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第1节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考点呈现体系构建不同人口增长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考向解读以图表为载体考查人口增长及人口问题,多为选择题必备知识自主诊断一、人口增长阶段及其模式转变1.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特别提醒人口增长包括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与死亡率决定的。一个地区由于人口迁移或流动导致的人口数量的变化,称之为机械增长。2.人口增长模式转变(1)人口增长模式的概念:又称人口发展模式,它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率、死亡率和率随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2)阶段划分及模式类型。特别提醒(1)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首先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然后出生率迅速下降,最终导致自然增长率的下降,从而完成从原始型向现代型的转变。(2)一个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受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文化观念、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中生产力水平是决定性因素。(3)几个关注点:①当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时人口总量达到最大,此后将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②目前,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已基本实现了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二、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国家类型人口问题影响对策发展中国家人口率高、自然增长快,人口比重过大等
加大了资源、环境和就业、医疗卫生、教育等方面的压力,导致经济增长速度降低、人民生活水平上升缓慢;加剧贫困,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实行政策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和人口
短缺,社会赡养费用上升;影响经济增长;负担过重
鼓励生育、推迟退休、接纳海外移民和外籍劳工关键能力学案突破考向一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思路·典题透析【典例】(2020全国Ⅲ卷,4~6)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差值可以表示当地人口常年(半年以上)外出的数量。下图显示2010年我国西部某市50岁以下各年龄组女性人数。调查表明,该市妇女生育峰值在21~29岁。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以下时间段中,该市人口出生率最高的为()A.2001—2005年B.1991—1995年C.1981—1985年D.1971—1975年(2)造成该市20~24岁年龄组人数明显偏多的原因可能是,该组人口出生期间()A.生育政策放宽B.经济发展提速C.育龄妇女较多D.生育观念转变(3)推测2010—2030年该市人口发展的变化是()A.人口出生率逐渐提高B.人口增长较为缓慢C.2025年迎来生育高峰D.人口总量逐渐减少[尝试解答](1)(2)(3)
规律·深化整合1.人口增长的计算(1)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当年出生人口-当年死亡人口)/年初总人口。(2)人口增长率=(某时段末人口数-该时段初人口数)/该时段初人口数=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机械增长率。(3)人口总增长量=自然增长量+机械增长量。(4)n年后的人口数=人口基数×(1+自然增长率)n(n为经过的年数)。(5)人口总负担系数=被抚养人口总数/15~64岁人口总数。被抚养人口指0~14岁和65岁及以上的人口。2.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1)根据生产力水平判断(2)根据国家类型判断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属于传统型,个别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古巴等,已经属于现代型;发达国家多属于现代型。(3)根据数值特征判断类型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原始型3%左右3%左右接近于0,甚至是负值传统型3%左右1%以上2%左右现代型1%左右1%左右1%以下,接近于0,甚至是负值题组·训练突破(2020安徽合肥四模)下图示意我国某省2011—2016年人口增长率。据此完成1~2题。1.图中人口数量变化最大的一年是()A.2012年B.2013年C.2014年D.2016年2.2014—2016年,该省人口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A.计划生育政策调整B.城市房价增长快C.生活水平大幅提高D.产业升级和转型考向二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
思路·典题透析【典例】(2018江苏卷,13~14)下图为某国2017年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导致该国青壮年性别比严重失衡的因素是()A.政局动荡B.生育观念C.产业结构D.自然灾害(2)该国最可能位于()A.北美 B.西亚C.西欧 D.南美[尝试解答](1)(2)
规律·深化整合1.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及其对策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状况、面临的人口问题和采取的对策及今后的变化趋势,可采用对比分析的形式如下:项目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问题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严重人口增长过快、青少年及儿童比重过大原因①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②有良好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③人口受教育水平高,生育意愿不强①经济落后,现代化水平低,需要的劳动力多;②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不完善;③政治独立、经济发展、医疗进步影响①社会经济负担加重;②影响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③老年人生活孤单、生活困难;④劳动力不足;⑤青壮年负担过重①粮食供给不足;②教育、就业问题突出;③人民生活贫困化;④人口素质偏低;⑤产生持久的环境压力等续表项目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措施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实施计划生育政策,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趋势人口数量比较稳定,但一些国家还会逐渐减少随着控制人口措施的实施,人口增长将趋缓2.我国人口政策的调整:从“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2013年我国实施了“单独二孩”政策,即允许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2016年1月1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我国人口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因:生育率(每个妇女在育龄期间生育的子女数)低位徘徊;老龄化与少子化并存;劳动人口短缺带来人工成本的急剧上升;较少的劳动力抚养更多的老人,养老金不断透支等。题组·训练突破(2020湖南岳阳联考)一般认为城市化水平达到70%时进入城市化的高级阶段。下图示意2010—2050年我国劳动力人口(注:劳动力人口是指20~59岁男性人口及20~54岁女性人口)变化趋势。据此完成1~2题。1.图中显示()A.全国劳动力人口减少B.城镇非劳动力人口锐减C.农村劳动力人口剧增D.城镇人口多于农村人口2.据图推测,2020年后我国应()①积极发展大中城市②提高制造业水平③积极扩大耕地面积④延迟退休年龄A.①③ B.①④C.②④ D.②③核心素养专项提升图表突破人口地理统计图的判读
(一)人口金字塔图思路·典题透析【典例】(2019全国Ⅰ卷,4~5)下图示意2015年欧盟境内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的人口结构。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与欧盟籍相比,2015年非欧盟籍()A.男性人口数量较多B.25~50岁女性比例较小C.劳动人口比例较大D.50岁以上人口比例较大(2)近些年来,非欧盟籍人口占欧盟总人口比例持续加大,使欧盟()A.人均消费剧增 B.老龄化进程趋缓C.人均收入剧降 D.劳动力供给过剩【思路分析】[尝试解答](1)(2)
技巧·思维建模人口金字塔图又称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图,可直观地表示某一地区人口的年龄构成和性别构成,进而分析该地区未来的人口变化趋势和可能存在的问题。1.一般表示方法将总人口按性别分成两栏,再按一定的年龄段分组,以图中的纵轴表示各年龄组,横轴分别表示各年龄组中男、女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2.判断方法(1)读构成可直接读出该地区不同年龄段所占人口的比例和男女比例差异。(2)定类型①年轻型(增长型)——年轻人比重大,塔形下宽上尖(甲图);②成年型(静止型)——除极老的年龄组外,各年龄组人数差别不是很大,塔形较直,只在高龄部分(塔尖)急剧收缩(乙图);③年老型(缩减型)——年轻人比重小,中年以上人口比重较大,塔形上下窄、中间宽(丙图)。(3)析变化①从年轻型到年老型的正常转变(如上图)。其变化主要是受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影响,随着人口增长模式由原始型向现代型的不断转变而转变。②异常变化某年龄段男女比例突然变小(如下图①处)。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由计划生育等原因导致出生率突然降低;二是由重大灾害等原因导致死亡率上升;三是人口的大量外迁。某年龄段男女比例突然增加(如下图②处)。其变化可能是由就业、升学等原因导致的人口大量迁入。男女比例的明显失调(如上图③处)。可能是战争导致的大量男性死亡,也可能是钢铁、纺织等对职工性别有一定要求的工厂建设导致。迁移·对应训练“全面二孩”政策的目标人群是指新政策下涉及的允许生育二孩的育龄妇女。下图为我国2016年全国“全面二孩”政策目标人群分布图。据此完成1~2题。1.全国目标人群的年龄分布特点是()A.顶部较少 B.中部膨胀C.底部收缩 D.均衡排列2.2016年全国启动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但是新增出生人口数量却相对有限。其主要原因可能是()A.目标人群的年龄结构偏老B.目标人群的总体数量较少C.城市工作压力大收入偏低D.农村医疗落后死亡率较高(二)三角坐标统计图的判读方法思路·典题透析【典例】下图为江苏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图。关于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①0~14岁人口比例上升,人口增长加快②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就业压力增大③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上升,老龄化进程加速④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劳动力充足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思路分析】[尝试解答]
技巧·思维建模1.读平面正三角坐标图的关键(1)图中数据只表示相对量,即“比重”或“比例”,不表示绝对量。(2)图中每个点都能够读取三个变量的坐标数值,各构成要素所占比重的总和必然是100%。(3)此类图的构成要素只有三项,而不像其他统计图的构成要素可多可少。(4)三项要素的值在数轴上由低到高的延伸方向一致,可以全部向右由大到小,也可以全部向左由大到小。2.判读方法(1)沿着三个坐标轴数值增大的方向画出三个箭头,如图中的A、B、C。(2)过图中标出的点,分别画出与上述三个箭头平行且延伸方向一致的三条直线。(3)读出上述直线与三个坐标轴的交点坐标值,这就是待求点在三个坐标轴上的坐标。图中待求点的三个坐标,0~14岁约为27%、15~64岁约为55%、65岁及以上约为18%。(4)验证一下三个比例数值的总和是否为100%。平面正三角坐标图还可以运用转“三”为“二”法判读,即把“三轴坐标图”转化为常见的“二轴坐标图”,以方便阅读,如下图。迁移·对应训练下图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三种年龄段人数占总人口的比重。据此完成1~2题。1.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2.图中③国65岁及以上年龄段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大小及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是()A.20%鼓励生育 B.15%采取移民政策C.60%计划生育 D.30%鼓励人员出国(三)四边形统计图的判读思路·典题透析【典例】下图为1950—2010年世界及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人口变化过程。根据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有关世界人口变化过程的表述,正确的是()A.1950—2010年人口死亡率大于人口出生率B.1950—1970年人口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小C.1990—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不变D.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2)图中代表北美洲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思路分析】第(1)题,从图中看出,1950—2010年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都大于0,因此人口死亡率小于人口出生率;图示世界人口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小的阶段是1990—2010年;1990—2010年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在持续下降;1950—1970年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上升至23‰左右。第(2)题,图中①1970—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最高,代表;④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代表欧洲;②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③,因此②代表亚洲,③代表。
[尝试解答](1)(2)
技巧·思维建模四边形人口统计图中有两边分别表示两个变量(一般是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另外两边表示一个变量(通常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如下图:对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根据一般的直角坐标图的判断即可得出数据,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读取,我们一般以第三个变量作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读数时沿对角线方向读取即可。如,图1中底边(横轴)表示的是人口死亡率,左边纵轴表示的是人口出生率,另外两边表示的是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对于图中Ⅰ、Ⅱ、Ⅲ、Ⅳ四点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判断,是先作出一条对角线(图2),沿对角线箭头方向读取(箭尾到箭头表示数据越来越大),由此得出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由低到高依次是Ⅱ、Ⅰ、Ⅳ、Ⅲ。判断某点具体的数据时,可过此点作对角线的平行线,交于两边即可,如图2中过Ⅰ点的虚线。(Ⅱ、Ⅰ、Ⅳ、Ⅲ各自的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依次大约为0、5‰、16‰、29‰)。迁移·对应训练台湾地区的出生率每12年便会周期性出现一种特殊的逆转变化,这就是“虎兔龙现象”。台湾许多男女偏爱兔宝宝,避开虎宝宝,更期待龙宝宝。读台湾地区2010—2014年人口数据统计图,完成1~2题。1.台湾地区下一波人口出生峰值期和低谷期可能出现在()A.2023年、2022年 B.2024年、2025年C.2026年、2025年 D.2024年、2022年2.据图可知,2010—2014年台湾地区的()A.人口出生率波动下降B.死亡率波动比出生率大C.社会老龄化现象严重D.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六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第1节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必备知识·自主诊断一、1.迅速增长生产力2.(1)出生自然增长(2)高—高—低低—低—低高增长发展中二、出生少年儿童计划生育老龄化劳动力青壮年关键能力·学案突破考向一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思路·典题透析解析第(1)题,2001—2005年出生的人在2010年是5~9岁,1991—1995年出生的人在2010年是15~19岁,1981—1985年出生的人在2010年是25~29岁,1971—1975年出生的人在2010年是35~39岁。据图可知,这四个年龄段育龄妇女人数35~39岁最多,说明当时出生率最高,D项正确。第(2)题,该市20~24岁年龄组出生时间大致是1986—1990年,由于该市妇女生育峰值在21~29岁,1986—1990年的育龄妇女在2010年年龄在41~53岁,据图可知2010年年龄在41~49岁人数较多,因此造成20~24岁年龄组人数偏多的原因是该组人口出生期间育龄妇女较多,C项正确。第(3)题,推测2010—2030年该市人口变化,即20年后的变化。该市妇女生育峰值在21~29岁,20年后进入生育年龄的人在2010年是0~4岁、5~9岁,图中这部分人数量少且较长时间人数少,且10~14岁的人也较少。因此推测2010—2030年该市人口增长较为缓慢,B项正确。人口出生率逐渐增加趋势不明显且不一定是逐渐增加,A项错误。2010—2030年该市人口增长较为缓慢,2025年即15年后进入育龄年龄的人在2010年是6~14岁,这部分人在2010年数量较少,不会在2025年出现生育高峰,C项错误。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多,生育政策较宽松,且图中信息不足以判断其人口总量减少且20年期间不一定是逐渐减少,D项错误。答案(1)D(2)C(3)B题组·训练突破1~2.1.D2.D第1题,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的自然增减和人口迁移(机械增长),即年均人口增长率=机械增长率+自然增长率。由图可知,2016年人口的机械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和的绝对值最大,故2016年人口数量变化最大,D项正确。第2题,由图可知,2014—2016年,该省人口增长变化表现为人口自然增长率略有上升,人口机械增长率上涨快,说明该省的人口拉力因素增强。结合选项,产业升级和转型可能会吸引大量人员来此务工。城市房价增长快不会导致人口大量迁入。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对人口机械增长作用较小。生活水平在三年内很难大幅提高。D项正确。考向二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思路·典题透析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该国20~59岁人口中,男性人口比重远大于女性人口,可能是因为该地区的产业结构发展需要,导致青壮年性别比严重失衡,故C项正确。政局动荡并不会出现男女比例严重失衡的问题,A项错误;只有青壮年的性别比差距大,因此不是生育观念的影响,B项错误;自然灾害不会导致性别比严重失衡,D项错误。第(2)题,西亚由于石油产业发达,开发石油需要大量的男性青壮年劳动力,B项正确。北美、西欧经济发达,老年人口比重比较高,A、C两项错误;南美经济发展水平低,不会吸引大量青壮年迁入,D项错误。答案(1)C(2)B题组·训练突破1~2.1.A2.C第1题,全国总人口×全国劳动力人口比重=全国劳动力人口。计算可知,全国劳动力人口减少,A项正确。同理可得城镇劳动力人口增加,由于存在人口由农村到城市的流动现象,并不能说明城镇非劳动力人口锐减,B项错误。全国劳动力人口减少,而城镇劳动力人口增加,说明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农村劳动力人口减少,C项错误。2010年城镇人口少于农村人口,D项错误。第2题,图示2020年我国劳动力比重约为50%左右,劳动力的减少必将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发展,为了充盈劳动力,可以延迟退休年龄,④正确。提高制造业水平,可以加大科技和先进设备的投入,使劳动生产效率提高,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03月浙江金华市金东区部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17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03月广西贵港市引进民办普通高校高层次人才45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03月嘉兴海盐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96人-统考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03月安徽农业大学专职辅导员和管理岗位公开招聘16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03月台州市科技馆公开招聘3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中级网络工程师-2019年下半年(下午)《网络工程师》案例分析真题
- 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2025年初三下学期第六次检测试题英语试题试卷含答案
- 大连软件职业学院《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传递现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昆明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有机食品》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产品特殊价格申请表
- 2023年河南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经开院区招聘药学工作人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一年级语文雨点儿-教学课件【希沃白板初阶培训结营大作业】
- 卫生部手术分级目录(2023年1月份修订)
- GA/T 1323-2016基于荧光聚合物传感技术的痕量炸药探测仪通用技术要求
- 钢栈桥施工监理细则
- 优秀员工荣誉证书模板
- 金蝶PLM详细介绍
- 湖南文艺出版社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
- 高中语文《祝福》“谁是凶手”系列之祥林嫂死亡事件《祝福》探究式学习(教学课件) 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