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四言体为主的语言特色_第1页
《诗经》四言体为主的语言特色_第2页
《诗经》四言体为主的语言特色_第3页
《诗经》四言体为主的语言特色_第4页
《诗经》四言体为主的语言特色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经》四言体为主的语言特色

《诗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诗集,是中国诗歌创作的起源。它为后来的诗歌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成就。《诗经》的艺术特色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内容和艺术特征《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首推《国风》中的两周民歌,其次是《小雅》、《大雅》中的文人讽喻诗。它们在内容上的主要特征是正视现实、描写现实、揭露现实和批判现实;在内容和艺术上的主要特征,也就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传统的主要特征。《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1.1周人的劳动生产之美周民族是一个专事农业生产的民族。“西周农业在商代基础上有了较大发展”,人们很早就摆脱了依赖自然采集和渔猎的谋生方式,有了更为可靠的食物来源;也改变了因采集和渔猎不得不经常迁徙的生活方式。周民族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务实的民族,他们根据四时节令的变化来安排自己的生产生活,在土地上辛勤耕耘,这使他们很早就认识到大自然所具有的客观规律性,从而摆脱了自然泛神论观念的束缚,以更实际的态度来看待生活。反映农事生活的诗篇《豳风·七月》,最鲜明地表现了周人由农业生产实践而产生的面对现实的创作态度。这里没有对自然万物的丝毫神化,也没有任何的虚妄与怪诞。全诗从夏历七月初大火星开始西移的天象说起,叙述每一个节令农夫们的生产与生活,细备而周详。再如《大雅·公刘》:“笃公刘!匪居匪康,乃埸乃疆,乃积乃仓;乃裹餱粮,于橐于囊。思辑用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笃公刘!于胥斯原。既庶既繁,既顺乃宣,而无永叹。陟则在巘,复降在原,何以舟之?维玉及瑶,鞞琫容刀。”此诗是周代开国历史的史诗之一,叙述了周族祖先率领族人迁豳的经过,但更详尽地描绘了周人在公刘的带领下考察地形、寻找水源、开荒种田的情景,再现了周人的艰苦创业精神。同样,作为周代史诗的《大雅·绵》:“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周原膴膴,堇荼如饴。爰始爰谋,爰契我龟。曰止曰时,筑室于兹。乃慰乃止,乃左乃右,乃疆乃理,乃宣乃亩。自西徂东,周爰执事。”除了歌颂周部族祖先公父带领本族人开创基业的伟大功绩外,诗中也具体描述了劳动人民宏大壮丽的劳动场面。诗歌中这样写道:“捄之陾陾,度之薨薨。筑之登登,削屡冯冯。百堵皆兴,鼛鼓弗胜。”装土声、填土声、打夯声、削土声、筑墙声汇聚一起,组成了一支壮美的劳动交响曲。我们从中也可看出周民族是一个较早从事农业的民族。《周颂·噫嘻》谈到了大规模的农业生产情况,诗歌中这样描绘:“骏发尔私,终三十里,亦服尔耕,十千维耦。”一幅宏大的农业生产画面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它说明,正是农业社会的生产实践,培养了周人的务实精神,使他们把自己的生活看成是不需依赖超自然的神灵的可以把握的生活,体现了现实主义精神。1.2对战争主题的揭露面向现实的生活观念使周人把诗的创作看成对自己现实生活的真实再现,这种现实主义的眼光使诗人对社会生活具有了最为敏锐的观察能力,他们能够把握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素材,对各种生活现实进行深刻的提示与描写,而不是仅仅表现在农事诗的创作上。大至国家的宗庙祭祀、军事战争、宴飨朝会、政治变革,小至平民百姓的蚕桑耕耘、屯戍徭役、婚丧嫁娶、娱乐游观,都是《诗经》所要描写表现的对象。比如:《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表现抒情主人公对爱情的大胆追求。《齐风·东方未明》:“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东方未晞,颠倒裳衣。颠之倒之,自公令之。折柳樊圃,狂夫瞿瞿。不能辰夜,不夙则莫。”写一个狂暴的官差,天不亮就把人抓走,弄得民居不宁。还有《豳风·东山》通过对参加周公东征归来的征人所见战后农村的破残景象,及他对家乡亲人思念的描写,揭示了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苦难;《小雅·何草不黄》控诉了兵役不息,征人劳瘁;《王风·君子于役》借山村农妇怀念久役不归的丈夫,揭露征役给百姓带来的无限痛苦。这些诗,或以征夫之口出之,或以思妇口吻言之,写来都感情真挚,声调凄楚,情节悲惨。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使《诗经》具有写实和朴素的特征,具有较强的生活亲切感,从而引导人们去关注现实、热爱生活,批判社会中的一切不合理现象,激发人们对于理想生活进行不懈的追求。1.3风伐碱所反映的社会生活诗以言志。《诗经》作者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对发生在他们周围的平凡事件的判断,来表现他们的爱憎情感和喜怒哀乐。比如《周颂》中的《臣工》:“嗟嗟臣工,敬尔在公。王厘尔成,来咨来茹。嗟嗟保介,维莫之春,亦又何求?如何新畲?于皇来牟,将受厥明。明昭上帝,迄用康年。命我众人,庤乃钱镈,奄观铚艾。”《噫嘻》:“噫嘻成王,既昭假尔。率时农夫,播厥百谷。骏发尔私,终三十里。亦服尔耕,十千维耦。”多赞颂农业成就,夸耀田土广大、农夫众多、收获丰盛,表达祈求丰年的愿望。再有,《魏风·伐檀》表现的是一群贫苦的伐木者对不劳而获的统治者的责问。他们一边劳作,想到不平等的社会现实,就一边宣泄着心中的不平和怨恨。百姓们饥寒交迫,劳累不堪,责问那些“君子”为什么要不劳而获,坐享其成。这声声饱含血泪的控诉,让我们看到了古代劳动者们的不幸遭遇和阶级社会剥削的本质。还有《君子于役》中:“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这里用的是直接陈述的写法,以徭役和战争为题材,写一个妇女思念在外服徭役的丈夫,贯穿其中的是一种妇人的淡淡的怨情,表达了劳动人民渴望团聚的心情,同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繁重长久的徭役给劳动人民带来的痛苦。《诗经》时代的中国已经不是一个只产生民间诗歌的时代,十五《国风》中的很大一部分作品是下层贵族表达个人情感的抒情创作,而《大雅》《小雅》中的绝大部分抒情诗都是各级贵族的有目的的创作。这些已经属于很优秀的抒情诗人,以自己敏感的诗心,把抒情的笔触伸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既有对农业产生的关心,对宗族国家的热爱,也有对敌人的仇恨和对封建恶政的憎恶;有征人的忧伤,也有弃妇的哀怨;有男女相知的欢乐愉悦,也有失恋相思的辗转徘徊;有对世族风情的欣赏,也有参与劳动的快乐……《诗经》民歌是我国文学中最早的一部现实主义杰作,可以说是周代社会的一面镜子,在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上都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它用严格的现实主义手法表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成为我国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最早源头,为后代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提供了光辉的典范。2《诗经》运用“比”的方法,使“出现”的手法得到体现“赋、比、兴”的表现手法,是后人研究《诗经》时提出来的,也是《诗经》艺术上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所谓“赋”,指的是一种铺陈直叙事物的方法。如《七月》,诗人按季节和物候变化,由春至冬记述了农奴一年的劳动过程,直陈其事。“比”,就是比喻或比拟,用形象的事物打比方,使被比喻的事物生动形象、真实感人。例如《魏风·硕鼠》一诗中,就是运用了“比”的表现手法,通过描写令人憎恶的老鼠,将奴隶主贪婪残忍的本性表现得淋漓尽致。《诗经》中用比的地方很多,形式也多种多样。有明喻,如“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王风·采葛》);有暗喻,如“我心非石,不可转也”(《邶风·柏舟》);有借喻,如“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卫风·氓》);有博喻,如“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如蛾眉”(《卫风·硕人》)。这些比喻,都能紧扣诗中的情、事、景,十分贴切。“兴”,就是托物起兴,先用他物起头,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兴”句多在一首诗的开头。《诗经》中用“兴”的手法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起协调韵律的作用,如《秦风·黄鸟》开头的“交交黄鸟,止于棘”;二是起创造意境、烘托气氛的作用,如《秦风·蒹葭》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三是起象征、联想、比拟的作用,如《周南·桃夭》以盛开的艳丽桃花,象征新娘的艳美。需要注意的是,《诗经》中这三种手法常常结合运用,如《卫风·氓》。3言句和三言句《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也有间或杂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种句式。但杂言句式所占比例很低,只有个别诗是以杂言为主的,如《伐檀》、《桑中》等。四言体为主的句式,305篇中全篇四言到底的就有150多篇,90%以上是四言句式。以《周南》为例,共11首诗,四言到底的就有8首,共159句。其中三言的12句,五言的2句,六言的2句,只占10%。向熹做过统计:《诗经》305篇共计7284句,其中6667个四字句,占全书的92%;617个非四字句,占全书的8%。非四字句中二、三、五、六、七、八字句分别有8、157、340、88、19、5句。夏传才也做过统计:《诗经》全书305篇,共有7248句,其中四言句有6591句,约占总数的91%;五言句共369句,约占总数的5%;三言句有158句,约占总数的2%。再次为六、七、二、一言句,分别有85、19、14、7句,而八言句仅有5句。两位学者的统计虽然有些出入,但《诗经》以四言句为主是无可争议的事实。4《诗经》第一乐章为《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带有很强的节奏感,是构成《诗经》整齐韵律的基本单位。而重章迭句和双声迭韵读来又显得回环往复,节奏舒卷徐缓。《诗经》重章迭句的复沓结构,不仅便于围绕同一旋律反复咏唱,而且在意义表达和修辞上,也具有很好的效果。《诗经》中的重章,许多都是整篇中同一诗章重迭,只变换少数几个词,来表现动作的进程或情感的变化。如《周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三章里只变动了六个动词,不但写出采摘的过程,而且通过不断重复的韵律,表现出生动活泼的气氛,似乎有一种合唱、轮唱的味道。清人方玉润说:“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旷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忽断忽续。”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再如:《蒹葭》三章中,采用重章迭句的形式,又具有层层推进、步步深化诗歌意境的作用。白露之“为霜”、“未稀”、“未已”表现了时间的推移,暗示了追求时间的漫长与追求者的执著;道路的“阻且长”、“阻且跻”、“阻且右”,从不同的角度,步步加深道路的坎坷曲折,暗示追求者的矢志不渝;“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表现了空间的转移,暗示了追寻对象的飘忽难觅及追寻者的无奈和惆怅。总之,本诗共三章十二句,仅变动了十几个字,就描绘出芦苇茂盛的状态,暗示追寻道路的曲折漫长,表现出“伊人”可望不可即的痛苦和追求者的执著、坚定。这种手法类似于现代歌曲中的合唱、轮唱,有一唱三叹的效果,有助于强烈感情的抒发。《诗经》中的迭字,又称为重言。“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小雅·伐木》),以“丁丁”、“嘤嘤”摹伐木、鸟鸣之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依依”、“霏霏”状柳、雪之态。这类例子,不胜枚举。和重言一样,双声迭韵也使诗歌在演唱或吟咏时,章节舒缓悠扬,语言具有音乐美。5能使人物多识,模型丰富《诗经》大约使用了近三千单字,其中有名词、动词,也有形容词,丰富多彩、生动准确地表现了各种事物及其变化特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