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可持续发展概论(张清东)17715课件_第1页
环境可持续发展概论(张清东)17715课件_第2页
环境可持续发展概论(张清东)17715课件_第3页
环境可持续发展概论(张清东)17715课件_第4页
环境可持续发展概论(张清东)17715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副主编主编张清东谭江月杨秀政康军利2023/12/10第一章环境概论

主要内容一、环境及其组成二、人类与环境三、环境问题四、当代全球环境问题

第一节环境及其组成一、环境的概念

环境是一个相对概念,它是与某个中心事物相关的周围事物的总称。人类的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明确指出:“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来源:世界上最极端的人类生活环境_黑龙江网络广播电视台/2011/0803/39969_15.shtml二、环境的类型按照环境主体按照环境属性按受干扰程度按环境的范围人类为主体——人类为环境生物为主体——生态环境特殊主体——将影响其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综合体视察为其环境自然环境:温度、光照、水分、营养等社会环境:科学、文化、宗教、习俗等复合环境:原生环境、次生环境、干扰环境、人工环境:宇宙环境、地球环境、区域环境、微环境、内环境等人类的环境是一个非常复杂、庞大的体系,至今未形成统一的分类系统。按照不同的分类目的和依据,可以将环境分成不同的类型。本书讨论的环境是自然环境。三、环境的组成(一)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环绕人类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如大气、水、植物、动物、微生物、土壤、岩石矿物、太阳辐射等。这些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通常把这些因素划分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岩石圈等五个自然圈。(二)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人类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加工或改造了的自然物质、创造的物质生产体系、积累的物质文化等所形成的环境体系,是与自然环境相对的概念。

社会环境主要包括:聚落环境、生产环境、文化环境和交通环境等。四、环境的功能特性第二节人类与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是环境的一部分否定与反否定,改变与反改变,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一、人类与环境的和谐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和谐是一个属于美学概念的名词,是审美创造的重要原则之一。在环境科学研究中,“和谐”取义于其本义中的平衡、协调的含义。人与环境的和谐就是在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取得的一种相互协调、相互平衡的状态。1.适应生存适应生存是一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也是人类与环境和谐的最基本层次。人类向自然环境索取,受制于环境,人类与环境之间主要处于适应生存的状态。2.环境安全环境安全是人与环境和谐程度的另一种量度,是建立在适应生存的基础上的。人类与威胁环境安全的灾害之间的斗争,基本上伴随着人类发展的全过程。由于环境多样性的存在,人类与环境和谐程度的度量指标、度量方法也具有多样性,表现在适应生存、环境安全、环境健康、环境舒适、环境欣赏五个层面,这五个层面在和谐程度上是逐级递增的。人类与环境的和谐,既包括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也包括人与人工环境的和谐以及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2023/12/103.环境健康环境健康是指在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环境系统功能正常,环境质量良好,人类身心健康,生命质量有保障。度量主要指标是环境质量。4.环境舒适

环境舒适代表着更高的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和谐程度,需要比较高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良好的环境和生态作为基础。5.环境欣赏

当人类物质需求已经得到相当充分的满足时,精神需求就成为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主要内容。图片来源/1/sakula/17775.html二、人类与环境变化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特别是近几十年以来,全球环境变化的速度和强度是人类历史上少见的。科学家们开始承认,地球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地质时期—人类纪。人类圈通过人类的生产和消费,已形成一种巨大的地质力量,它所引起的全球环境变化已经大大超过自然过程引起的全球环境变化。目前,人为力量的强度已可同其它地球圈层相比,已成为改变全球环境的强大力量。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平均每年移动的土石方(约2×103km3/a)远高于海洋岩石圈形成的速度(约3×1016g/a或10km3/a岩石)。最近,Hannah等对陆地生态系统的人为改变作了定量研究,其结果是:除岩石、冰和荒地而外,只有27%生境未受人类扰动,而受部分扰动和全被扰动的生境已达到73%。一、环境问题的概念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产生影响的问题。二、环境问题的分类从引起环境问题的根源考虑,可将环境问题分为两类。第一环境问题:纯粹由自然力引起的为原生环境问题,它主要是指地震、洪涝、干旱、滑坡等自然灾害问题。第二环境问题:由人类活动引起的为次生环境问题,它又包括环境污染、生态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等。目前我们所说的环境问题一般是指次生环境问题。第三节环境问题三、环境问题的实质

环境问题具有不可根除和不断发展的属性。造成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人类对环境价值的认识不足,缺乏妥善的经济发展规划。环境问题的实质,可归结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是人类自然的、而且是自觉的建设人类文明的问题。是人类经济活动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以及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图片来源:哈尔滨部分路段再现雾霾天气_网易财经/14/0213/11/9KV7PU1A00254TI5.html四、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1.环境问题的产生

人类在利用和改造环境的同时,也在不同程度地污染和破坏环境。当被污染和破坏后的环境再反作用于人类时,就会影响甚至破坏人们的正常生活。应该说这种作用的发生在某种意义上是不可避免的,这首先是由于人类的认识在一定时期内总有局限性。2.环境问题的历史发展(一)生态环境的早期破坏这一阶段的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还是局部的,没有达到影响整个生物圈的程度。(二)近代城市环境问题工业革命是世界史的一个新时期的起点,此后的环境问题也开始出现新的特点并日益复杂化和全球化。世界的八大公害事件,分别是比利时马斯河谷事件、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和洛杉矶光化学污染事件、英国伦敦烟雾事件以及日本水俣病事件、骨痛病事件、四日市哮喘事件和米糠油事件。(三)当代环境问题联合国已公布了当今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环境问题,分别是:全球变暖、臭氧层的破坏、酸雨蔓延、大气污染、水污染、生物多样性锐减、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危险性废物的越界污染。一、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是指全球气候平均值和离差值两者中的一个或两者同时随时间出现了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变化。(一)气候变化及其趋势地球的温度是由太阳辐射照到地球表面的速率和吸热后的地球将红外辐射线散发到空间的速率决定的。

从长期来看,地球从太阳吸收的能量必须同地球及大气层向外散发的辐射能相平衡。

大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和其他微量气体,如甲烷、臭氧、氟利昂等,可以使太阳的短波辐射几乎无衰减地通过,但却可以吸收地球的长波辐射。这类气体有类似温室的效应,被称为“温室气体”。第四节当代全球环境问题温室气体吸收长波辐射并再反射回地球,从而减少向外层空间的能量净排放,大气层和地球表面将变得热起来,这就是“温室效应”。大气中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已经发现近30种,其中二氧化碳起重要的作用,甲烷、氟利昂和氧化亚氮也起相当重要的作用。

目前国际社会所讨论的气候变化问题,主要是指温室气体增加产生的气候变暖问题主要温室气体及其特征气体大气中浓度(ppm)年增长(%)生存期(年)温室效应(CO2=1)现有贡献(%)主要来源CO23550.450-200155煤、石油、天然气、森林砍伐CFC0.000852.250~1023400~1500024发泡剂、气溶胶、制冷剂、清冼剂CH1.7140.812~171115湿地、稻田、化石燃料、牲畜NOx0.310.251202706化石燃料、化肥、森林砍伐全球环境基金(GEF):ValuingtheGlobalEnvironment,1998(二)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自然界本身排放着各种温室气体,也在吸收或分解它们。碳循环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化学元素的自然循环过程,大气和陆生植被,大气和海洋表层植物及浮游生物每年都发生大量的碳交换。从天然森林来看,二氧化碳的吸收和排放基本是平衡的。人类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土地利用形态,化石燃料使用量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人为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相应不断增加。国别二氧化碳排放量所占比例美国5,87422.1加拿大5432.0墨西哥4071.5巴西3221.2欧盟合计3,98915.0英国5792.2德国8473.2法国4031.5意大利4551.7其他欧盟国家1,7056.4俄罗斯1,5916.0中国4,80718.1日本1,2804.8韩国4691.8印度尼西亚3531.3印度1,1444.3澳大利亚3551.3其他5,39320.3全球26,527100《能源经济统计要览2007》将碳换算成二氧化碳主要国家二氧化碳排放量与所占比例(2004年)单位:百万吨CO2(三)气候变化的影响和危害

根据现在的一些发展趋势,科学家预测由气候变化可能造成的影响和危害有:二、臭氧层破坏和损耗

臭氧是地球大气层中的一种微量气体,它是由三个氧原子结合在一起的蓝色、有刺激性的气体。臭氧层是平流层中一段臭氧浓度较高的区域,它能吸收波长230~350nm的紫外线。1985年,英国科学家法尔曼等人在南极哈雷湾观测站发现:每到春天南极上空的臭氧浓度就会减少约30%,有近95%的臭氧被破坏。从地面上观测,高空的臭氧层已极其稀薄,与周围相比像是形成一个“洞”,直径达上千公里,“臭氧洞”由此而得名。科学家认为,南极臭氧空洞并未如预期的那样很快缩小,只有到了2018年前后臭氧空洞的尺寸才会有显著的变化。(一)臭氧层的破坏和损耗关于臭氧层破坏的原因曾有多种解释,目前被普遍认同的是美国的两位科学家Monila和Rowland所提出的观点。即人工合成的含溴和含氯的物质是造成臭氧层破坏的“元凶”,其中最典型的是氟氯昂(CFCs)和哈龙(Halons)。1.臭氧层破坏的原因2.臭氧层的破坏机理在平流层内,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使氟利昂和哈龙发生分子解离,释放出原子状态的高活性的氯和溴,生成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它们对臭氧层的破坏是以催化剂的方式进行的:Cl+O3ClO+O2Cl+OCl+O2(二)臭氧层破坏的危害

如果平流层的臭氧总量减少1%,预计到达地面的有害紫外线将增加2%。有害紫外线的增加,会产生以下一些危害:123(三)控制臭氧层破坏的途径和国际行动1.控制臭氧层破坏的途径

a.首先找到氟利昂等的替代物质和替代技术。

b.传统的环境管制措施,如禁用、限制、配额和技术标准。

c.经济手段,如征收税费,资助替代物质和技术开发等。

2.国际行动1985年,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推动下,制定了保护臭氧层的《维也纳公约》。1987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组织制定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对8种破坏臭氧层的物质(简称受控物质)提出了削减使用的时间要求。这项议定书得到了163个国家的批准。三、生物多样性锐减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是描述自然界中生命形式多样性程度的一个内容广泛的概念,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它们所包含的基因以及由这些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的总和。

生物多样性分为三个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两个方面。

直接价值包括消费使用价值和生产使用用价值,可直接转化为经济效益。

间接价值包括非消耗性利用价值、选择价值和存在价值,并不直接转化为经济效益。(一)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价值类别

价值(×1012元)直接使用价值产品及加工品年净1.02

净直接服务价值0.78

小计1.80间接使用价值有机质生产价值23.3

CO2固定价值3.27

O2释放价值3.11

营养物质循环和贮存价值0.32

土壤保护价值6.64

涵养水源价值0.27

净化污染物价值0.40

小计37.31潜在使用价值选择使用价值0.09

保留使用价值0.13

小计0.22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1998表1-3中国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初步评估结果(二)全球生物多样性现状生物多样性给人类带来了无与伦比和不可替代的利益,而且这种利益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而日益增加。然而,地球生物圈所面临的空前巨大的人口压力和经济开发的压力,造成生物多样性日益减少。(三)生物多样性锐减及其原因1、生态系统多样性的锐减生态系统多样性的锐减主要是各类生态系统的数量减少、面积缩小和健康状况的下降。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主要威胁是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的改变和丢失,这一过程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环境污染影响着生态系统各个层次的结构、功能和动态,进而导致生态系统退化。环境污染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动态。一般的污染会改变生态系统的结构,导致功能的改变。严重的污染可能具有趋同性,即将不同的生态系统类型最终变成基本没有生物的死亡区。2、物种多样性锐减

到目前为止,人们已鉴定出大约175万种物种。这些已鉴定的物种中,哺乳动物4200种,鸟类8700种,爬行动物5100种,两栖动物3100种,鱼类21000种。已有记载和描述的植物大约25万种,无脊椎动物130万种。尽管人类已经可以登上月球,但地球上还存在不少人类尚未涉及的地域。除了深海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地域就是热带森林。有人认为,光在热带森林就可能生活着3000万种昆虫。因此,现存物种的实际数目比人们以往的估计数肯定会高出许多。(四)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国际行动和途径1.国际行动上世纪70年代初以来,陆续通过《华盛顿公约》、《拉姆萨尔公约》、《波恩公约》、《世界遗产公约》及其他一些国际或区域性的公约和条约。1992年,在联合国环发大会上通过了《生物多样性公约》。我国先后加入了华盛顿公约、拉姆萨尔公约和世界遗产公约,并于1992年签署加入了《生物多样性公约》。2.保护途径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采取措施保护基因、物种、生境和生态系统,使其长期地满足人类的各种现实和潜在需求,长期地起到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从保护的具体途径来划分,主要有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与离体保护。生物群落全球总面积(平方公里)保护区数目(个)保护区面积(平方公里)所占比例(%)热带湿润森林105132105065383345.1雨林/林地39309798993662979.3温带针叶林/林地156828174294872273.1热带干森林/林地173125387998175514.7温带阔叶林1121666015073582403.2长绿硬叶林37571447761775844.7暧沙漠/半沙漠242798423009840074.1有寒冷冬季的沙漠92502521363647203.9冻原群落220173907816450437.5热带草原/稀树草原4264833592351285.5温带草原8967591194999820.8山地混合系统1063314512778524948.0岛屿混合系统32522705303227699.9湖泊系统5176941766351.3世界保护区简况第二章资源与环境

主要内容一、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分类二、水资源与环境 三、能源与环境 四、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五、森林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一、自然资源的概念

凡是自然物质经过人类的发现,被输入生产过程,或直接进入消耗过程,变成有用途的,或能给人以舒适感,从而产生有价值的东西均可称为自然资源。自然资源与资本资源、人力资源的本质区别正在于其天然性。任何自然物要成为自然资源,必须满足两个条件:首先,必须有获得和利用它的知识和技术技能;其次,必须对所产生的物质和服务有某种需求。两个条件缺一不可。第一节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分类来源:没有终点的战争:金属矿产资源中国式困境_金属矿产_中国重工机械网/News/Detail/36056.html二、自然资源的分类三、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四、我国自然资源的主要特点来源:熊猫看风景_图片_互动百科/a1_03_06_16300000608225126500061165151_jpg.html?prd=zhengwenye_left_futu_miaoshu水资源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数量最大的资源。水覆盖着地球表面70%以上的面积,总量达1.5×109立方千米;也是世界上开发利用得最多的资源。但地球上的水资源绝大部分不能或不适于被人类利用,只有淡水才是人类利用的主要水资源。一、水资源水源储水量/km3比例滞留时间全球1.45×109

海洋1.41×10997.31%2500年大气1.3×1040.001%9~12天河流1.7×1030.0001%2~20天湖泊1.0×1050.007%17年土壤7.0×1040.005%15~30天地下水8.2×1060.59%1400年冰川雪帽27.5×1081.984%10,000年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第二节水资源与环境二、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地区资源总量/km3.a-1人均/km3生活工业农业世界4067376908%23%69%非洲414864607%5%88%中北美洲6495162609%42%49%南美103773496018%23%49%亚洲1048533706%8%86%欧洲2321466013%54%33%大洋洲20117596018%16%76%世界各洲水资源总量和用水比例三、水资源危机世界上水资源的总量是非常大的。但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世界范围内水资源短缺,水资源危机已经开始困扰越来越多的国家。世界水量最丰富和最缺乏的国家为了让全世界关注水问题,1993年1月18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根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制订的《21世纪行动议程》中所提建议,通过了第193号决议,确定自当年起将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四、水资源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一)产生原因1.自然条件方面自然条件方面的原因主要体现为空间分布不均及时间分布不均。全球淡水资源不仅短缺而且地区分布极不平衡。全球水资源分布图2.城市与工业集中发展随着人口膨胀与工农业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全球淡水用量飞快增长。从1900-1975年,世界工业用水量增加了20倍,并且近几十年来,用水量正以每年4%—8%的速度持续增加,城市人口和工业的过分集中,造成了城市用水量严重短缺。3.水体污染水污染带来的水质型缺水使得水资源危机雪上加霜。世界银行最新公布的数据表明,目前世界上有近40%的人口难以喝上洁净水。4.用水浪费用水浪费也是造成水资源危机的原因之一,漫灌式的粗放耕种力式造成农业用水量非常巨大(二)应对措施一、能源能源是人类活动的物质基础。在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优质能源的出现和先进能源技术的使用。在当今世界,能源的发展,能源和环境,是全世界、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能源是可以直接或经转换提供人类所需的光、热、动力等任一形式能量的载能体资源。是一种呈多种形式的,且可以相互转换的能量的源泉。简而言之,能源就是自然界中能为人类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资源第三节能源与环境二、能源的分类按来源分:(1)来自地球外部天体的能源(主要是太阳能)(2)地球本身蕴藏的能量。如原子核能、地热能等。(3)地球和其他天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能量。按能源的基本形态分: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能源使用的类型:常规能源和新型能源。三、世界能源消耗

18世纪以前,木材在一次性能源消费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到19世纪下半叶,煤炭取代木材等成为主要能源;1965年,石油首次取代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据首位,由此开始了“石油时代”。目前,世界能源的消耗以石油、煤炭、天然气、核电和水电为主。四、我国的能源利用现状

我国目前的能源生产量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3位;基本能源消费占世界总消费量的10.4%,居世界第2位,可见我国已经成为一个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但是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资源总量虽然较大,但人均占有量少,人均能源资源可采储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年能源消费(万吨标准煤)能源消费结构

(%)煤

炭石

油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19524695.095.003.370.021.61197857144.070.6722.733.203.402008285000.068.7018.003.809.50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发展趋势五、能源危机

能源是整个世界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最基本的驱动力,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自工业革命以来,能源安全问题就开始出现。伴随着人类社会对能源需求的增加,能源安全逐渐与政治、经济安全紧密联系在一起。人类在享受能源带来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等利益的同时,也遇到一系列无法避免的能源安全挑战,能源短缺、资源争夺以及过度使用能源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当前世界所面临的能源安全问题呈现出与历次石油危机明显不同的新特点和新变化,它不仅仅是能源供应安全问题,而是包括能源供应、能源需求、能源价格、能源运输、能源使用等安全问题在内的综合性风险与威胁。六、能源与环境污染能源对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1.温室效应

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实际的CO2排放量已经超过了自然界对CO2固定和吸收的自然速率,大气中的CO2含量开始上升。2.酸雨

化石燃料燃烧,是煤炭燃烧所产生的SO2和NOx是产生酸雨的主要原因。3.破坏臭氧层燃料燃烧产生的NOx是造成臭氧层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结果表明,臭氧浓度降低1.0%,地面紫外辐射强度将提高2.0%。4.热污染热污染会破坏自然水域的生态平衡。火电厂和核电站是热污染的主要来源。七、能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从我国能源发展的趋势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来看,实现能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必须要长期实施节能优先战略,推进能源结构“绿色化”进程,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推行能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一、土地与土地资源1.土地土地是具有一定地理空间,以土壤为基础,与气候、地形地貌、水文、水文地质条件,表生地球化学因素、自然生物群落,以及它们之间相可作用所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它包括了众多子系统。2.土地资源土地资源是指住一定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土地。人类利用土地资源的过程也包括了改造,所以土地资源包含了资源的自然属性和人类利用、改造的经济属性,称之为“历史的自然经济综合体。”

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将土地和土地资源同等看待,但后者更多地考虑经济活动和人类生存发展的范畴。第四节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二、世界土地资源概况1.世界土地资源概况

土地作为一种资源,它有两个主要属性:面积和质量。土地的质量,从农业利用的角度来看,包括土地的地理分布、土层厚薄、肥力高低、水源远近、潜水埋深和地势高低、坡度大小等。2.世界土地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1)世界人口增加对土地资源的压力年份人口数量人均陆地面积(公顷)世界(亿人)中国(万人)世界中国196030662074.431.45197540924203.331.041987501093002.660.881999601257862.220.762006651314482.050.732011701347351.900.71注:本表数据根据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及我国人口数据相关统计计算得出。世界人口数量与人均陆地面积土地是支撑人口增长的生存基地,土地面积是有限的,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单位面积土地人口负荷日益加重。(2)世界土地资源的数量变化功能性土地分配矛盾日益突出。由于人口增加、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城市化水平提高,建筑用地剧增,耕地面积锐减,生态用地同时面临巨大压力。目前生产性土地、生态性土地和人类居住用地矛盾十分突出。(3)世界土地资源的质量变化当前,全球人口膨胀与消费水平提高的双重压力.以及自然因素与人类不合理的利用造成了全球土地资源质量严重下降。主要表现在:耕地减少、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围垦湿地主要表现在:地力衰退、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水资源枯竭、土地沙漠化、土地污染和环境恶化三、我国耕地资源的特点1.绝对数量多,人均面积少2.分布不均匀3.自然条件差4.后备耕地资源不足四、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1.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2.城市建设用地总量失控,结构失衡,浪费土地的现象严重3.环境污染和污水灌溉导致土壤污染和破坏五、土地资源的保护(一)土地资源保护与治理的措施土地退化防治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主要采用植树种草、围栏封育等生物措施与淤地坝、谷坊等工程措施及农业耕作的治理措施,人工恢复与人工促进自然修复相结合。。(二)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土地资源保护我国已相继启动实施了一批土地退化的重点工程,主要包括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草原保护和建设工程、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荒漠化防治工程、内陆河流流域综合治理项目等。(三)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12345第五节森林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森林资源是林地及其所生长的森林有机体的总称森林可以更新,属于再生的自然资源,也是一种无形的环境资源和潜在的“绿色能源”。一、森林资源的组成及覆盖率森林覆盖率也称森林覆被率,通常是指森林面积以及四旁树木的覆盖面积与土地总面积之比。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面积占土地面积的百分比,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面积占有情况或森林资源丰富程度及实现绿化程度的指标,又是确定森林经营和开发利用方针的重要依据之一,指森林面积上生长着林木树干材积总量。世界各国森林覆盖率二、世界森林资源现状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布的《2010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报告显示,目前世界森林面积达40亿公顷,约占土地面积(不含内陆水域面积)的31%,人均森林面积0.6公顷。全球人工林面积2.64亿公顷,约占世界森林面积的7%。从森林功能来看,全球商品林面积接近12亿公顷,生物多样性保护林面积超过4.6亿公顷,防护林面积3.3亿公顷,分别占世界森林面积的30%、12%和8%。从森林权属来看,公有林面积占世界森林面积的80%。全球森林碳储量达到2890亿吨。三、我国森林资源现状及变化趋势2023/12/10四、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一)森林资源的保护1、健全法制,加强林业督理2、合理利用,及时更新3、提高森林覆盖率4、重视和加强森林科学研究(二)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注意采伐森林的适度性2、调整生产布局,发挥森林多种效益3、采用一定的替代品,减少木材的用量(一)森林资源的保护1、健全法制,加强林业督理2、合理利用,及时更新3、提高森林覆盖率4、重视和加强森林科学研究来源:CCNH/siteRoot/zgycw/zlyjg/syf/6743176363.htm第三章可持续发展思想 现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发展历程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内涵与特征2023/12/10第一节现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发展历程73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萌芽1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里程碑3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2可持续发展思想认同后的实践分歧42023/12/10七个共同观点二十六个共同准则人类环境宣言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萌芽1972年6月5日至16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意义2023/12/10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共同的问题共同的挑战共同的努力将注意力集中于人口、粮食、物种和遗传资源、能源、工业和人类居住等方面我们共同的未来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2023/12/10

从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召开到1992年的20年间,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已由单纯注重环境问题逐步转移到环境与发展二者的关系上来。三、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里程碑(一)1992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2023/12/102023/12/10《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消费和生活方式公约》UNCED(一)1992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2023/12/10根据2000年12月第55届联大第55/199号决议,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WSSD)于2002年8月26日~9月4日在南南非的约翰内斯堡举行。这是人类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历史进程中的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盛会。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目标由于自身经济不发达而困难重重,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并没有履行公约中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资金支持的义务。大会发表了《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宣言》,这次大会标志着人类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到落实的转变。(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WSSD)2023/12/10会议召开背景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目标由于自身经济不发达而困难重重发达国家并没有履行公约中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资金支持的义务全球环境危机没有得到扭转全球贫困现象普遍存在(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WSSD)2023/12/102023/12/10如果《哥本哈根议定书》不能在2009年的缔约方会议上达成共识并获得通过在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后,全球将没有一个共同文件来约束温室气体的排放将导致遏制全球变暖的行动遭到重大挫折此次会议被视为全人类联合遏制全球变暖行动一次很重要的努力。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四、可持续发展思想认同后的实践分歧2023/12/102023/12/10第二节现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内涵与特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2可持续发展的定义12023/12/10一、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可持续发展定义着重于经济属性的定义4着重于科技属性的定义5着重于从社会属性定义可持续发展3布伦特兰的可持续发展定义1着重于从自然属性定义可持续发展22023/12/10《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即可持续发展系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而且绝不包含侵犯国家主权的含义。《我们共同的未来》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包含两个关键性概念人类需求即要满足人类的发展需求环境限度不能损害自然界支持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生存能力(一)布伦特兰的可持续发展定义2023/12/102023/12/10(二)着重于从自然属性定义可持续发展生态持续性自然属性生物圈概念旨在说明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程度间的平衡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

寻求一种最佳的生态系统以支持生态的完整性和人类愿望的实现,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得以持续。可持续发展是不超越环境,系统更新能力的发展2023/12/102023/12/10(三)着重于从社会属性定义可持续发展《生存战略》定义的可持续发展1991年,由世界自然保护同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共同发表了《保护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CaringFortheEarth:AstrategyForSustainableLiving)(简称《生存战略》)在生存于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涵容能力的情况下,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并且提出可持续生存的九条基本原则。只有在“发展”的内涵中包括有提高人类健康水平、改善人类生活质量和获得必须资源的途径,并创造一个保持人们平等、自由、人权的环境,“发展”只有使我们的生活在所有这些方面都得到改善,才是真正的“发展”。2023/12/102023/12/10(四)着重于经济属性的定义经济发展为核心不降低环境质量和不破坏世界自然资源基础的经济发展为全世界而不是为少数人的特权所提供公平机会的经济增长,不进一步消耗自然资源的绝对量和涵容能力普朗克(Pronk)和哈克(Hag)英国经济学家皮尔斯(Pearce)和沃福德(Warford)当发展能够保证当代人的福利增加时,也不应使后代人的福利减少经济学家科斯坦萨(Costanza)可持续发展是能够无限期地持续下去——而不会降低包括各种“自然资本”存量(量和质)在内的整个资本存量的消费数量。巴比尔(EdwardB.Barbier)在保护自然资源的质量和其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2023/12/102023/12/10(五)着重于科技属性的定义从技术选择的角度扩展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两种说法)1.可持续发展就是转向更清洁、更有效的技术,尽可能接近‘零排放’或‘密闭式’的工艺方法,尽可能减少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耗。2.可持续发展就是建立极少产生废料和污染物的工艺或技术系统2023/12/102023/12/10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技术自然经济社会文化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基点是“发展”2023/12/102023/12/10123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基本思想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2023/12/102023/12/10(一)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强调经济增长的必要性重视经济增长的数量,更要追求经济增长的质量2023/12/102023/12/10(二)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资源永续利用保护环境控制条件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2023/12/102023/12/10(三)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持续稳定健康自然-经济-社会发展目的条件基础经济发展自然生态保护社会进步2023/12/102023/12/10本代人的公平即代内之间的横向公平代际间的公平即世代的纵向公平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是人类要共同促进自身之间、自身与自然之间的协调,这是人类共同的道义和责任三、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13公平原则可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基本原则22023/12/10第四章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涵义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评价可持续发展指标的创新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2023/12/102023/12/10战略涵义国家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一二三第一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涵义 2023/12/102023/12/10计划论战略是组织对如何达成目标具有核心性、整体性和外部导向性的计划措施论战略是指选择企业长远方向和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所进行的资源分配等一系列措施定位论在企业管理中,战略是指创造一种独特的、有利的定位战略涵义针对战略实施主体的不同类型,战略又可划分为国家战略、企业战略等类型一、战略涵义2023/12/102023/12/10二、国家战略侧重对某种国家利益实现过程中最关键、最重要的因素和流程作出安排在进行资源分配、流程设置时必须考虑战略活动与各方参与者、各领域之间的相互影响指国家战略在战略目标的确定方面强调目标的长期性和未来导向性核心性长远性国家战略全局性全局性战略领域性战略区域性战略整体性战略特征2023/12/102023/12/10三、可持续发展战略概述指促进发展并保证其具有可持续性的战略,是改善和保护人类美好生活及其生态系统的各种计划和行动的过程,是多个领域的发展战略的总称在于使各方面的发展目标,尤其是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的目标相互协调概念发展战略概述目的分类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某个部门或多个部门的可持续发展战略2023/12/102023/12/10战略特征能够判别一个国家或区域是否在保证生活质量和生存空间的前提下真正地健康地不断地发展发展度持续度判断一个国家或区域在发展上长期合理性协调度要求定量地诊断或在同一尺度下去比较能否维持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平衡,能否维持效率与公正之间的平衡,能否维持市场发育与政府调控之间的平衡,能否维持当代与后代之间在利益分配上的平衡三、可持续发展战略概述2023/12/102023/12/10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主要是建立起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对社会生产过程实行环境污染与生态保护体制,对社会生产过程实行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全过程控制与生态环境管理。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人口可持续发展战略经济发展要由粗放式发展转变为集约式经济发展,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主要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优化人口结构,开发人力资源,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全面发展与进步。三、可持续发展战略概述可持续发展战略,从其基本构成来看,应该包括三个方面:2023/12/102023/12/10序号类别功能对战略管理的作用1对战略管理的作用反映评价对象社会、经济和环境方面的基本状况。为制定战略规划提供依据据2解释功能反映评价对象局部的详细状况为分析战略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提提供逻辑线索和有关数据3比较功能对评价对象的实际发展状况、采取措施后的成效客观判断运用激励手段的前提4监测功能监测战略实施过程出现问题及程度作为战略控制的基础5预测功能预测发展趋势为制定战略决策提供服务表4-1战略评价的功能分类一、战略评价的定义与功能战略评价是指对战略实施效果的度量。战略评价的过程是将战略实际执行情况与预期的战略目标进行比较,通过必要的信息反馈,正确评估战略的实施成果,或者采取相应的修正措施。第二节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评价2023/12/102023/12/10二、指标的定义与特征复杂事件和系统的信号或标志,它们是指示系统特征或事件发生的信息集指标定义定性的变量排序的变量定量的变量指标特征从多方面为决策提供决定性的指导;衡量可持续发展状况并促进向可持续发展目标迈进;提供早期预警,及时发出警报以防止经济、社会

和环境的损失;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转变为便于决策过程使用的、可管理的信息单元指标分类1数量指标:指用于反映总体单位数目和标志总量的指标,例如人口总数、企业总数、产品产量排污总量等2质量指标:可以反映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2023/12/102023/12/10三、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选取原则描述和反映某一时间(或时期内)各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水平和状况指标三功能评价和监测某一时期内各方面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和速度综合衡量各领域整体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程度2023/12/102023/12/10三、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选取原则指标选取原则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所(IISD)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选择原则—Bellagio原则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可持续发展指标选择原则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UNCSD)可持续发展指标选择原则2023/12/102023/12/10四、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类型及其框架模式(一)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类型(二)指标体系框架模式指标体系框架是指标体系组织的概念模式,它有助于选择和管理指标所要测量的问题。目前,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模式可以归为5种3人类—生态系统福利模式(linkedhuman-ecosystemwell-beingmodel)4压力—响应模式(stress-responsemodel)1基于经济的模式(economics-basedmodel)2多种资本模式(multiplecapitalmodel)等5社会—经济—环境三分量模式或主题模式(three-componentorthememodel)3见书本P562023/12/102023/12/10压力—响应模式(stress-responsemodel)1四、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类型及其框架模式压力-响应指标体系框架模式的典型例子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压力-状态-响应(PSR)指标框架模式。OECD的压力-状态-响应(PSR)指标框架模式的结构是,人类活动对环境施以“压力”,影响到环境的质量和自然资源的数量(“状态”),社会通过环境政策、一般经济政策和部门政策,以及通过意识和行为的变化而对这些变化做出反映(“社会响应”)(图4-2)。2023/12/10基于经济的模式(economics-basedmodel)2四、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类型及其框架模式基于经济的指标体系框架模式反映的是投入-产出模式,这种模式一直主导着当代的思想方式。这种指标体系框架模式的典型代表有真实进步指数(GPI)、联合国统计局的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SEEA)等。这种模式也为生态足迹指数的计算提供基础。德国Wuppertal气候、环境与能源研究所提出的物质与能源平衡模式——单位服务物质输入(MaterialInputPerServiceUnit,MIPS)框架也属于这种模式。社会—经济—环境三分量模式或主题模式(three-componentorthememodel)3在三分量指标体系框架模式中,社会、经济、环境领域也常常存在变化和不一致性,例如,就社会主题而言,可能涉及社会、文化、社区、健康或公平的某些方面或所有方面;在环境主题方面,或只涉及严格限定的环境问题,也可以涉及生态、自然资源和环境发展。2023/12/102023/12/10人类—生态系统福利模式(linkedhuman-ecosystemwell-beingmodel)4四、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类型及其框架模式人类-生态系统福利指标体系框架模式的提出是为了将系统思想应用于维持和改善人类和生态系统的福利的目标。这种模式有4类指标:生态系统指标(用于评估生态系统的福利);相互作用指标(用于评估人类和生态系统界面处产生的效益和压力流);人口指标(用于评估人类的福利);综合指标(用于评估系统特征,以及为当前和预测分析提供综合观点)。5多种资本模式的最好应用例子是世界银行的国家财富指标体系,包括自然资本、人造资本(生产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等4个方面的指标体系。多种资本模式(multiplecapitalmodel)等2023/12/102023/12/10五、国际上代表性的可持续发展系统性指标体系系统性指标体系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UNCSD)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IMD)国际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世界保护同盟(IUCN)“可持续性晴雨表”评估指标体系135联合国统计局(UNSD)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242023/12/102023/12/10“培训、能力建设及国家检验”“评价检验结果和指标体系,修改指标框架和指标清单”“发展指标及其方法清单”研究指标体系的三个阶段第1阶段(1995年5月-1996年4月)第2阶段(1996年5月-1998年1月)第3阶段(1998.1-2000.12)(一)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UNCSD)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2023/12/102023/12/10成立于1961年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现有包括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在内的29个成员国,在环境指标的研究中一直走在国际前列。计划目标①跟踪环境进程;②保证在各部门(运输、能源、农业等)的政策形成与实施中考虑环境问题;③主要通过环境核算等保证在经济政策中综合考虑环境问题,并于1991年就

提出了其初步环境指标体系(世界上第一套环境指标体系),1994年出版了

其核心环境指标体系,1998年开始发布OECD成员国指标测量结果。(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2023/12/102023/12/10迄今取得的成果①成员国一致接受“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作为指标体系的共同框架;②基于政策的相关性、分析的合理性、指标的可测量性等,遴选和定义环

境指标体系;③为各成员国进行指标测量并出版测量结果。三个指标体系(1)OECD核心环境指标体系(OECDcoreset);(2)OECD部门指标体系(OECDsetsofsectoralindicators);(3)环境核算类指标。(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2023/12/102023/12/10图4-3OECD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据OECD,2001)(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2023/12/102023/12/10持续性晴雨表最初被称为“系统评估”,现在被称为“可持续性评估”或“福利评估”,该评估指标和方法建立的理论依据是,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福利和生态系统福利的结合,并将其表述为“福利卵”(EggofWell-being)。持续性晴雨表最初被称为“系统评估”,现在被称为“可持续性评估”或“福利评估”,该评估指标和方法建立的理论依据是,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福利和生态系统福利的结合,并将其表述为“福利卵”(EggofWell-being)。(三)世界保护同盟(IUCN)“可持续性晴雨表”评估指标体系2023/12/102023/12/10五要素(2个指标)(14个指标)(6个指标)(4个指标)(10个指标)健康与人口公平财富知识与文化社区人类福利子系统2023/12/102023/12/10五要素(5个指标)(20个指标)(11个指标)(11个指标)(4个指标)土地资源利用水资源空气物种与基因生态系统福利子系统2023/12/102023/12/10按同等权重平均分类人类福利指数(HWI)生态系统福利指数(EWI)福利指数(WI)福利/压力指数(WSI)(三)世界保护同盟(IUCN)“可持续性晴雨表”评估指标体系2023/12/102023/12/10“可持续性晴雨表”评估指标和方法将结果以可视化图表形式表示,以人类福利指数作为横坐标、生态系统福利指数作为纵坐标,划分出5个坐标区域以反映可持续发展状况:可持续发展、基本可持续发展、中等可持续发展、基本不可持续发展、不可持续发展(图4-4)。图中HWI和EWI相交的点为“福利指数”(Well-beingIndex)。“可持续性晴雨表”清楚地显示了3种指数。图4-4可持续性晴雨表(BarometerofSustainability)(三)世界保护同盟(IUCN)“可持续性晴雨表”评估指标体系2023/12/102023/12/10《世界竞争力年度报告》使用的评价指标体系不断有所变化,主要包括经济表现、政府效率、企业效率和基础设施等4大类指标,每个大类指标又分为5类指标,一共20类共314项指标(表4-5)。表4-5国家的国际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括号内的数字为指标个数)经济表现(74)政府效率(84)企业效率(66)基础设施(90)国内经济(33)公共财政(11)管理生产率(11)基本基础设施(20)国际贸易(20)财政政策(14)劳动力市场(20)技术基础设施(20)国际投资(10)制度框架(22)财政(19)科学基础设施(22)就业(7)商业立法(24)管理实践(11)健康与环境(18)价格(4)教育(13)全球化的影响(5)价值体系(10)(四)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IMD)国际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2023/12/102023/12/10联合国统计局(UNSD)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在指标的框架模式上类似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UNCSD)的DFSR指标体系,指标按《21世纪议程》中的问题——经济问题、社会/统计问题,空气/气候、土地/土壤、水资源、其他自然资源、废弃物、人类住区、自然灾害等9个方面的问题,分“社会经济活动,事件”、“影响与结果”、“对影响的响应”、“存量,背景条件”等4个方面组织指标。指标数目达88个,而且对环境方面反映较多,社会经济方面反映较少,制度方面没有涉及,指标数目较多且较混乱。(五)联合国统计局(UNSD)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2023/12/102023/12/10六、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五级叠加逐层收敛统一排序规范权重总体层系统层变量层要素层指标体系发展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子系统社会支持系统生存支持系统智力支持系统状态层五等级2023/12/102023/12/10经济发展类指标/指数生态环境类指标/指数衡量发展的指标创新人文发展指数(HDI)第三节可持续发展指标的创新2023/12/102023/12/10一、人文发展指数(HDI)112整合出生时的人均预期寿命(lifeexpectancyatbirth)教育水平,包括成人识字率(15岁及其以上人口)和综合入学率人均GDP人文发展指数HDI分类极高人文发展国家(和地区)高人文发展国家中等人文发展国家低人文发展国家(HDI>0.9)(0.9>HDI>0.8)(0.8>HDI>0.5)(HDI>0.5)2023/12/102023/12/10经济发展类

指标/指数世界银行“国家财富”和“真实储蓄”指标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IESW)联合国统计局“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SEEA)二、经济发展类指标/指数2023/12/102023/12/10人力资本人造资本衡量财富社会资本自然资本(一)世界银行“国家财富”和“真实储蓄”指标以技术(如教育)和健康(如预期寿命)来测定通过农业耕地、牧草地、木材、非木材林产品、保护区和不可再生物质(金属、矿物、煤、石油和天然气)等6方面测定通过测定固定资本形成(包括机器设备、交通设备、建筑物、其他基础设施、城市土地)确定2023/12/102023/12/10(二)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IESW)GDP的增长并不与国家福利的变化密切相关。GDP作为国家福利变化的衡量指标,其主要不足表现为四方面没有核算家庭劳动的贡献不能核算产出的增加在社会内部分配的途径12不能核算自然资本与人造资本存量的价值变化有核算防护性支出34主要不足2023/12/102023/12/10允许进行收入分配的调整包括了固定再生产资本存量的变化,但在其计算中排除了土地和人力资本包括了对空气、水和噪声污染的成本的估计包括了对湿地和农田损失的成本、不可再生资源的耗竭、城市化、交通事故、长期环境破坏的成本的估计;忽略了对一些休闲价值的任何诋毁包括了家庭劳动的价值IESW的主要变化(二)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IESW)2023/12/102023/12/10(三)联合国统计局“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SEEA)人类活动所使用的自然资源的真实成本没有计入常规的国民账户国民账户未能准确反映社会福利状况,没有考虑自然资源方面出现的稀缺12国民账户未考虑环境质量下降3存在的问题从环境的角度来看,当前的国民核算体系存在3个方面的问题:2023/12/102023/12/10①建立人造资本和自然资本平衡表②建立经济活动的环境外部性及其减轻的成本的矩阵③确定防护性支出④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经济价值评估(三)联合国统计局“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SEEA)SEEA包括4个部分2023/12/102023/12/10三、生态环境类指标/指数①环境系统的状态,如空气、土壤、生态系统、水等;②环境系统受到的压力,表现为污染和开发利用强度;③人类对环境变化的脆弱性,表现为食物资源的丧失和环境疾病;④社会和制度对付环境挑战的能力;⑤通过合作共同努力以保护国际环境资源、响应全球管理(globalstewardship)需求的能力。环境可持续性指数ESI是一个测量生物多样性状态的指数,可以提供由于人为扰动而引起的生物多样性的状态及其变化的信息。自然资本指数NCI2023/12/102023/12/104人口可持续发展战略1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2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3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2第四节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2023/12/102023/12/10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地区结构家庭结构职业结构人口受教育结构一、人口可持续发展战略2023/12/102023/12/10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资源开发资源节约资源二、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2023/12/102023/12/10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三、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2023/12/102023/12/10可持续发展战略起源于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问题之间的矛盾冲突,后来发展成为一种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多目标的综合性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本身内在的包含着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生态发展的综合协调。从系统论角度看,在人类发展系统中,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都不是彼此完全独立的系统或变量,而是彼此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构成卓有成效的可持续发展。四、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2023/12/10第五章可持续发展行动◆第一节、世界实施可持续发展行动的动向◆第二节、中国21世纪可持续发展纲要◆第三节、中国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创新行动计划2023/12/10第一节世界实施可持续发展行动的动向一、联合国推行可持续发展的努力二、世界银行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工具三、美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概况四、欧盟的可持续发展行动五、东盟环境战略行动计划2023/12/10一、联合国推行可持续发展的努力联合国于1993年选举了50个成员国(定期分批改选)成立了可持续发展委员会(UNCSD),以作为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后续行动。

每年举行,审议世界各国执行《全球21世纪议程》的情况,其具体职能包括1、监督联合国系统在落实《全球21世纪议程》方面所做的工作。2、监测发达国家把国民生产总值的0.7%用作对发展中国家援助所取得的进展。3、审议《里约热内卢会议宣言》、《气候变化框架条约》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条例》的执行情况。4、考虑各国提供的关于实施《全球21世纪议程》的情况信息,包括各国面临的资金和技术转让问题。5、通过联合国经济组织向联合国大会提出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报告。在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的管理下,已对包括保护生物多样性在内的可持续发展多个领域投人了大量的资金。2023/12/10二、世界银行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工具

这里所涉及的经济政策,特指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经济政策工具。“命令控制”市场机制环境税可贸易排污许可证补贴的废除和应用押金返还制度2023/12/10三、美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概况1996年美国出台“美国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的美国和新的共识”:美国的可持续发展国家目标、信息和教育、加强社区建设、自然资源管理、人口与可持续发展,以及美国的国际领导地位等。美国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总统可持续发展理事会(PCSD)可持续社区联合中心(JCSC)2023/12/10PCSD提出目标1、健康与环境2、经济繁荣3、平等4、自然保护5、服务管理6、可持续发展社区7、市民支持参与8、人口9、国际义务10、教育2023/12/10HISTORY19701987199219972000欧共体提出“环境无国界”口号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正式形成欧盟法律的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里斯本战略中欧盟就把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政策来实施。《单一欧洲法》生效阿姆斯特丹条约把可持续发展列为欧盟的优先目标wxt2052001欧盟颁布了《环境2010:我们的未来、我们的选择》四、欧盟的可持续发展行动……2023/12/10(一)欧盟可持续发展的优先领域

1、自然资源,包括土壤、水、自然保护区及海岸带的可持续管理。

2、综合污染控制及废物治理。

3、降低不可更新能源的消费。

4、改进交通管理,包括合理的交通规划与模式。

5、制定改进城市环境质量的措施。

6、公众健康及安全的改善,特别强调工业风险评估及管理、核安全及辐射的保护。2023/12/10(二)欧盟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立法措施市场措施基础支持措施资金支持机制完善综合环境管理方面的立法外部环境成本内部化,刺激环境相关的商品和服务基本标准、数据统计、科学研究、技术改造、地区规划、公众参与以及宣传教育和职业培训等“生命”基金、结构基金及环境能源基金以及新的联合基金2023/12/10巴黎大区环境保护具体行动近年来,巴黎大区已经制定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规划有:《巴黎大区空气质量监管规划》、《巴黎大区垃圾转运行处理规划》、《巴黎大区自然灾害防御规划》、《社会发展城市契约》和《巴黎大区城市交通规划》等等。其环境保护具体行动如下:

(1)建立自然保护区

(2)减少垃圾数量,实现垃圾的无害化和产业化处理

(3)实施废水和空气净化计划

(4)城市出行计划2023/12/10五、东盟环境战略行动计划东盟环境战略行动计划包括十大战略和27个支撑行动

东盟环境战略计划的目标是:(一)积极响应《21世纪议程》,不懈地致力于东盟应承担的义务(二)制定新政策和新措施,加强环境保护机构的建设,提高东盟地区国家综合治理环境的能力(三)建立环境质量的长期目标,统一东盟地区的环境质量标准(四)统一思想,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加强技术合作以解决共同的环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