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防卫的司法认定及相关问题的研究(论文)10000字】_第1页
【正当防卫的司法认定及相关问题的研究(论文)10000字】_第2页
【正当防卫的司法认定及相关问题的研究(论文)10000字】_第3页
【正当防卫的司法认定及相关问题的研究(论文)10000字】_第4页
【正当防卫的司法认定及相关问题的研究(论文)10000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正当防卫的司法认定及相关问题的研究目录TOC\o"1-2"\h\u11792正当防卫的司法认定及相关问题的研究 122701绪论 230925(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228985(二)选题文献综述 24989一、基本案情及争议焦点 42118(一)案情介绍 423715(二)案件争议焦点 414099二、案件评析 54635(一)本案杨建伟持刀行为具有防卫性质 5120731.防卫过当的构成要件 5179242.杨建伟在本案中的定性 53599(三)本案杨建平的行为具备构成正当防卫要件 6194601.正当防卫中的“正当性” 6235752.杨建平在本案中的定性 627004三、思考建议 730239(一)正当防卫制定存在的不足 7104191.在司法实务中防卫处境的客观判断存在困难 7252642.正当防卫发生严重结果否定防卫性质 8281593.正当防卫界定范围制定不完善 921746(二)建议 9100891.法官正确把握受害者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 9297612.把握正当防卫必要限度时应当考虑的因素 10292973.规范正当防卫行为的公平对等性 1130058结论 12绪论(一)研究目的与意义近年来,关于合法行为的案子也时常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如近几年的黄中权案、张德军案、邓玉娇案、以及震惊全国的于欢案再次掀起了法律界关于正当性行为的讨论,也折射出了在司法实务中关于合法行为适用的分歧。正当防卫作为违法阻却的事由,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都以不同的路径来实现的,其始终被作为合法的行为得到承认,尽管其合法程度有所不同。《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从2020年9月3日,两高部共同印发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有关法律实施正当防卫规章制度的指导意见》(下文又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内容分为总则规范、具体应用和工作规定等三个方面共二十二个条文,对准确运用正当防卫、防卫过当和特殊防范作出了更为全面系统的规范。基于此,文章以社会热点案件为基础,结合我国司法实践的正当防卫适用现状,选取司法实务中争议激烈的正当防卫相关案件为研究对象,探讨正当防卫理论与司法实践应用的差异及其原因,从而明确正当防卫认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缺陷。通过对正当防卫相关的案例与判决分析,明晰当前我国正当防卫案例的处理趋势,并结合司法机关的理念、正当防卫法定标准等要素,从多个视角辨析正当防卫制度适用出现困境的根本成因,并提出合理的改进对策,对理论与实践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二)选题文献综述董颖(2020)认为防卫过当是指在客观事实中防卫行为明显过度制止不法行为,造成严重损伤。首先,过度的防御行为显然超过了必要的限制。要正确理解“显而易见”的含义,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首先,防卫行为远远超出了制止非法侵权的必要范围。例如,如果防卫者打伤了非法小偷,限制并停止其非法侵犯行为—盗窃,这是正当防卫。但如果他杀小偷,情况就超出了防卫目的和防卫规模,应该属于“显而易见”的范畴。第二,防卫力度大大超过了一般性非法侵害的强度。这应当通过比较辩护人使用的防御手段的强度与非法侵害的性质来判断[[]董颖.正当防卫的司法适用研究[D].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20.][]董颖.正当防卫的司法适用研究[D].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20.此外,于姗姗(2020)认为过度的防御行为往往会造成显著的损害结果。防卫结果是否构成“重大损害”是区分防卫行为是否过度的主要因素。正当防卫与非法侵权是完全对立的。在不给非法侵权人造成一定损害的情况下,仅仅制止非法侵权显然是不可能的。而防卫结果在造成严重伤害和死亡的范围内,就属于重大伤害[[]于姗姗.正当防卫限度的司法认定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20.[]于姗姗.正当防卫限度的司法认定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20.遇驳(2020)认为防卫过当与否,应综合分析整个案件的具体情况。不能断定辩护人一见死伤就防卫过当,也不能一见保护合法权益就当被认定为正当防卫。不造成重大损害就不可能构成过度防卫。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应该辩证地意识到,过度防卫行为显然超出了合法防护的范围和造成严重损害的关系结果:防护是严重损伤的起因,而严重损伤是界定防为过当的事实依据[[]遇驳.关于刑法正当防卫限度的认定探究[J].法制博览,2020(02):193-194.][]遇驳.关于刑法正当防卫限度的认定探究[J].法制博览,2020(02):193-194.谢非(2019)认为确定防卫过当犯罪的形态,应注意防卫目的正当性。防卫过当目的正当性决定防卫过当的形式性要求。直接故意的内容在于行为人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危害社会,而过度防卫目的合法性决定了过度防卫罪的形式不能是直接故意。如果辩护人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危害社会,积极追求并希望这一结果发生,则否认过度防卫本身[[]谢非.未成年人正当防卫限度认定的立场与路径[J].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9,31(04):37-44.][]谢非.未成年人正当防卫限度认定的立场与路径[J].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9,31(04):37-44.周光权(2017)指出持续行为的特殊性对正当防卫认定具有重要意义,如果能够认定不法侵害制造的危险处于“累计升高”的状态,即便防卫者突然实施防卫强度较高的防卫手段,造成不法侵害者死伤的,亦不能一概否定正当防卫的成立。[[][]周光权.《论持续侵害和正当防卫的关系》,载《法学》2017年第4期.一、基本案情及争议焦点(一)案情介绍(2018)鄂01刑终第698号杨某伟、杨某平故意伤害一案。2016年2月28日,杨建伟与其弟弟杨建平在家门口闲聊时,因为杨建平轻碰了在他身边的小狗二受到犬主彭某辱骂,于是兄弟二人和彭某互骂。彭某大声告诉要找人打兄弟二人,杨建伟随即表示“那你来打啊”,后彭某走开。杨建伟立刻回住处拿单刃尖刀、一把折叠刀藏在身上。当日13时27分,彭某带上黄某、熊某、王某及工具洋镐把找到二人对峙。彭某用手指杨建平,但他并不理会没有任何回应,紧接朝着杨建伟走去,二话不说朝脸打去,杨建伟用藏在身上的刀捅彭某的胸和腹,其他三人见状用工具对杨建伟袭击。彭某拿过洋镐把也参与其中,几个人打到门外路边。熊某用手,彭某、黄某、王某持工具,几个人不放弃围殴杨建伟致使最后额头出血倒下,彭某用洋镐把追打杨建伟,洋镐把打在地上一下折断,彭某失去中心摔倒。弟弟看见哥哥已经躺在地上,在彭某站立时用刀捅向其胸,此后又再捅一刀,但这一刀被彭某用手挡住,彭某由于身上负重伤离开。但杨建平紧追不舍,朝他扔刀但没有打到。看见此情况黄某、熊某、王某持洋镐把开始攻打杨建平,杨建平捡刀回击,杨建伟也参与还击,随后三人离开。最后彭某送到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2018年5月8日,杨建伟、杨建平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并在公安机关接受调查时能够分别供述参与打斗及持刀捅伤对方的事实,最后法院认定二人构成故意伤害罪,但二人对一审判决结果不服,于5月8日提出上诉。2018年12月,湖北省中级人民法院对本案进行二审。湖北省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杨建伟防卫行为超过必要限度,构成故意伤害罪。杨建平行为是为了制止不法侵害,构成正当防卫。案件争议焦点本案争议焦点一杨建伟持刀行为是否具有防卫性质、争议焦点二杨建平的行为是故意伤害还是正当防卫,由此结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根据本案的具体情况,分析案涉法律关系性质。二、案件评析(一)本案杨建伟持刀行为具有防卫性质1.防卫过当的构成要件《刑法》第20条第2款规定,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所谓“必要限度”是根据防卫人当时所处情境并结合当下社会公众的的一般认知做出判断,在合理和合度的范围之内。“造成重大伤害”是指造成不法侵害人重伤、死亡。造成轻伤及以下损害的,一般不认为重大损害。超过必要限度导致重大损失是实践中防卫过当的判断准则。我国刑法理论上对于超过必要限度和造成严重损害的关系存在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观点是,“只有防卫行为的强度超过了‘必需”的强度,才会造成重大的危害,而防卫行为造成的重大损害,则是由于防卫行为超过必需的强度所导致,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不可能存在所谓的“行为过当而结果不过当”或“结果过当而行为不过当的情形。”[[]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54~755页.]换言之,“正当防卫行为的过当,就是表现在造成了不应有的危害结果。防卫过当行为和其所造成的重大损害是统-的,两者不可分割。防卫过当行为是造成重大损害的原因,而重大损害便是确定防卫过当的根据。”[[]陈兴良:《刑法适用总论》上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310页.]另一种观点是,“将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更细化为行为限度条件和结果限度条件。在行为限度条件中,主要以必要限度为衡量标准,若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则成立行为过当;而在结果限度条件中,以是否造成可量化操作的重大损害后果为判断基准造成了不法侵害人重伤或死亡的重大损害后果,才成立结果过当。这样防卫过当就包括了行为过当与结果过当两个条件,仅有行为过当还不必然导致防卫过当。[[]郭泽强、胡陆生:《再论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法学》2002年第10期.]笔者也认为,“只是在造成重大损害的情况下,才存在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问题。”[[]陈兴良:《刑法适用总论》上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310页.][]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54~755页.[]陈兴良:《刑法适用总论》上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310页.[]郭泽强、胡陆生:《再论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法学》2002年第10期.[]陈兴良:《刑法适用总论》上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310页.2.杨建伟在本案中的定性此案中杨建伟的行为从犯罪主观目的和客观情况来看,并没有证据可以证明杨建伟存在侵害彭某的主观故意。从起因条件杨建伟在对彭某出言挑衅并告诉要打他后,准备工具是为了保护自己,不存在事先共同商量。但在立足于杨建伟防卫时的处境其已经超过了防卫的必要限度;其次杨建伟防卫活动明显超过必要限度而造成严重破坏,属于防卫过当。彭某带人上门闹事,存在可能实施报复。彭某尽管用手打了杨建伟脸上一拳,但是扭打的行为仍在双方可掌控的范围之内,对杨建伟的人身权利的损害程度尚属轻微,不构成威胁,既没有严重的不法侵害,也没有威胁到杨建伟身体健康或生命的强烈威胁,但杨建伟却选择利用刀直接捅刺彭某的胸、腹等身体要害部位,导致身上多处致命刀伤最终造成了彭某伤重致死的严重损害。综合而言,杨建伟的防御行为,在防卫措施的强度上不存在必要性,在防御结果与所保护的权利对比上又存在相差悬殊,其行为太过或者后果太过,显然超出一定界限甚至导致严重伤亡就是防范过当,因此构成故意伤害罪,依法应该当负担刑事法律责任。本案杨建平的行为具备构成正当防卫要件1.正当防卫中的“正当性”《刑法》第20条第2款: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正当防卫”的重点在于“正当”,而之所以“正当”,就是因为防卫者的行为必须合乎社会一半大众公认的伦理道德准则,也就是防卫者必须出于善良的行为和邪恶的行为作斗争。本案中,上诉人杨建平系在看见其哥哥杨建伟被四名壮汉持械围殴击打、头破血流、倒地不起的情况下实施的攻击返回住所拿刀驱赶、制止行为,是出于救哥哥的动机,制止的是彭某等人上门殴打、报复的恶行为,其行为符合社会一般大众认可的伦理道德规范,显然属于“正当防卫”中的“正当”。2.杨建平在本案中的定性杨建平主观上不存在具备侵害彭某的故意。彭某用手指向杨建平,杨建平并没有理会;当彭某与杨建伟进行殴时,杨建平依旧没有参与。因此杨建伟和杨建平不存在事先共同商量故意伤害彭某。彭某等人正在对杨建伟使用暴力进行致命性的攻击,属于非法侵害正在进行,而彭某等人的加害行为也是严重威胁他人生命的暴力犯罪,在当时紧迫情形下,杨建平不能从公安机关获得及时救助,按照《刑法》第二十条第三款,杨建平可以对非法伤害者享有无限防御权利,但杨建伟此时显然处在劣势地位,四人持洋镐把围殴杨建伟致其头部大量流血并摔倒在地上,双方实力相差悬殊,因此杨建伟使用刀具具有合理性。曾几何时,正当防卫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处于“休眠”状态,成为“僵尸”条款,未能有效发挥其应有作用。本案也是对他人权益正在受到非法严重侵害时“见义勇为”的一个典型。二审法院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判决杨建平成立正当防卫,并依法改判其无罪,反映了正当防卫制度惩恶扬善的价值导向以满足大众对公平正义的要求,势必能够收到良好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司法机关在贯彻落实正当防卫制度时发布相关典型案例,公正办理类似案件,依法保护防卫人合法权益,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三、思考建议正当防卫制定存在的不足1.在司法实务中防卫处境的客观判断存在困难正当防卫的权利在实施的时候就具有一定的惩罚性质,从主体范围上来讲,在自己或者是他人的人身权利受到严重的不法侵害时所做出的一些反抗行为就是正当防卫,但是也有可能在使用正当防卫的过程中做出一些其他的损失与危害,从本质上来说,正当防卫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救济,保障国家、个人、他人以及公共的利益,并不是为了制造出更多的损失与危害。因此,法律在不法侵害人实施不法侵害的的时候已经渐渐离他而去,法律中有允许受害人在受到不法侵害时可以行使自己正当防卫的权利,这就说明了法律也取消了不法侵害人在伤害他人本身或他人利益时的正当防卫权利,表明正当防卫人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进行的正当防卫就具有一定的合法性,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使不法侵害人停止不法侵害。所以不法侵害人,虽然有一些权利受到一定的保护,但是在侵害别人的同时一些权利也不再受法律的认定,而这两部分的分界点就是正当防卫的限度所在。侵害他人的一些权益,不受司法保障或者就是由于其当时所从事的事情,是对他们的生命安全或者利益安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的时候,正当防卫者有权夺去其生命时,这也是合理的情况。在正当防卫中,一定的限度,是客观存在的。针对不同的不法侵害程度,其防卫人的正当防卫也是有不同的界定范围的,它主要根据不法侵害的变化而变化。正当防卫的界定范围与不法侵害的程度是相对的。正当防卫的界定范围也是跟着不法侵害的程度有所改变,有着很大的联系性。从法律理论上来界定,正当防卫使用的合法程度是以刚好能够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但是实际上受害人或者是帮助人在使用正当防卫的时候主观意识与客观限度是有很大出入的。在实践中同样存在以单一的法益权衡确立是否属于防卫过当,而不去考虑案件的具体情景对防卫人带来的恐惧与愤怒等。就导致司法实务中存在分歧或不同的判决结果,昆山反杀案最后被判定为正当防卫,可以看到我们国家法官在此类案件的处理中依旧保持审慎态度,可以看到从根本上改善司法实务严格限制防卫权仍然面临难题。在确定防御上限时,如果仅客观地观察事件,则不会全面考虑整个事件,而在采取防御措施时忽略了防御者的主观心理,则无法准确,正确地判断防御上限;无法确定某行为是否构成犯罪[[][]陈雨佳,任凝湘,曾鸿艺,黄怡文.司法实践中对防卫限度的认定及其运用研究[J].法制博览,2019(23):109-110.2.正当防卫发生严重结果否定防卫性质依据《刑法》级《指导意见》有关正当防卫限度条款的规定,认定行为属于防卫过当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防卫行为明显过限,防卫行为造成了重大损害的后果,并且针对于某些暴力伤害情况还提出了特别防御制度规定,对该条件下的伤害情况实施防御措施时,防卫行动不受特别防卫限度的约束,以期更好的保护社会公众对防御权利的正常行使,不过纵观中国当前司法实务历程对于一般防卫案件的判决中,也常常忽略了对必要界限的确定,而仅仅是单纯地比较防卫行动的伤害结果和不法侵害结果,或者只要二者都存在着严重缺失的现象,就可以判断防卫行动构成过当。甚至对某些导致不法侵害人死亡的特别防卫犯罪来说,在简单确定了非法侵害行为的定性以后,只要对非法侵犯不构成在特别防卫条件下规定的几种严重威胁人身的暴力伤害情形,就不经论证,直接否定防卫人满足特殊防卫的条件,认定防卫人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劳东燕博士认为,中国司法实务上对正当防卫行为及其成立要件的限缩与适用,部分是因立法问题所导致的,也部分是因司法理念所导致的,例如是对坚持结果无价值论的"结果→行为"思维进路,立基于个体法益保护衡量原则的社会个人优越利益原理加以评判,是为了将正当防卫的正当化根据,还原为个体权益保障准则和个人法律的正确认识原则。[[]劳东燕《防卫过当的认定与结果无价值论的不足》.载《中外法学》2015年第5期.]周光权教授指出,司法实务中对于防卫限度的判断应当根据案件性质的不同构建相应的规则,只要防卫人的反击行为满足认定正当防卫的相关要求,即使造成了不法侵害人重大损害的后果,也可以认定其成立正当防卫。但是反观司法实践中的相关案例判决结果,经常会有一些防卫案件,一审判定防卫人有罪,而后通过上诉、抗诉改判无罪或者减轻罪证的现象发生。比如“杨建伟案[]劳东燕《防卫过当的认定与结果无价值论的不足》.载《中外法学》2015年第5期.3.正当防卫界定范围制定不完善面对不法侵害时,在合理的范围内,可以通过正当防卫措施对犯罪人员所构成的最大防害限制,也就是最高防范限度。不管是任何行为都不得超出法律规定的范围,对刑法来说更是如此,而正当防卫制度也是刑法概念中的重点,正当防卫制度不得超出法律规定的范畴界定,它是有一定的范围标准来设定的,如果超出一定的界定范围,那么就会违反法律,从而相应的承受一定的法律责任。所以防卫的界定范围是防卫过当的重要评判条件。防卫行为是否超过界定的标准表明了防卫人是否触及到犯罪。这些都说明防卫的界定标准在司法程序中有着重要的关系。但是我国的《刑法》,现行的一些法律对正当防卫的评判界定是非常不清晰的,而且司法机关中法院与检察院中的界定意件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笔者认为正当防卫的界定范围需要一个标准,针对案件关系以及各种法律与社会的关系进行一定的研究,制定出合理的司法规定。在正当防卫关系中,防卫者对侵害人构成的一定伤害必须要与其本身伤害的严重性相平衡,这样的平衡说明是正常的正当防卫,如果超过了一定的规范就会被视为防卫过当,当然一但防卫过当就是触犯法律行业,因此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但也有些犯罪人对受害者的人身和利益产生了很大的危险,这些特殊种类的破坏活动中,防卫人是可以重伤犯罪人甚至可以致其死亡。这种正当防卫在《刑法》中称之为特殊正当防卫,在这种特殊正当防卫之下,防卫人致使犯罪人受伤或者死亡,都是不用负刑事责任的。(二)建议1.法官正确把握受害者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采取适度手段防止面对非法侵害发生是被允许,因此,我们应该佐证此手段是合理正当的,首先要做的就是对违法行为的严重程度做出正确的判断。陈新莲教授说:“合理的正当防卫是阻止非法侵害的行动。正当防卫是有效制止非法侵害所必需的限度。因此,为了确定合法保护的限度,必须研究非法侵害的强度。只有当正当防卫的强度与非法侵害的强度相容时,才会有正当防卫。非法侵害的强度是多少?很难理解“强度”,也没有什么区别。然而,在分析非法侵权行为的强度时,应该注意到需要对案件进行全面分析。所有的因素都需要全面考虑。非法侵害的方法、人员的数量、工具的使用等不能排除在案件之外,也不能排除在理论研究之外。必须考虑到犯罪发生的环境。例如,在遥远的道路和人们活动的地方,非法侵害的强度并不相同,在进行正当防卫时的天气状况和双方的心理状态都在增加非法侵害的强度。根据对不同因素的一般分析得出的结论更科学,是评估非法侵权行为强度的基础[[]沈凤.论正当防卫的防卫限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9.]。此外,在评估非法侵权行为的强度时,应允许保护行为的强度略高于非法侵权行为的强度,但不应有明显的差距。这有助于在非法侵权侵害面前积极利用保护权利和利益的权利,并体现出刑事法律的立法精神来建立一个合法的保护体系[[]赵天琪.论正当防卫的限度[D].华南理工大学,2019.]。必须根据事件的客观情况来确定保护行为的必要限度,必须根据当事人数量、工具使用、[]沈凤.论正当防卫的防卫限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9.[]赵天琪.论正当防卫的限度[D].华南理工大学,2019.正当防卫制定目的的初衷就是保护每个人的合法权益,就是为了正义而对不是正义的一方造成一定的损害而进行一定的处罚。再对事情的结果进行处理时,就需要防卫人对不法侵害导致的结果做出一个准确的思考,然后做出一个有效的防止侵害的行为,但是这种想法基本是不能预见的。与此同时,如果司法机关对防卫人对侵害者造成损害的一些行为是表示是完全合法的时候,就意味着,这个时候法律对侵害者的人身安全保障已经解除了。如果侵害人在进行侵害行为以前,预知到受害者会进行一定的正当防卫措施,但是这种想法并没有让自己打消去实施不法行为,这时候防卫人做出的一些损害行为都可以被理解为“被害人作出相应的承诺”。把不法侵害的行为造成的结果与防卫的结果做一个相应的对比,只是对做出“重大损害”的行为进行评判的做法,都没有对受害与侵害两方的权益差距进行保护,这显然并不可取。2.把握正当防卫必要限度时应当考虑的因素首先,防御工具始于当时的防御环境,其中大多数是可以在危险环境中快速识别的工具。分析这种情况时,无法比较侵权工具和辩护工具的强度,以确定被告的工具选择是否超出了必要的辩护限制或损害了它们。换句话说,不严格要求正确的防御工具即可构成合法的防御。此时,分析工具的“等效”工具应该考虑现实的紧迫性,场景的环境等,而不是简单的比较工具。其次,防御工具来自入侵者的手。在紧急情况下,入侵者通常会拥有高伤害性的侵权工具。防御者在防御过程中将入侵者的侵权工具作为防御工具。在这一点上,应该指出的是,侵权和辩护的强度有些“相等”,但入侵者已经失去了它。入侵者在失去侵权工具后是否会丧失侵权能力,如果入侵者失去了侵权工具并自愿放弃侵权,防御者将无法采取与入侵者相同的侵权措施。第三是防卫人员的自卫手段。在很多情况下,辩护人都听说过可能的侵权行为。当前的捍卫者经常拥有自卫工具。提前准备自卫工具,这意味着防御者了解并理解防御工具且防御者需要的防御工具是他所必要的,这时就要注意防御者对防御工具的使用是“必要的”还是“等效的”。当然,也有针对特殊情况的自卫工具,比如在法律上被法律禁止的自卫工具。根据以往的判例,防御者在携带防御工具(如法律禁止的刀子和枪支)进行防卫,即携带非法武器和正当防御应分开处理和惩罚,防御行为应根据原始理论进行分析,不要使用非法武器失去防御的合法性。防御性环境因素是一个综合的客观因素。防御时间,防御位置和其他环境因素都是防御环境要素的一部分。案例分析不能与环境因素分析分开,但是环境因素对于正当防卫案件更为重要。防御的环境因素是不可控制的目标,直接影响防御者的行为,环境因素通常可以不同。室内比室外更难防御,偏僻的地方比城市公共场所。应当指出,司法实践常常忽视了防卫环境的复杂性。司法机关在办理具体案件,往往会受到过去判例及经验的影响[[][]许俊星.正当防卫限度司法认定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9.3.规范正当防卫行为的公平对等性防御者对防御边界的认识也是防御的主要原因。许多人声称,当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非法的事情时,其防御行为就是合法的防御,但是实际上大多数防御行为都不能满足合法防御的要求。许多人都知道,合法的防卫可以“与侵权相同的方式反驳罪犯”。在大多数情况下,这只是次要的攻击。反击者认为,他们的反击只是正义中的防御。身为律师事务所的一员,有责任解释宣传有关正当防卫的相关知识,尤其是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同时证明了在社会各种层面上都是存在相对应的必要限度。合法防卫并不使用暴力来控制暴力,因此应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指出,正当防卫有其自身条件。如果可以选择公力救济,则应该选择公力救济来保护自己的权利,必要时可以仅凭自己的力量进行防卫,而在防护中,需要注意防御行为的“对等性”[[]张澍.正当防卫的司法认定研究[D].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9.]。同时,提高法官的职业素养。在法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