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免疫的基本概念第二节免疫系统第三节抗原第四节抗体第五节水产动物的非特异性免疫第六节特异性免疫应答第三章免疫学基础基础免疫学一、定义1)免疫(Immunity):指生物机体识别自身和非自身物质,对自身物质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对非自身物质产生清除作用的一种生理学反应.2)水产动物免疫学(Immunology):指研究水产养殖动物免疫系统的组织结构与生理功能的一门新兴学科。第一节免疫的基本概念基础免疫学二、免疫反应的功能1、免疫防御:为机体清除异己物质的一种免疫保护功能。
正常:抗感染(消灭病原生物、中和毒素)
异常:
(过高)变态反应(超敏反应);(过低)免疫缺陷症免疫缺陷症:指机体免疫系统由于先天性发育不良或后天遭受损伤所致的免疫功能降低或缺乏的系统综合症。第一节免疫的基本概念基础免疫学2、自身稳定:机体免疫系统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一种生理功能。
正常:消除体内衰老的和被破坏的细胞
异常:(过高)自身免疫病自身免疫病:自身抗体或自身致敏淋巴细胞攻击自身正常细胞和组织,使其产生的病理性改变或功能障碍。3、免疫监视:机体免疫系统识别、清除体内突变、畸形的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一种生理保护作用。
正常:识别和消除突变细胞
异常:(过低)恶性肿瘤、持续感染第一节免疫的基本概念基础免疫学三、免疫的主要类型1.天然免疫定义:指机体先天具有的正常生理防御功能,对各种不同的病原微生物与异物都有排斥和屏障作用,也称非特异性免疫。2.获得性免疫定义:指机体对某一种或一类微生物或其产物所产生的特异性抵抗力,它是后天的,是生物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自然感染或预防接种后产生的。也称特异性免疫。
1)自动免疫:因感染病原或注射抗原(疫苗)而获得的免疫
2)被动免疫:从母体获得抗体或因人工注射抗体而获得的免疫
第一节免疫的基本概念基础免疫学3)自动免疫和被动免疫的区别:
a.发生作用时间:
自动免疫:慢(1-4周);被动免疫:快(立即)
b.效果:
自动免疫:可刺激机体持续产生抗体,再次接受抗原刺激将表现出再次反应或反应增强
被动免疫:体内抗体数量不会增多,再次接触抗原也不出现增强反应
c.维持时间:
自动免疫:长(半年至终生);被动免疫:短(2-3周)
d.用途:
自动免疫:预防感染;被动免疫:应急治疗
第一节免疫的基本概念基础免疫学四、水产动物免疫在病害防治中的意义1.通过人工免疫或对病后有免疫力个体筛选,培育免疫新品种(SPR)2.通过人工免疫,可有效预防流行病的发生;3.免疫防治可有效避免药物残留及化学药物对水体的污染;4.免疫防治可避免长期使用抗生素等而产生的耐药性;5.疫苗防治可维持较长的药效时间。第一节免疫的基本概念基础免疫学一、免疫器官(一)中枢免疫器官1、骨髓样组织:
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软骨鱼的眶区和颅下区真骨鱼的肾脏(头肾)2、胸腺(Thymus):
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二)外周免疫器官捕捉抗原、呈递抗原和加工处理抗原1、脾脏(Spleen):成熟T、B细胞移居和接受抗原刺激后产生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2、黏膜淋巴组织:鱼类皮肤、鳃等器官的上皮组织肠道淋巴组织第二节免疫系统基础免疫学第二节免疫系统基础免疫学二、免疫细胞免疫细胞:泛指所有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有关的各种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及其它抗原提呈细胞、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等。主要存在于免疫器官、组织以及血液和淋巴液中。1、T淋巴细胞:在胸腺内分化成熟,称为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主要功能为产生细胞因子,执行细胞免疫。2、B淋巴细胞:在骨髓(骨髓样组织)中分化成熟,称骨髓依赖性淋巴细胞。主要功能为产生抗体,执行体液免疫。第二节免疫系统基础免疫学牙鲆T淋巴样细胞:
细胞突起排列杂乱,表面凹凸不平基础免疫学牙鲆B淋巴样细胞:
表面有微绒毛,多而且细长,其基部与顶部直径一致基础免疫学3、NK细胞
最主要功能为非特异性杀伤靶细胞。4、单核吞噬细胞包括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和组织中的巨噬细胞。5、其他免疫细胞
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血小板等。第二节免疫系统基础免疫学三、免疫因子由机体细胞产生,与免疫应答有关的、分泌到体液中或存在于细胞膜表面的分子统称为免疫因子。
组成:它主要包括抗体、补体、细胞因子及免疫细胞膜分子等补体:补充抗体,为非特异性血清蛋白。细胞因子:由免疫细胞和某些非免疫细胞(如纤维母细胞、内皮细胞等)合成和分泌的,具有调节多种细胞生理功能的可溶性小分子蛋白质。
第二节免疫系统基础免疫学免疫系统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中枢免疫器官:骨髓样组织、胸腺外周免疫器官:脾脏、黏膜淋巴组织淋巴细胞:T细胞、B细胞、NK细胞单核吞噬细胞其他免疫细胞抗体补体
细胞因子第二节免疫系统(小结)基础免疫学一、抗原(Antigen,Ag)
1、抗原:能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如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外体内结合的物质。
2、抗原的两种性能:
a.免疫原性(抗原性):指抗原能刺激机体免疫细胞,并使之活化、增殖、分化,最终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性能。
b.反应原性(免疫反应性):指抗原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在体外或体内发生特异性结合产生免疫反应的性能。第三节抗原基础免疫学3、抗原的主要种类:
a.完全抗原(completeantigen):
既有免疫原性又有反应原性的抗原称为完全抗原。
b.不完全抗原(incompleteantigen):
本身没有免疫原性而只有反应原性的物质,又称半抗原。
4、特殊抗原:
a.变应原:能刺激机体产生病理性免疫应答(超敏反应)的抗原。
b.耐受原:能诱导机体对其表现无免疫应答(免疫耐受)的抗原。
第三节抗原基础免疫学二、构成抗原的条件
1、异物性:异种物质、同种异体物质、自身物质
2、大分子性:
(1万Da以上的有机物)3、具复杂的化学组成和结构:芳香类Pr>非芳香类Pr>多糖>核酸>类脂
4、具一定的物理特性:颗粒状>条状、片状聚合状态>单体
第三节抗原基础免疫学三、抗原的特异性与交叉反应表现在免疫原性:指某一抗原分子只能诱导相应淋巴细胞发生专一应答;表现在反应原性:指某一抗原分子只能与相应抗体或淋巴细胞发生专一结合1、抗原决定簇:
指位于抗原分子表面、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定化学基团,它是决定抗原抗体反应呈现高度特异性的物质基础。又称表位。第三节抗原基础免疫学2、抗原决定簇的种类与组成
a.种类:
功能性(抗原)决定簇隐蔽性(抗原)决定簇b.抗原结合价:一个抗原分子上能与相应抗体分子结合的抗原决定簇的总数。单价抗原:有些半抗原只能和抗体分子中一个抗原结合部位结合多价抗原:多数抗原有多个相同和不同抗原决定簇,能和多个抗体分子结合。c.组成:一般由5-7个单体组成第三节抗原基础免疫学3、抗原决定簇决定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
4、共同抗原与交叉反应共同抗原:指具有相同的抗原决定簇的抗原。交叉反应:由共同抗原决定簇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可和两种抗原发生结合反应。
第三节抗原基础免疫学基础免疫学四、抗原的分类
A.根据抗原的来源及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分类(1)异种抗原:指来自另一物种的抗原物质。
(2)同种异体抗原:指来自同种而基因型不同的个体的抗原物质。(3)自身抗原:指能引起自身免疫应答的自身组织成分。B.根据抗原激活B细胞是否依赖T细胞辅助来分类(1)胸腺依赖性抗原(thymusdependantantigen,TD-Ag):
TD抗原:含T细胞抗原决定簇、需T细胞协助才能激活B细胞产生Ab
的抗原。(2)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hymusindependantantigen,TI-Ag):
TI抗原:只含B细胞抗原决定簇、不需T细胞协助可直接激活B细胞产生Ab的抗原。第三节抗原基础免疫学C.抗原的其它分类方法:依性能:完全抗原和半抗原依组分:蛋白质抗原、多糖抗原和核酸抗原等依获得方式:天然、人工和合成抗原等超抗原(superantigen,SAg):是一类由细菌外毒素和逆转录病毒蛋白构成的不同于促有丝分裂原的抗原性物质。具有强大的激活能力,只需极低浓度即可刺激机体产生很强的免疫应答。第三节抗原基础免疫学五、细菌抗原
a.表面抗原:包括荚膜抗原和微荚膜抗原;
b.菌体抗原:指位于细菌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质上的抗原;
c.鞭毛抗原:存在于鞭毛上的抗原;
d.菌毛抗原:存在于菌毛上的抗原;
e.外毒素和类毒素:
外毒素:为G+细菌产生的一类蛋白质,具强抗原性
类毒素:为外毒素经0.3-0.4%甲醛脱毒而成,具强抗原性
第三节抗原基础免疫学六、佐剂(adjuvant)
1、定义:指与抗原同时或预先注入机体后,能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能力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物质。2、种类:
a.无机佐剂:主要为含铝化合物,如:铵明矾、氢氧化铝、磷酸铝等
b.有机佐剂:主要为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如分枝杆菌(结核杆菌)、LPS等
c.合成佐剂:一些合成物质,如PolyI:C、PolyA:U等
d.油剂:如矿物油(石蜡油)、植物油、弗氏佐剂等弗氏不完全佐剂(FIA):矿物油(石蜡油)+乳化剂(羊毛脂或吐温80)弗氏完全佐剂(FCA):FIA+分枝杆菌(结核杆菌或卡介苗)第三节抗原基础免疫学3、作用:
a.增加抗原的免疫原性;
b.提高抗体的滴度;
c.改变抗体产生的类型;
d.引起或增强迟发型超敏反应4、作用机制:
a.改变抗原的物理形状
b.增加抗原的表面积
c.使抗原在体内维持较长时间
d.刺激淋巴细胞的活力5、使用方法:预先使用或与抗原同时使用第三节抗原基础免疫学一、基本概念1、抗体(Ab):机体免疫细胞被抗原激活后,由分化成熟的终末B
细胞(浆细胞)合成分泌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2、免疫球蛋白(Ig):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3、膜表面免疫球蛋白(SmIg):B细胞膜上可作为抗原识别受体的免疫球蛋白。抗体=免疫球蛋白?Why?
第四节抗体基础免疫学二、作为抗体必须具备的条件:
1、只有脊椎动物的浆细胞才能产生;
2、必须有抗原刺激;
3、能与相应抗原产生特异性结合;
4、其化学本质是一种具免疫功能的球蛋白。第四节抗体基础免疫学三、Ig的化学结构第四节抗体H链V区L链V区H链C区L链C区基础免疫学基础免疫学酶解片段:基础免疫学四、不同动物中Ig的类型Ig分为5种:IgG、
IgA、IgM、IgD和IgE.1)哺乳类:a.人、鼠:IgG,IgA,IgM,IgD,IgE;b.兔:IgG,IgA,IgM;
2)鸟类:IgG,IgA,IgM;
3)两栖类:IgG,IgM;
4)鱼类:IgM;5)无脊椎动物:无Ig第四节抗体基础免疫学Ig的类型:基础免疫学基础免疫学五、抗体的生物学活性1、与抗原特异性结合2、激活补体3、调理作用4、参与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5、具有免疫原性
第四节抗体基础免疫学基础免疫学2、激活补体基础免疫学3、调理作用基础免疫学六、抗体的制备多克隆抗体(PcAb):由不同的B细胞克隆产生的、针对不同抗原决定簇的抗体。
兔子、羊、牛等动物的抗血清单克隆抗体(McAb):由一株B细胞杂交瘤增生而成的单一克隆细胞所产生的一种高度均一、高度特异性的抗体。老鼠第四节抗体基础免疫学基础免疫学一、鱼虾贝类的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先天形成但无遗传性和记忆性。1.外部屏障
1)作用:
a.机械阻挡和排除作用
b.具非特异性抗菌物质:溶菌酶、皮脂腺产乳酸等
c.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
2)种类
A.粘液:a.屏障保护作用
b.含有溶菌和杀菌的多糖类和蛋白类
B.甲壳、皮肤和鳞片等:机械屏障作用2.体内屏障
血脑屏障:由脑膜、脉络丛和脑血管等组成。为大脑与躯干屏障
作用:防止病原和其他异物进入大脑
第五节水产动物的非特异性免疫基础免疫学3.非特异性免疫细胞
1)吞噬细胞:包括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
作用:
接近并吞噬或杀伤病原
2)粒细胞:中性、嗜酸性粒细胞
3)非特异性细胞毒细胞:与哺乳动物NK细胞类似
第五节水产动物的非特异性免疫基础免疫学4.非特异性体液因子
1)补体:能被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
A.来源与成分:存在于血清中,由多种非特异性血清蛋白组成
B.作用:a.补充抗体
b.能溶解细胞膜,杀灭病毒
c.可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和释放组胺等
第五节水产动物的非特异性免疫基础免疫学2)干扰素:是一类能抑制病毒复制的蛋白质或糖蛋白.A.来源与成分:主要为由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分泌的蛋白质
B.作用:
a.抗病毒增殖;b.免疫调节;
c.抑制细胞分裂;
d.抑制肿瘤生长;
e.改变细胞生物学特性等。
第五节水产动物的非特异性免疫基础免疫学3)溶菌酶
A.来源与成分:存在于粘液、血清和巨噬细胞中,是一种水解酶
B.作用:可直接溶解杀死G+菌等病原微生物4)C反应蛋白
A.来源与成分:炎症反应过程中血清中出现的第一个反应蛋白
B.作用:a.作为调理素可增加吞噬细胞的吞噬量
b.能使病原体中的糖类和磷酸酯产生沉淀,从而杀灭病原体。第五节水产动物的非特异性免疫基础免疫学
肽聚糖网格状结构溶菌酶基础免疫学非特异性免疫屏障作用细胞和体液防御外部屏障:皮肤、粘膜等内部屏障:血脑屏障细胞:吞噬细胞等体液:补体、溶菌酶等第五节水产动物的非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