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00_第1页
《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00_第2页
《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00_第3页
《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00_第4页
《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0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孟子》三章

“孟母三迁”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多次更换学习地点。孟子没有辜负母亲的良苦用心,发愤图强,终有所成。在孔子之后,把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一代大儒。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孟子>三章》,了解孟子及其主要思想。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学宗师,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尊称孟子为“亚圣”。孟子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其文气势磅礴,感情洋溢,逻辑严密;善于运用譬喻,即用形象化的事物和语言来说明复杂抽象的道理;语言明白晓畅,浅显易懂,又精练准确。南宋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论语》合为“四书”。作者简介学习目标积累文中常用文言词语,了解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观点和思路。(重点)把握课文层层推理、结构严谨的论证过程,体会其流畅雄辩的论证风格。(难点)体会“人和”“大丈夫”的内涵,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体会行正道、经磨难对个人和国家的重要作用。(重点)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文章释义宜于做某事的自然气候条件。地理优势。指人心归向,上下团结。方圆三里的内城。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围。这。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泛指武器军备。兵,兵器。革,皮革制成的甲、胄、盾之类。米,谷,泛指粮食。弃城而逃,委,放弃。去,离开。护城河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指能够施行治国的正道,即行仁政。极点。与自己有血缘关系或婚姻关系的人。同“叛”,背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君子,这里指能行仁政的君主,即上文所说的“得道者”。文章感知

本文是一篇议论文,请找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由论点看,决定战争胜负的要素有哪些?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什么?天时、地利、人和(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结论)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从战争到治国)(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论据)

天时不如地利(从进攻一方而言)(论据)

地利不如人和(从防御一方而言)↓

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句有什么作用?

①结构上:开篇点题,提出观点,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天时、地利、人和。

②内容上:突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这里的“人和”就是下文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文章解析2.“三里之城……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这几句

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通过举战争中小城被围,攻方又拥有“天时”这一有利条件,却不能取胜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的分论点。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

不以兵革之利”这三句有什么作用?强调了什

么?三个句子的顺序为什么不能颠倒?

三句连用构成排比句,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召力。强调地利不足恃,只有“人和”才可以“域民”“固国”“威天下”。三句是按照治国的逻辑顺序排列的,是递进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必要条件,环环相扣,所以不能颠倒。4.本文结尾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来深化全文主旨?

对比论证。将“失道者”与“得道者”进行对比,再次强调“人和”的重要性: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文本探究孟子认为治理国家主要依靠什么?“人和”一个国家怎样才能获得“人和”?

“得道”,即实施仁政。一个拥有“人和”的国家会有怎样的优势呢?“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也就是战无不胜。写作特色1.层层深入,逻辑性强。

作者从战争的角度出发,思路从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使文章极具说服力。2.语言简练,善用排比;骈散结合,节奏感强。文章多次运用排比,不仅增强了文章气势,而且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文中还运用了一些骈句,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很好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