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作品阅读发微课件_第1页
文学类作品阅读发微课件_第2页
文学类作品阅读发微课件_第3页
文学类作品阅读发微课件_第4页
文学类作品阅读发微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把握主旨,准确答题

——文学类作品阅读发微藁城市第一中学张光义学生们在现代文阅读中失分较多的症结正在于读文章“粗糙”,答题时“凑字”。对文章理解不透,答起题来无从下手,常常以自己的主观意识代替作者的观点态度,出错也就在所难免了。(2007,全国Ⅰ)14.文中刻画的“左公柳”和“民勤人”两个形象具有哪些相同的特点?作者描写这两个形象的用意是什么?(6分)

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

(2)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

16.文章第五段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描写枯死的胡杨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17.文章后一部分写到了“戈壁石”,这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准确答题的关键在于读懂文章,读懂文章的关键在于把握主旨,而不是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从文中找答案上。文章是树,题是果,题从文中来,只有把握文章才能准确答题。韩非子有言: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现代文中有些方面确实是有规律可循的。它主要表现在文章的标题、开头、中间和结尾等处。下面分条解析。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具有怎样的特点和作用呢?

孟子有言,“眸子不掩其恶”《母亲与莫扎特》(肖复兴)《为了忘却的记念》(鲁迅)《人的正确思想从哪里来?》(毛泽东)《友谊,还是侵略?》(毛泽东)《娜拉出走以后》(鲁迅)《人是什么》(赵鑫珊)《我为何而生》(罗素)1、新巧,吸引读者。

2、设疑,引起思考。《改造我们的学习》(毛泽东)《不忘露珠的寂静之味》(舒婷)《总想为你唱支歌》(吕锦华)《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茅盾)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吴组缃)

3、直接表明观点态度。

4、点明文章的结构。《药》(鲁迅)

《项链》(莫泊桑)

《灯》(巴金)《记念刘和珍君》(鲁迅)

《咬文嚼字》(朱光潜)

《话说知音》(林非)《访钢琴演奏家傅聪》(法·夏代尔)5、表明文章的线索。6、指出文章写作对象。《阳台上的遗憾》(韩少功)《灯火的温情》(叶延滨)《梦碎雅典》(杨明、马小林)《落叶是疲倦的蝴蝶》(朱成玉)《简笔与繁笔》(周先慎)7、运用修辞,暗示主旨。文章题目的特点和作用:1、新巧,吸引读者。2、设疑,引起思考。3、直接表明观点态度。4、点明文章的结构。5、表明文章的线索。6、指出文章写作对象。7、运用修辞,暗示主旨。文章的开头有何特点和作用呢?

例如:吴晗《谈骨气》一文,第一段即独句段:“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再如:余秋雨《都江堰》一文,第一段为:“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励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1、点明主旨,领起下文。文章有时采用倒叙形式。例如:杨崇德的《打工仔》先写阿贵从深圳打工回来,变得阔绰,再一步步地揭开他致富的原因。

鲁迅的《祝福》一文,先写祥林嫂死了,然后追忆祥林嫂生前的事。

学生们写作文也往往先声夺人,“叮铃铃……”急促的上课铃响了,小王急急忙忙冲进教室。2、设置悬念,吸引读者。不直接点明观点,而是为观点的出现服务,引出观点,或者为下文的叙事与抒情奠定感情基调。例如:朱自清《荷塘月色》:“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为下文游荷塘做铺垫,并为下文抒发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相交织的感情奠定基调。

再如:叶笛《星期日的公园》前几段是这样的:

在一切烦躁之中,期待是最难忍受的东西了,在生活羁束之中,人们时常带着一种烦躁,期待着星期天。

从爱情的呆板的爱抚和痴语,从同一生活滞涩,从一切精神抑压的痛苦中,人们期待着一天的最后解脱。

你曾踽行于公园么?

星期天的公园是人类的生活的缩影。

……

3、蓄势(张本,铺垫),奠定感情基调。杨朔《荔枝蜜》从“被蜜蜂蛰了一下,从小怕蜜蜂”到对蜜蜂“有好感”到“作者在梦中变成了一只蜜蜂”,表明了作者的感情变化过程。再如:金马《蝼蚁壮歌》从“曾长期瞧它们不起”到“不由得生了怜爱之情”到“生出敬慕的情感来”,表现了情感变化。文章的开头就点明了情感变化的线索。4、点明思想感情变化的线索。文章开头的特点和作用:1、点明主旨,领起下文。2、设置悬念,吸引读者。3、蓄势(张本,铺垫),奠定感情基调。4、点明思想感情变化的线索。文章中间部分有何特点和作用呢?1、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这一点在恩格斯写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格外突出。例如:上一段讲了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下一段的段首写道:“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再如:上一段讲了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下一段的段首写道:“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还有:“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在行文中,为了使叙述主体彰显而谈到其他事物,那么其他事物就有衬托作用。例如宗璞的《报秋》一文:叙述的主体是玉簪花,但作者却用了一大段来写种太阳花的经历,太阳花又名死不了,但我种了几次,都不成功,“连死不了都种死了”,这样写,正是为了反衬玉簪花生命力的顽强。再如《生机勃勃的太阳花》一文:主体是太阳花。但在太阳的炙烤下,写到了其他花的形态“牵牛花偃旗息鼓,美人蕉慵倦无力,富贵的牡丹失去神采”,用这些花的萎靡不振,反衬太阳花的生机勃勃。2、衬托作用。把作者的情感观点渗透在文段之中

长城

(鲍昌)

因为深秋的季节已至,下山的时间已晚,我看见落日熔金,照得你如火嫣红……

所以我说,你是一卷凄婉的历史,长城!

于是,在人们的一种执拗的幻想里,你被建造出来。那是自我保护、自我心理平衡的幻想。……

所以我说,你又是民族封闭的象征,长城!

但幻想毕竟是幻想,封闭终不能封闭。几多和番公主的幽魂带着环佩的响声在月夜中归来了。……

所以我说,你是一个文化愚钝的标志,长城!

正因为如此吧,现在你敞开胸襟了。你毫不羞怯地迎来了四面八方的亿万游人。……

3、借助分论点点明主旨在行文中,为了使主体更加突出而对环境等加以描写,为人物的出场营造气氛。例如袁建华的小说《严重问题》中的一段:“会议进行到两个小时,卡了壳了,偌大一个会议室烟雾腾腾,暖气‘咝儿咝儿’地叫得烦人。”这段环境描写烘托出了会议室里的沉闷气氛,为下文有人打破这种僵局作铺垫。再如鲁迅《药》中的一段景物描写:“微风早经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愈颤愈细,细到没有,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这段景物描写,有力地渲染出坟场凄凉的气氛。4、渲染,烘托气氛。文章中间部分的特点和作用:1、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2、衬托作用。3、借助分论点点明主旨。4、渲染,烘托气氛。文章结尾的特点和作用:1、点明主旨。升华感情,深化主题。2、总结上文。议论文中往往在结尾部分。3、呼应上文。前后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4、含蓄地表达主旨。往往是借助象征性的景物描写。人称变化的作用。第一人称:真实亲切。第二人称:直接对话,便于抒发情感。第三人称:叙述别人的故事,易于心理刻画。作者在叙述过程中,有时为了表达某种强烈的感情而发生了人称转变,多数情况是由第一人称变为第二人称和由第三人称转变为第二人称。例如2000年全国高考题《长城》(鲍昌)中:“哦,长城!我不知你对此作何感想,你那虽然古老但仍坚固的身体,愿意接待异域殊方的杂色人流吗?你能承受住历史的再冲荡和新世纪的胎动吗?

你无语。”朱自清的《绿》一直是第一人称,当感受到绿的那种魅力时,不由地发生了人称的变化,这样感叹道:“……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运用之妙,准确答题两要点:联系主旨,整体把握。不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答题要围绕主旨作答。揭开神秘的面纱,还“形象”以“本原”。参透话中之话,弦外之音。

从母亲到妻子

余光中

“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我对朋友这么说过。

大陆是母亲,不用多说。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一片后土。那无穷无尽的故国,四海漂泊的龙族叫她做大陆,壮士登高叫她做九州,英雄落难叫她做江湖。不但是那片后土,还有那上面正走着的、那下面早歇下的,所有龙族。还有几千年下来还没有演完的历史,和用了几千年似乎要不够用了的文化。我离开她时才二十一岁呢,再还乡时已六十四了:“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长江断奶之痛,历四十三年。洪水成灾,却没有一滴溅到我唇上。这许多年来,我所以在诗中狂呼着、低呓着中国,无非是一念耿耿为自己喊魂。不然我真会魂飞魄散,被西潮淘空。

当你的女友已改名玛丽,你怎能送她一首《菩萨蛮》?

台湾是妻子,因为我在这岛上从男友变成丈夫再变成父亲,从青涩的讲师变成沧桑的老教授,从投稿的“新秀”变成写序的“前辈”,已经度过了大半个人生。几乎是半世纪前,我从厦门经香港来到台湾,下跳棋一般连跳了三岛,就以台北为家定居了下来。其间虽然也去了美国五年,香港十年,但此生住得最久的城市仍是台北,而次久的正是高雄。我的《双城记》不在巴黎、伦敦,而在台北、高雄。

我以台北为家,在城南的厦门街一条小巷子里,“像虫归草间,鱼潜水底”,蛰居了二十多年,喜获了不仅四个女儿,还有廿三本书。及至晚年海外归来,在这高雄港上、西子湾头一住又是悠悠十三载。厦门街一一三巷是一条幽深而隐秘的窄巷,在其中度过有如壶底的岁月。西子湾恰恰相反,虽与高雄的市声隔了一整座寿山,却海阔天空,坦然朝西开放。高雄在货柜的吞吐量上号称全世界第三大港,我窗下的浩淼接得通七海的风涛。诗人晚年,有这么一道海峡可供题书,竟比老杜的江峡还要阔了。不幸失去了母亲,何幸又遇见了妻子。在实际生活上,我的慈母生我育我,牵引我三十年才撒手,之后便由我的贤妻来接手了。没有这两位坚强的女性,怎会有今日的我?在隐喻的层次上,大陆与海岛更是如此。所以在感恩的心情下我写过《断奶》一诗,而以这么三句结束:

断奶的母亲依旧是母亲

断奶的孩子,我庆幸

断了嫘祖①,还有妈祖②海峡虽然壮丽,却像一柄无情的蓝刀,把我的生命剖成两半,无论我写了多少怀乡的诗,也难将伤口缝合。母亲与妻子不断争辩,夹在中间的亦子亦夫最感到伤心。我究竟要做人子呢还是人夫,真难两全。无论在大陆、香港、南洋或国际,久矣我已被称为“台湾作家”。我当然是台湾作家,也是广义的台湾人,台湾的祸福荣辱当然都有份。但是我同时也是,而且一早就是,中国人了:华夏的文明是我与生俱来的“家当”,怎么当都当不掉的,而中国的祸福荣辱也是我鲜明的“胎记”,怎么消也不能消除。然而今日的台湾,在不少场合,谁要做中国人,简直就负有“原罪”。明明全都是马,却要说白马非马。这矛盾说来话长,我只有一个天真的希望:“莫为五十年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