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归园田居》诗歌中赏析景物的技巧(课件)+高一语文_第1页
【高中语文】《归园田居》诗歌中赏析景物的技巧(课件)+高一语文_第2页
【高中语文】《归园田居》诗歌中赏析景物的技巧(课件)+高一语文_第3页
【高中语文】《归园田居》诗歌中赏析景物的技巧(课件)+高一语文_第4页
【高中语文】《归园田居》诗歌中赏析景物的技巧(课件)+高一语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赏析景物的技巧

归园田居

教材中的考点:教材典例赏析《归园田居》中景物描写的技巧概括“归园田居”这个标题的题眼是哪个字?归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去如何?概括“归园田居”整首诗的内容和脉络从何而归?官场尘网、樊笼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羁鸟、池鱼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恶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比喻拟人作者为什么要回归田园?(用原文的诗句回答)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守拙归园田为何而归?

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既然“性本爱丘山”,“守拙归园田”陶渊明何以要出仕?入仕做官,非其本性使然,而是一大失误。“误”既表现了陶渊明的后悔和厌恶之情.

出仕是由于1.生活所迫;2.少年时代有“大济苍生”的壮志。理解陶渊明“出仕”的原因。

从自身生活状况的角度去理解;还要从社会背景的角度去理解;也就是我们要了解的知人论世。东晋末年权力之争剧烈,陶渊明既不愿成为上层统治阶级矛盾斗争的牺牲品,也不愿成为政治野心家争夺的工具,但是仕途生活却将他紧紧束缚在野心家们政治斗争的罗网之中,因此十分痛苦。他不愿同流合污,便受排挤,孤立,他固守清贫,只有选择离开,选择归隐。“一去三十年”实际应该是“十三年”用夸大的数字,说明了时间之长,痛苦之深。

其实这一个“误”字,一误多年又何尝不是带着期望的自投罗网,在几经坎坷,在官场中碰得头破血流,看透了官场卑污之后,一个误落发出了陶渊明无限的人生辛酸。这是人生幡然醒悟后的绝唱,是一位哲人看透世界后的箴言。

所以“归园田”是为了保持自己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田园有什么独特的景物吸引着陶渊明?用自己的话描述归向何处?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讲析:陶渊明将所归的田园就是他所向往的生活,这种景物描写就充分表现出诗人回归田园,对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自己误入“尘网”即官场的痛恨。景物描写就是一种表达感情的方式,作者究竟采取了哪些描写景物的方法呢?这是我们要研究的重点。提问:陶渊明笔下的田园风光美在哪里?这里描写的一切,是极为平常的。你看:土地,草房;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但正是这些平平常常的事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在这画面上,田园风光以其清淡朴素的、毫无矫揉造作的天然之美,呈现在我们面前,使人悠然神往。这不是有点儿像世外桃源的光景吗?诗人运用了什么手法表现这种美呢?本诗歌看似自然平淡,其实构思安排,颇有精妙。

“十余”、“八九”,一般来说,计数不确是乡里人的一种习惯,特殊的说,不也正表现出诗人辞官以后那心境的散适、淡泊。点拨;数字在诗歌中运用是有其精妙的作用:例如: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一枝”,写出梅花凌寒傲雪,坚强有韧性的精神。“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写出了这句话的意思是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星”是寥落的疏星,“雨”是轻微的阵雨,这些都是为了与上阕的清幽夜色、恬静气氛和朴野成趣的乡土气息相吻合。1、巧妙的利用数字来表现画面诗人运用了什么手法表现这种美呢?2、近景和远景的完美结合。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鸡鸣桑树颠。”是简笔的勾勒的近景,以此显出主人生活的简朴清雅。虽无雕梁画栋却有榆柳的绿荫笼罩于屋后,桃李竞艳于堂前,素淡与绚丽交掩成趣。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这是远景,给人以平静安详的感觉。从近景转到远景,将一座充满农家风味的茅舍融化到深远的背景之中。画面是很淡很淡,味道却是很浓很浓,令人胸襟开阔、心旷神怡。——远近结合

3、动静结合

这景象太过清静,似乎少一点生气。但诗人没有忘记这一点,听,“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下子,这幅美好的田园画就活起来了。因为这鸡犬之声相闻的动景与静景有机结合,才最富有农村环境的特征,和整个画面也最为和谐统一。

诗人运用了什么手法表现这种美呢?4、视听结合“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是从视觉角度写。“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是从听觉角度写。

诗人运用了什么手法表现这种美呢?175、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描绘人物和花卉时用墨线勾勒物象,不着颜色,称为“单线平涂”法。它源于古代的“白画”。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白描诗人运用了什么手法表现这种美呢?186、细描也叫工笔描绘法,这原是绘画的一种用笔方法,这种方法讲求工整、

细致、纤毫毕露。借用到写作中,细描是指对描写的事物进行逼真地、细致如微地精雕细刻。

诗人运用了什么手法表现这种美呢?一切景语皆情语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景语情语恬淡舒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简朴清幽优美安定和谐恬静——融情于景总结:诗人描绘的这幅图景,给我们一种怎么样的感觉?归恋厌弃田园: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

官场:尘网樊笼闲适、幽美归园田居黑暗归去如何?无尘杂、有余闲、久、复——宁静、闲适、喜悦从诗中找出蕴涵作者归隐后的情感的诗句和词语。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总结:归1.从何而归?弃官场

2.为何而归?爱丘山3.归向何处?归园田

4.归去如何?返自然诗人归后与归前心情的对比:

归前------无奈、后悔

归后------愉悦、豁达、释然、返朴归真

表达了诗人厌恶官场,热爱田园生活,追求精神上得自由和独立,及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诗人所表达的厌恶官场以及热爱田园生活的情感都蕴含在作者的景物描写之中,表现出追求精神上得自由和独立,及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考点精讲诗歌中景物描写的技巧概念介绍诗歌的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比如景物描写、场面描写、色彩描写。诗歌中有单个景物形象,有由多个景物形象(意象)组合成的意境。

高考对于景物形象的考查分为两类:意象类和意境类。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就古典诗词而言,诗人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而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意象=意(情)+象(景)⒈离别类:月亮(思乡或团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柳(喻离别留念或代故乡),“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芳草(离愁别恨),“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芭蕉(离情别绪),“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长亭短亭(送别),“寒蝉凄切,对长亭晚。”⒉情爱类:莲(音同“怜”表达爱情),“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红豆(男女爱情或友谊),“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红叶(传情之物),“应恨不题红叶、寄相思。”3.人格类菊花(清高),“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梅花(不怕摧残敢为人先或保持冰清玉洁),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松(傲霜斗雪坚守节操)“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⒋悲情类:杜鹃鸟或子规(象征凄凉哀伤或思家思归),“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梧桐(象征悲凉)“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乌鸦(衰败荒凉),“枯藤老树昏鸦。”;

猿(悲伤),“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⒌其它类:昆山玉(人才),折桂(科举及第),采薇(隐居生活),南冠(囚犯),东篱(高雅,洁身自好),柳营(军营)常用意象以及所表达的情感:

我婿去重湖,临窗泣血书,殷勤凭燕翼,寄于薄情夫。(郭绍兰《寄夫》)“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宴殊《破阵子》)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伴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文天祥《怀金陵》)“年年如新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周邦彦·《满庭芳》)“燕尔新婚,如兄如弟”(《诗经·谷风》)(1)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2)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3)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4)代人传书,幽诉离情之苦。(5)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之苦。一、燕子(1)滞留外乡,不能按期定时回家的人对比自己,生发出无尽的忧思,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2)“鸿足传书”的传说承担了“信使”的使命。(3)集体迁徙,孤雁(断雁,孤鸿,断鸿)也就成为诗人表达自己孤苦漂泊的意象。二、鸿雁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眠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歌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三、登高(登楼,登台)(1)登楼远望,漂泊异地的文人免不了愁从中来。登楼怀远是常见情思。(2)感受到个人的渺小、生命的短暂,激发人对自己人生价值的迫切追问。而追问的结果往往是:人生如寄,韶光易逝,壮志未酬而华发已生。因此登高极易引发怀才不遇、壮志未酬之悲。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柳永《八声甘州》)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四、日暮(夕阳)(1)日落西山自然给人衰落凄凉之感。(2)受“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的生活方式影响,日在人们心里产生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太阳落山了,就该回家了。日暮也是客愁思家的一个符号。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秦观《满庭芳》)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抓住事物自身的特征。准确把握诗歌意象5.蒙太奇般的意象组合月圆——团圆——无法团圆——思乡怀人;残月——人缺——分离——孤单寂寞、内心凄凉。再如,杜鹃、猿鸣常传达凄凉之境都是与他们的声音有关。3.联系全篇,宏观把握。4.掌握一些营造意象的方法。2.以景物的自然属性为依据,挖掘其社会属性(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寓意等)意,作者的情感;境,诗中所描绘的图景。意境指诗歌通过意象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意境和意象的关系:意象=物象+情思

意境=意象+意象意境意境(画面)特点,要注意参照以下专业术语:豪放类:雄浑开阔、雄奇瑰丽、浩瀚辽阔。清幽类:清新明丽、宁静恬淡、淡雅闲适。伤感类:凄清冷寂、哀怨低沉、苍凉悲壮。婉约类:缠绵悱恻、哀婉动人、委婉含蓄。超脱类:超脱世俗、远离尘嚣、高雅脱俗。华美类:富丽堂皇、华美绚丽、瑰丽神奇。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例题引路】【因例说法】景物: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情感:断肠画面: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感觉:凄凉悲苦意象意境分析景物形象的方法:一、找出诗中画面所描写的景物,找出诗中体现主观情感的词语。二、将景物与主观情感的词语构成画面。三、从构成画面中找出你的感觉。归纳:一找二想三感受鉴赏景物形象答题步骤点击输入你想输入的文字内容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简要分析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此诗描绘的景象:枯藤缠绕着老树,黄昏时分,乌鸦回巢,一座小桥横卧潺潺流水之上,桥边有几户人家。荒凉的古道上,西风飒飒,一匹瘦马踽踽独行。那肝肠寸断的游子,遥望着故乡。(步骤一)。这是一幅苍凉悲苦的深秋日暮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天涯沦落人那种颠沛流离、潦倒无依的哀惋凄苦的心境(步骤三)。鉴赏诗歌描写景物的方法⒈从直接与间接的角度看有:正面和侧面描写,虚写(想象联想)与实写;⒉运用修辞手法:(比喻、对比、夸张、比拟、借代)(高考常考)双关、反问、设问、反问、互文;3.运用表现手法来写:衬托、对比、渲染、烘托、引用典故(高考常考)象征、铺陈,白描。4.从景物的动静角度来写:动景静景结合,或以动写静,以静写动;(高考常考)5.从观察的层次来写:远看与近观结合,仰视平视与俯视结合;空间的上下结合,高低结合。⒍从调动感觉的角度来写:视觉(形和色),听觉(声),嗅觉(气味),味觉,触觉;或通感。(绘形绘声绘色)诗歌鉴赏中景物形象的三大题型:一是意象的含义(内涵)及作用的分析二是画面描述三是意境赏析鉴赏景物形象题型之一:意象的含义(内涵)及作用的分析鉴赏景物形象题型之一:意象的含义(内涵)及作用的分析鉴赏景物形象题型之一:意象的含义(内涵)及作用的分析鉴赏景物形象题型之一;意象的含义(内涵)及作用的分析鉴赏景物形象题型之一:意象的含义(内涵)及作用的分析鉴赏景物形象题型之一:意象的含义(内涵)及作用的分析鉴赏景物形象题型之一:意象的含义(内涵)及作用的分析鉴赏景物形象题型之一:意象的含义(内涵)及作用的分析(新课标全国卷I)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阮郎归无名氏①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②。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注】①作者一作秦观。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③劫:围棋术语。1.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5分)真题回顾:【解析】这首词的上半阕主要是景物描写,景物描写的作用主要是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等。春天风雨交加,枝残花落,为凄凉惨败之景,再加上残日西斜、寒水自碧,让人对诗歌抒发的情感有了初步感受。【答案】: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评分标准】答出奠定情感基调的,给2分;结合内容分析的,给3分。鉴赏景物形象题型之二:画面描述高考对画面的考查角度:

1、概括画面内容;

2、体会画面氛围;

3、把握画面表达的情感;

鉴赏景物形象题型之二:画面描述鉴赏景物形象题型之二:画面描述

赏析画面应注意:看画面形、色、动、静,欣赏诗的画面美古代许多写景诗多具有“诗中有画”的特征。欣赏诗的画面美,主要从四方面着手:一是物象的组合方式;二是画面色彩;三是动态;四是静态。类型术语动活泼、热烈、繁华、喧闹静恬静、幽静、宁静、静谧、恬淡、澄清悲悲凉、孤寂、清冷、凄凉、萧瑟、幽远壮壮阔、壮丽、空旷、高远、清远、雄浑美优美、明丽、清新、自然、质朴鉴赏景物形象题型之二:画面描述鉴赏景物形象题型之二:画面描述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迟日,春日。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高考示例

此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鉴赏景物形象题型之二:画面描述

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鉴赏思维切入点:1.筛选景物,注意景物意境内在的协调性(共同点);2.抓描写景物的修饰性词语。3.用一句话总体概括画面(一般采取“何时何地怎样的景象(画面)”的格式)4.联系上下句、关键词,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答题步骤】①抓景物、展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意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适当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简洁优美。②点氛围。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③表感情。切忌空洞,要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鉴赏景物形象题型之二:画面描述68一般表达式

这首/几句诗描绘了一幅(时间+地点+意象/事件)图:(用优美的语言描绘相关诗句内容),营造了(2个双音节词)氛围,表达了诗人/抒情主人公因(何事/何景)产生的(何种)感情。特别提示:题目中如要求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一定注意结合原诗中的意象进行具体阐释。至少包括两项鉴赏景物形象题型之二:画面描述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济州西门外旅馆晁端友

寒林残日欲栖乌①,壁里青灯乍有无。小雨愔愔②人假寐,卧听疲马啮残刍。

【注】①乌:乌鸦。②愔愔:寂静无声。

问: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结合诗歌具体内容分析。【答案】诗中通过描写寒林、残日、乌鸦、青灯、疲马等景物,(抓景物),描绘了乌鸦傍晚想回巢栖息,屋里的青灯忽明忽暗,(展画面)这些意象共同营造了一幅幽寂凄冷的画面(点氛围),表现了诗人奔波劳顿、凄风苦雨的漂泊之情(表感情)。鉴赏景物形象题型之二:画面描述鉴赏景物形象题型之二:画面描述考点分层突破考点分层突破(2016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金陵望汉江李白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注】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8.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

【答案】这四句描写了江水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景象。(3分)作者以此为下文颂扬盛唐一家、国运兴盛积蓄气势,有利于突出诗的主旨。(3分)鉴赏景物形象题型之三:意境赏析意境意境=意象+氛围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是诗人主观的“意”(思想感情)与客观的“境”(诗词中描绘的生活图景)的有机统一。鉴赏景物形象题型之三:意境赏析80【例】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意象:小楼、深巷春雨、杏花意境:静谧幽邃,诗人客居临安的寂寞江南早春的气息,预告一个万紫千红的局面即将到来寂寞的诗人躺在深巷小楼里,春天的脚步随着雨声来到深巷,进入小楼,给诗人带来一个不眠之夜,诗人设想明天早晨该能听到深巷传来的卖花声了,这两句构成的意境,其中有春天到来的喜悦,也有流光易逝的感喟。81【例】李白《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意象:意境:一片月色,家家户户捣衣声——浓郁的秋意,深切的思念。秋风、玉关——寒衣送给戍守边关的亲人。境界阔大。秋风乍起,明月高悬,长安城笼在浓浓的月色之中。家家户户传出捣衣之声,那急促而凄凉的声音散布出浓郁的秋意,这寒衣是送给戍守边关的亲人,声声寒砧都传递着对于边关的思念。鉴赏景物形象题型之三:意境赏析【答题步骤】一、绘景:抓住诗中的主要意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诗中展现的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描绘静景、串缀静景、挖掘虚景)语言力求优美。二、析境:准确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三、悟情:分析、体悟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注意不仅要说出感情,还要说出感情产生的原因)鉴赏景物形象题型之三:意境赏析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1—22题。

北来人二首(宋)刘克庄试说东都①事,添人白发多。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②。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饥锄荒寺菜,贫着陷蕃衣。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注】①东都:指北宋都成汴梁。②宣和:宋徽宗年号。21.赏析第一首中的画线句。(3分)【答案】运用对仗(对偶)、拟人的手法,借陵园、宫殿的荒凉残破之景,抒亡国之痛,情景交融。常见意境特点举隅雄浑壮丽壮阔苍茫苍凉悲壮闲适恬淡清幽明净明丽清新萧疏凄寂安谧美好幽僻冷寂高远深邃淡雅幽远清冷幽静鉴赏景物形象题型之三:意境赏析学以致用2023全国甲卷五、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临江仙晃补之身外闲愁空满眼,就中欢事常稀。明年应赋送君诗。试从今夜数,相会几多时。浅酒欲邀谁共劝,深情唯有君知。东溪春近好同归。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真题解读五、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真实描写了送别的场景,充分地表现出词人对朋友的眷恋之情。B.词人时常感到缺乏快乐,而即将到来的离别又会强化这种愁闷的感受。C.因不忍与朋友分别,词人更珍惜当下,数算还剩下多少时日可以相聚。D.春天即将到来,词人希望与朋友同归东溪游览,共同欣赏春日的美景。15.词的结尾两句被后代评论家称赞为“绝妙”,请简要分析其妙处。真题解读【答案】14.A15.①用动词“垂”“谢”赋予“柳”“梅”动态的美感,运用虚写的手法,想象在春季邀约友人同去东溪岸边,去观赏秀丽的春景。②此句以春光美景收束全词,通过想象未来再聚之景,表达了对即将再会的期盼,安慰即将远离的友人,更表达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和乐观豁达的情愫。真题解读【解析】14.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A.“真实描写了送别的场景”错。词中“明年应赋送君诗。试从今夜数,相会几多时”,意思是眼前虽是相聚,明年肯定又要送别你了。从今夜开始细数,到明年分离时还有多少相聚的时候。据此看出词人是明年送别朋友,属于虚写,并不是真实的场景。故选A。真题解读【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意思是观赏那江水中倒映的柳影和隐在雪中零落的梅花。词句选取春日的“柳影”和“梅花”作为意象,用动词“垂”“谢”赋予景物动态的美感,写出杨柳的婀娜多姿和梅花绽放后的零落之态。运用虚写的手法,想象在秀丽的春季邀约友人同去东溪岸边,去观赏依依杨柳映在水面的倒影和枝枝梅花在白雪中纷纷零落。词人通过想象未来再聚之景,表达了对即将再会的期盼,此句以春光美景收束全词,既安慰了即将远离的友人,更表达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将离别的伤感融入一片春光之中,伤感中又带有乐观豁达的情愫。

四、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湖上晚归林

逋卧枕船舷归思清,望中浑恐是蓬瀛。桥横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翠羽湿飞如见避,红蕖香袅似相迎。依稀渐近诛茅地[注],鸡犬林萝隐隐声。【注】诛茅地:诗中指人的居所。2023新课标II

四、古代诗歌阅读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描写自己乘船归家途中所见,笔下画面随着行程逐次展开,自然流畅。B.诗人眼中的景物在秋日余晖的映照之下,有动有静,多姿多彩,令人愉悦。C.诗人如处仙境的感觉被人居之地的鸡鸣狗吠之声破坏,心情也发生了变化。D.诗人调动多种感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描写,状物生动,笔触鲜活而细腻。16.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这一观点在本诗中是如何得到印证的?请简要分析。真题解读

【答案】15.C16.①诗歌首联“卧枕船舷归思清”透露出愉悦闲适之心境,全诗景物都笼罩上诗人的主观色彩。②诗歌第二句写小船仿佛在仙境穿行,诗人心情愉快,因而眼中所见景色也格外美丽。③诗歌颔联写夕阳晚照中小桥流水、山寺云峰悠然宁静的状态,恰是诗人内心宁静闲适的投射。④诗歌颈联描写归飞的小鸟和水中的红莲,“如见避、似相迎”,运用拟人手法写鸟儿避人飞走,荷花热情欢迎,描写细腻,同样传达出诗人回家之时愉悦闲适的心情。真题解读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C.“被人居之地的鸡鸣狗吠之声破坏,心情也发生了变化”错。尾联写不知不觉地到达了诗人居住的小岛,远远地就能听到鸡鸣、犬吠之声。诛茅地,引用屈原作品中的句子,“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作者以此表明自己甘心隐逸、不求名利的决心。“鸡犬林萝”之声更增添了生活气息,这声音并未破坏诗人美好的感觉,心情也仍然是愉快的,并未发生变化。故选C。真题解读

1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观点态度,鉴赏诗歌内容、情感的能力。“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用自己的眼光、情感来看事物,所以万物都带有我自己的主观色彩。这是“有我之境”。诗歌首联“卧枕船舷归思清”,写诗人头枕船舷,归意极浓。“卧枕”二字写出诗人姿态的随意,表露内心的愉悦闲适。正因为这样的心境,使诗人眼中所见都带有了主观色彩。首先是“望中浑恐是蓬瀛”,诗人举目四望,周围碧波荡漾、云雾茫茫,小船好像正在蓬瀛仙界里穿行。这山这湖诗人并非首次见到,但因为要回到家中,心情愉快,因而眼中所见景色也格外美丽。真题解读

16.接着写“桥横水木已秋色,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