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致性课例研讨课件-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_第1页
“教-学-评”一致性课例研讨课件-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_第2页
“教-学-评”一致性课例研讨课件-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_第3页
“教-学-评”一致性课例研讨课件-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_第4页
“教-学-评”一致性课例研讨课件-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评”一致性课例研讨——以《认识一元一次方程》为例汇报人:陈怡丹

研讨提纲行业PPT模板http:///hangye/1“教、学、评”一致性的实施框架图2依据课标和学情确定教学目标3基于教学目标制定评价任务4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5“教、学、评”一致性课堂与传统课堂教学成果对比分析一、“教、学、评”一致性的实施框架图1.确定教学目标基于学生学习过程中所暴露的现实问题来确定教学的目标。2.思维加工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利用多样的思维方式来实现对知识的加工。4.精致结构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新的问题以实现自身知识体系的再完善和再提升。5.评价在具体教学目标指导下,教师将评价任务、评价维度与学生学习过程相互融合,通过评价推动学生学习的有效开展。3.达成教学目标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引导修正,以实现知识的掌握。课程标准数学核心素养学业质量标准数学学科内容数学学习方式学测中考真题数学实际应用学历案教学设计教师教授行为学生学习行为素养发展评价学习结果资源学情课前教师理解课中师生运作课后实际体验一、“教、学、评”一致性的实施框架图不完全性,以最终目标为目标的有效学习。1.具体性具体目标,而不是“普遍性”目标。4.科学性一节课的目标一定要清晰简洁,叙述的语言要严谨科学,提前明晰行为主体是什么、行为动词选择哪个、行为条件怎么找、表现程度要如何。数学课程目标与一节课的目标是“父子”关系。5.适切性目标必须与学生适切,目标必须与教材适切。

二、依据课标和学情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特点二、依据课标和学情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依据

1.分析课标:

课程标准是教学目标确立的首要依据,是开展教学活动的思路和指向标,是纲领性文件。只有依据课程标准,教学的方向才不会出错。新的课程标准不仅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还增加了核心素养的相关内容,指导教师制定更科学的教学目标。

2.分析学情:

进入初中阶段,部分学生对方程的学习有抵触和畏难心理,没有信心,尤其体现在应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上:不能正确理解题意、找不到等量关系、方程意识缺乏因而用算数方法解决、不能建立模型列方程。

3.分析教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分析实际问题并寻找其中的等量关系,建立方程模型及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教材中提供了多个实际问题,有的问题中等量关系简单直观,可通过算术方法快速准确解决,而有的问题中等量关系较为复杂,无法直接利用算术方法解决,于是自然引入方程,让学生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模型。二、依据课标和学情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立

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模型。“”一元一次方程认识一元一次方程《课标》要求关键词①列出:方程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正式的数学模型,一元一次方程又是方程模型的起始点,因此本节课重点在于从实际问题中的关键词句、不同量的关系、变化中的不变量中寻找等量关系,建立方程,不在于求解。②数量关系:数字与数字之间、数字与未知数之间、未知数与未知数之间的等量、大小之间的光系。可引导学生多角度、多策略思考问题,借助图表、示意图、公式等方法寻找数量关系。③数学模型:实际问题“数学化”,学生初步形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认识现实世界中的事情,用数学的“语言”来描述和分析这些事情,使学生认识到方程的出现源于解决问题的需要。第一步:寻找关键词二、依据课标和学情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立第二步:扩展或剖析关键词,添加行为条件1.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学会根据数量关系列方程,体会方程的模型思想.2.经历具体实例的抽象概括过程,能归纳出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培养观察、分析、概括和转化的能力.3.通过例讲示范,知道方程的解的概念,可以准确辨析一个数是否是方程的解,发展数学运算能力.

可观察、可测量、可评价二、依据课标和学情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立实际问题归纳总结方程的定义方程的解的概念会例讲示范重点/难点概念体系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行为程度列方程

认识方程重点/难点重点第三步:形成剖析图,添加核心素养二、依据课标和学情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立1.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学会根据数量关系列方程,体会方程的模型思想.2.经历具体实例的抽象概括过程,能归纳出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培养观察、分析、概括和转化的能力.3.通过例讲示范,知道方程的解的概念,可以准确辨析一个数是否是方程的解,发展数学运算能力.第三步:形成剖析图,添加核心素养二、依据课标和学情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立第四步:添加行为标准,写出三维合一的教学目标通过例讲示范,知道方程的解的概念,可以准确辨析一个数是否是方程的解,发展数学运算能力.方向对了,就不怕路远。目标永远是教学的指明灯和航向。目标明晰了,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就有章可循,有的放矢。三、基于教学目标制定评价任务——评价的特点04可操作性要求学生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描述清晰、可操作、可评价。05情境性基于目标和学情创设情境,将评价任务合理配置在情境中。01指向性与目标匹配,始终指向教学目标。02逆向性逆向性指的是将教学评价放在教学活动的前面,改变之前传统教学设计的顺序。03多样性可从表现性任务(如观察、提问、交流、表演、实验等)和客观性评价任务(练习、测试、作品等)不同角度进行设计。三、基于教学目标制定评价任务——评价量规表评价要点得分总分(50)评价标准等级1.检测目标1,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明确已知量和数量关系,通过数量关系分析找到未知量,列方程。(8′)

A级:达到总分的80%(40分)及以上;B级:达到总分的70%(35分)及以上;C级:达到总分的60%(30分)及以上;D级:达到总分的60%(30分)以下。2.检测目标2,理解方程的定义,能准确判断一元一次方程。(12′)

3.检测目标3,能够运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求出方程的解。(4′)

4.当堂检测(16′)5.能够与他人合作交流;能够对原来的解法提出改进或尝试用其他方法进行延伸和拓展;能够提出新的问题尝试解决,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方法。(10′)四、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1.情境引入指向目标1设丢番图去世时年龄为x岁任务一:根据实际情境列方程(指向目标1)1.阅读课本130页的5个情境,说出等量关系,并列出相应的方程.小彬的年龄×2-5=21(1)小彬和小华在进行猜年龄游戏,我们来看一看.

找出这道题中有哪些相等的关系,列出方程.我能猜出你的年龄你的年龄乘以2减5得数是多少?21你今年13岁他怎么知道的?小华小彬小彬小彬小华小华

任务一:根据实际情境列方程(指向目标1)(2)如图所示,小颖种了一株树苗,开始时树苗高为40cm,栽种后每周树苗长高约15cm,大约几周后树苗长高到1m?①本题中的等量关系是什么?②原来高多少?③x周后长高了多少?④如何列方程表达等量关系?40cm.15xcm.树苗开始的高度+长高的高度=树苗将达到的高度.

原高+长高=1m

任务一:根据实际情境列方程(指向目标1)(3)甲、乙两地相距22

km,张叔叔从甲地出发到乙地,每时比原计划多行走1km,因此提前12min到达乙地,张叔叔原计划每时行走多少千米?(2)题中的等量关系是什么?动手写出来.(1)题中的已知条件是什么?(3)如何设未知数,根据题中等量关系怎样列方程?原计划所用时间-实际所用时间=12min

任务一:根据实际情境列方程(指向目标1)(4)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数据,截止2010年11月1日0时,全国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为8930人,比2000年7月1日0时增长了%,2000年6月底每10万人中约有多少人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等量关系:2000年6月底每10万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这10年增长的人数=8930解:设2000年6月底每10万人中约有x人具有大学文化程度,则:任务一:根据实际情境列方程(指向目标1)(5)某长方形操场的面积是5850㎡,长和宽之差为25m.这个操场的长与宽分别是多少米?

长×宽=5850

解:设长为xm,则宽为(25-x)m任务一:根据实际情境列方程(指向目标1)设未知数列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抓关键句子找等量关系实际问题

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是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

请同学们思考:1.怎样将一个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问题?2.列方程的依据是什么?小结任务一:根据实际情境列方程(检测目标1)(1)在一卷公元前1600年左右遗留下来的古埃及草卷中,记载着一些数学问题。其中一个问题翻译过来是:“啊哈,它的全部,它的

,其和等于19。”你能求出问题中的“它”吗?(4′)2.根据题意,列出方程:解:若设“它”为,则可列出方程:

(2)甲、乙两队开展足球对抗赛,规定每队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甲队与乙队一共比赛了10场,甲队保持了不败记录,一共得了22分,甲队胜了多少场?平了多少场?(4′)解:设甲队胜了

场,则甲队平了

场,

列出方程:限时3min,正确列出方程,书写规范,每题4分,共8分;任务二: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指向目标2)(1)在上面得到的方程中有没有你见过的方程?它们是哪几个?(2)方程2x-5=21,40+5x=100,(1+147.30%)x=8930有什么共同特点?(未知数的个数和次数)(3)满足什么条件的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4)方程

是一元一次方程吗?在一个方程中,只含有

,并且

,这样的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

①只含有

个未知数;②未知数的次数

;③方程两边为

;即

不含未知数.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11整式分母任务二: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检测目标2)3.判断下列各式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是的打“√”,不是的打“×”,1分/题,共8分.

⑧①

④x的方程2xm-3+4=7是一元一次方程,求m=

(2′)5.是一元一次方程,则k=

(2′)

√√√4-2不是整式方程不是等式含有两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2不是等式×××××任务三:方程的解(指向目标3)方程的解的定义

在“猜年龄”游戏中,当被告知计算的结果是21时,我们所列的方程为2x-5=21,从而求出年龄是13.由于13能使方程的两边相等,我们就把13叫做方程2x-5=21的解.

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通常用

为常数)的形式表示。任务三:方程的解(指向目标3)例:

是下列方程的解吗?

判断一个数是否是某个方程的解,根据“方程的解”的定义,只要用这个数代替方程中的未知数,看方程左右两边的值是否相等,如果“左边=右边”,那么这个数就是方程的解,反之,这个数就不是方程的解,进而阐释方程解的概念,通俗易懂,符合学生的接受规律;同时,以提问的方式更易诱发学生的操作性。

任务三:方程的解(检验目标3)1.下列方程中,解为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