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612社会学综合(含社会学概论、人口学概论、文化人类学概论)历年考研真题汇编_第1页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612社会学综合(含社会学概论、人口学概论、文化人类学概论)历年考研真题汇编_第2页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612社会学综合(含社会学概论、人口学概论、文化人类学概论)历年考研真题汇编_第3页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612社会学综合(含社会学概论、人口学概论、文化人类学概论)历年考研真题汇编_第4页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612社会学综合(含社会学概论、人口学概论、文化人类学概论)历年考研真题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第一部分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综合考研真题

2011年华中科技大学612社会学综合(含社会学概论、人口学概论、

文化人类学概论)考研真题(回忆版、不完整)

2007年华中科技大学612社会学综合(含社会学概论、人口学概论、

文化人类学概论)考研真题

第二部分兄弟院校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4年北京科技大学852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

2014年北京科技大学852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4年中央财经大学614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

2014年中央财经大学614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4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623社会学原理考研真题

2014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623社会学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

第一部分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综合考研

真题

2011年华中科技大学612社会学综合(含社会

学概论、人口学概论、文化人类学概论)考研真

题(回忆版、不完整)

2007年华中科技大学612社会学综合(含社会学概

论、人口学概论、文化人类学概论)考研真题

第二部分兄弟院校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4年北京科技大学852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

北京科技大学

2014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试题编号:852

试题名称:社会学理论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6小题共30分)

1.文化

2.社会互动

3.社会群体

4.社会组织

5.虚拟社区

6.社会现代化

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请简述社会化的主要类型。

2.谈谈社会角色失调的一般状况。

3.请简述结构功能主义的基本特征。

4.请简述齐美尔(西美尔)关于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的基本观点。

三、论述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1.西方社会学理论至今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请举出每个阶段

的一位主要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2.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延迟退休的看法。

2014年北京科技大学852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及详

北京科技大学

2014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试题编号:852

试题名称:社会学理论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6小题共30分)

1.文化

答:文化是指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

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成果。是人类社会区别于动物界的

根本标志。社会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独有的,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和行为

方式是按照一定的文化逻辑来进行的。文化的主要特征包括:超生理

性、超个人性、象征性、全括性、整体性、传递性与变迁性。

2.社会互动

答:社会互动,又称社会交往活动或社会交互作用,是指社会主体

之间为了满足各种需要而发生的、以信息传播为基础而形成的个人与个

人、个人与群体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作用和相互了

解,从而在经济、政治、文化及心理等方面产生相互影响和相互依赖的

社会行动过程。社会互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①社会互动必须

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主体(包括个体与群体)之间;②社会主

体之间发生以信息交流为基础的相互依赖性关系和行为是社会互动的前

提条件;③社会互动可以是面对面的,也可以借助媒介进行;④社会

互动与特定的社会情境密切相关,并形成特定的互动模式;⑤社会互动

不仅会影响互动关系,而且会对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和社会结构产生影

响。

3.社会群体

答:社会群体,又称社会团体,是指处在社会关系中的一群个人的

集合体。这个集合体的存在,不仅个人自己能够意识到,而且也被群体

以外的人们所意识到。即群体成员有共同的认同及某种团结一致的感

觉,对群体中每个人的行为都有相同而确定的目标和期望。广义上的社

会群体,泛指一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

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狭义上的社会群体,指由持续的直

接的交往联系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群。其主要特征包括:①有明确

的成员关系;②有持续的相互交往;③有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④

有一定的分工协作;⑤有一致行动的能力。

4.社会组织

答:社会组织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社会组织,泛指

一切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包括家庭、家族、村社等初级群体;狭义上

的社会组织,相对于初级群体的次级组织形式,也可称之为正式社会组

织,它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某种共同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

所形成的社会团体。社会组织一般由规范、地位、角色和权威四个方面

的要素构成。

5.虚拟社区

答:虚拟社区,是指由网民在电子网络空间进行频繁的社会互动所

形成的具有文化认同的共同体及其活动场所。它是与传统的实在社区相

对而言的。它也具有实在社区的要素,比如有一定的活动区域;有一定

数量固定的人群,人与人之间有着频繁的互动。虚拟社区存在于与日常

经验的物理空间不同的电子网络空间,社区的居民为网民,他们在一定

的网络空间内围绕共同的需要和兴趣进行交流和活动,并形成了共同的

文化和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6.社会现代化

答:社会现代化是指一种特殊的社会变迁过程,即社会在日益分化

的基础上,进入一个能够自我维持增长和自我创新,以满足整个社会日

益增长的需要的全面发展过程。这是现代化变迁过程和非现代化变迁过

程的本质区别。其要点包括:①社会现代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历史过

程;②社会现代化绝非“西方化”或“欧洲化”;③社会现代化是对历史传

统既批判、又继承的过程;④社会现代化是社会结构体系协调发展的过

程。

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请简述社会化的主要类型。

答: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

性和健康的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

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社会化的基本类型有五种:

(1)初始社会化。初始社会化是发生在生命早期的社会化。其主要

任务是向儿童传授语言和其他认知本领,使其内化社会文化规范和价值

标准,能够正确理解社会关于各种角色的期望和要求。它主要发生在儿

童时期,是整个社会化过程的基础。

(2)预期社会化。预期社会化是这样一种社会化形式:人们在此过

程中学习的不是现在要扮演的角色,而是将来要扮演的角色。比如,学

生在大学里进行的大量学习都是为将来在工作中所要扮演的角色做准

备,这种学习过程就是预期社会化。预期社会化大量地发生在青年时

期。

(3)发展社会化,又称继续社会化。发展社会化是相对初始社会化

而言的,并且是在初始社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指的是成年人为了适

应新形势对于角色新的要求而进行的学习过程。比如,改革开放之后,

政府官员都要重新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这就是发展社会化。

(4)逆向社会化。逆向社会化是指晚辈传授文化规范和知识给长

辈。在传统社会中,逆向社会化很少见。在现代社会中,社会变迁速度

快,知识更新速度也快,一些成年人往往跟不上形势,他们要想不落

伍,就必须接受逆向社会化。

(5)再社会化。再社会化是指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

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再社会化虽然着眼于人的改

造,但它并不一定是负面的和强制性的。改造罪犯,让罪犯洗心革面,

重新做人,这是再社会化,是负面的、强制性的。而其它某些形式的再

社会化,比如,新兵入伍后要全盘放弃原来的生活方式,接受新的生活

方式,这虽然是强制性的,但却不是负面的;一个移民到了新的国家和

文化环境以后,可能也要全盘放弃原来的文化,接受新的文化,这种再

社会化既不是强制性的,也不是负面的,反而可能是主动的、正面的。

2.谈谈社会角色失调的一般状况。

答:角色失调,是指人们对社会角色的扮演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

的,正像社会的运行常会产生不协调因素一样,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也

常会产生矛盾,遇到障碍,甚至遭到失败。

角色扮演过程中的失调现象主要有角色距离、角色冲突、角色不

清、角色中断和角色失败五种情况:

(1)角色距离

在现实生活中,社会赋予某种角色的规范与角色扮演者的实际表现

常常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种角色期待与角色表现之间不相匹配的情况为

角色距离。

(2)角色冲突

①一个人承担的多种角色之间的矛盾一般称之为角色冲突。如一位

妇女作为经理可能忙于事业,但作为妻子和母亲的社会角色期望她在家

庭生活上应该有更多的时间投入。

②不同的人所扮演的相对角色之间的矛盾称为角色冲突,如丈夫与

妻子、父母与子女、邻居之间、顾客与服务员、领导与群众之间的冲突

等。

③一个人承担同一角色时存在的矛盾,一般称之为角色紧张。如一

名学生,按照角色要求应该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回答问题,但可能又因为

不想让别的同学感觉难堪而不积极表现,这时他(她)就会经历角色紧

张。角色紧张往往与角色规范或价值观密切相关。

(3)角色不清,是指社会大众或角色的扮演者对于某一角色的行为

标准不清楚,不知道这一角色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

在社会变迁中,当一种新角色初次来到社会上时,社会还没有来得

及对它的权利义务做出明确规定,角色承担者本人不清楚,其他人的看

法也有分歧,角色不清便由此产生。只有通过长期互动,当社会为它规

定了明确的规范后,这种角色不清才能清除。

例如,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中国青年、大学生的行为规范发生

很大变化。在传统上,一个优秀的青年、大学生应该是艰苦朴素、不重

衣着打扮、听老师和领导的话、循规蹈矩等等。然而,现在的很多青年

注重衣着、仪表、穿牛仔裤、跳“迪斯科”、交际广、不那么温顺等等。

这样,对于什么是当代中国青年、大学生应有的形象的讨论便兴起了。

这种讨论无疑会有助于逐步澄清上述社会角色。

(4)角色中断

角色中断,是指在一个人前后相继所承担的两种角色之间发生了矛

盾的现象。人们在一生中随着年龄和多方面条件的变化,总会依次承担

多种角色。角色中断的发生是由于人们在承担前一种角色时并没有为后

一阶段所要承担的角色做好准备,或前一种角色所具有的一套行为规范

与后来的新角色所要求的行为直接冲突。

例如,一位一心渴望能上大学的青年学生,因高考分数不够,突然

成为待业青年,这是他过去万万没有料到的。一方面,他没有做任何准

备,不知道一个待业青年还可以做哪些积极的、有意义的事情;另一方

面,待业青年的角色与他原来的“高中学生”的角色在社会声望、行为规

范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差异,有些甚至是冲突的,这些都在这位青年的心

理上造成压力。这便是角色中断。

(5)角色失败

角色失败,是指由于多种原因使角色扮演者无法进行成功的表演,

最后,不得不半途终止表演。或者虽然还没有退出角色,但已经困难重

重,每前进一步都将遇到更多的矛盾。

按照角色失败的结果,通常可将角色失败分为两种情况:

①角色的承担者不得不半途退出角色。例如,夫妻双方的矛盾发展

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双方无法共同生活,最后以离婚告终,离婚后,双

方的夫妻角色便停止了。

②虽然还处在某种角色的位置上,但其表现已被实践证明是失败

的。如父母的角色是负有教育子女的义务的,当某一对父母的子女不但

没有好学上进,反而堕落为犯罪分子时,这对父母虽然仍处在父母的角

色上,但他们的表演已被证明是不成功的。

3.请简述结构功能主义的基本特征。

答:结构功能主义的基本特征包括:

(1)在研究层次上,结构功能主义通过强调“系统”范畴而将社会结

构和社会整体作为基本的分析单位,把研究重点放在社会上。这一特征

使它同符号互动理论和交换理论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2)在研究方向上,结构功能主义代表着一种与历史进化论和传统

因果论不同的研究取向。在解释社会现象时,结构功能主义强调和侧重

的是社会系统的现存结构(而不是其产生的历史过程)及其在维持系统

生存中所发挥的社会效果(而不是决定论意义上的原因)。

(3)在研究主题上,结构功能主义致力于回答的最基本问题就是:

一个社会系统为了维持其存在,有哪些基本条件必须得到满足以及这些

条件是如何得到满足的?结构功能主义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正如这一学派

的名称所提示的:任何现存社会都具有一些基本的制度模式(结构),

而这些制度模式之间发生着相互支持的关系(功能),从而保证了社会

系统的生存。这意味着,在结构功能主义立场上,社会系统的存在具有

首要意义。

(4)统一结构功能主义流派的基本特征与其说是一些共有的概念范

畴和理论模式,不如说是一种共有的功能分析方法。这一流派对当代社

会学发展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它提供了具有丰富内涵的理论范畴和宏观的

理论框架,而且,更重要的还体现在它为考察社会现象提供了新颖的观

察角度,发展了一种全新的系统分析方法。功能分析方法对现代系统论

的形成作出了贡献。

4.请简述齐美尔(西美尔)关于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的基本观点。

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是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的

发展进入帝国主义时期,文化层次上的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明显地暴露出

来。主要包括客观性与个性的矛盾以及社会与个人的矛盾。

(1)客观性与个性的矛盾

齐美尔认为,资本主义文化的根本矛盾,是文化的客观性与人的个

性自由发展之间的矛盾。人类为了自身的发展和实现人类的目的,创造

了物质产品、政治和经济制度、各种意识形态及包括科学、艺术和宗教

等的文化形态。但文化一经被人们创造出来,就获得一种客观性的特

征,即它摒弃一切主观性和个体感受性,代之以纯粹的逻辑客观性,与

人的主观自由要求相对立。

(2)社会与个人的矛盾

由货币集中体现的现代文化矛盾的影响下,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业表

现为一种双重关系。个人必须在社会中生活而不能与它脱离,但同时又

与社会相对立。个人在社会中生活,必然要处于社会关系的网络之中,

结成一定的群体,直至组成国家。现代组织和社会需要的是协调一致的

目的和行动,但是这种集中和专门化是以牺牲个人的丰富性为代价的。

个人只有在社会联系之外,才能找到真正的自由,而这又是不可能的。

因此,个人在现代资本主义文化体系中地位的特征是对社会的疏远和异

化。

三、论述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1.西方社会学理论至今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请举出每个阶段

的一位主要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答:(1)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发展阶段

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历史,从奥古斯特·孔德提出社会学到20世纪70

年代末,在约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里,社会学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

阶段。

①第一阶段:从l9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末,是社会学的奠基时期,

以提倡实证主义,主张“普遍的和谐”,试图建立资产阶级人道教的法国

学者孔德和信奉进化论、有机论思想的英国思想家赫伯特·斯宾塞为代

表。

②第二阶段:从l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是社会学的形成时

期,以主张社会唯实论和集体主义论的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杜尔克姆

和主张社会唯名论、提倡建立“理解社会学”的德国理论家马克斯·韦伯

为代表。

③第三阶段:以l937年《社会行动的结构》一书的出版为始点直至

20世纪60年代中期,这是社会学理论史上著名的“帕森斯王朝”试图综合

杜尔克姆、韦伯、马克思、弗洛伊德等人在内的多家理论于一体、强调

均衡与稳定的结构功能主义独霸天下的时期。至此阶段,社会学理论的

中心已从欧洲转移到美国。

④第四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直至70年代末,是社会学理论发

展史上的“群雄割据”时代。在此阶段中,西方社会,特别是美国社会发

生的急剧变动(如风起云涌的民权运动、女权运动、反越战浪潮、校园

骚乱等),使帕森斯理论固有的不足更加暴露,于是符号互动论、交换

论、常人方法学、戏剧论、冲突论、文化社会学等纷纷向帕森斯理论发

起挑战,使帕氏王朝失去了昔日的辉煌。

⑤第五阶段:进入20世纪80年代,社会学理论的发展又开始了一个

新的阶段——社会学理论新的综合尝试。越来越多的理论家,特别是年

轻一代理论家,开始意识到理论分化带来的消极影响,帕森斯之后的任

何理论都无法单独解释日益复杂的社会现象,因为每种理论既有其所长

也有其局限性。因此,他们试图将各种理论中的优点结合起来,对社会

现象采取一种多维的思考,那些被划归某一阵营的理论家,也纷纷尝试

着对自己的传统进行重新解释、修正,甚至重构,吸收其他理论传统中

的合理成分,构造一种综合的、多维的理论。这种新的理论综合,不同

于帕森斯的第一次综合,它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虽然到目前为止,还

没有出现和形成一种完整的综合理论,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

学理论发展的这种综合趋势已经明显地表现出来。

(2)西方社会学理论各发展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①第一阶段:以斯宾塞为例

赫伯特·斯宾塞(1820~1903)是西方社会学史上著名的早期社会

学家、实证主义者、英国社会学的奠基人。他以社会有机体学说而著

称,所以,人们通常把他的社会学理论称为社会有机论。其主要观点

有:

a.斯宾塞把物质进化划分为三个基本阶段:无机体进化、有机体

进化和超有机体(或称后有机体)进化。物质发展的每个水平(或秩

序)都是平稳的、渐进的,由它的先前阶段发展而来的,阶段与阶段之

间没有清晰的界限,特别是超有机体,是从有机体的形式,经过了若干

无感知(情感)阶段的过渡。斯宾塞这里所说的超有机体(后有机

体),即社会机体,是指社会现象。而社会现象是以许许多多相互配合

的个体的活动为前提的,或者说,社会现象是无数个体相互协调和作用

的结果。

b.人类社会通过其生长、结构、功能和结果表现出超有机体发展

的专门形式,一方面它是物质进化的最高级和最复杂的阶段,另一方面

又通过因果链条同低级阶段的现象联系起来。

c.社会现象也是自然因果关系链条中的一环,由此,社会学也是

自然科学。

d.人们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构成了社会学的对象领域。每

一个属于这一对象领域和进入研究视野的具体现象,都置于因果联系之

中,其现状和过去的每一个时段状态,都是由其先前的各种内部和外部

因素决定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②第二阶段:以马克思·韦伯为例

马克斯·韦伯(1864~1920)是杰出的德国社会学家,被公认为西

方现代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由于他将社会学建立在对社会行动作“解

释性的理解和因果性的说明”之上,因而人们称他的社会学为“理解社会

学”。其主要观点有:

a.社会生活领域的独特性就在于,人的行动由行动者赋予它一定

的意义,这些意义由于行动者不断的行动而构成了一个联系的系

列。“理解”行动者行动的意义便是社会学的任务。要使科学成为科学,

就必须放弃那种只研究主体的内心体验和感受的方法,找出外在表现出

来的、可以客观地加以说明的主观意义之间的逻辑。因为只有这种以概

念的形式表达出来的东西才具有普遍意义。

b.严格区分科学研究的价值相关性与价值中立性两方面的区别,

是韦伯社会学方法论的又一重要特点。

价值相关性,是指在研究工作开始之前,研究者在选题和收集材料

上所表现的主观兴趣,同时,又指在研究工作得出结论之后,研究者在

实际应用结论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目的性。

价值中立性,是指研究者在选定了研究对象之后,必须放弃任何主

观的价值观念,严格以客观的、中立的态度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保证

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此外,价值中立性还包括另一层含义,即事实

领域与价值领域、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严格区分。

③第三阶段:以帕森斯为例

结构功能主义这一名称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塔尔科特

·帕森斯于1945年首先提出来的。在他的倡导下,结构功能主义在美国

得到广泛的传播,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其主要观点有:

a.帕森斯把对社会行动的研究作为全部理论研究的出发点。行动

的最基本特征具有意志性和目标导向,行动是主体朝向目标的动作。由

于帕森斯强调行动的目的性、意志性和主体性,他的行动理论又被称

为“自觉行动理论”。

b.帕森斯深入考察了构成行动的各个要素。任何行动单元都可以

分解为以下要素:

第一个要素是行动的目标,即行动者希望达到的预期状态。

第二个要素称之为状态,即行动者置身其中、影响其实现目标的那

些环境因素,状态要素又可以进一步区分为:手段,指环境状态中行动

者可以控制和利用的那些促成其实现目标的工具性要素;条件,指状态

中行动者无法控制和改变的那些阻碍其实现目标的客观要素。条件不仅

仅指自然物质条件,同时也包括社会条件。

第三个要素是规范取向,规范是指行动者在确立目标、选择手段、

克服障碍时所遵循的社会标准,合乎规范的范围就叫做规范取向。

c.行动的最终目标来源于社会文化的价值观念体系。价值观念是

一群人共享的信仰,它构成文化传统的核心。价值观念是一种非理性因

素,不仅不能用理性对之作出判断,而且它本身还构成一切理性判断的

基础和背景。在行动理论中引进了价值观念,就能圆满地解释最终行动

目标的一致或差异。

④第四阶段:以库利的“镜中我”为例

查尔斯·霍顿·库利是美国早期具有社会心理学倾向的社会学家。其

主要观点有:

a.提出了“镜中我”概念。他认为,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在与其他

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是其他人关于自己看法的反

映,人们总是在想象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之中形成了自我的观念。这样,

每个人都是对方的一面镜子,反映出对方的情况。

b.“镜中我”概念是由三重含义或三个阶段构成的:

第一,我们所想象的我们在别人面前的形象,就是感觉阶段,是我

们设想的他人的感觉;

第二,我们所想象的别人对我们这种形象的评价,这是解释或定义

的阶段,即我们想象的他人的判断;

第三,由上述想象中产生的某种自我感觉,如自豪、屈辱等,这是

自我反应的阶段。

2.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延迟退休的看法。

答:延迟退休,又称延迟退休年龄,简称延退,是指国家结合国外

有些国家在讨论或者已经决定要提高退休的年龄来综合考虑中国人口结

构变化的情况、就业的情况而逐步提高退休年龄或延迟退休的制度。

个人对延迟退休的看法如下:

(1)可以考虑延迟退休年龄的做法,但是反对一刀切,在操作的最

初三到五年,采取按照原来的退休制度规定的50、55、60这几档不同人

群、不同性别的年龄段的基础上,后延半年到一年再正式办理退休,这

样即将退休的人员可能会比较平稳地接受,问题的关键是虽然仅后延半

年或一年时间退休,却会使社会养老金缺口问题得到缓解,半年或一年

所缴纳的养老保险金数目是非常可观的。

(2)提高单位部分养老保险金提取比例,适当调整分配比率,个人

的提取比率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保持不变或适当提高,这样,当退休后领

取养老金个人部分不会出现大的波动,而社会养老金总额却在增大,这

个数目也是比较可观的。如果提取比率的提高涉及到国家财政政策、财

政法规、财政制度等,可以从政策制度方面着手研究是否可操作。

(3)国家公务员应当纳入养老保险金范畴,尽管政府部门是国家政

权机构,是国家预算单位,但是如果纳入养老保险金范围,预算资金通

过这个渠道可以部分转变为国家的养老保险金。

(4)对于国家控股的国有股份制企业、能源行业及高利润行业等,

国家可以考虑采取强制性措施提高单位那部分养老金的提取比率,因为

员工在法定的工作年龄段内,是在单位领取劳动报酬,但是,当这些企

业的员工退休后的退休养老金是要从社会养老金中支付,所以这些带有

国有性质的行业应该责无旁贷,保证养老金这个蓄水池源远流长。

2014年中央财经大学614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

中央财经大学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社会学理论(614)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文化丛

2.逆向社会化

3.情感性互动

4.参照群体

5.社会性别

6.社会运动

7.《社会分工论》

8.拟剧论(戈夫曼)

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60分)

1.简述角色失调的主要表现。

2.简述社会网络的功能。

3.简述推动制度变迁的主要因素。

4.简述社会流动的类型。

5.简述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的区别。

6.简述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的主要观点。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结合建国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历程谈谈你对我国城市化道路的

看法。

2.结合中国社会实际,分析网络互动的特点及其影响。

2014年中央财经大学614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及详

中央财经大学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社会学理论(614)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文化丛

答:文化丛,又称文化特质丛,是指因功能上相互联系而组合成的

一组文化特质。它往往与人们的某种特定活动有关,而且往往是物质文

化与非物质文化的特殊结合。例如,迎宾活动可以看成是一个文化丛,

这个文化丛包含着许多文化特质,诸如检阅仪仗队、奏国歌、鸣放礼炮

等。文化丛是相关文化元素按照内在的功能逻辑进行整合的产物,相关

的文化元素之间的联系是有一定逻辑的,不符合逻辑的文化元素的堆放

并不能形成文化丛,也不能发挥作用。

2.逆向社会化

答:逆向社会化,又称反向社会化,是指晚辈传授文化规范和知识

给长辈的现象。社会化长期被认为是一个单向过程,即长辈将社会规范

和文化知识传授给晚辈。现在,社会学家普遍认为社会化是一个双向过

程,即不但有长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晚辈,也有晚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

长辈。

3.情感性互动

答:根据互动中的人际关系及其性质,可将社会互动分为情感性互

动、工具性互动和混合性互动。情感性互动,是指家庭、亲密朋友等初

级群体中的人际互动过程,是人类社会互动中最常见、与人的社会生活

关系最密切的互动过程。

4.参照群体

答:参照群体,是指作为参照对象的群体。参照群体并非某一

(些)成员身份所属的群体,但它却被某一(些)成员用做其所属群体

的参照对象。参照群体一般是与所属群体同类的群体,但是,有时候参

照群体并非与所属群体同类。根据成员的不同参照需要,会形成不同的

参照群体。同一参照群体的意义在不同时期有可能发生变化。参照群体

通常对其成员的认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等产生重大影响,并因此

而削弱或加强所属群体的团结。

5.社会性别

答:社会性别,指作为社会与文化的构成,通过社会化而学习到

的、与两种生物性别相关的、对于一整套规范的期望,以及落实了的行

为。它是对以往社会学界所认为的性别角色是一种“先赋角色”、一种先

天的、生物的、第一性的角色规范的重构,这种重构强调:“性别”是社

会结构的一部分而且是社会所造成的,是多元的、可变的。

6.社会运动

答:社会运动,是指一种以集体认同和团结为基础,以非制度性和

超制度性手段为主要行动方式,而且组织性比较好、持续时间比较长

的、追求某种社会变革的集体努力。社会运动发展的趋势是组织化和一

体化,不同于以往的隔离与零散状态,组织化的和一体化的社会运动更

具有社会影响力,它超出时空、阶级和意识形态的限制,使得社会运动

吸引更多的力量参与,更能达到社会运动的初衷。

7.《社会分工论》

答:《社会分工论》是涂尔干的第一本重要的理论著作,其写作的

主要目的是为劳动分工正名,寻找引发社会失范状态的真正原因。在该

书中,涂尔干详细地分析了劳动分工产生的原因和引发的社会后果,他

认为劳动分工的发展或工业社会的出现,既不像是孔德所说的那样是人

类知识进步的结果,也不是像经济学家们所说的那样是人们长期以来不

断追求劳动生产率或增加物质幸福的结果,而主要是由于“社会容

量”(即人口的数量及关系)和“社会密度”(社会成员之间相互交往的

频率和强度)的增加所导致的人们之间生存竞争不断加剧的结果。

8.拟剧论(戈夫曼)

答:拟剧论,是指用表演和比喻来说明日常生活中人的互动的理

论。它的基本观点是:社会是一个舞台,全体社会成员是在这个舞台上

扮演不同角色的演员,他们都在社会互动中“表演”自己,塑造自己的形

象并更好地达到自己的目的。拟剧论的代表人物戈夫曼运用了“剧

本”、“观众”、“表演者”、“角色”、“前台”、“后台”、“面具”、“道具”等

戏剧用语说明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进行社会互动的过程。按照戈夫

曼的观点,社会生活之所以井然有序,是因为存在着社会互动的规则。

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60分)

1.简述角色失调的主要表现。

答:角色失调,是指角色扮演中出现的社会角色内部或角色之间的

矛盾、失调等现象。常见的角色失调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角色距离

在现实生活中,社会赋予某种角色的规范与角色扮演者的实际表现

常常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种角色期待与角色表现之间不相匹配的情况为

角色距离。

(2)角色冲突

角色冲突的发生分为三种情况:

①一个人承担多种角色时,不同角色的期望之间发生矛盾、对立或

抵触,如一位妇女作为经理可能忙于事业,但作为妻子和母亲的社会角

色期望她在家庭生活上应该有更多的时间投入。

②不同的人所扮演的相对角色之间发生矛盾,如丈夫与妻子、父母

与子女、邻居之间、顾客与服务员、领导与群众之间的冲突等。

③一个人承担同一角色时存在的矛盾,一般称之为角色紧张,如一

名学生,按照角色要求应该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回答问题,但可能又因为

不想让别的同学感觉难堪而不积极表现,这时他(她)就会经历角色紧

张。

(3)角色不清

角色不清,是指社会大众或角色的扮演者对于某一角色的行为标准

不清楚,不知道这一角色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

在社会变迁中,当一种新角色初次来到社会上时,社会还没有来得

及对它的权利义务做出明确规定,角色承担者本人不清楚,其他人对这

一新角色的看法也有分歧,角色不清便由此产生。只有通过长期互动,

当社会为它规定了明确的规范后,这种角色不清才能清除。

(4)角色中断

角色中断,指在一个人所承担的前后相继的两种角色之间发生了矛

盾的现象。人们在一生中随着年龄和多方面条件的变化,总会依次承担

多种角色。角色中断的发生是由于人们在承担前一种角色时并没有为后

一阶段所要承担的角色做好准备,或前一种角色所具有的一套行为规范

与后来的新角色所要求的行为直接冲突。

(5)角色失败

角色失败,是指由于多种原因使角色扮演者无法进行成功的表演,

最后,不得不半途终止表演,或者虽然还没有退出角色,但已经困难重

重,每前进一步都将遇到更多的矛盾。

按照角色失败的结果,通常可将角色失败分为两种情况:

①角色的承担者不得不半途退出角色。例如,夫妻双方的矛盾发展

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双方无法共同生活,最后以离婚告终,离婚后,双

方的夫妻角色便停止了。

②虽然还处在某种角色的位置上,但其表现已被实践证明是失败

的。如父母的角色是负有教育子女的义务的,当某一对父母的子女不但

没有好学上进,反而堕落为犯罪分子时,这对父母虽然仍处在父母的角

色上,但他们的角色扮演已被证明是不成功的。

2.简述社会网络的功能。

答:社会网络,是指社会个体成员之间因为互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

的关系体系,其功能主要表现为正、负两个方面:

(1)社会网络的正功能

①社会资源获取功能

人们可以通过社会网络获取资源,改变自身的社会地位。研究表

明,网络关系在求职过程中相当重要,甚至有人说得到一份工作“关键

不在于你知道多少,而是你认识哪位有权力的人士”。例如,中国的农

民工在从农村到城市的流动过程中,往往通过其传统的亲缘和地缘社会

网络获取信息与寻求帮助。

②组织管理辅助功能

根据社会网络的嵌入性观点,基于网络的社会关系在几个方面会影

响经济交易,如影响对信息与机会的获得,减轻与交易或企业相关的风

险和不确定性等。

③日常生活联系功能

社会网络在日常社会生活中有重要的社会支持功能,如亲友网、聊

天网、社会支持网等方面的研究都证明了这方面的功能。各种网络能为

其成员提供各种支持和保障,包括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情感和精神方

面的。从这方面而言,社会网络本身就是目的,而不再是工具。

④社会网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能够提供信息、降低交易成本、促进

信任和化解风险等。一些较为宏观的研究,涉及经济、文化、政治与社

会等多方面,例如,分析社会网络与民主、社会网络与经济增长、社会

网络与技术、制度创新等,都表明了社会网络的重要作用。

(2)社会网络的负功能

①建立和维护社会网络是有代价的,需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

②社会网络有局限性,人们过分依赖社会网络的时候,网络反而限

制了人们获得信息的其它机会与渠道,因为社会网络会排斥圈外人。

③从宏观层面看,由于社会网络嵌入于社会结构之中,各类社会组

织通过社会关系网寻求社会资源,若干社会网络的强势关系还可能形成

利益集团和联盟,导致对社会资源的垄断,从而扩大分裂,造成冲突,

带来社会整合问题。

3.简述推动制度变迁的主要因素。

答:由于制度规则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制度的影响也有一定的惯

性,所以,制度规范系统形成之后,并不总是自动地发生变迁,而是需

要动力来促进制度的变迁,推动或影响制度变迁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

个方面:

(1)国家

国家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制度规范的提供者;国

家为各种社会经济组织提供了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制度基础;国家是意识

形态创建的主体,意识形态虽不是具体的制度规则,但它是社会基本制

度的构成基础。

(2)集体行动

集体行动,是指人们按照集体共同目标的要求而采取一致的行动,

是集体成员为达到共同目标而选择合作性的行动。奥尔森认为,影响或

阻碍集体行动的突出问题便是“搭便车”行为。“搭便车”行为,是指集体

中的个人选择不合作的行为,但又获得了与其他成员相同的收益。

就制度变迁而言,一个新的、高效率的制度框架,能否对一定社会

群体发挥作用,关键在于群体成员是否可以在制度创新和选择上达成集

体行动,即采取合作。集体行动的实现,既是制度变迁的动力,同时也

受制度安排的影响。

(3)交易费用

交易费用,是指在设计、制定、实施和维护制度过程中所需要支付

的各种成本或费用。交易费用理论是从成本—收益分析的视角来考察制

度变迁的。如果制定、实施和维持一项制度的成本降低,其净收益无形

中得以提高,那么,社会对这种制度的需求也就自然增强,制度变迁的

动力也就提高了。

4.简述社会流动的类型。

答:社会流动,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

位的移动。广义的社会流动,是指个人社会地位结构的改变;狭义的社

会流动,常常指人的职业地位的改变。社会流动按其本身的性质来说,

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其一是结构性流动,其二是非结构性流动。

(1)结构性流动,是指经过社会革命或其它剧烈的社会变动,社会

分层结构发生的根本变化。在这种变动中,各个阶级、阶层之间的关系

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2)非结构性流动,则是指在常规状态下社会分层结构所发生的变

化。它是在一个社会的基本分层框架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某些社会成

员的阶级、阶层地位发生的变化。在这种流动中,一些人从较低的层次

上升到较高的层次,另一些成员则由较高的层次下降到较低的层次。非

结构性流动有以下三种类型:

①垂直流动

垂直流动可以分为两种,即上向流动和下向流动。影响向上流动的

原因主要有两个:

a.工业化水平;

b.教育的发展程度。

在一个社会工业化的过程中,由于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一

些笨重的、危险的体力劳动逐步由机器来承担,同时,又会创造出一些

条件较好的职业,如看管机器、处理信息等,这就为向上流动创造了条

件。

②水平流动

水平流动,是指从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一种职业向另一种职业的横

向流动。同一水平线,是指两种职业在收入、地位、名声等方面基本相

同。

③代内流动与代际流动

代内流动,是指一个人一生中的流动。这种流动既可能是垂直流

动,也可能是水平流动。代际流动,是指一个家庭中两代人之间的流

动,即子女从父亲所在的阶层向别的阶层流动。

5.简述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的区别。

答: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定义上看

礼俗社会,又称作“共同体”,是指以农耕畜牧为业的传统社会;法

理社会,又称作“社会”,是指现代工业化社会。

(2)从规模上看

礼俗社会规模小,而法理社会规模较大。

(3)角色、分工与社会关系不同

礼俗社会分工与角色分化较少,家庭为社会核心单元,占统治地位

的是个人的或具有感情色彩的初级关系;法理社会拥有复杂的分工与角

色分化,经济的、政治的、职业的等社会组织取代了家庭的核心地位,

非个人的、不具有感情色彩的初级关系居于统治地位。

(4)社会控制手段不同

礼俗社会中,人们的行为主要受到习俗、传统的制约,具有很强的

同质性;法理社会中,人们的行为主要是受正式的规章制度、法律等约

束,具有很强的异质性。

6.简述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乌尔里希·贝克指出,现代性已经发生断裂,20世纪后半叶之

前的现代社会是古典工业社会(阶级社会),它已经被一种新的社会形

式—风险社会所取代。与阶级社会不同,风险社会关注的是如何避免、

减弱、改造或疏导在发达的现代性中系统地产生的风险和威胁。

总体上而言,风险社会是指世界风险社会。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的主

要观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风险社会的理论要素

贝克从八个方面阐述了风险社会的理论要素:

①风险的定义关系。风险并不指被引发的危害,风险概念表述的是

在安全与毁灭之间一个特定的中间阶段的特性。在这个阶段,对风险的

感知决定了人的思想和行为。风险的感知和风险不是不同的东西,而是

相同的东西。

②风险概念扭转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关系。作为对未来的威胁和

诊断,风险拥有并发展出一种与预防性行为的实践联系。风险意识的核

心不在于现在,而在于未来。在风险社会中,过去失去了它决定现在的

权力。它作为当下的体验和行为之原因的位置被将来所占据,即被那些

并不存在的、被建构的和虚构的东西所占据。

③风险陈述不仅仅是事实的陈述,也不仅仅是价值的陈述。相反,

它们要么同时是两者,要么是居于两者之间的某事物,可以说是一

种“数学化的道德”。作为一种数学计算的程序,风险直接或间接地与文

化定义以及一种可接受的或不能接受的生活标准相关。

④在现代性早期,风险和对风险的感知是现代性中占统治地位

的“控制逻辑”的“无法预期的后果”。那些在现代性第一阶段中驾驭(社

会)思想和(政治)行为的关于安全与控制的解释在全球风险社会中正

在失去其真实性。在风险范畴的帮助下,试图对未来拓展得越多,它就

越脱离我们的控制。在世界风险社会中不再可能使风险外化。风险社会

的主要问题是:在人为的不确定的状况下如何做出决定。这种人为的不

确定状况不只是知识基础不完全的结果,而是更多的知识往往意味着更

多的不确定性。

⑤与风险社会和人为的不确定性相联系的风险概念,是指一种独特

的“知识和无知的合成”,它具有两层含义:一层是在经验知识基础上的

风险评估(例如交通事故);另一层是在风险不确定的情况下做出决策

或行动。在此意义上,人为的不确定性概念具有双重指涉。

第一,更多和更完善的知识正在成为新风险的来源。

第二,风险由无知(不知)所构成。在现代性的第一阶段,无知通

常被理解为“尚未知道”的知识或“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的知识,即理解

为潜在的知识。无知的问题从其对立面——知识(存在于生活世界的未

被言说的确定性)中得到了理解。而在现代性的第二阶段,认识的无能

变得更重要了。而这种认识的无能不是选择的对错与否或瞬间的疏忽问

题,而是不同的专家团体的主张相互冲突的问题,即是高度发达的专家

理性的产物。在这种“不知”不断增长以及无知随着现代化知识接踵而来

的背景下,“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做决定”这一问题凸现出来。

⑥新的风险类型同时是地区性的和全球性的,或“全球地区性的”。

在风险社会的世界中,控制逻辑从内部崩溃了。风险社会是一个潜在的

政治社会。风险社会理论并不是主张或鼓励在风险和人为的不确定时代

里恢复控制的逻辑。

⑦关注现实主义与建构主义的争论以及知识与影响之间的区分上。

这种区分对于理解世界风险社会所面对的“不确定的全球风险”是非常重

要的,因为影响的含义并不必然地和起因的含义相联系。同时,危险的

传递与运动经常是潜在的、内在的。这种社会无形性,意味着与其他的

诸多政治问题不同。

⑧世界风险社会的概念与一个自然与文化间明确差异的缺失的世界

相关。贝克指出,我们生活在一个超出二分框架思想的混合世界

中。“混合”世界的概念对于理解新事物是必要的但非充分的。与其

说“混合”是一个正概念,还不如说它是一个负概念。它以某种方式表达

了它不是什么—不是自然,不是社会等,但是它确实没有表达它是什

么。贝克建议克服支配我们思想的“不”、“超越”和“后”。

(2)风险社会的治理机制

在新的风险社会中,应该建立起双向沟通的“双向合作风险治理模

式”,在政府、企业、社区、非赢利组织之间构筑起共同治理风险的网

络联系和信任关系,建立起资源、信息交流与互补的民族内部平台,在

各民族政府之间突破国界构筑起共同的治理风险的国际网络(如预警灾

害通报)和国际间的信任关系。过去传统的、以民族国家为单位的风险

治理机制已不能适应“世界风险社会”对风险治理的要求,因为全球化在

增大对国家提供的保障和管理风险方面需求的同时,也降低了国家有效

地发挥这一作用的能力。与此同时,由于人类大量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

动的力量得不到跨国性机制的有效约束,当出现了超越民族国家的地区

性和全球性风险时,缺少有效的世界性的机构来弥补这个“权力真空”。

因此,建立风险治理的国际合作机制是一个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结合建国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历程谈谈你对我国城市化道路的

看法。

答:(1)建国以来我国的城市化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的城市化历程大体可划分为以下四个阶

段:

①第一阶段(1949年~1957年)

这一阶段正好处在我国国民经济恢复和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比较平稳,特别是在“一五”期间,随着国家社会主

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农村人口被大量地吸收进城市和工矿区,有力地推

进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到l957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已达15.4%。

②第二阶段(1958年~1965年)

1958年开始实行“大跃进”,导致城市人口非正常地急剧上升,从

1958年的1.0721亿人迅速上升到1960年的l.3073亿人,其间城市化水平

亦从l6.3%猛升到19.8%。以后,我国被迫进行国民经济调整,压缩城

市人口,动员进城的人口回乡参加农业生产。这样,到l965年,城市人

口回落到1.017亿人,城市化水平下降到14%。这一阶段,城市人口大

起大落,起伏很大。

③第三阶段(1966年~1978年)

在这一阶段,我国的城市化总体而言处于停滞不前状态。特别是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遭到很大破坏。这12年间,城市非农业

人口增长率仅相当于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城市化水平由l966年的l3.4%

下降到1978年的l2.5%。

④第四阶段(1979年以后)

中共中央召开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改革开放和搞活经济的

政策,推动了生产发展,特别是农村经济发展,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

开始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

(2)对我国城市化道路的看法

①城市化道路的理论主张

城市化道路,在中国有特定的含义,主要是指以什么类型城市为主

实现城市化。我国官方对城市类型的划分是: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为大

城市;20万~50万人口的城市为中等城市;20万人口以下的为小城市

(镇)。在我国,关于城市化道路的理论主张有以下几种:

a.小城镇重点论

小城镇重点论认为,我国应当主要依托小城镇来实现城市化。我国

不能照搬西方的城市化模式。在中国要将多数农业人口变为非农业人

口,依靠现有的城市根本不可能,新建城市也存在许多现实困难。因

此,应通过发展面广、量大的小城镇来加速城市化的实现。

b.中等城市重点论

中等城市重点论主张选择以发展中等城市为主体的城市化道路。走

西方发展大城市的道路,客观条件不允许,也容易出现现代城市病;而

在农村就地实现城市化,由于传统农业社会惰性力太强,阻力太大,同

时自然条件也不允许。只有采取“中间突破、带动两头”的办法,即有计

划地建设和发展中等城市,才能解决我国的城市化问题。

c.大城市重点论

根据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我国的基本国情,在我国城市化的现

阶段,必须选择以大城市为主体的城市化模式。在工业化初期,城市化

具有突破人为控制的自然冲动,以人口向大城市的聚集为基本模式;而

在工业化基本实现后,城市化则表现为集中度相对分散化。中国目前尚

处在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第一阶段,不具备分散发展小城镇的条件。

d.并举论

进入90年代以后,上述观点在继续交锋的同时,也出现了相互取长

补短的趋势。“并举论”,即我国的城市化应当走大、中、小城市(镇)

并举的道路的观点,便是在分析以上各种观点利弊基础上提出来的。

以上观点各有道理,又都存在一定缺陷。比较而言,“并举论”似更

具合理性,更符合城市化的国际惯例,但鉴于我国过去长期实行计划经

济体制与城乡分割政策,旧体制与政策的滞后效应不可能在短期内消

除,改革只能循序渐进,这就必然对现阶段我国的城市化道路选择产生

影响。

②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

总体上来说,我国城市化面临城市化水平不高、发展滞后的问题,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农民收入增长问题

农民收入低的问题虽然是由许多复杂的因素造成的,如农产品的价

格偏低等,但最根本的原因,则在于农业劳动力的数量与耕地面积的比

例关系以及在这样的人地比例下形成的规模过小的经营方式。作为这个

问题的背景,除了现实中无法改变的人地矛盾之外,更重要的是,在经

历了少说几十年、多达上百年的工业化过程之后,大部分农业劳动力向

城市中的工业转移的任务并没有实现,城市化的过程远远落后于工业化

的过程,大量剩余农业劳动力仍然滞留在极为有限的耕地上。城市化的

滞后已严重影响到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b.内需不足

城市化滞后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大量农民被甩在工业化的过程之

外。这是一种分裂的工业化。于是,当工业开始大规模生产耐用消费品

的时候,突然发现没有能够消费这些产品的大量消费者。

c.城市发展受政治因素的影响大

从50年代以来,政府通过户籍制度等政策控制了农村人口转入城

市,这些政策明显地延滞了城市化进程。此间,60年代的疏散、下放城

市人口,“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都对我国的城市化水平

有直接影响。

d.城市化发展不平衡

我国的城市发展和城市化在不同地区表现出较大差异,东部及沿海

地区的城市发展较快,城市化水平较高,内地则发展缓慢。另外,大城

市、特大城市数量多,而中小城市发展缓慢,这使得在城镇人口中,大

城市和特大城市的人口所占比例较高。

③我国城市化发展契机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会成为快速城市化的一个重要契机。目前,我国

有许多行业的产值已经在世界上占据绝对优势地位,这无疑是为我国提

供了一次加速国民经济结构调整,迅速实现工业化的机会。中国成

为“世界工厂”的过程,会对我国加速实现城市化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2.结合中国社会实际,分析网络互动的特点及其影响。

答:(1)我国网络互动的社会实际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网络越来越成为人们互动的重要媒介,也形成

了新的人际关系形式—“网缘关系”,使社会互动方式等各个层面都发生

了革命性的变化。

①BBS

BBS是bulletinboardsystem的英文简写,中文翻译为电子布告栏、

电子公告板或网络论坛。BBS中的内容可以是文字、超文本、音像、动

画或视频等等。在BBS空间中,可以通过发帖和回帖而在发帖人和回帖

人之间形成互动关系。

②网络聊天工具

网络聊天工具是与BBS相比,同步性更强的网络互动方式。常见的

网络聊天工具如QQ、MSN、飞信等等。通过这些网络聊天工具,人们

不仅可以实现一对一或一对多的互动,还可以通过参与聊天群,与自己

具有某种共同性的人形成互动圈子。

③博客与微博

博客,又称网络日志,是一种通常由个人管理、不定期张贴新文章

的网站。博客作为一种新的方式,可以展示自己的某个方面的空间,也

可以通过博客进行沟通交流,找到志趣相投的伙伴,亦可以进行学习交

流。

微博平台使得人们可以通过各种连接网络的平台,在任何时间、任

何地点即时发布信息,其信息发布速度远远超过传统的报刊和网络媒

体。据统计,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微博用户已发展到3亿多。随着网

络微博的迅速发展和影响的日益广泛,许多传统主流媒体以及政府部门

也都纷纷开通微博,以适应网络化时代社会管理的新形势与挑战。

④手机

手机属于移动通信设备,现在已成为人们互通信息的重要媒介。而

且,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手机功能的不断扩展更新,手机已成为集通

信、照相和摄像、录音和上网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小型全能型工具。特

别是可上网手机的发展和普及,使手机扮演了掌上电脑的角色,手机邮

箱、手机QQ、手机飞信、手机微博等功能的广泛普及,大大拓展了人

们社会互动的方式、对象和内容。

(2)网络互动的特点及影响分析

现代交通和传媒技术的发展,对社会互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

是互联网的兴起,使人际交往超越了传统的时空界限,使个体有可能与

世界任何角落的人互动。

①网络互动的特点分析

a.网络互动的超时空性

有了数字网络后,人们可以实现跨国界、跨地区的即时互动,使人

们身体“缺场”的交往取代了身体“在场”的交往。网络除了能够使人们实

现跨越空间的即时互动外,还为人们实现非即时性、非在场的互动提供

了便利,即在网络中互动双方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对对方发出的

互动信息做出互动反应。由于人们可以不必去任何地方就能做许多事

情,以前那些用于聚会交流的地方对人们也就失去了吸引力。

网络等互动媒介一方面改变了传统社会面对面、以直接口头互动和

书面文字互动为主的社会互动方式,使互动摆脱了即时性限制,使人们

摆脱了熟人关系和基于亲缘、业缘等传统关系的社会互动,能够在更大

范围内以“趣缘”等为纽带形成新的社会互动关系。另一方面,数字化网

络也使人们在远离原来居住的社区后,仍然可以与其家乡和亲人保持密

切的联系,从而在某种程度上维持一种“电子支持的礼俗社会”。

b.网络互动的匿名性和符号性

在网络空间中,成员的身份可以是匿名的,不仅交往以符号为中

介,而且网民可以把自身化为符号,可以随意地选择进入虚拟社区的标

识,从而在很大程度上突破性别、年龄、种族等各种现实身份的区隔。

网络互动的匿名性为人际互动创造了更多自由的空间,使人们在一定程

度上摆脱了现实社会中真实身份的羁绊和社会规范的约束与限制,可以

相对自由地表达意见。

c.网络互动的自由、自治性

网络沟通的超时空性、匿名性和符号性等特点,使得传统社会中的

权威地位和等级属性很大程度上被消解,使得人们有可能成为同一虚拟

社区的平等成员,共享社区文化、信息资源、人际资源,共同参与社区

主题设定、社区内容的充实以及社区规则的制定。网络社会互动的自

由、平等、自治的特点与环境,也有助于促进成员为社区建设积极贡献

自己的才能和智慧。

②网络互动的影响分析

如上所述,网络给社会互动带来了诸多积极影响,但不容忽视的

是,与此同时它也会产生新的社会问题:

a.网络化并没有带来人们之间平等、自由地利用网络技术与平台

进行沟通与互动,相反,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和不同群体之间的社会分

化,也造成了在网络利用方面的分化,这种“数字鸿沟”又成为新的社会

分化的基础。因此,政府需要在网络公共服务方面加大投入,以缩

小“数字鸿沟”,促进社会公平。

b.网络给人们的交往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日常社会交往造成了

冲击。如使得一些人远离现实交往而沉溺于网络互动,网络交往中的诈

骗等网络失范行为增加等。另外,如近年来蓬勃发展的网络微博,在推

进信息公开、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同时,其负面效应也十分明显,如过

度的“人肉搜索”与曝光对个人隐私的侵害,不实的信息迅速而广泛地传

播造成公共信任危机等。因此,网络社会管理也成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

理的时代课题。

c.网络的便捷性等优势在很大程度上使现代人没有必要进行面对

面的交流,这种情况也使人们失去了亲临现场从而增强相互接触、相互

了解、建立信任以及进一步交往的机会。

d.生活的许多方面都涉及人与自动化系统和计算机的互动,而不

是人与人的直接交往,从而可能会造成社会成员越来越自我隔绝,责任

感和社会信任感也可能会下降。网络交往的超时空性似乎扩大了人们交

往的对象和范围,但有研究表明,人的大脑新皮层提供的认知能力只能

使一个人维持与大约l50人的稳定人际关系。所以,从互动的角度看,

无论一个人在社交网络上有多少好友和“粉丝”,但能频繁交流的也就l50

人左右,其它多数链接实际上毫无意义。

总之,网络等新媒介只是拓展了社会互动的时空范围和互动方式,

使得社会互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但网络互动不会代替人们面对面的互

动。因为,在以间接交往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社会中,个体更渴望接近,

面对面的情境会提供互动各方更多的信息,远比电子交流要丰富得多,

面对面的交流能更好地表达诚意和促进相互间的理解。

2014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623社会学原理考研真题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A卷)

科目代码:623满分:150分

科目名称:社会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社会唯名派

2.群体关系

3.文化的传递性

4.开放性角色

5.女权主义

6.文化震惊

二、简答题(共6题,每题10分,总计60分)

1.社会学关于家庭的分类。

2.乔治•米德的“自我”概念。

3.社会化的偏差和失败。

4.家庭对于人的政治社会化的意义。

5.性的阶层规定。

6.社会分化及其后果。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结合网络谣言的传播,谈谈网络谣言的加工方式。

2.阐述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分层对人际社会交往的影响。

3.结合中国社会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谈谈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

理论。

2014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623社会学原理考研真题

及详解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A卷)

科目代码:623满分:150分

科目名称:社会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社会唯名派

答:社会唯名论来源于中世纪欧洲经验哲学的非正统派,是指一种

关于社会学思想性质的理论观点。唯名论否认一般的客观实在性,否认

概念的客观内容,认为只有个别事物(特殊、殊相)才是真实存在的,

而一般事物(概念、共相)不过是人们用来表示个别的东西的名称;个

别才是科学的对象,一般则是逻辑的对象。以唯名论的哲学思想看待社

会,就形成了社会唯名论。

2.群体关系

答:从社会关系的水平和层次上看,社会系统可以区分为个人关

系、群体关系和社会制度三个层次。群体关系,是指在社会的群体或组

织的层次上所发生的社会关系,它是社会关系的中间层次。与个人关系

相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持久性,它受到社会群体的规则、规范的约

3.文化的传递性

答:文化的传递性,是指文化一经产生就要被他人模仿、效法、利

用。文化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时刻处于变化之中,在时间与空间维度

上,它通过各种方式向周围辐射。在时间维度上,表现为代际传承,即

子代通过社会化学习生活技能、谋生技巧、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将社

会的文化内化于己。文化的内容不能通过遗传方式来获得,只有以人为

载体,通过人的基本社会化,才能一代接一代地向下传递。文化的传递

不是简单复制或全盘接受。

4.开放性角色

答:从社会角色规范化的程度,可以将角色划分为规定性角色和开

放性角色。开放性角色,是指那些没有严格、明确规定的社会角色,这

类角色的承担者可以根据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和社会对角色的期望而从事

活动。

5.女权主义

答:“女权主义”这一术语在19世纪80年代首次出现在英文当中,是

指那些支持男女平等的法律和政治权利的思想或者主张。自那时起,它

的意义一直处于演变之中,至今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它的最为宽

泛的一般意义,是用来指称这样的理论或理论家:他们认为性别之间的

关系是不平等的,是一方压制另一方,一方服从另一方的。他们认为这

是一个政治权力的问题,而不是一种自然的事实,并且认为这一问题对

于政治理论及实践是至关重要的。女权主义一般都把“社会性别”这个概

念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石和核心。

6.文化震惊

答:文化震惊,是指生活在某一文化中的人,当他初次接触到另一

种文化模式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混乱和心理上的压力。文化发展的一个

巨大动力就是不同文化模式之间的交流。文化震惊不仅发生在民族之

间,在不同的社会群体,地区之间也会发生。这是一种客观现象,无善

恶之分,但对文化震惊的处理却可能产生两种不同的后果:处理不当可

能发生盲目排外;处理得当则可以吸收外来文化为我所用。

二、简答题(共6题,每题10分,总计60分)

1.社会学关于家庭的分类。

答:社会学关于家庭的分类如下:

(1)核心家庭

核心家庭,是指由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这种家庭是

以夫妇关系为核心的,因而称为核心家庭。核心家庭中只有一对夫妇,

一代人(无子女)或两代人(有子女),家庭关系比较简单,通常家庭

规模也较小。

核心家庭是适应工业化社会发展要求的理想的家庭模式,已成为现

代社会中最主要的家庭形式,它是一种世界性的普遍现象。

(2)主干家庭

主干家庭,是指由一对夫妇与其父母和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它是

核心家庭纵向扩大的结果。主干家庭中有两代或三代人,由于代际层次

增多,家庭关系较核心家庭复杂。

现代社会中,随着核心家庭化,主干家庭数量减少,但在家庭总量

中仍占有较大的比重。不过,与传统社会中的主干家庭相比,现代社会

主干家庭的性质和家庭关系都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主干家庭在赡养老

人、抚育子女方面有不可代替的优势,今后仍将是我国的一种主要的家

庭形式。

(3)联合家庭

联合家庭,是指由两对或两对以上同代的夫妇与其父母和子女组成

的家庭,一般是兄弟们结婚后不分家而形成的,其特点是家庭中至少有

两对同代的夫妇关系。现代社会中,这种家庭类型已越来越少。

(4)其他家庭

其他家庭,是指除上述三种家庭类型以外的各种家庭,如由鳏寡孤

独产生的单身家庭,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与孙子女或外孙子女组成的隔代

家庭,因离婚、丧偶或未婚生育而形成的只有父母一方与未婚子女组成

的单亲家庭。

在不同社会中,各种类型的家庭所占的比例会有不同。目前,中国

的家庭以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为主。

2.乔治•米德的“自我”概念。

答:米德认为,自我意识是随着符号使用能力的发展而发展起来

的。人出生之初是没有自我意识的,随着符号使用能力的提高,人开始

将“我”作为一个符号,作为一个对象来加以思考,这时,自我意识就开

始产生了。

米德将“自我”分为“主我”(I)和“客我”(me)两个部分:

(1)“主我”是自发的、能动的,为自我和人格的发展提供动力;

(2)“客我”是内化了的社会要求和期待,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形成

和发展起来。

“主我”与“客我”是相互建构的。自我的发展过程就是“主我”与“客

我”之间的一个连续不断的互动过程。

3.社会化的偏差和失败。

答:社会化的偏差和失败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无效的文化传

递;二是使人处于不利地位的社会化。

(1)无效的文化传递

无效的文化传递,是指上一代的文化知识和规范因故未能有效地传

递给下一代。无效的文化传递的一个显著后果,是造成反社会人格。青

少年犯罪便是无效文化传递的典型表现。反社会人格需要通过再社会化

进行校正。

(2)使人处于不利地位的社会化

使人处于不利地位的社会化,是指一些社会化的过程使个体在社会

上处于不利地位。在我国,户籍制度长期存在,使农村青年和城市青年

在入学和就业的机会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就是一种不利于农村青

年社会化的机制。

4.家庭对于人的政治社会化的意义。

答:政治社会化,是指社会个体通过接触和学习某种政治文化,培

养政治立场(包括政治信仰、政治情感和政治态度等)和政治参与能力

的过程。

家庭是促进政治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社会因素。家庭对于政治社会化

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家庭出身往往决定了一个社会成员在社会中的社会、政治和

经济地位,而社会、政治和经济地位显然会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政治信

仰、政治情感、政治立场和政治参与能力;

(2)家庭是政治文化和政治价值的重要传播场所,长辈的政治立

场和知识会对孩子的政治社会化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3)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培养起来的人格会影响到他将来的政治行为

模式。古今中外都有一些“政治世家”,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家庭在政治

社会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5.性的阶层规定。

答:特定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