴喜饮,口干,舌红少苔,脉虚数。黄连——厚肠止利【病机】温病后期,热伏阴分,耗伤阴液口气热臭,唇舌颊腮肿痛【病机】余热未清,气津两伤升麻得黄连,散火而无升焰之虞。黄芩——清热燥湿表证未解里热已炽→口渴,胸脘烦热,身热【主治】肺痈(初期)。臣:清营解毒,助君清解营分热毒,湿热下注(湿热俱重)—睾丸肿痛重坠,小便短赤,或不定期带下黄臭,舌红苔黄或黄腻。若兼气虚应合益气药,热甚佐以苦寒泻火药。君:犀角——清心凉血,清热解毒。发表解肌里热证成因根据里热证临床表现之不同,又热在气分、血分之分;实热虚热之异;脏腑偏盛、轻重缓急之殊。使用注意第一节
清热泻火
概说主治:热在气分证。有发热、不恶寒反恶热、多汗、口渴、脉洪大等证,实即《伤寒论》的阳明经证。治法:清热保津。对于热病之后,气分余热不清、气阴两伤者,与益气养阴药配伍。白虎汤
《伤寒论》【组成】石膏知母炙甘草粳米【主治】阳明气分热盛证。【病机】热邪内传气分,气分热盛津液损伤【治则】清热除烦,生津止渴白虎汤组成趣记主证病机分析温病热邪内传气分,伤寒化热内传阳明经充斥内外—壮热,心烦热邪伤津—烦渴引饮
热邪迫津外泄—大汗
热盛于脉—脉洪大有力
气分热盛方解君:石膏——辛甘寒,清热泻火,除烦生津臣:知母——苦寒质润,清热除烦,润燥生津
石膏、知母相须为用,加强清热除烦,生津止渴的作用。
佐、使:粳米和中益胃,生津止渴;
炙甘草调和药物。配伍要点:1.辛甘大寒之石膏与苦寒质润之知母,君臣相须而用,清热之力倍增;2.寒凉的石膏、知母配伍益胃护津的粳米和甘草,防寒凉伤胃,祛邪不伤正.运用辨证要点:身大热,汗大出,口大渴,脉洪大。胸痛,咳嗽,吐腥臭痰或吐脓血,舌红苔黄腻,脉数。臣:生地——清热凉血,滋阴养血。青蒿鳖甲汤
《温病条辨》防热与血结,引药入心【治则】清热燥湿,调气和血两药合用,有“先入后出之妙”,鳖甲引药入阴,滋阴退热;升麻得黄连,散火而无升焰之虞。麦冬丹参银花黄连连翘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则】清热除烦,生津止渴石膏、知母相须为用,加强清热除烦,生津止渴的作用。性。酒──活血消肿,助药力达病所。【组成】犀角生地黄元参竹叶心热邪伤津—烦渴引饮
热邪迫津外泄—大汗
热盛于脉—脉洪大有力君:黄连——苦寒,直泻胃中实火。中医讲究的是病原入侵人体之后,所引起的病理变化,是人体对疾病的反应,以及怎样阻断病势的发展。佐:黄柏—泻下焦之火,清肾经虚热。凉膈散配伍竹叶、薄荷的意义;火毒内盛,表里皆热,神明被扰──→错语,不眠清心除烦,活血散瘀当归身——养血和血,消肿止痛,并防应用注意1、关于用法--米熟汤成;温服
2、关于石膏用量--30~60g竹叶石膏汤
《伤寒论》
【组成】竹叶石膏半夏麦门冬人参粳米炙甘草【主治】伤寒、温病、暑病余热末清,气津两伤证。【病机】余热未清,气津两伤【治则】清热生津,益气和胃主证病机分析
薰蒸于内:身热多汗、虚烦不寐犯胃,胃气不和:心胸烦闷,气逆欲呕。气津两伤:口干喜饮,舌红少苔脉虚余热末清
方解君:石膏——清热生津,除烦止渴竹叶——清热除烦臣:人参——益气生津麦冬——养阴生津佐:半夏——降逆止呕粳米——养胃和中使(兼):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药性运用辨证要点:身热多汗,气逆欲呕,烦渴喜饮,口干,舌红少苔,脉虚数。第二节
清营涼血
概说功效:清营透热,凉血散瘀,清热解毒。主治:适用于邪热传营,热入血分诸证。
入营之证见有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时有谵语,或外布隐隐斑疹等;
入血之证见有出血、发斑、如狂、谵语、舌绛起刺等。治法:
入营、入血以清营凉血为主,其中由于入营邪热多由气分传来,故促其透热转气。
入血邪热每多迫血妄行,故配用活血化瘀药。
清营汤
《温病条辨》
【组成】犀角生地黄元参竹叶心麦冬丹参银花黄连连翘【主治】热入营分证【病机】热邪内传营分,营阴损伤【治则】清营解毒,透热养阴清营汤组成趣记主证病机分析营分属阴,营阴受伤:身热夜甚,口不渴或口渴舌绛而干,脉细数营气通心,热扰心营:心烦不眠,时有谵语迫近血分:斑疹隐隐
热传营分
透热养阴清热解毒薄荷黄芩连翘使: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用节者,以“节”散结升麻得黄连,散火而无升焰之虞。龙胆泻肝汤
《医方集解》热蒸肉腐—牙龈肿烂一、辨证要点:性。【主治】伤寒、温病、暑病余热末清,气津两伤证。不能透热转气,只宜凉血解毒,散血化斑。【病机】余热未清,气津两伤大黄配槟榔,消积导滞,使积滞去而痢止。2、肝经湿热下注证。佐:半夏——降逆止呕【治则】泻火解毒配伍辛凉疏散药;臣:人参——益气生津胸痛,咳嗽,吐腥臭痰或吐脓血,舌红苔黄腻,脉数。导湿热之邪下行,从水道而去。升麻得黄连,散火而无升焰之虞。引药归入肝胆(兼使药)。火毒热盛,充斥三焦───→大热烦躁湿热下迫—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滑数。方解君:犀角——清营解毒臣:清营解毒,助君清解营分热毒,养阴生津,以治营热伤阴。玄参——滋阴清热解毒麦冬——清热养阴生津佐: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轻宣透邪透热转气
竹叶、黄连——清心除烦清心除烦,活血散瘀防热与血结,引药入心
丹参生地运用辨证要点: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斑疹隐隐,舌降而干,脉数。犀角地黄汤
《外台秘要》【组成】犀角生地黄芍药牡丹皮【主治】
1.热灼心营证
2.热伤血络证
3.蓄血瘀热证【病机】热毒深陷血分,耗血、动血【治则】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主证病机分析
血分属阴,阴血受损—身热夜甚舌绛热扰心神—神昏谵语迫血妄行—吐血、衄血、斑疹热入血分方解君:犀角——清心凉血,清热解毒。臣:生地——清热凉血,滋阴养血。佐:芍药——养血敛阴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芍药多用赤芍,亦有用白芍者。配伍要点:叶天士:“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凉血与活血散瘀并用。不能透热转气,只宜凉血解毒,散血化斑。掌握解清热方药的概念、分类及使用注意事项。【治则】清热化痰,活血化瘀。口气热臭,唇舌颊腮肿痛入血之证见有出血、发斑、如狂、谵语、舌绛起刺等。气津两伤:口干喜饮,舌红少痢下赤白相兼,腹痛里急,苔腻微黄。痢下赤白相兼,腹痛里急,苔腻微黄。大黄、芒硝——泻火通便,导热于下由于时代认识所限,古人不知道有病原体,不知道病菌病毒微生物之类的致病因素,因此将痈疽疮疡等疾病的致病病因归咎于“火毒”。气滞血瘀,酝酿成脓—便脓血,赤于肠中白相兼。生津止渴;佐:竹叶——清心除烦,通利小便。白头翁汤
《伤寒论》竹叶、黄连——清心除烦牡丹皮——清热凉血,消肿止痛。本类方剂常以清热解毒泻火药物为主组成。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深陷血分,灼血成脓:泻下脓血,赤多白少使: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用节者,以“节”散结臣:当归尾、赤芍、乳香、没药、陈皮─活血止痛,消肿散结。胸痛,咳嗽,吐腥臭痰或吐脓血,舌红苔黄腻,脉数。【主治】伤寒、温病、暑病余热末清,气津两伤证。运用辨证要点:各种失血,斑疹紫黑,神昏谵语,身热,舌绛。
类方比较
清营汤犀角地黄汤均能清营凉血,用治热入营血之身热,心烦,谵语,舌绛等。以凉血药配清气药组成,重在清营解毒并能透热转气,用治温热病热初入营分尚未动血之身热夜甚,心烦不眠,斑疹隐隐,舌绛,脉细。为清营透热之剂由凉血药组成。重在凉血止血,兼能活血散瘀。用治热毒身入血分,血热妄行之吐衄、尿血、便血、斑色紫黑,舌深绛等。为凉血散血之剂第三节
清热解毒概说功效:清热、泻火、解毒,主治:适用于温疫、温毒或疮疡疔毒等证。配伍:本类方剂常以清热解毒泻火药物为主组成。配伍辛凉疏散药;泻下药;泻火药;凉血药。
黄连解毒汤
《肘后备急方》【组成】黄连黄芩黄柏栀子【主治】三焦火毒热盛证。【病机】火毒充斥三焦【治则】泻火解毒黄连解毒汤组成趣记主证病机分析火毒热盛,充斥三焦───→大热烦躁火毒内盛,表里皆热,神明被扰──→错语,不眠血为热迫,随火上逆────→吐血、衄血、发斑瘀热蒸薰外越───────→黄疸热壅肌肉───────→痈肿疔毒方解君:黄连—泻中焦之火,清心经之热。臣:黄芩—泻上焦之火,清肺热。佐:黄柏—泻下焦之火,清肾经虚热。使:栀子—通泻三焦之火,导火下行配伍特点:四味苦寒药物合用,使火邪去而热毒解。运用辨证要点:烦热,津液受损,舌红苔黄,脉数有力。名词解释:以泻代清凉膈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大黄朴硝甘草山栀子仁薄荷黄芩连翘【主治】上中二焦大热证【病机】热聚上中二焦【治法】清上泄下,泻热通便犯胃,胃气不和:心胸烦闷,气入大肠经清热燥湿,收涩止痢。佐、使:甘草梢——直达茎中而止淋痛;热伤血络——牙宣出血犯胃,胃气不和:心胸烦闷,气温病后期,阴液耗伤——热退无汗,舌红少苔、脉细数。臣:升麻——辛甘微寒,清热解毒,宣达郁火;【病机】热毒壅结,气滞血瘀。方中青蒿与鳖甲同用,是本方配伍的关键。导湿热之邪下行,从水道而去。佐使:秦皮——苦寒,有收敛作用。使:升麻(兼)——引药入阳明牡丹皮——清热凉血,消肿止痛。因此就出现了“解毒”这个词。使: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用节者,以“节”散结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少苔,脉细数。臣:黄芩、山栀——泻火解毒,清热燥湿三药相须,清肝泻火,燥湿清热逆欲呕。木香甘草大黄黄芩官桂一、本方前人称之为“疮疡之圣药,外科之首方。黄连解毒汤
《肘后备急方》气津两伤:口干喜饮,舌红少主证病机分析
热积于中燥实内结:便秘,溺赤舌红、苔黄脉数。上焦热甚
热聚胸膈—胸膈烦热。火热上冲—面赤唇焦,口舌生疮,咽痛吐衄。热灼伤津—身热口渴
方解君:连翘——清热解毒,去上焦热臣:黄芩——清胸膈郁热栀子——泻三焦之火,导热下行佐:薄荷、竹叶——轻清疏散,解热于上
大黄、芒硝——泻火通便,导热于下佐使:白蜜、甘草——益胃护中,缓和药性。配伍要点:清上泻下,以泻代清运用辨证要点:胸膈烦热,面赤唇焦,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滑数。
仙方活命饮
《校注妇人良方》【组成】白芷贝母防风赤芍药当归尾甘草皂角刺穿山甲天花粉乳香没药金银花陈皮【主治】痈疡肿毒初起。【病机】热毒壅结,气滞血瘀。【治则】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主证病机分析热毒内壅
气滞血瘀
疮疡阳症初起
局部─→红、肿、热、痛全身─→身热、恶寒、舌苔薄黄、脉浮数。方解君:金银花─清热解毒、消痈肿。臣:当归尾、赤芍、乳香、没药、陈皮─活血止痛,消肿散结。佐:白芷、防风─疏风解表,消肿散结。
穿山甲、皂角刺—活血化瘀消肿;直达病所,促其破溃。花粉、贝母—清热散结排脓,使未溃之脓速消。使: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用节者,以“节”散结酒──活血消肿,助药力达病所。运用
一、本方前人称之为“疮疡之圣药,外科之首方。”适用于阳证而体实的各类疮疡肿痛。二、辨证要点:局部红肿焮痛,伴有身热凛寒,脉数有力。本方除煮取汁内服外,其药渣可捣烂外敷。粳米——养胃和中由于时代认识所限,古人不知道有病原体,不知道病菌病毒微生物之类的致病因素,因此将痈疽疮疡等疾病的致病病因归咎于“火毒”。升麻得黄连,散火而无升焰之虞。麦冬丹参银花黄连连翘【病机】火毒充斥三焦深陷血分,灼血成脓:泻下脓血,赤多白少酒──活血消肿,助药力达病所。炙甘草调和药物。主治:适用于温疫、温毒或疮疡疔毒等证。【组成】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当归生地车前子柴胡生甘草调和药性臣:黄芩、山栀——泻火解毒,清热燥湿三药相须,清肝泻火,燥湿清热【治则】清营解毒,透热养阴【治则】清热化痰,活血化瘀。深陷血分,灼血成脓:泻下脓血,赤多白少中医讲究的是病原入侵人体之后,所引起的病理变化,是人体对疾病的反应,以及怎样阻断病势的发展。引药归入肝胆(兼使药)。【治则】清热除烦,生津止渴胃热及苦寒之品伤及阴血。君:黄连——苦寒,直泻胃中实火。【治则】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治则】养阴清心,利水通淋第四节
清脏腑热概说功效:清解脏腑、经络邪热主治:适用于邪热偏盛某一脏腑所产生的火热证候。用药特点:本类方剂是按所治脏腑火热证候不同,分别使用不同的清热方药。导赤散
《小儿药证直诀》【组成】生地黄木通生甘草竹叶【主治】心经热盛证;心热移于小肠证。【病机】心经蕴热,热扰心胸或心热移于小肠所致。【治则】养阴清心,利水通淋导赤散组成趣记主证病机分析心经蕴热,热扰心胸——心胸烦热,口渴,口舌生疮,舌红脉数。移热于小肠:小便赤涩。方解君:生地——甘凉而润,清心凉血,养阴增液臣:木通——苦寒,清心降火,利水通淋木通配生地,利水而不伤阴,养阴而不恋邪,共用清心泄热佐:竹叶——清心除烦,通利小便。佐、使:甘草梢——直达茎中而止淋痛;调和诸药。配伍要点清热、养阴、利水之品配伍,利水不伤阴,泻火不伐胃,养阴不恋邪运用辨证要点:心胸烦热,口渴,口舌生疮或小便赤涩,舌红脉数。龙胆泻肝汤
《医方集解》气滞血瘀,酝酿成脓—便脓血,赤于肠中白相兼。口气热臭,唇舌颊腮肿痛“清热解毒”这个词,自从中国古代就出现了。【主治】热毒痢疾【主治】伤寒、温病、暑病余热末清,气津两伤证。深陷血分,灼血成脓:泻下脓血,赤多白少石膏、知母相须为用,加强清热除烦,生津止渴的作用。防热与血结,引药入心【组成】犀角生地黄元参竹叶心【主治】伤寒、温病、暑病余热末清,气津两伤证。辨证要点:身热下利,苔黄脉数。君:白芍——缓急止痛,敛阴养血竹叶石膏汤配伍半夏的意义;不能透热转气,只宜凉血解毒,散血化斑。营分属阴,营阴受伤:牡丹皮——清热凉血,消肿止痛。臣:生地——清热凉血,滋阴养血。竹叶石膏汤配伍半夏的意义;黄连解毒汤
《肘后备急方》配伍要点:集苦寒清热解毒药于本方,清解中兼以凉血、收涩。【治则】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本类方剂常以清热解毒泻火药物为主组成。【组成】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当归生地车前子柴胡生甘草【主治】1、肝胆实火上炎证;
2、肝经湿热下注证。【病机】肝胆实火上炎或湿热循经下注【治法】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主证病机分析实火上炎—头痛,目赤肿痛,口苦,耳鸣耳肿,暴躁易怒;经气不利—胁痛;湿热下注(湿热俱重)—睾丸肿痛重坠,小便短赤,或不定期带下黄臭,舌红苔黄或黄腻。方解君:龙胆草——大苦大寒,清肝胆实火,泻肝胆湿热臣:黄芩、山栀——泻火解毒,清热燥湿三药相须,清肝泻火,燥湿清热
佐:泽泻、木通、车前子——清热利湿
导湿热之邪下行,从水道而去。
生地、当归——补血养阴,防肝热伤阴血;泻中兼补又防苦燥渗利伤阴。
柴胡——疏肝清热,使气疏而热郁解;引药归入肝胆(兼使药)。使:甘草——调和诸药配伍要点1、清泻与渗利并用,上泻肝火,下利湿热。2、泻中有补,祛邪不伤正。3、照顾肝之生理特点,配用柴胡疏肝气,使肝气条达。运用一、辨证要点:胁痛目赤,耳聋耳肿,口苦溲赤,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本方药多苦寒,易伤脾胃,非肝胆实火之证不宜用之。苇茎汤
《外台秘要》【组成】苇茎薏苡仁瓜瓣桃仁【主治】肺痈(初期)。【病机】痰热瘀血阻滞于胸中。【治则】清热化痰,活血化瘀。主证病机分析外感风热之邪,痰热内盛,痰热瘀血壅肺(热痰瘀)而致,故咳嗽,咳吐腥臭痰,甚则脓血样,胸中隐隐作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方解君:苇茎—清泻肺热,养阴。臣:冬瓜子—清热化痰,排脓、利湿。薏苡仁—排脓、利湿。佐使:桃仁—活血化瘀运用辨证要点:胸痛,咳嗽,吐腥臭痰或吐脓血,舌红苔黄腻,脉数。不论肺痈之将成或已成,均可使用本方。清胃散
《脾胃论》【组成】生地黄当归身牡丹皮黄连升麻【主治】胃火上攻证【病机】胃有积热,循阳明经脉上攻。【治则】清胃、凉血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少苔,脉细数。寒凉的石膏、知母配伍益胃护津的粳米和甘草,防寒凉伤胃,祛邪不伤正.入大肠经清热燥湿,收涩止痢。使(兼):炙甘草——益气和中主治:适用于热病后期,邪留未尽,阴液已伤的虚热证。麦冬——养阴生津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功效:清营透热,凉血散瘀,清热解毒。黄连解毒汤
《肘后备急方》黄连得升麻,泻火而无凉遏之弊;2、肝经湿热下注证。穿山甲、皂角刺—活血化瘀消肿;【组成】青蒿鳖甲生地知母丹皮黄连升麻方中青蒿与鳖甲同用,是本方配伍的关键。热积于中燥实内结:便秘,溺赤舌红、苔黄脉数。1、清泻与渗利并用,上泻肝火,下利湿热。臣:生地——清热凉血,滋阴养血。入血之证见有出血、发斑、如狂、谵语、舌绛起刺等。臣:人参——益气生津引药归入肝胆(兼使药)。本类方剂常以清热解毒泻火药物为主组成。清胃散组成趣记主证病机分析
胃火上攻—牙痛头痛,面颊发热,口气热臭,唇舌颊腮肿痛胃有积热,热邪伤津—口干舌燥热蒸肉腐—牙龈肿烂热伤血络——牙宣出血方解君:黄连——苦寒,直泻胃中实火。臣:升麻——辛甘微寒,清热解毒,宣达郁火;升散上行。(火郁发之)黄连得升麻,泻火而无凉遏之弊;升麻得黄连,散火而无升焰之虞。佐:生地——清热凉血滋阴,兼止血。牡丹皮——清热凉血,消肿止痛。当归身——养血和血,消肿止痛,并防胃热及苦寒之品伤及阴血。使:升麻(兼)——引药入阳明配伍要点(1)气血两清(2)升降并用(3)泻中寓补运用辨证要点:牙痛牵引头痛,口气热臭,舌红苔黄,脉滑数。本方对风寒或虚火牙痛不宜使用。葛根黄芩黄连汤
《伤寒论》【组成】葛根甘草黄芩黄连【主治】协热下利。【病机】表邪未解,邪已入里【治则】解表清里主证病机分析伤寒表证未解,误下,邪陷阳明(遂致协热下利)→热利表证未解里热已炽→口渴,胸脘烦热,身热
┌上蒸于肺→喘里热┤
└外蒸肌表→汗方解发表解肌君葛根(量重)升发脾胃清阳之气而止泻黄芩——清热燥湿臣黄连——厚肠止利和中
佐使甘草调和诸药
协调表里运用辨证要点:身热下利,苔黄脉数。芍药汤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组成】芍药当归黄连槟榔木香甘草大黄黄芩官桂【主治】湿热痢疾【病机】湿热疫毒下注大肠,壅滞气机,气血不和【治则】清热燥湿,调气和血芍药汤组成趣记主证病机分析气机郁滞—腹痛,里急后重湿热壅滞气滞血瘀,酝酿成脓—便脓血,赤于肠中白相兼。湿热下迫—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滑数。方解君:白芍——缓急止痛,敛阴养血臣:黄芩、黄连——清热燥湿,厚肠止痢
大黄——泄热去积,“通因通用”佐:木香、槟榔——行气导滞,消积止痛。
“调气则后重自除”。
当归——补血行血“行血则便脓自愈”
肉桂——助当归以行血;反佐之以制芩、黄苦寒伤阳。使:炒甘草——调和诸药,配白芍缓急止痛。配伍要点(1)以清热燥湿为本,兼以气血并治(2)寓有“通因通用”之法(3)寒热并用,以寒为主大黄配黄连、黄芩,清中有泻,导热下行;大黄配当归活血行滞,以除“便脓”;大黄配槟榔,消积导滞,使积滞去而痢止。临床运用辨证要点:痢下赤白相兼,腹痛里急,苔腻微黄。白头翁汤
《伤寒论》【组成】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主治】热毒痢疾【病机】热毒壅滞肠中,深陷血分【治则】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白头翁汤组成趣记主证病机分析疫毒邪热,蕴积肠中气机郁滞:腹痛,里急后重深陷血分,灼血成脓:泻下脓血,赤多白少下迫大肠:肛门灼热方解君:白头翁——苦寒,入大肠经,清热解毒,凉血止痢。臣:黄连、黄柏——苦寒,入大肠经,清热燥湿,厚肠止痢。佐使:秦皮——苦寒,有收敛作用。入大肠经清热燥湿,收涩止痢。配伍要点:集苦寒清热解毒药于本方,清解中兼以凉血、收涩。临床运用辨证要点:下痢赤多白少,腹痛,里急后重,舌红苔黄,脉弦数。第五节
清虚热概说功效:养阴透热,清热除蒸。主治:适用于热病后期,邪留未尽,阴液已伤的虚热证。配伍:本类方剂常以滋阴清热药与清透伏热药等配合成方。若兼气虚应合益气药,热甚佐以苦寒泻火药。青蒿鳖甲汤
《温病条辨》【组成】青蒿鳖甲生地知母丹皮【主治】温病后期,邪伏阴分证。【病机】温病后期,热伏阴分,耗伤阴液【治则】养阴透热主证病机分析余热未清,内伏阴分——夜热早凉;温病后期,阴液耗伤——热退无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方解君:青蒿—苦辛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间合同合股转让协议样本
- 股权转让合同修改协议
- 山东移动企业邮箱服务合同条款
- 商业装修补偿合同模板
- 城市监控系统工程合同范本
- 技术采购合同样本
- 18《慈母情深》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 派遣工劳动合同范例
- 售后服务合同承诺书范本
- 4 上学路上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统编版
- 提高留置针规范使用率
- 4月23日幼儿园世界读书日读书绘本名人读书故事春暖花开日正是读书时课件
- 指导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活动方案
- 一年级美术课后辅导方案-1
-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件
- 2022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附课标解读)
- 《锻造安全生产》课件
- 中考英语阅读理解(含答案)30篇
-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
- DSM-V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
- 文献的载体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