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杜甫·秋兴八首(其一),[学生用书P27])诗海拾贝去蜀杜甫五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如何关塞阻,转作潇湘游?万事已黄发,残生随白鸥。安危大臣在,不必泪长流。【赏析】此诗作于唐代宗永泰元年(765)。这年四月,杜甫的朋友剑南节度使严武去世,诗人在蜀中失去依靠,于五月离开成都,乘船东下,写下这首诗。首联回想客蜀时间之久,暗示国家动乱时间之长;颔联言离开蜀地的去向,暗示前途艰险;颈联诗人抚今追昔,叹息自己年老力衰,同时流露出了人生无奈的辛酸和一事无成的悲哀;尾联就表层意义来说,是在自我解脱,其深层意义是发出了位卑忧国的肺腑之言。【思考】这首诗的颈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提示】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语林撷英一、文本名句1.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八首(其一)》]二、杜甫名句1.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梦李白(其一)》]2.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孤雁》)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学生用书P28])1.字音萧森(xiāo)暮砧(zhēn)环珮(pèi)青冢(zhǒng)朔漠(shuò)省识(xǐng)渚清(zhǔ)潦倒(liáo)2.古今异义①艰难苦恨繁霜鬓古义: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今义:艰苦困难。[作者卡片]姓名杜甫生卒年712-770字号称谓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籍贯襄阳(今属湖北)相关材料曾漫游各地,寓居长安十年,“安史之乱”时被叛军俘获,逃出后任右拾遗,后弃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畔,世称浣花草堂。一度任剑南节度参军,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其作品显示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有《杜工部诗集》。代表作有《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组诗“三吏”“三别”等[背景呈现](1)《秋兴八首(其一)》这首诗写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当时,“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李唐王朝仍然面临北方军阀重新割据的危险。当此秋风萧瑟之时,诗人不免触景生情,感发诗兴,故曰“秋兴”。[知识链接]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是中国讲究平仄、对仗和叶韵的诗体。为有别于古体诗而有近体之名,有时专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体。在近体诗中,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限制。近体诗是唐代以后的主要诗体,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李商隐、陆游等。在中国诗歌史上有着重要地位。1.《秋兴八首(其一)》的主旨句是哪一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试分析。我的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用书P29])1.找出《秋兴八首(其一)》前两联中的意象,并体味这些意象的特点及其寓意。[名师指津]作答时,意象要指出描绘的具体景物,特点要说出各意象表露的特质或者状态,寓意要结合诗人经历和“安史之乱”的现实来总结。[我的理解]在这首诗的前两联,诗人选取了“玉露”“枫树林”“巫山”“巫峡”“江间波浪”和“塞上风云”等诸多意象,其深刻的寓意既有时代的背景,又有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意象特点寓意玉露生命极短叹人生之秋已到来枫树林暗红、缺乏生命气息唐朝由盛而衰,“凋伤”意指安史之乱后,唐朝的衰败巫山、巫峡萧瑟阴森唐朝“安史之乱”后衰败的气象江间波浪、塞上风云不平静唐朝战争风起云涌,国家不安宁,令人悲伤不已2.《秋兴八首(其一)》第三联在写法上有何变化?请赏析。[名师指津]这首诗前两联写景,第三联转入写情。抓住“丛菊两开”“孤舟一系”“他日泪”“故园心”即可归纳出诗人的思想感情。[我的理解]这首诗的第三联由景生情,抒发感慨。“丛菊两开”,指离蜀历经了两秋;“孤舟一系”,指眼下旅途的漂泊。而“他日泪”则生悲情于从前,“故园心”则托相思于万里。诗人漂泊在外,眼看菊花两度开放,不禁思绪万千,泪流满面。----------------------------------------------------------------------------秋兴八首(其一)------------------------------------------------------------------------------------------------------------------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写法指导《秋兴八首(其一)》以描绘秋景作为外在的行文线索,以抒发悲秋之情作为连通各联的内在脉络,不仅是悲自然萧瑟之秋,更是悲人生老大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思。借景抒情又称寓情于景,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通过景物来抒情,是一种写作手法。它的特点是“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在文章中只写景,不直接抒情,以景物描写代替感情抒发,也就是王国维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运用借景抒情法,首先,必须对所写的景物有细致的观察和感受,要把景物描写得逼真传神,为抒情打好基础,做好依托。其次,要把真切的感受融入所写的景物之中,使景物具有浓厚的思想和感情蕴涵,做到情景交融。再次,要把立足点放在抒情上,因为借景抒情,关键在“抒”,即写景是次,抒情是主;写景是手段,抒情是目的。要为抒情而写景。►随堂练笔任选一景,以“借景抒情”的写法来加以描绘,写一段文字(片段),要求语言优美,不少于200字。►范文示例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荫凉,我把轮椅开进去,把椅背放倒,坐着或是躺着,看书或者想事,撅一杈树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学生用书P30])沉郁忧国的杜甫杜甫生活在那个唐王朝由盛而衰的急剧变化的时代,他用卓越才华和惊人毅力建造了现实主义的诗歌艺术的丰碑。沉淀于诗中忧国忧民的涕泪,人道主义悲天悯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全新员工入职合同下载
- 2025广告发布委托合同书版范本
- 全新房地产买卖合同范文下载
- 公司业务担保合同
- 单位货物采购合同格式
- 幼儿园股份合伙经营合作合同书
- 2024年中考物理(安徽卷)真题详细解读及评析
- 地板砖购销合同模板
- 拓宽知识面的重要性主题班会
- 2025如果合同标的不合格怎么办反担保
- 韵达快递员工劳务合同范本
- 血液透析水处理系统演示
- 附件:中铁建工集团项目精细化管理流程体系文件
- 小批量试制总结报告
- 2023年经济开发区工作会议表态发言
- YY/T 0216-1995制药机械产品型号编制方法
- 糖尿病足与周围血管病01课件
- 2022年试行林木采伐管理方案
- 灌肠操作评分标准
- 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基本服务和收费标准规范规范行业自律公约
- 小学二年级部编人教版上册语文期末整理复习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