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
生物修复的概念及其原理生物修复工程技术第一节生物修复的概念及其原理一、生物修复1、概念:生物修复(Bioremediation)指利用生物将土壤、地表及地下水或海洋中的危险性污染物现场去除或降解的工程技术系统。2、基本指导思想净化速度缓慢由于三方面的原因生物修复技术系统中添加氮、磷等营养盐接种、驯化高效菌自然条件下DO不足营养盐缺乏高效菌生长缓慢供氧快速去除污染物优点缺点可在现场进行不是所有的污染物都能使用,有些污染物不能使用使位点的破坏达到最小有些化学品的降解产物和迁移性增强减少运输费用,清除运输隐患永久性地消除污染工程前期投入高费用低可与其它技术结合使用需增加微生物监测项目3、生物修复的优缺点4、生物修复与生物处理的异同相同之处:都是利用微生物的降解作用,也都是利用微生物的同化作用扩大繁殖,并通过工程措施保持生物处理过程有很高的效率,在处理特殊废物时都需要驯化和筛选高效微生物。
不同之处:1、生物修复主要控制环境中的污染物,而生物处理则控制排放口污染物。2、生物修复降解的化学品多是较难降解的有毒化学品的混合物,而生物处理是在精心设计的工程系统中进行,处理的污染物较容易降解。二、生物修复原理1、微生物修复的生物类型土著微生物:环境中固有的微生物外来微生物:需大量接种的高效菌基因工程菌(GEM)2、微生物修复的影响因素营养盐:需添加氮、磷营养元素电子受体:可通过对土壤鼓气或添加产氧剂的方式来提供DO作为有机物降解的电子受体;此外,硝酸根、硫酸根、铁离子也可作为有机物降解的电子受体。共代谢基质污染现场和土壤特性:土壤特性影响污染物和微生物的相对活性,最终影响生物修复的速度和程度。有毒有机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3、植物修复的特点今年来的研究表明,植物修复是一个更经济、更适于现场操作的去除环境污染物的技术。植物具有庞大的叶冠和根系,在维持生态环境的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植物修复适用于大面积、低浓度的污染位点,不仅可以环境的有机污染物,还可以去除重金属和放射性元素。⑴、植物对环境中重金属的去除环境中金属污染的去除已有方案:场外修复,先将土壤挖掘、转移,再去除金属离子;微生物修复:生物量小,从而吸收量小,同时生物体过小难以进行后处理;植物修复特点:生物量大,从而吸收量大,同时易于进行后处理。适应重金属胁迫的植物不吸收或少吸收重金属将吸收的金属钝化在植物的地下部分大量吸收金属的同时正常生长可在金属污染土壤中生产符合环境标准的农产品通过栽种植物积累金属,收获后进行植物提取龙葵-Cd超积累植物⑵、植物修复金属污染的方式植物固定指利用植物和其他一些添加物使环境中的金属流动性降低,生物可利用性下降,降低金属对生物的毒性。该法只是暂时将金属固定,并没有彻底去除环境中的金属。植物挥发指植物将污染物吸收到体内后又将其转化为气态物质,释放到大气中。该法只适用于挥发性污染物。植物吸收指利用能耐受并可过量积累金属的植物吸收环境中的金属离子,将它们输送并贮存在植物体的地上部分。需要选择能耐受并可过量积累金属的植物种类。⑶、去除有机污染物的机理植物对有机污染物的直接吸收作用植物释放分泌物和酶强化根区的矿化作用⑷、富营养化水体修复富营养化水体水华和赤潮防治水体富营养化的对策:控制外源性营养物质的输入;减少内源性营养物质的负荷。防治水体富营养化的措施:工程性措施:挖走底泥、水底深层曝气等;化学法:凝聚沉降、化学药剂杀藻等;生物法:即生物修复,利用水生生物吸收氮、磷进行代谢活动从而除去水体中的营养物质。高等水生植物净化水体的特点以大型植物为主体,植物和根区微生物共生,产生协同效应,经过植物直接吸收、微生物转化、物理吸附和沉降作用除去氮、磷和悬浮颗粒,同时对重金属元素也有去除效果。第二节生物修复工程技术一、生物修复的可行性研究数据调查技术查询选择技术路线可处理性试验实际工程设计二、地表水生物修复工程技术微生物修复针对流动的河道水体,可采用直接曝气、生物膜法等;对于浅水湖泊,可添加营养盐、采用曝气机搅拌混合等法;大型水生植物对水体的净化
大型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主要是通过水生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植物叶冠的覆盖遮光等途径控制藻类快速繁殖来净化水体。三、土壤生物修复工程技术原位处理特点:原地进行,无需挖出土壤和运输,采用土著微生物或经驯化的微生物处理。包括两方面内容:对受油污染的土壤进行修复对矿山废弃地进行植被恢复挖掘堆置处理特点:可在受污染初期限制污染物的扩散和迁移,减少受污染范围,但运输、挖掘费用较高,运输过程中可能引发新的污染或因挖掘造成土壤生态结构的破坏。反应器处理特点:此法类似于污水生物处理,受污染的土壤挖出与水混合后在接种了微生物的反应器内进行处理,处理速度较快,但工程复杂,费用较高。废水处理系统营养盐空气污染区抽水井地下水位注水井观测井生物修复原位处理方式示意图四、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