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二11月语文期中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1页
江苏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二11月语文期中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2页
江苏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二11月语文期中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3页
江苏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二11月语文期中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4页
江苏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二11月语文期中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阅读江苏省盐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鲁仲连者,齐人也。好奇伟俶傥之画策,而不肯仕宦任职,好持高节。游于赵,会秦围赵,闻魏将欲令赵尊秦为帝,乃见平原君,曰:“事将奈何?”平原君曰:“前亡四十万之众于外,今又内围邯郸而不能去。魏王使客将军新垣衍令赵帝秦,今其人在是。胜也何敢言事!”鲁仲连曰:“吾始以君为天下之贤公子也,吾乃今然后知君非也。梁客新垣衍安在?吾请为君责而归之。”平原君曰:“胜请为绍介而见之于先生。”平原君遂见新垣衍曰:“东国有鲁仲连先生者,今其人在此,胜请为绍介,交之于将军。”新垣衍曰:“吾闻鲁仲连先生,齐国之高士也。衍,人臣也,使事有职,吾不愿见鲁仲连先生。”平原君曰:“胜既已泄之矣。”新垣衍许诺。鲁连见新垣衍,曰:“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彼即肆然而为帝过而为政于天下则连有蹈东海而死耳吾不忍为之民也。齐湣王之鲁,夷维子为执策而从,谓鲁人曰:‘子将何以待吾君?’鲁人曰:‘吾将以十太牢待子之君。’夷维子曰:‘子安取礼而待吾君?彼吾君者,天子也。天子巡狩,诸侯辟舍,纳筦籥①,摄衽抱机,视膳于堂下,天子已食,乃退而听朝也。’鲁人投其籥,不果纳。不得入于鲁,将之薛,假途于邹。当是时,邹君死,湣王欲入吊,夷维子谓邹之孤曰:‘天子吊,主人倍殡棺,设北面于南方,然后天子南面吊也。’邹之群臣曰:‘必若此,吾将伏剑而死。’固不敢入于邹。邹鲁之臣,生则不得事养,死则不得赙襚,然且欲行天子之礼于邹鲁,邹鲁之臣不果纳。今秦万乘之国也,梁亦万乘之国也。俱据万乘之国,各有称王之名,睹其一战而胜,欲从而帝之,是使三晋之大臣不如邹鲁之仆妾也。”新垣衍起,再拜谢曰:“始以先生为庸人,吾乃今日知先生为天下之士也。吾请出,不敢复言帝秦。”秦将闻之,为却军五十里。平原君欲封鲁连,以千金为鲁连寿。鲁连笑曰:“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也。即有取者,是商贾之事也。”遂辞平原君而去,终身不复见。(节选自《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有删改)【注】①筦籥:锁匙。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彼即肆然而为帝过/而为政于天下/则连有蹈东海而死耳/吾不忍为之民也B.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彼即肆然而为帝/过而为政于天下/则连有蹈东海而死耳/吾不忍为之民也C.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彼即肆然而为帝过/而为政于天下/则连有蹈东海/而死耳吾不忍为之民也D.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彼即肆然而为帝/过而为政于天下/则连有蹈东海/而死耳吾不忍为之民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巡狩,指天子出行,巡行视察诸侯为天子所守的疆土,即邦国州郡。B.南面,帝位坐北朝南,文中齐湣王以天子自居,欲坐北朝南吊唁。C.三晋,战国时期的韩、楚、魏三国,因春秋末年三家分晋而得名。D.史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鲁仲连目光敏锐,见微知著。他洞悉强秦并吞天下的野心,深谙各国力量变化的影响,危难之际,为齐国及其余诸国利益存亡拼死一辩。B.鲁仲连正直耿介,扶危济困。强秦围赵之时,他挺身而出,仗义执言,向新垣衍展示了不畏强暴、反抗虐行的决心,终解邯郸被围之危。C.鲁仲连善于谋略,有胆有识。他先一针见血地指出秦乃虎狼之邦的本质,继而指明了救赵的策略,终于说服新垣衍放弃尊秦为帝的想法。D.鲁仲连口才超群,能言善辩。他举邹、鲁拒绝以天子礼接待齐湣王的事来警示新垣衍,若尊秦为帝,魏国将失去尊严,任人宰割。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吾乃今然后知君非也。梁客新垣衍安在?吾请为君责而归之。(2)齐湣王之鲁,夷维子为执策而从,谓鲁人曰:“子将何以待吾君?”14.李白有诗赞鲁仲连:“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李白如此称赞鲁仲连的原因。(3分)江苏省泰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曾子弊衣而耕于鲁,鲁君闻之而致邑焉,曾子固辞不受。或曰:“非子之求,君自致之,奚固辞也?”曾子曰:“吾闻受人施者常畏人,与人者常骄人,纵君有赐,不我骄也,吾岂能勿畏乎?”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孔子厄于陈蔡,从者七日不食。子贡以所赍货,窃犯围而出,告籴于野人,得米一石焉。颜回仲由炊之于壤屋之下,有埃墨①堕饭中,颜回取而食之,子贡自井望见之,不悦,以为窃食也。入问孔子曰:“仁人廉士,穷改节乎?”孔子曰:“改节即何称于仁义哉?”子贡曰:“若回也,其不改节乎?”子曰:“然。”子贡以所饭告孔子。子曰:“吾信回之为仁久矣,虽汝有云,弗以疑也,其或者必有故乎。汝止,吾将问之。”召颜回曰:“畴昔予梦见先人,岂或启佑我哉?子炊而进饭,吾将进焉。”对曰:“向有埃墨堕饭中,欲置之则不洁,欲弃之则可惜,回即食之,不可祭也。”孔子曰:“然乎,吾亦食之。”颜回出,孔子顾谓二三子曰:“吾之信回也,非待今日也。”二三子由此乃服之。(节选自《孔子家语·在厄》)材料二:澹台子羽,君子之容也,仲尼几而取之,与处久而行不称其貌。宰予之辞,雅而文也,仲尼几而取之,与处久而智不充其辩。故孔子曰:“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宰予。”故以仲尼之智而有失实之声。今之新辩滥乎宰予,而世主之听眩乎仲尼为悦其言因任其身则焉得无失乎?是以魏任孟卯之辩,而有华下之患;赵任马服之辩,而有长平之祸。此二者,任辩之失也。夫视锻锡②而察青黄,区冶③不能以必④剑;水击鹄雁,陆断驹马,则臧获不疑钝利。发齿形容,伯乐不能以必马;授车就驾,而观其末涂,则臧获不疑驽良。观容服,听辞言,仲尼不能以必士;试之官职,课其功伐,则庸人不疑于愚智。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迁官袭级,则官职大而愈治。夫爵禄大而官职治,王之道也。(节选自《韩非子·显学篇》)[注]①埃墨:烟灰。②锻锡:古人锻炼金属时掺的锡。青黄:蓝黄色,冶炼金属时的火色。③区冶:区冶子,春秋时善于铸剑的人。④必:判断。10.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而世主之听眩A仲尼B为悦C其言D因任E其身F则焉得G无失乎?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与,给予,与《五石之》“请与之”中的“与”含义相同。B.“吾将进焉”的“将”与“将进酒”的“将”用法相同。C.长平之祸指的是赵括统兵而被歼灭的战事,交战双方是赵国和秦国。D.爵制最早出现在秦朝,西汉沿袭秦制,设爵以赏功。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曾子生活贫困,面对鲁君的赏赐做了出人意料的选择,孔子对其所言大加赞赏,认为他可以保全名节。B.孔子信任颜回,子贡告诉孔子颜回偷吃米饭后,孔子直接向颜回询问事情的原委,证实了自己的判断。C.材料二认为华下之战的惨败、长平之战的大祸,是由魏、赵两国任用能言善辩的孟卯与马服造成的。D.材料二运用比喻说理,通过如何识别剑器的钝锈与锋利、马匹的低劣与优良,形象地阐释了识人之道。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试之官职,课其功伐,则庸人不疑于愚智。(4分)(2)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4分)14.材料二写孔子识人之失有何用意?(3分)江苏省泰州市五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孟子曰:“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孔子曰:‘能治其国家,谁敢侮之!’今国家闲暇,及是时,般乐怠敖,是自求祸也。《太申》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孟子曰:“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耕者,助而不税,则天下之农,皆悦而愿耕于其野矣。信能行此,则邻国之民,仰之若父母矣。如此,则无敌于天下。无敌于天下者,天吏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节选自《孟子·公孙丑上》)10.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今恶辱而居A不仁B是犹恶湿C而居下也D如恶之E莫如F贵德而尊士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能治其国家”与“欲治其国者”(《大学之道》)两句中的“治”字含义相同。B.“由是观之”与“自是者不彰”(《老子》)两句中的“是”字含义不同。C.“贼其君者也”与“贼爱其身,不爱人”(《墨子》)两句中的“贼”字含义相同。D.“不足以事父母”与“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两句中的“事”字含义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用武力假借仁义征伐天下,虽可以称霸,但一定要凭借强大的国力;而用道德来实行仁义却可以使天下归心,不必凭借强大国力。B.在国家没有内忧外患时去追求享乐,懒惰游玩,这等于自己找祸上身。“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说的就是这个意思。C.孟子以“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为前提,推导出“不忍人之政”,进而强调以“不忍人之政”来治理天下,就如“运之掌上”那样容易。D.孟子指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这“四心”与仁、义、礼、智的关系,最后用比喻论证强调了“恻隐之心”对国与家的重要性。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4分)(2)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4分)14.孟子认为怎样才能做到“无敌于天下”?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3分)江苏省连云港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3.(2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无之以为用。(第十一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第二十四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死而不亡者寿。(第三十三章)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六十四章)(节选自《老子》)乙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①之大,两涘②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③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④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吾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⑤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⑥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节选自庄子《秋水》)[注]①泾流:无阻的水流。②涘:岸。③河伯:河神。④若:海神的名字。⑤虚:同“墟”。⑥尾闾:泄海水之所。(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自伐者无功伐:夸耀B.其未兆易谋兆:迹象,苗头C.复众人之所过复:弥补,补救D.我尝闻少仲尼之闻少:认为……少,轻视,意动用法(2)选出与“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句式相同的一项A.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B.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C.自天子以至于庶人。D.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3)下列对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老子》运用三个例子来说明“有”和“无”的关系,并认为“无用”才是最大的“用”,正因为有了“无”B.《老子》认为自以为是的人不能明辨是非,自我夸耀的人不能成就大功。认为“自知”比“知人”更加重要,“自胜”比“胜人”更加难得C.《秋水》里的寓言是庄子虚构的,宣扬了庄子的认识无止境的哲学思想。文中的河伯被设为庄子思想的对立面,北海若则是庄子自己的化身。D.《秋水》写了河神小却自以为大,海神大却自以为小,说明了事物认知的相对性,反而沾沾自喜。(4)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庄子是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创立了哲学学派“庄学”。他一生贫困,却鄙弃荣华富贵,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精神自由。B.《老子》又名《南华经》,全书的思想结构: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老子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修身力求性命双修。C.寿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经》《老子》等对其都有阐释。古人认为上寿是百岁,中寿是八十岁D.在古代家和国是有区别的,家指诸侯下面分封的大夫的领地;国指天子分封的诸侯的领地。而当时周天子统治的整个“天下”被称为“邦”。随着汉语的发展,都是“国家”的意思了。(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②今吾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6)根据选文,简要说说《老子》《庄子》两部作品思想与语言表现上的异同。江苏省苏州市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人。幼聪慧绝人,襟怀宏放。年十五六时,袖文一编,投著作郎吴人顾况。况能文,后进文章无可意者。览居易文,不觉迎门礼遇,曰:“吾谓斯文遂绝,复得吾子矣。”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士君子多之。章武皇帝纳谏思理,渴闻谠言,召入翰林为学士,拜左拾遗。淄青节度使李师道进绢,为魏徵子孙赎宅。居易谏曰:“徵是陛下先朝宰相,太宗尝赐殿材成其正室,尤与诸家第宅不同。子孙典贴,其钱不多,自可官中为之收赎,而令师道掠美,事实非宜。”宪宗深然之。王承宗拒命,上令神策中尉吐突承璀为招讨使,谏官上章者十七八。居易面论,辞情切至。上颇不悦,谓李绛曰:“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绛对曰:“居易所以不避死亡之诛,事无巨细必言者,盖酬陛下特力拔擢耳,非轻言也。”上曰:“卿言是也。”由是多见听纳。六年四月,丁母陈夫人之丧,退居下邽。九年冬,入朝,授太子左赞善大夫。十年七月,盗杀宰相武元衡,居易首上疏论其冤,急请捕贼以雪国耻。宰相以宫官非谏职,不当先谏官言事。会有素恶居易者,掎摭居易,言浮华无行。执政方恶其言事,奏贬为江州刺史,追诏授江州司马。十三年冬,召还京师,拜司门员外郎。凡朝廷文字之职,无不首居其选,然多为排摈,不得用其才。时天子荒纵不法,执政非其人,制御乖方,河朔复乱。居易累上疏论其事,天子不能用,乃求外任。七月,除杭州刺史。大中元年卒,时年七十六。(选自《旧唐书》,有删节)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A.字,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B.拜,授予官职,在文中表示授予官职的词还有“除”“授”,而“贬”则表示降职。C.“丁母丧”的意思是“遭遇母亲丧事”,古代官员父母去世,官员必须要停职守制。D.卒,对死亡的讳称,古代皇帝之死曰崩,大夫曰不禄,士曰卒,庶人曰死。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居易才华横溢。顾况擅长作诗文,后辈的文章他都没有中意的,但看了白居易的文章之后,不由得到门口以礼相迎。B.白居易直言进谏。淄青节度使李师道想替魏徵的子孙赎买住宅,白居易谏奏说应由朝廷来做这件事,宪宗认为很正确。C.白居易文风富贵艳丽。他非常擅长诗歌创作,写了几十上百篇优秀的诗歌,当时的读书人都非常欣赏他所创作的诗歌。D.白居易刚正不阿。对盗贼诛杀宰相武元衡一事,白居易第一个上疏论说他的冤屈,请求抓紧时间抓捕贼人来一雪国耻。13.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上曰:“卿言是也。”由是多见听纳。(2)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14.请简要概括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刺史的原因。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清源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10~14题。(甲)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作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节选自《孟子·公孙丑上》)(乙)公孙丑问曰:“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宰我、子贡善为说辞,冉牛、闵子、颜渊善言德行。孔子兼之,曰:‘我于辞命,则不能也。’然则夫子既圣矣乎?”曰:“恶!是何言也?昔者子贡问于孔子曰:‘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夫圣,孔子不居。”(节选自《孟子·公孙丑上》)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上填涂,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无若宋人A然B宋人有闵C其苗之D不长而揠之者E芒芒然F归G谓H其人曰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四体,指四肢,与成语“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中的“四体”意思相同。B.事,指侍奉、赡养,与“民之从事”(《老子》)中的“事”字含义不同。C.子,指对人的尊称。如“夫子”指对年长而学问好的人的尊称,“吾子”指对友人的尊称。D.病,指担心、忧虑,与“贼人以利其身”(《墨子》)中的“贼”字用法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无恻隐之心……非人也”运用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恻隐心、羞恶心、辞让心、是非心”是人应有的四种德行,读来气势酣畅。B.甲文综合运用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假设论证和对比论证,思路清晰,有说服力。此文借助故事,婉曲达义,增强了说理的效果。C.乙文中对于所养之“气”是什么性质的东西,孟子认为难以用言语表述,并借用“揠苗助长”的寓言,形象地阐述了“助长”对“知言”的严重危害。D.两篇选文体现出孟子长于说理,善于论辩,逻辑严密,思路清晰。孟子“仁政”学说的德政思想继承了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发展。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4分)(2)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4分)14.试概括两则材料中,孟子所表述的儒家的思想观点。(3分)文言文阅读江苏省盐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鲁仲连者,齐人也。好奇伟俶傥之画策,而不肯仕宦任职,好持高节。游于赵,会秦围赵,闻魏将欲令赵尊秦为帝,乃见平原君,曰:“事将奈何?”平原君曰:“前亡四十万之众于外,今又内围邯郸而不能去。魏王使客将军新垣衍令赵帝秦,今其人在是。胜也何敢言事!”鲁仲连曰:“吾始以君为天下之贤公子也,吾乃今然后知君非也。梁客新垣衍安在?吾请为君责而归之。”平原君曰:“胜请为绍介而见之于先生。”平原君遂见新垣衍曰:“东国有鲁仲连先生者,今其人在此,胜请为绍介,交之于将军。”新垣衍曰:“吾闻鲁仲连先生,齐国之高士也。衍,人臣也,使事有职,吾不愿见鲁仲连先生。”平原君曰:“胜既已泄之矣。”新垣衍许诺。鲁连见新垣衍,曰:“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彼即肆然而为帝过而为政于天下则连有蹈东海而死耳吾不忍为之民也。齐湣王之鲁,夷维子为执策而从,谓鲁人曰:‘子将何以待吾君?’鲁人曰:‘吾将以十太牢待子之君。’夷维子曰:‘子安取礼而待吾君?彼吾君者,天子也。天子巡狩,诸侯辟舍,纳筦籥①,摄衽抱机,视膳于堂下,天子已食,乃退而听朝也。’鲁人投其籥,不果纳。不得入于鲁,将之薛,假途于邹。当是时,邹君死,湣王欲入吊,夷维子谓邹之孤曰:‘天子吊,主人倍殡棺,设北面于南方,然后天子南面吊也。’邹之群臣曰:‘必若此,吾将伏剑而死。’固不敢入于邹。邹鲁之臣,生则不得事养,死则不得赙襚,然且欲行天子之礼于邹鲁,邹鲁之臣不果纳。今秦万乘之国也,梁亦万乘之国也。俱据万乘之国,各有称王之名,睹其一战而胜,欲从而帝之,是使三晋之大臣不如邹鲁之仆妾也。”新垣衍起,再拜谢曰:“始以先生为庸人,吾乃今日知先生为天下之士也。吾请出,不敢复言帝秦。”秦将闻之,为却军五十里。平原君欲封鲁连,以千金为鲁连寿。鲁连笑曰:“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也。即有取者,是商贾之事也。”遂辞平原君而去,终身不复见。(节选自《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有删改)【注】①筦籥:锁匙。翻译:鲁仲连,是齐国人。他擅长谋划一些奇妙宏伟、卓越不凡的谋略,但又不愿意出来做官,喜欢保持高尚的节操。鲁仲连到赵国游历,恰好遇到秦军围攻赵都,听人说魏国派来的将军想让赵国尊奉秦昭王为帝,就去求见平原君,对平原君说道;“这件事情您想怎么处理?”平原君说道:“前不久,赵国在外面损失了四十万大军,现在秦军包围了国都邯郸,而我却不能让他们撤兵。魏王派来客籍将军新垣衍让赵国尊奉秦国为帝,如今这个人还在这儿。我哪里还胆敢议论国家大事!”鲁仲连说:“我当初还觉得您是天下贤能的公子,我今天才明白您其实不是。从大梁来到赵国的客人新垣衍在哪里呢?我请求替您斥责他一番,让他回魏国去。”平原君说:“那就让我来为您介绍,让你和他见面。”平原君于是面见新垣衍说:“东方的齐国有位鲁仲连先生,如今他就在这里,我来替您介绍,让他跟您成为好友。”新垣衍说道:“我听人说鲁仲连先生是齐国志行高尚的贤士。我是魏王的臣子,我出使赵国是因为自己有事情要办,我不愿见鲁仲连先生。”平原君说:“我已将你在这里的事情透露他了。”新垣衍只好答应。鲁仲连见到了新垣衍,说:“那秦国,是一个鄙弃礼节道义而崇尚以斩获敌首计功的国家,国君靠着权术来驾驭各级官僚士人,像对待仆役一样役使本国人民。他如果无所顾忌地称帝,进而统治天下,那么我就只有跳进东海去死了,我不甘心做他的顺民。齐湣王到鲁国去的时候,夷维子替他拿着鞭子像随从一样为他赶车,向鲁国人问道;‘贵国将要用什么来招待我们的国君呢?’鲁国人说:‘我们会用十太牢的礼数来招待您的国君。’夷维子说;‘你们从哪里学来的礼节,竟然这样接待我们的国君?我们那位国君,是天子。天子巡查各个诸侯国,诸侯应迁出正宫,移居别处,交出钥匙,撩起衣襟,安排几桌,站在大堂下面伺候天子用饭,等天子吃完饭,才可以退出去处理本国的朝政。’鲁国人把关口的大门锁上,不肯接纳他们入境。齐湣王无法进入鲁国,就想到薛地去,但要从邹国借路而行。就在这个时候,邹国的国君去世了,齐湣王想进入邹国的国都吊丧,夷维子又对邹国的新君说道:‘天子到邹国来吊丧,丧主一定要把灵柩转换方向,在南面安放朝北的灵位,然后天子面向南吊丧。’邹国的大臣们说:‘假如一定要这样做的话,我们就宁可拿着宝剑自杀。’所以齐湣王不敢进入邹国了。邹国和鲁国的大臣们,在国君还活着时没能尽心尽力地侍奉和供养,国君死后又不能周全地完成葬礼,可是当齐湣王想在邹、鲁两国行天子的礼仪,邹、鲁两国的大臣们却能够坚决地不接纳齐湣王。现在秦国是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梁也是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都是据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在名分上都是王,看到它打了一次胜仗,便想顺从地尊奉它为帝,这使得韩、赵、魏三国的臣子比不上邹、鲁两国的奴仆、婢妾。”新垣衍站起来,向他拜了两次,道歉道:“刚开始,我认为先生只是个普通人,我直到今天才明白先生是才德非凡(天下最优秀)的士人啊。请让我离开赵国,我不敢再劝赵国尊奉秦国为帝了。”秦军的主将听说这件事,为此向后退兵五十里。平原君想要封赏鲁仲连,把千金送给鲁仲连为他祝寿。鲁仲连笑着说道:“被天下才德非凡的人看重的(天下才德非凡的人所看重的),就在于替人排除祸患,消解灾难,解决纷争而不索取报酬。如果收取酬劳,那就成了生意人的行为了。”鲁仲连于是向平原君告辞,离开了赵国,到死也没有跟平原君再见面。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彼即肆然而为帝过/而为政于天下/则连有蹈东海而死耳/吾不忍为之民也B.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彼即肆然而为帝/过而为政于天下/则连有蹈东海而死耳/吾不忍为之民也C.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彼即肆然而为帝过/而为政于天下/则连有蹈东海/而死耳吾不忍为之民也D.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彼即肆然而为帝/过而为政于天下/则连有蹈东海/而死耳吾不忍为之民也【答案】B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巡狩,指天子出行,巡行视察诸侯为天子所守的疆土,即邦国州郡。B.南面,帝位坐北朝南,文中齐湣王以天子自居,欲坐北朝南吊唁。C.三晋,战国时期的韩、楚、魏三国,因春秋末年三家分晋而得名。D.史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答案】C(不是楚国,是赵国。)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鲁仲连目光敏锐,见微知著。他洞悉强秦并吞天下的野心,深谙各国力量变化的影响,危难之际,为齐国及其余诸国利益存亡拼死一辩。B.鲁仲连正直耿介,扶危济困。强秦围赵之时,他挺身而出,仗义执言,向新垣衍展示了不畏强暴、反抗虐行的决心,终解邯郸被围之危。C.鲁仲连善于谋略,有胆有识。他先一针见血地指出秦乃虎狼之邦的本质,继而指明了救赵的策略,终于说服新垣衍放弃尊秦为帝的想法。D.鲁仲连口才超群,能言善辩。他举邹、鲁拒绝以天子礼接待齐湣王的事来警示新垣衍,若尊秦为帝,魏国将失去尊严,任人宰割。【答案】C(“继而指明了救赵的策略”无中生有)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吾乃今然后知君非也。梁客新垣衍安在?吾请为君责而归之。【答案】(1)我今天这样以后才明白您其实不是,梁客新垣衍在哪里呢?我请求替您责备他,使他回去。(2)齐湣王之鲁,夷维子为执策而从,谓鲁人曰:“子将何以待吾君?”(2)齐湣王到鲁国,夷维子替他拿着鞭子像随从一样为他赶车,对鲁国人说:“贵国将用什么来招待我们的国君呢?”14.李白有诗赞鲁仲连:“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李白如此称赞鲁仲连的原因。(3分)【答案】①鲁仲连解赵被围之急而不居功自傲,不慕名利,拒收千金;②李白以淡泊闲适、潇洒放达为精神追求,与鲁仲连志趣相投,对其产生共鸣。江苏省泰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曾子弊衣而耕于鲁,鲁君闻之而致邑焉,曾子固辞不受。或曰:“非子之求,君自致之,奚固辞也?”曾子曰:“吾闻受人施者常畏人,与人者常骄人,纵君有赐,不我骄也,吾岂能勿畏乎?”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孔子厄于陈蔡,从者七日不食。子贡以所赍货,窃犯围而出,告籴于野人,得米一石焉。颜回仲由炊之于壤屋之下,有埃墨①堕饭中,颜回取而食之,子贡自井望见之,不悦,以为窃食也。入问孔子曰:“仁人廉士,穷改节乎?”孔子曰:“改节即何称于仁义哉?”子贡曰:“若回也,其不改节乎?”子曰:“然。”子贡以所饭告孔子。子曰:“吾信回之为仁久矣,虽汝有云,弗以疑也,其或者必有故乎。汝止,吾将问之。”召颜回曰:“畴昔予梦见先人,岂或启佑我哉?子炊而进饭,吾将进焉。”对曰:“向有埃墨堕饭中,欲置之则不洁,欲弃之则可惜,回即食之,不可祭也。”孔子曰:“然乎,吾亦食之。”颜回出,孔子顾谓二三子曰:“吾之信回也,非待今日也。”二三子由此乃服之。(节选自《孔子家语·在厄》)材料二:澹台子羽,君子之容也,仲尼几而取之,与处久而行不称其貌。宰予之辞,雅而文也,仲尼几而取之,与处久而智不充其辩。故孔子曰:“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宰予。”故以仲尼之智而有失实之声。今之新辩滥乎宰予,而世主之听眩乎仲尼为悦其言因任其身则焉得无失乎?是以魏任孟卯之辩,而有华下之患;赵任马服之辩,而有长平之祸。此二者,任辩之失也。夫视锻锡②而察青黄,区冶③不能以必④剑;水击鹄雁,陆断驹马,则臧获不疑钝利。发齿形容,伯乐不能以必马;授车就驾,而观其末涂,则臧获不疑驽良。观容服,听辞言,仲尼不能以必士;试之官职,课其功伐,则庸人不疑于愚智。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迁官袭级,则官职大而愈治。夫爵禄大而官职治,王之道也。(节选自《韩非子·显学篇》)[注]①埃墨:烟灰。②锻锡:古人锻炼金属时掺的锡。青黄:蓝黄色,冶炼金属时的火色。③区冶:区冶子,春秋时善于铸剑的人。④必:判断。10.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而世主之听眩A仲尼B为悦C其言D因任E其身F则焉得G无失乎?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与,给予,与《五石之》“请与之”中的“与”含义相同。B.“吾将进焉”的“将”与“将进酒”的“将”用法相同。C.长平之祸指的是赵括统兵而被歼灭的战事,交战双方是赵国和秦国。D.爵制最早出现在秦朝,西汉沿袭秦制,设爵以赏功。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曾子生活贫困,面对鲁君的赏赐做了出人意料的选择,孔子对其所言大加赞赏,认为他可以保全名节。B.孔子信任颜回,子贡告诉孔子颜回偷吃米饭后,孔子直接向颜回询问事情的原委,证实了自己的判断。C.材料二认为华下之战的惨败、长平之战的大祸,是由魏、赵两国任用能言善辩的孟卯与马服造成的。D.材料二运用比喻说理,通过如何识别剑器的钝锈与锋利、马匹的低劣与优良,形象地阐释了识人之道。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试之官职,课其功伐,则庸人不疑于愚智。(4分)(2)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4分)14.材料二写孔子识人之失有何用意?(3分)10.BDF11.B(A.正确。给予/结交、亲附。B.错误。“将要”/“请,愿”。C.正确。D.正确。)12.B(B.“孔子直接向颜回询问事情的原委”错误。由原文“召颜回曰:‘畴昔予梦见先人,岂或启佑我哉?子炊而进饭,吾将进焉。’”可知,孔子并不是直接询问颜回,而是借用自己的梦境。)13.(1)用官职来试用他,考核他的功绩(工作成绩),那么平常(一般)的人也不会对他是愚蠢还是聪明感到疑惑了/那么平常(一般)的人也不会怀疑他是愚蠢还是聪明了。【得分点】“试之官职”,1分,省略句、倒装句,“(以)官职试之”,用官职来试用他;“课”,1分,考核;“功伐”,1分,“功绩”;“不疑于愚智”,1分。(2)人之常情,没有谁不贪生怕死的,都挂念父母,顾虑妻室儿女。至于那些激愤于正义公理的人当然不是这样。14.材料二写孔子识人之失,是为了证明认识事物或人,不能只看表面,要用实践来验证;提出选拔官员的见解。参考译文:曾子穿着破旧的衣服在鲁国种地,鲁国国君知道(听说)了这件事,送给他封地,曾子坚决推辞不接受。有人说:“先生不是有求于国君,完全是国君自己封赠给你的,为什么不肯接受呢?”曾子说:“我听说过,接受了人家赠送的东西,就怕得罪人家,给人家东西的人免不了会骄横。纵然鲁君赠送我采邑,没有对我表现出骄横,我能不怕他吗?”孔子知道了这件事,说:“曾参的话足以保全他的气节。”孔子受困于陈、蔡之地,跟随的人七天吃不上饭。子贡拿着携带的货物,偷偷跑出包围,请求村民让他换些米,得到一石米。颜回、仲由在一间土屋下煮饭,有块熏黑的灰土掉到饭中,颜回把弄脏的饭取出来吃了。子贡在井边望见了,很不高兴,以为颜回在偷吃。他进屋问孔子:“仁人廉士在困穷时也会改变节操吗?”孔子说:“改变节操还称得上仁人廉士吗?”子贡问:“像颜回这样的人,他大概不会改变节操吧?”孔子说:“是的。”子贡把颜回吃饭的事告诉了孔子。孔子说:“我相信颜回是仁德之人已经很久了,虽然你这样说,我还是不怀疑他,那样做或者一定有原因吧。你待在这里,我来问问他。”孔子把颜回叫进来说:“前几天我梦见了祖先,这难道是祖先在启发我们保佑我们吗?你做好饭赶快端上来,我将要进献给祖先。”颜回说:“刚才有灰尘掉入饭中,如果留在饭中则不干净;假如扔掉,又很可惜。我就把它吃了,这饭不能用来祭祖了。”孔子说:“这样的话,我也会吃掉。”颜回出去后,孔子看着弟子们说:“我相信颜回,不是等到今天啊!”弟子们由此叹服颜回。澹台子羽有着君子的仪表,孔子以为他像君子而选中他作弟子;同他相处时间长了,却发现他的品行和他的容貌很不相称。宰予说起话来非常文雅,孔子相信他是真文雅,同他相处时间一长,却发现他的智力远不及他的口才。因此孔子说:“按照容貌取人吧,在子羽身上行不通;按照言谈取人吧,在宰予身上行不通。”看来,即使凭借孔子那样的聪明,也还有看人失实的结论。现在流行起来的巧辩大大超过了宰予,而当代君主听起话来又比孔子还要眩惑;因为喜欢他的言论,就去任用他这个人,这怎么能不出差错呢?因此,魏国听信孟卯的花言巧语,结果带来了华下之战的惨败;赵国听信赵括的纸上谈兵,结果造成了长平之战的大祸。这两件事,都是任用能说会道的人而铸成了大错。如果炼铜造剑时只看所掺的锡和火色,就是区冶也不能断定剑的好坏;可是用这把剑到水上砍死鸪雁,在陆上劈杀驹马,那么,就是臧获也不会把剑的利钝搞错。如果只是打开马口看牙齿,以及观察外形,就是伯乐也不能判断马的好坏;可是让马套上车,看马究竟能跑多远,就是臧获也不会把马的优劣搞错。如果只看一个人的相貌、服饰,只听他说话议论,就是孔子也不能断定这个人能力怎样;用官职来试用他,考核他的功绩(工作成绩),那么平常(一般)的人也不会对他是愚蠢还是聪明感到疑惑了。所以,明主手下的官吏,宰相一定是从地方官中选拔上来的,猛将一定是从士兵队伍中挑选出来的。有功劳的人必定给予奖赏,那么俸禄越优厚他们就越受鼓励;不断地升官晋级,那么官职越高他们就越能办事;高官厚禄,公务大治,是称王天下的正道。江苏省泰州市五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孟子曰:“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孔子曰:‘能治其国家,谁敢侮之!’今国家闲暇,及是时,般乐怠敖,是自求祸也。《太申》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孟子曰:“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耕者,助而不税,则天下之农,皆悦而愿耕于其野矣。信能行此,则邻国之民,仰之若父母矣。如此,则无敌于天下。无敌于天下者,天吏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节选自《孟子·公孙丑上》)10.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今恶辱而居A不仁B是犹恶湿C而居下也D如恶之E莫如F贵德而尊士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能治其国家”与“欲治其国者”(《大学之道》)两句中的“治”字含义相同。B.“由是观之”与“自是者不彰”(《老子》)两句中的“是”字含义不同。C.“贼其君者也”与“贼爱其身,不爱人”(《墨子》)两句中的“贼”字含义相同。D.“不足以事父母”与“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两句中的“事”字含义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用武力假借仁义征伐天下,虽可以称霸,但一定要凭借强大的国力;而用道德来实行仁义却可以使天下归心,不必凭借强大国力。B.在国家没有内忧外患时去追求享乐,懒惰游玩,这等于自己找祸上身。“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说的就是这个意思。C.孟子以“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为前提,推导出“不忍人之政”,进而强调以“不忍人之政”来治理天下,就如“运之掌上”那样容易。D.孟子指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这“四心”与仁、义、礼、智的关系,最后用比喻论证强调了“恻隐之心”对国与家的重要性。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4分)(2)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4分)14.孟子认为怎样才能做到“无敌于天下”?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3分)10.BDE【解析】句意:如今讨厌耻辱却和不仁义在一起,这就好像讨厌湿却居住在比较低洼的地方一样。假如真的厌恶耻辱,不如以仁德为贵,尊敬读书人。第一个“而”字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连接“恶辱”和“居不仁”,中间不能断开,故第一处断在B处;“是……也”是判断句的标志,且“恶湿而居下”与前文“恶辱而居不仁”句式结构一致,中间不能断开,故第二处应在D处断开;“之”是代词,是“恶”的宾语,应在“之”后断开,故第三处应在E处断开。(每处1分,共3分)11.C。【解析】C项“含义相同”错误。损害、伤害/盗贼A项含义相同,都是“治理”的意思。B代词,这、此/认为正确、对。句意:由此看来。/自以为是的人反而不能显明。D项含义不同,侍奉/做事。12.D。【解析】D项“强调了‘恻隐之心’对国与家的重要性”错误,原文是“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用比喻论证强调了“四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的重要性。13.(1)用武力使人服从(征服人),人家不是心中诚服,是因为他实力不够;用道德使人服从(征服人)的,人家才会内心高兴而真诚归服。(采分点:第一个“服”,使动用法,使……服从;“赡”,足;“诚”,真心实意,真诚;“非心服也,力不赡也”,判断句。)(2)这不是用来和孩子的父母结交的,不是用来在同乡中博取名誉的,也并非厌恶孩子的哭声才这样的。(采分点:“所以”,翻译成“用来……的”或者“为了……”皆可;“内交”,结交;“要”,求取;状后句式。)14.①治理天下以德服人,施行仁政。②修明政治法律制度。③尊重贤德的人、使用有才能的人。④按井田制出人力助耕公田,就不必再交田税。【评分细则】第①点必答,②③④任意两点得2分。【参考译文】孟子说:“依靠武力假借仁义之名而统一天下的叫做‘霸’,要称霸,一定得有强大的国力。依靠道德,施行仁义而统一天下的叫做‘王’,要称王,不一定得有强大的国家;商汤凭借七十里的土地(创王业),文王凭借百里的土地(创王业)。用武力使人服从(征服人),人家不是心中诚服,是因为他实力不够;用道德使人服从(征服人)的,人家才会内心高兴而真诚归服。”孟子说:“有仁义就会光荣,没有仁义就会耻辱。如今讨厌耻辱却和不仁义在一起,这就好像讨厌湿却居住在比较低洼的地方一样。假如真的厌恶耻辱,那最好是以仁德为贵,尊敬读书人,使有贤德的人处于一定的官位,有才能的人担任一定的职务。并且趁国家无内忧外患的时候修明政治法律制度。这样做了即使是大国也会畏惧你。孔子说:‘能治理好他的国家,谁敢侮辱他?’如今国家没有内忧外患,追求享乐,懒惰游玩,这等于自己找祸上身。《太申》也说:‘天造作的罪孽,还可以逃掉;自己造作的罪孽,却无处可逃。’正是这个意思。”孟子说:“尊重贤德的人、使用有才能的人,让优秀的杰出的人有职位,那么天下的读书人就会都很高兴而愿意在这样的社会供职。对于耕田的人,只要他按井田制出人力助耕公田,就不必再交田税,那么天下的农民就会都很高兴而愿意在这样的田野里耕种。如果能做到这些,那么邻国的人民,就会像对父母一样敬仰。像这样,就会无敌于天下。天下无敌的人,是代表上天管理人民的官员,若是还不能称王行王道,那是没有的事。”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古代圣王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是因为,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惊惧同情的心理;这不是用来和孩子的父母结交的,不是用来在同乡中博取名誉的,也并非厌恶孩子的哭声才这样的。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简直不是人;没有羞耻心,简直不是人;没有谦让心,简直不是人:没有是非心,简直不是人。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人有这四种发端,就像有四肢一样。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自认为不行的,是自暴自弃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损害君主的人。凡是有这四种发端的人,都知道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流淌。如果能够扩充它们,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连侍奉父母都成问题。”江苏省连云港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3.(2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无之以为用。(第十一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第二十四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死而不亡者寿。(第三十三章)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六十四章)(节选自《老子》)乙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①之大,两涘②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③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④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吾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⑤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⑥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节选自庄子《秋水》)[注]①泾流:无阻的水流。②涘:岸。③河伯:河神。④若:海神的名字。⑤虚:同“墟”。⑥尾闾:泄海水之所。(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自伐者无功伐:夸耀B.其未兆易谋兆:迹象,苗头C.复众人之所过复:弥补,补救D.我尝闻少仲尼之闻少:认为……少,轻视,意动用法(2)选出与“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句式相同的一项A.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B.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C.自天子以至于庶人。D.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3)下列对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老子》运用三个例子来说明“有”和“无”的关系,并认为“无用”才是最大的“用”,正因为有了“无”B.《老子》认为自以为是的人不能明辨是非,自我夸耀的人不能成就大功。认为“自知”比“知人”更加重要,“自胜”比“胜人”更加难得C.《秋水》里的寓言是庄子虚构的,宣扬了庄子的认识无止境的哲学思想。文中的河伯被设为庄子思想的对立面,北海若则是庄子自己的化身。D.《秋水》写了河神小却自以为大,海神大却自以为小,说明了事物认知的相对性,反而沾沾自喜。(4)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庄子是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创立了哲学学派“庄学”。他一生贫困,却鄙弃荣华富贵,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精神自由。B.《老子》又名《南华经》,全书的思想结构: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老子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修身力求性命双修。C.寿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经》《老子》等对其都有阐释。古人认为上寿是百岁,中寿是八十岁D.在古代家和国是有区别的,家指诸侯下面分封的大夫的领地;国指天子分封的诸侯的领地。而当时周天子统治的整个“天下”被称为“邦”。随着汉语的发展,都是“国家”的意思了。(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②今吾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6)根据选文,简要说说《老子》《庄子》两部作品思想与语言表现上的异同。3.【分析】(1)本题考查掌握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除了在平时学习中多积累之外,我们还要注意结合句子的上下语境,对实词的意义进行揣测。(2)本题考查判断文言句式的能力。平时学习要多积累一些判断文言文句式的标志性词语,还要熟悉现代语法,才能判断词语的位置发生了怎样的改变。(3)本题考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能力,注意将选项与原文作细致比较。(4)本题考查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答题的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与识记。(5)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探究文中思想观点,鉴赏艺术手法的能力。可以根据原文相关论述,再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总结。【解答】(1)B.兆:名词作动词,显露出迹象。故选:B。(2)例句: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千里之行。句意:千里的远行。A.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胜人者有力。句意:战胜别人的人有力量。B.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以仁为己任?句意:把实现仁道作为自己的责任?C.不是特殊句式。句意:从天子直到平民。D.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古之欲于天下明明德者。故选:D。(3)D.“批驳了河神在自满后不能自我反省,反而沾沾自喜”理解错误,可知河神见到大海后由衷地自叹不如。故选:D。(4)B.“《老子》又名《南华经》”表述错误。正确的表述为“《老子》又名《道德经》”。故选:B。(5)①“赘行”,指赘瘤,人们,常常,做。译文:(这些行为)用道的观点来看、赘瘤,所以有道的人不这样做。②“殆”,危险,有学识的人;“见……于”。译文:如今我亲眼看到了你是这样的浩淼博大,我要不是因为来到你的门前,我必定会永远受到修养极高的人的耻笑。(6)同:由原文甲“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是者不彰,自矜者不长”“是以圣人欲不欲。学不学,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和乙“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可知,知人所不知,言人所不言;由原文甲“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埏填以为器,有器之用,当其无。故有之以为利,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充满思辨色彩。异:由原文甲“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埏填以为器,有器之用,当其无,《老子》善于汲取世俗经验展开哲理思辨。《秋水》写的是河伯见识短浅,狂妄自大,就以为自己是天下最大最美的地方,自叹不如,告诉人们看问题不能局限于某一点、多角度,天外有天,婉曲达意。答案:(1)B(2)D(3)D(4)B(5)①(这些行为)用道的观点来看,就叫作剩饭,人们常常厌恶它们。②如今我亲眼看到了你是这样的浩淼博大、无边无际,真可就危险了。(6)同:思想有突破俗见之处,知人所不知,言人所不言。异:《老子》善于汲取世俗经验展开哲理思辨,直接论说道理,婉曲达意。参考译文:甲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个毂当中。和泥制作陶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所以“有”(车子、屋室)供人方便利用。踮起脚的人不能久立,自我显露的人不能显明,自我夸耀的人不能建功。(这些行为)用道的观点来看、赘瘤,所以有道的人不这样做。认识别人的人有智慧。战胜别人的人有力量。知道满足的人能够富有。不丧失立身之基的人能够长久。事物安然未生变的时候容易持守,事物脆弱的时候容易分离。要在事情未发生时就做。合抱的大木;九层的高台;千里的远行。动手去做的就会坏事。所以圣人不求有所作为;不执意把持。一般人做事。审慎面对事情的终结,就不会失败,不珍贵难得的货品,补救众人所犯的过错。乙秋天山洪按照时令汹涌而至,河面宽阔波涛汹涌。于是河神欣然自喜。(河神)顺着水流向东而去,面朝东边一望。于是河神方才改变先前(洋洋自得)的面孔,‘听到了上百条道理,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了、轻视伯夷的义行。如今我亲眼看到了你是这样的浩淼博大,我要不是因为来到你的门前,我必定会永远受到修养极高的人的耻笑。”北海若说:“井里的青蛙,(这是)因为受生活空间的局限,不可能跟它们谈论冰;孤陋寡闻的人,(这是)因为他被所受的教育束缚,看到了大海,你将可以参与谈论大道了,没有什么比海更大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停歇而大海却从不会满溢,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停止而海水却从不减少,无论是水涝还是干旱都不会有知觉,不能够用数量来计算,自认为从天地那里承受到形体并且从阴和阳那里秉承到元气,就好像一小块石子。我正以为自身的存在实在渺小!”【点评】在考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它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的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中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个深入和复核的过程。江苏省苏州市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人。幼聪慧绝人,襟怀宏放。年十五六时,袖文一编,投著作郎吴人顾况。况能文,后进文章无可意者。览居易文,不觉迎门礼遇,曰:“吾谓斯文遂绝,复得吾子矣。”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士君子多之。章武皇帝纳谏思理,渴闻谠言,召入翰林为学士,拜左拾遗。淄青节度使李师道进绢,为魏徵子孙赎宅。居易谏曰:“徵是陛下先朝宰相,太宗尝赐殿材成其正室,尤与诸家第宅不同。子孙典贴,其钱不多,自可官中为之收赎,而令师道掠美,事实非宜。”宪宗深然之。王承宗拒命,上令神策中尉吐突承璀为招讨使,谏官上章者十七八。居易面论,辞情切至。上颇不悦,谓李绛曰:“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绛对曰:“居易所以不避死亡之诛,事无巨细必言者,盖酬陛下特力拔擢耳,非轻言也。”上曰:“卿言是也。”由是多见听纳。六年四月,丁母陈夫人之丧,退居下邽。九年冬,入朝,授太子左赞善大夫。十年七月,盗杀宰相武元衡,居易首上疏论其冤,急请捕贼以雪国耻。宰相以宫官非谏职,不当先谏官言事。会有素恶居易者,掎摭居易,言浮华无行。执政方恶其言事,奏贬为江州刺史,追诏授江州司马。十三年冬,召还京师,拜司门员外郎。凡朝廷文字之职,无不首居其选,然多为排摈,不得用其才。时天子荒纵不法,执政非其人,制御乖方,河朔复乱。居易累上疏论其事,天子不能用,乃求外任。七月,除杭州刺史。大中元年卒,时年七十六。(选自《旧唐书》,有删节)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A.字,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B.拜,授予官职,在文中表示授予官职的词还有“除”“授”,而“贬”则表示降职。C.“丁母丧”的意思是“遭遇母亲丧事”,古代官员父母去世,官员必须要停职守制。D.卒,对死亡的讳称,古代皇帝之死曰崩,大夫曰不禄,士曰卒,庶人曰死。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居易才华横溢。顾况擅长作诗文,后辈的文章他都没有中意的,但看了白居易的文章之后,不由得到门口以礼相迎。B.白居易直言进谏。淄青节度使李师道想替魏徵的子孙赎买住宅,白居易谏奏说应由朝廷来做这件事,宪宗认为很正确。C.白居易文风富贵艳丽。他非常擅长诗歌创作,写了几十上百篇优秀的诗歌,当时的读书人都非常欣赏他所创作的诗歌。D.白居易刚正不阿。对盗贼诛杀宰相武元衡一事,白居易第一个上疏论说他的冤屈,请求抓紧时间抓捕贼人来一雪国耻。13.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上曰:“卿言是也。”由是多见听纳。(2)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14.请简要概括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刺史的原因。10.BDF(每对一处给一分,给满3分为止,多涂的给0分)11.D12.C13.(1)皇上说:“你说得对。”从此白居易的意见多被采纳。(2)于是创作了一首七言诗,作歌来赠送给她,一共六百一十六字,命名为《琵琶行》。14.(1)作为宫官,先于谏官越职言事,不合礼;(2)得罪小人,被人指摘;(3)招致执政不满,被上奏贬职。(一点一分,意思对就可以得分)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清源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10~14题。(甲)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作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节选自《孟子·公孙丑上》)(乙)公孙丑问曰:“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宰我、子贡善为说辞,冉牛、闵子、颜渊善言德行。孔子兼之,曰:‘我于辞命,则不能也。’然则夫子既圣矣乎?”曰:“恶!是何言也?昔者子贡问于孔子曰:‘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夫圣,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