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克和千克的认识》案例分析何山小学苏丽群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的意识。教学重点: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教学准备:天平、弹簧秤、小蜗牛、盐、多媒体课件等。教材分析: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问题,但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眼睛观察得到,只能*肌肉感觉来感知。为了让学生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有多重,并能够在实际中应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让学生看一看、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等实践活动,以增加学生对“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形成质量观念;又通过计算、称同一物体而得出的两种不同的表示方法,使学生的猜想得到验证,很具体地感知了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在整个新知识的教学中,学生始终怀着饱满的热情,积极地去探索、去体验,主动地建构知识。教学实录:(一)在生活情境中探究师:前几天,同学们随家长去超市购买了一些物品,还收集调查了—些常用物品的质量,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好吗?生1:我妈妈买的牙膏是30克。生2:我买的蛋卷75克。生3:火腿肠一根是45克。生4:我的体重是31千克。生5:一袋茶叶450克。生6:一袋大米是25千克。……师:同学们说了那么多,你有什么发现吗?生1:有的后面带“克”,有的是“千克”。生2:比较轻的都用“克”作单位。比较重的用“千克”作单位。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克和千克”。师:要知道我们购买物品的轻重,可以用什么方法?生:用秤称。师,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几种常用的秤(多媒体课件展示)。师;你们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些秤?生1:在超市买东西用过电子秤。生2;我跟妈妈买菜时,见过杆秤、盘子秤。生3:我舅舅卖米用的是磅秤。生4:我姥爷卖药材用的是天平。师:同学们见识真广!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天平”(介绍天平的组成及用法)(二)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客人,瞧!是什么?生齐声说:一只小蜗牛。师:想不想知道它有多重?(学生脸上洋溢着喜悦,齐声说想)师:那么我们选什么秤来称呢?生:天平。(教师示范操作,学生纷纷下位围观)师:瞧!游码的左端停在刻度几?生:l。师:对!这只蜗牛重1克,1克究竟有多重呢?请你们用手掂一掂,然后猜一猜1枚2分硬币有多重?(学生兴趣很高,纷纷掂量、猜测)生1:1克。生2:2克。师:到底是几克呢?请各小组称一称,看看谁估量的最准。学生操作活动,稍后,就有同学“耶!我们猜对了!重1克”。师: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我们一起来掂一掂,感受一下1克的质量,你有什么感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好轻哟!师:1克真的是好轻。大自然中象这样轻的物体还有很多呢,你能说出生活中大约重1克的物品吗?生l:一小块橡皮。生2:2粒黄豆。生3:1个扣子。生4:1个小发卡。生5:两块石子。生6马上站起来补充说:必须是小石子,大石子1个就够了。师:同学们真棒!举了这么多例子。大家桌上有一些物品,请同学们先掂一掂、估一估有多重,然后用天平称一称。(如果多一点或少一点,请你取整数)(学们纷纷称方便面、数学书、文具盒……)(三)在操作交流中明理师:请同学们从学具袋中拿出一袋盐,掂一掂、估一估一袋盐有多重?生1:300克生2:比300克多,好象是350克。到底是多少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质量标注:500克。师:一袋盐重500克,那两袋呢?生:1000克。(板书)师:请同学们再来掂一掂1000克重的盐。(学生掂量)师:如果我们再来称一称这两袋盐的重量,用天平合适吗?生:不行!重了。师:今天我们还带来了弹簧秤,谁知道弹簧秤的用法?(学生介绍)师:来!放进方便袋里称一称,看看!有多重?生:1千克。(板书)师:还是这两袋盐,计算得到的是1000克,用秤称是1千克,你发现了什么?同学们纷纷站起来,异口同声地说:1000克等于1千克。师:对!也就是说1000个1克就是1千克。师:你能从你的材料袋里称出1千克重的物品吗?请各小组同学互相合作。(有的称,有的忙添物品,也有的在换物品)师:大家真棒!请你先掂一掂自己小组称的1千克物品,再掂一掂别的重1千克的物品。(学生相互传递,掂一掂,感受1千克的重量)。师:掂过了1千克的物品,你有什么感受?生1:1千克有点重。生2:1千克的物品拎时间长了胳膊有点酸。生3:他们大小不一样,都是一样重。生4:都是1千克重,但有的物品多一些,有的少一些。师:为什么呀?生4:轻的东西就多一些,重的东西就少一些。师:你分析的很有道理,(竖大拇指)。师:请各小组同学拿出自己的书包、凳子,先估计一下有多重,再来称一称。(小组活动,并记录下估计的重量和称出的重量。)(四)在实践活动中巩固应用1.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本88页第一题。2.出示健康秤,同学们排队称一称,并记录下自己的体重。(五)教学总结:说一说你在这一节课中有什么收获。评析:这是一堂生动地操作实践活动课!在这堂课中,教师的角色转变了,不再是传统教学中的“教教材”,而是主动寻找教材中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有机联系的切入点。以学生所调查的丰富信息出发,灵活的展开教学。使枯燥的数学问题变为活生生的生活现实,增强了学生对数学内容的亲切感。在这堂课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凸现了,真正亲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在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乐趣中升华了对克和千克的理解。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开心,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一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给我们呈现的知识是静态,如何使静态知识生动化、情境化?教师通过学生交流购物收集到的信息──称小蜗牛,猜想、验证2分硬币──称千克物品,来体会感悟1克的实际轻重,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既迎合小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增强了学习的乐趣、类化了知识、丰富了视野,又让学生充分享受了学习、交流、体验成功的喜悦。二是关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该教师在教学中不仅重视了知识和技能,更关注了学生的情感。我们惊喜地看到,学生的思维活了!情感丰富了!合作意识增强了!这与教师富有激励性的评价离不开,更与教师的设计活动离不开,学生主动、积极地经历了、建构了新知识。三是较好地体现了数学课“活中乐、活中学、活中悟、活中索”的特点,具体体现在:①以“活”的导入激发学生的乐趣,让学生从课始就进入用口交流购物的重量、用手掂量物体的重量、用心感悟物体的之中两的活动中,探究的兴趣由然而生,达到乐以导激情、以情启思的目的。②以“活”的形式调动学生乐趣,启动学生的思维,一步一步向深入发展。从课始的说、看──课中的掂、猜、称──课尾的掂、想、称、议的活动中,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在活动中合作学习、团结互助的精神,尝试到了成功的乐趣。《平均数》案例分析何山小学苏丽群【教学内容】第8页的内容。【设计理念】《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要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选取学生成熟的日常生活情境素材进行加工,让学生体会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进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情与教材分析】“平均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的教学内容,它是认识除法的基础。在生活中,学生有“平均分”的感性认识,那怎么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多次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在知识“再创造”中,形成新的体验,新的感悟,使他们真切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并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2.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3.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提高学习的兴趣,并初步建立公正,公平,团结,合作的人生观。【教学重、难点】了解平均分的概念,具体操作平均分。【教具学具】课件、每人准备12个圆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平均分”师:同学们,春天到了,你们感受到“春姑娘”的气息吗?你感受到什么呢?瞧,今天,希望小学的师生们要去郊外春游,他们在忙着准备食物。出示课件:水果,饮料,面包,糖果师:这么多的东西怎样分给每个小组?同桌讨论,还可以用小圆片分分看。学情预设:可能会有这样几种分法:(1)我们组分的是橘子。有15个橘子,分给5组,每组分了3个;(2)我们组分的是矿泉水。有10瓶,分给5组,每组分了2瓶;(3)我们组分的是面包。有10个面包,分给5组,每组分了2个;(4)我们组分的是糖果。有30颗糖,分给5组,每组分了6颗。师:这样的分法,你们同意吗?为什么?每个小组分的同样多就是平均分。请多名学生复述。设计意图:有趣的情景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放手让学生在小组中合理分配,在实践中感受,在感受中理解,并培养学生交流能力。二、动手操作,解决问题1.分小队旗。(1)师:食物都分配好了,准备出发啦,不过,老师先要把手上的12面小队旗分给小组长,可以平均分给几个组,每组几面旗?(2)出示填空题。①把12面小旗平均分给2个小组,每组()面。②把12面小旗平均分给3个小组,每组()面。③把12面小旗平均分给4个小组,每组()面。④把12面小旗平均分给6个小组,每组()面。(3)分一分。师:小组为单位,请同学们用小圆片代替小旗,选择你们喜欢的方法分一分。(4)学生动手。有的小组是一个一个地分,有的是两个两个地分等等,还有的是利用乘法口诀,一下就分好了。教师都要给予表扬和肯定。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为学生提供合作参与的机会,让学生进一步感悟“平均分”的含义。在此环节中,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体会到尽管分法不同,但只要每份分的同样多,就是“平均分”。2、看书质疑。3、巩固练习(出示课件)。三、联系生活,运用“平均分”1.找一找生活中平均分的例子。<1>我们班有40个同学参加跑步比赛,平均分成5个队,每队8人。<2>我们教室有28张桌子,平均排成4排,每排7张桌子。2.我当设计师、师:班里需选16个同学参加广播操比赛。请大家利用这节课学到的知识设计一下队形。先想一想怎么排,然后把队形用学具摆出来或在纸上画出来。可独立完成,也可合作探讨。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到“平均分”就在我们的身边中,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五、总结1、这节课有什么收获?有不明白的地方吗?2、在我们生活中你遇到过平均分东西的事情吗?说一说是怎样分的?分析:《平均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第二单元第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平均分在本单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学习除法的基础。本节课,我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设计了各种生活情境,先通过观察初步感受“每份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管线改造合同范本
- 海淀区农村集体经济合同管理办法
- 合同裁判共同规则
- 角膜炎的治疗与护理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单元评价含解析湘教版选择性必修一
- 2024房产抵押贷款的合同协议书
- 英文调查报告(共16篇)
- 精准营销策略15篇
- 无人机技术的应用前景
- 2024店面租赁合同模板「标准版」
- 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规程
- 【课件】 2024消防月主题培训:全民消防 生命至上
- 2024美团商家入驻合作协议
- 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
- 水稻常见病虫害ppt
- 学生会考核表(共3页)
- 小蛋壳历险记.ppt
- 六年级家长会家长代表演讲稿-PPT
- 学校校报校刊卷首语(创刊词)
- 《电容的连接》ppt课件
- 采集运维专业问答题(修订)20140627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