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Q/LB.□XXXXX-XXXXDB44/TXXXXX—XXXX目次TOC\o"1-1"\h\t"标准文件_一级条标题,2,标准文件_附录一级条标题,2,"前言 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总体要求 24.1规划定位 24.2规划范围和期限 34.3原则 34.4编制程序 34.5技术路线 34.6成果建议 45基础工作 45.1准备工作 45.2分析评价 55.3问题识别 55.4专题研究 66规划编制 66.1目标指标 66.2总体布局 66.3修复任务 76.4重点工程 86.5投资匡算 86.6效益分析 96.7实施保障 97咨询论证 98规划报批 9附录A(资料性)规划文本提纲 10附录B(资料性)规划文本附表 12附录C(资料性)规划图件 15附录D(资料性)编制说明提纲 16附录E(资料性)数据库及其他材料 17参考文献 18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广东省自然资源厅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单位: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广东省土地开发整治中心、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大学。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叶玉瑶、张虹鸥、苏少青、明立波、彭建、李升发、宫清华、吕丹娜、刘郑倩、王儒密、周霞、龚蔚霞、牛丞禹、徐子涵、金利霞、吴家龙、张子健、袁涵蒙、汪安。市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规程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市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的总体要求、基础工作、规划编制、规划论证、规划报批。本文件适用于市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县(区)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可参照执行。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HJ1171-2021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技术规范——生态系统格局评估HJ1172-2021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技术规范——生态系统质量评估HJ1173-2021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技术规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HJ1174-2021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技术规范——生态问题评估TD/T1055-2019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规程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ecologicalrestorationofterritorialspace指遵循生态系统演替规律和内在机理,基于自然地理格局,适应气候变化趋势,依据国土空间规划,对生态功能退化、生态系统受损、空间格局失衡、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的生态、农业、城镇国土空间,统筹和科学开展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的活动。
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services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和效用,包括供给服务(如提供食物和水)、调节服务(如控制洪水和疾病)、文化服务(如精神健康和娱乐)以及支持服务(如维持养分循环)。
生态系统恢复力ecosystemresilience生态系统维持结构与格局的能力,即系统受干扰后恢复原来功能的能力。
生态胁迫ecologicalstress来自人类或自然的对生态系统正常结构和功能的干扰,这些干扰往往超出生态系统承受能力范围,导致生态系统发生不可逆的变化,甚至退化或崩溃。[来源:TD/T1068-2022,3.10]
生态安全格局regionalpatternforecologicalsecurity针对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在排除干扰的基础上,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结构和过程的完整性,实现对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有效控制和持续改善的区域性空间格局。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指生物体及其所包含的基因和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和变异性,主要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3个层次。[来源:《省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技术规程(试行)》]
生态源地ecologicalsources对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或者担负重要辐射功能的生境斑块。
生态廊道ecologicalcorridor为保持或恢复有效的生态连通性,长期治理和管理、明确界定的地理空间。[来源:TD/T1068-2022,3.8]
生态节点ecologicalnodes在生态网络中发挥重要空间战略位置或易受人类破坏的关键地段,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或生态敏感性、脆弱性,如生态廊道的交汇点、生态踏脚石、生态斑块等。
生态产品ecologicalproducts维系生态安全、保障生态调节功能、提供良好人居环境的自然要素,包括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和宜人的气候等。
生态网络ecologicalnetwork根据IUCN的《通过生态网络和生态廊道加强保护区连通指南》,在区域(或流域)范围内,生态廊道常常相互交叉形成网络,使廊道与斑块和基底的相互作用复杂化。
城镇空间保护和修复urbanecologicalconservationandrestoration统筹保护和修复城镇各类自然生态系统,修复被破坏的山体,连通河湖水系,构建绿地系统,完善城镇内外蓝绿交织的生态网络,减少城镇灾害,提高城镇韧性,提升人居生态品质。
矿山生态修复mineecologicalrestoration依靠自然力量或人工措施干预,对因矿产资源开采活动造成的地质安全隐患、土地损毁和植被破坏等矿山生态问题进行修复,使矿山地质环境达到稳定、损毁土地得到复垦利用、生态系统功能得到恢复和改善。[来源:TD/T1070.1-2022,3.1]总体要求规划定位市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是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不可或缺的专项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开展市域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的行动纲领。市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体系中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需落实国家和省级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省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的目标指标、格局布局、工程项目等要求,同时,要将目标指标、工程责任分解落实到县(市、区),指导县(市、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规划范围和期限规划范围包括市级行政辖区内全部陆域和管辖海域国土空间,规划期限与同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一致,一般为15年。注:以全国大陆和有居民海岛海岸线修测成果作为陆海分界线确定陆域和海域范围。海域范围暂未定界的城市可按照海洋“两空间内部一红线”的工作范围进行确定。原则尊重自然,保护优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严格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充分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坚守自然生态安全边界,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问题导向,因地制宜立足本市自然地理格局、生态系统状况和主体功能分区,准确识别突出生态问题,科学预判主要生态风险。因地制宜合理确定规划目标,明确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和重点任务,研究提出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生态修复模式和措施。承上启下,统筹兼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统筹考虑自然地理单元的完整性、物种栖息地的连通性以及自然生态要素与农田、城市等人工生态系统的关联性,协同推进山上山下、地上地下、岸上岸下、上游下游以及陆地海洋一体化保护和修复,体现综合治理,突出整体效益。加强与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上位规划等方面的衔接,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公众参与,科学务实坚持开门编规划,践行群众路线,将共谋、共建、共享、共治贯穿规划工作全过程,广泛凝聚社会智慧。坚持因地制宜,防止形式主义,杜绝违背自然生态系统演化规律、以生态建设之名行生态损毁之实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坚持分步实施,量力而行,久久为功。编制程序编制程序主要包括基础工作、规划编制、咨询论证、规划报批等。技术路线按照“摸清问题—制定目标—优化布局—明确任务—谋划工程—实施保障”的技术路线展开,具体包括:摸清问题。开展生态基础分析和调查,进行生态系统功能重要性、脆弱性、生态系统恢复力评价、生态系统退化评价,系统诊断生态问题,预判重大生态风险;制定目标。统筹兼顾,上下衔接,科学确定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近期、远期分阶段的战略目标和各项指标;优化布局。明确市级生态安全格局,遵循生态、农业、城镇三大空间生态演化规律,统筹考虑系统完整性、地理单元的连续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提出生态修复分区布局方案,明确保护修复的重点区域,形成总体布局一张图;明确任务。统筹推进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农业空间修复整治、城镇空间生态提质和重要生态廊道与生物多样性网络构建等生态修复任务。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形成各有侧重、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谋划工程。统筹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关系,聚焦重点区域与重点领域,系统谋划项目库,明确主体责任和建设时序;实施保障。建立健全部门协同、市县联动、生态补偿与市场化、评估监管与能力建设等配套机制,提出加强区域协调、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制度和保障措施。成果建议提出统筹和科学推进市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总体布局、重点项目、时序安排、资金估算、政策措施等,形成市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文本(见附录A)、规划附表(见附录B)、规划图件(见附录C)、编制说明(见附录D)、专题研究报告、数据库及其他材料(见附录E)等相关成果。基础工作准备工作组建团队市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牵头组建规划编制工作团队,建议涵盖地理、生态、规划等专业领域,负责方案制定、调查分析、基础研究、成果编制等工作。技术准备拟订工作方案明确编制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技术路线、专题设置、进度安排、成果要求、工作组织和经费保障等。收集基础资料具体如下:自然地理数据及资料。包括相应层级行政边界等基础测绘和地理国情监测数据,以及地形或地貌、地质、水文、气候、土壤、生物等自然地理信息;生态基础数据资料。包括历史多期全市主要生态系统调查监测数据,生物多样性、石漠化、水土流失、矿山地质环境、海岸带和海岛海域、海岸线修测等专项调查监测成果,相关科研成果;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数据资料。包括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以下简称“三调”)、历史多期全市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耕地、森林、湿地、水、海洋、矿产等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成果数据;经济社会数据资料。包括人口、经济、农业、城镇建设,以及相关部门、行业的专项数据;相关规划和成果。包括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成果,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成果(以下简称“双评价”),城市体检评估成果等其他有关的国土空间规划成果,自然保护地建设情况,林草、矿产、海洋、产业、交通、水利等相关领域规划或成果等;确定底数底图在“三调”成果的基础上,采用规划基准年的年度国土变更调查现状数据作为规划现状底图和底数基础,以其他各类调查监测成果为补充,统一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和1985国家高程基准作为空间定位基础,形成坐标一致、边界吻合、上下贯通的工作底图。涉海地区要增加所辖海域海岛底图底数。评估既往工作针对本行政区范围内涉及生态修复的各类规划及相关工作(如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国土绿化、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自然保护地建设、矿山生态修复、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等)开展情况,进行简要评估,总结实施成效与不足等。分析评价生态基础补充调查关键区域与关键生态系统调查充分利用“三调”和森林、湿地、海洋、矿产、水、土壤等自然资源专项调查成果,市级“双评价”、城市体检评估成果以及其他专项生态评价成果,有条件的地市可按TD/T1055-2019的规定针对关键区域与关键生态系统开展补充调查,分析生态系统状况及演替规律,明确本行政区域自身生态系统在全省自然地理格局和生态安全格局中的类型、位置,系统厘清自然保护地类型及空间布局,形成相关基础分析图件。野生动植物调查依托市、县野生动物监测站点网络,对区域内特有野生动植物资源开展补充调查,收集动植物近五年变化情况。调查选取物种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名录的物种,敏感物种、生态指示物种和社会关注度高的陆生野生动植物,其他调查中新发现未记录过或多年未曾记录的重要陆生野生动植物。工矿废弃土地土壤污染调查开展区域工矿废弃地土壤污染调查和风险评价,调查宜采用资料收集与分析、现场踏勘采样、访谈等相结合的方式,调查内容包括环境特征、污染成因、受损程度等。各市根据规划编制需要有选择的进行补充调查。生态系统状况分析利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和生态脆弱性评价结果,因地制宜分析水源涵养、洪涝调蓄、水土保持、固碳释氧、海岸防护、生物多样性维护、休闲游憩等多项生态系统服务状况。参考《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南(试行)》,评价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及其空间分布,识别评价单元内的主导服务类型;分析水土流失、石漠化、海岸侵蚀等生态系统脆弱性状况,识别生态系统受损、退化程度等及其空间分布,分析各类生态系统演替规律及生态系统恢复力,形成相关评价分析图件。生态安全格局分析综合考虑生物多样性保护、固碳能力提升、水资源利用、自然灾害防范等目标,可参考《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南(试行)》,识别生态功能重要性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高的生态源地;参考《通过生态网络和生态走廊保护连通性的指南》,根据目标保护物种的生活习性、土地利用类型和人类活动影响,探索识别多目标导向下生态廊道的走向和范围;综合生态源地和生态廊道识别关键的生态节点,形成相关图件。生态修复潜力分析结合行政区域内当前和历史生态状况(按HJ1171-2021、HJ1172-2021、HJ1173-2021、HJ1174-2021的要求评估),考虑生态系统恢复力、生态系统服务需求以及社会经济承受能力,分析改善生态功能、优化生态结构和空间格局、维护生物多样性、提高防御自然灾害能力等的潜力和可行性,形成相关分析图件。问题识别依据调查评价结果,诊断国土空间全域及生态、农业、城镇空间的突出生态问题,形成相关评价分析图件。全域系统性问题分析研判城市扩张、交通设施建设、工业园区建设、农业灌溉等社会经济活动对土地利用、植被覆盖、海洋、河流水质、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影响。重点关注山上山下、岸上岸下、上游下游等区域关联性影响问题,违背生态系统自身演替规律等生态修复科学性问题。研判生态风险,评估极端气象、地质灾害、外来物种入侵、森林火灾对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潜在威胁。生态空间生态问题诊断可参照HJ1174—2021的规定,识别陆域和海域典型生态系统面积减少、结构受损、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降低等问题的空间范围和程度,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诊断生态胁迫因素,识别生态保护红线内、饮用水水源地等重要生态功能区以及河流湖泊周边的矿山开发、围填海等人类活动造成的退化生态空间的分布、程度、趋势及区域关联影响,识别生态问题分布聚集或生态问题关联性大的关键区域。农业空间生态问题诊断识别农业面源污染(参照GB15618-2018的规定)、农用地生境破碎化和退化、农田周边生态过渡带萎缩和生境丰富度下降问题,居民点、农用地周边矿山生态破坏、土地损毁问题,以及农村自然风貌破坏、过度樵采和围垦养殖、农业空间生态价值下降、人居环境恶化和生态基础设施不足等问题。城镇空间生态问题诊断识别城镇内部及周边山体和河湖水系生态破坏问题、城镇内外蓝绿网络连通性问题,分析雨洪调蓄、热岛缓解等生态功能退化以及城市建设或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对生态空间造成的连通性受损、景观破碎化等问题。三类空间相邻或冲突区域生态问题分析重点识别生态、农业、城镇三类空间相邻和冲突区生态问题,如边缘地带缺少缓冲过渡、生境破碎化、生态连通性差等问题,明确相邻和冲突区内的土地利用状况(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可参照GB/T21010-2017的规定)和生态短板,识别需要生态保护和修复的关键区域。专题研究根据规划编制需要和工作基础,因地制宜,合理设置重大专题研究,可包括但不限于:生态基础调查与综合评价。分析区域重大生态问题、生态风险及其限制因素;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实施评价。系统梳理市域范围内已开展的或正在开展的涉及生态修复的各类规划及相关工作(国土整治与绿化、自然保护地建设、矿山生态修复、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等)进展情况,对已开展的项目或工程进行空间落位并进行成效评估,总结实施成效并分析原因,提出促进规划有效实施的对策建议,并总结修复模式示范。规划布局和策略。包括格局布局、修复分区、一体化修复策略等。其中,“一核”所涉及的市建议关注高度城市化地区生态修复策略和区域协同治理,“一带”所涉及的市地区建议关注陆海统筹修复策略,“一区”所涉及的市建议关注流域系统修复策略。规划编制目标指标修复目标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部署,立足落实国家、省和区域重大战略安排,衔接相关规划目标及任务要求,结合市域生态修复实际,以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为主线促进安全、繁荣、和谐、美丽国土构建,提出近期、远期分阶段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目标。修复指标合理设定市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指标体系(推荐指标见附录B.1),主要包括生态质量、修复治理两类指标。各地可结合自身需要,增设或适当减少指标。总体布局重大格局生态修复的布局要着眼于自上而下的整体谋划,明确市域生态安全格局、生物多样性保护格局以及高质量发展格局,从生态修复筑牢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需求出发,明确生态修复的总体框架。修复分区分区布局要贯彻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对接国土空间规划分区,面向生态、农业、城镇三大空间,形成各有侧重的生态修复分区布局与任务要求。重点区域重点区域是修复任务落地和重大工程布局的空间载体。重点区域要衔接省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和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确定的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区域,综合考虑生态、农业、城镇三大空间生态演化规律以及系统完整性,综合生态评价和问题识别的结论,基于重点流域、海域、重要山脉等自然单元,并结合城市的详规单元综合确定。按照“自然地理单元+主导生态功能或主要生态问题+保护修复方向”的方式,对重点区域进行命名,具体如下:自然地理单元。体现区内主要的自然地理单元或生态系统,如柘林湾海湾、珠江河口、川山群岛海岛、东江流域、白云山生态屏障等;主导生态功能。体现区内主导生态功能,如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岸线保护等;主要生态问题。体现区内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如水土流失、石漠化等;保护修复主导方向。与主导生态功能或主要生态问题对应,引导保护修复方向,如保护、保育、修复、整治、治理等。注:重点区域作为规划实施的优先区,为安排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工程提供依据。修复任务生态空间保护修复重点关注重要生态屏障、生态廊道、生态系统、生态保护红线内部生态资源不合理利用和生态系统受损、退化问题,消除或避免生态胁迫,改善生态系统服务,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主要任务为:优先保护原生生态系统和重要物种栖息地;加强重要河流湖泊湿地保护修复,推进以小流域为单元生态保护修复;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实施森林生态系统修复,推进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开展海洋生态修复,实施重要河口、海湾、海岸线、滨海湿地、海岛生态保护和修复,加强红树林、海草床、珊瑚礁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具体措施参考《海洋生态修复技术指南(试行)》);开展矿山生态修复,提高生态功能,保障生态安全。农业空间修复整治重点关注耕地、园地、坑塘等农用地的生态资源不合理利用和农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下降等问题,修复提升农田生态功能,优化乡村生态系统。主要任务为:修复治理污染退化农田,保护农业生产空间,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特色农业生态系统,增强生态功能,维护农田生物多样性;修复农田及村庄周边历史遗留矿山;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整体推进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乡村生态保护修复、乡村风貌提升与历史文化保护;合理开发农业景观、自然景观资源,形成生态宜居、乡韵浓郁、欣欣向荣的农业空间。城镇空间生态提质重点关注重点镇、工业集中区等区域城市生态系统功能下降、生态资源配置不均衡、人居环境恶化等问题,开展城镇空间保护和修复,提升城镇空间生态品质。主要任务为:统筹城内城外,保护和修复各类自然生态系统,构建互联互通的城市绿地网络,塑造城市水清岸绿优美蓝带;修复提升城市特色风貌和人文景观,提升绿道、碧道、古驿道等线性开敞空间沿线生态系统;加强对城市坑塘、河湖、湿地等自然水体形态的保护和修复,建设通风廊道缓解城市热岛,提高城市韧性缓解城市内涝;科学开展城市内部损毁矿山和工业废弃地修复利用。重要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网络构建重点关注跨区域、跨流域、跨行政边界的系统性生态问题,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通过构建生物多样性网络与生态廊道体系,提高生态系统可持续性。主要任务为:落实和细化省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划定的省级和区域级生态廊道,以水系山体、重要动植物栖息和迁徙路线等为脉络,形成市级生态廊道;串联重要物种栖息地、重要生境,满足水生生物繁殖洄游、水鸟和候鸟迁飞停留、陆生野生动物栖息迁徙、野生植物原生地保护等功能,形成布局合理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结合地方特色优势资源,打造景观生态节点,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资源价值转化有机结合。重点工程总体要求重点工程应落实国家和省在市域内布局的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重点工程,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将重点工程安排在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区域内,并结合地方实际需求,优先安排区域生态功能重要性高、生态破坏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和受损程度大,以及对群众生产生活产生较大威胁的区域。重点工程可根据实际需要下设重点项目,形成系统完备、管理高效的项目库。重点工程应明确实施区域、主要问题、任务内容、时序安排和实施主体。重点工程类型可包括但不局限于:森林生态屏障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工程类型主要有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水源涵养工程、水土流失治理工程、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等;海岸带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工程类型主要有河口生态修复工程、美丽海湾工程、海岛生态修复工程、海岸线整治修复工程、滨海湿地恢复工程、海堤生态化工程等;流域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工程类型主要有湿地保护修复工程、河道治理工程、河湖生态岸线治理工程、江心洲(岛)保护修复工程、万里碧道建设等;农业空间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工程类型主要有受污染耕地保护修复工程、特色农业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程、特色乡村风貌保护修复工程等;城镇空间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工程类型主要有绿道、古驿道等线性工程、城市水网修复工程、城市森林绿地保护和修复工程、城市内涝整治工程、城市棕地修复工程等;生态廊道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工程类型主要有鱼类洄游通道保护和恢复工程、海洋生物洄游通道保护和恢复工程、动物迁徙生态廊道保护和恢复工程、重要鸟类迁飞通道保护工程等;矿山生态修复重点工程。工程类型主要有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工程、矿山复绿工程、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矿山生态修复市场化等;自然保护地建设及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工程。工程类型主要有国家公园建设工程、自然保护区保护和修复工程、自然公园保护和修复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外来入侵物种防治工程等;生态保护和修复支撑体系重点工程。工程类型主要有科研平台建设工程、生态修复监测监管信息化平台建设工程、生态气象保障工程、森林防灭火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等。投资匡算依据规划内容确定的总目标,结合工程建设类型和内容、保护修复模式和措施、时序安排等进行投资匡算,明确资金来源。可参照相关部门的工作定额、测算依据及相关标准。效益分析生态效益分析规划实施带动的各项生态环境指标优化、生态功能提升、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优化等方面的效益。社会效益分析规划实施带动的乡村振兴、人居环境、城乡居民收入增加、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提升等方面的效益。经济效益分析规划实施带动的生态产品供给增加、生态产业发展、碳汇交易等带来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实施保障规划措施的制定应从实际出发,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组织领导。主要包括领导和协调、部门协作、考核评估机制等;政策制度。主要包括相关政策衔接、法制建设、市场化机制创新等;技术支撑。主要包括规划数据库与规划实施信息系统建设、生态修复信息技术支撑等;评估监管。主要包括工程项目监测评估和适应性管理,开展规划的实施、监督、评估、考核等;资金保障。主要包括资金筹措渠道,资金管理制度保障体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路径等。注:适应性管理内容参考《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指南(试行)》。咨询论证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征求公众意见,建立全流程、多渠道的公众参与和社会协同机制。组织有关部门、专家对规划成果进行论证,综合各方面意见后修改规划方案、完善规划成果。规划成果协调论证情况要在规划编制说明中形成专章,包括政府部门相关意见、专家论证意见、公众意见采纳情况等。对存在重大分歧和颠覆性意见的处理建议,需经充分论证后形成决策方案。。规划报批规划成果论证完善后,经市级人民政府批准,报上一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备案。批准的成果应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管理,作为市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的规划依据。规划获批后,应在符合国家保密管理和地图管理等有关规定的基础上及时公开,并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资料性)
规划文本提纲市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文本提纲建议如下,各市可结合实际情况调整。前言说明编制背景、规划期限、过程和意义等。第一章现状与形势第一节自然地理和生态状况第二节工作成效与主要问题第三节机遇与挑战……第二章总体要求与规划目标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基本原则第三节规划目标第四节指标体系……第三章格局与分区第一节生态安全格局第二节修复分区与重点区域突出自然地理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连通性,以重点流域、区域、海域等为基础单元,进行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明确提出生态修复重点区域。第三节生态廊道网络阐述重要生态廊道和生态网络的构建、分类、等级等。……第四章推进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对应重点区域,统筹部署修复任务(体现系统性、完整性、综合性,不按森林、河湖、海洋等各生态要素部署“条线”任务,但可突出主体生态功能部署修复任务,如白云山生态屏障保护和修复、西江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雷州半岛滨海湿地和热带季雨林保护修复)。第一节山林生态屏障保护和修复第二节海岸带生态保护和修复第三节流域生态保护和修复……第五章统筹农业空间保护修复第一节保护修复农业生产空间第二节恢复农业空间生态功能第三节提升田园生态景观品质第四节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第六章推动城镇空间生态品质提升第一节推进森林城市建设第二节保护修复城市蓝带绿网第三节提升城市生态韧性第四节助力绿色低碳社区建设……第七章建设重要生态廊道与生物多样性网络第一节推进重要生态廊道建设第二节构建生物多样性网络……第八章重点工程聚焦生态修复的重点区域和领域,合理安排重点工程,下可设细化重点项目,明确重点工程和项目的实施区域、主要问题、预期目标、任务内容、时序安排、投资匡算和实施主体(具体到县、市、区或镇)等。第一节山林生态屏障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一、实施区域二、主要问题三、重点项目可采取专栏形式。第二节海岸带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第三节流域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第四节农业空间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第五节城镇空间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第六节生态廊道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第七节矿山生态修复重点工程第八节自然保护地建设及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工程第九节生态保护和修复支撑体系重点工程第十节时序安排第十一节投资匡算……第九章效益分析第一节生态效益第二节经济效益第三节社会效益……第十章保障措施第一节创新体制机制第二节建立政策体系第三节落实规划传导第四节强化资金保障第五节加强科技支撑第六节严格评估监管第七节鼓励公众参与
(资料性)
规划文本附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指标表规划指标体系表见表B.1。规划指标体系表类型指标单位属性生态质量类1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平方公里约束性2森林蓄积量立方米约束性3重要河湖自然岸线保有率%约束性4大陆自然海岸线保有率%约束性5森林覆盖率%预期性6林分优化/森林抚育提升面积万亩预期性7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数保护率%预期性8自然保护地总面积公顷预期性9湿地保有量%预期性10水土保持率%预期性11重点河湖基本生态流量达标率%预期性12河湖水域空间保有率%预期性13生态海堤建设率%预期性14持证在采矿山达到绿色矿山建设标准%预期性15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数量个预期性修复治理类16新增石漠化土地治理面积亩预期性17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面积公顷预期性18重要生态廊道修复或建设条数条预期性19营造和修复红树林面积公顷预期性注1:指标性质:指标分为约束性指标和预期性指标,约束性指标在市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中一般应体现,预期性指标以解决本地重点问题为导向选取。上述指标各地可结合实际予以取舍、增加或修改完善。注2:指标含义: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为维护国家或区域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根据生态系统完整性和连通性的保护需求,划定的需实施特殊保护区域的面积。森林蓄积量:行政区域内森林中现存各种活立木的材积总量。重要河湖自然岸线保有率:在江河湖库划定的具有主导功能和水质管理目标的水域自然岸线(原生岸线及整治修复后具有自然岸线形态特征和生态功能的岸线)长度占水域岸线总长度的比率。大陆自然海岸线保有率:行政区域内大陆自然海岸线(砂质岸线、淤泥质岸线、基岩岸线、生物岸线等原生海岸线,及整治修复后具有自然海岸形态特征和生态功能的海岸线)长度占大陆海岸线总长度的比例。森林覆盖率:郁闭度0.2以上的乔木林地和竹林地以及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农田林网以及四旁(村旁、路旁、水旁、宅旁)林木的覆盖总面积占市域总面积的比率。林分优化/森林抚育提升面积:通过科学规划、搭配森林的构成树种使森林的外观优化提升的面积/通过各种营林措施使幼林郁闭成林到林分成熟的面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数保护率:行政区域内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进行保护的种类数占总种数的比例。自然保护地总面积:指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的总面积。湿地保有量:规划期内必须保有的湿地面积。水土保持率:不存在水土流失的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比率。重点河湖基本生态流量达标率:达到保障率的重要河湖个数占评价的重要河湖总数的比率。重点河湖是指实施了生态流量管控的河流。河湖水域空间保有率:江河湖库常水位下水域面积与国土总面积的比率。生态海堤建设率:规划期内新建成生态海堤占已建成海堤总长的比例。生态海堤是为防御风暴潮(洪)水及海浪侵蚀对防护区的危害,注重生态系统需求,集防护、生态和美学于一体而修筑的堤防工程。持证在采矿山达到绿色矿山建设标准:持证在采矿山达到绿色矿山建设标准的数量比例。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数量:规划期内开展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建设的数量。新增石漠化土地治理面积:指规划期内对岩溶地区因水土流失而导致地表土壤损失、基岩裸露、生态功能退化的土地进行修复治理,并使其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功能恢复的面积。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面积:指规划期内通过生态修复措施,实现矿山生态修复的面积。重要生态廊道修复或建设条数:行政区域内修复或建设的重要生态廊道的数量。营造和修复红树林面积:营造红树林和修复现有红树林面积。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重点工程安排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重点工程安排表见表B.2。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重点工程安排表序号重点工程重点项目涉及的具体范围项目主要内容实施时序投资匡算实施主体(牵头单位、责任主体)123……
(资料性)
规划图件一般规定图件编制格式规范参照《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制图规范(试行)》,基本比例尺为1:10万,各地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基础分析图在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基础分析图(参见《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的基础上,可根据地区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性绘制自然地理和生态基础现状图,可将一类图件分为多张图件表达。可包括但不限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期铁棚建设协议范本
- 2024年定制SaaS软件销售协议
- 2024矿产品交易协议条款集要
- 文书模板-《公司与村集体合作种植协议书》
- 2024职业引荐居间服务协议模板
- 2024年度全面包年服务精简协议
- 2024年度食堂操作工劳动协议样本
- 定制电梯安装维护综合服务协议2024
- 2024年专业建筑工程勘察协议样本
- 2024库房物资储备协议范本
- 2024-2025学年沪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学期期中英语试卷及解答参考
- DB23T 3844-2024煤矿地区地震(矿震)监测台网技术要求
- 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阿凡达》电影赏析
- DB42-T 2286-2024 地铁冷却塔卫生管理规范
- 合作伙伴合同协议书范文5份
- 小学生主题班会《追梦奥运+做大家少年》(课件)
-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高级执法资格考题及解析
- 浙教版信息科技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中式烹饪赛项)考试题库-下(多选、判断题)
- 教师节感恩老师主题班会一朝沐杏雨一生念师恩因为有你未来更加光明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