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第一编第二和第三章内容_第1页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第一编第二和第三章内容_第2页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第一编第二和第三章内容_第3页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第一编第二和第三章内容_第4页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第一编第二和第三章内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和第三章孔子思想内容孔子身世简介孔子,名丘,字仲尼,为殷遗民贵族之后。孔子一生的事迹主要有三个方面:从政、教学、编书。孔子的从政经历十分短暂:青少年时期幼年丧父,家境贫寒,15岁立志于学。及长,做过管理仓库的“委吏”和管理牛羊的“乘田”。齐国经历为接近齐景公,做齐国贵族高昭子的家臣,次年,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政事,孔子谈了著名的正名思想。齐景公欲用孔子,因齐相晏婴从中阻挠作罢,不久孔子便返回鲁国。从政鲁国返鲁后,孔子继续钻研学问。51岁时,任鲁国中都宰,52岁升为鲁国司空,大司寇。后以相礼的资格参加齐鲁两国的“夹谷会盟”。54岁时,摄行相事。55岁时,鲁国君臣终日迷恋声色,孔子大失所望,离鲁。周游列国孔子周游所及的地方,范围不出今天的山东省和河南省。大致是从鲁国出发,走了卫国、宋国、齐国、郑国、晋国、陈国、蔡国、楚国、等地。孔子从教经历较早:孔子自称“三十而立”,大约三十岁时开始授徒,约有七十多贤人弟子。他倡导“有教无类”的思想,弟子中多为出身贫贱者。孔子著述编书经历:孔子不仅用诗书礼乐来教育弟子,也有自己的创造看法。萧公权认为“其最大之成就不在拨乱反正,而在设教授徒。”孔子的政治思想从周与正名:从周——孔子政治思想的起点子曰:“吾说夏礼,杞不足征也,吾学殷礼,有宋存焉。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中庸》第二十八章)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借》第三)从周的原因:1.殷商的文化可能比较浅显其制度必尚质朴与儒家的理想不合。2.即使殷商文化颇高,周因殷礼,则孔子从周,只是间接釆用殷礼,并非兼采两种不同的制度而进行的调和。况且殷商亡国已经六百多年了,遗民也逐渐被同化了。而周礼又尽在鲁,孔子醉心周礼,也是自然的事情。3.孔子于殷之礼俗,取舍从违不一,然其所从者似乎都是个人与社会生活之末节,与政治无直接之重要关系。4.孔子虽自知其为殷人,而身既仕鲁,已承认周朝的政权。况且,周因袭殷礼,郁郁乎文。(2)正名——孔子实现从周思想的具体主张所谓正名,即按照盛周封建天下之制度而调整君臣上下彼此的权利与义务。孔子认为,周朝封建政治与宗法社会的崩坏,推究其因,不得不归咎于周礼的废弃。所以他一生的言行都致力于“尊周室,敬主君,折贵族之奢僭,抑臣下之篡窃。责人不贷,律己亦严”。子路问为政之先,孔子答“必也正名”,齐景公问政,孔子又告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即君臣父子各依其在社会中之名位而尽其所应尽之事,用其所当用之物,则秩序井然,而后百废可举,万民相安。若觥已不舰则国将不国。正名必藉具体制度以为标准,孔子所依据的标准,就是盛周的制度。就狭义政制而言,则为文武之方策;就广义之制度言,则为周礼。可见,孔子所谓礼者,不只限于冠婚丧祭,仪文节式等细枝末节的东西。所谓礼,即社会的全部制度,“克己复礼”则“天下归仁”矣。孔子正名的政治主张如果得以实行,那么政在大夫者会归还于公室,国君征伐者会听命于天王。如此一来,春秋乱世就会回到太平盛世。如此一来就不会有战国时代,也就不会有秦始皇统一六国了。仁就政治思想而言,孔子所谓仁,乃推自爱之心以爱人之谓。仁之成就,始于主观之情感,忠于客观之行动。仁者先培养他主观的仁心,然后按照自身的能力由近及远推广他客观上的仁行。所以,仁始于在家之孝悌,终于博施济众,天下归仁。也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就是仁心仁行发展扩充的程序,也就是差序格局。因此,就修养而言,仁是一种私人道德;就实践而言,仁又是社会伦理与政治原则。孔子所说的仁,事实上已经把道德、人伦、政治三者融为一体,把人、己、家、国贯穿起来了。德礼政刑简言之,孔子的治术有三:曰养、曰教、曰治。养、教之工具为“德、礼”,治之工具为“政、刑”,德礼为主,政刑为辅。而教化又是孔子最为看重的中心政策。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到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又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养孔子以养民为要务,这也是他“仁爱”思想的一种表现。孔子认为要评价从政的政治家的优劣,就应该看他能否做到养民。如,孔子称“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又如,孔子说冉求“非吾徒也”,原因正是因为“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那么怎么做到养民呢?孔子认为其实很容易,不过就是“裕民生,轻赋税,惜力役,节财用”而已。但孔子认为民生裕足的标准,不是生产的绝对数量,而在于分配上的相对平均,所以孔子说:“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教但是,国家的目的不仅仅在于使人民有充裕的衣食,而在于使人民有美善的品性和行为。这与孔子的仁学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孔子认为教化的方法有两种:一是以身作则,二是以道诲人。孔子尤为重视第一点。在孔子看来,修身以正人,实际上是做得最简单,收效最快速,成功最大的一种治理国家的方法。若能以身作则来行政,则“不令而行”,“无为而治”。政刑孔子所说的政刑,即包含一切典章法令,文武方策,以及《周礼》所记载的东西,表现为制度,其目的和作用就是治人治事。尽管孔子认为教化最为重要,但是孔子也很清楚得知道人类的天赋是不一样的。或生而知之,或困而不学。他认为:中人可以语上,而上智与下愚不移。不能经过教化而达到更高境界的人不在少数,所以,法令刑赏之类的事情不可废弃。当然,政刑的作用是有限的,不能代替教化,只是对教化起辅助的作用。他主张重德礼之教化,轻政刑之督责。君子“君子”是人治思想的结晶。君子”是孔子的人格理想。君子以行仁、行义为己任.君子也尚勇,但勇的前提必须是仁、是义,是事业的正当性.君子处事要恰到好处,要做到中庸。如何做到中庸?则需要当事人依据原则结合当时的具体情况给予灵活处理。第五节是围绕君子展开话题,人并非天生就是君子,人要成为君子,必须经过修养。修养不仅包括文艺的培养,还包括内在精神的修养。孔子的君子论在现代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大同小康与三世大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同社会是孔子的最高理想,大同脱话于“泛爱”,可以看做仁道的别名。小康“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孔子的小康是“从周”的意思。三世三世说是中国“春秋公羊学”的一种社会历史学说,是公羊学历史哲学的核心。认为人类社会是沿着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顺次进化的过程。三世说起源于《公羊传》,由近代康有为系统化,成为维新变法运动的理论基础。19世纪末,康有为明确地把“公羊”的“三世”、《礼记·礼运》的“小康”、“大同”与近代进化论思想融合在一起,系统地提出了“三世”说历史进化论,它的基本思想是:人类社会是变易和进化的;社会历史进化是沿着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的轨道,由君主专制到君主立宪,再到民主共和,一世比一世文明进步,进而达到“太平大同”这一人类最美满极乐的世界;“三世”进化是和平的、循序渐进的,不能躐等;这种“三世”进化之义,是孔子所规定的。康有为的这一学说打破了“天不变,道亦不变”论,也否定了历史循环论,在当时的社会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由于它强调社会历史的和平渐进,反对革命突变,又极力神化孔子,因而带有神秘主义色彩,后来受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孙中山等人的批判。萧公权在这一节中批评了公羊家之言不足据,孔子的政治思想具有明显的时间性。孔子论夷夏,是废弃了种类的标准而是以文化为标准,孔子思想中并没有近代民族的观念。孟子和荀子思想内容孟子荀子的身世和年代孟荀生于战国后期,与孔子年代不同,封建天下的制度风尚到此已经泯灭了。孟子:邹人孔子之孙的门徒。孟子政治经历和政治成就不多:齐国孟子到齐国宣传自己的学说时,并没有被统治者接受,于是他离开了齐国。魏国孟子53岁时来到了魏国,惠王见到孟子就问:“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最反对国君言利,所以回答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后来魏国齐国发生了战争,后来梁惠王就去世了,他的儿子梁襄王嗣位,孟子不喜欢梁襄王,于是离开了魏国。齐国孟子于公元前318年再度来到了齐国,孟子受到了齐宣王的礼遇,但是齐宣王只是尊重孟子的德行,并不打算实施他的政治措施,孟子再度离开了齐国。宋国孟子再游宋时,宋君偃早已自立为王。”孟子说,汤、武行王政,他们的征伐,是从水火中拯救百姓,诛杀残暴的君主,得到天下人的拥护,“而无敌于天下”。“苟行王政,四海之内皆举首而望之,欲以为君。齐楚虽大,何畏焉?”他又离开了宋国。鲁国不久,孟子回到了鲁国,鲁平公将要去拜访孟子,因为他所宠爱的小臣臧仓说了孟子的坏话,而又改变了主意,孟子知道了这件事,说是天意所为,于是不再出游。荀况:字卿,赵人。荀况的政治经历:齐少年游学稷下,与齐相论国际安危的局势楚做兰陵令燕不遇齐襄王时再度居齐,在稷下“最为老师”秦对昭王问儒效,与应候论秦政,大张孝弟义信之说赵位居上卿,在孝成王之前议兵孟荀的政治思想“民为贵”思想孟子的政治思想体系以“民本”为基础,这与两千多年来中国以“君本”为基础的政治传统是形同水火的。要讲“仁政”,就要以民为本,这就是传统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理念。从这一理念出发,孟子阐述了自己的“仁政”学说。这一学说,简单说来,包含礼贤下士和保民爱民这两方面的内容。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这一思想,是对春秋以来“以民为本”主义思潮的继承和发展,在中国思想界是破天荒的,对中国政治思想和文化思想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如果说孟子言心言性是侧重于哲学思想的话,那么他谈君谈民就是偏重于政治思想了,二者密切相关。因为孟子的理想是道德主体与政治主体的合一,也就是“王道”。孟子“仁政”说的哲学基础是“性善论”。“性善论”,简言之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孟子以为,仁爱基于善性,这个善性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其目的是要为他的“仁政”说找依据。他说“道性善”,即善性人皆有之,应当不断加以扩充,达之于天下,那么“仁政”说就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深植于人的本性之中。这样一来,“仁政”学说就有了一种天然的合理性、普遍的可行性。“定于一”思想“定于一”命题应有两个方面的基本涵义:“一”即“一道”,“定于一”意为“定于一道”。2.“一”即“一心”,“定于一”意为“定于一心”。“一道”即“王道”,“一心”即“民心”,此二者既有区别又相联系,均为孟子政治观的核心概念。同先秦其他思想家一样,孟子也提出了自己的理想政治模式,这就是“王道”政治。所谓“王道”即尧舜禹周公等“先王之道”、“尧舜之道”,其基本特征是顺应发展“人皆有不忍之心”的人的类本质,以“仁”为本。孔子提出的“仁”,讲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精神指导,而孟子直接合“仁”与“政”为一体,以“仁”为政事的原则,同时“仁”的推广,又是治政的基本内容。君主真正按照“仁”的标准与要求来处理君臣关系,做到使“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尊贤使能,俊杰在位”;真正按照“仁”的标准与要求来处理君民关系,做到“乐民之乐”,“优民之忧”,使民众“五十者衣帛”、“七十者食肉”、“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颁白不负戴于道路”,这就是“仁政”.“仁政”既行,“王道”的精神也就蕴涵其中。所以“仁’,是君主道德行为和国家政治行为的基本准则。“王道”是以“仁政”而获得其直接现实性。“礼”在当时的社会现状和对自身经历的思考下,荀子提出前所未有的观点一“性恶论’作为其思想理论的基础。在他的理论中,“性"指的是上天所赋予人的自然本性,是不能够改变的。“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性之和所生,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荀子所说的人的本性指的是人们的共同属性。比如:“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也,是禹、桀之所同也。”由于人的本性是天生的,人人都具有的,所以这种“恶"需要“礼”来调节。荀子看到了人性的恶,又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其著作以《劝学》开篇,希望人们能够通过学习来改变本性中的恶,弃恶向善。总而言之,人之本性为恶,所以要通过“礼义”之教化来调节人们的欲望,礼义教化的意义才能够更加深远。通过外在的教化,规定出有礼义制度指导下的生活方式,使自己的行为举止得到节制。通过礼法规范的引导和内心对欲望的节制,最终达到“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的和谐状态。所以“礼”因人之性而起,也因为人有了“礼”的引导和节制才能让人们去恶向善。“治法与治人”荀子继承孔孟人治的思想,认为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统治者个人的作用大于法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认为:“有治人,无治法”,决定国家治乱兴亡的是充当统治者的人,而不是法令。法是人制定的,作为统治者的人决定着作为国家制度的法律的好坏。法要靠人来掌握和执行。法律不能随实际情况而变化,要靠人的灵活性和应变性弥补法律的不足。因此,“有治人无治法”实际上是将封建君主放在封建法制之上。“天人之分”(一)“天行有常”。由于天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所以天的运动变化规律有其独立的不依人的意志而转移的客观规律,“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匈匈也辍行。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在早期人们迷天信地的云雾中,荀子能用理性主义的思维方法来客观地解释自然现象,现在看来是非常可贵的,起到了破除迷信的启蒙作用。(二)“明于天人之分”。荀子提出“明于天人之分”的思想,就是说天和人各有其职分,各有其作用范围。“不为而成,不求而得,夫是之谓天职。如是者,虽深,其人不加虑焉;虽大,不加能焉;虽精,不加察焉;夫是之谓能参。舍其所以参,而愿其所参,则惑矣。”“知也无涯”。自然是无限的,对自然本体,亦即中国古代思想家所说的“天道”的认识也就是不能穷尽的。为此荀子提出“万物为道一偏,一物为万物一偏。愚者为一物一偏,而自以为知道,无知也。”各种各样的具体事物都只是天地万物中的独特的一个,某一个事物也就只能是万事万物中的一个,认识了一个就说认识了全部,那是愚蠢的人的做法,是无知的表现。人应该不“自以为知道”,应该将“知道”立为不断追求的目标,才能不断取得进步。“制天命而用之”。“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在这里,荀子明确提出了物生在天、成之在人的观点:与其迷信天的权威,思慕它,歌颂它,等待它的恩赐,乞求它,不如充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利用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