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卷09(期中测试)_第1页
测试卷09(期中测试)_第2页
测试卷09(期中测试)_第3页
测试卷09(期中测试)_第4页
测试卷09(期中测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周考卷第二章综合B一、单选题1.将混有少量氧化铜的铁粉,放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有部分铁剩余,过滤,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A.有H2SO4 B.有CuSO4和FeSO4C.只有FeSO4 D.有H2SO4和FeSO4【答案】C【解答】解:氧化铜可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铁>氢>铜,可知铁与硫酸及硫酸铜均能发生反应,因此,当铁有剩余时,溶液中的硫酸及硫酸铜被完全反应,溶液中只含有硫酸亚铁。所以过滤后的滤液中含有的溶质只有硫酸亚铁。故答案为:C2.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熔点、沸点 B.颜色、状态C.密度、硬度 D.可燃性、还原性【答案】D【解答】解:A、熔点、沸点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错误;B、颜色、状态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错误;C、密度、硬度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错误;D、可燃性、还原性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正确;故选D.3.2008年9月27日,太空第一次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我国研制的航天员舱外服为航天员成功进行太空行走提供了可靠的保证。航天员舱外服内含有与氢氧化钠性质相似的氢氧化锂(LiOH),它不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A.与二氧化碳反应 B.与盐酸反应C.与氧化铁反应 D.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答案】C【解答】氢氧化锂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锂和水,故A正确不合题意;

氢氧化锂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故B正确不合题意;

氢氧化锂不能与氧化铁反应,故C错误符合题意;

氢氧化锂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锂,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4.将一定量的铜铁混合粉末放入盛有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不断搅拌,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无现象,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沉淀。则滤渣的成分是()A.银 B.银、铁 C.银、铜 D.银、铜、铁【答案】A【解答】将一定量的铜铁混合粉末放入盛有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铜和铁都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无现象,说明滤渣中一定没有铁,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沉淀,说明硝酸银有剩余,则滤渣中只有银。

故选A。5.在我校九年级某班学生举行“使用塑料的利与弊”的辩论会中,下列各项叙述中,能作为反方(使用塑料有弊)论点的是()A.塑料的制造成本低,而且经久耐用B.大量使用塑料,会造成白色污染C.塑料抗腐能力强,不与酸碱反应D.塑料一般不导电,是良好的绝缘体【答案】B【解答】A.塑料的制造成本低,而且经久耐用,因此使用塑料有利,故A不合题意;

B.大量使用塑料,会造成白色污染,因此要少用塑料,故B符合题意;

C.塑料抗腐能力强,不与酸碱反应,因此使用塑料有利,故C不合题意;

D.塑料一般不导电,是良好的绝缘体,因此使用塑料有利,故D不合题意。

故选B。6.为了验证铁、铜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差异,如右图所示取2支试管分别进行有关实验,若要观察到现象的显著差异,所用液体合理的是()A.蒸馏水 B.稀盐酸 C.酒精水溶液 D.硫酸钠溶液【答案】D【解答】A.蒸馏水不能和铁反应,也不能和铜反应,所以没有明显的现象的差异;B.铁可以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而铜不能反应,所以可以观察到有明显的现象,根据这一现象可以区分开铁和铜的活动性的差异;C.酒精的水溶液不能和铁反应,也不能和铜反应,所以没有明显的现象的差异;D.钠的活动性比铁和铜都强,所以都不能反应.所以选:B.7.实验室的药品要按物质的类别分类摆放,下列是四个药品橱内存放的药品。实验室新进了一瓶碳酸钠,应存放在()A. B.C. D.【答案】C【解答】A.盐酸和硫酸都属于酸,而碳酸钠属于盐,不能放入,故A不合题意;

B.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属于碱,而碳酸钠属于盐,不能放入,故B不合题意;

C.氯化钠和硫酸钠都属于盐,而碳酸钠属于盐,可以放入,故C符合题意;

D.镁片和铜片都属于金属单质,而碳酸钠属于盐,不能放入,故D不合题意。

故选C。8.金属材料在现实生活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下列金属材料的运用与其所性质不一致的是()A.制造白炽灯灯丝——熔点高B.制造保险丝——硬度大C.制造飞机——坚硬而质轻D.制造装化工原料的容器——耐腐蚀【答案】B【解答】A、制造白炽灯灯丝的金属材料需具有高熔点性,不符合题意;

B、制作保险丝的材料是利用其熔点低的性质,符合题意;

C、制造飞机材料具有坚硬而质轻的性质,不符合题意;

D、制造装化工原料的容器要有耐腐蚀性,不符合题意;

故选B。9.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弹簧夹处于关闭状态.挤压胶头滴管加入液体,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能使气球a明显鼓起的是()试管内物质胶头滴管内物质A氢氧化钠固体水B铁稀盐酸C氯化钡溶液稀硫酸D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答案】D【解答】A: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试管中的空气受热膨胀进入锥形瓶,瓶内气压增大,气球a变小,气球b变大,A不符合题意;

B:Fe+2HCl=FeCl2+H2↑,试管中产生大量气体进入锥形瓶,瓶内气压增大,气球a变小,气球b变大,B不符合题意;

C:BaCl2+H2SO4=BaSO4↓+2HCl,试管中气压几乎不变,气球a,b无变化,C不符合题意;

D:CO2+2NaOH=Na2CO3+H2O,试管中气体被消耗,锥形瓶中气体进入试管,压强减小,气球a变大,气球b变小,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0.下列气体中,可用固体NaOH干燥的是()A.H2 B.CO2 C.SO2 D.HCl【答案】A【解答】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发生反应,不能用于干燥这些气体,与氢气不反应,可以干燥氢气;

故答案为:A。11.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入含AgNO3和Zn(NO3)2两种溶质的溶液中,反应结束后过滤,分别向滤液和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均无明显现象,下列对滤渣和滤液的说明中,不正确的是()A.滤渣的成分只有银B.滤液中的溶质是Zn(NO3)2、Fe(NO3)2C.滤渣的成分可能是银、锌的混合物D.所得滤液的质量小于反应前原溶液的质量【答案】C【解答】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入含AgNO3和Zn(NO3)2两种溶质的溶液中,铁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不能与硝酸锌反应,反应结束后过滤,分别向滤液和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均无明显现象,说明滤渣中一定没有铁,只有银,滤液中一定没有硝酸银,一定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锌;

A、滤渣的成分只有银,不符合题意;

B、滤液中的溶质是Zn(NO3)2、Fe(NO3)2,不符合题意;

C、滤渣一定是银,一定没有锌,符合题意;

D、铁与硝酸银反应,滤液质量减小,所得滤液的质量小于反应前原溶液的质量,不符合题意;

故选C。12.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A.发光放热 B.有颜色变化C.有新物质生成 D.有气体、沉淀生成【答案】C【解答】化学变化常常伴随着发光放热、颜色变化、沉淀气体生成等现象,但这些现象不是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13.1969年,美国的一个天文研究小组在宇宙的星云中发现了甲醛(化学式为CH2O),则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甲醛属于无机化合物B.星际空间存在有机物C.甲醛是由碳和水组成的混合物D.食用被甲醛水溶液浸泡过的水产品对人体无害【答案】B【解答】A、甲醛属于无机化合物,甲醛是有机化合物,A错误;

B、星际空间存在有机物,宇宙的星去中发现了甲醛表明在星际空间存在有机物,B正确;

C、甲醛是由碳和水组成的混合物,由甲醛的化学式CH2O可知,甲醛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C错误;

D、食用被甲醛水溶液浸泡过的水产品对人体无害,甲醛对人体的危害极大,使人中毒,致癌等,D错误。故选B14.2017年7月,中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首次试采圆满成功,取得了持续产气时间最长、产气总量最大、气流稳定、环境安全等多项重大突破性成果,创造了产气时长和总量的世界纪录。“可燃冰”是()A.纯净物 B.化合物 C.混合物 D.氧化物【答案】C【解答】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它还含有二氧化碳等其它成分,所以为混合物,故C正确,而A、B、D错误。故选C。15.关注健康,预防疾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胃液正常的pH范围在﹣B.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坏血病C.铁、碘、氟、钠、硒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D.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碘过量也会引起甲状腺肿大【答案】D【解答】解:A、人体胃液正常的pH范围在﹣1.5之间,故选项说法错误.B、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不是坏血病,故选项说法错误.C、钠是常量元素,不是微量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碘过量也会引起甲状腺肿大,故选项说法正确.答案:D16.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A.CaO+H2O=Ca(OH)2B.2HCl+CuO=CuCl2+H2OC.2HCl+Zn(OH)2=ZnCl2+2H2OD.H2SO4+BaCO3=BaSO4↓+H2O+CO2↑【答案】A【解答】A:为化合反应,即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故A错误;B与C选项有弱电解质(H2O)生成、D选项有气体生成,均符合化合反应的条件。

故答案为:A17.下列质量增加的变化有一种与其他三种存在着本质的区别,这种变化是()A.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质量增加B.久置在空气中的生石灰质量增加C.久置在潮湿空气中的铁钉质量增加D.长期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加【答案】D【解答】解:A、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生石灰和空气中的水分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铁钉生锈质量增加的过程中铁生锈,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长期敞口放置质量增加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18.如表物质符合图中转化关系的是()选项甲乙丙转化关系图AFeCuAgBCaCO3Ca(OH)2CaCl2CCuOH2OO2DNaClNaNO3NaOHA.A B.B C.C D.D【答案】C【解答】解:A、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溶液和银,银不能通过置换反应生成铁,故选项错误.B、碳酸钙难溶于水,不能通过一步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选项错误.C、氢气与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水,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铜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氧化铜,符合图中转化关系,故选项正确.D、氯化钠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NaNO3与气体物质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能与其它物质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故选项错误.故选:C.19.下列图象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A.向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不断加水稀释​B.向含有一定量的稀盐酸的烧杯中逐滴滴加碳酸钠溶液​C.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D.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加入氧化钙​​【答案】C【解答】A、稀硫酸加水稀释pH会增大,但是不会大于等于7,错误;B、当盐酸消耗尽,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不会再增加,错误;C、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首先与硫酸反应,当硫酸消耗尽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沉淀,故沉淀得过一段时间才能出来,正确;D、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加入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导致溶剂的质量减小,故溶质质量析出,溶液质量减小,错误;故选C.20.为了验证镁、铜两种金属活动性大小,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为了达到试验目的,溶液应该选择()A.稀硫酸 B.硫酸镁溶液 C.氯化钠溶液 D.植物油【答案】A【解答】解:A、镁可以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而铜不能反应,所以可以观察到有明显的现象,根据这一现象可以区分开镁和铜的活动性的差异,故正确;B、镁的活动性比铜强,所以都不能反应,故错误;C、钠的活动性比镁和铜都强,所以都不能反应,故错误;D、植物油不能和镁反应,也不能和铜反应,所以没有明显的现象的差异,故错误;故选:A.二、填空题21.如图是化肥碳酸氢铵(NH4HCO3)标签的部分内容。碳酸氢铵化学式:NH4HCO3净重:50kg含氮量:16.0%保存注意事项:防潮、阴凉处施用注意事项:避免雨天、高温天气施用,不要与碱性物质混用(1)纯净的碳酸氢铵由种元素组成,其中N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精确到0.1%);该化肥属于(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化肥碳酸氢铵属于(选填“氮”“磷”或“钾”)肥。(3)根据碳酸氢铵保存和施用注意事项推测,其物理性质是,化学性质是。(各填一条即可)【答案】(1)4;17.7%;混合物(2)氮(3)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或能与碱性物质反应)【解答】(1)碳酸氢铵由氮、氢、碳、氧四种元素组成,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7.7%,该化肥含氮量为16.0%,属于混合物;

(2)碳酸氢铵属于氮肥;

(3)碳酸氢铵保存要注意防潮、阴凉处,说明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22.覆盆子果实因含丰富的维生素、少量水杨酸以及钙、钾等元素,享有“黄金水果"的美誉。其中的水杨酸常温下稳定,加热易分解,微溶于水,其水溶液呈酸性。(1)写出水杨酸的一条物理性质。(2)水杨酸(C7H4O3)属于。(选填“氧化物"、“碱”或“有机物”)(3)决定覆盆子性状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的中。(选填“细胞膜"、“细胞核”或“叶绿体”)【答案】(1)微溶于水(2)有机物(3)细胞核【解答】(1)一是指物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二是指物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水杨酸的物理性质有微溶于水;

(2)氧化物是指只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碱是指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所以水杨酸属于有机物;(3)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所以决定覆盆子性状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的细胞核中23.请根据表中物质回答下列有关问题:序号①②③④物质醋酸生石灰熟石灰纯碱(1)上表中的物质属于碱的是(填化学式)(2)选用表中的物质作为反应物,写出制取氢氧化钠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属于(填写基本反应类型)反应.【答案】(1)Ca(OH)2(2)Na2CO3+Ca(OH)2=CaCO3↓+2NaOH;复分解反应【解答】(1)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Ca(OH)2,它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属于碱;

(2)纯碱就是碳酸钠,而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24.把生锈的铁钉(铁锈的成分Fe2O3)放入过量的稀盐酸中,铁锈会溶解,溶液变成黄色,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铁锈完全溶解后,还看到有气泡产生,经检验是氢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答案】Fe2O3+6HCl═2FeCl3+3H2O;Fe+2HCl═FeCl2+H2↑【解答】解: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2O3),将生锈的铁钉放入盐酸中,先是表面的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与水,反应现象为:铁锈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当铁锈完全反应后,铁与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与氢气,会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25.防止铁制品生锈的常用措施有(写一点即可),也可在铁片表面镀上一层锌,表面会形成一层保护薄膜,其中含有Zn2(OH)2CO3.若该物质通过化合反应生成,试推断,反应物除了Zn、水和氧气外,还应有.【答案】保持干燥;二氧化碳【解答】保持铁制品干燥,给铁制品涂油、烤蓝、喷漆等都可以防止铁制品生锈;若Zn2(OH)2CO3通过化合反应生成,反应物除了锌、水和氧气外,还应有二氧化碳.故填:保持干燥;二氧化碳.26.根据如图所示实验,探究酸碱中和反应。

实验一:通过溶液酸碱度证明酸碱发生中和反应,图②中b、c、d三点处对应溶液所含溶质NaCl的质量大小关系(用b、从、d表示三者关系)。实验二③④⑤操作,(选填“可以”或“不可以”)证明酸与碱发生了中和反应。【答案】d=c>b;可以【解答】(1)实验一:根据图②可知,b点时,溶液的pH>7,此时氢氧化钠还没有完全反应,生成的氯化钠质量较小。c点时,溶液的pH=7,即此时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此时生成的氯化钠质量达到最大。d点时,溶液的pH<7,即滴入的稀盐酸过量,溶液中的氯化钠质量保持不变,因此b、c、d三点氯化钠的质量大小关系为:d=c>b。

(2)实验二③④⑤操作,可以证明酸与碱发生了中和反应。27.旅游过程中可以学习很多知识、结交好友,科学世界的铁元素在“旅游”中认识硫、氧、氢、氯等元素并结为好友(形成化合物),铁的旅游路线与认识朋友关系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表示物质之间转化关系):(1)A→B,B为红色固体,B的化学式为;(2)C处盐1是铁与硫、氧结为好友,B→C的化学方程式;(3)E处盐2是铁与氯结为好友,D→E过程是D与(填化学式)反应得到盐2。【答案】(1)Fe2O3(2)Fe2O3+3H2SO4=Fe2(SO4)3+3H2O(3)HCl【解答】(1)B为铁的氧化物,而氧化铁为红色固体,因此B的化学式为:Fe2O3;(2)C处的盐是氧化铁和酸反应生成,且C中含有硫和氧,则应该是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则反应的方程式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

(3)E处盐2是铁与氯的化合物,而稀盐酸有氢离子和氯离子构成,因此是D与HCl反应得到的盐。28.判断物质的酸碱性最常用的方法是用试液,酸溶液能使它变,碱溶液能使它变。测定物质的酸碱性强弱可用,测定的方法是:用洁净的蘸取被测试的溶液,滴在上面,再将其显示的颜色与对照,看与哪种颜色最接近,从而确定被测溶液的。【答案】紫色石蕊;红色;蓝色;pH试纸;玻璃棒;标准比色卡;pH【解答】因酚酞溶液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都呈无色,所以判断物质的酸碱性最常用的方法是用紫色石蕊试液,酸溶液能使它变成红色,碱溶液能使它变成蓝色,测定物质的酸碱性强弱可用pH试纸,测定方法是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被测试的溶液,滴在上面,再将其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再读出对应的pH。

故答案为:紫色石蕊;红色;蓝色;pH试纸;玻璃棒;标准比色卡;pH。29.盐是跟中和的产物,由阳离子(包括铵根)和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答案】酸;碱;金属;酸根【解答】盐是电离时产生金属盐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故答案为:酸碱金属酸根30.用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序号填空①氧气②氮气③烧碱④浓硫酸⑤熟石灰(1)可用作食品保护气的是;(2)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的是;(3)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答案】(1)②(2)④(3)⑤【解答】(1)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不容易与其他物质反应,可用作食品保护气,故选②;

(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与二氧化碳不反应,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故选④;

(3)熟石灰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选⑤。三、实验探究题31.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并且瓶盖没有完全密封的无色溶液(如图),为确认其中的溶质,同学们进行了如下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到其中去,回答有关问题。[进行猜想]猜想Ⅰ.该溶液的溶质是NaCl;猜想Ⅱ.该溶液的溶质是NaOH;猜想Ⅲ.该溶液的溶质是Na2CO3;猜想Ⅳ.该溶液的溶质是NaHCO3。(1)[查阅资料]常温下物质的相关信息如表.物质NaClNaOHNa2CO3NaHCO3常温下的溶解度/g36109常温下稀溶液的pH713119从物质的相关信息可知,该溶液的溶质不是NaHCO3.[进行实验]测定溶液的pH大于7,该溶液的溶质不是。(2)同学们又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过程如图。

①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②实验可以判断原无色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3)[获得结论]该瓶原来装的无色溶液的溶质是NaOH,并且(选填“没有”“部分”或“全部”)变质。【答案】(1)NaCl(或氯化钠)(2)Na2CO3+CaCl2═CaCO3↓+2NaCl;NaOH、Na2CO3(3)部分【解答】(1)【进行实验】测定溶液的pH大于7,该溶液的溶质不是NaCl(或氯化钠)。

(2)①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

②加入的氯化钙过量,那么其中的碳酸钠已经全部除去,再加入无色酚酞试液后,变成红色,说明其中肯定存在氢氧化钠,那么原来的无色溶液中溶质种类为:NaOH、Na2CO3。(3)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无色溶液同时存在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因此这瓶氢氧化钠部分变质。32.下图装置可以完成多个简单实验,具有药品用量少、实验现象明显、尾气不外逸等优点。滴管甲烧杯①滴管乙烧杯②试剂H2O生石灰稀盐酸Mg(1)若甲中吸有浓氨水,乙中吸有无色酚酞溶液,将甲、乙中的液体同时挤出,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2)若甲中吸有水,乙中吸有稀硫酸,烧杯①中做有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烧杯②中盛有碳酸钠粉末。为了验证使石蕊变色的物质是碳酸而不是二氧化碳,应采取的实验操作是。(3)按照上面表格中有关内容,若先将甲中的液体挤出,观察到气球明显鼓起,一段时间后恢复原状;再将乙中的液体挤出,气球又明显鼓起。气球鼓起是因为装置内气压增大,两次气压增大的原因依次是、。【答案】(1)分子是不断运动的(2)先将乙滴管中的稀硫酸滴入烧杯2中,观察烧杯1中的纸花是否变色,再滴入甲滴管中的水,此时观察烧杯1中的纸花是否变色(3)第一次为温度升高导致瓶中气压增大;第二次为产生气体导致瓶中气压增大【解答】(1)若甲中吸有浓氨水,乙中吸有无色酚酞溶液,将甲、乙中的液体同时挤出,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2)若甲中吸有水,乙中吸有稀硫酸,烧杯①中做有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烧杯②中盛有碳酸钠粉末。为了验证使石蕊变色的物质是碳酸而不是二氧化碳,应采取的实验操作是:先将乙滴管中的稀硫酸滴入烧杯2中,观察烧杯1中的纸花是否变色,再滴入甲滴管中的水,此时观察烧杯1中的纸花是否变色。

(3)气球鼓起是因为装置内气压增大,两次气压增大的原因依次是:第一次为温度升高导致瓶中气压增大、第二次为产生气体导致瓶中气压增大。四、解答题33.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硫酸钾、氢氧化钾、碳酸钙、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该白色固体的组成,某小组取适量样品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白色沉淀Ⅰ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