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劳动力资源及其配置_第1页
第二章 劳动力资源及其配置_第2页
第二章 劳动力资源及其配置_第3页
第二章 劳动力资源及其配置_第4页
第二章 劳动力资源及其配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劳动力资源及其配置第一节检讨传统体制下扭曲的劳动力资源配置格局以及导致的后果。第二节回顾改革以来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与发育。

第三节把中国劳动与就业问题置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背景下,考察其面临的挑战以及出路。非典型的劳动配置格局传统的劳动就业制度户籍制度与城乡分割传统体制的就业损失就业结构的非典型化传统的劳动就业制度基本特征:国家充当了用工主体和分配主体,用人单位和职工处于被动而无选择权的地位。全国范围内的劳动力统招统配。低工资,高福利的工资制度且日趋僵化抹平具有不同人力资本禀赋的职工之间的报酬劳动力流动性极差:企业间、部门行业间、地区间劳动力极少出现国家调配以外的大规模或经常性流动;城乡严格分割。户籍制度与城乡分割户籍制度:分隔城乡人口和劳动力的制度安排。195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

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确定在全国实行户籍管理体制。传统就业体制的矛盾和损失二元经济结构的强化分配上的平均主义严重压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隐性失业严重就业损失大表2-1两种投资分布的就业情景比较(亿元,万人)就业结构的非典型化(1)配第-克拉克定理:第一个过程是各个部门产量或产值比重的消长。农业的产值比重会逐渐下降,非农业产值比重相应提高。第二个过程是各个部门就业比重的改变。初级产业的就业劳动力减少,工业和服务业的就业劳动力比重相应提高。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非农产业产值和就业,以及城市化水平相应得到提高。中国的产值结构变化就业结构的非典型化(2)劳动力的产业配置人均收入、城市化与劳动力分布就业结构的非典型化(3)在比较中观察中国的经济结构变化(美元,%)就业结构的非典型化(4)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从供给的角度看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育从需求角度看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育与劳动力市场发育相伴随的制度变迁从供给的角度看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育“文革”结束后,城镇“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陆续回城,加上“文革”中城镇积累了大量待业人员和新成长的劳动力,使得1979年城镇需要安置的待业人员达到1500万,城镇待业率高达5.9%。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以集体化经营、平均主义分配为主要特征的人民公社体制在实践中逐渐被农民所突破-产生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民工潮)。1980年代中后期,非国有经济的迅猛发展及国有部门吸收增

量就业能力的下降,城市中的新增劳动力越来越多地进入市场寻找就业机会。劳动力的存量配置:劳动力从国有部门“跳槽”到非国有部门。从需求角度看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育体制外的劳动力需求者:乡镇企业;三资、个体私营经济。国有部门劳动力需求机制的转变。私营企业和个体就业人数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就业人数外资企业(包括港澳投资单位)从业人员国有单位职工人数与劳动力市场发育相伴随的制度变迁用工制度的转变:工资制度的转变:福利制度的改革:目前劳动力市场运行的特征就业基本情况劳动力市场运行的特征劳动力市场运行对经济的影响就

(1)就

(2)就

(3)图2-3改革开放以来就业增长结构图2-2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2001年)图2-4分市、镇、乡劳动年龄人口教育水平劳动力市场运行的特征(1)基本特征:劳动力市场在不同层次上,被分割成多个子市场,每个子市场都有其特定的供需双方和运行机制;但各个子市场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它们之间又相互交叉与重叠,分割与融合并存。而且,由于我国地区差异十分显著,劳动力市场在不同的地区还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劳动力市场运行的特征(2)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城市劳动力市场城市人口劳动力市场 外来民工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运行的特征(3)劳动力市场的体制性分割城市劳动力市场国有部门工资决定机制 劳动力流动非国有部门工资决定机制 劳动力流动劳动力市场运行的特征(4)劳动力市场的地区性差异老工业基地新兴工业城市开放型大都市劳动力的流动

/解释劳动力迁移的托达罗模型托达罗关于迁移决策的表达公式为:Mt

=

h(PWU

WR)其中,Mt表示时间t内的迁移数量;h表示潜在迁移者的响应率;P表示在城市找到工作的概率;WU

表示城市工资;WR表示农村工资。人口流动怎样影响发展?资源重新配置效应;保持比较优势的效应;填补岗位空白的效应;促进城市建设的效应。劳动力市场运行对经济的影响(1)劳动力市场分割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削弱竞争,不利于劳动力资源的最优配置

劳动力市场分割损害了我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效率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城市就业的影响阻碍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不利于城乡差距的缩小,最终又损害了城市经济劳动力市场运行对经济的影响(2)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有利一面大量质优价廉的劳动者劳动力市场对人力资本的承认已经达到一个较为合理的程度转轨经济时期失业问题中国失业问题现状中国失业构成失业的原因失业的影响中国失业问题现状失业状况的演变:从消灭失业到待业;从待业到失业;从登记失业到隐性失业。失业概念的界定:失业,本质上就是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力与生产资料处于分离状态和不能得到有效结合。其中,劳动力与生产资料处于完全分离的状态,是“显性失业”或“公开失业”;劳动力与生产资料只有形式上的结合而没有内容上的结合,或者只是表面上的结合而非有效率的结合,是“隐性失业”或

“非公开失业”。中国失业问题现状失业人员是指在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目前无工作,并以某种方式正在寻找工作的人员。包括就业转失业的人员和新生劳动力中未实现就业的人员。中国失业问题现状失业的统计:国际上对失业的界定,一般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失业者条件;收入条件;时间条件。对失业人员判定的简单描绘是否属于劳动年龄是否拥有一份工作是否在寻找工作无业人员失业人员就业人员非劳动年龄是否是否是否失业者条件:收入条件:时间条件:中国城镇登记失业中国城镇登记失业各地区城镇登记失业率各地区城镇登记失业率各地区城镇登记失业率中国失业类型古典失业凯恩斯式失业结构性失业隐性失业(刘易斯式失业)企业下岗职工的特点失业的原因一是劳动力供大于求。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1998年底,人口总数达12.5亿人,其中经济活动人口就达7.1亿。特别是八十年代以来,我国进入劳动年龄人口的高峰期,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明显上升,十年间上升近10个百分点。另一方面,我

国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其他经济资源相对短缺,制约了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从发展趋势看,今后一个时期,每年新增劳动力在1000万人左右,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地区流动约3000万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将要加入到城镇就业队伍中。另外,随着企业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化,历史上形成的富余人员问题将要逐步得到解决,多年来积淀的大量冗员进入社会竞争就业岗位将成为必然趋势。可以说,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存在。失业的原因二是我国正在对经济结构进行重大调整,与之相适应,劳动力结构必然要进行相应调整,不可避免地会造成部分人员失业,这种结构性失业的状况增加了失业压力。三是伴随着科技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一些领域特别是第一、第二产业的传统部门,不仅不能扩大就业容量,反而会减少用人,分流部分劳动力,致使失业人员数量增加。四是由于许多失业人员技能单一,职业技术水平不高,难以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加上择业观念陈旧,不能依靠自身的努力开辟就业门路,加大了实现再就业的难度。五是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覆盖面窄,市场就业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对劳动力流动和合理配置也有着明显的制约作用。中国失业人员的构成年龄结构:城镇失业人员失业原因构成城镇失业人员年龄构成城镇失业人员年龄构成城镇失业人员行业构成(2002年)城镇失业人员行业构成(2002年)按年龄、性别分的城镇失业人员行业构成(2002年)按年龄、性别分的城镇失业人员行业构成(2002年)结论1、失业问题本质供求失衡、历史现象(工业化)转型期——人口因素、改革因素、发展因素未来——市场经济、WTO、信息化2、辨证看待其影响消极:收入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