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物理知识点梳理高中物理知识点梳理/高中物理知识点梳理章节教学目标重/难点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1.知道科学抽象是一种普遍的研究方法.2.理解参考系的选取在物理中的作用,会根据实际情况选定参考系。3.掌握坐标系的简单应用.重点:质点概念的理解、参考系的选取、坐标系的建立难点:理想化模型——质点的建立,与相应的思想方法时间和位移1.理解位移的概念,了解路程与位移的区别.2.知道标量和矢量.3.知道时刻与位置、时间与位移的对应关系.重点:时间和时刻的概念以与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位移的概念以与它与路程的区别.难点:位移的概念与其理解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1、知道速度的意义、公式、符号、单位、矢量性.2、知道质点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等概念.3、知道速度和速率以与它们的区别.4、会用公式计算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重点: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概念与区别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1.了解打点计时器的计时原理.2.理解根据纸带测量速度的原理并测量瞬时速度.3.明确速度一时间图象的物理意义,描点法画图象的方法。重点:整个实验过程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1.理解加速度的意义,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能用公式△△t进行定量计算.2.知道加速度与速度的区别和联系,会根据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关系判断物体是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3.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含义,能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理解加速度的意义.重点:加速度概念,加速度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关系。难点:理解加速度的概念,树立变化率的思想;区分速度、速度变化量与速度的变化率。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探究小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1.会正确使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纸带。2.会用描点法作出图象。3.能从图象分析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4.培养学生的探索发现精神。重点:图象法研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对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探究。难点: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规律的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时间的关系1.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特点,理解图象的物理意义.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特点.3.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物理意义,会根据图象分析解决问题,4.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能进行有关的计算.重点:理解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含义、对匀变速直线运动概念的理解、习练习用数学工具处理分析物理问题的操作方法。难点:均匀变化的含义、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1.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2.了解位移公式的推导方法,掌握位移公式x=2/2.3.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与其应用.4.理解图象中图线与t轴所夹的面积表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位移重点: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与其应用;难点:图象中图线与t轴所夹的面积、元法的特点和技巧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1.知道位移速度公式,会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和时间之间的相互关系,会用公式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问题。重点:位移速度公式与平均速度、中间时刻速度和中间位移速度、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与推论。难点:中间时刻速度和中间位移速度的大小比较与其运用、速度为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相等位移的时间之比。自由落体运动1.认识自由落体运动,知道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理解自由落体运动是在理想条件下的运动,知道它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能用打点计时器或其他实验仪器得到相关的运动轨迹并能自主进行分析.3.知道什么是自由落体的加速度,知道它的方向,知道在地球上的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大小不同.重点: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与产生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实质。难点:(1)物体下落快慢影响因素的探究;(2)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性质的分析。第三章相互作用重力基本相互作用1.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认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2.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画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3.知重力的方向以与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4.知道物体重心的含义.5.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与其定义.6.了解四种基本相互作用.重点:1、重力的方向以与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难点: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因素有关、重心的概念弹力1.知道弹力产生的条件.2.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能在力的示意图中画出它们的方向.3.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知道弹簧的弹力跟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胡克定律.会用胡克定律解决有关问题.1.弹力有无的判断和弹力方向的判断.2.弹力大小的计算.摩擦力1.知道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会判断摩擦力的方向.2.会计算摩擦力大小.摩擦力大小的计算以与方向的判断.力的合成和分解1.能从力的作用效果理解合力和分力的概念。2.进一步理解矢量和标量的概念,知道它们有不同的运算规则。3.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知道它是矢量合成的普遍规则。会用作图法和平行四边形定则知识计算合力。知道合力的大小与分力间夹角的关系。5.初步体会等效代替的物理物理思想。平行四边形定则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1.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与其主要推理过程和推论,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与意义.3.知道什么是惯性,会正确地解释有关惯性的现象.重点:通过对小车实验的分析比较得出牛顿第一定律难点:明确“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观点是错误的、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1.学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规律。2.学会怎样由试验结果得出结论。3.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重点: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方案,作图分析加速度与力、质量间的关系难点:作图分析出加速度与力、质量间的关系力学单位制1.知道什么是单位制,知道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的含义与力学中三个基本单位。2.认识单位制在物理计算中的作用。3.知道在物理计算中必须采用同一单位制的单位,掌握用国际单位制的单位解题。重点:什么是基本单位,什么是导出单位.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单位制.牛顿第三定律1.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文字内容和数学公式2.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牛顿”是怎样定义的3.会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重点:掌握牛顿第三定律的本质含义,并能应用它解决实际问题。难点:区分平衡力跟相互作用力。必修2第五章曲线运动曲线运动1.知道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2.理解曲线运动的条件重点: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难点: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平抛运动1.知道平抛运动的特点2.会运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研究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重点:(1)平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2)研究平抛运动的方法。(3)平抛运动规律的应用难点:平抛运动规律探究过程实验:研究平抛运动1.通过实验,感受平抛运动的规律2.通过对比运动,找到平抛运动的规律3.通过平抛运动轨迹的研究,知道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整个实验过程圆周运动1.知道匀速圆周运动的概念,知道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2.知道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各物理量的概念与其定义式。3.认识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会用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计算。重点:理解线速度、角速度、周期的概念与引入的过程;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难点:理解线速度、角速度的物理意义与概念引入的必要性;理解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向心加速度1.认识向心加速度的概念。2.能用向心加速度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重点:向心加速度方向的确定,加速度大小的表达式难点:向心加速度方向的公式是如何推导的。(微元法,极限法)向心力1.通过实验体验向心力的方向,理解向心力概念。2.知道向心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理解向心力的公式。3.了解变速圆周运动和一般曲线运动的分析方法。重点: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与其公式。难点:会分析具体问题中的向心力。生活中的圆周运动1.能分析生活中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来源。2.会用向心加速度和向心力的公式对具体问题进行计算。3.注意生活中的离心现象,能分析生活中的一些长见问题。分析向心力的来源8行星的运动1.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不同的观点;2.知道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规律的描述;3.应用开普勒三定律解释和研究行星(或卫星)的运动;4.知道人类对行星运动的认识过程。重点:地心说和日心说、开普勒行星运动规律9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1.知道太阳对行星的引力与行星质量成正比,与行星和太阳间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2.知道太阳的引力与太阳的质量正比,与行星和太阳间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3.知道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与太阳的质量、行星的质量成正比,与二者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重点:为什么可以把行星的轨道当作圆来处理;吸引力与半径的关系;吸引力与太阳与行星质量的关系;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公式的推导万有引力定律1.知道月一地检验。2.知道万有引力定律和引力常量的测定。3.掌握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引力的方法。重点:万有引力定律的推导思路和过程、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与表达公式。难点:对万有引力定律与物体间距离的理解、对万有引力定律普遍性的理解:任何物体间都存在着万有引力,且遵循相同的规律。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1.掌握测量地球质量的方法。2.了解利用万有引力理论发现未知天体的过程。3.掌握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质量的方法,理解万有引力理论在天文学上的重要意义。重点:“称量”地球的质量——“黄金代换”。计算天体的质量M。计算天体的密度ρ。4.发现未知天体宇宙航行1.了解三个宇宙速度的含义,理解并能推算第一宇宙速度2.会计算不同轨道上的人造地球卫星的速度和周期重点:三个宇宙速度难点:在卫星的轨道半径r、线速度υ、角速度ω、周期T、向心加速度a这五个物理量中,当其中一个物理量发生变化时,另外四个物理量一定同时发生变化。经典力学的局限性1.初步了解经典力学的时空观和相对论时空观,知道相对论对人类认识世界的影响。2.通过实例初步了解经典力学的发展历程和伟大成就,知道经典力学的局限性。3.初步了解微观世界中的量子化现象。重点:1.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2.从低速到高速3.从宏观到微观4.从弱引力到强引力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追寻追寻守恒量1.通过实例了解能量;2.知道自然界中能的形式多样性与其转化。重点:理解动能势能的含义。难点:在动能势能的转化中体会能量守恒。功1.理解功的概念和做功的两个要素;2.知道功是标量,理解功的计算公式α,并能进行有关分析和计算;3.理解正功、负功的物理意义;4.通过实例说明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重点:理解功的概念与含义。难点:理解计算功的计算条件。功率1.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功率的定义与定义式;2.理解功率与力、速度之间的关系,能运用其解释和计算汽车启动和行驶中的有关问题;3.区分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区分瞬时功率和平均功率;重点:功率的概念、功率的物理意义。难点:瞬时功率的概念。重力势能1.知道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经历重力势能概念的建立过程;2.理解重力势能与其定义式,知道重力势能的变化和重力做功关系;3.理解重力势能的相对性。重点:重力势能的概念与重力做功跟物体重力势能改变的关系。难点:重力势能的系统性和相对性。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1.了解弹性势能的概念,知道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形变有关。2.学习并掌握探究弹性势能表达式的基本方法。重点:探究弹性势能表达式的过程与方法。(2)体会微分思想和积分思想在物理学中的应用。难点:如何合理的推理与类比、结合图像体会如何用微分和积分思想研究变力做功。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1.指导学生阅读“探究思路”掌握实验设计的指导思想。2.掌握实验技巧,学会数据处理。教学重点、探求的思路与操作技巧重点:学习探究功与速度变化关系的物理过程和所用方法,并会利用图象法处理数据。难点:探究思路的形成与实验条件的控制、用图象方法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动能和动能定理1.理解动能与其表达式22.掌握动能定理与其推导过程3.学会用动能定理进行分析、解释和计算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4.体会用能量观点解决力学问题的思路与方法重点:动能定理公式的理解难点:动能定理的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1.理解功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2.掌握机械能守恒的内容与适用条件3.会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力学问题重点:使学生掌握物体系统机械能守恒的条件;能够正确分析物体系统所具有的机械能;能够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有关问题。难点:分析物体系统所具有的机械能,尤其是分析、判断物体所具有的重力势能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理解实验原理,实验思路和方法2.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重点: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原理。难点: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误差分析与如何减小实验误差的方法。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1.掌握能量守恒定律,理解这个定律的重要意义2.能用能量守恒定律在分析计算有关能量守恒的综合性问题3.理解能量耗散,认清节约能源的重要性重点:对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的应用。选修1-1(文科)第一章电流电荷库仑定律1.知道两种电荷与其相互作用.知道点电荷量的概念.
2.了解静电现象与其产生原因;知道原子结构,掌握电荷守恒定律
3.知道什么是元电荷.
4.掌握库仑定律,要求知道知道点电荷模型,知道静电力常量,会用库仑定律的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重点:对库仑定律的理解难点:对电荷这一抽象概念的理解、对库仑定律发现过程的探讨电场1.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发生的,知道电场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形态.
2.理解电场强度的概念与其定义式,会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式进行有关的计算,知道电场强度是矢量,知道电场强度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
3.认识电场线和电场强度,懂得用电场线、电场强度描述电场,知道匀强电场重点:电场强度的概念与其定义式难点:对电场概念的理解、应用电场的叠加原理进行简单的计算生活中的静电现象1、知道生活中常见的静电现象和现象发生的本质。
2、理解尖端放电的机理,知道避雷针是怎样防止雷击的。了解静电喷漆、静电复印和静电除尘的原理能解释生活中常见的静电现象电容器1、知道什么是电容器与常见的电容器;
2、理解电容器电容的概念与定义式,并能用来进行有关的计算;
3、知道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哪些因素有关;掌握平行板电容器的结构。重难点:理解决定电容器电容的因素电流和电源1.知道描述电流强弱程度的物理量电流
2.知道电流的计算公式并会做简单的分析和计算。重点:理解电源的形成过程与电流的产生。
难点:电源作用的道理,电流的计算电流的热效应1.理解电功、电功率的概念,公式的物理意义。了解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
2.了解公式2和2R的应用。
3.知道非纯电阻电路中电能与其他形式能转化关系,电功大于电热。
4.能运用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点解决简单的含电动机的非纯电阻电路问题。重点:区别并掌握电功和电热的计算。
难点:主要在学生对电路中的能量转化关系缺乏感性认识,接受起来比较困难。第二章磁场指南针与远洋航海1.了解指南针在远洋航海中的作用,理解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知道磁感线,知道磁感线上任一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3.知道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的磁场分布情况
4.了解地理南北极与地磁南北极并不重合,知道磁偏角。教学重点:
(1)知道磁感线,知道磁感线上任一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2)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的磁感线分布
难点:
磁感线描述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的磁场分布情况。电流的磁场1.知道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2.知道通电螺线管对外相当于一个磁体
3.会用安培定则确定相应磁体的磁极和螺线管的电流方向重点:1.奥斯特实验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3.安培定则
难点:安培定则的使用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1.知道什么是安培力,掌握分析安培力的方法
2.理解磁感应强度B的定义式物理意义,知道磁感应强度的单位是特斯拉。知道用磁感线的疏密程度可以形象地表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3.会用F=BIL进行安培力的简单计算。
4.了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知道电动机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重点:磁感应强度的理解、安培力公式应用、左手定则的应用难点:磁感应强度的理解、左手定则的应用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1.道什么是洛仑兹力。知道影响洛仑兹力方向的因素。
2.会用左手定则解答有关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方向的问题。
3.了解电子束的磁偏转原理与其在技术中的应用。重点:由安培力的方向导出判定洛仑兹力方向的判定方法——左手定则.2.根据安培力的表达式(宏观量)导出洛仑兹力(微观量)的表达式.难点:洛仑兹力公式的推导与适用条件、洛仑兹力方向的判断与公式的应用第三章电磁感应电磁感应现象1.了解电磁感应现象发现过程,体会人类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知道磁通量,会比较“穿过不同闭合电路磁通量”的大小
3.通过实验,了解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重点: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难点:磁通量的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1.知道什么是感应电动势。
2.了解什么是磁通量以与磁通量的变化量和磁通量的变化率。
3.在实验基础上,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内容与数学表达式,学会用该定律分析与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4.培养类比推理和通过观察、实验、归纳寻找物理规律的能力。重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建立和理解难点:磁通量的变化与变化率的区别,与与感应电动势的关系,决定磁通量大小的因素,与其变化特点是本节的难点。交变电流1.理解交变电流是怎样产生的。
2.定性了解交流的变化规律与其图像表示和主要特征物理量。
3.知道交流能通过电容器的原因,了解交流这一特性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
4.初步了解发电机、交变电流的发明和利用对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作用,进一步体验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重点:交变电流的产生和变化规律.
难点:表征的物理量和交流电有效值.变压器1.了解变压器的构造,知道变压器为什么能够改变交流的电压。
2.由实验探究总结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电压与两个线圈匝数的关系。
3.了解几种常见的变压器类型与其应用。
4.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实验设计与分析论证能力。重点: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电压与两个线圈匝数的关系
难点:实验探究
高压输电1、
了解为什么用高压输电。
2、
知道减少远距输送电能损失的主要途径。
3、
了解电网在能源利用上的作用,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深远影响。重点:找出影响远距离输电损失的因素,使学生理解高压输电可以减少P与U的损失。
难点:理解高压输电的原理,区别导线上的输电电压U和损失电压ΔU。自感现象涡流1.了解什么是自感现象、自感系数和涡流,知道影响自感系数大小的因素。2.了解自感现象的利用和危害的防止。
3.初步了解日光灯、电磁炉等家用电器工作的自感原理。
4.利用对自感现象的想象培养想象能力,体验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的过程。
5.体会科技成果对生活的广泛影响,培养对涡流现象的广泛、神奇的应用产生兴趣。重点:自感现象
难点:通电自感和断电自感现象的理解第四章电磁波与其应用1.电磁波的发现2.电磁光谱3.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4.信息化社会重点:电磁光谱选修1-2(文科)第一章分子动理论和内能分子与其热运动1.布朗运动不是外界影响产生的,是液体分子撞击微粒不平衡性产生的2.布朗运动不是分子运动,但它又间接反映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特点。重难点:布朗运动物体的内能1.分子平均动能、分子势能、物体内能),掌握三个物理规律(温度与分子平均动能关系、分子势能与分子之间距离关系、热传递与功的关系)。2.区分温度、内能、热量三个物理量、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势能曲线。重难点:三个物理规律固体液体和气体理解三种状态下的分子运动重点:气体第二章能量的守恒和耗散能量守恒定律1.掌握物体系统机械能守恒的条件;能够正确分析物体系统所具有的机械能;能够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有关问题。2.正确选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重难点:机械能守恒的理解和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的理解重难点:能量守恒的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重点:热机的工作原理热力学第二定律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重难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内容的理解与两种表述有序、无序和熵对有序、无序和熵的理解对熵的应用选修3-1第一章静电场电荷与其守恒定律1.知道两种电荷与其相互作用.知道电量的概念.2.知道摩擦起电,知道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3.知道静电感应现象,知道静电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4.知道电荷守恒定律.5.知道什么是元电荷.重点:电荷守恒定律难点:利用电荷守恒定律分析解决相关问题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相关问题。库伦定律1.掌握库仑定律,要求知道点电荷的概念,理解库仑定律的含义与其公式表达,知道静电力常量.2.会用库仑定律的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3.知道库仑扭秤的实验原理.重点难点:电荷间相互作用力与距离、电荷量的关系;库仑定律的内容、适用条件与应用。电场强度1.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发生的,知道电场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形态.2.理解电场强度的概念与其定义式,会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式进行有关的计算,知道电场强度是矢量,知道电场强度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3.能根据库仑定律和电场强度的定义式推导点电荷场强的计算式,并能用此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4.知道电场的叠加原理,并应用这个原理进行简单的计算.重点:电场强度的概念与其定义式难点:对电场概念的理解、应用电场的叠加原理进行简单的计算电势能和电势1、理解静电力做功的特点、电势能的概念、电势能与电场力做功的关系。2、理解电势的概念,知道电势是描述电场的能的性质的物理量。明确电势能、电势、静电力的功、电势能的关系。了解电势与电场线的关系,了解等势面的意义与与电场线的关系。重点:理解掌握电势能、电势、等势面的概念与意义。难点:掌握电势能与做功的关系,并能用此解决相关问题。电势差理解电势差的概念;会计算点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从电场中一点移动到另一点时电场力所做的功;重点:静电力做功公式的理解和该公式的具体应用。难点:静电力做功公式中正负号的应用与正负号的物理意义。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1、理解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定性、定量关系.对于公式要知道推导过程.2、能够熟练应用解决有关问题.重点: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难点: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在实际问题中应用。静电现象的应用熟悉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能解释静电现象重难点:对静电现象的解释电容器与电容1、知道什么是电容器与常见的电容器;2、知道电场能的概念,知道电容器充电和放电时的能量转换;3、理解电容器电容的概念与定义式,并能用来进行有关的计算;4、知道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掌握平行板电容器的决定式并能运用其讨论有关问题。重点:在电容器概念的理解,与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电容的概念与其定义,与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难点:主要是怎样让学生理解电容器的概念,抽象的充放电过程,与电容的定义的得出。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1.了解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只受电场力,带电粒子做匀变速运动。2.重点掌握初速度与场强方向垂直的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类平抛运动)。3.知道示波管的主要构造和工作原理。重点与难点: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加速问题的处理方法;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偏转问题的处理方法第二章恒定电流电源和电流1.让学生明确电源在直流电路中的作用,理解导线中的恒定电场的建立2.知道恒定电流的概念和描述电流强弱程度的物理量电流3.从微观意义上看电流的强弱与自由电子平均速率的关系。重难点:理解电源的形成过程与电流的产生;电源作用的原理电动势1.理解电动势的的概念与定义式。知道电动势是表征电源特性的物理量。2.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理解电动势的物理意义。重点:电动势概念的建立欧姆定律1、理解电阻的概念,明确导体的电阻是由导体本身的特性所决定2、要求学生理解欧姆定律,并能用来解决有关电路的问题3、知道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知道什么是线性元件和非线性.重点:正确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解决实际问题。难点电流概念的理解;电阻的伏安曲线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进一步学习电路的串联和并联,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电流关系和电阻关系,并能运用其解决有关关问题。2.进而利用电路的串、并联规律分析电表改装的原理。重点:熟练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电组的串并联的计算。难点:表头G改装成大量程电压表V和电流表A的原理,并会计算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焦耳定律1.理解电功、电功率的概念,公式的物理意义。了解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2.了解电功和电热的关系。了解公式2(2R)、2(2)的适应条件。3.知道非纯电阻电路中电能与其他形式能转化关系,电功大于电热。4.能运用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点解决简单的含电动机的非纯电阻电路问题。重点:电功和电热的计算难点:电流做功的表达式的推导,纯电阻电路和非纯电阻电路在能量转化过程中的区别。电阻定律理解电阻定律的内容熟悉实验探究导体电阻与导体长度、横截面、材料的关系重点:实验探究导体电阻与导体长度、横截面积、材料的关系。难点:对电阻率的理解。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理解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应用范围重点:推导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应用定律进行有关讨论;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难点: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多用电表了解多用电表的原理掌握多用电表的读数重难点:多用电表的选择和读数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电阻理解内接法和外接法两种方法测电源电动势掌握两种方法的优缺点重点:利用图线处理数据难点:如何利用图线得到结论以与实验误差的分析简单逻辑电路理解简单的逻辑电路(并、且和非)2.会判断简单的逻辑电路简单逻辑电路的判断和应用第三章磁场磁现象和磁场1.了解磁现象,知道磁性、磁极的概念。2.知道电流的磁效应、磁极间的相互作用。3.知道磁极和磁极之间、磁极和电流之间、电流和电流之间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相互作用的.知道地球具有磁性。重点:磁现象、电流的磁效应;磁场概念的形成。难点:地磁场的空间分布特点磁感应强度1.理解和掌握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和大小、单位。2.能用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式进行有关计算。重点:磁感应强度概念的建立难点:通过与电场强度的定义的类比,以实验为基础通过理论推导说明磁场对电流元的力跟电流和导线长度的关系,并进一步引入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几种常见的磁场知道什么叫磁感线。2.知道几种常见的磁场(条形、蹄形,直线电流、环形电流、通电螺线管)与磁感线分布的情况3.会用安培定则判断直线电流、环形电流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4.知道安培分子电流假说,并能解释有关现象5.理解匀强磁场的概念,明确两种情形的匀强磁场6.理解磁通量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重点:会用安培定则判定直线电流、环形电流与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难点:正确理解磁通量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1.会用安培力公式解答有关问题.知道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平行时,电流受的安培力最小,等于零;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时,电流受的安培力最大,等于.2.了解磁电式电流表的内部构造的原理。重点:安培力的方向确定和大小的计算。难点:左手定则的运用(尤其是当电流和磁场不垂直时,左手定则如何变通使用)。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1.利用左手定则判断洛伦兹力的方向.2.知道洛伦兹力大小的推理过程.3.掌握垂直进入磁场方向的带电粒子,受到洛伦兹力大小的计算.4.了解v和B垂直时的洛伦兹力大小与方向判断.理解洛伦兹力对电荷不做功.重点: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和周期公式,并能用来分析有关问题.难点:粒子在洛伦兹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1、理解洛伦兹力对粒子不做功.2、理解带电粒子的初速度方向与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垂直时,粒子在匀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3、会推导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周期公式,并会用它们解答有关问题.知道质谱仪的工作原理。4、知道回旋加速器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与用途。重点: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和周期公式,并能用来分析有关问题。难点: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受力分析与运动径迹。选修3-2(文科)第一章电磁感应划时代的发现知道奥斯特实验、电磁感应现象自然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其他科学家在探究过程中的失败和贡献重点:探索电磁感应现象的历史背景难点:体会人类探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归纳出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重点难点:通过实验探究,归纳总结并理解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楞次定律理解楞次定律,解释有关现象。2.运用已有知识和实验技能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重点:楞次定律探究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的总结。难点:感应电流激发的磁场与原来磁场之间的关系。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1、理解感应电动势的概念,明确感应电动势的作用。2、理解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磁通量变化率的关系,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与应用。3、通过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建立,进一步揭示电与磁的关系,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和通过观察、实验寻找物理规律的能力。重点: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进一步理解和运用;难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综合运用.电磁感应定律规律的应用1.知道感生电动势和动生电动势
2.理解感生电动势和动生电动势的产生机理重难点:感生电动势和动生电动势的判断互感和自感1.知道什么是自感,
2.掌握自感现象中线圈中电流的变化
3.知道线圈的自感系数
4.知道自感电动势与哪些因素有关系重难点:利用互感和自感判断电流的变化涡流
1.知道什么是涡流
2.知道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
3.知道涡流的危害和应用重点:涡流的概念与其运用难点: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实例的分析第五章交变电流交变电流1、理解交变电流的产生原理与变化规律;
2、理解描述交变电流几个物理量以与它们之间的关系;
3、理解电感、电容器对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的原因重点:交变电流产生的物理过程的分析。难点: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与应用。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
1.
知道交变电流的周期和频率,知道我国供电线路交变电流的周期频率.
2.
知道交变电流和电压的峰值,有效值与其关系.
3.会用图象和函数表达式描述正弦交变电流。
重点:
交变电流的有效值
难点:
一般电流有效值的求解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1.
用实验方法了解电感在电路中对直流有导通作用,也能通过交变电流,定性了解电感对交流有阻碍作用,知道影响感抗大小的因素
2.
用实验方法了解电容器在电路中起隔断电流、导通交变电流的作用,定性了解电容器对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知道影响容抗大小的因素.重点:
让学生知道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并能定性解决有关问题.
难点:
通过实验,了解电容器和电感器对交变电流的导通和阻碍作用。变压器1、了解使用变压器的目的,知道变压器的基本构造,知道理想变压器和实际变压器的区别
2、知道变压器的工作原理,会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解释变压器的变比关系
3、知道不同种类变压器的共性和个性重点: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互感过程的理解
难点:
对多个副线圈的变压器,或铁芯"分叉"的变压器,变比关系的推导和理解电能的输送1、知道“便于远距离输送”是电能的优点之一,知道输电的过程.
2、知道什么是输电导线上的功率损失和如何减少功率损失.
3、知道什么是输电导线上的电压损失和如何减少电压损失.
4、理解为什么远距离输电要用高压.重点:变压器电压关系与功率关系的理解与应用难点:输电线上电压损失与功率损失的理解与应用第六章传感器传感器与其应用1、知道什么是传感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2、知道传感器中常见的三种敏感元件与其它们的工作原理。
3、了解电容式传感器的应用。重点:理解并掌握传感器的三种常见敏感元件的工作原理。难点:分析并设计传感器的应用电路。传感器的应用(一)1、认识力传感器、声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
2、列举传感器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3、利用传感器制作简单的自动控制装置重点:电子秤、话筒的工作原理。电熨斗的温度传感器和电饭锅的温度传感器构造,并了解它们不同的工作理。
难点:利用传感器制作简单的自动控制装置。传感器的应用(二)理解温度传感器的应用理解光传感器的应用会用各类传感器(光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设计简单的控制电路重难点:对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的理解选修3-3(文科)第七章分子动理论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1.知道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知道分子大小(直径和质量)的数量级.
2.知道阿伏加德罗常数是联系微观量和宏观量的桥梁,能用这个常数进行有关的计算或估算.重点:学会用单分子油膜法估算分子大小(直径)的方法。难点:运用阿伏伽德罗常数估算微观量(分子的体积、直径、分子数等)的方法分子热运动1.知道扩散现象的概念,理解扩散现象是分子热运动的实验依据.
2.知道布朗运动的概念、产生原因以与影响因素.
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概念以与影响分子热运动的因素.重点:布朗运动是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难点:学生观察到的布朗运动不是分子运动,但它又间接反映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特点。分子间的作用力1.知道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实际表现出来的分子力是它们的合力.
2.知道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关系,理解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变化特点重点:分子间的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规律;能用分子力解释简单的现。难点: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规律内能1.知道温度的宏观解释和微观解释.
2.知道分子动能、分子平均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概念.
3.知道物体内能的概念和理想气体微观模型.重点:正确理解物体的内能才能理解做功和热传递与物体内能的变化关系。难点:分子势能第八章气体气体的等温变化1)知道什么是等温变化;
2)知道玻意耳定律是实验定律;掌握玻意耳定律的内容和公式;知道定律的适用条件。
3)理解气体等温变化的
图象的物理意义;
4)知道用分子动理论对玻意耳定律的定性解释;5)会用玻意耳定律计算有关的问题。重点: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并掌握一定质量的气体在等温变化时压强与体积的关系,理解图象的物理意义,知道玻意耳定律的适用条件。难点:学生对探究实验的设计是本节的难点。气体的等容变化和等压变化1.知道什么是气体的等容变化过程;
掌握查理定律的内容、数学表达式;理解图象的物理意义;
知道查理定律的适用条件;会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查理定律重点:对气体查理定律,盖·吕萨克定律的理解,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难点:对于图像含义的理解和气体变化的问题的解题基本思路。理想气体的状态的方程1.初步理解“理想气体”的概念。
2.掌握运用玻意耳定律和查理定律推导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过程,熟记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数学表达式,并能正确运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解答有关简单问题。
3.熟记盖·吕萨克定律与数学表达式,并能正确用它来解答气体等压变化的有关问题。重点: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是本节课的重点,因为它不仅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还是中学阶段解答气体问题所遵循的最重要的规律之一。难点:对“理想气体”这一概念的理解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气体热现象的微观意义1.能用气体分子动理论解释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并能知道气体的压强、温度、体积与所对应的微观物理量间的相关联系。
2.能用气体分子动理论解释三个气体实验定律。
重点:用气体分子动理论来解释气体实验定律是本节课的重点,它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难点: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是本节课的难点,因为它需要学生对微观粒子复杂的运动状态有丰富的想像力。第九章物态和物态变化固体1.知道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了解它们在物理性质上的差别。
2.知道晶体的空间点阵。重点难点: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晶体与多晶体的区别,晶体的微观结构。液体1.知道液体表面有收缩的趋势;了解液体表面张力的意义和方向;了解表面张力系数。
2.知道液体对固体有浸润和不浸润的特点。
3.了解毛细现象与其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重点:液体的几种现象难点:几种现象产生的原因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1.知道熔化和熔化热、汽化和汽化热的概念;会用熔化热和汽化热处理有关问题。2.熔化热、汽化热吸收的热量从克服分子力做功来解释重难点:熔化,汽化第十章热力学定律功和内能1.了解内能改变的两种方式:做功、热传递.
2.理解内能的变化可以分别由功和热量来量度.
3.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重难点:改变内能两种方式与内能改变量度;对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内能是等效的理解热和内能1.掌握三个概念(分子平均动能、分子势能、物体内能)2.掌握三个物理规律(温度与分子平均动能关系、分子势能与分子之间距离关系、热传递与功的关系)。重点:使学生掌握三个概念(分子平均动能、分子势能、物体内能),掌握三个物理规律(温度与分子平均动能关系、分子势能与分子之间距离关系、热传递与功的关系)。难点:区分温度、内能、热量三个物理量是教学上的一个难点;分子势能随分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1.认识物质的运动形式有多种,对应不同运动形式的运动有不同形式的能,各种形式的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
进一步掌握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并了解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的意义
3.运用公式△U=W+Q分析有关问题并具体进行计算重点: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理解。难点: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热力学第二定律了解什么是第二类永动机,为什么第二类永动机不可以制成。
了解热传导的方向性,
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表述方法,以与这两种表述的物理实质,
了解什么是能量耗散重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定律的两种不同表述;知道什么是第二类永动机,以与它不能制成的原因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解释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意义;熵的概念。重难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意义;熵的概念。能源和可持续发展1、了解什么是能源,了解什么是常规能源,了解常规能源的储备与人类需求间的矛盾
2、了解常规能源的使用与环境污染的关系
3、了解哪些能源是清洁能源,哪些能源可再生。
4、要求就能源与环境问题开展研究性学习。重难点:常规能源与新能源,能源与环境。选修3-4(理)第十一章机械振动简谐运动1.了解什么是机械振动、简谐运动
2.正确理解简谐运动图象的物理含义,知道简谐运动的图象是一条正弦或余弦曲线。重点:振幅、周期和频率的物理意义理解振动物体的固有周期和固有频率与振幅无关。难点:理解振动物体的固有周期和固有频率与振幅无关;简谐运动的描述1.知道简谐运动的振幅、周期和频率的含义。
2.知道振动物体的固有周期和固有频率,并正确理解与振幅无关。重点:简谐运动的振幅、周期和频率的概念;相位的物理意义。难点:振幅和位移的联系和区别、周期和频率的联系和区别;对全振动概念的理解,对振动的快慢和振动物体运动的快慢的理解;相位的物理意义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1.掌握简谐运动的定义。
2.了解简谐运动的运动特征。
3.掌握简谐运动的动力学公式。
4.了解简谐运动的能量变化规律。重点:对简谐运动中回复力的分析。难点:关于简谐运动中能量的转化单摆1.知道什么是单摆;
2.理解单摆振动的回复力来源与做简谐运动的条件;
3.知道单摆的周期和什么有关,掌握单摆振动的周期公式,并能用公式解题。重点:掌握好单摆的周期公式与其成立条件。难点:单摆回复力的分析外力作用下的振动1.知道阻尼振动和无阻尼振动,并能从能量的观点给予说明。
2.知道受迫振动的概念。知道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而跟振动物体的固有频率无关。
重点:什么是受迫振动;什么是共振与产生共振的条件难点:物体发生共振决定于驱动力的频率与物体固有频率的关系,与驱动力大小无关;当f驱=f固时,物体做受迫振动的振幅最大。第十二章机械波波的形成和传播1.知道直线上机械波的形成过程。
2.知道什么是横波,波峰和波谷。
3.知道什么是纵波,密部和疏部。重点、难点:机械波的形成过程与传播规律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波长、频率和波速1.什么是波的波长,能在波的图象中求出波长。
2.什么是波传播的周期(频率),理解周期与质点振动周期的关系。
3.决定波的周期的因素,并知道其在波的传播过程中的特点。难点:波速、周期(频率)的决定因素以与公式的理解与应用;画出某时刻波形的技能;多解的成因与解的确定方法。难点:多解的成因与解的确定方法。波的反射和折射1.了解空间向量的概念,了解空间向量的基本定理与其意义,掌握空间向量的正交分解与其坐标表示.2.掌握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与其坐标表示.3.掌握空间向量的数量积与其坐标表示,能运用向量的共线与垂直证明直线、平面的平行和垂直关系;重点:波的反射和折射现象;知道波的反射和折射现象中折射角与入射角与反射角的关系;理解波发生折射时的频率、波速和波长都不改变。难点:用波的反射和折射现象解决实际问题。波的衍射1.知道什么是波的衍射现象,知道波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重点:单缝衍射实验和圆孔衍射实验的观察以与产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难点:衍射条纹成因的初步说明.波的干涉1.知道波的叠加原理。
2.知道什么是波的干涉现象和干涉图样。
3.知道衍射和干涉现象也是波所特有的现象。重点:波的叠加原理、波的干涉条件、干涉现象和干涉图样。难点:波的干涉图样多普勒效应1.知道波源的频率与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的区别。
2.知道什么是多普勒效应。
3.能运用多普勒效应解释一些物理现象。重点:知道波源的频率与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的区别;多普勒效应的定义与产生条件。难点:波源的频率与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的区别;对多普勒效应成因的探究论证。第十三章光光的折射1、了解光的折射的现象。
2、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时的偏折规律。
3、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重点:光的折射定律的理解和应用。难点:光的折射率的理解。光的干涉1.认识光的干涉现象与产生光干涉的条件。
2.理解光的干涉条纹形成原理,认识干涉条纹的特征。重点:干涉图象的形成实验与分析。难点:1.亮纹(或暗纹)位置的确定.2.亮纹(或暗纹)间距公式的推导。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了解实验过程,注意点和结论重点:利用两相邻亮条纹中心间距的表达式测单色光的波长。难点:相邻两条亮条纹间距的的表达式推导。光的颜色色散1.知道不同颜色的光,波长不同。
2.知道什么是色散,了解什么是光谱。
3.通过实验初步认识薄膜干涉现象,了解其应用。
4.知道光线通过棱镜时的光路,认识折射时的色散现象。
5.知道不同色光在同一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知道同一介质对红光的折射率最小,对紫光的折射率最大。重点:知道光的颜色由频率决定、薄膜干涉原理与折射时的色散现象。难点:双缝干涉、薄膜干涉与折射时光的色散原因与同种介质对不同色光的折射率是有差别。光的衍射光的衍射条纹特点与发生明显的光的衍射现象的条件重难点:光的衍射条纹特点与发生明显的光的衍射现象的条件即是重点,也是难点光的偏振1.通过实验,认识振动中的偏振现象,知道只有横波有偏振现象。
2.了解偏振光和自然光的区别,从光的偏振现象知道光是横波。
3.了解日常见到的光多数是偏振光,了解偏振光在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应用。重点:通过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横波。难点:反射和折射时,为什么会使光波形成偏振。全反射1.知道什么是光疏介质,什么是光密介质。
2.理解光的全反射现象。
3.理解临界角的概念,能判断是否发生全反射,并能解决相关的问题。
4.知道光导纤维原理与其作用。重点:全反射条件,临界角概念与应用。难点:临界角概念、临界条件时的光路图与解题激光1.理解自发发射、受激吸收和受激发射。
2.了解激光产生的机理。
3.了解激光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难点:激光的产生机理。重点:激光器的工作原理。第十四章电磁波电磁波的发现1.知道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主要内容和重要地位。
2.知道电磁波的特点。
3.知道赫兹实验与其重要意义。重点:电磁波的特点电磁振荡1.知道振荡电流、振荡电路、回路的概念。
2.回路中振荡电流的产生过程。
3.知道在电磁振荡过程中,回路中的能量转化情况。
4.知道电磁振荡的周期和频率。重点:电磁振荡过程中电场能与磁场能的相互转化规律。难点:回路振荡过程中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的相互转化规律。电磁波的反射和接收1.了解无线电波的波长范围。
2.了解无线电波的发射过程和调制的简单概念。
3.了解调谐、检波与无线电波的接收的基本原理。重点难点:调制、调幅、调频、调谐和解调的意义。电磁波与信息化社会1.了解光信号和电信号的转化过程,了解电视信号的录制、发射和接收过程。
2.了解几种传感器的应用特点。
3.了解雷达的定位原理。重点:了解几种传感器电磁波普1.了解电磁波谱的构成,知道各波段的电磁波的主要作用与应用。
2.知道电磁波具有能量,是一种物质。
3.了解太阳辐射。重点:了解各波段的电磁波的主要作用与应用。第十五相对论简介相对论的诞生1.了解相对论诞生的历史背景,知道麦克耳孙-莫雷实验。
2.了解经典的相对性原理。
3.知道相对性原理与电磁规律之间的矛盾。
4.知道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重点:经典的相对性原理难点:相对性原理与电磁规律之间的矛盾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1.理解“同时”的相对性。
2.知道时间间隔的相对性和长度的相对性。
3.通过对两个结论的分析人士时间和空间是不能脱离物质而单独存在的。重点:理解同时的相对性狭义相对论的其他结论1.知道相对论的速度变换公式。
2.知道相对论质量。
3.知道爱因斯坦质能方程。重难点:相对论的速度和质量的公式难点:质能方程广义相对论简介1.了解广义相对性原理和等效原理。
2.了解广义相对论的几个结论。重点:广义相对论的几个结论选修3-5(理)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1)探究物体弹性碰撞的一些特点,知道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2)通过实验,理解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能用动量守恒定律定量分析一维碰重点:碰撞中的不变量的探究难点:实验数据的处理.动量守恒定律(一)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确切含义和表达式,知道定律的适用条件和适用范围;重点:动量的概念和动量守恒定律难点:动量的变化和动量守恒的条件动量守恒定律(二)知道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应注意的问题,并知道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有关问题的优点。重点:运用动量守恒定律的一般步骤难点: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碰撞1.(1)认识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认识对心碰撞与非对心碰撞;
(2)了解微粒的散射。2.通过体会碰撞中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与否,体会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重点: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在碰撞中的应用反冲运动火箭1、(1)进一步巩固动量守恒定律;
(2)知道反冲运动和火箭的工作原理,了解反冲运动的应用;
(3)了解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2、理解反冲运动的物理实质,能够运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解决有关反冲运动的问题。重点:运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解决有关反冲运动的问题用动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脓毒血症个案护理模板
- 英语通识阅读教程 文学篇 课件 Unit 4 Imagination and Future
- 血液透析的中心静脉的护理
- 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2025年小升初全真模拟数学检测卷含解析
-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25年初三下学期考前最后一次模拟化学试题含解析
- 广东文理职业学院《计算方法概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5G知识介绍课件模板
- 昆明城市学院《工程力学A(2)》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山东省邹平双语学校二区高三英语试题第三次质量检测试题试卷含解析
- 良好班风建设课件
- 湖南省常德市石门一中202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B卷)数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2025年湖南省各市州湘能农电服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萧山城区八校期中考试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英语试题(含答案)
- 手术工作流程课件
-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严重缺陷清单(试行)
- 2025年辽宁省建筑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
- 2023-2024学年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综合练习题
- 慢性肾病5期护理查房
- 常务副总经理职责
- 2024年云南省中考物理真题含解析
- 后勤岗位招聘面试题及回答建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