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八年级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八年级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八年级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八年级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1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满分100分,时间50分钟,请同学们把答案写到答题卡上,考试结束时,只交答题卡)一、单项选择题,请把所选答案填至答题卡上。1.我国位置优越,幅员辽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我国领土跨纬度广,有利于发展多种农业经济B.与加拿大,俄罗斯,巴西相比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C.位于亚洲西部,太平洋东岸D.我国领土最西端位于新疆帕米尔高原上2.“当海南岛进入春耕时节,黑龙江还是一片冰天雪地”,这句话说明了()A.我国领土东西经度相差很大B.我国陆上疆界很长C.我国南北纬度相差很大D.我国海上疆界很长3.“十一”小长假期间,王强同学在益阳市街头看到某旅行团乘坐的一辆车牌号码为“贵A·56488”A.这辆大巴车来自上海B.车上的旅客沿途领略了椰树林C.该辆汽车穿过了黄土地D.旅客在途中看到了大片的茶树林4.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于2015年8月9日至17日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举行。若按民族人口数分配参赛名额,你认为参赛运动员人数最多的民族是()A.壮族 B.汉族 C.维吾尔族 D.回族读“2006﹣2011年中国(除港澳台外)人口数量及自然增长率变化情况图”,完成下列问题根据图可知,2006年到2011年,我国人口变化的趋势是()A. 人口总量停止增长B. 人口总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C. 人口增长速度越来越快D. 人口总量增加,但增长速度下降6.有关我国人口政策的叙述正确的是()A.“单独二孩”政策不能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B.晚婚、晚育是控制人口数量的有效措施C.延迟退休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减轻子女负担D.依据我国人口现状,计划生育国策可取消读四省区轮廓,回答下列各题()。7.图中①、②、③、④四省的简称分别是()A.湘、晋、黑、鲁 B.鄂、陕、黑、鲁C.鄂、晋、辽、鲁 D.赣、陕、吉、鲁8.图中甲、乙、丙、丁四段河流的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甲处水量小 B.乙处能出现凌汛C.丙处结冰期长 D.丁处水能资源丰富9.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我国地形分布的是()10.我国地形、地势及其对农业,气候,河流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地面积广大,有利于耕作业

B.我国地势东高西低,河流全部自西向东流注入太平洋

C.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平原面积约占60%

D.地势阶梯分界处附近的河段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所以水电站建在阶梯交界处。下面甲、乙、丙、丁四个轮廓图,读图回答11-14问题。11.四幅图中的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一、二阶梯分界线是()A.甲B.乙C.丙D.丁12.以上四省区中,主要分布在第三级阶梯的是()A.甲B.乙C.丙D.丁13.乙图中①②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分别是()A.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B.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C.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D.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14.乙图中①②所代表的气候区分别是()A.湿润区半湿润区B.干旱区半干旱区C.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温带季风气候区D.温带季风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15.关于我国河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季风气候影响B.内流河大部分属于季节性河流C.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D.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16.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水资源东南少,西北多B.水资源夏秋多,冬春少C.总量丰富,人均不足D.土地资源类型齐全,分布不均17.右图为某河流域局部图。一业余科考队从=1\*GB3①地出发,沿该河主河道沿岸,=1\*GB3①、=2\*GB3②、=3\*GB3③、=4\*GB3④地进行科学考察,科考队经过对四地的粗略考察,得出如下结论:=1\*GB3①地土地荒漠化严重,=2\*GB3②地所在的省份已经根治了水土流失、=3\*GB3③地水土流失依然严重,=4\*GB3④地地上悬A.=1\*GB3① B.=2\*GB3② C.=3\*GB3③ D.=4\*GB3④ 右图为我国长江、黄河、珠江和塔里木河的流量年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18-19题。.甲、乙、丙、丁四条河流中,属于内流河的是甲河 B.乙河 C.丙河 D.丁河19.四条河流中流量最大和含沙量最大的分别是A.甲河与丙河 B.甲河与丁河C.乙河与丙河 D.乙河与丁河20.连续暴雨在山区容易引发的自然灾害是()A.火山、地震 B.沙尘暴C.滑坡、泥石流 D.寒潮21.下列选项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A.铜矿 B.温泉 C.潮汐能 D.海鱼下图是海口、吐鲁番、北极村、五道梁的年内各月的气温和降水量柱状图。22.关于四地气候类型特点的叙述不正确是()A.海口——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B.漠河——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夏季短促,温暖湿润C.吐鲁番——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全年湿润D.五道梁——全年低温,降水较少23.冬季漠河温度比海口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位置B.地形影响C.海陆位置D.人为影响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图,完成24-25题。24.a和b土地利用类型是()A.林地 B.耕地 C.草地 D.沙漠25.适宜发展畜牧业的是()A.a B.b C.c D.d

康巴什新区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初二第一次检测(科目:地理)答题纸一、单项选择题,请把所选答案填至答题卡上。(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26.读“中国山脉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1)写出以下地理事物的名称海洋C:;岛屿D:。高原E:;盆地F:。山脉H:;平原I:。(2)山脉H和哪条河流构成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填河流名称)。关于这条分界线地理意义说法正确的是。(选择题)A.我国1月份0°C等温线大致经过该地B.年C.大致是半湿润和半干旱分界线D.大致是中温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3)受的影响,乌苏里江和帕米尔高原存在时差。(填A或B))A.东西跨经度广B.南北跨纬度广(4)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和盆地主要分布在。(填A或B)A.东部地区B.西部地区27.读“长江水系略图”和“长江干流纵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1)长江发源于________________,由____________注入东海。从长江干流的流向可以推断,我国地势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2)长江素有“水能宝库”之称。据图说出长江的水能主要集中在________(上游、中游、下游)河段。(3)图中M是______________水利枢纽,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其主要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写出1点即可)。(4)金沙江、川江、荆江三河段中,最易发生洪涝灾害的是________,主要原因是

。(5)长江、黄河都流经的地形区是(

)高原,它们都流经的省区是(

、(

)省。(6)长江湖北荆江段江水浑浊,这表明长江(水文特征)较大,主要是由于长江中上游地区植被破坏带来严重的(生态问题)所致。2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B线大致通过;(填降水量)B线以西,农业部门以业为主。C地的粮食作物以为主,油料作物以为主,农作物的熟制是。从地形上看,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________及低缓的________地区。(3)C、D两地中,夏季平均气温较低的是地,原因是。(4)E区域的河流以(内、外)流河为主,主要的水源补给是。29.阅读图和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1分)材料:2012年9月以来,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高温少雨,湖南、江西、浙江、安徽等地出现不同程度的秋旱,秋旱导致上述地区的江河湖库蓄水比常年同期明显偏少,影响了水上航运、水力发电、生活用水及农业生产。(1)受灾地区主要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主要属于________带(温度带)和________地区(干湿地区)。(2)C、D、E、F为此次受旱较严重的省区。其中C是________省(填全称),F处的山脉名称是______________,是_______省和_______省的分界线(填简称)。(3)E省地处平原,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__,该平原成为“鱼米之乡”主要是受__________气候的影响,该气候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干旱给当地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严重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30.读“南水北调示意图”,完成有关要求(5分)南水北调工程共有三条输水路线,其中西线方案是直接把上游或支流的水,输到上游;(2)东线方案的取水地点位于附近,取水路线利用(河)北上.(3)南水北调工程是为了解决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问题而规划和实施的.

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CCDADBBCBDABD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CCABDACACABD一、单项选择题,请把所选答案填至答题卡上。(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26题(10分)黄海,海南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