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质作用一、地质作用的概念地质作用是指由自然动力引起地壳组成物质、地壳构造、地表形态等不断地变化和形成的作用。由地质作用引起的现象,称为地质现象。风蚀地貌地质作用的自然力是地质营力,力是能量的表现,来自地球内部的称为内能,来自地球外部的称为外能。喀斯特峰林地貌一、地质作用的概念二、地质作用的能量来源1.内能源于地球内部的能量重力能是地心引力给予物体的位能。是地表流水、冰川、块体等运动的动力热能有增积作用、重力收缩、放射性元素衰变等产生。与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变质作用等关系密切。结晶能和化学能是内部化学成分的转变及结晶过程中产生的,常以热能的形式表现出来。地球旋转能是由产生地球自转和公转而产生的能量,促使地球物质移动移动等。二、地质作用的能量来源2.外能源于地球外部的能量太阳辐射能产生空气对流和大气环流、水圈的运动日月引力能导致潮汐、固体潮等。生物能可对地表岩石、矿物产生破坏作用。二、地质作用的能量来源三、地质作用的类型根据地质作用的能量来源不同,通常将其分为:内动力地质作用是指由内能引起的岩石圈甚至地球的物质成分、结构和地表形态的变化与发展。内动力地质作用的具体类型见下页。1.内动力地质作用外动力地质作用是指由外能引起地壳表面形态、物质成分变化的作用。外动力地质作用的具体类型见下页。2.外动力地质作用三、地质作用的类型根据地质作用的能量来源不同,通常将其分为:地质作用类型划分表三、地质作用的类型1.内动力地质作用地壳运动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地壳或岩石圈块体沿水平方向移动,它使岩层产生褶皱、断裂。我国的横断山脉、祁连山等均为褶皱山系指地壳或岩石圈相邻块体或同一块体的不同部分作差异性上升或下降,使某些地区上升形成山岳、高原,另一些地区下降.形成湖、海、盆地。如:喜马拉雅山三、地质作用的类型天山1.内动力地质作用三、地质作用的类型喜马拉雅山山脉上升速度1~2cm/a,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m1.内动力地质作用三、地质作用的类型地壳内部的岩浆,在地壳运动的影响下,向外部压力减小的方向移动,上升侵入地壳或喷出地面,冷却凝固成为岩石的全过程。岩浆作用如:2010年3月20日,冰岛南部埃亚菲亚德拉冰盖冰川下一座火山在沉寂了190多年后再度喷发。岩浆冲向1000米处高空。1.内动力地质作用三、地质作用的类型由于地壳运动、岩浆作用等引起物理和化学条件发生变化,促使岩石在固体状态下改变其成分、结构和构造的作用。变质作用如沉积岩中的石灰岩经过变质重结晶作用后,变质成为大理岩。1.内动力地质作用三、地质作用的类型是由于地壳运动引起地球内部能量的长期积累,达到一定的限度而突然释放时,导致地壳一定范围的快速颤动。地震1.内动力地质作用三、地质作用的类型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位于日本东经142.6°,北纬38.1°的东北海岸爆发了9.0级大地震,震源深度达10公里。地震、海啸、核泄漏接踵而来。1.内动力地质作用三、地质作用的类型2018年11月30日,美国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市,地面道路因地震发生塌陷。当天,美国阿拉斯加州南部发生7级地震,震中位于阿拉斯加州最大城市安克雷奇以北约13公里处,震源深度40.9公里。1.内动力地质作用三、地质作用的类型2.外力地质作用由太阳的辐射能和地球的重力位能(包括其他星体的引力作用)所引起的地质作用。常见的外力作用现象有气温的变化、雨、雪、风、地面汇流、河流、湖泊、海洋作用、生物作用以及重力作用等。外力作用主要是破坏内力作用形成的地形或产物。三、地质作用的类型2.外力地质作用三、地质作用的类型2、破碎剥落的岩石碎屑物质被一定外力地质作用搬运。1、风化剥蚀:是使暴露于地壳表面的岩石破碎剥落。3、被搬运的物质,由于搬运介质的搬运能力减弱,从搬运介质中分离出来,形成沉积物的过程。4、沉积下来的各种松散堆积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压密、胶结及重结晶等使之固结成为岩石的作用。①风化剥蚀②搬运作用③沉积作用④成岩作用2.外力地质作用三、地质作用的类型风化和侵蚀作用2.外力地质作用三、地质作用的类型2.外力地质作用三、地质作用的类型总体而言,内动力地质作用形成地表的高低起伏,决定了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和内部构造;外动力地质作用削高填低,塑造地表形态,促使地表形态演变。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促进地壳的不断演化。风化作用的类型(一)风化作用概念风化作用是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二)风化作用的类型根据风化作用的因素和性质的不同,将其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三大类型。风化作用的类型
1)物理风化在地表或接近地表条件下,岩石、矿物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的过程叫做物理风化作用。引起物理风化作用的主要因素有热力风化、冰劈作用、盐类的结晶与潮解作用等。物理风化1、温差风化由于温度的变化,岩石反复膨胀和收缩,使岩石崩解的作用。原因:岩石的导热性差,在白天,岩石接受太阳辐射时,表层升温快,产生膨胀,而内部则升温很慢,基本上不产生膨胀,从而导致产生平行于岩石表面的微裂隙;夜间岩石表面降温快、收缩,而岩石内部降温慢,基本上不收缩,从而产生垂直于岩石表面的微裂隙。这样日久天长岩石就由表及里逐渐崩解破坏,结果使岩石层层剥落。1、温差风化图1岩石的层状剥落示意图1、温差风化2、冰劈(冰楔)作用孔隙中的水结冰膨胀撑裂岩石。原因:水结冰时,体积增加9%左右,所产生的压强可达2000kg/cm2。在寒冷地区,由于昼夜温度变化较大,石材内和外表的水分在石材的孔洞、缝隙、装饰缝、安装缝之间交替冻结—融化—再冻结—再融化,由于水与冰的膨胀与收缩反复进行,终造成石材表面和近表面的结构松动与裂隙,使石材碎裂。2、冰劈(冰楔)作用图2冰劈作用2、冰劈(冰楔)作用冰劈作用的原理和过程,昼夜温差的变化,在坚硬岩层中裂隙和孔隙中的水结冰体积增大,使岩石发生松动和崩解破碎,主要发生在气候寒冷的地区。2、冰劈(冰楔)作用图3在冰岛南部的一块岩石因冻融风化而分解2、冰劈(冰楔)作用3、盐类的结晶与潮解作用岩石裂隙中的盐类反复结晶、潮解,使岩石崩解。
原因:在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带,充填在岩石裂隙中的含盐水溶液,因白天气温高,蒸发量大,使裂隙中的盐类过饱和结晶,结晶时体积膨胀,并对裂隙两壁产生一定的压力,使岩石产生新的微裂隙。夜间岩石裂隙中的盐晶从大气中吸收水分而潮解。盐水溶液又渗透到新裂隙中。如此反复结晶潮解,使岩石裂隙逐渐扩大,最终导致岩石崩解。3、盐类的结晶与潮解作用图4盐结晶作用引起的蜂窝状风化3、盐类的结晶与潮解作用岩石和矿物在大气,水及生物的相互作用下发生的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的变化,称化学风化。化学风化作用2)化学风化作用引起化学风化作用的主要因素:溶解作用、水化作用、水解作用、碳酸化作用、氧化作用等。溶解作用的结果,使岩石中的易溶物质被逐渐溶解而随水流失,难溶的物质则残留于原地。岩石由于可溶物质的被溶解而致孔隙增加,削弱了颗粒间的结合力从而降低岩石的坚实程度,更易遭受物理风化作用而破碎。最容易溶解的矿物是卤化盐类(岩盐,钾盐),其次是硫酸盐类(石膏,硬石膏),再次是碳酸盐类(石灰岩,白云岩)。指岩石、矿物溶解于水的作用。1、溶解作用岩石在水里的溶解作用一般进行的十分缓慢,但是当水的温度升高以及压力增大时,水的溶解作用就比较活跃。特别是当水中含有侵蚀性的CO2而发生碳酸化作用时,水的溶解作用就会显著增强,如在石灰岩分布地区,由于这种溶解作用经常会产生溶洞、溶穴等岩溶现象。指岩石、矿物溶解于水的作用。1、溶解作用
图5石灰岩溶解作用:CaCO3+H2O+CO2=Ca(HCO3)2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后者可溶于水,使岩石破坏。1、溶解作用水化作用的结果产生了含水矿物。含水矿物的硬度一般低于无水矿物,同时由于在水化过程中结合了一定数量的水分子进人物质的成分之中,改变了原有矿物的成分,引起体积膨胀,对岩石也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指水分子与矿物化合生成含水矿物的化学作用。2、水化作用若岩层中含有硬石膏时,当石膏发生水化作用而体积膨胀,对围岩会产生很大的压力,促使岩层破碎。在隧道施工中,这种压力甚至能引起支撑倾斜、衬砌开裂,应当引起足够的注意。水化作用图6CaSO4
+2H2O→CaSO4·2H2O2、水化作用岩石中一些矿物溶于水后,与水中的H+和OH-离子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新的矿物,新矿物溶于水而被带走,使岩石遭到破坏。指矿物与水发生反应而分解的作用。3、水解作用水化作用图7在高倍的电子显微镜下,可以看到残余的长石被腐蚀并被粘土包裹。正长石经水解作用后,开始形成的K与水中OH离子结合,形成KOH随水流失,析出一部分SiO2可呈胶体溶液随水流失,或形成蛋白石(SiO2·nH2O)残留于原地;其余部分可形成难溶于水的高岭石而残留于原地。3、水解作用4.碳酸化作用碳酸化作用当水中溶有CO2时,水溶液中除H和(OH)离子外,还有CO3和HCO3离子,碱金属及碱土金属与之相遇会形成碳酸盐,这种作用称为碳酸化作用。这种现象在石灰岩地区最为常见。4.碳酸化作用碳酸化作用硅酸盐矿物经碳酸化作用其中碱金属变成碳酸盐随水流失,如花岗岩中的正长石受到长期碳酸化作用时,则发生如下反应:4K(AlSi3O8)+4H2O+2CO2→2K2CO3
+8SiO2+Al4(Si4O10)(OH)8
正长石高岭石5、氧化作用氧化作用矿物中的低价元素与大气中的游离氧化合变为高价元素的作用,称为氧化作用。5、氧化作用氧化作用氧化作用是地表极为普遍的一种自然现象。在湿润的情况下,氧化作用更为强烈。自然界中,有机化合物、低价氧化物、硫化物最容易遭受氧化作用。尤其是低价铁常被氧化成高价铁。例如常见的黄铁矿(FeS2)在含有游离氧的水中,经氧化作用形成褐铁矿(Fe2O3·nH2O),同时产生对岩石腐蚀性极强的硫酸,可使岩石中的某些矿物分解形成洞穴和斑点,致使岩石破坏。5、氧化作用2FeS2
+7O2
+2H2O→2FeSO4
+2H2SO4
黄铁矿硫酸亚铁12FeSO4
+3O2
+6H2O→4Fe2(SO4)3+4Fe(OH)3硫酸亚铁褐铁矿Fe2(SO4)3
+6H2O→2Fe(OH)3
+3H2SO4
褐铁矿硫酸5、氧化作用图8-1铁锈斑驳污渍图8-2铁矿氧化脱落3)生物风化作用岩石和矿物在生物影响下发生的物理和化学变化称生物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生物的机械破坏、生物的化学破坏。①生物的机械破坏植物根部在岩石裂隙中生长,迫使裂隙扩大,引起岩石崩解的过程称为根劈作用(物理风化)。人类的工程活动会大大加速对岩石的风化过程。3)生物风化作用②生物的化学破坏生物通过新陈代谢及其遗体腐烂后对岩石进行分解的过程,称为生物化学风化作用。植物和细菌在新陈代谢中常分泌出有机酸等溶液,一方面植物通过它们汲取岩石中的某些成分作为养分;另一方面这些酸类溶液使岩石受到腐蚀,从而改变岩石、矿物的性质、结构和成分。生物死亡后,其遗体逐渐腐烂分解,形成一种暗黑色的胶状物—腐殖质。腐殖质在自然条件下,能使硅酸盐分解而生成腐殖酸盐,易随水流失;腐殖酸还能使难溶的FeO,还原为易溶的FeO,加速某些矿物的分解。3)生物风化作用3)生物风化作用图9根劈作用3)生物风化作用图10地衣分泌的有机酸破坏岩石3)生物风化作用上述三种风化作用并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相互促进、彼此联系的。物理风化使得岩石破碎,从而增大了岩石与水溶液等的接触面,有利于化学风化的发生;化学风化降低了岩石强度,又促进物理风化的加强。在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中又有生物活动的因素。3)生物风化作用从地域性而言,只是在某种环境下,某种作用显得突出而已,如在炎热、潮湿的气候区以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为主;在温湿地区以化学风化为主;在寒冷、干旱地区以物理风化为主。岩石的风化是由表及里的,地表部分受风化程度最显著,由地表往下受风化作用的影响逐步减弱以至消失。3)生物风化作用因此,在风化岩层剖面的不同深度上,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有明显差异。从工程地质的角度,一般把风化岩层自上而下分为四个带:全风化带、强风化带、中风化带和微风化带。风化作用(上)风化作用概念风化作用是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根据风化作用的因素和性质的不同,将其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三大类型。(一)风化作用的类型在地表或接近地表条件下,岩石、矿物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的过程叫做物理风化作用。引起物理风化作用的主要因素有热力风化、冰劈作用、盐类的结晶与潮解作用等。(一)风化作用的类型(1)物理风化原因:由于温度的变化,岩石反复膨胀和收缩,使岩石崩解的作用。1、温差风化(一)风化作用的类型岩石的导热性差,在白天,岩石接受太阳辐射时,表层升温快,产生膨胀,而内部则升温很慢,基本上不产生膨胀,从而导致产生平行于岩石表面的微裂隙;夜间岩石表面降温快、收缩,而岩石内部降温慢,基本上不收缩,从而产生垂直于岩石表面的微裂隙。这样日久天长岩石就由表及里逐渐崩解破坏,结果使岩石层层剥落。1、温差风化(一)风化作用的类型1、温差风化(一)风化作用的类型图1岩石的层状剥落示意图原因:孔隙中的水结冰膨胀撑裂岩石。水结冰时,体积增加9%左右,所产生的压强可达2000kg/cm2。在寒冷地区,由于昼夜温度变化较大,石材内和外表的水分在石材的孔洞、缝隙、装饰缝、安装缝之间交替冻结—融化—再冻结—再融化,由于水与冰的膨胀与收缩反复进行,终造成石材表面和近表面的结构松动与裂隙,使石材碎裂。2、冰劈(冰楔)作用(一)风化作用的类型(一)风化作用的类型图2冰劈作用2、冰劈(冰楔)作用冰劈作用的原理和过程,昼夜温差的变化,在坚硬岩层中裂隙和孔隙中的水结冰体积增大,使岩石发生松动和崩解破碎,主要发生在气候寒冷的地区。(一)风化作用的类型2、冰劈(冰楔)作用(一)风化作用的类型图3在冰岛南部的一块岩石因冻融风化而分解2、冰劈(冰楔)作用原因:岩石裂隙中的盐类反复结晶、潮解,使岩石崩解。
3、盐类的结晶与潮解作用(一)风化作用的类型在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带,充填在岩石裂隙中的含盐水溶液,因白天气温高,蒸发量大,使裂隙中的盐类过饱和结晶,结晶时体积膨胀,并对裂隙两壁产生一定的压力,使岩石产生新的微裂隙。夜间岩石裂隙中的盐晶从大气中吸收水分而潮解。盐水溶液又渗透到新裂隙中。如此反复结晶潮解,使岩石裂隙逐渐扩大,最终导致岩石崩解。(一)风化作用的类型3、盐类的结晶与潮解作用(一)风化作用的类型3、盐类的结晶与潮解作用图4盐结晶作用引起的蜂窝状风化岩石和矿物在大气,水及生物的相互作用下发生的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的变化,称化学风化。(一)风化作用的类型
2)化学风化作用引起化学风化作用的主要因素:溶解作用、水化作用、水解作用、碳酸化作用、氧化作用等。溶解作用的结果,使岩石中的易溶物质被逐渐溶解而随水流失,难溶的物质则残留于原地。岩石由于可溶物质的被溶解而致孔隙增加,削弱了颗粒间的结合力从而降低岩石的坚实程度,更易遭受物理风化作用而破碎。(一)风化作用的类型1、溶解作用指岩石、矿物溶解于水的作用。最容易溶解的矿物是卤化盐类(岩盐,钾盐),其次是硫酸盐类(石膏,硬石膏),再次是碳酸盐类(石灰岩,白云岩)。岩石在水里的溶解作用一般进行的十分缓慢,但是当水的温度升高以及压力增大时,水的溶解作用就比较活跃。(一)风化作用的类型1、溶解作用指岩石、矿物溶解于水的作用。特别是当水中含有侵蚀性的CO2而发生碳酸化作用时,水的溶解作用就会显著增强,如在石灰岩分布地区,由于这种溶解作用经常会产生溶洞、溶穴等岩溶现象。(一)风化作用的类型1、溶解作用指岩石、矿物溶解于水的作用。(一)风化作用的类型
图5石灰岩溶解作用:CaCO3+H2O+CO2=Ca(HCO3)2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后者可溶于水,使岩石破坏。1、溶解作用(一)风化作用的类型2、水化作用水化作用的结果产生了含水矿物。含水矿物的硬度一般低于无水矿物,同时由于在水化过程中结合了一定数量的水分子进人物质的成分之中,改变了原有矿物的成分,引起体积膨胀,对岩石也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指水分子与矿物化合生成含水矿物的化学作用。若岩层中含有硬石膏时,当石膏发生水化作用而体积膨胀,对围岩会产生很大的压力,促使岩层破碎。在隧道施工中,这种压力甚至能引起支撑倾斜、衬砌开裂,应当引起足够的注意。(一)风化作用的类型2、水化作用水化作用CaSO4
+2H2O→CaSO4·2H2O图6(一)风化作用的类型3、水解作用岩石中一些矿物溶于水后,与水中的H+和OH-离子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新的矿物,新矿物溶于水而被带走,使岩石遭到破坏。指矿物与水发生反应而分解的作用。(一)风化作用的类型3、水解作用正长石经水解作用后,开始形成的K与水中OH离子结合,形成KOH随水流失,析出一部分SiO2可呈胶体溶液随水流失,或形成蛋白石(SiO2·nH2O)残留于原地;其余部分可形成难溶于水的高岭石而残留于原地。图7在高倍的电子显微镜下,可以看到残余的长石被腐蚀并被粘土包裹。(一)风化作用的类型4.碳酸化作用当水中溶有CO2时,水溶液中除H和(OH)离子外,还有CO3和HCO3离子,碱金属及碱土金属与之相遇会形成碳酸盐,这种作用称为碳酸化作用。这种现象在石灰岩地区最为常见。硅酸盐矿物经碳酸化作用其中碱金属变成碳酸盐随水流失,如花岗岩中的正长石受到长期碳酸化作用时,则发生如下反应:4K(AlSi3O8)+4H2O+2CO2→2K2CO3
+8SiO2+Al4(Si4O10)(OH)8
正长石高岭石(一)风化作用的类型5、氧化作用矿物中的低价元素与大气中的游离氧化合变为高价元素的作用,称为氧化作用。氧化作用是地表极为普遍的一种自然现象。在湿润的情况下,氧化作用更为强烈。自然界中,有机化合物、低价氧化物、硫化物最容易遭受氧化作用。尤其是低价铁常被氧化成高价铁。(一)风化作用的类型5、氧化作用例如常见的黄铁矿(FeS2)在含有游离氧的水中,经氧化作用形成褐铁矿(Fe2O3·nH2O),同时产生对岩石腐蚀性极强的硫酸,可使岩石中的某些矿物分解形成洞穴和斑点,致使岩石破坏。(一)风化作用的类型5、氧化作用2FeS2
+7O2
+2H2O→2FeSO4
+2H2SO4
黄铁矿硫酸亚铁2FeS2
+7O2
+2H2O→2FeSO4
+2H2SO4黄铁硫酸亚铁2FeS2
+7O2
+2H2O→2FeSO4
+2H2SO4黄铁矿硫酸亚铁(一)风化作用的类型图8-1铁锈斑驳污渍2、冰劈(冰楔)作用图8-2铁矿氧化脱落风化作用(下)(3)生物风化作用岩石和矿物在生物影响下发生的物理和化学破坏作用称生物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生物的机械破坏生物的化学破坏植物根部在岩石裂隙中生长,迫使裂隙扩大,引起岩石崩解的过程称为根劈作用(物理风化)。人类的工程活动会大大加速对岩石的风化过程。(3)生物风化作用①生物的机械破坏生物通过新陈代谢及其遗体腐烂后对岩石进行分解的过程,称为生物化学风化作用。植物和细菌在新陈代谢中常分泌出有机酸等溶液,一方面植物通过它们汲取岩石中的某些成分作为养分;另一方面这些酸类溶液使岩石受到腐蚀,从而改变岩石、矿物的性质、结构和成分。(3)生物风化作用②生物的化学破坏生物死亡后,其遗体逐渐腐烂分解,形成一种暗黑色的胶状物—腐殖质。腐殖质在自然条件下,能使硅酸盐分解而生成腐殖酸盐,易随水流失;腐殖酸还能使难溶的FeO,还原为易溶的FeO,加速某些矿物的分解。(3)生物风化作用②生物的化学破坏(3)生物风化作用图9根劈作用(3)生物风化作用图10地衣分泌的有机酸破坏岩石上述三种风化作用并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相互促进、彼此联系的。物理风化使得岩石破碎,从而增大了岩石与水溶液等的接触面,有利于化学风化的发生;化学风化降低了岩石强度,又促进物理风化的加强。在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中又有生物活动的因素。从地域性而言,只是在某种环境下,某种作用显得突出而已,如在炎热、潮湿的气候区以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为主;在温湿地区以化学风化为主;在寒冷、干旱地区以物理风化为主。(3)生物风化作用岩石的风化是由表及里的,地表部分受风化程度最显著,由地表往下受风化作用的影响逐步减弱以至消失。因此,在风化岩层剖面的不同深度上,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有明显差异。从工程地质的角度,一般把风化岩层自上而下分为四个带:全风化带、强风化带、中风化带和微风化带。(3)生物风化作用不同的矿物具有不同的抗风化能力,那么由不同矿物组成的岩石其抗风化能力也就不同。岩石抗风化能力的强弱与它所含矿物成分和数量有密切的关系。抗风化能力较弱的矿物组成的岩石被风化后形成凹坑,而抗风化能力强的组分相对突出,在岩石表面就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称为差异风化作用。(二)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1.岩石的矿物成分(二)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1.岩石的矿物成分序号矿物按风化的难易程度分常见矿物1稳定性矿物白云母、石英、石榴石等2较稳定性矿物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正长石等3不稳定性矿物斜长石、橄榄石等岩石中的不稳定性矿物含量越高,抗风化能力越低。岩石成分均一的较难风化,成分复杂、矿物种类多的较容易风化。(二)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1.岩石的矿物成分(二)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1.岩石的矿物成分序号矿物按风化的难易程度分常见矿物1稳定性矿物白云母、石英、石榴石等2较稳定性矿物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正长石等3不稳定性矿物斜长石、橄榄石等组成岩石的矿物粒径、分布特征、胶结程度及层理对风化作用的速度和强度有明显的影响。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由细粒、等粒矿物组成及胶结好的岩石抗风化能力较强,风化速度较慢。(二)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岩石的结构、构造2.岩石的结构、构造一般来说(二)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致密、坚硬程度越高,岩层厚度越大越难风化(等粒、块状结构);疏松多孔,岩层厚度越小越容易风化。
2.岩石的结构、构造岩石表面的裂隙将加快岩石的风化。裂隙发育增加了水和空气与岩石接触的面积,使风化作用易于进行。被裂隙分割成块状的岩石,其棱角部位与外界接触面积最大,最容易遭受破坏。当风化作用进行到一定程度后,岩石棱角消失,趋于球形。这种现象称为球形风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废旧刨床转让合同协议
- 2025结婚协议书正版
- 马桶质保协议书范本
- 建设方供暖合同协议
- 建设及经营合同协议
- 高端彩涂板采购合同协议
- 建筑打磨劳务合同协议
- 开发商和业主协议合同
- 上海房定金合同协议
- 专柜撤柜合同协议
- 立绘买断合同协议
- 综合执法改革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泉州实验中学初一新生入学考试数学试卷
- 人工智能在航班调度中的未来应用探讨
-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 药品经营使用和质量监督管理办法2024年宣贯培训课件
- DZ∕T 0173-2022 大地电磁测深法技术规程(正式版)
- 水肿病患者的护理查房ppt
- 第18章生殖毒性研究
- 皮肤营养美容
- 干部个人廉洁档案样表.doc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