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史(刘德斌)-答案、优化版_第1页
国际关系史(刘德斌)-答案、优化版_第2页
国际关系史(刘德斌)-答案、优化版_第3页
国际关系史(刘德斌)-答案、优化版_第4页
国际关系史(刘德斌)-答案、优化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亚封贡体系东亚封贡体系是指1500年左右明代中国凭借本身无以匹敌的实力地位和文化影响与周边国家建立起一种国际关系体系,它与穆斯林世界、欧洲秩序一起成为1500年前后国际关系领域中三大彼此相对隔离而又各具特色、几乎是平行开展的国际关系体系。东亚封贡体系既不同于现代那种负有条约义务的政治附属关系,又迥异于西方的殖民主义。在这一体系中,明朝并未出兵占领周边国家,也未干预其政治,只是对其现存的政治形态予以一种高姿态的认可;而处于依附地位的诸小国反而享受到了馈赠的经济利益和贸易特权。国家间那种常见的赤裸裸的权力和利益之争,在东亚地区被蒙上了一层温情脉脉的伦理面纱。东亚封贡体系实际上就是以中国为中心,在高度兴旺的农业文明根底上经营、完善自己的一种国际关系体系,但处于体系最高点的中国愈来愈闭关自守、走向僵化,最终土崩瓦解。穆斯林世界穆斯林世界是指在1500年前后由穆斯林国家所构成的神权统治的宗教国家体系,它与东亚封贡体系、欧洲秩序一起成为1500年前后国际关系领域中三大彼此相对隔离而又各具特色、几乎是平行开展的国际关系体系。当时穆斯林风暴和伊斯兰教星月旗又一次席卷了欧亚大陆,穆斯林国家以伊斯兰教为纽带,创立了一个由所有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所构成穆斯林世界。当时,世界上存在着三个穆斯林大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波斯的萨非帝国、印度的莫卧儿帝国。其中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穆斯林世界中地位最为突出。它不仅建立了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而且始终作为一个异教徒介入欧洲历史,对欧洲国际关系的历史进程产生直接而重大的影响,与欧洲的联系广泛而复杂,例如十字军东征和奥斯曼帝国的扩张。但是穆斯林世界愈来愈闭关自守、走向僵化,最终土崩瓦解。欧洲秩序欧洲秩序是指1500年前后欧洲各国所构建的国际关系体系,它与东亚封贡体系、穆斯林世界一起成为1500年前后国际关系领域中三大彼此相对隔离而又各具特色、几乎是平行开展的国际关系体系。当时的欧洲政治幅员名义上是基督教“世界主权〞的一统天下,并存着一个“神圣罗马帝国〞,但实际上却是宛如一件由一些大小王国、公国、贵族领地和城邦所织补的“百衲衣〞,不属于任何一方神圣。神圣罗马帝国分崩离析,罗马教皇的权威已经在几百年来教权与王权的争斗中衰微下去。同东亚封贡体系和穆斯林世界相比,政治上的四分五裂是欧洲秩序最突出的特征。但是,在东亚的中国和中部的穆斯林世界愈来愈闭关自守、走向僵化的时候,欧洲却在四分五裂中经历着空前、彻底的大变革,开始踏上走出中世纪的旅程。西欧的兴起在中世纪的漫漫千年里,欧洲内部孕育和积淀了它走出中世纪的前提条件和必要准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展开、民族君主国的崛起、经济技术的开展和地理大发现,使欧洲〔特别是西欧〕得以兴起,并逐渐领先于世界其他地区。〔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约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使整个欧洲摆脱了思想束缚和精神束缚,为资本主义时代的来临做了思想上、文化上和舆论上的准备,为欧洲人提供了新的智力水平和认识水平,把欧洲人从中世纪的封建束缚下解放出来,并使一种新的国家意识形态国家主义兴起,加速了民族君主国的出现。同时也加剧了欧洲政治的分裂和经济上的竞争。其中宗教改革对国际关系史的开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把欧洲迅速分裂成不同的宗教体系,欧洲人彼此之间打着信仰的旗号迅速开战。〔2〕民族君主国的出现15-17世纪形成的民族君主国是在反对外族侵略和国内君主与贵族斗争过程中形成的,是在战争和暴力的铁砧上锻造出来的。西班牙、葡萄牙最早形成民族君主国,之后英国、法国,德意志和意大利,瑞典、波兰与俄罗斯都纷纷形成民族君主国。民族君主国的出现改变了中世纪以来欧洲政治生活,为西欧的扩张提供了政治组织上的准备。在强有力的君主统治下,国王与新兴的资产阶级和市民结成同盟;税收、军队、火药等促进了商业的开展,加强了民族君主国的实力;国家成为国际行为的主体,具备了现代国际关系的一个根本前提。民族君主国不同于中世纪的专制国家,它促成了国家主权思想的开展,将国家提升到了一个不可分割、不可转让、对内最高、对外独立的地位上。〔3〕经济技术的开展与地理大发现经济技术的开展与地理大发现为西欧的兴起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根底。欧洲经济扩展主要表达在农业产量的提高、封建人身束缚的减弱、人口的增长和贸易的开展。黑死病的创伤已经痊愈,长期的战争也告一段落,西欧农业得到了较大的开展,人口大幅度增长。商业的开展和农民得到人身自由为海外扩张提供了一个松散的社会和易流动的人群。而技术的开展成为欧洲扩张的先决条件,造船、航海设备、航海技术和海军装备等方面技术的开展与革新使欧洲人在未来的几个世纪里成为世界各大洋的主人。伴随技术进步,商业事务新技术被创造与改良,标准货币、银行、合股公司等的出现使金融、投资等活动活泼起来。这一切使15世纪以后西欧开始了蒸蒸日上的时代,使欧洲尤其是西欧的兴起在物质根底上确立了对欧亚大陆其他局部的优势。另外,新兴的民族国家渴望着海外殖民利益,新教徒由于受到交汇的迫害也向往一个新的自由世界。在这诸多因素的作用下,地理大发现开始了。在宗教的热情鼓舞和巨大财富的吸引下,西班牙、葡萄牙率先走出欧洲。1498年葡萄牙的达•伽马到达印度,1519-1522年麦哲伦完成了环球航行。地理大发现首先开展和增强了欧洲的商业精神,许多西欧国家都力图在世界抢夺一块商业市场;重商主义成为欧洲最流行的学说,是许多西欧国家的根本国策,商业精神几乎弥漫了整个西欧大地。新航路的开辟导致了西欧霸权时代的开始。第二,地理大发现使世界开始逐渐联成一个整体,各地区相对隔绝、封闭、独立开展的历史即将结束,全球时代逐渐来临。第三,这一时期西欧资本主义暴露了扩张的野心和攫取的贪欲,开始了殖民帝国的扩张。第四,地理大发现使东西方各文明横向比拟更为容易。总之,欧洲人建立了最早的殖民制度,展开了最早的商业战争,缔造了最早的殖民帝国,使海外利益第一次成了国际关系的一个因素。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民族君主国的出现、经济技术的开展与地理大发现在欧洲走出中世纪的历程中是一个有机的开展过程。它们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交织在一起。在未来的几个世纪里,欧洲正是凭借这些因素逐渐地确立了它在全球性国家关系体系中的领先地位。尼德兰革命及其影响尼德兰处于欧洲的西北,先由哈布斯堡王朝的查理五世继承,后由腓力二世继承归西班牙统治,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发生较早的地区,商业比拟兴旺,因而对西班牙独占海外贸易不满。腓力二世为了保护西班牙的商业利益,禁止尼德兰商船到西属殖民地进行贸易。加之在民族感情上尼德兰视腓力二世为外国人,对大量驻扎的西班牙军队十分反感。当时新教传入尼德兰,为西班牙所不容,它在尼德兰设立宗教裁判所惩治新教徒。尼德兰各省害怕宗教裁判所的设立会威胁到它们的自治和自由,由一群贵族上书腓力二世,要求关闭宗教裁判所。以此为导火线,在1566年8月爆发了一场大规模起义,被称为“破坏圣象运动〞,新教徒劫掠教堂,破坏圣象,各阶层也都参加了起义。腓力二世派阿尔瓦公爵前去镇压。阿尔瓦达斯屠杀起义者,征收新税,没收了一批贵族的地产。恐怖政策使大量技术工人逃到国外,尼德兰繁荣的商业遭到摧残。尼德兰各省联合起来,在奥伦治亲王威廉的领导下向西班牙展开了海战,进行了独立斗争,并得到了英国和欧洲新教阵营的很大帮助。在革命过程中,由于西班牙实行分化政策,尼德兰南部10省又回到西班牙统治下,北方7省那么坚决抵抗,并于1581年正式宣布独立,称为尼德兰联合省〔荷兰共和国〕,随后英国军队开赴荷兰。1588年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开向英国,遭到消灭性打击。腓力二世去世后,双方于1609年签订《二十年停战协定》,到1648年西班牙才正式成认荷兰的独立。独立后的荷兰是欧洲第一个商业资本主义国家。西欧许多信仰新教的富商和新教徒纷纷来到荷兰以享受宗教自由。阿姆斯特丹成为国际贸易大都会和西欧的金融中心。荷兰凭借庞大的商船队和强大的海上力量开始了全球贸易和殖民过程。17世纪对荷兰人来说是一个“黄金世纪〞。尼德兰革命和荷兰独立后,西班牙更加衰落了,它开始逐渐沦落为二等或三等国家,它的海上贸易也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荷兰人所取代。现代国际关系为何会从欧洲产生?它对国际关系史演进产生了哪些影响?15-16世纪成为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分水岭。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展开,随着经济技术的进步,随着地理大发现等重大历史事件在西欧的出现,邦国林立的欧洲开始踏上了走出中世纪的旅程,并进入了商业资本主义殖民时期。从国际关系史的角度看,正是在中世纪漫漫千年里,欧洲〔西欧〕酝酿了形成现代国际关系所必需的根本要素,如现代民族过家的兴起、主权观念的出现和国际政治生活的世俗化,等等。即将用现代“民族国家〞这种形式组织起来的欧洲人,要向全世界发起军事、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冲击。与欧洲不同的是,实行中央集权体制的东方各封建大国,尽管规模庞大、组织有序,但却囿于停滞保守的怪圈难以自拔,变革竭蹶,更没有意识到即将开始的全球变局。新航路的开辟、地理大发现以及西欧国家的海外殖民开拓,为国际交往增添了新内容,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国际贸易范围的扩大,也使国际交往中经济关系的地位迅速上升。欧洲步入商业资本主义时期后,先期的西班牙、葡萄牙,后来的荷兰、英国、法国开始了早期的殖民扩张。至此,曾经遥远的、彼此相对孤立分散的世界终于被联系在一起,开始演绎出一幕又一幕交织着战争与和平、混乱与秩序、革命与反动、争霸与反霸、贫穷与富裕、东方与西方、殖民与独立、兴旺与不兴旺和多极与单极等人类社会的悲喜剧。掷出窗外事件〔1〕背景:波西米亚于1526年起就处于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之下,长期以来就具有强烈的民族独立倾向和反教会传统。在1419年“胡斯战争〞后,在16世纪末的宗教改革运动中波西米亚倾向于新教,并迫使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于1609年签署“大诏书〞,给捷克新教徒以信仰自由权。但斐迪南任捷克国王后,违背“大诏书〞,大肆推行反宗教改革运动,下令禁止布拉格新教徒的宗教活动,迫害新教徒,拆毁新教教堂。〔2〕1618年5月23日〔3〕“掷出窗外事件〞是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线。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决心再次纠集“十字军〞,以武力征服波西米亚。三十年战争〔1〕导火线:1618年5月〔2〕四个阶段:①波西米亚阶段〔1618-1623〕②丹麦阶段〔1625-1629〕③瑞典阶段〔1630-1635〕④瑞典-法国阶段〔1635-1648〕〔3〕结果:长期的战争使交战双方消耗巨大,在神圣罗马帝国方面显得更为突出,帝国皇帝斐迪南三世被迫求和,得到了法国和瑞典的同意,战争结束,召开威斯特伐利亚会议,各参战国开始和谈,并于1648年〔4〕评价:在国际关系开展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①是欧洲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几乎所有欧洲国家都被卷进来了。它们先是为了宗教信仰而战,信教诸侯于天主教势力势不两立;接着又抛开了宗教外衣,为赤裸裸的国家〔或准国家〕利益而战,宗教信仰不再是划分敌我的主要依据。②经过“三十年战争〞的洗礼,四分五裂的欧洲通过国际会议与和约的方式,肯定了国家的主权原那么和新教育天主教的平等权利,形成了历史上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民族君主国的兴起、主权观念的出现和国际政治的世俗化这些在中世纪就已经酝酿成熟的欧洲新现象,现在有了一个被大家〔除罗马教皇外〕所共同接受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结局,欧洲国家的组织形式真正开始走出了中世纪。七年战争〔1〕时间:1756-1763年〔2〕导致战争的主要原因:英法争夺政治优势、商业和殖民地霸权的矛盾和普奥争夺中欧霸权的矛盾交织在一起。英法斗争的焦点集中在北美、西印度、印度的领土和商业领域;普奥争夺的重心集中在领土和对德意志的领导权上。〔3〕英法、普奥德继续争斗导致了欧洲有名的“外交革命〞〔“联盟颠倒〞〕,即联盟的重新分化组合。英国与普鲁士结成联盟,法奥也签订条约结盟,不久,西班牙、瑞典、萨克森参加法奥同盟。出现了两个集团对垒的局面。〔4〕1756年5月,双方开战,战争持续了七年,被称为“七年战争〞。这场战争分为欧陆战场和海外殖民地战场两条战线。战争初期法奥联盟占优势,但由于俄国与普鲁士单独议和,法国最终战败。1763年,法、西语英国签订《巴黎和约》,法国失去了北美和印度的大局部殖民地,西班牙那么将佛罗里达割让给英国。法、奥也与普鲁士签订了《胡贝尔茨堡和约》,确认了普鲁士对西里西亚的占领,这等于确认了普鲁士的强国地位。〔5〕评价:①不仅在欧洲进行,也在美洲和印度进行,因而是一场对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深刻影响的欧洲战争。②是一次属于英法争霸性质的战争,其他参战各国虽抱有各自的目的,但都受到了英法争霸的制约。③对欧洲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是深远的。战争改变了欧洲列强的力量比照,形成了列强争夺欧洲霸权的新格局。战前英法争夺欧洲、商业和殖民地霸权的局面由于英国成为海外贸易和殖民地霸主而宣告终结。与此同时,随着西班牙、荷兰影响的衰减和俄国实力的增强,欧洲国际政治斗争的重心由西欧移向东欧。奥地利、普鲁士和俄罗斯开始成为欧洲政治舞台上的主角。英国是战争的胜利者,逐渐成为美洲和印度的主宰,它通过对殖民地的巧取豪夺,进一步增强了七资本的原始积累,加速了工业革命的进程。法国那么损失沉重,丧失了大量的海外殖民地和欧洲霸主地位,一步步衰落下去。奥地利失去了西里西亚,实力大大削弱,在德意志国家中失去了领先地位。普鲁士虽付出了巨大的战争代价,但毕竟得到了西里西亚,参加了列强行列。俄国借此时机扩张了实力,成为主宰东北欧国际政治事务的重要一员。④虽然形成了欧洲政治新格局,但并没有消除列强争夺霸权的旧矛盾。法国对战败一直耿耿于怀,伺机复仇,英法锋利对抗的状态没有大的改观;奥地利收回失去的西里西亚的愿望与普鲁士争霸德意志的方案水火难容。《威斯特伐利亚和约》〔1〕1648年〔2〕主要致力于解决三个问题:领土问题、宗教问题、确定德意志国家的体制。〔主要内容〕〔3〕历史意义:在国际关系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确定了一些现代国际关系原那么,对欧洲国际体系的建立和欧洲未来的政治经济秩序影响深远,在国际关系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但结束了持续30年之久的全欧规模战争,而且也在欧洲大陆形成了一个力量相对均衡的政治格局,建立了现代国际关系史上第一个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但该体系展现的更多是欧洲的国际秩序。〔4〕确定的国际关系原那么:①开创了一个先例,即以“会议〞解决争端。②明确规定了现代国际关系的重要法律原那么,确认了国家主权平等。③首次创立并确认了条约必须遵守和对违约的一方可以施加集体制裁的原那么。④罗马教皇神权统治体制的世界主权论被打破。⑤世俗专制的封建王权体制得到了加强。⑥确立了外交常驻代表机构的制度,为主权国家经常性的政治经济交往提供了制度上的便利。《乌得勒支条约》〔1〕背景:1701-1713年爆发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法国、西班牙和巴伐利亚等国对峙荷兰、英国和神圣罗马帝国等国。最后交战双方在1713年签订了《乌德勒支条约》。〔2〕《乌德勒支条约》首先瓜分了西班牙,同时成认腓力五世对西班牙王位的继承权,但他及他的后代必须放弃对法国王位的继承权,以确保西班牙不与法国合并。除了哈布斯堡家族对西班牙王位的要求没有实现以外,其他战争国的目的根本上都到达了。〔3〕评价:欧洲大陆均势得到了维护并且更加稳固,因为大国受到削弱,小国纷纷崛起,普鲁士的一参加到列强行列,最引人注目的是英国从一个岛国上升为欧洲一强。《乌德勒支条约》签订后,欧洲形成了新的国际政治格局,和约保证了大国之间的实力均势,而在海上,英国获得了主宰权。《航海条例》〔1〕背景:英国在资产阶级革命后,特别是吞并苏格兰和爱尔兰以后,政治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开始把矛头指向海上的主要竞争对手荷兰。到17世纪中叶,英荷两国为争夺海洋霸权和海上贸易垄断权,转入了大规模军事斗争。〔2〕当时英国对荷兰的根本政策是:如果不能结成巩固的联盟,那么两国就兵戎相见,直至荷兰成认英国的海上霸权。根据这一政策的根本思想,1651年英国提出《航海条例》。〔3〕《航海条例》是英国政府旨在奖励和保护本国航运业和海外贸易的一系列法令的总称,目的是打击荷兰的海上优势。英荷就此进行了一系列谈判,但荷兰拒不接受《航海条例》,谈判破裂,第一次英荷战争爆发。荷兰战败,于1654年与英国签订《威斯敏斯特和约》,规定荷兰不得与欧洲以外的英国岛屿和殖民地通商,英国也不得与欧洲以外的荷兰岛屿和殖民地通商。该条约几乎是《航海条例》的翻版。由此,荷兰作为海上大国的地位受到削弱,英国开始踏上了争夺海上霸权的殖民帝国之路。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背景:由于婚姻关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和路易十四都拥有西班牙王位继承权,且西班牙是一份丰厚的遗产。1700年,西班牙国王病逝,其遗嘱要求西班牙务须保持完整并由路易十四的孙子继承,如路易十四拒绝,再由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儿子继承。路易十四接受了这份遗产,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不肯轻易放弃,事情到了非战争不能解决的地步。〔2〕1701-1713年爆发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整个欧洲分裂成两大阵营。法国、西班牙和巴伐利亚等国为一方,荷兰、英国和神圣罗马帝国等组成反法同盟,并得到了勃兰登堡、葡萄牙和萨伏依的支持。最后交战双方在1713年签订了《乌德勒支条约》。〔3〕《乌德勒支条约》首先瓜分了西班牙,同时成认腓力五世对西班牙王位的继承权,但他及他的后代必须放弃对法国王位的继承权,以确保西班牙不与法国合并。除了哈布斯堡家族对西班牙王位的要求没有实现以外,其他战争国的目的根本上都到达了。〔3〕评价:在这次战争中,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着崇高的宗教目标,意识形态之争被排除在战争之外。这场战争是“第一场很少带有宗教色彩的战争,是第一次主要为商业和海上霸权的利益角逐的战争,是英国人第一次慷慨地用在欧洲政治上的战争,是第一次可称为‘世界大战’的战争〞。通过战争,欧洲大陆均势得到了维护并且更加稳固,因为大国受到削弱,小国纷纷崛起,普鲁士的一参加到列强行列,最引人注目的是英国从一个岛国上升为欧洲一强。《乌德勒支条约》签订后,欧洲形成了新的国际政治格局,和约保证了大国之间的实力均势,而在海上,英国获得了主宰权。试析美国独立后的对外政策1973年9月〔1〕孤立主义孤立主义是美国早期对外政策的基石,是针对欧洲的外交方针和政策。其目标是摆脱欧洲列强的控制和影响,稳固美国独立的成果,其实质“只是一个抵抗欧洲干预、实现国家自我利益的策略口号。〞〔该思想的产生过程〕孤立主义包含了许多方面的内容,其三个根本特点是:中立、不结盟、不介入欧洲事务,其核心是不介入欧洲争端。所谓“孤立〞,实际上主要是孤立于欧洲列强的纷争之外。政治上和外交上的孤立不是绝对地与外界隔绝,也不等于在经济上隔断与外界的联系,经济上的孤立与资本主义的外向性要求相抵触。刚刚独立的美国一方面由于国力弱小、羽翼未丰,无法与欧洲列强搞实力外交,另一方面利用地理上的孤立状态,与欧洲维持假设即假设离的关系,以便在与欧洲列强的竞争中保持行动自由。孤立主义主要是美国针对欧洲的外交方针和原那么,而对于美洲和亚洲那么是积极的干预和扩张。孤立主义在以后的美欧争夺中常常成为美国排斥欧洲列强的工具,它不只包括消极的战略防御,也包括积极的战略进攻。在美国漫长的对外政策史中,孤立主义常常与“不结盟〞、“中立〞、“不卷入〞、“不干预〞、“海上自由〞等一系列口号联系在一起。〔2〕扩张主义扩张是贯穿美国队外政策史的最明显、最永恒的主题。美国独立不久后就开始了它对外扩张史上的大陆扩张时期〔1775-1897〕。1803年从法国购置路易斯安那、1810年和1813年进占佛罗里达等事件是美国独立后大陆扩张时期最初阶段的主要内容。驱动美国向外扩张的动力是早期资本主义商业资本的商业精神和来源于清教主义的“天定命运〞说。商业精神与重商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美国独立后,为了维护本国商业资本的独立开展,争取海上自由、开展中立贸易成为美国对外政策的重要内容。来源于清教主义的“天定命运〞说使来到北美的盎格鲁•撒克逊人自认为血统高贵,他们以“上帝的选民〞自居,相信他们征服落后民族和落后文明是上帝赋予的使命。美国人披荆斩棘的拓荒精神与刻苦勤俭的清教主义结合在一起,锻造出了美国理想主义和实用主义相统一的外交理念,这一理念在美国对外扩张的历程中不时闪现。结合17、18世纪国际关系史实,理解均势原那么的内容和意义。1618-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后,在欧洲各国之间形成了一种均势格局。到了18世纪初,欧洲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西班牙、荷兰、瑞典和波兰沦为二流国家,法国、英国、俄国、奥地利和普鲁士五强崛起。它们成为18世纪欧洲外交舞台上的主角,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外交思想。欧洲大陆中心地带的发、奥、普渐成三足鼎立之势,维持着一种均势。欧洲侧翼的两各国家——英国和俄国在努力确保欧陆均势的情况下,向欧洲以外的地区扩张。这一时期“均势〞具有以下特点:〔1〕欧洲大陆间的力量平衡通过“均势〞得以维持,欧陆几大国根本上处于势均力敌状态,隔海相望的英国扮演着制衡者的角色。〔2〕为了维持大国间的力量均衡,不惜牺牲战败国和小国的利益,对它们的领土进行肆无忌惮的分割、蚕食、吞并。〔3〕通过均势防止了大国间战争的进一步升级和对现存秩序的破坏。〔4〕各大国各自开展了自身的实力,相近的实力保证了均势的实现和国际体系的稳定。〔5〕这时的“均势〞原那么只适用于欧洲具有共同传统的大国,并借此来保证大国对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的统治。换句话说,此时的“均势〞格局只是欧洲大国权力关系和结构的一种反映,“均势〞原那么也只是欧洲大国间制定和遵循的外交游戏规那么,并不适用于世界其他地方。结合史实分析英国在欧洲均势运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英国的对外政策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关键点是维持欧陆的“力量均衡〞,即平时通常置身事外,只在关键时刻关键之处实施关键一击来左右事态的开展。英国采取“力量均衡〞政策是有其深刻原因的:首先,英国是一个岛国,它无力在欧洲长期维持一支军队以在众强之中保障自己的势力范围,因而它干脆不在欧洲谋求任何势力范围而只在大陆维持一种势力范围的大致均衡。第二,任何一国的强大都将对英国形成巨大的生存压力,这正是它反对一切霸权的原因。第三,英国的经济开展使其在自足性和扩张性两方面都得到了满足,是欧洲各国当中惟一不需要在欧洲扩张便可维持国家最高利益的国家,因此它成为对欧陆仅求其不出现独霸的强权,此外别无他求的惟一一国。1701年-1713年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是第一次主要为商业和海上霸权的利益角逐的战争,是英国金钱第一次慷慨地用在欧洲政治上的纷争,使第一次可称为“世界大战〞的战争。在战争末期,由于眼看法国就要失败,奥地利的野心却再次膨胀,甚至出现了奥地利与西班牙再次合并由哈布斯堡家族统治的可能,于是英国将自己的力量撤出欧洲大陆,不再支持反法同盟,以取失势力的平衡。在1713年签订的《乌得勒支条约》中,大国受到削弱,小国纷纷崛起,普鲁士的以参加到列强行列,这就使欧洲大陆的均势得到了维护并且更加稳固,而最引人注目的是英国从一个岛国上升为欧洲一强,欧洲形成了新的国际政治格局。该合约保证了大国之间的实力均势,英国获得了海上的主宰权。1814年列强召开维也纳会议,并于1815年签订《最后议定书》,建立起了维也纳体系,在欧洲大国间创造了一种政治军事平衡。英国从此确立了它的海上霸主地位,直到一战之前其霸权地位根本上没有受到过其他国家的威胁。英国越发感到只有在欧洲大陆维持稳定的均势才能真正保障英国在欧洲乃至全世界的战略利益,因而它自觉地在国际关系中扮演起制衡者的角色。在之后的近百年中,英国以自己为砝码,精心调节着国际力量的微妙平衡。如果某一国或集团的势力膨胀以致威胁到英国的利益,它总是毫不犹豫地与另一国或集团结成同盟。均势原那么在维也纳体系时期日臻圆熟。试析西班牙、荷兰霸权衰落的原因。〔1〕西班牙:①国内因素:第一,由于宫廷挥霍无度,封建传统浓厚,社会经济开展日益凋敝。第二,殖民地财富的大量涌入,阻碍了其本身资本主义的开展。因为大量财富只被用在统治阶级的奢侈生活上,没有用于开展生产。而其大量金银的涌入还造成国内通货膨胀,生产本钱提高,反而丧失了与别国工业的竞争力。②国际因素:第一,不断卷入欧洲霸权争夺,到三十年战争时,其殖民霸权已经衰落。由于长期在欧陆上与法国,在海上与荷兰剧烈竞争,征战不断,财力消耗巨大。广泛持久、耗资巨大的战争使西班牙的国力不堪重负,经过长时间的较量,无可奈何地从霸权的巅峰跌落下来。其中,尼德兰革命的爆发是这个殖民帝国的急剧衰落的标志。第二,欧洲其他国家与之竞争,其中经济竞争最为重要。17世纪初的西班牙已经不再是第一流的欧陆大国和海上强国了。〔2〕荷兰:在第一次英荷战争后签订的《威斯特敏斯特和约》使荷兰海上大国地位受到削弱;之后又荷兰又经历了三次英荷战争和法荷战争。经过这些战争,荷兰衰落了。荷兰的海上霸权至此已彻底丧失,再也不是英国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了。荷兰衰落的根本原因在于与英法相比荷兰人缺乏保持自己原先的扩张速度所需的资源,而法国人和英国人正在迎头赶上。分析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特点〔1〕是历史上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体系,也是现代国际关系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包涵内容最广的一个体系,并对后来的国际关系开展有着深远影响。〔2〕加剧了德意志和欧洲的分裂,削弱了当时几乎成为欧洲主宰的哈布斯堡王朝的势力,促成了一种多元整治格局,为欧洲建立了多极体制和均势,但却未能给欧洲带来和平。欧洲国家间频繁发生的战争和频繁变换的结盟成为当时国际关系的常态。现实政治和利益成为各国付诸战争或联结同盟的主要出发点,而不再是跨国利益和宗教信仰。〔3〕主要反映的是欧洲国家之间的力量比照,但欧洲国际格局的变化和大国间的战争已经开始影响到它们的海外殖民地,并对殖民地的命运产生重大影响。〔4〕其形成代表着欧洲走出中世纪的步履,事实上促成一场全球变局。《提尔西特条约》〔TreatyofTilsit〕〔1〕背景:拿破仑打败第三次反法联盟后,于1806年7月建立莱茵联盟,欧洲列强更感受到法国的过分强大师对自身平安的威胁。随着拿破仑对德意志野心的显露,普鲁士向英俄寻求保护。1806年10月结成第四次反法同盟,之后普法交战,法军大败普军,拿破仑乘胜进逼俄国。〔2〕1807年7月〔3〕《提尔西特和约》的缔结宣告了第四次反法同盟的瓦解。大陆封锁体系〔ContinentalSystem〕〔1〕背景:由于海外贸易的竞争,英法长期对立。法国大革命后,英国又屡次组织反法同盟。且在战争中英国从没有遭受过法国军队的打击,总是保持着良好的实力与法国抗衡,拿破仑把征服的目标瞄准了英国。但军事征服英国是不可能的,于是拿破仑将战略中心转向经济战,开始推行“大陆封锁〞战略。其目的是希望利用法国在大陆上的优势消解英国的海上优势,以陆上力量去和英国的海上力量角逐。〔2〕建立过程:1806年11月20日,拿破仑公布“柏林敕令〞,为大陆封锁体系奠定根底;1807年1月7日,英国宣布实行反封锁,拿破仑寸步不让,针锋相对的先后两次公布“米兰敕令〞,强化了〔3〕拿破仑的大陆封锁政策对英国的打击起初是沉重而有效的。但是,它从一开始就存在诸多困难,最终难逃失败命运。而法国的征服和占领又激起了别国人民对拿破仑帝国的对抗。这一切都从根本上动摇了大陆联盟体系。《肖蒙条约》和《第一次巴黎和约》〔1〕背景:拿破仑远征俄国失败,1813年结成第六次反法同盟,拿破仑帝国迅速崩溃,如何处理战败的法国成了争论的焦点,拿破仑又拒绝接受“法兰克福提议〞;为了最终打败拿破仑,在英国提议下,反法同盟各国就战后欧洲安排问题进行了会谈和协商。〔2〕1814年〔3〕1814年3月《第二次巴黎和约》〔1〕背景:1815年3月拿破仑“百日政变〞,第七次反法同盟,拿破仑失败〔2〕1815年战胜国与法国签订《第二次巴黎和约》,提出了比以前严苛得多的条件,使法国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同盟国的占领军也给法国人民留下了巨大的精神创伤。《最后议定书》〔1〕1815年〔2〕《最后议定书》依据正统主义、遏制和补偿三原那么重新规划了拿破仑战争后的欧洲,重建欧洲的均势和和平,并对诸多国际问题作了广泛而细致的安排,包括国际河流的自有通航、外交人员的位次和待遇等问题。〔3〕评价:建立了现代国际关系史上的第二个重要体系——维也纳体系,这一体系在欧洲大国间创造了一种政治军事平衡。英国以自己为砝码,精心调节着国际力量的微妙平衡。如果某一国或集团的势力膨胀以致威胁到英国的利益,它总是毫不犹豫地与另一国或集团结成同盟。均势原那么在维也纳体系时期日臻圆熟。神圣同盟〔1〕1815年〔2〕目的:为了维护欧洲的封建专制制度和基督教教义,反对革命运动和民族独立运动,也为了保持维也纳体系的长久稳定。〔3〕中心内容:三国根据基督教教义结成“真正的、牢不可破的〞友谊关系,互相保证欧洲的正统统治。〔4〕这个条约既未规定有效期限,也不受任何约束,具有宗教意味,故称“神圣同盟〞。到1815年底,除英国、罗马教皇国、奥斯曼土耳其外,其他欧洲国家都签字参加了“神圣同盟〞,其中居于领导地位的是俄罗斯和奥地利。〔5〕评价:神圣同盟通过相互间对正统原那么的保证,使各国得以面对国内的革命洪流而找到些许平安。它实际上在大国之中加上了一种“道德的限制〞,使之在共同的价值观下不至于在自相争斗中消灭。这一想法可以称之为“保守和评论〞,即认为维持正统体制才能保证和平的延续,一切激进的行为都回带来灾难。然而,这一和平以迫害和压制进步力量为根底,必将招致更大的消灭。四国同盟〔1〕1815年〔2〕主要是针对法国,是一个军事同盟条约,目的是反对拿破仑家族在法国的统治,反对法国对欧洲整体均势构成威胁。〔3〕四国同盟使大国可以联合起来对付可能出现的对整体均势的挑战。东方问题〔1〕又称近东问题,长期困扰欧洲列强,被称为“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一个无穷尽的困难之源〞,其实质就是“对土耳其怎么办〞的问题。这一专门术语最早是在1822年神圣同盟召开的维罗纳会议上讨论希拉问题时使用的。〔2〕问题的由来:奥斯曼帝国自1683年进攻维也纳失败后,开始由盛而衰。到18世纪,强邻进逼,国势日殆。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的开展,列强日益向外扩张,到19世纪,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巴尔干及其东南端的博斯普鲁斯和达达尼尔海峡成为欧洲列强必争的战略要地。而该地对俄国最为重要。俄国通过签订一系列和约,夺取了土耳其的大片领土。1821-1829年欧洲列强纷纷插手,使东方问题逐渐成为具有全欧性质的问题和国际政治纷争的中心。〔3〕列强在东方问题上的争夺:19世纪在东方问题上展开剧烈争夺的主要有俄、英、法、奥诸国和统一后的德国。1821年希腊独立战争爆发后,列强围绕东方问题的争夺愈演愈烈。1827年英、法、俄与土耳其开展并于1829年签订《伦敦议定书》、《亚得里亚那堡和约》,土耳其丧失了大量领土和付出巨额赔款,希腊因此独立。在随后爆发的两次土埃战争中,列强纷纷插手,并签订一系列协定和条约,但都没有消除列强之间的矛盾。新的冲突在酝酿着。随着列强在近东争夺的加剧,终于导致了1853-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路易•波拿巴〔1〕路易•拿破仑•波拿巴〔LouisNapoleonBonaparte,1808-1873〕,拿破仑的侄子〔2〕在1814年12月〔3〕1852年称帝,即拿破仑三世,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拿破仑三世在稳定国内政治局势后,开始与欧洲列强争夺欧洲霸权和进行海外殖民扩张,进行了屡次对外战争。克里米亚战争〔CrimeanWar〕〔1〕背景:维也纳体系确立后,沙皇俄国利用其战略优势,加快了对日趋衰落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攻占和瓜分的步伐,以实现其控制黑海海峡,实现几代沙皇梦寐以求的战略目标——南下地中海。在近东有着巨大政治经济利益的英法两国,不能坐视俄国在近东建立霸权。双方争夺近东霸权的矛盾和斗争导致了1853-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历史上又称“东方战争〞〕。参战的双方分别是俄国与英国、法国、土耳其和撒丁王国。〔2〕导火线:圣地和宗教保护权问题〔3〕战争过程:1853年,俄全歼土舰队,英法与土结盟对俄宣战,1855年撒丁王国也参加英法同盟与俄作战——1854年普奥签订反俄同盟条约,奥地利陈兵多瑙河两公国边并得到普鲁士的响应与支持,奥又同土签订条约,迫使土容许奥占据多瑙河两公国——俄军撤出,奥地利随后进占两公国,但英法并未就此罢手,俄土战争已演变为一场欧洲大战——1854年联军登陆克里米亚半岛,向俄军发起进攻。经过一系列战役后,双方进入僵持状态——1855年沙皇尼古拉一世服毒自杀,之后俄军败局已定,奥地利趁火打劫,俄被迫接受议和——1856年2月交战双方在巴黎召开和会,奥地利、普鲁士也参与进来,3月〔4〕这场战争本质上是欧洲列强间的争夺。《巴黎和约》使俄国失去了在土耳其境内的所有优势,多瑙河两公国那么继续享受原有的特权和豁免权,黑海实现中立化。单从近东来看,该合约几乎没有解决任何问题,战争的后果看来是“混乱不清和令人失望的〞,但它在国际关系史上却有重大意义。列强间的这场战争使得一切协调机制包括俄、普、奥剩余的同盟关系都烟消云散了,欧洲政治力量比照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国际法角度看,土耳其被容许参加欧洲国际法体系,国际法迈出了走向世界性的第一步;黑海中立化,扩大了永久中立的观念,被适用于个别特殊地区;多瑙河向世界各国开放,并设两个国际委员会管理;瓦拉几亚与摩尔达维亚组成两大公国,是民族自决原那么的第一次应用。〔5〕对欧洲国际关系格局的影响(战后欧洲国际关系新格局):俄国的国际地位于战前相比判假设云壤,对欧洲国际事务的发言权也被削弱。在英法遏制下,俄国西进之路受阻,其扩张矛头不得不转向中亚和远东。法国洗刷了1814年战败的耻辱,将俄国从欧洲大陆的权力之巅拉下并取而代之;同时法国又能与英俄都保持较和谐的关系,可是说是法国外交的胜利。英国获益匪浅,通过遏制俄国使英国在近东、印度和远东的扩张形式更为有利。奥地利获取了不少实际利益,摆脱了俄国的直接威胁,但其唯利是图的外交作风不但恶化了俄奥关系,还引起了英法的不满,在外交舞台上陷于孤立之中。奥斯曼土耳其作为战胜国,得到的惟一战果是“维持现状〞。同时,它对其在欧洲附属国的控制进一步被削弱,巴尔干半岛的政治局势变得更为复杂起来。撒丁王国、普鲁士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开始着手解决意大利、德意志的统一问题。圣地和宗教保护权问题〔1〕是克里米亚战争的导火线。〔2〕奥斯曼土耳其境内的耶路撒冷自古以来就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宗教圣地。圣地保护权是指在耶稣的坟墓所在地耶路撒冷和耶稣诞生地伯利恒教堂享有一切豁免和特权。从16世纪起天主教徒就在奥斯曼帝国境内享有特权。但是,在奥斯曼土耳其境内的基督教居民中,东正教图在人数上占有绝对优势。从18世纪起,东正教徒就握有这两处宗教圣地的管辖权,支配和占有朝圣的收入。随着欧洲列强的逐渐渗入,列强之间的冲突和争夺使东正教和天主教徒之间的矛盾激化起来,出现了圣地保护权问题。〔3〕1850年,法国要求土耳其政府将圣地管辖权交给天主教会并得到应允,俄国对此大为光火,对土耳其提出强烈抗议,俄土双方争执不下。路易?波拿巴乘机充分利用圣地保护权问题挑拨离间英奥和俄国的关系。圣地保护权问题那么成为俄国进一步插手土耳其事务的借口。到了1853年春,圣地保护权问题更加锋利化。由于土耳其在英国的怂恿和支持下拒绝签订关于俄国对土耳其境内东正教徒保护权的条约,俄国与土耳其断绝外交关系,并以保护土耳其境内的东正教徒的平安为借口,出兵占领了土耳其的附庸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两国。1853年“铁血政策〞〔1〕1862年俾斯麦被任命为普鲁士首相,大大增强了普鲁士王室和容克地主的势力。他认为当今的重大问题已不是通过演说和多数通过的决议所能解决的,而是要用铁和血来解决。因此被称为“铁血宰相〞。他在内外政策上表现出咄咄逼人的势头,但又不超越危险的界限,为体面的退却和改组留有选择余地。〔2〕通过普丹战争、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通过“铁与血〞的方式于1871年安政五国条约〔1〕背景:随着资本主义的开展,欧洲列强力图把日本纳入资本主义市场。19世纪50年代欧洲列强开始迫使日本签订一系列条约以谋取在日本的特权,翻开日本的大门。〔2〕时间:1858年〔日本安政5年〕〔3〕内容:荷兰、俄国、英国、法国分别同日本签订了通商条约,这些条约统称安政五国条约。〔4〕影响:从此日本人的大门被彻底翻开了,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市场。这也使日本国内封建制度的危机大大加深了。在内外危机日益加深之际,日本于1868年进行了摆脱危机的明治维新,从此走上资本主义的开展道路。第二次美英战争1812-1814年爆发了被美国人视为又一次独立战争的第二次美英战争。第二次美英战争是在拿破仑战争的复杂国际背景下进行的。拿破仑的大陆封锁政策和英国的反封锁政策对美国的贸易打击极大,尤其是应该的反封锁政策使美国遭受了重大的商业损失,英国劫掠美国船只和强征美国籍水手服役,大大伤害了美国的民族自尊。美英两国经过反复斗争和协商,矛盾并没有得以缓和,反而进一步激化,两国终于兵戎相见。第二次英美战争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1812年9月,沙皇俄国出面调停。经过艰苦的谈判,美英两国于1814年“门罗宣言〞〔1〕背景:1815年拿破仑战争结束后,欧洲大陆恢复了正统秩序,英国的海上霸权如日中天。19世纪初拉丁美洲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独立解放运动,衰落已久的西班牙殖民帝国迅速解体,欧洲列强趁机向美洲地区渗透扩张。面对沙皇俄国在北美地区的南下政策、欧洲神圣同盟1823年冬对拉丁美洲的武装干预、英国向拉美渗透的逼人气势,“门罗主义〞应运而生。〔2〕英国既要防止美国势力在拉丁美洲的扩张损害英国利益,又要阻止神圣同盟对拉美地区的武装干预。1823年8月,英国外交大臣坎宁向美国政府提出关于英美对拉美事务采取共同立场的建议,引起了美国朝野的剧烈争论,美国还收到了俄国不成认拉美独立国家和指责共和制度的两份照会。同时,英国政府得到了法国不对拉美进行武装干预的保证,不再需要美国的合作。面对紧迫的国际形势,美国政府必须采取行动给欧洲列强,尤其是英俄两国以警告。1823年12月2日〔3〕“门罗宣言〞主要包括三个根本原那么:①“反对欧洲国家再在美洲夺取殖民地〞原那么:在限制和约束欧洲国家在美洲扩张的同时,保存了美国在美洲扩张的权利。②“不干预〞原那么:包含着不干预和干预两个方面:不干预欧洲事务时美国既定的原那么方针,但对涉及到美国切身利益和权利的南北美洲事务,美国不能制止不理。即美国反对欧洲各国干预美洲事务,但美国却有干预美洲事务的权利。③“美洲体系〞原那么:宣扬美洲的共和主义,把共和制的美洲与君主专制的欧洲截然分开,其含义是“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其核心和潜台词是“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4〕评价:①尽管“门罗宣言〞的三个根本原那么客观上支持了拉美各国的独立,阻碍了英法俄等欧洲列强对拉美的野心,是年轻的、实力尚未强大的美国在外交上的一次胜利。但它实际上也等于宣布了拉丁美洲是美国的实力范围。“门罗宣言〞成为美国对拉丁美洲政策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具有防御和进攻的双重性质。②受到了新独立的拉美国家的普遍赞同,但神圣同盟各国表示坚决反对。③是美国对外政策史上一个著名的政策口号。随着美国国立的增强,美国不同时期的执政者对“门罗宣言〞有不同形式的解释,但它的核心都是为美国在西半球侵略和扩张效劳的。美国以后的美洲政策根本上是以“门罗宣言〞为蓝本和底色的。〔5〕“门罗宣言〞出台后,特别是伴随着19世纪40年代美国工业革命的开展,加上有力的国际形势,美国开始了大规模的向西部扩张活动。到内战爆发前,美国在北美大陆通过掠夺、兼并和廉价购置的方式,已使美国领土从大西洋沿岸的13个州的狭长地带扩展到太平洋沿岸。阿拉斯加购置〔1〕美国内战结束后,购置阿拉斯加时美国这一时期外交史上的一大杰作。〔2〕背景:位于北美大陆西北部、与俄国东西伯利亚隔海相望的阿拉斯加于1799年正式成为俄国的属地。由于俄国认为这块寒冷的“冰地〞对俄国并没有多大价值,决定把它出卖。且俄国在这一时期开始执行联美抗英的外交政策。〔3〕奉行扩张主义信条的国务卿威廉?西沃德一心想把美国的疆域扩展到北极圈,对购置阿拉斯加持有巨大热情,向美国政界和舆论界做了大量艰苦的说服工作。1967年3月30日简评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外交原那么。1789年爆发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冲击了国际关系体系中的“君主秘密外交〞,革命的资产阶级提出了自己的外交原那么,其中最为重要的有:“主权在民〞和“民族利益至上〞的思想:是对“朕即国家〞和“王朝利益至上〞思想的否认。1789年制宪议会通过了《人权与公民权宣言》,宣称在权利上人人生而平等,因而主权就不属于某一王室或个人,而是归属于全体国民。“普遍和平和正义原那么〞:被宣布为法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那么,是对封建专制君主为了王朝利益不顾人民的苦难、连接发动战争的否认。“不干预原那么〞:是对“国家主权原那么〞的延伸,对后来的国际关系和国际法的开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些原那么表达了国际法的思想和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截然不同于欧洲列强在相互关系中奉行的那种短视的、缺乏道义的、血腥残暴的行事原那么。尽管这些原那么不无理想主义成分,且因种种原因未能将之付诸实践,但它们毕竟给国际关系带来了一股新鲜空气。试析大陆封锁体系失败的原因。拿破仑的大陆封锁政策对英国的打击起初是沉重而有效的。但是,一项政策战略上的成功需要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实施的战术的保障和支撑。拿破仑拥有大陆,这使他有可能以整个大陆的资源同英国对抗,但是推行大陆封锁政策的前提就是大陆的绝对统一,因为不完全的封锁等于没有封锁。因此,拿破仑所建立的“大陆封锁体系〞从一开始就存在诸多困难,也预示了其失败命运。首先,大陆的工商业在封锁初期确实得到了一定开展,但英国的反封锁使大陆的对外贸断绝,工业缺乏原料,商品找不到市场,大陆工商业逐渐萎缩。相反,英国起初虽然遭受了损失,但它毕竟占有着巨大的海外市场,只要扩大与美洲、澳洲、非洲和南亚的贸易,就可以弥补在欧洲的损失。其次,运输业是一个巨大的障碍。人们一向依靠的近海运输被英国人封锁了,欧洲不得不重新求助于古老的陆上通道。陆上运输在古代尚可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但却难以支持一个巨大的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第三,法国经济落后于英国,没有能力生产出大量和英国商品一样物美价廉的商品占领欧洲大陆市场,从而使大陆封锁失去了必要的物质前提,单靠军事手段并不能有效地防止英国商品走私渗进欧洲大陆。法国的征服和占领又激起了别国人民对拿破仑帝国的对抗。这一切都从根本上动摇了大陆联盟体系。简述德国统一的背景和过程。〔1〕背景:德国长期陷于分裂,有两件事对德国统一产生了重大影响:首先,法国大革命唤醒了德意志的民族主义。其次,在1848年革命中,德意志统一运动开始付诸实践。〔法兰克福议会〕〔2〕过程:王朝战争〔1864年普丹战争,1866年普奥战争,1870年普法战争〕〔3〕历史影响〔见〕试析南北战争前后美国对外政策的变化。〔1〕内战前〔1861年前〕:从美国独立一直到内战爆发前夕,稳固国家独立与平安,争取扩大国外市场,是摆在美国政府面前的重要任务,也是指导美国对外政策的主要原那么。这一时期美国外交史的主要内容是:①美国的早期扩张&,lt;,/P>②1812-1814年第二次美英战争③1823年门罗宣言④向西部大规模扩张领土〔2〕内战后〔1865后〕:美国开始踏上从大陆扩张转向海外扩张的新旅程。①在拉丁美洲的扩张②购置阿拉斯加③在远东进行一系列扩张活动三皇同盟〔ThreeEmperor’sLeague〕指德、俄、奥三大国的关系:〔1〕1873年三皇同盟〔第一次三皇同盟〕:①背景:俾斯麦认为孤立法国的关键是处理好德、俄、奥三大国的关系;俄奥那么都打算利用德国加强自己的力量和维护自身的利益。②过程:1872年9月三皇柏林会晤;1873年德皇访问彼得堡,德俄缔结军事协约;之后俄皇访问维也纳,俄奥签订政治协定《兴勃隆协定》,由此三皇同盟形成。③该同盟的基石是俄奥保持合作关系。三国除了在维持欧洲政治现状这一点上存有共识外,在其他方面的想法和打算根本上是同床异梦。俾斯麦鼓励法国的目的为俄奥反对;俄国企图利用同盟保证其西部边界的平安,有利于同英国在中亚的争夺;奥匈打算借助德国加强在巴尔干地区的扩张。由于三国目的各异,作为保守主义政治结构的三皇同盟只是当时欧洲大国关系互相牵制的一种反映而已,因而,这一同盟十分脆弱。〔2〕1881年三皇同盟〔第二次三皇同盟〕:①背景:俄奥关系因近东危机而破裂,德俄关系那么因柏林会议使俄国利益受损而恶化,维系普法战争后欧洲政治秩序的三皇同盟已经是分崩离析了。但三皇同盟是俾斯麦组建大陆同盟体系关键的一环,是大陆同盟体系的支架。特别是德国想与英国结盟的方案受挫后,重建三皇同盟显得更为迫切。②过程:1880年俄国提出恢复三皇同盟的建议得到德国的认同;1881年德俄奥签订《三皇同盟条约》及附加的议定书。③三国从三皇同盟中获得了各种好处。尽管三皇同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三国利益的重合与协调,但是,历史纠纷、现实利益和地缘平安等问题的存在并不能在一两次同盟中化为乌有,三皇同盟在其存在的短短六七年的岁月里一直伴随着深刻的分歧和猜疑。《地中海协定》〔1〕背景:俾斯麦在对待俄国问题上,一方面拉拢俄国,防止法俄接近,另一方面那么促使英、奥、意合作对付俄国。〔2〕在德国的推动下,1887年2月英意签订针对法国的《第一次地中海协定》,奥匈、西班牙先后参加。1887年12月,英奥签订针对俄国的《第二次地中海协定》,意大利随后参加。《再保险条约》〔ReinsuranceTreaty〕〔1〕背景:俾斯麦在对待俄国问题上,一方面拉拢俄国,防止法俄接近,另一方面那么促使英、奥、意合作对付俄国。1887年三皇同盟条约期满,德国为博取沙皇好感,提议用德俄双边协定或条约代替三皇同盟条约。〔2〕1887年〔3〕德俄条约是德国以牺牲别人利益来迎合俄国,换取俄国在德法冲突中保持中立。〔4〕如果俄国真要占领黑海海峡或君士坦丁堡,必将遭到英、奥两国反对,因而该条约有德国开给俄国空头支票之嫌。〔5〕由于1879年德奥同盟保证了奥匈在德法战争中保持中立,而该条约又保证了俄国的中立,德国获取了双保险,所以,这个条约在历史上也被称为《再保险条约》。巴格达铁路问题〔1〕巴格达铁路问题是19世纪德国扩张政策的产物,其内容是在土耳其境内修筑一条连接欧洲、穿越小亚细亚半岛、经巴格达抵达波斯湾的铁路。由于它沟通柏林、拜占庭〔君士坦丁堡〕和巴格达三地,故又名“三B铁路〞。〔2〕背景:19世纪80年代末,随着德国经济的快速开展和国家实力的增强,德国资本家和金融家们开始把目光投向土耳其。德国资本在土耳其进行活动的重要领域是铁路事业。同时,90年代中后期,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取代了俾斯麦的“大陆政策〞,德国开始了夺取殖民地,建立全球霸权的历程,而向欧亚大陆的东方推进成为德国的一项重要扩张战略。〔3〕1888年,从柏林到君士坦丁堡的铁路竣工后,德国开始制定《巴格达铁路方案》,对土耳其展开积极的外交活动。1899年威廉二世第二次出访土耳其,1903年签订最后租让条约。〔4〕巴格达铁路一旦建成,便可给德国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和广阔的经济扩张场所,同时,对控制土耳其以及削弱英国和俄国的殖民利益也大有裨益。〔5〕德国取得了巴格达铁路的租让权,不可防止地与在近东有着巨大利益的英法俄三国发生冲突。围绕巴格达铁路问题的明争暗斗一直持续到1914年。但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巴格达铁路问题便不了了之。普法战争后欧洲格局发生了哪些变化?〔1〕普法战争:1870年7月〔2〕普法战争后的欧洲格局:1871年5月签订的《法兰克福和约》不仅结束了普法战争,而且在曾经充当欧洲政治“缓冲地带〞的四分五裂、邦国林立的中欧崛起了强大统一的德意志帝国,欧洲的政治地图、列强的力量比照和各国的国际地位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欧洲方面,统一后的德国在人力资源、工业潜力、军事能力等方面占有相对的优势,欧洲各国怀着不同程度的忧虑关注着德国巨大潜力的转化和对外政策的取向,它们处心积虑地在外交上谋求自身的平安保障。尽管冲突和战争远未到来,各国却时常在体味着德国威胁的气息。普法战争使法国丧失了自克里米亚战争以来在欧洲的霸权优势,法德之间的攻守之势发生变化,加上割地赔款的奴役性条约给法国所造成的巨大耻辱,使德法两国积怨至深,关系难以调和。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法矛盾都是欧洲政治焦点之一。在德国方面,俾斯麦在欧洲大陆奉行维持欧洲现状的外交政策,主张建立“大国联盟体系〞,打算同除法国外的欧洲所有大国结盟,彻底孤立法国,以保证德意志帝国的和平与稳定。试述大陆联盟体系得以维持的机制。为了稳固德国统一的成果,防止德国陷入被两面夹击的境地,俾斯麦处心积虑营造起“大陆联盟体系〞,建立起欧洲新秩序。在1878年柏林会议后的5年时间内,俾斯麦通过德奥同盟、三皇同盟、三国同盟以及德奥罗同盟、奥塞同盟,建立起一个以德国为核心,包括奥、俄、罗、塞等国在内的密如蛛网、复杂异常的联盟体系。俾斯麦大陆联盟体系初步形成。俾斯麦的主要目的是孤立法国。在对待俄国问题上,俾斯麦一方面拉拢俄国,防止法俄接近,另一方面那么促使英、奥、意合作对付俄国。通过《三国同盟续约》、两次《地中海协定》和《再保险条约》,俾斯麦根本上完成了对大陆联盟体系的调整。俾斯麦的大陆联盟体系最终形成。直至1894年法俄同盟后解体。试述德国19世纪末90年代外交政策的转变。〔1〕背景:由于俾斯麦的超人才华、盖世功名以及大权独揽的作风,加之政见不和,引起了德皇威廉二世的嫉妒和憎恨。经过较量,俾斯麦被迫于1890年3月下野。威廉二世独揽德意志帝国大权后,德国的外交策略开始发生渐进式的转变。威廉二世在1897年以前的外交战略根本上沿袭了俾斯麦的大陆政策,但在具体的外交策略上偏重于反俄联英和逐渐开始走向殖民扩张的道路。加之随着德国垄断资本主义的开展,德国扩张的欲望逐渐强烈,以威廉二世为代表的德国容克资产阶级不再满足于只做一个欧洲强国和维持一个欧陆霸权。〔2〕政策的转变:为了满足德国容克集团的殖民扩张和争夺世界霸权的欲望,1897年威廉二世改组了政府,抛弃了俾斯麦相对温和的“大陆政策〞,逐渐推行野心勃勃的全球争霸的“世界政策〞。〔3〕影响:欧洲局势渐变,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加剧,导致了欧洲军备竞赛的加剧和相互敌对的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并最终导致了多极均势的解体。这一政策一直持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结合史实总结俾斯麦大陆联盟体系的特点。〔1〕从建立过程来看:通过与除法国以外的各欧洲大国建立一系列的同盟关系。〔2〕从核心思想来看:反法,维持欧洲现状〔3〕从具体外交战略来看:在均势原那么的指导下〔4〕包含着极大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凭借的是俾斯麦个人高超的外交手段,本质上是脆弱的,欧洲国际政治中的根本矛盾没有解决,只是一种拖延问题的权宜之计。“门户开放〞政策〔1〕背景:19世纪末帝国主义在中国掀起了瓜分狂潮。英、俄、德、法、日各国都在中国抢占了港口,划分了势力范围,而美国那么是个迟到者。但美国并不甘于无所作为,面对中国的政治现实,决定利用自己经济上的优势同各国在中国展开竞争。〔2〕1899年9月至12月,美国国务卿海约翰训令驻英、俄、德、法、日、意六国的美国大使向驻在国政府递交了针对中国的“门户开放〞照会,要求六国政府发表声明,成认三个原那么。该照会是以成认和维护列强在华的势力范围和既得权益为前提的,美国要求的是在几乎被列强瓜分殆尽的中国境内享有与列强相同贸易地位。各国均先后给予美国不同程度的答复。1900年7月〔3〕“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标志着美国随着自身实力的增强而提出的独立的对华政策,在不再追随英国对华政策的同时,该政策表达了美国积极向远东渗透和扩张势力的战略意图。该政策得到了列强不同程度的认可,是因为当时谁都无法独占中国,打破它们在华势力相对均衡的局面。美国通过“门户开放〞政策获取了巨大利益,并声称该政策阻止了中国被瓜分的危机。但实际上,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并没有通告这次外交活动的对象中国,也没有向中国作出解释。这种做法是对中国主权严重而粗暴的侵犯。“大棒政策〞〔1〕背景:美国在拉丁美洲有巨大的经济和战略利益。为了排斥其他各强国对拉美的染指,到达独霸美洲的目的,美国在20世纪初先后提出了“大棒政策〞和“金元外交〞。〔2〕“大棒政策〞是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又称老罗斯福,1901-1909在任〕提出的。他在屡次演讲中提到干预拉美各国内政的“大棒政策〞的依据,对“门罗主义〞做了新的发挥和解释。“大棒政策〞的实质是美国依仗其日益增强的军事经济实力,向拉美实行武力威胁和战争讹诈的外交政策。老罗斯福对“门罗主义〞的引申再后来被称为“老罗斯福主义〞。〔3〕“大棒政策〞提出后,美国开始把它付诸实践:古巴、巴拿马、多米尼亚,美加关于阿拉斯加边界问题的讨论、1905年法德之间的摩洛哥纠纷“金元外交〞〔1〕背景:美国在拉丁美洲有巨大的经济和战略利益。为了排斥其他各强国对拉美的染指,到达独霸美洲的目的,美国在20世纪初先后提出了“大棒政策〞和“金元外交〞。〔2〕“金元外交〞是威廉?塔夫脱总统执政时期〔1909-1913〕提出并实行的,旨在鼓励金融资本向海外投资以实现海外扩张的对外政策,就是“以金元代替枪弹〞的外交政策。然而,在美国这一时期的外交实践中,实行了一种将金元与武力结合在一起的新的对外政策。拉丁美洲是“金元外交〞所指向的主要地区,中国也是推行该政策的重要场所。光芒孤立〔SplendidIsolation〕〔1〕是英国从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所奉行的外交政策。〔2〕源于:1896年1月,G.E.福斯特〔3〕指在和平时期,英国不与欧洲大国缔结具有长期义务,特别是军事义务的同盟条约,以保持充分自由行动,免收束缚。〔4〕实行该政策的缘由与条件。美西战争〔1〕指1898年打着支援民族解放旗帜的美国和为维护自己海外利益的西班牙所进行的战争。〔2〕背景:西班牙羸弱不堪,美国海外扩张初期。〔3〕各国态度:除英国,都认为美国是侵略行为。〔4〕结果:西班牙战败,189812月10日年签订《巴黎和约》〔5〕评价:美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大为提高,成为新兴的世界强国。英布战争〔1〕1899-1902年爆发,是英国与荷兰人在南非移民的后裔布尔人〔Boer〕之间为争夺南非而进行的战争。〔2〕背景:布尔人于19世纪30-50年代在南非建立了三个共和国,英国已吞并一个〔纳塔尔共和国〕。为建立非洲殖民地国,占领那的金矿,意欲夺取另外两个共和国〔德兰士瓦共和国、奥兰治自由邦〕。为排除外交阻力,英国与德国、葡萄牙签订了条约。〔3〕1899年秋,英国以德兰士瓦拒绝降低非荷兰移民取得公民资格的居住年限为由,派兵到其边境。在要求英军撤退未果后,10月11日〔4〕欧洲列强乘英国陷入英布战争之机,纷纷向英国的殖民霸权发起挑战。列强在大捞殖民利益的同时,彼此间的矛盾也激化起来。〔5〕评价:英布战争一度使英国精疲力竭,对世界其他地区的事务无暇多顾。更为重要的影响是几乎整个欧洲都在谴责英国在战争中的表现,英国陷入了严重的外交孤立状态之中。英国为了摆脱这一窘境,开始调整它奉行已久的“光芒孤立〞对外政策,转而走上结盟的道路。日俄战争〔1〕背景:日本队三国干预还辽的德主谋俄国心怀怨恨,日俄关系日益紧张。日本积极寻找同盟,准备对俄战争。〔英日同盟〕〔2〕1904年2月7日〔3〕是垄断资本要求重分世界领土而发生的战争;其后果是把小国从竞争舞台上扫除出去。波斯尼亚危机〔1〕背景:日俄战争与俄国1905年革命削弱了俄国的力量,奥匈帝国利用俄国出现的颓势,加紧向巴尔干地区扩张,其目的是想先正式兼并波斯尼亚与黑塞哥维那两省,继而吞并整个塞尔维亚。俄国不想让奥匈独霸巴尔干,主张维持该地区现状。波斯尼亚成为多重矛盾的焦点。〔2〕过程:1908年9月,奥俄口头协议:俄同意奥匈的兼并,奥匈同意黑海海峡向我开放;10月奥匈正式宣布兼并两省。俄试图在开放黑海海峡问题上得到各国支持无果,要求召开国际会议并支持塞尔维亚反奥。1909年奥土达成协议,土耳其放弃波黑获得赔偿;德国也支持奥匈反对俄国干预。面对德奥战争同盟的威胁,俄国退却了。接着,拉塞维亚也屈服了。一场几乎导致战争的危机平息下来。〔3〕产生十分严重的后果:首先,俄与德奥关系恶化到无法缓和的地步;其次,塞尔维亚对奥匈的痛恨到达了极点,买下萨拉热窝事件的祸根;更为重要但却非常隐蔽的是,由于阻碍了意大利在巴尔干的扩张,意大利对奥匈改变巴尔干的均均势十分不满。对此怀恨在心的意大利语俄国秘密缔结《拉匡尼基协定》,说明意大利因巴尔干问题与奥匈逐渐疏远,三国同盟的离心使未来战争中德奥的处境更加孤立。意土战争〔1〕1911年9月,意大利乘英、法、德三国为摩洛哥剑拔弩张、无暇顾他之机,发动了旨在吞并黎波里和昔兰尼加〔合称利比亚〕的意土战争。战争前,意大利通过一系列条约协调了与欧洲其他大国的关系,使土耳其陷于孤立状态之中。在意大利装备优良的部队面前,土军土崩瓦解,迅速溃败。意军在战场上取得胜利后,兼并了黎波里和昔兰尼加,恢复其旧称利比亚。1912年,土耳其因巴尔干战争爆发,国内危机严重,急于结束战争。土意签订《洛桑条约》,土耳其成认黎波里和昔兰尼加归属意大利。〔2〕在这次战争中,意军首次使用了飞机,使传统战争的二维空间向三维扩展,战争的形式发生革命性变革。〔3〕外交插曲:“恰雷科夫的外交行动〞。俄国打算利用战争时机,再次试图使黑海海峡向俄国海军开放。萨拉热窝事件〔1〕背景:1911年,塞尔维亚成立“黑手会〞,旨在“实现民族理想、统一所有塞尔维亚民族〞。许多热血青年投身南斯拉夫民族统一运动中。奥匈帝国十分恐慌,决定通过摧毁塞尔维亚来消除这一心腹之患,其王储弗兰茨?斐迪南大公主持对塞作战方案,并得到德国帮助。〔2〕起因:1914年,斐迪南决定在波斯尼亚进行军事演习,并肌肤挑衅性地选定1389年奥斯曼土耳其征服塞尔维亚那一天到萨拉热窝巡视。这一带有侮辱性的挑衅,激怒了塞尔维亚的民族主义者。黑手会拟订了行刺斐迪南大公的方案。塞尔维亚政府发觉后向奥匈作了通报,但斐迪南一意孤行。〔3〕1911年〔4〕萨拉热窝事件在原本就紧张异常的国际背景下立即造成一次新的战争危机,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索。1914年6月28日到7试述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1〕德奥同盟国集团:1882年,德奥意三国在反对俄、法这一共同立场下,结成同盟国集团。〔2〕英法俄协约国集团:20世纪初期,英、法、俄三国为了与同盟国集团争夺世界霸权,受各自利益的驱使,结成协约国集团与之抗衡。〔英德同盟谈判的破裂使英国转而与俄法协调了它们在世界范围内的利益争夺和冲突,并于1904年和1907年相继签订了《英法协定》和《英俄协定》,在欧洲形成两极军事对峙的局面。〕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参战国之多,范围之广,人力、物力耗资之巨,在人类历史上是空前的,世界人民遭受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浩劫。〔1〕深刻地改变了旧有的国际关系体系。德意志、俄罗斯、奥匈、奥斯曼一齐垮台,苏维埃俄国成立,欧洲新产生9个共和国。〔2〕从世界范围看,战前所形成的英、法、美、俄、德、日六国争霸格局变成元协约国与美、日的争夺。全世界的革命在不同程度上冲击着正在变化的国际关系。〔3〕彻底打破了旧有的国际关系格局。世界性强国以不同方式紧密联系在一起,国际关系的整体系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相互需要彼此。——休战二十年。简述两次巴尔干战争。复杂的国际环境〔背景〕:矛盾交汇点的巴尔干〔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民族矛盾、领土矛盾〕;意土战争,土耳其衰弱,巴尔干人民乘机展开民族解放和独立的斗争,但由于列强的插手,巴尔干局势趋向复杂。〔1〕第一次巴尔干战争〔1912-1913〕:1912年,门的内哥罗、保塞两国、希腊相继对土宣战;土耳其求和,1913年签订《伦敦和约》。〔2〕第二次巴尔干战争〔1913〕:巴尔干各国因所得领土不均争吵,列强对巴尔干国家的政策那么加剧了巴尔干的紧张局势,1913年保加利亚向塞尔维亚宣战,保加利亚战败求和,签订《布加勒斯特条约》、《君士坦丁堡条约》。这次战争使巴尔干国家分裂为两个相互对立的阵线:俄国控制下的塞、希、罗、门等国和保加利亚与土耳其。保加利亚因战败而心怀不满,土耳其那么因进一步靠拢德国,两国最终倒向同盟国集团一方,巴尔干各小国身不由己地卷入了大国争霸的漩涡。巴尔干态势成为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相互对峙的一个缩影,巴尔干半岛已成为欧洲的火药桶。1898—1922年美国外交政策的演变。19世纪80年代末,美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到90年代初,美国工业生产跃居世界首位,根本上完成了大陆扩张。为了获取海外市场、原料供给地和投资场所,缓和国内矛盾,美国开始步入海外扩张时期。〔1〕1898年美西战争〔2〕1899年“门户开放〞政策〔3〕20世纪初“大棒政策〞、“金元外交〞〔4〕1917年美国参战〔5〕1918年“十四点方案〞〔6〕1922年华盛顿体系第二次工业革命与帝国主义的形成对全球性国际关系体系的影响。从19世纪70年代起,以电磁理论的应用、电力工业的开展为中心内容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揭开了序幕,对人类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产生了深刻而重大的影响。伴随着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社会生产力发生了巨大飞跃,促进资本主义的迅猛开展,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力以及物质财富得到巨大增长。这就造成了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垄断组织和金融资本的统治地位得以确立。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以及日本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世界历史的开展进入帝国主义时代。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后,欧洲列强利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贸易方式以及两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经济、技术、军事力量的膨胀,对西方以外的世界开始了疯狂的扩张,殖民帝国主义兴起,欧洲均势已扩大为资本主义殖民体系中的世界均势。在19世纪后期,大陆均势在欧洲即将破产的时候,列强更将自己不稳定的平安放在另一种均势平衡——世界均势之上,为了在将来的斗争中增强自身的实力而进行疯狂的殖民扩张。19世纪70-90年代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开始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征服活动。后起的工业化国家开始对世界霸主——在工业、金融和世界贸易上居于领先地位得英国发起强有力的挑战。随着实力得增长,美德等新兴得帝国主义国家为满足垄断资产阶级得扩张欲望,要求改变现状;而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为了维持既得利益,坚决不肯退让。这种挑战与应战必然引起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冲突。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是当时国际政治的主要内容。如:美西战争、英部战争、日俄战争等。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整个世界几乎被瓜分殆尽。这样,帝国主义列强通过掠夺世界领土、输出资本和扩大国际贸易,使世界联结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贝尔福宣言》〔BalfourDeclaration〕〔1〕背景:英国早在19世纪中叶就觊觎巴勒斯坦,打算利用犹太复国主义作为它侵占巴勒斯坦的工具。〔2〕时间:1971年11月英国政府正式发表《贝尔福宣言》〔3〕内容:英国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民族之家〞,并愿尽最大努力促使其实现。美国也对《贝尔福宣言》表示赞同。〔4〕《贝尔福宣言》把英国强权政治的嘴脸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英国把不属于自己的领土许诺给犹太人,人为地制造了犹太人与巴勒斯坦人之间的矛盾,使中东地区的形势变得更为复杂起来,并给巴勒斯坦埋下了长期动乱的祸根,由这些矛盾导致的一些冲突一直延续至今。热那亚会议〔1〕背景:20世纪20年代,苏俄同一系列国家签订贸易协定,在国际上引起很大反响,为进一步树立自己的国际声望,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1921年苏俄发表了一项《声明草案》说明自己的立场,并建议召开一次国际会议。1922年1月协约国最高委员会在嘎纳召开会议,决定在热那亚〔Genoa〕召开欧洲经济会议,邀请包括苏德及德、奥等战败国在内的所有欧洲国家会议出席会议。〔2〕1922年〔3〕评价:热那亚会议是苏俄参参加的第一个重要国际会议,自成立以来即遭受敌视的苏维埃政权,作为平等一员与西方列强共商国际事务,这本身就是极大的成功。苏俄利用这次会议灵活而坚决地宣扬自己的和平共处与经济合作的外交政策,突破了帝国主义的反苏俄阵线,在国际上产生重大影响。《洛桑条约》〔1〕背景:一战后,土耳其成为战败国,国内危机四伏,面临战胜的协约国的宰割,发生了凯末尔革命,成立了国民议会政府。该政府积极运用军事和外交手段还击外国干预,争取早日废除《色佛列条约》,拯救土耳其的民族危亡。〔向苏俄求援,同阿富汗订立同盟条约,土意达成谅解,英国被迫中立,全歼希腊军队〕〔2〕1922年11月〔3〕评价:《洛桑条约》使土耳其摆脱了《色佛列条约》的屈辱和奴役,获得了在外乡范围内的独立,使帝国主义奴役土耳其的方案彻底破产。国际联盟又称国际联合会,简称国联。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建立的国际组织,是一次对理想主义的尝试1920年国联的存在本身就说明在摆脱1914年以前的国际无政府状态方面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其存在的最大意义是维持世界和平,保证国际关系体系的正常运转。但后来的历史说明,由于帝国主义之间的利害冲突,国联在审理和解决国际争端方面成效很少。国联无力维持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在客观上纵容了侵略,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绥靖主义的帮凶。例如:日本侵略中国、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