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综合文摘)杨柳与离别诗(教学论文)_第1页
(语文综合文摘)杨柳与离别诗(教学论文)_第2页
(语文综合文摘)杨柳与离别诗(教学论文)_第3页
(语文综合文摘)杨柳与离别诗(教学论文)_第4页
(语文综合文摘)杨柳与离别诗(教学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杨柳与离别诗(教学论文)语文综合文摘杨柳的千种风姿,万种风情,无不洋溢着诗意。历代文人墨客尤其宠爱它,以柳入诗的大概不下几千首。成为千古名句的就有陶渊明的“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贺知章“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刘禹锡的“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韩愈的“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高鼎的“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毛泽东的“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杨柳走进诗词,为诗词增色;诗词装扮杨柳,使杨柳传情。从《诗经》开始,“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就首开了咏柳寄情借柳伤别的先河。天下千树万树,“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人们送别偏要折柳写柳,这是因为“柳枝依依”,含情脉脉,“条条有情”的缘故。古人取其义表示眷恋不舍,以柳相留。“柳”者,“留”也,“柳”、“留”二音相谐,因而“折柳”相留,表示情真意切的惜别之情。折柳送别,自汉朝以来就有了。南朝乐府民歌有“上马不促鞭,反折杨柳枝,碟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反映了那时赠别,马上的、马下的都折柳。送别难免有离别之苦,古代人们所处的环境与条件,使离别后的重逢成为十分不易的事情。且不说用作交通工具的牛车木船的迟缓和道路的崎岖蜿蜒,就是离别者自身的生命也难以保障。“呜呼,胜地不常,盛宴难再。”当时的人们离别很可能就不能相见。有的甚至成为永别。离别还意味着死亡、漂泊、流浪、宦游,“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沟头流水,尽是他乡之客。”离别是一种深刻的生命体验,是一个超越的、永恒的生命的问题。浩若烟海的中国古典诗歌里,随处可见那种离别时分的忧愁伤感。有相顾无言的,有悲悲切切的,有挥泪饮酒的,有抚琴悲歌的,有垂胸顿足的,更有呼天抢地的。离别就这样表现了生命的不自由,为了生命价值的实现,人们不得不承受空间阻隔的痛苦,承受走向未知的恐惧,承受与亲朋好友故乡故土告别的感情折磨。离别使人们的正常生活一次次被剥夺,人们不得不一次次的重新确定自己的人生,重新确定自我。这一切,都使别离蒙上一层悲切忧伤痛苦迷茫的情调,尽管春光无限,人们也会黯然伤神。“杨柳岸”成了凄苦离愁的地方,“烟柳断肠处”道明了柳的意境就是凄婉哀怨。在唐朝,折柳送别更是盛行,长安灞桥,专门种植了许多杨柳,供人们离别时候攀折。“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唐人这两句诗,说的就是灞(亦作霸)桥折柳。灞桥在哪里?折柳灞桥是怎么回事?这是值得说一说的。灞桥在灞上,座落在长安以东(今陕西西安东)。这里,曾经是秦末农民起义队伍进入关中后,驻扎过的地方,距当时秦国都城咸阳,不过是咫尺之遥。兵临城下,起义军在这里接受了秦王朝的投降,宣判了暴秦的灭亡;随后刘邦又在这里宣布历史上有名的“约法三章”,整顿了起义军的军纪,得到当地人们的赞许和拥护。可见,灞上有它当年值得纪念的伟绩丰功。灞桥附近,有个灞陵,这是汉文帝刘恒的陵墓。他生前主张薄葬,死后埋葬较为简朴,顺着灞陵山势筑墓,不再聚土加高加大为坟,其山下有川,水流不竭,这条水,就叫灞水,灞上傍水,水上有而二种也。”杨与柳二者同属于杨据《三辅黄图》说:“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此桥,折柳赠别”故又名销魂桥。从汉、唐以来,这儿不知演过多少人间悲剧,也不知有多少文人学士将它摄入诗篇。“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年年柳色,灞桥伤别”,王之涣有诗说:“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离别多。”可见,在灞桥握别的离情有多么深厚,诗人把送别离恨写得销魂蚀骨。据唐诗说,杨柳是“专管”人们离别的,解人们离恨的。“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意思是,长安道上的千树万树,唯有垂杨管别离。据《天宝遗事》说,霸桥迎来送往,“此为离别之地,故呼为销魂桥。”这就是后人说的“霸桥送别,桥是销魂。”折柳霸桥,霸桥尚在。横贯我国东部和西部的大动脉陇海铁路就经过那里。长安是我国“六大古都”之一,大日北中国东西经济文化的交流十分频繁,不是这样,有怎么会有频繁的赠别,有怎么会有“霸桥折柳”呢?“为近都门多送行,长条折尽减春风”,大家送行,走出长安都门,离人去了,长条折尽,春色又减去几分。据说,长条是一种离恨,当年有个雍某人也在送客,来到一座名叫“情尽桥”的桥头上,问左右随从:“为什么要起这样的桥名?”左右说:“因为这桥是送迎之地,把客人迎来了,情也迎完了;把客人送走了,情也送走了。所以就叫‘情尽’”雍某人一听,感到不象话,当即题诗曰“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条条就是“长条”,也就是条条柳枝;柳枝条条,喻为条条“离恨”。折柳赠别,不少地方也有这种习俗。例如江南地区有所谓“折柳亭上提壶”的说法,这是宋代江____(省、市、区、县)的“折柳亭”,据说是宋人张咏所建。“提壶”大概是指长亭、短亭赠别,送君一杯酒,折柳告别离的意思了。古代四川巴州柳独具姿采,“风懿绝殊”,“巴州西门外,自古是通向京师之路”,明代有个太守郑某人,见柳姿风采,感到十分可爱,途中有亭,便命名为“折柳亭”,以“取折柳赠别之意”。唐朝杨巨源:“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行者借折柳自喻,将送行者比作春风,意味,只有你如春风殷勤吹拂折柳那样,带着深沉真挚的感情来为我送行。这是一种十分动情的联想和幻觉,行者把自己的感情渗透到物象之中,本来是无情的东西,看上去也变得有情了。宋谢枋评此诗到:“杨柳已折,生意何在,春风披拂如有殷勤爱惜之心,此无情似有情。”“会得离人无限意”的杨柳,就这样充当人们离愁别恨的载体,“千丝万絮惹春风”,留下了一串串带泪的故事。这些离别诗都被一种千回百结的愁肠所缠绕,被一种凄风苦雨的色彩所笼罩。直到王维一曲阳关三叠,高歌“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轻轻柳色新”,一场清爽明亮的朝雨,洒洗了亘古如斯、哀怨凄苦的“轻尘”,“柳色”更新,终于使离别透露出一种富于希望的情调。毕竟,“多情自古伤离别”,王维的“朝雨”冲不走诗人们太多的凄凉悲苦与无奈。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三个景物组成了一个萧瑟飒然的环境,再加一个别酒醒、不见情人的“我”,烘托出了离别者的内心苦楚,使读者充分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一片悲愁难己的情怀。柳永一生浪迹江湖,留连红楼,同歌妓舞女有着较多的交往,因而刻画离别情绪及其传神,这首词情致缠绵细腻,结构萦回曲折,声韵凄楚婉转,为历代所传诵。“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当年幼柳的嫩枝,如今都已成了衰飒垂老的古柳了,真是历尽沧桑,令人触目伤怀,词人写折柳送别的人间悲剧,一个“几”字,把多少人、多少代的共同悲哀一笔写尽了。周邦彦的“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表面上看来是爱惜柳树,深层的涵义却是感叹人间离别的频繁,情深意挚,耐人寻味。“指青青杨柳,又是轻攀折。动黯然,知有后会甚时节”,“西城杨柳弄轻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一代又一代的人都将离恨付杨柳,一片烟水凄迷中,有着太多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