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上语文教案2 公开课教学设计_第1页
人教版五上语文教案2 公开课教学设计_第2页
人教版五上语文教案2 公开课教学设计_第3页
人教版五上语文教案2 公开课教学设计_第4页
人教版五上语文教案2 公开课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月是故乡明——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家乡,在游子的心里,永远是最温馨、最难以割舍、最令人梦绕魂牵的地方。本组选编的一首首诗词,一篇篇散文,可以说,都是游子们思乡怀乡的绝唱。编排这组教材的目的,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恋、挚爱的思想感情;二是通过对比阅读,使学生领悟到,思乡的情是一样的,思乡的方式、寄托的对象却是因人而异的,引发乡思的事物也是各不相同的,从而体会到作者的感情是通过一些景物或事情表达出来的;三是通过读书,引导品味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教学本组教材,要引导学生充分读书,用心体会,积累书中美好的语言,感受人物美好的情感。配合本组专题,“口语交际.习作”安排了让学生策划题为“浓浓的乡情”的活动和以“二十年后回故乡”为内容的想象作文,“回顾.拓展”的“交流平台”,安排了交流表达方法的内容,并引导学生积累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展示学生表达爱家乡的个性习作。教师教学时,应整体关照本组的编排特点,把体会感情与领悟写法、读书与表达、语言积累与语言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二、单元教学目标:1.能认识21个认读字,正确书写18个生字,学会课文中出现的新词。2.会背诵古诗词三首,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3.引导学生就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和小组、同伴学习能力。4.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5.欣赏课文中优美的语言积累。6.能就口语交际的内容,大胆发挥想象,写出家乡的变化,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7.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写好一篇想象作文。8.拓展学生视野,引领学生积累有关抒发思乡之情的诗文、佳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情。5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1.会写“洛、榆、畔、帐”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洛阳、渝关、那畔、千帐”等词语。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3.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4.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表达写法。教学重点:1.会写“洛、榆、畔、帐”四个生字并正确书写,了解三首古诗词的意思,并指导诵读。2.会背诵古诗词三首,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了解三首古诗词借景、叙事、写景叙事融合的三种不同的表达方式。教学难点:揣摩作者借不同景物或事情抒发情怀的写法,学会揣摩重点词语中所承载的韵味。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搜集借助月亮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自主学习背诵宋之问的《渡汉江》、王建的《十五夜望月》教学时间:2课时课题5古诗词三首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并有感情朗读、背诵、默写《泊船瓜洲》、《秋思》2.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体会诗人对字词的锤炼,感受“绿”“秋风”“临发”等词语的韵味。3.初步体会作者借住景物抒发情感的方法,指导学生将《秋思》用自己的文笔改写成小故事。教学重点:1.有感情朗读,会背诵默写《泊船瓜洲》、《秋思》2.感知诗词大意,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教学难点:初步体会作者借住景物抒发情感的方法。教学准备:1.了解王安石、张籍的生平。2.收集有关思乡情感的诗词或歌曲。板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调整一、开门见山——揭题1.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两首古诗。2.出示两首诗的题目,正确诵读。二、初入文本——读1.学习古诗,我们一般有哪些方法?自由说说。(理解重点词句,借助背景资料了解诗意,体会作者思想感情。)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并借住注释,可以自己尝试说说诗的意思。3.交流检查学生的诵读,相机解释部分重点字词:理解:泊船瓜洲:把船停泊在瓜洲。间:jian读第四声。重点正音,并追问为什么?通过两个地点:京口和瓜州,来理解间的正确读音,并介绍京口和瓜洲,注意“重”的读音指正。瓜洲位于江苏省扬州南面,长江北岸,川流不息的长江水见证了瓜洲的兴衰,瓜洲曾经是“江北重镇、千年古渡”。“京口”不仅是东汉吴国第一古都,更是文气洋溢的灵秀之地。许多诗人在此留下了千古绝唱的诗句: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还有一首广为传诵的就是——王安石的《泊船瓜洲》4.齐读两首古诗。三、赏析诗句,感悟诗境(一)学习《泊船瓜洲》1.这首诗,寄托了王安石怎样的情感呢?自由说2.“还”——什么意思?——回家3.是什么原因让王安石有了想回家的念头呢?学生自由读读,也可同桌讨论一下。4.重点交流:重点一:离家近从哪里感受?——一读全诗。重点二:离家久体会“又”:多久没有回家了?(教师适当补充说明:诗人应诏赴任途经,但却未能回家。)体会“绿”透过绿字你看到了什么?那是怎样的江南?学生口述:填入表示不同绿色的词:近处()的小草,()的柳树,远处()树林,()的高山。作者想怎样?——回家看看。渗透练习:绿字可以换成那些字?诗中的绿字好在哪里?(“绿”字形象鲜活,春意盎然,读来仿佛有阵阵春风扑面而来。)(补充出示:P24资料袋)完成《课作本》1(2)。二读全诗重点三:年龄大补充资料:作者最终回家了吗?何时——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啊?三读全诗教师小结三层重点,引读全诗。(二)学习《秋思》1.解题:题目你是怎么理解的?从哪里读出是在秋天?(1、2句)2.品悟自由读读,思考:在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那些画面?聚焦“又开封”:诗人的那个举动引起了你的疑问?你能从诗中找到答案吗?A:意万重解释:要表达的意思有很多。诗人想要和谁说些什么呢?自由说说。B:匆匆、说不尽自由说说,可以补充作者的资料3.诵读想象一下,诗人又一次打开家书会做什么?4.小结齐读。5.将《秋思》改写成一个小故事四、作业1.课作本1(1)、1(3)题2.课后交流:收集表达思乡情感的诗词或歌曲。交流:说说自己最喜欢的诗句教学反思:课题5古诗词三首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榆、畔、帐”三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能正确读写“渝关、那畔、千帐”等词语。2.有感情朗读课文《长相思》。3.大致感知《长相思》的意境。4.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教学重点:体会词所蕴含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思乡之情。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教学准备:1.清朝纳兰性德的生平及代表作品。2.ppt课件板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调整一、温故知新,把握主旨1.复习《泊船瓜洲》和《秋思》重温思乡情。一水之隔,近在咫尺,偏不能还,不由感慨——明月何时照我还?背诵《泊船瓜洲》。2.千言万语说不尽,千愁万绪难落笔,一缕秋风勾起思乡情。背诵《秋思》。二、读通全词,了解特点1.揭题、解题2.自由读词,要求读得正确、通顺。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圆。争取把它念通顺,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3.检查诵读并强调生词的书写。4.初步了解诗词异同。《长相思》是词。长相思是词牌名,内容多写久别思念之情。三、对话文本,入情入境1.看插图,说词意。欣赏课文插图,同桌之间用自己的话互说插图所绘情景,并从这首词中找到相对应的描写景物的词语。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词的大意。2.讨论:(1)抓意象,山水风雪行。说说“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的意思。(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想象“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的情景。能用自己的词语形容“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吗?(千山万水、风雪交加)指导朗读,通过回返复沓的朗读读出边塞军旅的千辛万苦。思考:诗人此时身在何处?(身在征途)那你知道诗人的心又在哪里吗?(心系家园)自由说说,引入下文学习。(2)品意蕴,故园无此声。“此”是什么意思?“此声”是指什么声音?在什么情况下发出这样的声音?(随机点拨“千帐灯”、“聒”)这样的声音这样的情景会带给你怎样的感受?顶顶帐篷,点点灯火,本该是多么豪迈多么壮观!然长途跋涉之后,在这样一个野外宿营的寒夜里,却要听着寒风朔雪的嘈杂声,叫人怎能安然入睡?指名朗读这首词。“故园”指什么?“故园无此声”,故园没有什么声音?故园有什么?想像说话。故园没有这样的风雪交加,故园不会这样的卧不成眠,故园不会这样的寒冷孤寂;故园,有的是宁静详和,有的是亲人关爱,有的是温暖舒适……这一切的一切交织在一起,融成了一个字,一个包容作者此时心中一切所想所思的字,那就是——(学生齐“碎”。)带着心碎的感觉读下阕。从这一个“碎”字,你读出了作者一颗怎样的心,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孤独、思念、伤感,表达了作者思乡怀亲之情。再读下阕。3.有感情的朗读全词。四、总结延伸,升华情感1.再次回读古诗词三首。2.体悟这诗词表达方法之妙。(前者善于从寻常细节入手,刻画入微;后者善于将写景与叙事融于一体。最终目的都为抒情。)3.乡愁,是游子心中难解的结;故乡,是游子心头永恒的家。多年以后,当我们离开家乡,远离故土,我们的心中,会情不自禁地涌起——再次激情诵读《长相思》。五、作业作业本第三题。六、拓展交流指导学生读读并简单解释作业本上两首古诗《渡汉江》和《十五夜望月》。课后读读背背积累。教学反思:6梅花魂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缕缕、幽芳、漂泊、唯独、顿时、稀罕、离别、大抵、精神、品格、灵魂、骨气、民族、气节、磨难、欺凌、境遇、毕竟、梳理、衰老、珍藏、华侨、能书善画、风欺雪压、顶天立地、低头折节等词语。读读记记“颇负盛名、玷污、秉性、凉飕飕、眷恋”等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指导朗读外祖父的语言。3.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4.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教学重点: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缕缕、漂泊……”等词语。2.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教学难点:通过学习外祖父介绍梅花的段落,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教学准备:1.查找有关梅花的资料;了解梅花的特点;了解华侨。2.PPT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课题6梅花魂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部分生字。能正确读写“缕缕、漂泊”等词语。理解“颇负盛名玷污”等词语。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能通过梳理事情的方式归纳课文主要内容。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部分,能划出描写外祖父喜爱梅花的句子并体会含义。初步感悟外祖父的思乡之情,激起学生的民族魂。教学重点:正确掌握文中生字词。教学难点:能从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描写中体会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之前。教学准备:PPT板书设计:6梅花魂读诗落泪珍爱梅图不能回国魂中国心赠送梅图送梅花巾教学过程教学调整一、激情导入,赏梅(最好将本块内容放在正式课前,作为一个课前的谈话比较合适,不至于占用较大的课堂时间。)1.播放一幅幅梅花图片,配《红梅赞》背景音乐。2.交流对梅花的感受。3.出示咏梅诗句,诵读。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已是悬崖百丈冰,又是花枝俏。二、揭题、质疑齐读课题。质疑:你心中有疑问吗?学生自由说。选择“魂”的解释。1.指品格、精神、思想。√2.事物的最精髓、最主要的部分。三、初读感知,了解大意1.检查学生的诵读障碍交流:正确诵读课文的生字词。“分”外:第四声“抹”净:ma低头“折”节:zhe书写注意:幽、衰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说课文描写了几件事情:第一件:吟诗落泪第二件:惜画发火第三件:分别痛苦第四件:临别赠图第五件:行前赠帕四、深入课文,体会爱梅1.学生自读课文,你从哪里感受到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学生自读,划出相关的语句。交流:从哪里读懂了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重点研读:“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又用绸子慢慢抹净。”读一读你感受到了什么?(珍爱)指导朗读。从动作中你还能感受到什么?(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2.你还从哪里感受到了外祖父对梅花的珍爱?自由交流。小结、完成作业1.当堂完成课作本第一题,并校对说明。2.课后梳理完成课作本第2、5(3)。教学反思:课题6梅花魂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梅花魂,深入感悟梅花精神和华侨老人深厚的爱国情感。2.有感情的朗读重点语段,尤其是外祖父的语言部分,体会外祖父的思乡之情,激起强烈的民族魂。3.学习梅花坚强不屈的精神,做一个有气节的中国人。4.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语句。教学重点:体会外祖父酷爱梅花,眷恋祖国的情感,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外祖父介绍梅花的段落,体会外祖父的内心感受。课前准备:熟读阅读链接的《故乡》,PPT。板书设计:6梅花魂读诗落泪珍爱梅图不能回国魂中国心赠送梅图送梅花巾教学过程教学调整一、回顾课文内容,进入学习情境1.语言导入,读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2.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二、融入情感,感悟梅花魂1.自读思考:外祖父为什么那么喜欢梅花呢?2.交流重点研读13自然段。“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总有梅花的秉性才“好!”……”3.你觉得梅花有怎样的秉性?4.你觉得外祖父爱的仅仅是梅花不屈不挠的精神吗?他还爱什么?(爱有气节的中华儿女)你能说上几个吗?交流。5.诵读段落。梅花仅仅是象征它自己的精神吗?板书:梅花魂三、抒情、体会外祖父的情感外祖父深爱着自己的祖国,却不能回国,这是怎样的一种思念啊!1.思考:再读课文,你从哪里读懂了他深深的思念?2.汇报交流外祖父有生气时,又有落泪时,找一找落泪处,全文共有几处?读一读。A、交流第一次落泪:吟诗落泪指名有感情地朗读,你怎样理解这些诗句的意思。外祖父为什么读到这些诗句时就会落泪?训练:外祖父的眼前仿佛看见了(),他的耳边仿佛听见了()。外祖父落泪了,外祖父的泪是()的泪,是()泪。诵读相关句子。B:交流第二次落泪:无法回国1.那么第二次哭是怎么回事呢?交流你能想象一下省略号里省略的是怎样的画面吗?2.读一读。C:交流第三次落泪1.那个词让你感受到了外祖父的“哭”?(泪眼朦胧)2.读着这个句子,你眼前浮现了怎样的画面?3.外祖父仅仅是送我一块绣着血色梅花的手帕吗?自由说说,随机完成《课作本》第3题。四、激情,凸显中国心1.教师小结华侨的相关历史资料。配乐:《我的中国心》2.自由读读阅读链接《故乡》齐读结束。五、完成课作本相关作业:第4题摘录课文中让你感动的语句。教学反思:课题7﹡桂花雨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2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善、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自读自悟和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教学重点:1.通过自读课文,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2.抓住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情感表达的写作方式。教学准备:1.让学生了解杭州的桂花2.教师准备PPT课件。板书设计:迷人快乐香气四溢桂花雨故乡思念回忆教学过程教学调整一、课题入手,走入“桂花雨”导入新课:同学们,傲雪而立的梅花寄托着外祖父对祖国的无尽思念,香气迷人的桂花又让我想起了什么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去欣赏美丽的桂花雨。(板书题目、读题目)二、初读课文,感知“桂花雨”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2.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同学们,课文的那一段向我们重现了摇桂花的情景?(第五自然段)自由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桂花雨像什么一样落下来?落在哪里)思考:读着这段话,你想那是一场怎样的雨啊?(迷人、快乐、香气四溢……)3.再读,朗读时注意读出下面两句话的语气“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迫不及待“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赞美三、品读词句,悟出精彩(一)品读桂花香1.这篇课文一共八个自然段,而有一个字,在全文中一共出现了八次,而这个字恰好点出了归纳这个景物的特点。(师板书:香)2.请拿出笔画出带有香字的句子。师巡视。3.谁来说说看,你找到的句子。生交流。师反馈,这里藏了几个香字?4.(出示找到的7句话),你们找到的都在这。这七个句子,句句都带有香字,但写法——都不一样。5.同是一个香字,但是作者却用了这么多种写法,我们可得好好品味品味。请同学们找出你最喜欢的两三句话,圈画出你觉得写香很妙的词,并写下你的简短的感受和体会。6.学生交流:修辞手法和词语都可以进行交流。句一: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句二: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浸说明话很香)句三:如果让它开过,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对比)句四: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比喻)句五: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句六: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夸张,香飘的远)句七: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对比,让你感受到哪里的桂花香?)(二)浏览课文,划出描写家乡桂花雨的句子。1.自由交流重点品读1“浸”我们一般说是浸在那里?(水中)文中是浸在那里?(花香)为什么可以这样说呢?重点品读2“全年”桂花是什么时候开的?(八月桂花香)那么家乡的桂花怎么能香全年呢?桂花茶桂花糕……2.指导朗读相关的句子。四、体悟情感,深入桂花雨1.课文中仅仅写到了家乡的桂花了吗?杭州的桂花怎样,能找到相关的语句吗?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2.比较:你觉得那里的桂花更香?那母亲为什么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3.感悟引导:母亲为什么会这样说?母亲想起了什么事情?……母亲是从情感的角度判断的,体现的是对家乡的一份思念之情。读到这里,你说这阵阵的桂花雨,是一场怎样的雨?(回忆、思念、思乡……)4.总结五、积累语言延伸拓展1.读了课文,你内心产生怎样的感受呢?2.简介作者琦君课件出示:“我总不能忘却旧事,我一辈子最爱写的就是故乡、亲人、花草树木。这魂牵梦萦的故土,这难以割舍的童年,我将一一收藏在记忆的花园里,我想那一定是一朵朵常开不败的花。当我想起来的时候,会觉得温馨,我收获的不仅是花朵的芬芳,更是美丽的人生。”(配乐诵读)3.拓展阅读:《烟愁》《细雨灯花落》……4.根据时间的机动写话:让你回忆自己的童年或者家乡,是否有像作者一样难忘的一个场景?交流引导——简单写一写。(指导学生尽量从场景上来描写)教学反思:课题8﹡小桥流水人家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读读记记“婀娜、舞姿、粼粼、波纹、干涸、点缀、浮现、潮湿、流通、舒服、印象”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3.欣赏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积累。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想象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景色以及生活,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怀恋和思念之情。教学难点:领悟作者表达思乡感情的多种表达表现方式。教学准备:ppt课件板书设计:小桥流水人家想象故乡景体会思乡情景美人乐家的温馨故乡人美教学过程教学调整一、想象画面,情境导入板书课题当你读到“小桥流水人家”时,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心中产生了怎样的感觉?(带着感觉读一读)结合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词中的“小桥流水人家”后来通常代指江南水乡,课文中指作者的家乡有小桥、流水,有普通人家。用这一名句做题目,突出了家乡的美好,而且富有诗情画意。二、阅读学习提示,整体把握1.学生自由读学习提示,思考:我们该怎样来学习本篇课文?2.交流小结:想象故乡景物,体会思乡情。3.解决诵读难点,查漏学生对生字词的正确朗读。潺潺婀娜粼粼干涸点缀螃蟹三、初读,把握课文主旨1.自主学习: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故乡的那些景致,然后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读一读,读出自己的感受。2.汇报交流哪些景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感受到作者的一份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些段落分别描写了“小桥”、“流水”、“人家”?四、品情悟法1.默读课文,想象文章描写的情景,体会从那些词句中感受到作家的思乡情?圈圈,写写自己的感受。2.小组交流,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探究学习的成果.以小组为单位派出中心发言人汇报探究学习中的发现和体会。3.畅谈读书感受:(1)、“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运用拟人的手法,描绘溪边飘动的柳枝、小鸟的叫声、溪水流动的声音,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景物的喜爱与赞美。)(2)、“一条小小的木桥,横跨在溪上.我喜欢过桥,更高兴把采来的野花丢在桥下,让流水把它们送到远方.”(先写了桥的样子,再描绘在小桥上丢花的情景,给人一种诗情画意的享受,令人神往。)(3)、“我家只有几间矮小的平房,我出生的那间卧室,光线很暗,地面潮湿……那是一座空气流通、阳光充足、有东南两面大窗的漂亮房子。”(用对比的方法写出了农家卧室与书房的不同特点,让人感到家的亲切,引发美好回忆。)(4)、“大家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的太平生活.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用三个成语概括了农村人家日常生活的特点,“深深地印在’’表达了作者对它的留恋和热爱。)……在和学生交流中,逐步提炼并板书:景美人乐家的温馨故乡人美……4.课件欣赏:小桥流水人家五、赏读作业,积累优美句段1.朗读: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描绘了一幅优美的乡村画卷,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有感情地朗读全文。2.写读书记录卡:把自己认为值得积累的语句抄写。3.拓展:找找谢冰莹的作品读一读。教学反思:语文园地二教学目标:1.能围绕“浓浓的乡情”这个主题讲清楚自己的活动安排。2.能与同学进行商讨,培养自主合作的参与意识,通过活动,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3.能在活动的准备实践过程中,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4.有条理地写写20年后的家乡风貌,学习运用本组课文的写作手法,抓住一个物、一个人、一件事,从某个侧面来写。5.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修改习惯。教学重点:学会在自主合作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合理地安排组织活动。能学习本单元的习作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教学难点:在合作中,充分表达,并能和小组成员一起合作努力。文章表达中,中心的整体把握。教学准备:相关的PPT课件看看了解家乡这些年的变化教学时间:3课时课题口语交际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围绕“浓浓的乡情”这个主题讲清楚自己的活动安排。2.能与同学进行商讨,培养自主合作的参与意识。3.通过活动,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4.能在活动的准备实践过程中,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教学重点:在自主合作中,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善于展现自己。教学难点:在活动中培养和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教学准备:1.收集与“浓浓的乡情”相关的诗词、歌曲、故事等。2.了解班级同学的特长,以便策划活动。3.通过书籍、电视、网络等媒介,了解怎样策划才能搞好一次活动,可以参阅一些好的经验。板书:浓浓的乡情诗歌朗诵、歌曲演唱、画展、导游词、课本剧时间、地点、节目表、主持、准备教学过程教学调整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俗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人对自己的家乡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大诗人李白用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而这诗句也成了表达思乡之情的千古名句。今天也让我们来畅谈一下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吧。二、畅所欲言抒发情感1.学生自由说说对家乡的感受。2.既然大家都这么热爱家乡,那么我们就以“浓浓的乡情”为主题来策划一次活动。既然是活动,形式就要丰富多彩,要通过丰富的内容、精彩的节目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三、小组交流讨论1.明确小组讨论的内容:表演哪些节目;由哪些同学表演;怎样表演才能使节目更精彩。(班级中小组以日常教学的小组讨论为分组形式)2.重点讨论怎样演才能使节目更精彩,根据讨论情况列出节目表。老师参与部分小组的交流,给予指导。3.将小组交流的内容进行简单的小结。小结过渡:刚才老师参与了部分小组的讨论,看得出来同学们事先都做了精心的准备,而且在讨论的过程中非常热烈,方方面面的问题都能考虑到。每个小组都希望通过策划这次活动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四、讨论并展示活动方案1.分小组讨论全班的活动方案。2.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活动方案。其他同学可以质疑,也可以和同学进行深入的交流。3.师生共同评议,综合大家的意见,全班制定一个活动方案。五、总结同学们,这节课,通过策划“浓浓的乡情”这个活动,不仅锻炼了我们的组织策划能力,而且还激发了大家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相信“浓浓的乡情”这个活动一定能够获得成功。教学反思:课题习作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充分展开想象,有条理地写写20年后的家乡风貌。2.学习运用本组课文的写作手法,抓住一个物、一个人、一件事,从某个侧面来写。3.在习作中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1.充分展开想象,有条理地写写20年后的家乡风貌。2.引导学生注意学习本组课文表达情感的方法,适当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教学难点:本组课文的方法适当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当中,条理清晰。课前准备:课件制作。教学过程教学调整一、激发兴趣,引入内容1.出示课件,再现情境。回乡偶书二首【其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其二】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2.教师谈话:诗人刚回到故乡时,儿童谁也不认识他了。当他在故乡住下来后,发现离别家乡这么多年,什么都变了,跟记忆中的一点也不一样了,似乎只有家乡的镜湖没有变。同学们,再过二十年,你们可能在大洋彼岸当电脑专家,也可能在国内的一座城市当一名环保志愿者;你可能是一名时装设计师,或是在异地务工的普通人------无论你在哪个地方,也不论你在干什么,家乡,一定会珍藏在你的记忆中。今天,让我们大胆发挥想象,放飞自己的心灵,以《二十年后会故乡为题写一篇习作。二、课文回顾,总结特点1.学生讨论:学习本组课文后,你在表达方面的主要收获是什么?2.教师小结:本组的课文都与家乡有关,作者的感情总是通过一定的景物或事情表达出来。写想象作文也要借鉴本组课文的写作方法,抓住一个人、一件事、一个物,从某一个侧面来写,在字里行间流露出自己对故乡的真情实感。三、问题引路,开启思路1.出示问题,启发思考。(1)你的故乡有哪些主要景致?二十年后,故乡的景致会发生什么变化?(2)二十年后,你回故乡的途中会看到什么?你有什么感受?(3)你回故乡打算拜访哪些人?久别重逢,你们见面会是怎样的场面?(4)你回故乡后有什么趣事发生?(5)与二十年前相比,你家的摆设与用具有什么不同?……2.相互交流,拓展话题。3.典型交流,打开思路。找3-5各学生交流构思结果及过程,如:写故乡房屋(街道)的变化;写与故乡同学、伙伴聚餐的欢乐情景;写与好朋友久别重逢的瞬间场面;写与长辈、亲人的深夜畅谈;写回家途中的所见所闻;写重又故乡某处景观时的难抑激情。四、独立习作,个别指导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习作,教师对个别同学进行指导,并在巡视中找到优秀的习作。写作注意事项:养成列提纲的习惯,构思写作思路,选择文章重点,详略分配得当;注意语句通顺,符合逻辑,内容不能夸大其词,注意想象要合理,20年后的事我们可都看得到,不要天马行空的胡思乱想。文章中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让文章生动起来;注意标点符号的用法;写完文章后自己多读几遍,改正错别字,对文章中的不足进行修改。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教学反思:课题习作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生完成习作的草稿。2.针对习作要求和学生实际,进行全班的习作讲评。教学重点:完成习作,初步修改完毕。教学难点:利用习作讲评,使学生运用本单元中所学习的一些习作表达方法。课前准备:PPT课件事先选定需要讲评的有针对性的习作范例。教学过程教学调整一、学生自主完成习作二、习作欣赏1.自主到前面朗读自己的作文,并试着说出自己习作的优点,大家参与评议。2.教师推荐巡回检查时发现的精彩语段,学生自由发表看法。3.学生自愿组合,互相寻找作文中的精彩之处。三、习作修改1.出示一段习作内容,集体修改。(教师巡视选定,有针对性的。)2.回忆常规修改内容,根据同学和老师的建议在草稿上完成习作修改,要注意到错别字、不合适的标点、不通顺的语句等。3.改完后誊抄到习作本上。教学反思:课题回顾拓展四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回顾本组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用心体会课文作者是怎样用具体的景物或事情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