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启六年《清口灵运碑记》考释_第1页
明天启六年《清口灵运碑记》考释_第2页
明天启六年《清口灵运碑记》考释_第3页
明天启六年《清口灵运碑记》考释_第4页
明天启六年《清口灵运碑记》考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明天启六年

「清口灵运碑记」

考释壹贰叁肆研究缘起碑记简介碑文释读研究思考目录研究缘起壹壹研究缘起2018年5月12-16日,镇宁淮历史地理专业考察,第4天5月15日下午。14:25到达考察点17——惠济祠-天妃坝遗址、张福河船闸,考察点18——通济闸(二闸)、惠济闸(头闸)、甘罗城遗址、顺黄坝遗址。自二闸入口继续南行1.5公里,到达码头村四组,但起初未能找到惠济正越闸的具体方位,询问村民也并不清楚。我根据《考古报告》所附的惠济正闸发掘照片,找到与照片相符合的变电箱及民居房屋,确定了头闸位置所在。越闸在其东面500米处。在此歇息片刻后集体合影,未继续前往惠济越闸,错过清口灵运碑。步行穿越码头村四组、六组,乘车北去,途径甘罗城遗址,时间紧张,未能下车。继续西行,17:35抵达顺黄坝遗址,但大门紧锁,时间较晚,无法进入参观,在遗址大门外,我为大家讲解了顺黄坝遗址考古发掘成果。继续向西过四龙碑桥,为张福河河道,亦废黄河故道。西岸堤坝即为拦黄坝。未能继续前往汪英桥一带,考察旧县村(清河旧县)和玉坝村(御坝)。碑记简介贰贰《清口灵运碑》简介《清口灵运碑记》是淮安现存年代较早的水神祭祀显应的明代漕运碑刻文献,是淮安清口地区一带年代较早、保存较好、史料价值很高的一方祈神碑,本立于清口张将军庙中,晚清时清口淤塞,庙祠圮废,此碑亦湮没地下。民国时期地方人士多次挖掘寻找,庙基找到但碑仍无踪。解放后亦曾多次寻找未果,文革期间曾作为桥板,为行人踩踏多年,后为曾任水利站长的码头村三组村民薛鹏祥发现并保护起来(今淮阴区码头镇西敬老院旁),供专家学者和游人参观和释读。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清口灵运碑记

所在处沿码头镇南街向前行驶,约1公里到达东港桥。正对着东港桥的公路弯道,是洪泽湖大堤的起点,即“洪泽湖大堤零起点标志园”。北侧堤腰建有一座方亭,亭中立有一块高大的古碑。碑头隐约能见“清口灵运碑记”六个篆书大字。碑文却因岁月的磨蚀而漫漶不清了。亭外立有一块花岗岩石碑,将《清口灵运碑记》全文刻在上面。碑文释读叁叁碑文释读《清口灵运碑记》立于明朝天启六年(1626年),碑高2.26米,宽0.69米,厚0.21米,青石雕凿,碑质为金砂鱼籽石,碑额联体,碑首呈半圆形,四周有7厘米宽的线刻祥云和如意精美图纹。碑阳碑文21行,满行36字,共583字,由总漕苏茂相撰文并书。碑阴碑文14行,满行36字,共288字,有苏茂相为“清口祷河有应志喜”诗二首和从祷官员39人的官衔、姓名。

叁碑文释读碑身文字如右图所示,因年久腐蚀风化严重,碑文难辨,吴文已对此碑进行了释读,且80年代《淮阴县志》曾录文释读,天启《淮安府志》、《古今图书集成》则录有碑阳全文和碑阴二诗,二者可资释读。另外,明代晋江方志大家、镜山先生何乔远曾为苏茂相作《昔者吾友苏司寇公行状》(收入《镜山全集》)一文中亦记天启六年任总漕诸事,尤其是清口祷神之事,亦可为参考。

叁碑文释读碑身文字如右图所示,因年久腐蚀风化严重,碑文难辨,吴文已对此碑进行了释读,且80年代《淮阴县志》曾录文释读,天启《淮安府志》、《古今图书集成》则录有碑阳全文和碑阴二诗,二者可资释读。另外,明代晋江方志大家、镜山先生何乔远曾为苏茂相作《昔者吾友苏司寇公行状》(收入《镜山全集》)一文中亦记天启六年任总漕诸事,尤其是清口祷神之事,亦可为参考。

碑阳清口靈運碑記

①國家歲轉東南數百萬之粟以實天府,皆於淮安清口以達於北。清口者,黃與淮交匯之處也。黃濁淮清,必淮足抵黃流始無壅。

②天啟丙寅春,茂相奉璽來董漕務。五六月間,南旱北霪,淮勢弱,黃挾雨驟漲,倒灌清江浦、高寶之墟。久之,泥沙堆淤,清口幾為平陸,僅中間一泓如線,數百人日挽不能出十艘,茂相大以為恐。

③或曰:“金龍四大王最靈”,因遣材官周宗禮禱之。是夜,水增一尺;翼日,雨,複增二尺;雨過旋淤,茂相曰:“非躬禱不可!”閏六月二十有五日,率文武將吏詣清口,禱於金龍四大王及張將軍神祠。四大王,黃神也,祈遜淮勿侵;張將軍,淮神也,祈捍黃勿縮。是時,旱日熾,即一泓如線者亦幾絕流。

碑阳

④群議開天妃壩,開烏沙河。張郡丞元弼言曰:“神憑人言,無事倉皇,還繇舊道”,眾未之信。越五日,為七月朔,晨氣清朗,已而涼風颼颼,陰雲滃鬱;不移時,大雨如注,達夕不歇。初二日,雨如之,河流澎湃。停泊千餘艘,歡呼而濟,淮遂強能刷黃。迄秋,糧艘盡渡無淹者。眾始詫河神有靈,“還繇舊道”語非誣。儹漕徐夢麟侍禦駐京口,日淤是虞,當午憑几,河神見夢,詳具侍禦《清淮紀夢錄》。⑤嗚呼!我皇上以聖明踐祚,水府百靈,莫不受職。龍飛之歲,黃河清數百里。而漳水之濱,傳國璽韞泥淖中數千年者,且耀彩呈祥。矧河伯之浮漕艦、濟國儲,乃其歲歲所司存者,受命如響,又何疑乎?方茂相禱時云:“運濟如期,則當為新廟貌,請加褒號。”至是,運竣疏聞,而命張郡丞采堪輿家言,改其廟向而新之云。

⑥賜進士出身、諫議大夫、總督漕運提督軍務巡撫鳳陽等處地方兼理海防、戶部左侍郎兼任都察院右僉都禦史,今升總督倉場戶部尚書,晉江蘇茂相撰並書。苏茂相印、尚书之玺(篆刻印章两枚)大明天启六年丙寅重九日碑

阴清口禱河有應志喜二首河必行千古,沙寧淤一朝。將無淮浪弱,更值旱陽驕。水府靈誰測,辨者叩匪遙。漢園饒健竹,猶自奠漿椒。河靈果不欺,風馬載雲旗。川漲連朝雨,信符五日期。漕艘浮浩蕩,國庾裕京坻。捍患應崇報(祀),封章奏玉墀。從禱各官姓名管倉戶部主事林鳴璠;淮安府同知連躍山陽縣知縣孫肇興;縣丞孫繼音、楊可棟、把總劉亭遠、張雲鵬板閘戶部主事田有年、楊長春、方尚祖清河縣知縣饒若蒙;主簿翁宗誌、顧乃德、汪瀚、季子寧、孫如□、曹可教、沈通明、姚文漕運刑部主事張□□、張元弼;清江工部主事劉煉;推官秦毓秀安東縣知縣劉君聘;主簿黃本中、胡宗圣漕儲按察使朱國盛;揚州府同知郭維翰;中軍戚世光、趙志和、王國魁淮海兵備副使曹守勛;通判姜效乾沭陽縣知縣何大進;守備陳供、許可施、郭□□①國家歲轉東南數百萬之粟以實天府,皆於淮安清口以達於北。清口者,黃與淮交匯之處也。黃濁淮清,必淮足抵黃流始無壅。

清口地处黄淮运的交汇之处,自潘季驯万历六年治河以后,地位日趋重要,采用“束水攻沙”、“蓄清刷黄”治理思想,大修高家堰,蓄淮水为洪泽湖,逼淮水于清口入黄,以淮清刷黄浊。但自潘季驯以后的历代总漕,多以保运为要,至天启年间,实际上“蓄清刷黄”的作用已无法保障,黄河河道不断淤高,常常倒灌清口,形成了长达七里的“拦门沙”,阻塞运道畅通。故而,此时身为总漕的苏茂相只求淮水水量充足,能够保证漕船借高水位,顺利驶入黄河北上,保障漕粮顺利北上抵京。可以说,他的治理思想已不同于潘季驯,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作“蓄清敌黄”思想的雏形。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明天启《淮安府志》郡境运道全图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明万历六年以后清口漕运示意图②天啟丙寅春,茂相奉璽來董漕務。苏茂相自云到任总漕的时间为“天启丙寅春”,即天启六年(1626)春(正月-三月)。根据吴廷燮《明督抚年表》:天启二年(1622)十月甲戌,苏茂相自浙江巡抚升任漕运总督,但并未赴任。张德信《明漕运总督兼凤阳等处巡抚年表校补——<明督抚年表>校补之三》认为其丁忧或致仕,且认为《实录》未载。吴士勇《明代总漕研究》则根据《明熹宗实录》予以辨正;尚未赴任,十二月转迁兵部右侍郎。天启六年(1626)九月丁未,再次被任为漕运总督,自北京到淮安,三个月之后才正式到任,故云“天启丙寅春”。②五六月間,南旱北霪,淮勢弱,黃挾雨驟漲,倒灌清江浦、高寶之墟。

天启六年(1626)五六月(公历5月25日-7月22日)南旱北涝的气候状况,为《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1626年的统计结果所证实,此年清口以上的黄河中游河南、山东二省偏涝,且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集中在五六月;清口以南的淮河流域则达到了5级指数,旱情极为严重,而江南地区则偏涝。受1626年旱涝形势的影响,淮河水量不足,黄河则正值雨季,水量偏大,淮弱黄强,黄水顺势倒灌,入清江浦运河和高邮、宝应一带的淮扬运河(相应的,洪泽湖也是不可避免的有淤沙情况)。尽管未见对五六月黄河水情的直接记载,但《明史·河渠志》载:“七月,河决淮安,逆入骆马湖,灌邳、宿”,或许就是此年黄河水量偏大和后文闰六月所记清口地区连续强降水的结果。②久之,泥沙堆淤,清口幾為平陸,僅中間一泓如線,數百人日挽不能出十艘,茂相大以為恐。

由于黄河水沙倒灌,清口几乎被淤积为平陆,只剩下一股如线的细流,故而漕运几乎停滞。清口地带本身地势不高,又有常年淤沙,平时入黄尚需挽运,值此情形,“數百人日挽不能出十艘”成为必然。根据明代的漕运管理制度,漕运总督的职责在于主管漕粮的征收、运输和入仓,万历以后,南直隶和浙江、福建、湖广的漕粮需要在每年六月至八月期间运抵北京入仓,漕运总督随后赴北京汇报工作并商议次年事宜。尤其是1626年的水情更是堪忧,已经进入闰六月,仍然不见降水,可能比往年降水要迟得多,这使刚刚上任半年的总漕苏茂相面临第一年负责漕运工作就要失期的责任和危险,故而他“大以为恐”。③或曰:“金龍四大王最靈”,因遣材官周宗禮禱之。是夜,水增一尺;翼日,雨,複增二尺;雨過旋淤,茂相曰:“非躬禱不可!”

面对此年的极端旱情和失期的危机,苏茂相采取的举措是向水神求雨,首先根据僚属意见,派材官周宗礼(未见于从祀官员,或为苏茂相私人僚佐,需进一步检索)向金龙四大王求雨。求雨结束后,当天晚上清口水涨一尺,第二天下雨,水再涨二尺。但相比于清口、黄河的淤沙和河道高度,以及大量积压的搁浅漕船数量,涨水三尺是远远不足的,故而雨停之后再度淤浅。基于初次求雨的效果,苏茂相的应对是亲自前往祈雨,且针对清口黄强淮弱的水情和水利格局,祭祀求雨的对象和规格也进行了调整。可能事后对首次求雨效果进行了分析,金龙四大王是为黄河水神,于清口漕运关键的淮河和运河则神力有所不及。③閏六月二十有五日,率文武將吏詣清口,禱於金龍四大王及張將軍神祠。四大王,黃神也,祈遜淮勿侵;張將軍,淮神也,祈捍黃勿縮。是時,旱日熾,即一泓如線者亦幾絕流。苏茂相在闰六月二十五日(8月16日)率领所辖文武官员前往清口,同时祭祀身为黄河水神的金龙四大王和身为淮河水神的张将军以求雨,并对两位神灵进行了职责划分和配合,希望金龙四大王能使黄河水量弱于淮河水量,不侵淮河上游导致淤沙;而张将军则使淮河水量足够大,能够“足抵黄流”,二神相互配合,共同保证漕运的畅通。尽管躬亲求雨,但正值三伏天,旱情更加严重,原本一泓如线的水道也即将断流。④群議開天妃壩,開烏沙河。張郡丞元弼言曰:“神憑人言,無事倉皇,還繇舊道”,眾未之信。对旱情的持续,苏茂相的僚佐提议“开天妃坝,开乌沙河”,而郡丞张元弼不同意,据从祀官员姓名张元弼为漕运刑部主事,当九月时职官,据天启《淮安府志》,此时当仍为清河务同知,是淮安府知府的副职,故此处称“郡丞”。其职在河工水利,或许对清口水利的变迁极为熟悉,故而他认为“神凭人言,无事仓皇,还由旧道”。“众未之信”从侧面反映了支持开坝者的官员众多,而苏茂相可能也在犹豫之中。所幸5天之后的七月初一(8月22日)终于晴转多云,再转大雨,连续两天的强降水使淮河水量大大增加,足以济运,甚至能够达到“蓄清刷黄”的程度,而搁浅已久的千余艘漕船欢呼入河北上。到入秋时粮船都渡过清口,没有继续滞留的。众人这时才感叹河神有灵,张元弼“还由旧道”的观点并没有错。与此相似的还有徐梦麟梦见河神的前例。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明天启《淮安府志》郡境运道全图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明万历六年以后清口漕运示意图清口天妃坝遗址砖工图

新庄坝即天妃坝为砌石堤坝,位于惠济祠所在高地西南,如所示的永乐运口所在位置。咸丰《清河县志》:“天妃坝石工,万历七年(1579)建,康熙三十年(1691)重建,乾隆十九年(1754)石上加砖,嘉庆十四年(1809)加高堤工,通行包筑”,也就是《京杭大运河清口水利枢纽考古报告》中的天妃坝遗址。结合考古工作者的分析,本文认为图中石工上的覆盖夯土和最上层的条石和部分上层砖工是嘉庆十四年加高和包筑的结果,部分上层砖工为乾隆十九年所作;砖工下的石工是康熙三十年重建的,万历七年的石工亦为条石砌成,最底层对的条石可能有万历时期的;石工下的第二层砖工则有可能是嘉靖三十一年到万历七年期间修建的;砖工下未见生土,考古工作者未做底层分析。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明万历六年以后清口漕运示意图天启六年,自六月并闰月,南旱北霍。淮涸黄涨,黄高于淮数尺,倒侵逆淮三十余里。而通济闸外出口之处,泥淤雍寒,几不可舟。上下焦虑,于是条议纷纭,有云开天妃闸,开庞家湾,开乌沙河,傍旧渠以通黄河者。但细核嘉靖以前,水由里河出清口而入外河,形势内高,故建新旧清江等闸,蓄高宝诸湖清水济运。既而黄流淤转,河身日高,水由外河进清口而入里河,故淮城、高宝常患泛溢,而三闸反为塘水之关,是水反注而闸亦反用也。黄水漫衍,凡里河一带,渐致积淤。年勤捞浚,方能疏利。既因黄泗交驶,而天妃口闸不便受汪洋之入,遂将口闸改建于南河嘴上,避黄流而就清淮。盖藉淮以刷黄之沙泥,似为永赖。时遇准强黄弱,犹见顺导。翻江倒海,黄强淮弱,仍有倒灌之梗,抵遇调水,淹侵皇陵。又开桃源黄家嘴新河一道,分黄导淮,而入安东潮河下海,忧低处逼近易决,又开草湾河口分泄,泄于颜家河,是分杀之法,周防具备矣。但黄涨每发四、五月间,往岁粮船,春往冬旋,重运北竣于六月初一日,将口闸塞闭,以避黄灌里河,其外口虽淤,此时不用行船,待伏秋水退,九月开闸,回空冬深水消,挑浚河道,以备新运,此昔日之两便也。迩来粮运惩期,秋去春回,六七月正在盛行之际,闸座不得及时启闭,河道焉能及时浚辟,口闸开而不阖,任其倒入,水缓沙停,泥塞浅阻,理必至也。天启三年,通漕加浚未久,值今天亢淮耗,仍患淤浅,运船艰涩,旁皇拮据,遂有议弃黄流而就上源武家墩,开通一口,引清水入永济河行运者。但出口虽便,而南河湖口犹是倒塞,不能入黄,此不通之论,必不可行也。若在下源酌通一口,则阖郡百万生齿所系,往狂湖陡发,凭有金河黄铺之决,后有湖西南门王露庵前之溃,虽藉润河宣泄,但衣带容受亡几,卒难尾阅宽纵,城鱼繁莫免,此亦必不可行也。若天妃闸、庞家湾地势,里外河隔只十余丈,若乌沙河旁渠数支,达仁、义、方、信等均里外河隔只百十丈,开辟非难。但古时此渠设为天妃闸时,备空船车盘径路,原未尝通水通舟,正虑一通则洪流泛滥不支,此皆不可行也。还仍河口故道,及时疏沦,为长策耳。至七月初一、二,滂沱连澍,西南风迅,淮流骤涌,沙壅尽涤,云艘飞渡,诚河伯之著灵,亦爬捞之底绩也。⑤方茂相禱時云:“運濟如期,則當為新廟貌,請加褒號。”至是,運竣疏聞,而命張郡丞采堪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