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中考物理时事热点复习:文化领域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2023•吕梁一模)山西皮影创建于清代时期,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
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现在已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列现象中,与皮影戏
原理相同的是()
2.(2023•渝北区校级一模)“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中国诗词大会》深
受观众喜爱。关于诗句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中的“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中的“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C.“蟾蛛薄太清,蚀此瑶台月”中的月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岸上人看到的“游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3.(2023•渭南二模)瓷器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如图是小明手握青花瓷的场景,根据图片
信息估测该瓷器的高度为()
A.1cmB.10cmC.50cmD.Im
4.(2023•顺城区校级模拟)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些成语包含了大量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
律。下列成语所描述的现象,能够利用光的反射进行解释的是()
A.立竿见影B.一叶障目C.镜花水月D.海市蜃楼
5.(2023•宿豫区二模)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我们在欣赏的时候,经常发现
与物理知识息息相关。诗人胡令能的《小儿垂钓》全文如下:“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
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蓬头稚子”是根据响度辨别“路人”是陌生人
②“借问”——是“路人”的声带振动产生的声音
③“遥招手”一一是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④“怕得鱼惊不应人”一一说明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2023春•大兴区期中)太极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世界各地均有数量众多的太
极拳运动爱好者。图甲、乙所示是一位太极拳爱好者在打拳过程中的两个姿态,在保持
这两个姿态静止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乙
A.甲图中人对地面的压力比乙图中的大
B.甲图中人对地面的压强比乙图中的大
C.甲图中人对地面的压力比乙图中的小
D.甲图中人对地面的压强比乙图中的小
7.(2023•两江新区一模)疫情过后,夜市文化悄然兴起,小薇与朋友开心的逛金沙天街的
夜市,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包子蒸笼上方的“白气”是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B.烧烤苕皮是用做功的方式改变它的内能
C..一铁板烤肉是利用了的铁板的比热容较大的特点
长沙臭豆腐很远就能闻到臭气是因为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二.多选题(共2小题)
(多选)8.(2023•槐荫区二模)“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中国诗词大会》
深受观众的青睐。关于诗词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骑马观景,马相对于人是静止的
B.“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乐声入云,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
C.“浓淡芳春满蜀乡,半随风雨断莺肠。”闻到花香,是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雪的形成,必须要吸收大量的热
(多选)9.(2023•长清区二模)《中国诗词大会》是文化传承类节目,将诗歌与媒体、文化
与如图科技有机结合,探索了一条可供借鉴的文化展演、文化教育、文化传承、文化创
新之路,是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有益示范。下列关于诗词与所描述
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
A.“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白雪”中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B.“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冷露”中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折枝”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暗淡轻黄体性弱,情疏迹远自香留”,“香留”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三.填空题(共7小题)
10.(2023•郑州二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我国许多古诗词和成语中都蕴含着的丰富的物理
知识。"两岸青山相对出”说明运动是的;“孤掌难鸣”可以说明力的作用是
的。
11.(2023春•西峰区校级期中)我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冬日午后,泡好一杯茶,茶香四溢,
这是现象。
12.(2023•河西区一模)如图所示,“葫芦烙画”是从民间进入课堂的手工技艺,传承了非
物质文化遗产。烙画所使用的一只“220V40W”的电烙铁正常工作10s产生J
的热量;如果实际工作电压只有110V,则它的实际功率为W»(忽略温度对
电阻的影响)
13.(2023•雨花区一模)“端午节”是中华文明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之一,小明在书
房就闻到了妈妈在厨房煮的粽子香味,这是分子的现象。煮粽子的过程是利
用的方式增大了粽子的内能,小明爸爸在磨刀石上来回磨菜刀,是通过
方式增加菜刀的内能。
14.(2023•临沂一模)2023年2月2日,河东区开展了“我在河东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闹元宵”主题文明实践活动。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妈妈和孩子们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制
作五彩汤圆(如图),共同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1)活动现场人声鼎沸,充满欢声笑语,“人声鼎沸”指声音的大。
(2)汤圆面饼在妈妈们手中逐渐变成圆形,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3)煮汤圆时,沉在水底的汤圆排开的水的质量(选填“大于”“小于”或
“等于")汤圆的质量;被煮熟后漂浮在水面上的一颗50g的汤圆,受到的浮力为
N(g取10N/kg)o
(4)煮汤圆时,锅上方大量的“白气”是(填物态变化名称)的结果。
(5)把汤圆煮熟是通过的方式改变了汤圆的内能;煮熟的汤圆散发出清香
的糯米味,这是分子的结果。
(6)五彩汤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绿色汤圆能(选填“反射”
或“吸收”)绿光。
(7)孩子们和妈妈吃滚烫的汤圆时,习惯用嘴吹一吹,这通过的方式,
加快了蒸发吸热,让汤圆快速降温。
15.(2023•市中区校级模拟)游文化古城,享乐山美食。乘坐美食公交专线,沿途品尝乐山
味道,是乐山旅游的一大亮点。漫步在乐山街头,闻到翘脚牛肉四溢的香味,从物理学
角度看,“香味四溢”是.现象。游客们乘坐的美食公交车将燃料的内能转化
为
16.(2023•东台市一模)中国的茶文化在宋朝时已名扬世界。炒制茶叶时,通过加热使新鲜
茶叶中的水分快速(填物态变化),这便是“杀青”;观察刚泡好的一杯茶,
从侧壁看到的茶叶比实际的大,这是由于装水的茶杯相当于:用手突然转动
茶杯,发现水中央的茶叶没动,这是由于茶叶具有
四.作图题(共1小题)
17.(2023春•社旗县期中)放孔明灯是一种民俗文化,在中国许多地区都有这个节目习俗。
如图乙所示,孔明灯升空后沿着虚线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O为灯的重心,请你画出孔
明灯所受力的示意图(空气阻力忽略不计)。
五.计算题(共1小题)
18.小明和同学一起到“南京明文化村•阳山碑材”景区游玩。那是明朝建筑皇陵时采集石
材的地方。他们看到一块当时留下的长方体形状的巨大碑身(阳山碑材由碑座、碑身、
碑额三个部分组成),十分惊讶:要搬运如此巨大的碑身,该有多困难啊!他们想知道碑
身的质量究竟有多大,但没有合适的测量工具,于是在附近找到一些与碑身材料相同的
小石块,测出小石块的密度为2.7Xl()3kg/m3,并测出碑身高a=51m、宽b=14m、厚c
=4.5m。你能根据这些信息计算出碑身的质量吗?
六.解答题(共1小题)
19.(2023•安徽二模)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如图甲所示是一款煮茶器,有“加热”和“保
温”两个挡位,其简化电路图如图乙所示,Ri和R2均为发热电阻丝,煮茶器部分参数如
表所示。
额定电压220V
保温挡功率20W
加热挡功率1100W
求:(1)闭合开关Si、S2,煮茶器处于档(选填“加热”或“保温”),并请
分析推理说明。
(2)电阻丝R1和R2的阻值的大小。
(3)当该煮茶器处于保温状态时,正常工作20min产生的热量。
七.科普阅读题(共1小题)
20.(2023•东城区一模)请阅读《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并回答问题。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位于重庆市涪陵区长江岸边,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世界首座
非潜水可到达的水下遗址博物馆”,是世界水文资料的宝库。
白鹤梁原本是一块长江边上的天然的巨型石梁,是古人用于观测长江的水文站,其具有
不朽的水文历史价值和文学艺术价值。在三峡工程蓄水之前,唯有在冬季枯水期,人们
才有幸一睹白鹤梁题刻的风姿。为了保护这块意义非凡的石梁,中国工程院院士于2001
年提出“无压容器”水下博物馆建造方案,即在水下40米的白鹤梁外修建一个钢筋混凝
±“罩体",与长江水隔离。为了“无压”,罩子内部也要蓄满水,只不过这里面的水是
经过过滤、净化,非常干净的长江水,使“罩体”基本处于水压平衡的状态,同时防止
江水常年对白鹤梁遗址原体的冲刷损坏。
“罩体”内沿白鹤梁体修建了一条参观廊道,由耐压金属和23个玻璃观察窗构成,游人
可沿着参观廊道近距离观看、研究白鹤梁上的题刻。照明系统采用LED技术,寿命长、
光照好、节能省电,另有先进的循环水系统、防水系统、水下实时摄影系统。
这一极具创新设想的工程实施,为水下文化遗产的原址保护提供了成功的工程范例。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白鹤梁的“无压容器”保护方案中混凝土罩体内应当(填写正确选项前的
字母)。
A.蓄满水
B.排空水
C.抽真空
(2)冬季枯水期白鹤梁混凝土保护罩所承受江水压强与非枯水期相比将(选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罩体”内沿白鹤梁体修建的参观廊道上有玻璃观察窗,其面积约为OSn?,已知p
水=1.0Xl()3kg/m3,g取10N/kg。则观察窗所承受的江水的压力约为No
2023年中考物理时事热点复习:文化领域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2023•吕梁一模)山西皮影创建于清代时期,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
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现在已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列现象中,与皮影戏
原理相同的是()
【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应用能力.
【分析】(1)光射到物体的表面会改变传播方向回到原来介质中的现象叫光的反射。平
面镜成像、水中的倒影都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皮影戏、小孔成像、日食、月食、日柳等都
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3)太阳光三棱镜通过后分解出七种单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彩虹、日晕、月晕都属
于光的色散现象。
(4)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到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通常会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
射。插入水中的筷子弯折、海市蜃楼、池水变浅等都属于光的折射。
【解答】解:皮影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A、水中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日野上辱针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
C、彩虹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属于光的折射,故C不符合题意;
D、筷子“变弯”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知道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和光的色散现象并能在不同的实例中
分辨出来。
2.(2023•渝北区校级一模)“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中国诗词大会》深
受观众喜爱。关于诗句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中的“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中的“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C.“蟾除薄太清,蚀此瑶台月”中的月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岸上人看到的“游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现象.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应用能力.
【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光射到物体的表面会改变传播方向回到原来介质中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3)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到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通常会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
射。
【解答】解:A、“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中的“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
像,故A错误;
B、”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中的“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故B错误;
C、“蟾蛛薄太清,蚀此瑶台月”中的月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正确;
D、“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岸上人看到的“游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故D
错误。
故选:C。
【点评】知道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能够解释生活和是诗词中的光学现
象。
3.(2023•渭南二模)瓷器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如图是小明手握青花瓷的场景,根据图片
信息估测该瓷器的高度为()
A.1cmB.10cmC.50cmD.Im
【考点】长度的估测.
【专题】应用题;长度、时间、速度;应用能力.
【分析】首先估测手掌的宽度,然后根据手掌的宽度估测瓷器的高度。
【解答】解:手掌宽度在8cm左右,瓷器的高度比手掌的宽度大,约10cm,故B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长度的估测,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4.(2023•顺城区校级模拟)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些成语包含了大量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
律。下列成语所描述的现象,能够利用光的反射进行解释的是()
A.立竿见影B.一叶障目C.镜花水月D.海市蜃楼
【考点】光的反射现象.
【专题】应用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理解能力.
【分析】(I)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
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
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解答】解:一叶障目、立竿见影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形成
的;
镜花水月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故选:C»
【点评】此题通过成语的含义考查了学生对光的反射和光的直线传播的理解。在平时要
注意区分,找出它们实质上的不同,并学会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的物理现象。
5.(2023•宿豫区二模)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我们在欣赏的时候,经常发现
与物理知识息息相关。诗人胡令能的《小儿垂钓》全文如下:“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
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蓬头稚子”是根据响度辨别“路人”是陌生人
②“借问”一一是“路人”的声带振动产生的声音
③“遥招手”一一是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④“怕得鱼惊不应人”一一说明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色.
【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应用能力.
【分析】(1)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是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振动的
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大小,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音色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4)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减弱。
【解答】解:①“蓬头稚子”是根据音色辨别“路人”是陌生人的,故①错误;
②“借问”是“路人”的声带振动产生的声音,故②正确;
③“遥招手”是为了不发出声音,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③错误
④“怕得鱼惊不应人”是怕水中的鱼听到声音而受惊,说明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故
④正确;
故选:Co
【点评】本题通过对一首古诗的理解,考查了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难度不大。
6.(2023春•大兴区期中)太极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世界各地均有数量众多的太
极拳运动爱好者。图甲、乙所示是一位太极拳爱好者在打拳过程中的两个姿态,在保持
这两个姿态静止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乙
A.甲图中人对地面的压力比乙图中的大
B.甲图中人对地面的压强比乙图中的大
C.甲图中人对地面的压力比乙图中的小
D.甲图中人对地面的压强比乙图中的小
【考点】固体压强大小比较;压力.
【专题】压强、液体的压强;应用能力.
【分析】人对地面的压力等于自身重力的大小,据此分析两图中人对地面的压力的大小
关系;
由图可知,甲图中人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小于乙图中人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根据p=E分析
s
两图中人对地面的压强的大小关系。
【解答】解:AC、人对地面的压力等于自身重力的大小,且同一个人的重力一定,所以
两图中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相等,故AC错误;
BD、由图可知,甲图中人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小于乙图中人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且压力大
小相等,根据p=工可知甲图中人对地面的压强比乙图中的大,故B正确,D错误。
S
故选:Bo
【点评】本题考查了压力、压强大小的比较,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
7.(2023•两江新区一模)疫情过后,夜市文化悄然兴起,小薇与朋友开心的逛金沙天街的
夜市,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包子蒸笼上方的“白气”是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B.烧烤苕皮是用做功的方式改变它的内能
C.铁板烤肉是利用了的铁板的比热容较大的特点
D.长沙臭豆腐很远就能闻到臭气是因为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考点】比热容的概念及其计算;液化及液化的放热特点;分子的热运动;热传递改变
物体内能.
【专题】其他综合题;分析、综合能力.
【分析】(1)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2)做功和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3)比热容小的物质,质量相同的该物质与其它物质相比,吸收相同热量升高温度大;
(4)不同的物质的分子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
【解答】解:A.包子蒸笼上方的“白汽”,这些白汽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故
A错误;
B.烧烤苕皮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它的内能,故B错误;
C.铁板烤肉是利用铁的比热容较小,升温快的特点,故C错误;
D.很远就能闻到长沙臭豆腐的臭气,属于扩散现象,是因为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D
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扩散现象、液化和改变内能的方法,主要考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综
合应用能力。
二.多选题(共2小题)
(多选)8.(2023•槐荫区二模)“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中国诗词大会》
深受观众的青睐。关于诗词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骑马观景,马相对于人是静止的
B.“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乐声入云,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
C.“浓淡芳春满蜀乡,半随风雨断莺肠。”闻到花香,是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雪的形成,必须要吸收大量的热
【考点】分子的热运动;升华和凝华的定义与特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声音的传播
条件.
【专题】应用题;声现象;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子热运动、内能;应用能力.
【分析】(1)物体的运动与静止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气体、液体和固体都能够传播声音。
(3)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4)雪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解答】解:A、骑马观景色时,马与人之间的位置关系没有发生改变,所以马相对于人
是静止的,故A正确;
B、“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乐声入云,说明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故B
正确;
C、闻到花香是花香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是扩散现象,故B正确;
D、雪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在这过程中会发出热量,故D错误。
故选:ABCo
【点评】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也要应用于生活,我们要认真观察思考生活中的物理现
象,正确的分析。
(多选)9.(2023•长清区二模)《中国诗词大会》是文化传承类节目,将诗歌与媒体、文化
与如图科技有机结合,探索了一条可供借鉴的文化展演、文化教育、文化传承、文化创
新之路,是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有益示范。下列关于诗词与所描述
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
A.“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白雪”中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B.“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冷露”中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折枝”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暗淡轻黄体性弱,情疏迹远自香留”,“香留”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考点】分子的热运动;液化及液化的放热特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与特点;力的作用
效果.
【专题】应用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子热运动、内能;运动和力;应用能力.
【分析】(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
(2)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3)力的作用效果: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解答】解:A、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A
正确;
B、露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故B正确;
C、“折枝”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C错误;
D、“香留”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正确。
故选:ABD。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态的变化、力的作用效果和分子热运动等,属基础知识的考查。
三.填空题(共7小题)
10.(2023•郑州二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我国许多古诗词和成语中都蕴含着的丰富的物理
知识。"两岸青山相对出”说明运动是相对的;“孤掌难鸣”可以说明力的作用是相
互的•
【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力作用的相互性.
【专题】应用题;运动和力;理解能力.
【分析】在研究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时,要看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是否发生改变,若
改变,则是运动的,若不改变,则是静止的;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
是相互的。
【解答】解:“两岸青山相对出”中,“青山”运动,是因为青山相对于船的位置发生了
改变,说明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孤掌难鸣”可以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在对外施加力的同时,也一定受到
另一个物体对它的反作用力。
故答案为:相对;相互。
【点评】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顺利解答,属基础题。
11.(2023春•西峰区校级期中)我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冬日午后,泡好一杯茶,茶香四溢,
这是扩散现象。
【考点】扩散现象.
【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应用能力.
【分析】不同物质的分子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温度越高,扩散
越快。
【解答】解:我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冬日午后,泡好一杯茶,茶香四溢,这是扩散现象。
故答案为:扩散。
【点评】知道扩散现象。本题属于基础性题目。
12.(2023•河西区一模)如图所示,“葫芦烙画”是从民间进入课堂的手工技艺,传承了非
物质文化遗产。烙画所使用的一只“220V40W”的电烙铁正常工作10s产生400J
的热量;如果实际工作电压只有110V,则它的实际功率为10W。(忽略温度对电阻
的影响)
【考点】焦耳定律的计算及其应用;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
【专题】应用题;电能和电功率;应用能力.
【分析1已知电烙铁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根据Q=W=Pt计算电烙铁正常工作10s
产生的热量;
根据P=成计算电烙铁的电阻,再计算实际电压110V时,它的实际功率。
R
【解答】解:
由题知,电烙铁的额定功率为40W,电烙铁正常工作10s产生的热量:
Q=W=P额t=40WX10s=400J;
由p=u!_可得,电烙铁的电阻:
R
2
R="=丝更二=⑵0。,
P额40W
实际工作电压110V时,它的实际功率:
2
p实=.口头):=]ow。
R12100
故答案为:400;10»
【点评】本题考查电功率公式的灵活应用,难度不大。
13.(2023•雨花区一模)“端午节”是中华文明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之一,小明在书
房就闻到了妈妈在厨房煮的粽子香味,这是分子的扩散现象。煮粽子的过程是利用
热传递的方式增大了粽子的内能,小明爸爸在磨刀石上来回磨菜刀,是通过做功
方式增加菜刀的内能。
【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扩散现象;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分析】不同物质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是做功和热传递
【解答】解:
(1)能闻到粽子的香味,是粽子的香气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这属于扩散现
象。
(2)煮粽子的过程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增大了粽子的内能:小明爸爸在磨刀石上来回磨
菜刀,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菜刀的内能。
故答案为:扩散;热传递;做功。
【点评】本题考查了扩散、改变内能的方式,是一道综合题。
14.(2023•临沂一模)2023年2月2日,河东区开展了“我在河东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闹元宵”主题文明实践活动。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妈妈和孩子们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制
作五彩汤圆(如图),共同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1)活动现场人声鼎沸,充满欢声笑语,“人声鼎沸”指声音的响度大。
(2)汤圆面饼在妈妈们手中逐渐变成圆形,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物体的形状。
(3)煮汤圆时,沉在水底的汤圆排开的水的质量小于(选填“大于”“小于”或“等
于”)汤圆的质量;被煮熟后漂浮在水面上的一颗50g的汤圆,受到的浮力为0.5N
(g取10N/kg)»
(4)煮汤圆时,锅上方大量的“白气”是液化(填物态变化名称)的结果。
(5)把汤圆煮熟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汤圆的内能:煮熟的汤圆散发出清香
的糯米味,这是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6)五彩汤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绿色汤圆能反射(选填“反射”
或“吸收”)绿光。
(7)孩子们和妈妈吃滚烫的汤圆时,习惯用嘴吹一吹,这通过加快空气流动的方
式,加快了蒸发吸热,让汤圆快速降温。
【考点】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化及液化的放热特点;力的作
用效果;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响度;物体的颜色;分子的热运动.
【专题】应用题;其他综合题;应用能力.
【分析】(1)响度是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发声体的振幅大,响度大;
(2)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物体的形状;
(3)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上浮:F浮〉G,悬浮:F浮=G,下沉:F浮<G;
(4)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常见的液化现象:雾、露珠,“白气”的形成;
(5)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
(6)扩散现象,是指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7)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8)吃滚烫的汤圆时,我们总是习惯性的用嘴吹一-吹,加快水表面空气流速,加快了水
的蒸发,而蒸发可以吸热,让汤圆快速降温。
【解答】解:(1)人声鼎沸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2)汤圆面饼在妈妈们手中逐渐变成圆形面饼,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3)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可知,生汤圆刚放进锅里的水中,由于汤圆的重力比它受到的浮
力大,所以是沉在水底;
G=mg=0.05kgX10N/kg=0.5N,则受到的浮力为F浮=0.5N;
(4)煮汤圆时,揭开热的锅盖时,锅的上方会出现大量的“臼气”,这些“白气”的形
成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5)煮汤圆时,汤圆会从水中吸热,这主要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汤圆的内能;
(6)煮熟的汤圆散发出清香的糯米味,这是糯米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7)我们能看到绿色汤圆,是因为绿色汤圆反射绿光;
(8)吃滚烫的汤圆时,我们总是习惯性的用嘴吹一吹,加快水表面空气流速,加快了水
的蒸发,而蒸发可以吸热,让汤圆快速降温。
故答案为:(1)响度;(2)物体的形状;(3)小于;0.5;(4)液化;(5)热传递;(6)
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7)反射;(8)加快空气流动。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响度、力的作用效果、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改变物体内
能的方式以及影响蒸发的因素等知识点,题目难度不大。
15.(2023•市中区校级模拟)游文化古城,享乐山美食。乘坐美食公交专线,沿途品尝乐山
味道,是乐山旅游的一大亮点。漫步在乐山街头,闻到翘脚牛肉四溢的香味,从物理学
角度看,“香味四溢”是扩散现象。游客们乘坐的美食公交车将燃料的内能转化为
机械能。
【考点】热机;扩散现象.
【专题】定性思想;比热容、热机、热值;理解能力.
【分析】(1)构成物质的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从而产生扩散现象;
(2)燃料燃烧过程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内燃机工作将内能转化机械能。
【解答】解:(1)闻到翘脚牛肉四溢的香味,从物理学的角度看,“香味四溢”是扩散现
象;
(2)公交车将燃料燃烧产生的内能转化为公交车的机械能。
故答案为:扩散;机械能。
【点评】理解内燃机的工作原理,知道扩散现象,可解答此题,难度不大。
16.(2023•东台市一模)中国的茶文化在宋朝时已名扬世界。炒制茶叶时,通过加热使新鲜
茶叶中的水分快速汽化(填物态变化),这便是“杀青”;观察刚泡好的一杯茶,从
侧壁看到的茶叶比实际的大,这是由于装水的茶杯相当于放大镜;用手突然转动茶
杯,发现水中央的茶叶没动,这是由于茶叶具有惯性。
【考点】惯性与惯性现象;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其他应用;蒸发及其现象.
【专题】应用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运动和力;应用能
力.
【分析】(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液体温度、表面积和液体上方空气流动快慢;
(2)生活中的凸透镜,能起放大作用,利用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分析回答;
(3)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解答】解:(1)通过加热使新鲜茶叶中的水温度升高,水分快速的汽化,这便是制茶
中的“杀青”;
(2)从侧壁看到的茶叶比实际的大,这是由于装水的茶杯相当于凸透镜,茶叶处在凸透
镜的焦点以内,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3)泡茶时茶水散发出清香,这是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突然
转动茶杯时,水中央的茶叶没动,这是因为茶叶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
故答案为:(1)汽化;(2)放大镜;(3)惯性。
【点评】本题是一道考查物态变化、凸透镜和惯性的综合题目,关键是将课本知识内容
记忆清楚,仔细分析即可.
四.作图题(共1小题)
17.(2023春•社旗县期中)放孔明灯是一种民俗文化,在中国许多地区都有这个节目习俗。
如图乙所示,孔明灯升空后沿着虚线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O为灯的重心,请你画出孔
明灯所受力的示意图(空气阻力忽略不计)。
【考点】力的示意图与图示.
【专题】作图题;重力、弹力、摩擦力;应用能力.
【分析】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根据题意分析孔明灯受到的各个力,
再按力的示意图的要求画图。
【解答】解:由题知,孔明灯升空后沿着虚线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孔明灯受到竖直向
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且两个力大小相等,从重心O沿两个力的方向画出其受力
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点评】本题考查力的示意图的作图,正确分析物体受到的力是关键,注意同一个图中,
相等的力要画一样长。
五.计算题(共1小题)
18.小明和同学一起到“南京明文化村•阳山碑材”景区游玩。那是明朝建筑皇陵时采集石
材的地方。他们看到一块当时留下的长方体形状的巨大碑身(阳山碑材由碑座、碑身、
碑额三个部分组成),十分惊讶:要搬运如此巨大的碑身,该有多困难啊!他们想知道碑
身的质量究竟有多大,但没有合适的测量工具,于是在附近找到一些与碑身材料相同的
小石块,测出小石块的密度为2.7Xdkg/n?,并测出碑身高a=51m、宽b=14m、厚c
=4.5m。你能根据这些信息计算出碑身的质量吗?
【考点】密度的计算与公式的应用.
【专题】计算题;密度及其应用;应用能力.
【分析】求出碑身的体积,根据密度公式的变形式0!=「丫求出碑身的质量。
【解答】解:石块的密度p=2.7Xl()3kg/m3,碑身的体积V=abc,由密度公式p4变
换可得,碑身的质量为:
m=pV=pabc=2.7X103kg/m3X(51mX14mX4.5m)>=«8.7X106kg=8.7X103t,
答:碑身的质量约为8.7X10k
【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性题目。
六.解答题(共1小题)
19.(2023•安徽二模)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如图甲所示是一款煮茶器,有“加热”和“保
温”两个挡位,其简化电路图如图乙所示,Ri和R2均为发热电阻丝,煮茶器部分参数如
表所示。
额定电压220V
保温挡功率20W
加热挡功率1100W
此Rz
甲乙
求:(1)闭合开关Si、S2,煮茶器处于加热档(选填“加热”或“保温”),并请分
析推理说明。
(2)电阻丝R1和R2的阻值的大小。
(3)当该煮茶器处于保温状态时,正常工作20min产生的热量。
【考点】焦耳定律的计算及其应用;电功率的计算.
【专题】计算题;电能和电功率;应用能力.
【分析】(1)只闭合开关Si时,Ri与R2串联,电路的总电阻较大,闭合开关Si、S2时,
电路为Ri的简单电路,电路的总电阻最小,根据P=U?■比较电路的总功率的大小,据
R
此判断煮茶器所处的状态;
(2)根据表格数据可知煮茶器的加热功率和保温功率,然后根据口=尤求出发热电阻
P
Ri的阻值和串联电路总电阻,根据串联电路电阻规律计算R2的阻值;
(3)根据W=Pt计算该煮茶器处于保温状态时,正常工作20min产生的热量。
【解答】解:(1)只闭合开关Si时,Ri与R2串联,电路的总电阻较大,由「=比可知,
R
此时电路的总功率最小,煮茶器处于保温状态;
闭合开关Si、S2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路的总电阻最小,由可知,电路
R
的总功率最大,煮茶器处于加热状态;
(2)由表格数据可知煮茶器的加热挡功率P加热=1100W,
则发热电阻Ri的阻值:Ri=-^-=(22°V)2=44C,
P加热wow
煮茶器的加热挡功率P保温=20W,
则串联电路总电阻:R=_止—=9迎)1=2420。,
P加热20W
根据串联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子地图行业研究报告
- 2024现行劳动合同法的缺陷与应对办法
- 电子发声器课程设计
- 电子光学 课程设计
- 2024新版个人借款合同范本精装版
- 电器账号运营策略研究报告
- 电商运营模式课程设计
- 电商学苑课程设计
- 《园林艺术漫谈》课件
- 电压逆变电路课程设计
- (新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三册全册分单元复习课件(共5个单元)
- 融合新闻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劳模王进喜》课件-高教版中职语文职业模块
- (2024年)部队战备教育教案x
- 人工成本的预算方案
-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2.4 巨人和小矮人历险记丨岭南版
- 华为智慧供应链ISC 战略规划项目方案
- 环保型低能耗混凝土外加剂研发与应用
- 2024年华电金沙江上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浙江省计算机二级MS考试题库(浓缩400题)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大学生生涯发展展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