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岳西县家庭饮食结构变化调查分析_第1页
安庆市岳西县家庭饮食结构变化调查分析_第2页
安庆市岳西县家庭饮食结构变化调查分析_第3页
安庆市岳西县家庭饮食结构变化调查分析_第4页
安庆市岳西县家庭饮食结构变化调查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题目:安庆市岳西县家庭饮食结构变化调查分析一研究背景与相关文献综述(一)研究背景在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研究中,人类的饮食从来不是只简单地满足生物性的需求,而是在生物需求之上承载了社会的、文化的属性和内涵。人类的历史也可以被认为是食物史。食物既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又在历史的长河中波澜壮阔地流动着,推动人类生活、人类文化和人类文明向前移动[1]。对于中国人来说,“饮”和“食”在中国社会和文化中处于一个特殊的位置,中国饮食吸引着中外学者来研究这种独特的饮食文化和结构。岳西县的饮食也是如此,它已经不再单纯是用来满足生物需求的物质,而是一种体现地方社会特征的符号。家庭饮食结构是指家庭饮食中各类营养素的数量及其在食品中所占的比例,通过研究家庭饮食结构可以对家庭成员的身体健康状况、饮食习惯、地方饮食文化以及居民收入变化等做出进一步分析。本文就是通过研究安庆市岳西县的家庭饮食结构变化,以调查研究法、访谈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分析岳西县家庭饮食结构的特征、变化趋势,并进一步研究家庭饮食结构变化与岳西县居民的身体健康情况、岳西县社会发展情况(包括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这对于了解地方社会现状具有重大的意义。(二)岳西县概况简介岳西县,隶属于安徽省安庆市,地处大别山腹地,总面积2398平方千米,岳西县辖14个镇,10个乡,1个开发区,户籍人口413592人。按地区分,城镇人口89690人,乡村人口323902人。按性别分,男性217620人、女性195972人:按年龄分,0—17岁以下72920人、18—34岁102835人、35—59岁171522人、60岁及以上66285人[2]。地形以中低山地为主体,沿北、东、南方向分布着河流、盆地、山前丘陵,属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复杂,小气候差异大,县境地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境内局部地形又把河流分成四大水系,县内大小河流900余条,土壤肥沃,适合农作物生长,其中粮食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红薯、小米等;经济作物有茭白、茶叶、油菜、药材等;蔬菜有青菜、包心菜、辣椒、萝卜、黄瓜等。同时岳西县还饲养多种动物,如猪、牛、羊、鸡、鸭、鱼等。正是这些丰富多彩的农牧业种类,形成了岳西县丰富多彩的饮食结构[3]。(三)相关文献综述实地研究和调查研究是研究饮食文化领域最常用的研究方法。彭达先在《酉水流域土家族饮食文化变迁的调查与思考》一文中,通过实地研究法,以杉岭村为例,对土家族饮食文化的变迁做出了全面的概括,并通过家庭饮食文化的变迁为切入点,详细分析了家庭饮食文化变迁背后的社会意义[4]。王香芬在《家庭延伸护理对中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结构和血糖控制的影响》一文中,运用调查研究法和对比分析法,对饮食结构和中老年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做出了一系列概括[5]。李翠婷在《贵州龙潭村仡佬族饮食社交研究》中,以饮食的社交属性为切入点,从个人、家庭、村寨三个层面的饮食社交互动过程中,总结归纳饮食社交的功能和特点[6]。目前国内对于饮食结构领域的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家庭饮食结构对于饮食健康和医疗卫生等相关领域,涉及面较窄,家庭饮食结构的变化对地方社会各个方面变化的反映程度不够。本文以安庆市岳西县为调研点,通过调查研究对岳西县家庭饮食结构近十年的变化做出分析,旨在了解岳西县人民的生活现状,进而了解当地的社会发展情况,也为国内对于饮食结构的研究提供必要的客观参考依据。二安庆市岳西县家庭饮食结构的特征饮食结构指的是饮食中各类营养素的数量及其在食品中所占的比例。人类饮食中的营养素主要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包括微量元素)、水和纤维素七大类。岳西县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决定了岳西县饮食结构的食材和食物的烹饪方式,丰富的物产使可食用的食物非常多,丰富的降水和山区盆地潮湿阴冷的天气使人们喜食辛辣、重油、重盐的食物。(一)岳西县饮食的食材选择1.主食岳西县人民主食为大米,同时喜欢吃糯米、小麦粉、玉米粉。家庭吃饭一般主食都为米饭,但是有时也会在早晨食用面条,本地家庭食用的面条一般都是购买的挂面。玉米面吃法同样简单,其一是直接加水在锅中搅拌成糊状即可食用;其二是用豆腐、肉丁、咸菜等做成的馅料一起做成饼食用。值得注意的是,在岳西县还有另外一种并不常见的主食,当地人称为“豆巴”,这是一种豆制品,用豆粉做成面条状,本地人一般加菜叶一起煮熟即可食用,常用于早餐时间。2.素食肉食在岳西县家庭的餐桌上,蔬菜种类很多,常见的蔬菜基本都有,而且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蔬菜供应,其中雪里红与大白菜是岳西县人民最喜爱的蔬菜品种,不仅做法众多,而且还是岳西县家庭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咸菜、梅干菜的主要原料。岳西县动物种类丰富,肉类食材常见的有猪牛羊、鸡鸭鱼等,同时岳西县人民很好地利用了山区丰富的物产,各种动物野味也是餐桌上经常见到的,常见的有野鸡、野兔、野猪、果子狸等,尤其是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但是随着国家对野生动物保护力度的加强,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会捕捉食用野生动物了。3.饮品和水果岳西县是有名的茶叶产地,茶叶产业发展历史悠久,岳西翠兰更是曾以国礼赠送给国外领导人,因此岳西县人民主要的饮品是茶叶,基本每家每户都会储备十几斤茶叶以供日常饮用。同时,岳西县人民也会在自家酿造米酒,一般集中在年关附近,用作过年期间饮用。岳西县水果种类较多,农村家庭一般会在自家山上种植杏树、桃树、梨树等,而且山上有很多野生的桃子、野葡萄等。4.食用油岳西县家庭使用的油品一般为菜籽油、动物油和调和油。菜籽油一般来自地方榨油厂,多以油菜籽作为原料,动物油一般为猪油,而调和油是近十几年才慢慢在本地市场上普及开来,并逐渐成为家庭食用油的主要油品。5.其他方面岳西县人民饮食喜浓油赤酱、重辣重盐,口味较重,因此,家庭饮食日常较少用到糖品,而酱油、各种调味品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味精、鸡精在岳西县家庭饮食种也并不常见,本地人对于味精难以接受。(二)岳西县饮食的风俗传统和地方特色岳西县地处湖北、江西与安徽的边界,饮食上受周边地区影响较大,同时又有自身饮食的独特性,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初春时节,岳西县人民喜食独具当地特色的蒿子粑粑和毛香粑粑,蒿子与毛香都是一种野生食材,具有独特的香味,两种事物的做法也大致相同,将蒿子和毛香揉出汁水,将剩下的渣滓与米粉混合,辅以瘦肉丁、豆腐等,做出粑粑的形状,再上锅蒸熟即可,这是春分时节岳西县家庭最喜爱的食物。与其他地方端午节吃粽子的传统不同,岳西县家庭端午节喜食绿豆糕,这是一种用绿豆粉做成的传统食物,清凉温润,事宜老人小孩,既营养又美味。三十年前与现在岳西县家庭饮食结构特征对比(一)十年前岳西县家庭饮食结构特征十年前的2008年,是改革开放的第三十年,经过了三十年的发展,岳西县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岳西县的家庭饮食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2008年之前的岳西县家庭饮食基本依靠自给自足,每家每户都会留出一块菜地,用于种植日常食用的蔬菜瓜果等食品,产品丰富且纯天然,有辣椒、黄瓜、茄子、丝瓜、南瓜等等,尤其是这个阶段很多外来蔬菜类种子开始出现在家庭的菜园里,比如“包心乌”这种新品蔬菜,个大且生长速度快,一年中有大半的时间都可以进行播种;而主食则大多依靠家庭种植的水稻和玉米等,杂交水稻的出现使大米的收成可以满足一个家庭一年的支出还有富余,多余的部分还可以放到市场进行交易;肉类食品在这个阶段开始大量增加,基本来自家庭养殖的猪、牛、羊、鸡、鸭等牲畜,有时也会有山上捕猎的野鸡、野猪、山羊等,虽然数量增加,但是新鲜肉类的数量却较低,大多数家庭会选择将新鲜的肉类进行腌制做成腊肉,与梅干菜放在一起并经常晾晒可以保存一年甚至更久,或者将新鲜肉炒熟后放在坛子中用油封住保存,当地叫做“坛肉”,这种肉保存时间可以达到半年,而且味道与新鲜肉炒熟后的味道很像,因此受到很多家庭的青睐;家庭中的饮品基本就是岳西县本地的高山茶叶,岳西县大多数家庭都有自家的茶园,除了能够取得不错的经济收入,茶叶还是岳西县家庭饮食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当家庭接待客人时,一杯茶叶是最基本的礼节。(二)当前岳西县家庭饮食结构特征当前的岳西县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已经于2018年8月10日正式宣布脱贫成功,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巨大的提升。这一阶段,岳西县的家庭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过去的相对单一逐步走向复杂化,饮食种类更加丰富。1.主食在过去很多年间,大米一直是人们餐桌上绝对的主食,对于刚刚解决温饱问题不久的岳西县家庭来说,人们对于大米格外的重视。目前大米仍旧是岳西县家庭餐桌上的重要主食,但是由于人们对于健康的饮食习惯越来越重视,玉米面、小米等粗粮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岳西县家庭的餐桌上。玉米面作为粗粮的一种,对于以前处于温饱线以下的岳西县家庭来说是主食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要性仅次于大米。但是随着岳西县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玉米面已经慢慢被人们所摒弃,但是近些年来玉米面开始慢慢重新登上人们的餐桌。玉米面的食用方法有很多,最简单的做法就是直接与水混合放入锅中搅拌成糊状,岳西人民称为“糊汤”。2.菜类县人民食用的蔬菜大部分都是通过购买所得,即使是在土地较多的农村,由于大量的人口都外出务工,农村留守的老人也只会种植少量的较为常见的蔬菜,比如青菜、白菜、萝卜等。交通的改善使大量的外来蔬菜进入本地市场,使人们的餐桌变得格外丰富,例如西兰花、蒜苗、芦笋、鸡腿菇等都是岳西县家庭比较喜爱的蔬菜品种。3.油品岳西县用的都是猪油和菜籽油,但是现在基本都被更健康的花生油和调和油所替代,而且部分经济实力更好的家庭还会选择购买价格更高、品质更好的橄榄油和葵花籽油,而从去年开始,岳西县又开始起核桃油。4.饮品对于习惯饮茶的岳西县人民来说,茶叶在日常饮食中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越来越多的岳西人民开始习惯喝咖啡、果汁和牛奶等饮品,尤其是核桃牛奶、花生牛奶和酸奶等牛奶饮品,正慢慢变成人们生活的一部分,逢年过节岳西县人民走亲戚都会选择提上一箱牛奶。5.零食类零食一直是儿童的最爱,成年人的消费量一直较少,而且受限于经济水平和市场,过去岳西县市场上的零食最多的就是以辣条和方便面为代表的垃圾食品。现在,岳西县家庭最喜欢购买的零食是核桃、松子、碧根果等坚果类食品,不仅吃得放心,而且营养价值更高,而且零食的受众群体范围越来越广,很多成年人平时也喜欢购买零食。6.小吃类岳西县本土的小吃有很多,如绿豆糕、炸丸子、发糕、蒿子粑粑等,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外来人口的增加,岳西县人民能够购买的小吃品种也日渐增多,例如深受广大学生群体喜爱的杂粮煎饼、手抓饼、章鱼丸子等,也有人人都爱的烧烤类食品。7.水果类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和商品流通越来越便捷,岳西县居民能够购买的水果种类越来越多,常见的苹果香蕉橘子等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地人的需求,火龙果、橙子、柚子、提子、哈密瓜等水果持续走俏,不仅要求种类多,更要求新鲜度高。四对岳西县家庭饮食结构变化的分析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笔者对岳西县饮食结构变化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得出了一些数据资料。(一)岳西县家庭饮食对事物的偏好与“三高”关系分析(见下图1、2、3、4、5)图表SEQ图表\*ARABIC1岳西县家庭饮食食物偏好图表SEQ图表\*ARABIC2家庭“三高”患者图表SEQ图表\*ARABIC3“三高”原因分析图表SEQ图表\*ARABIC4食物偏好与“三高”之间关系通过图一可知,岳西县家庭饮食中最偏爱的是高温爆炒类食物,这类食物符合当地人的饮食特点,既可以是蔬菜类也可以是肉类,包含多种食物类型。通过图二可以看到,在受访的三百人中,有69.67%的家庭中有“三高”患者,这一比例远超我们的预期。而在图三中我们看到,根据调查得知,在所有的“三高”患者中,由于不健康的饮食习惯而导致患上“三高”的人群比例占到了56.46%,占到了所有“三高”病因的一半以上。为了进一步调查“三高”与家庭饮食之间的关系,我们将家庭饮食对事物的偏好数据与家庭“三高”患者数据进行交差分析(图4)。在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偏爱油炸类食物与高温爆炒类食物的“三高”患病比例最高,分别达到了66.67%和83.46%;而偏好清淡少油类食物与凉拌类食物的“三高”患病比例为56.25%和45.16%,差别明显,其中占比最高的是偏爱高温爆炒类,而根据图一数据,偏爱高温爆炒类食物的人群最多,占到了44.33%,接近一半。通过上述数据分析,岳西县家庭饮食结构的为变化,带来的最直接结果就是岳西县居民“三高”患病率提升明显。岳西县地处大别山腹地,耕地面积少,农作物产量较低,同时由于山区地形崎岖,导致交通不便,经济发展较为滞后,因此岳西县一直以来都是国家重点扶贫对象,划为国家级贫困县,直到2018年8月10日,才正式宣布脱贫。因此,以前的岳西县家庭饮食肉类较少,多以清淡的蔬菜类和家庭制作的腌菜为主。同时在岳西县家庭的餐桌上,食用油类也是珍稀类产品,一般家庭日常用油大多为家庭种植的油菜所榨取的菜籽油和家庭杀猪然后炼制的猪油,数量都较为稀少,一般都会储存起来供全年食用。这些原因导致了过去岳西县家庭饮食缺少油脂和肉类的补充。这种清淡少油类的饮食结构,使人体对肉类蛋白和油脂的补充不足,长期以往可能会导致身体营养不良,影响身体发育和正常的生产活动。但不可忽视的是,在这种饮食结构下,岳西县家庭中“三高”患者却很少。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后,目前的岳西县家庭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越来越偏爱高温爆炒类和油炸类食物,这类食物多为肉类食物,而且油脂含量巨大。这类食物的大量摄入,对岳西县人民的身体产生了许多不良的影响,严重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导致“三高”患者增多就是明显的例子,而我们收集到的数据也正好佐证了这一点。(二)岳西县家庭饮食结构变化与人们饮食观念的改变饮食是一个广义上的概念,既包含人们的日常饮食内容,如一日三餐的食物是什么,也包含人们对于饮食的认知和理解内容,如健康的饮食习惯、膳食宝塔等。人们的饮食观念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的发展等外在因素而发生变化,例如随着个人经济实力的提升,人们会选择味道更好的食物,而食物的选择范围也会更加广泛。而饮食观念的变化,会直接表现为家庭饮食结构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是好的方向,也可能是不好的方向,这种变化是明显的、具体,体现在人们日常的餐桌上,例如,当人们认识到高温油炸和烧烤类食物含有大量致癌物后,在家庭餐桌上,这类食物的出现频率就会随之减小,而家庭饮食结构的变化,也会对人们的饮食观念产生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是相互的,是潜移默化的,又是有根据可循的。岳西县的经济社会发展较为缓慢,大多数人刚刚脱贫致富,人们还没有建立起正确健康的饮食观念和习惯,但是随着近几年关于健康饮食宣传工作的开展,以及社会各类媒体大力普及家康饮食的各类知识,人们的饮食观念也开始慢慢发生变化。而随着岳西县家庭饮食结构的变化,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学习各种饮食知识,越来越重视健康饮食习惯的养成。为了探究家庭饮食结构变化与饮食观念变化之间的关系,笔者通过数据整理和分析得出如下内容(见下图6、7、8)。图表SEQ图表\*ARABIC5是否关注过健康的饮食观念图表SEQ图表\*ARABIC6您是否会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图表SEQ图表\*ARABIC7饮食观念与饮食习惯交差分析图通过图表5可以清楚的看到,在全部受访群体中,有41.33%的人经常关注健康的饮食知识,而有时关注的人也占到了28.33%,只有9%和21.33%的人很少关注和基本不关注。而在图6中,会有意识地培养健康饮食习惯的人占到所有受访者的65.33%,超过60%。这两组数据表明,随着家庭饮食结构的变化以及社会对于健康饮食宣传工作的开展,人们的饮食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开始积极关注各种健康饮食的知识,也会在日常饮食中注意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为了进一步分析学习饮食知识和培养饮食习惯之间的关系,我们对两组数据进行了交叉分析。在图7中可以看到,选择经常关注饮食知识的人群中,有91.94%的人会将这些知识践行到实际中,在日常饮食中有意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而选择又是关注的人中,也有70.59%的人会有意识地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通过上述数据我们可以得出,岳西县家庭饮食结构的变化,对于岳西县家庭饮食观念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是往好的方向发展,这种饮食观念的变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对岳西县的饮食文化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究其原因,是岳西县经济、社会、教育等各种因素的不断发展所导致的。当岳西县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仍旧处于贫困线以下时,人们的收入水平不足以支持人们选择健康的饮食方式,也不足以改变人们的饮食结构,只有当经济水平有较大发展时,人们才会考虑解决温饱以外的问题,也只有当社会文明程度越来越高时,人们才能获取更多有关健康饮食相关的知识,社会才能支持人们选择更加合理、健康的饮食结构。(三)岳西县家庭饮食结构变化与岳西县家庭收入水平变化之间的关系在影响家庭饮食结构变化的各类因素中,饮食支出的多少可以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家庭用于饮食部分支出的多少以及变化,决定着一个家庭饮食结构中主食、辅食、蔬菜、肉食等各部分的比例、数量、质量。为了了解家庭饮食结构变化与家庭饮食支出之间的关系,笔者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到岳西县部分家庭近十年饮食支出的数据。通过对岳西县家庭饮食支出十年前后的数据对比分析,笔者得出以下数据(见图8、9):图表8当前家庭月饮食支出图表9十年前家庭月饮食支出通过以上数据可知,当前与十年前相比,岳西县家庭饮食支出增长显著,500元以下的低饮食支出占比减少,1000~2000元的中间档次涨幅巨大,而2000元以上的高水平档次随占比较小但上涨明显。随着岳西县家庭饮食支出的提高,岳西县家庭饮食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这种改变具体可分为多个层次来说明。1.对岳西县家庭月饮食支出与饮食结构的对比这个较低水平是指家庭月饮食支出为1000元以,对于十年前来说,每月1000元的饮食支出相对较为普遍,也能基本满足家庭生活需要。十年前,岳西县家庭饮食的主食还大多依靠家庭自给自足,而蔬菜跟肉类也基本能够做到自给自足,因此,家庭饮食支出内容大多为新鲜的牛羊猪肉和一些反季节的蔬菜。但是在今天的收入水平和物价水平下,月饮食支出在1000元以下的家庭实际生活水平可能远低于十年前。以猪肉为例,作为岳西县家庭食用数量最多的肉类,十年前的价格为5~6元每斤,而目前猪肉的价格在11~13元之间(以超市价格为准),相差巨大。因此,在实际调查中笔者发现,在家庭月饮食支出1000元以下这个区间内,目前岳西县家庭饮食结构中肉类占比较十年前有明显的下降趋势,而平价蔬菜(青菜、萝卜、黄瓜等价格较低的蔬菜)占比则呈现出上升趋势。2.对于家庭月饮食支出中等水平的家庭中等水平是指月饮食支出在1000~2000元之间。对于十年前的岳西县家庭来说,月饮食支出在1000~2000元已经是一个很高的数字了,这部分家庭大多已经移居到县城居住,居住地的变迁意味着不能再进行自给自足的食物生产,因此他们的饮食支出中主食、辅食、蔬菜以及食用油的支出占比涨幅巨大但是消费量却减少,肉类支出占比减小但是消费量却增加巨大,尤其是猪肉的消费量。在这部分家庭的饮食结构中,肉多菜少,辅食种类增多。在当前岳西县家庭月饮食支出在中等水平的家庭中,他们的饮食观念相较于十年前以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加注重事物的搭配和健康,绿色食品最为吃香。人们的家庭饮食结构变得更为均衡,其中瘦肉消费量增加,肥肉消费量减少,以前被人们嫌弃的排骨更为人们所喜爱,肉类的支出占比增加,但是消费数量却有所下降,各种蔬菜和牛奶等健康食品不管是支占比还是消费数量都明显增加。3.对于家庭月饮食支出高水平的家庭。饮食支出在2000元以上的岳西县家庭基本属于高收入家庭,不管是十年前还是现在。这部分家庭在饮食方面对健康看的尤其重要,他们的饮食内容也不再局限于岳西县境内,更高的收入使得他们在饮食搭配方面有更广泛的发挥空间。肉类方面,更具营养价值的牛肉、羊肉和鱼肉是更好的选择,尤其是牛肉,需求量增长幅度最大。蔬菜方面,价格偏高但是营养价值高的西兰花、菌菇类消费量大。饮料方面,鲜牛奶需求量较大,而更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分家庭在选择牛奶是更加注意牛奶的分类化,例如适合儿童老人的高钙牛奶,适合女性群体的脱脂牛奶,以及有助于消化的酸奶等等。五对岳西县家庭饮食结构变化的理性思考饮食结构的变迁归根到底是饮食文化的变迁,这种变迁一方面促进了地区文化的发展,提高了当地人民的文化水平和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则使原有文化受到极大的冲击。同时,新的文化中存在的不足也会逐渐凸显出来[7]。同样,岳西县家庭饮食结构的变迁,对原有的岳西县饮食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给岳西县人民带来了困惑与理性思考。(一)岳西县传统饮食禁忌的嬗变“禁忌作为一种典型的民俗现象,往往渗透着人类初民们的思想意识,承袭着初民们倾注于图腾文化、万物有灵观以及巫术信仰之上的心理基因[8]。”岳西县的饮食禁忌是原岳西人民的一些遗存的原始思维和岳西人民对事物象征的心理表象,是岳西先民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为追求温饱对自然、祖宗崇拜深入观察的产物。禁忌具有约束性。岳西县人民随着与其他地区人民的交流,传统的各种禁忌遭到巨大的挑战,在社会发展中发生嬗变。岳西县人民认为未结婚的人不能吃吃阴蛋(杀鸡时鸡肚子里没生出来的鸡蛋),认为食用了这种鸡蛋会使人变笨,而年轻人则认为这种鸡蛋营养价值较高,食用不仅不会变笨反而会使人变聪明,这体现出了一定的文化冲突与认同。岳西人认为吃什么补什么,因此岳西人不让小孩吃鸡爪,因为鸡的爪子具有乱抓的特性,小孩子一旦吃了鸡爪写字就会像鸡爪那样乱抓。而现在,各种泡椒凤爪传入当地,老百姓认为,外来的鸡属于圈养,不像当地养的鸡那样到处乱刨乱抓,因此小孩子吃鸡爪对写字没有影响,在过年过节时均会主动买鸡爪供全家人食用,经常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则认为吃鸡爪会使小孩子写不好字是没有任何道理的。对此,当地老百姓没有人提出任何反对的意见,均表示默认。可见,随着岳西县人民与外界联系的不断加强,当地传统的饮食禁忌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一些传统饮食禁忌不断被人们所遗忘。岳西县人民与其他地区交流的加强,正是岳西县饮食禁忌发生嬗变的主要原因[9]。(二)岳西县人民对绿色饮食的理性思考。近年来,岳西县人民生病的比例相当之高,因癌症而去世的人数量之多让当地百姓十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