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第2课时大气运动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_第1页
2.2第2课时大气运动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_第2页
2.2第2课时大气运动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_第3页
2.2第2课时大气运动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_第4页
2.2第2课时大气运动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理必修第一册第2章第2节教学设计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第2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2课时)目录一、学习目标二、必备知识三、情景探究探究一:热力环流探究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风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第2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2课时)一、学习目标1.结合区域特征,认识不同区域的热力环流。2.通过绘制简易示意图,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3.观察并解释日常生活中热力环流和风的相关地理现象,尝试设计小实验验证热力环流。二、必备知识(一)大气热力环流1.大气运动类型表现垂直运动气流上升或气流下沉水平运动风2.热力环流——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1)概念: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2)形成过程①A地受热,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D处空气聚积,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②B、F两地冷却,空气收缩下沉,近地面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C、E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③水平运动:在同一水平面上,空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3.气温、气压、气流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提示:气温导致了大气密度变化,从而导致了气压变化,进而引起大气流动方面分析。[特别提醒](1)垂直方向上的气压值总是近地面大于高空,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值是高压大于低压。(2)气流的垂直运动是由于近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而水平运动是由于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引起的。4.在下图中短横线上标出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高低,在长线上画出箭头,表示气流的运动方向。(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风的形成过程eq\x(\a\al(气压,梯度))⇒eq\x(\a\al(水平气压,梯度力))⇒eq\x(\a\al(大气从高压区向低,压区做水平运动))⇒eq\x(风)2.风形成的原因(1)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2)根本原因:地面受热不均。3.高空中的风和近地面的风比较类型受力风向图示(北半球)高空中的风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的风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特别提醒](1)影响风力大小的最直接因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2)风力大小还要考虑摩擦力的大小,地面障碍越多,阻挡作用越强,摩擦力越大,风力越小。(3)地转偏向力不影响风力大小,只影响风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4.南半球近地面的风向如何表示呢?提示:可结合教材P39图2.16的表示方法,按南半球向左偏转进行表示即可。三、情景探究探究一:热力环流城市热岛环流城市中心区建筑密集,地面多硬化,吸收太阳辐射多,向大气传送的热量也多。此外,城市中心区人口密集,产业发达,汽车数量多,人们生活、生产向大气释放的废热较多。所以,在静风或微风时,城市中心区气温一般比周围的郊区高,因此把城市中心区称为“热岛”。中心区与郊区之间的温度差异,导致空气在中心区上升,在郊区下沉;高空气流由中心区流向郊区,近地面气流由郊区流向中心区。于是,中心区与郊区之间形成热力环流,这种热力环流被称为“城市热岛环流”(下图)。城市规划时,一般把污染风险较大的工业企业布局在城市热岛环流的范围之外,避免这些工业企业排出的大气污染物,随城市热岛环流从近地面流向城市中心区。问题1(综合思维)为什么把城市中心区称为“热岛”?提示:城市中心区建筑密集,地面多硬化,吸收太阳辐射多,向大气传送的热量也多。此外,城市中心区人口密集,产业发达,汽车数量多,人们生活、生产向大气释放的废热较多。故城市中心区气温一般比周围的郊区高,因此把城市中心区称为“热岛”。问题2(地理实践力)说出城市热岛环流的方向。提示:中心区与郊区之间的温度差异,导致空气在中心区上升,在郊区下沉;高空气流由中心区流向郊区,近地面气流由郊区流向中心区。问题3(人地协调观)污染风险较大的企业和绿化应该分别布局在城市热岛环流的哪个区域?提示:污染风险大的企业分布在城市热岛环流范围之外。绿化分布在城市热岛环流范围之内。归纳提升1.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关键抓住以下三点关系(1)温压关系(如上图中甲、乙、丙三地所示)(2)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如上图中①②③④处风向所示)。(3)等压面凹凸关系:近地面与高空的等压面凸起方向相反。2.常见热力环流形式的图示分析及应用(1)海陆风①成因分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前提和关键②影响与应用海陆风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夏季气温低,空气较湿润,是避暑的好地方。(2)山谷风①成因分析——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②影响与应用山谷(小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盆地),使谷底(小盆地)内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易造成大气污染。所以,山谷(小盆地)地区不宜布局污染工业。(3)城市热岛效应①成因分析——“城市热岛”的形成是突破口②影响与应用一般将绿化带布置于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于下沉距离之外。探究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这首诗抓住叶、花、浪、竹四种自然界物象在风力作用下的易变现象,间接地表现了风的种种形力、魅力与威力,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问题1(综合思维)风是如何形成的?提示:由于水平方向上存在气压差异,产生了气压梯度力,促使空气由气压较高处向较低处运动,由此形成了风。问题2(地理实践力)结合日常观察,思考诗中所写的风“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时,风速会有何变化?提示:当风过江时,风速较大,但当风吹过竹林时,风速会降低。归纳提升1.三种不同受力情况对风向的影响比较受力状况风向风压规律图示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时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且与等压线垂直风的来向为高压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共同影响时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在北半球背风而立,右边为高压,左边为低压;南半球反之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影响时风向与等压线成一个夹角在北半球背风而立,左前方为低压,右后方为高压;南半球反之2.风向的应用(1)判断气压的大小:顺着风向,气压值越来越小。(2)判断南、北半球:向右偏→北半球;向左偏→南半球。(3)判断近地面和高空(高空忽略摩擦力):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成一夹角(或斜交)→近地面;平行→高空。(4)判断高压和低压:观测者背风而立,北半球高压中心位于其右后方,南半球高压中心位于其左后方。方法技巧1.在等压线图上确定某一地点风向的方法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不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