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学方法与《方言》研究、看_第1页
文献学方法与《方言》研究、看_第2页
文献学方法与《方言》研究、看_第3页
文献学方法与《方言》研究、看_第4页
文献学方法与《方言》研究、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獻學方法與《方言》研究北京語言大學

華學誠hxc7000@③古籍在傳寫中產生的錯誤是相當多的。校勘學之所以重要,就在於它能用校勘不同版本的方法來訂正傳寫中(後來是印刷中)的錯誤。(《龍蟲❹雕齋文集》第一冊,中華書局1980年1月版,p344)先舉兩例,從這兩例可以看到文獻學與漢語史研究的關係有多麼重要。①許逸民《徐陵集校箋》卷四《為始興王讓琅邪二郡太守表》:自甘泉通火,細栁屯兵,旁帶戎臣,頗同疆埸。(325頁)《校記》:“‘臣”,《藝文類聚》作‘塵’,今據明抄本、屠本、張燮本、張溥本、吳本改。”(326頁)

“明抄本”指明代“文漪堂”輯抄的《徐孝穆集》,“屠本”指明屠隆評點的《徐孝穆集》,

“張燮本、張溥本”指明張燮所輯《漢魏七十二家集》及張溥《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中的《徐僕射集》,“吳本”指清吳兆宜《徐孝穆集箋

注》。

《藝文類聚》唐歐陽詢所編類書,許逸民所據爲汪紹楹校本,汪氏校本的底本是宋代紹興刻本。第一,“戎塵”❹不是“不改就講不通”的畸形詞語。“戎塵”的意思就是戎地的塵沙,有時指戎地兵馬揚起的沙塵,比喻戎兵的兇焰。梁陳以來文獻不乏用例:梁·蕭子顯《南齊書》卷五七《魏虜傳》史臣曰:

“太祖創命,未及圖遠,戎塵先起,侵暴方牧。”宋·胡寅《子劇贈威德軍節度使封嘉國公》:

“謂宜壽祿,遽爾湮淪。當戎塵暗闕之時,未皇劭恤;念祖父流芳之緒,良為䀌傷。”第二,“旁帶戎塵”一句,指藩國與“戎塵”接近,所以下句有“頗同疆埸”之歎。以“戎塵”對“疆埸”,誰曰不宜?此處以“戎塵”喻指邊警不可忽視,故下文云“應思馬駿之功”、“宜慕曹彰之勇”,前後呼應,文理密察。第三,共時的語料表明,“戎塵”在徐陵的筆下

也不止一例。《校箋》卷十二載《冊陳王九錫文》有云:“雖金陵佳氣,石壘天嚴,朝暗戎塵,夜

喧胡鼓。”徐陵以“戎塵”對“胡鼓”,其義甚明。②《校箋》卷六《為貞陽侯與太尉王僧辯書》:今荊陜淪覆,正是江北數縣,即東南藩翰,萬里而遙。主甲治兵,艫舳相接,長波天限,方漢城池,修徳綏民,中興可待。(632頁)《校記》:“主”,《文苑英華》作“坐”,今據屠本改。(633頁)《左傳·文公十二年》:“裹糧坐甲,固敵是求。”唐孔穎達疏曰:“甲者,所以制禦非常,臨敵則被之於身,未戰且坐之於地。”“坐甲”指披甲而坐的狀態,是業已全身武裝的將士所處的臨戰狀態。再舉幾個單純校點的例子①閻崇年《康熙順天府志》的點校本第374頁:

“且以上信任之,專謗言遂作……”且以上信任之專,謗言遂作……②第421頁:“遂探賾索隱,洞見天地,運化古今事變,遂衍伏羲先天之旨,著《皇極》、《經世》諸書。”遂探賾索隱,洞見天地運化、古今事變,遂衍伏羲先天之旨,著《皇極經世》諸書。③第428頁:子願同死,對父曰:“大人為臣死,忠;兒為子死,孝!”大人為臣,死忠;兒為子,死孝。“為臣死忠、為子死孝”“死忠死孝”關於文獻學研究方法的基本看法古代語言學經典著作,如《爾雅》、《說文》、《方言》、《切韻》等,是中國語言學史,乃至

世界語言學史上的寶貴財富。研究這些經典著作

當然可以運用不同的方法,包括傳統語言學方法、現代語言學方法,相鄰學科的研究方法,甚至跨

學科的研究方法。選擇什么樣的研究方法,如何運用這些方法,首

先要明確我們的研究目標是什么。能夠與研究目

標相適應的方法、能夠滿足研究目標實現的方法,纔是最好的方法。

各種研究方法也并不是同處在一個層次上,研究漢語史和漢語言學史,文獻學研究方

法則是最基本的方法。無論漢語史研究,

還是古代經典語言學著作研究,最基礎的

工作都是“還原”與“解讀”,而要實現

這一基本目標,文獻學方法是不可替代的;換句話說,我認為無論研究目標是漢語史,還是漢語研究史,文獻學的方法都是必須

掌握的,然后才能談到其他方法的運用。二、《方言》整理與研究的背景1、《方言》校釋難在哪裏。《方言》之所以難讀,至少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年代久遠,流傳過程中產生了許多文字訛、脫、衍、倒等問題,需要校勘復原;二是《方言》多奇字僻字,需要考釋;三是《方言》記載的主要是口語詞,有不少在古籍中難覓例證,流存於後世方言中的也不多,因此釋義極難。2、古代對《方言》的整理與研究。郭璞看到的本子已經不是揚雄的原本(1)應劭説《方言》全書凡9000字,戴震統計郭璞注本《方言》正文是11900餘字,郭璞本比應劭本竟然多出將近3000字.

(2)應劭所引《方言》如今還能够見到幾條佚文,分別見於宋本《方言》卷八、卷十和卷三,文字均互有差異從四世紀到十六世紀明代萬曆之前,整理與研究過《方言》的有兩家,一個是晉代郭璞,另一個是隋朝的騫師。流傳下來幷且能够見到的最早的《方言》整理研究本就是郭璞的注本。郭璞不僅是《方言》便讀的第一注家,也是《方言》得以完整流傳下來的第一功臣。明代萬曆年間陳與郊以一種特殊形式整理過《方言》,清朝以來對《方言》的整理研究自戴震始,明清時期整理研究的都是郭注本《方言》。戴震之後直至今天,先後爲之作出努力的有盧文弨、王念孫、劉台拱、錢繹、郭慶藩、孫詒讓、王維言、王國維、吳予天、吳承仕、丁惟汾、周祖謨、劉君惠、胡芷藩、徐复、佐藤進、松江崇等學者。3、二十世纪以來的《方言》整理與研究。二十世紀以來對《方言》的整理主要有條校條釋和全本整理兩大類型。先後做過條校條釋的學者有王國維、吳承仕、吳予天、劉君惠、胡芷藩、徐復諸家。全本整理的有五個本子,各有目標,所以也各具

特點:丁惟汾先生的《方言音釋》屬于詞語疏解

型,周祖謨先生的《方言校箋》屬于文本校勘型,佐藤進先生的《宋刊方言四種影印集成》屬于版

本資料性型,松江崇先生的《揚雄<方言>逐條地

圖集》屬于研究資料整理型,拙著《揚雄方言校

釋匯證》屬于集校集釋型。從清末民初到建國前的半個世紀,是《方言》研究的新舊交替時期傳統的校證式研究仍然取得了雖說不多但值得重視的成果,如王國維的《書郭注方言後三》、吳承仕《經籍舊音辨證·方言郭璞注》、吳予天的《方言注商》等;新興的專題研究則是現代《方言》研究中最富有生機的部分,比如漢代方言區劃研究等。三、《滙證》在校勘上的努力校勘的最終也是最高目標是復原,是顯真。

《滙證》雖然致力於疏理舊說,目的則是在此基礎之上尋求復原、尋求顯真,前人意見正確的予以補充論定,前人意見可商的則援據駁正,對於前人疏漏之處則博稽群籍,據《方言》本書體例和郭注體例予以校正。

全面彙集前人的校勘成果當然費力,但最費神也最難的卻是論定是非。1、據本書訓釋來判斷誤字卷十二:“惵、Qu,贏也。”(6b、90/十二)戴震認為“贏”與“盈”通,間接證據是《玉篇》的訓解:“惵,盈也。”錢繹訓“Qu”為“夠”,又稱引《廣雅》

“夠,多也”為解。

周祖謨先生直接改成“嬴”,沒有說明理由。“惵”和“Qu”訓為“嬴”都缺乏有力證據,值得懷疑。朱駿聲引《方言》時說“贏”是“羸”之訛字。①從字形看,“贏”與“羸”形近,極易互訛。②從訓詁看,《說文》“羸,瘦也”。由瘦瘠引申為衰弱,多形容老人身體狀況,用例常見。③從《方言》全書來看,卷一“(老)秦晉之郊陳兗之會曰Qu”,卷十“Qu,老也”。“羸”、

“老”義近,皆有“Qu”之訓義。

最後需要回答的問題是,“惵”如何和這條訓義掛上鉤。“惵”在文獻裏只當“恐懼”講,與羸老義無關。根據卷一“耋,老也。宋衛兗豫之內曰耋”,我懷疑這條的“惵(定葉)”是“耋(定質)”的方言轉音,如果這個推測能成立,這條校改成“羸”就完全暢通了。2、據郭注體例判斷誤字卷九:“矛,……其柄謂之矜。”郭注:“今字作 ,巨巾反。”(1b、3/九)“

”字,靜嘉堂文庫藏影宋抄本、王氏天壤閣本及明刻諸本均作“槿”。盧文弨以為當作“”,錢繹從之。孫詒讓引據《史記》《文選》及《集韻》等文獻,“疑古即借槿為矜”,吳予天從之。”是正確的,證據有我們認爲宋本作“三:第一是郭注體例。凡郭璞說“今字作某”之例,均應該作古今字看。全書除本例之外,其他還有三例,即卷三“蘴”字注“今江東音嵩,字作菘也”,卷七“逗”字注“逗即今住字也”,卷十三“◆”字注“今字作甍,音萌”。第二是內證。

本卷下面有“矜謂之杖”條,郭注云“矛戟 ,即杖也”,卷十二有“柲,刺也”條,郭注云“皆矛戟之 ,所以刺物者也”可見“ ”字在郭璞時代已經成爲習習用字。第三是版本。南宋李孟傳刻本作“ ”,影宋抄本、景宋本及明刻諸本作“槿”可能是明人據後世文獻擅改的,不能輕易用後來的本子改動更早的本子,這是文獻學的基本要求。3、用古聲韻判斷誤字卷十:“潛、涵,沉也。楚郢以南曰涵。”郭注:

“音含,或古南反。”(2a、12/十)涵字郭注“古南反”,諸家均無說。我認為有問題,根據是什麽?①“涵”字在古注古辭書中的反切上字均為匣母字,常用“下”、“戶”、“胡”等,比如陸德明《毛詩音義》、《周禮音義》音“涵”之聲符

“函”是“胡南反”,“涵”字戴侗《六書故》卷六正作“胡南反”,并未看到用見母字為反切上字者。②《方言》全書中之匣母字,郭注反音所用上字以“胡”為多,偶用“下”,絕無用“古”為上字者。因此,我懷疑“古”字是誤字,那麼誤字是如何形成的呢?我推測原本作“胡”,傳寫翻刻把右邊的“月”脫落了而訛成

“古”,類似情形,古書常見。但是這一推斷沒有找到版本依據,無法證實。4、引字書韻書的訓釋來判斷誤字方言:“恬,靜也。”郭注:“恬惔,安靜。”(7a、93/十三)郭注“惔”,戴疏本作“淡”,錢疏、校箋本同,明刻諸本亦作“淡”。“惔”字誤,這是肯定的。《說文·心部》:

“惔,憂也。從心,炎聲。《詩》曰:憂心如

惔。”朱駿聲《通訓定聲》云:“此字後出,即炎字也。若訓憂,則《詩》兩‘如’字不可通,後人正因《節南山》‘憂心’而加心旁。”那麽“惔”該當是何字?我們以爲當是“倓”字之訛。《廣雅·釋詁》“倓,靜也”,王念孫疏證:

“‘倓’與下‘憺’字通,字或作‘澹’,又作

‘淡’。”《說文·人部》:“倓,安也。”《玉篇·人部》:“倓,靜也,恬也。”是訓安靜之義的字本當作“倓”,通作“澹”,又作“淡”。後世一般作“恬淡”,然《廣雅》之訓多本《方言》,據此當改郭注“惔”作“倓”。5、利用字書韻書的引文按斷卷五:“靈桂之郊謂之㼚。”(2a、10/五)錢繹認為靈桂是指廣西平樂府之富川縣和桂嶺。周祖謨據《御覽》引作“酃桂”,認為是指酃縣與桂陽。我從慧琳《一切經音義》卷五五一段引文發現錢繹和周先生的校勘有問題:“郭璞注《方言》云:零桂之郊謂甖爲㼚,今江東亦言大甖也。”“今”字以上爲《方言》文,非郭注文。慧琳所引既不作“靈”,也不作“酃”,而作

“零”。爲什麽?

“靈桂之郊”,《方言》僅見於此,無內證可尋。在文獻中“零桂”以郡名❹稱漢代以後常見,而“靈桂”、“酃桂”❹稱則于史難覓。《三國志·吳志·步陟傳》:“(劉)備既敗績,而零桂諸郡猶相驚擾。”《晉書·杜預傳》:“內瀉長江之險,外通零桂之漕。”

再繼續查考《漢書·地理志》,知道“零”是指零陵郡,“桂”是指桂陽郡,皆漢置,屬荊州,而且兩郡地理鄰接,相當於今湖

南南部及廣東一部。由此可以確認,慧琳

所引尚存其朔,當據正。6、利用本書和郭注體例按斷方言:“所以注斛,陳魏宋楚之間謂之◆,自關而西謂之注箕,陳魏宋楚之間謂之籮。”(6a、15/五)盧校:“箕”字當提行,觀下文又舉“陳魏宋楚”可見。劉校:盧校是也。《集韻》引《方言》“箕陳魏宋楚之間謂之籮”,不連上節。周祖謨先生接受了盧文弨的意見,自“箕”字下別爲一條。盧校的理由實際上是,《方言》一條之中相同地名不當重複出現。這個理由恐怕難以成立,因為《方言》一條之內,同一地域,所指相同相類而稱名有異,不復舉地名雖然是常例,但是有例外,這也許是《方言》沒有最後定稿的證據之一,就是卷五就有複舉地名的現象,錢繹已經明確指出了這一點,所以盧氏的這個理由沒有證明力。劉氏補出的證據是《集韻》,但是《集韻·戈韻》“籮”字下引《方言》僅僅是爲了釋“籮”,❹沒有引此條全文,所以單靠這條引文也不能證明《方言》原文就應該在“箕”前斷開。①郭璞注《方言》云“某屬”者,在全書中共有六次,其中格式為“甲亦乙屬”的只有二見,本條“籮”下郭璞注“亦籮屬也”,另一例在卷十三:“盂謂之◆……椀謂之,盂謂之銚銳,木謂之梋。”郭注:“椀亦盂屬。”值得注意的是,“椀謂之◆”,舊本別爲一條,與前後分寫,戴疏據《廣雅》合爲一條,也包括他認為郭注云“甲亦乙屬”時,“甲”、“乙”肯定是同類,郭注本應當屬於同一條。據此,本條郭注既然云“◆亦籮屬”,“◆”和“籮”應該在同一條,而處在整條中間位置的“注箕”自然不可能提行。這是第一條理由。②“注箕”連文,他書未見,恐怕這也是主張自

“箕”字以下提行別寫的潛在原因。我認爲“注箕”就是“箕”,如同本卷下條“䉛”名“炊䉛”。“箕”之用在於“注”而名“注箕”,猶“䉛”之用在於“炊”而名“炊䉛”,《經籍籑詁》

“注”字下引《方言》作“所以注斛,自關而西謂之注箕”是對的。③《說文·箕部》:“箕,簸也。”“簸,揚米

去糠也。”段玉裁注本改“箕”字訓釋作“所以

簸者也”,這是正確的。《急就篇》卷三“箕”

字顔師古注:“箕可以簸揚及去糞。”“箕”這

種工具的作用有“簸”有“糞”,所以後世徑稱

“簸箕”、“糞箕”,同理推斷,當它的作用是

灌注米穀於斛中,自然也就可以稱作“注箕”了。四、《匯證》在注解上的探索《方言》是在漢代出現的一部語言學著作,對它

進行注解當然離不開文獻學方法,特別是傳統語

言學方法,同時也必須具有現代語言學理念。只

有這樣,才能盡最大可能闡明古人事實上說了什

麽,才能破解一些前人沒有解決的難題。比如字

和詞的關係問題,比如《方言》中的“制字記音”的現象,比如方音(言)轉語的問題,等等1.字與詞的關係卷一:“虔、儇,慧也。”

(1a、2/一)《匯證》:“按:《說文》釋‘虔’為‘虎行貌’,知《方言》乃借字記音。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

‘虔’字下以為假借為‘儇’,是‘虔’蓋‘儇’

之方音轉語也。”(10頁)卷一:“凡物盛多謂之寇。”錢繹據“寇”的字面意思來尋求其詞義引申的線索,就難免扣盤捫燭了。《廣雅·釋詁三》“多也”條王念孫《疏

證》:“寇與夠聲近義同。”按:《方言》之

“寇”音義同後出之形聲字“夠”。錢繹《方言箋疏》以寇盜義為說,又謂“寇訓為多,猶戎訓為大”,乃望文生訓,又曲為之解。

除了“借字記音”外,《方言》中有時還有“制字記音”的現象。比如卷一:“憮、㤿、憐、牟,愛也。”是指晉衛人言“愛”音如“淹”,故揚雄制“㤿”字記之,不明此理則會誤釋《方言》。2.方音(言)轉語卷一:“台、胎、陶、鞠,養也。”(2a、19/一)《匯證》:“‘台’,《廣韻》與之切,又土來切。‘胎’,《廣韻》土來切。‘與之’與‘音怡’同,古屬余母;‘土來’古屬透母。是‘晉衛燕魏’與‘汝潁梁宋之間’言訓‘養’之詞音有清濁之異,故揚雄以‘台’、‘胎’二字區別之,實一詞也。”卷三:“陳楚之間凡人嘼乳而雙產謂之厘孳,秦

晉之間謂之僆子,自關而東趙魏之間謂之孿生。”(1a、176/三)《匯證》:“《集韻·之韻》‘孷’字下引《方

言》作‘孷孳’,‘孷孳’、‘孷孖’與‘厘孳’同,乃‘僆子’之轉語。”“‘僆子’意為連生

子,方言音轉而曰‘厘孳’。”“‘孿生’即‘連生’之轉語,義為雙生。”這組表“雙生”義的詞,上一個字都是來母字,它們的共同來源是“連”。這樣就把不同方言中的說法串聯起來了。3.同名異實

卷四:“帬,陳魏之間謂之帔,自關而東或謂之襬。”(1b、276/四)

《廣雅·釋器》:“繞領、帔,帬也。”王念孫疏證:“《說文》:‘帬,下裳也。’或作‘裠’。《釋名》云:‘裠,群也,連接群幅也。’案:帬之言圍也,圍繞要下也,故又謂之‘繞領’。《方言》:‘繞袊謂之帬。’《注》云:‘俗人

呼接下,江東通言下裳。’‘袊’與‘領’同。”名“帬”之“繞領”,類似後世之披肩,非下裳。徐復《方言補釋》:“《世說新語·汰侈》:‘武帝嘗降王武子家,婢子百餘人,皆綾羅絝襬,以手擎飲食。’宋本《太平御覽·服章部》十三,引此文絝襬作絝裙。與《方言》之義正合。”(276頁)披肩之“帬”非接下之“帬”,“圍繞要下”不可謂之“繞領”。“襬”之古今義亦不同。古人披肩之“帬”可謂之“襬”,後人衣服前後幅之下端為“襬”。《正字通·衣部》:“襬,今衣䘸下幅有襞積者皆曰襬,讀若擺。”不能以今擬古。卷四:“袿謂之裾。”(2b、284/四)

《匯證》:“古人稱‘袿’者有三:一謂衣之後襟,《方言》所釋是也;二謂婦人所著上服,《釋名·釋衣服》:‘婦人上服曰袿,其下垂者,上廣下狹,如刀圭也。’是也。三謂衣袖,《廣

雅·釋器》:‘袿,袖也。’……”

“袿”這個詞在不同的時代或地域有三種不同的所指。4.通假與引申卷一:“台、胎、陶、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