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体系解读_第1页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体系解读_第2页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体系解读_第3页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体系解读_第4页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体系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体系》解读第一部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建构众所周知,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2000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才正式确定的课程名称,它脱胎于原来的计算机课程。那么,从计算机课程到信息技术课程,其课程体系发生了那些变化,这些变化又是如何发生的呢?我们不妨从计算机课程的发展历史谈起。一、中小学计算机课程体系结构发展历程在我国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历史上,制定过四个版本的计算机“教学大纲”,因此,根据计算机教学目的和内容的演变,计算机课程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81-1986)1981年,在瑞士召开了第三次世界计算机教育大会,由于受原苏联学者伊尔肖夫“计算机程序设计是第二文化”的观点的影响,我国的五所大学附中和华夏基金会支持的试验学校在高中以选修课的形式开展计算机课程试验,从此拉开了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序幕。1983年,当时的教育部主持召开了“全国中学计算机试验工作会议”,制订了高中计算机选修课的教学大纲,其中规定计算机选修课的内容:1.初步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对人类社会的影响;2.掌握基本的BASIC语言并初步具备读、写程序和上机调试的能力;3.初步培养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其课时规定为45-60个小时,其中要求至少要有三分之一的课时保证上机操作。推进课程发展的两个重要事件:1983年,邓小平同志给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来未来。”1984年2月16日,邓小平同志在上海观看两位少先队员进行电子计算机表演,摸着其中一个学生李劲的头说,“计算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作为当时国家核心领导人,这一句高瞻远瞩的话具有很强的政策指导意义,也历史性地成为了中国计算教育发展的一个最高指令。第二个阶段(1986-1991)1986年,国家教委召开了“第三次全国中学计算机教育工作会议”,本次会议由于受1985年在美国召开的第四次世界计算机教育大会“工具论”观点的影响,在83年制订的教学大纲中增加了三个应用软件的内容,即:文字处理、数据库和电子表格,课程的目的也相应地包括了计算机的应用部分。对这些应用软件,各地可根据自身的师资设备条件选用,不作统一要求。根据当时的国情,还不能把计算机课作为中学的基础性学科,只能作为具有较大灵活性的辅助性学科,在具备计算机专、兼职教师、有十台以上微机并有专用机房和必要的活动经费等基本条件时,在高中作为选修课,在初中可作为课外活动、兴趣小组或劳技课的学习内容。并初步在小学和初中开展LOGO语言教学的试验。推进课程发展的重要事件:为了贯彻“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方针,促进我国中学计算机教育事业健康稳步地向前发展,教育部决定成立“全国中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设北京部和上海部,分别挂靠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这标志着计算机学科教育教学研究的官方机构正式建立。该研究中心1992年改名为“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第三个阶段(1991-1997)1991年10月,国家教委召开了“第四次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是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杯,国家教委非常重视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并成立了“中小学计算机教育领导小组”,颁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几点意见”的纲领性文件,整个社会也开始重视计算机普及教育,为学校开展计算机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根据本次会议精神,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制订了《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并由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于1994年10月正式下发。《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对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地位、性质、目的和内容有了比较详细的要求,首次提出了计算机课程将逐步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的观点。其中规定中小学计算机课程内容共包含五个模块,作为各地编写教材、教学评估和考核检查的依据。1.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包括信息社会与信息处理、计算机的诞生与发展、计算机的主要特点与应用、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介绍、微型计算机系统及类型的介绍、我国计算机事业的发展。2.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与使用,包括联机、开机与关机、系统设置、键盘指法训练、汉字编码方案及汉字输入方法介绍、APPLE机及中华学习机CEC-I操作系统的简单介绍、PC机操作系统介绍。3.计算机几个常用软件介绍,包括字处理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电子数据表格软件、教学软件与益智性游戏软件。4.程序设计语言,包括BASI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和LOGO语言等。5.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这五个模块都是中小学计算机课程中最基本的教学内容,各地在编选教材时,可根据本地区的机器设备、师资水平、课时安排、学生素质等条件在内容的选取和顺序的编排上有所选择。推动课程发展的两个重要事件:1992年7月,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几点意见》,8月成立了由柳斌任组长的“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领导小组”,规划了我国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教育的发展蓝图。1995年上半年,联合国开发署(UNDP)的首席技术顾问Dwight博士到我国部分地区进行了有关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情况的短期考察,不久,他写出了两篇题目分别为“重新考察中国中小学的计算机课程——警告”和“中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未来”的考察报告。这两篇考察报告涉及到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许多根本性问题,既有尖锐的批评也不乏有益的建议,内容丰富,观点鲜明,综合这两篇报告的内容可以归纳为三句话:一个严重的警告(对当前我国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设置状况提出警告),两条尖锐的批评(中国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教育目标和课程指导纲要都存在较大的问题),三方面富有启发性的建议(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目标、发展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政策和中国教育软件的开发策略)。这直接导致我国中小学计算机课程发生了重大变化,从1994年下发纲要到1997年出台纲要修订稿,其间仅三年。第四阶段(1997-1999)《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虽然是1994年才颁发,但事实上是在1991年开始制订的,并以“征求意见稿”的方式向各地发布,实际上到1997年已实施了5、6年了,这期间,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已有了很大的变化,在保留计算机学科的一些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为适应计算机技术新的发展和应用,对“指导纲要”做一些修改和调整是非常必要的,譬如增加一些新的教学内容,如WINDOWS、网络通信、多媒体、常用工具软件等,对有些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如程序设计语言模块、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和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模块、以及对整个指导纲要的结构也需要做些修改和调整。所以,根据这种要求,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组织起草制定了《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修订稿)》(下称“修订稿”),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通过了原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中小学计算机学科审查委员会的审议,并于1997年10月由国家教委正式颁发,在1998年秋季正式实施。“修订稿”进一步明确了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地位、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等。其中规定:小学计算机课的教学应以计算机简单常识、操作技能和益智性教学软件为重点。计算机学科本身的教学内容和课时不宜过多,一般为30个课时,最多也不宜超过60个课时。如果有条件增加课时,建议把教学重点放在计算机辅助教学或计算机应用上。建议在四、五年级开设小学计算机课程。初中计算机课的教学以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性训练、操作系统、文字处理或图形信息处理为主。一般为60个课时,建议在初一或初二年级开设。在小学和初中阶段不宜教程序设计语言。如果开展LOGO语言教学,应从绘图、音乐等功能作为培养学生兴趣和能力的手段来进行教学。高中计算机课程要以操作系统、文字处理、数据库、电子表格、工具等软件的操作使用为主。程序设计可作为部分学校及部分学生的选学内容。一般不少于60个课时,建议在高一或高二年级开设。考虑到各地、各校及每个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习计算机的起点不同,在相当长时期,初中和高中的教学内容还难以彻底分开,因此,允许有交叉重复。考虑到我国经济教育发展非常不平衡,在“修订稿”中规定的教学内容仍采用“以模块为主,兼顾层次”的方法,各地可根据自身的师资设备条件选取不同的模块和层次。在“修订稿”中,分小学和中学两大部分,其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内容有五个模块,中学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内容有十个模块。小学部分中学部分模块一、计算机基础常识和简单操作模块一(M1)、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模块二、微机操作系统简单操作与使用模块二(M2)、微机操作系统的操作与使用模块三、汉字输入及简单文字处理基本模块模块三(M3)、汉字输入及中西文字处理模块四、LOGO绘图模块四(M4)、数据处理与数据库管理系统模块五、教学软件或益智性教学游戏软件的使用模块五(M5)、电子表格模块六(M6)、LOGO绘图模块七(M7)、多媒体基础知识及多媒体软件应用基本选学模块模块八(M8)、Internet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模块九(M9)、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选学模块模块十(M10)、程序设计初步“基本模块”是最核心、最基本的模块,适合于所有开设计算机课程的学校或学生;“基本选学模块”是在学习了“基本模块”之后可任选的模块;“选学模块”适合于部分学校或学生。这种课程体系设计是借鉴了国际上计算机课程纲要的设计思想,并结合我国实际进行了相应调整。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委托国际信息处理学会(IFIP)制定了中学信息学(计算机)课程纲要,作为全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结合本国(地区)文化背景和实际情况编写教学材料的参考,在中学信息学(计算机)课程纲要中,计算机基础知识部分所列出的内容为:1.核心模块:C1硬件;C2系统软件环境;C3计算机技术的发展;C4计算机的使用简介;C5文本处理;C6数据库操作;C7电子制表软件操作;C8图形操作;C9社会学与伦理学问题;C10软件工具的选择。2.核心选修模块:E1数据库设计和使用;E2电子制表软件设计和使用;E3信息学与职业选择。3.通用可选模块:OP1键盘操作技能;OP2桌面印刷(DTP);OP3计算机与通信;OP4作图;OP5多媒体操作;OP6计算机辅助设计(CAD)OP7造型与模拟;OP8专家系统;OP9机器人和反馈设备;OP10音乐;OP11统计学。4.供选程序设计模块:P1程序设计入门;P2自顶向下程序设计。计算机基础知识核心模块是中等学校教学目标中必须掌握的,其它为可选的内容。根据各校的资源、设备的情况,基本上以所有的学生、大多数学生、部分学生为学习对象的次序,以C1--C10、E1--E3、OP1--OP11、P1--P2为学习内容的次序。由上可以看出,我国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内容和国际信息处理学会的中学信息学(计算机)课程纲要的要求基本上是吻合的,但由于师资、设备条件等因素,在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和先进性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值得提出的是,这一阶段提出“把计算机整合到课程中”观念,建议不能把计算机辅助教学(CAI)与课程开发分别考虑,应该把它们看成一个整体,目的就是通过学科课程把计算机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将计算机与学科课程的教学融为一体,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强调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应用,培养学生计算机意识、计算机操作能力以及计算机的应用能力。通过在学校中广泛应用计算机以使学习者有一个学习计算机的环境和氛围,是对计算机根本价值认识的一次飞跃,是计算机根本属性的更充分的彰显,但是,这种思想在后来的信息技术课程建设过程中一度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发展从2000年确定由计算机课程调整为信息技术课程以来,虽然仅十年时间,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主要标志为三个相关文件的出台。年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出台2000年10月,“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在这次会上,教育部原部长陈至立作了题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报告。大会印发了《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和《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以及《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三个重要文件,课程的名称正式由“计算机课”改成定位更加准确、内涵更为宽泛、更国际化的“信息技术课程”。从而结束了在我国开设计算机课程18年的历史,翻开了信息技术课程教育崭新的一页。本次会议还对信息技术普及教育提出的明确的要求。决定从2001年开始用5-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包括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根据教育部的规划要求,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的阶段目标是:2001年底前,全国普通高级中学和大中城市的初级中学都要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2003年底前,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初级中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2005年前,所有的初级中学以及城市和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并争取尽早在全国90%以上的中小学校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纲要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做出的重新安排,明确提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目前要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教学内容分为基本模块和拓展模块,各地区可根据教学目标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在两类模块中选取适当的教学内容。与以往纲要所描述的内容相比,本次纲要在模块学习内容上做了进一步的明确。如小学模块一为“信息技术初步”,属于基本模块,主要内容有:模块一、信息技术初步(1)了解信息技术基本工具的作用,如计算机、雷达、电视、电话等。(2)了解计算机各个部件的作用,掌握键盘和鼠标器的基本操作。(3)认识多媒体,了解计算机在其他学科学习中的一些应用。(4)认识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道德和责任。明确模块内的具体学习内容,有利于统一课程实施要求,推进区域教育平衡,同时也为教材编写、教学实施提供了基础性依据。为提高纲要对全国的普适程度,除提供拓展模块供选择外,在基本模块中也提供了一定的选择性。如初中模块五为“网络基础及应用”,虽属于基本模块,但在学习内容描述中,其中,第五条就是一个拓展内容,提供选择使用。模块五、网络基础及其应用(1)网络的基本概念。(2)因特网及其提供的信息服务。(3)因特网上信息的搜索、浏览及下载。(4)电子邮件的使用。*(5)网页制作。本次纲要对于小学、初中、高中学习内容进行了重新划分,确定了各自的学习模块,小学共六个模块、初中共七个模块,高中共八个模块,其中均含有两个拓展模块。类型小学初中高中模块一、信息技术初步模块一、信息技术简介模块一、信息技术基础模块二、操作系统简单介绍模块二、操作系统简介模块二、操作系统简介模块三、用计算机画画模块三、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模块三、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模块四、用计算机作文模块五、网络基础及其应用模块四、网络基础及其应用模块七、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模块六、程序设计方法基本模块模块八、计算机硬件结构及软件系统模块五、网络的简单应用模块四、用计算机处理数据模块五、数据库初步拓展模块模块六、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模块六、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模块七、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从上述模块结构中,我们不难看出,本次纲要已注意到各学段之间的区别与衔接,初步明确了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有效对接,中学不再是“零起点”。如模块一,小学为“信息技术初步”,初中为“信息技术简介”,高中为“信息技术基础”,在内容安排上也体现出对不同的学段要求。下表可简要反映小学、初中、高中在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及目标要求上的衔接。兴趣与特长应用技能信息素养技术创新小学激发兴趣保持学习动机解决常用软件、工具的应用技能体验信息活动;形成信息意识勇于置疑的问题意识;敢于尝试的创新精神初中巩固兴趣发现特长拓展+提升初具一技之长自主选择综合应用创新能力:改进方案;动手创新高中发展兴趣专业学习自选门类的专业发展信息知识智慧某一技术门类的设计、制作、创造年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出台2001年6月,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正式拉开了基础教育第八次课程改革的序幕。2001年下半年开始启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制订,在此过程中逐渐地明确了将信息技术作为一个独立的科目。《普通高中技术领域(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于2003年1月6日通过审议,并于3月31训练,发展为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信息素养培养的教育。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把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核心目标,也就意味着信息技术教育不仅仅是技术教育,更本质的是素养教育。以提高一个人的素养作为根本的教育目标,这也是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主旋律。因此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提出课程设计坚持如下三点:第一,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人文素养培养相融合的课程目标;第二,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课程内容;第三,有利于学生全体发展与个性发展的课程结构形式。基于上述考虑,在学习内容上进行了重新设计。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包括必修与选修两个部分,共六个模块,必修部分只有“信息技术基础”一个模块,它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相衔接,是信息素养培养的基础,是学习后续选修模块的前提。该模块以信息处理与交流、信息技术与社会实践为主线,强调让学生掌握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基本方法,在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通过亲身体验与理性建构相结合的过程,感受并认识当前社会信息文化的形态及其内涵,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构建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信息技术科目的选修部分包括“选修l: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2: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3:网络技术应用”“选修4:数据管理技术”和“选修5:人工智能初步”五个模块。选修部分强调在必修模块的基础上关注技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双重建构,是信息素养培养的继续,是支持个性发展的平台。模块内容设计既注重技术深度和广度的把握,适度反映前沿进展,又关注技术文化与信息文化理念的表达。在选修部分的五个模块中“算法与程序设计”是作为计算机应用的技术基础设置的;“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是作为一般信息技术应用设置的;“人工智能初步”是作为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专题设置的。为增强课程选择的自由度,五个选修模块并行设计,相对独立。另有信息技术的部分相关内容安排在“通用技术”科目中,如在其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II”中设置有“控制与设计”主题,在选修部分设置有“电子控制技术”和“简易机器人制作”两个模块。信息技术课程各模块之间的关系结构如下页图:年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出台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发展具有良好的基础。近年来,教育现代化工程的实施,信息技术基础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2: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3:网络技术应用选修4:数据管理技术选修5:人工智能初步全省中小学“校校通”工程的完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多层次培训任务的落实以及各级组织与部门信息资源建设项目的推进,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高水准实施提供了比较充分的条件。为了深入探索新形势下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的课程建设,有效指导和不断规范江苏省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的课程实施,努力提高信息技术课程建设水平和实施质量,根据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及教育部相关文件为指导,制定了《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并于2007年颁发并实施。在课程内容上,小学和初中阶段都由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组成。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必须完成基础模块的学习。基础模块小学分为两个阶段、初中为一个阶段,小学和初中各68学时。拓展模块分别设置为拓展I“主题活动”、拓展II“程序设计”和拓展III“机器人”。拓展I为34学时,一般在小学开设,部分初中也可以根据入学学生情况选择开设;拓展II为34学时,主要在初中开设;拓展III的内容,小学和初中相对独立又互相衔接,各34学时,学校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开设。各个模块的结构关系如下图:学习模块(学时数)小学初中学习要求必修选修基础模块为必修模块,划分为四项内容:1.信息的识别与获取2.信息的存储与管理3.信息的加工与表达4.信息的发布与交流它们中的每一项在纵向上互相衔接,高年级段内容是低年级段对应内容的自然延伸;每项内容又都在不同水平上整合了信息技术工具(软件与硬件)、信息技术原理、信息活动及与之相关的安全、规范、社会意义等。各项内容在横向上互相联通,内容也相互交融,没有绝对的先后顺序,可以根据学习需要重新整合。拓展I为“主题活动”,开设时间以小学为主,其规定学习形式为主题活动,旨在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与生活和学习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品质。基础(68)基础(68)拓展I(34)拓展I(34)拓展Ⅱ(34)拓展Ⅱ(34)拓展Ⅲ(34)拓展Ⅲ(34)它又分为硬件使用拓展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拓展两类。硬件使用拓展结合主题活动的开展,将部分常用计算机外设以及常见的信息技术工具融合其中,让学生同时掌握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拓展中,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不仅是学习的内容,还是学习的工具,使学生通过体验,认识到信息技术在课程学习方面的作用,认识到信息技术对其未来生活的巨大作用。拓展II为“程序设计”,开设时间以初中为主,分为算法与问题解决、程序结构与设计两项内容。目的在于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发展需求,适时地为他们引入程序设计的思想,介绍一些基于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编程方法,让这部分学生加深理解运用信息技术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为部分学生在信息技术领域的个性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拓展III为“机器人”,小学和初中均有具体设计,它分为构件与功能、算法与程序、设计与制作三项内容。与基础模块相似,这三项内容在纵向上构成小学到初中的学习序列,在横向上既各自陈述一个方面,又在内容上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本模块的设计目的在于借助适合学生学习的机器人这个实验平台,让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初步认识和接触与机器人相关的技术知识和技能。归纳分析上述课程内容体系结构,我们不难发现,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主流思想文化、技术的发展及中小学实际开设条件是影响课程内容选择的三个主要方面。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主流思想文化经历了“计算机文化”(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到“计算机工具论”(20世纪80年中后期到90年代)、“网络文化”(20世纪90年代末)、“信息素养论”(20世纪末)的变化,体现在内容上就是从语言学习到应用软件学习、网络学习、信息素养培养等。从技术发展上来看,主要影响是信息技术硬件与软件技术的发展。如硬件CPU技术,从8位到16位、32位、64位、128位等;软件技术中如操作系统从DOS到汉化DOS、WINDOWS等发展。这些都为学习内容的更新提供了基础性保障。从中小学实际开设条件来看,主要指设备与人员。从设备上来说,从有少量APPLE机到PC机房、校园网等;从人员上来说,从兼职到专职、教研组等发展。这也课程普及开设提供了可能。三、计算机课程与信息技术课程的区别与联系计算机课程与信息技术课程的根本区别在于如何看待计算机。计算机课程把计算机作为课程的学习对象来学习,而且是惟一的学习对象;而信息技术课程则把计算机作为课程的学习工具来学习,而且只是学习工具之一。计算机课程和信息技术课程不是对立关系,而是发展的关系。中小学从计算机教育到信息技术教育的转变,其立足点是把信息技术课程看成是计算机课程的发展,体现在课程的目标、内容和评价等方面的转变。体现在课程目标上,课程的目标从掌握计算机知识与技能转变到信息素养的培养。从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掌握计算机知识,提高运用计算机的能力到学生通过学习信息技术,能有效地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来改善自己的学习方式,树立利用信息工具解决问题的思想。体现在课程内容上,从单一的语言学习到应用软件学习,从单纯软件学习到信息加工全过程的学习,多角度、全方位为现代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因为科学在于理解,技术在于做、制造和实施。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从方法上更强调在学习过程中的研究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特征的体现。体现在评价上,课程评价逐渐淡化其筛选功能,强化其诊断、促进功能,采用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依据信息技术的课程目标对知识与技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行为与创新进行全面评价。思考题:1.试分析归纳从计算机到信息技术课程发展中,保留模块有那些?取消的模块有那些?并简要分析原因。2.影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选择的因素有那些?试列举并简要说明原因。3.试分析从计算机课程到信息技术课程发生那些根本性的变化?第二部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体系内容的分析一、对课程体系内容的基本认识结合对中外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比较证实,各国都认识到信息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并力求在课程内容中有所体现。我国教育界相关人士也已经充分认识到信息素养培养作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乃至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的价值和意义。当前的信息技术教育已经不同于以往的计算机教育,也不同于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而是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基础教育内涵,与其他科目的可比性越来越强。就如本次课程改革中所有科目普遍强调的素养培养,如语文素养的培养、数学素养的培养等一样,信息技术课程强调信息素养的培养,信息技术教育已经演化为一种基础文化的教育。这里所指的基础文化是约定在大众文化层面,我国目前的信息技术教育就是在大众文化层面对未来社会劳动者的一般性的要求,而不是精英文化意义上的要求。因此,基础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基本内容的选择类同于其他学科,应该以大众文化教育为主要指导原则。在确定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大众文化教育特征以后,信息技术教学所包含的内容范围就容易确定了:它应该以大众办公室的角色为主要技术与技能内容,以一般性大众文化层面为约定。比方说,以文字处理、数据表格、网络浏览器、邮件软件及一般性网络应用等的应用为基本内容。另外,有些学校的部分课程可能需要更多的工具软件来帮助学生学习,这些工具软件的选择需要遵循惟一的原则,即:学习该软件所花费的时间精力要在使用该软件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得到补偿,即要有合理的“投入产出比”。在实践中,知名度最高的就是“几何画板”,从参与数学学习的学生的角度来看,几何画板也是一种基本工具和“大众”工具。以前,计算机教育带有明显的技术色彩,尤其是受工具论影响一直在走技术路线。信息技术课程强调培养信息素养,是对上一个时期我国基础教育中计算机教育的延伸,是对计算机教育的继承和扬弃,更是对计算机教育的超越。要实现信息素养的培养,单纯的技术训练已经远远不够。信息技木课程更重视学生的能力和素养的培养,技能的掌握只是学生能力提高的前提和基础。信息技术课程改革首先反对技术至上,反对唯工具论,但这并不等于提倡绝口不提技能和技术,如果脱离技术基础空谈信息化社会的生活、工作、教育、经济、政治等内容,未免成为纸上谈兵,又走向另一个极端。没有技术和技能的掌握为基础,就不能很好的利用工具,也无法达到所期望的目的。当今知识经济的决定性支柱是高科技技术。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信息技术教育应当而且有必要体现这些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满足科学与技术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实际上,这正是我国20年来一直努力推动信息技术教育(计算机教育)发展的最初思想和根本动力。美国科学促进协会(AAAS)就于1989年推出了“2061计划”,将科学技术的各个侧面对教育的意义及其作为教育内容的重要性做出了细致的描述。然而问题是,高科技技术又包括不同的分支,例如,陈幼松在其著作《大众高技术》中涉及到信息技术、材料技术、能源技术、生物技术、自动化技术、航空航天海洋技术和激光技术等高科技技术,还有人认为高科技技术包括信息科学技术、生命科学技术、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技术、新材料科学技术、空间科学技术、海洋科学技术、有益于环境的高新技术以及管理科学(软科学)技术等。由于基础教育的使命使然,它所针对的对象的不同,并不要将所有这些科学技术的侧面都作为自己的主要教学内容,因为技术取向的内容所产生的意义仅在技术思想与方法的教育上,具有非常大的局限性。因此,其中大部分侧面仅在有关课程中给以轮廓性介绍,或者结合本次高中课程改革的选修课程设置,适当地设置选修课即可。即便是信息技术本身,由于它对社会实践的影响,绝不仅仅是大众化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而是所有延伸到我们身边,延伸到我们生活中的所有方面,包括通讯技术、传感与控制技术等等。因此,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这些技术也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所关注的内容。可以看出,以信息素养的培养为课程目标,包容了更加深刻的基础教育内涵,内容选择范围更加宽广。在融合了大众文化取向和技术取向两方面需求基础上,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确认要以对信息素养的认识为准绳。为了实现较好的包容与简单明了的解释,将目标分解为五个方面,即:基本知识、操作技能、评价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价值观与责任感。这五个层面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三大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具体体现,是贴合课程实际的重新解释。二、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选择一般来说,课程内容的选择,主要围绕“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和道德品质”四个维度进行。体现在信息技术学科课程内容选择,就表现为“稳定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良好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创新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优质的信息道德品质”四个方面。1.稳定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在从课程教学大纲到新的指导纲要或课程标准,其中规定的很多教学内容都是基础性知识,它包括信息技术的一些常识、信息技术领域常用软硬件的概念、构成、功能、特点,这些都是学好、用好信息技术前提,是训练技能和发展能力的基础。通过学习,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科学技术常识,能够阅读有关的科普信息文章和参加有关的讨论,谈论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在与人交流上不存的障碍。2.良好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技能是对一系列行动方式的概括,是信息技术知识运用过程的熟练化,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所指技能主要是基本操作技能。技能是在知识简单应用的基础上形成,在技能训练中又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它又是形成能力的重要途径。如文字处理技能、网络操作技能等。3.创新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在江苏省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指导纲要中将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三维目标调整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行为与创新”四维目标,,强调创新能力在学科中的价值。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人们顺利完成信息技术活动的本领,是在信息技术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基础上逐渐内化,在人的大脑中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行为倾向。信息技术课程所培养的应用能力主要包括想象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分析信息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等。4.优秀的信息道德品质优秀信息道德品质是信息素养中的重要内容,是融入信息社会重要基础。同时,它也是人个性品质中的重要因素。个性品质是人的一种非智力因素,在人的认识活动中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认识、记忆和应用信息技术知识的全过程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优秀的个性品质主要包括正确的学习目的、浓厚的学习兴趣、顽强的学习毅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精神和与人共事的协作精神、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信息技术使用道德、强烈的信息意识等。三、信息技术课程体系内容的内在稳定性信息技术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领域,发展和变化一方面让我们经常感觉目不暇接,难以适应,一方面又说明了这个领域是最具有生命力的领域。信息技术旺盛的生命力和它对社会发展造成的影响使得我们对信息技术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清晰,而这些变化也经常使得我们面对具体内容时不知所措,从而信心不足。比如说,应用软件版本的不断升级,应用软件产品的不断推陈出新。昨天是Frontpage,今天是Dreamweaver;昨天Director独领风骚,今天Flash先声夺人。我们经常面对的质问是,信息技术发展变化这么快,其内容更新这么快,课程究竟应该教什么?我们可以回想DOS与Windows的更替曾经给我国计算机教育造成的混乱。随着计算机硬件、Windows系统应用面积不断扩大,DOS便从人们的视野中逐渐消失。对许多人来说,学习DOS可能根本就没有什么实际的用途。而我们国家的计算机等级考试,却仍然在一个很长的时间内以DOS为考试内容,理由是还有一些学习者所使用的计算机依然工作于DOS系统中。这就使得许多人不得不为了取得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成功,在记背DOS命令上下功夫。这种学习内容与实际需求相脱离的状况曾经使许多人陷入困惑和痛苦之中。在今天看来,这个记忆犹新的事实成为计算机技术发生变化的一个典型实例。确实存在这样一个事实,在DOS时代学习的大部分东西,在Windows时代已然失去了意义。然而,我们还应该关注这样一个细节。DOS在我国PC机市场上曾经占有绝对优势的地位,它是基于键盘交互的操作系统在我国市场上的一个典型代表。而现在,Windows取代了这一地位,垄断着我国市场上绝大多数PC机的桌面,这是基于图形用户界面的操作系统的典型代表。在图形用户界面操作系统的基础上,运行着许多基于菜单和所见即所得编辑技术的应用软件。诚然,从DOS到Windows,计算机应用技术发生了一个巨大的变化,即我们所说的从精英技术到大众技术的一个根本性变化。然而,在当前图形用户界面的时代里,菜单操作和所见即所得的编辑就成为一个相对稳定的主题。可以这样说,只要图形用户界面还在继续,只要所见即所得的编辑和菜单操作还在继续,大众化的信息技术应用内容、方式和方法就不会有颠覆性的变化。比方说,当一个学习者在课程中学习的是Frontpage,而他想转用Dreamweaver,他可以很容易实现转换。甚至一个学习者学习了某几个常用工具的使用后,某些其他不同用途的软件也可以轻松地驾驭。实际上,在这个图形用户界面的时代里,很多内容相对稳定并呈现出特定的规律。学习者在学习某些具体工具软件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对图形用户界面、所见即所得技术乃至其他更复杂些的技术的适应能力。这些能力可以很容易地迁移到他所面对的新的信息技术问题的解决中。由此我们想到,学习的过程即是经验迁移的过程,教育的精髓和根本任务恰好是教给学习者某些具有广泛迁移意义的内容,让学生具备对知识和技能的广泛迁移的能力。而信息技术课程也确确实实要做到了这一点。当一个学习者学习了Windows95的使用之后,谁也不会认为当他面对WindowsXP时会茫然不知所措。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稳定性不仅与具体的技术形态有关,还与社会信息化建设的速度与形态密切相关。我们认为,在信息技术大众化支撑下的社会信息文化建构进入高原期,从而也说明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建设进入一个稳定时期。从以下几个侧面可以印证这样的事实:从技术上,图形用户界面时期的各种技术趋于成熟和稳定,以WindowsXP为例,相比于Windows2000它并没有多少技术层面的深化。而由于MSOffice的发展空间已经有限,为民族软件WPS追赶并逐渐逼近它提供了机会。经济上,基于当前主流技术的IT业的跑马圈地式竞争早已结束,理性回调已经基本完成,下一个时期的竞争将转入我们所熟悉的传统竞争方式。观念上,微软诉讼案的结果则证实了人们对信息技术垄断观念的重新理解,新的技术竞争游戏规则业已初步形成。更广泛地看,许多人已经适应了信息环境下的生活方式,信息文化已经内化为自觉行动和基本需求。当前时期为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行进状态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机会,即一个相对稳定的边界条件集合,包括技术及其形态的稳定性,包括社会的信息化建设所形成的理念与行为方式的冲击波已经过去,进入一个相对温和的时期。于是,信息技术课程建设有了相对充裕的时间阶段。在这个时期内,我们要清醒地认识信息技术课程,重新从目标、内容、对象、方法等方面对信息技术课程进行全面分析,充分利用这个机会,以期建构一个相对成熟的课程体系,为下一个阶段的可能发展积累宝贵的经验。我们看到,技术与技能层面的信息技术教育也已经是一个值得树立信心的教育,而信息技术教育在技能教育的层面上有着更加丰富的建构,显示出更多的价值和意义,更是一个值得树立信心的、内涵丰富的、同时是不可或缺的教育。四、各学段课程体系内容分析(一)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体系内容分析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在2007年江苏省颁布课程指导纲要后,课程内容体系全面建立,与高中课程内容进行了有效对接,这里我们主要以此纲要为基础进行课程内容结构的分析。1.基础模块江苏省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借用“工作主线”的思想,从“信息的识别与获取、信息的存储与管理、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信息的发布与交流”四个方面,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行为与创新”四个维度的目标要求,首次提出了“双四维”的模块结构思想,可概括为“四维课程目标、四项内容”。同时,从小学到初中,结合学生的认识特点,建构三个循环上升内容序列,体系结构完整,内容充实。第一、二阶段,实施在小学阶段。小学阶段是学生信息素养的启蒙时期,在这一阶段需要将学生领入信息技术大门,让其接触信息生活,了解信息文化,逐步建立对信息技术的感性认识,使其在初步使用大众信息技术工具的过程中,掌握基本技能,感受技术的神奇魅力和对人类生活所带来的变化和影响,为信息素养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两个阶段在内容上做出了适当划分。第一阶段,实施于小学中年级,以兴趣为主导,学习基本的鼠标器、键盘操作,处理简单的文字和图片信息,并能利用光盘和网络等资源辅助学习,初步参与网络交流活动,对信息和信息技术应用产生初步体验。第二阶段,实施于小学高年级,通过学习常用的信息技术工具,掌握利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的基本技巧,提高网络交流的能力。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关注信息技术应用中的相关问题。第三阶段,在初中阶段实施。初中阶段是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期,这一阶段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充分感受信息生活,认识信息文化,增加信息意识,在掌握技能的基础上,提高对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逐步适应信息生活,实现信息素养的进一步发展。在内容安排上,通过综合应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复杂问题,将技术的文化特性与个性表达融为一体,通过信息的加工、组织,体验信息及信息技术的创新利用。这三个阶段在内容设计上体现好比较好的层次性。如“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中对三个阶段分别设计了不同学习内容:第一阶段:1.熟练掌握键盘操作方法,并学会使用一种中文输入法;2.能够对文档进行简单编辑;3.能使用常用绘图工具进行简单的创意绘图。第二阶段1.会进行文字、段落及文档格式的设置;2.掌握在文档中插入表格的方法,并能根据需求进行编辑;3.通过集成文字、图片等创作简单的多媒体作品;4.进行作品的展示与评价,并思考作品的表达效果。第三阶段1.会综合运用标记与格式等功能编辑常见的应用文档;2.了解图像基本常识,初步学会使用一种专门的图像处理工具;3.学会使用一种动画制作软件,尝试制作简单的动画;4.能应用电子表格进行数据统计、处理与直观表达;5.会对音频、视频文件进行简单的编辑。2.拓展模块拓展I主题活动,适合在小学阶段开设,是应用作为主线来设计拓展内容,如硬件拓展部分,硬件设备的使用如数码相机、摄像机等采集信息,现通过相关硬件设备进行转换、处理等,通过让学生经历一个真实的、完整的应用过程培养能力。课程整合拓展主要是信息技术应用于课程学习为主,以培养学生在数字化、网络下的学习能力来进行建构。拓展II程序设计和拓展Ⅲ机器人在课程内容体系结构设计上,遵循原学科基本结构体系,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选择了学科结构体系中的精干内容、核心内容进行编排,供有兴趣的学生进一步学习。从教学内容上,在小学阶段,主要有信息技术基础、画图、文字处理、网络基础、多媒体技术、PowerPoint演示文稿、Logo语言、机器人共八个基本单元;在初中阶段,主要有信息技术基础、文字处理、多媒体技术(图像、动画、音频、视频处理)、电子表格、网络技术、程序设计、机器人六大模块。在上述模块结构中,除机器人部分,受开设条件的影响,其它学习内容应正常开设。(二)高中阶段信息技术的课程体系内容分析高中阶段是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期,这一阶段要让学生把握信息生活,增强信息能力,理解信息文化。即增加交流与合作的基础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信息技术实践中,在对信息生活认识和理解的过程中,实现信息文化的内化。在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高中阶段与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管理有所不同,这就是高中课程实行学分管理学习经历与学习成绩,所有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于是高中课程的管理形式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更充分的空间。在选修课程设置上,可以不必处处考虑课程内容的“人人学有价值”的问题,适当设置一些向技术分支靠拢的、专门化取向的内容。而这在小学和初中都是无法做到的。在模块内容设计中,采用“主题”式,围绕特定主题,设计相关学习内容。1.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信息技术基础”模块以信息处理与交流为主线,围绕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需求,强调信息技术与社会实践的相互作用。通过本模块学习,力求让学生掌握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基本方法;能够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信息技术交流思想,开展合作,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明确社会成员应承担的责任,形成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围绕模块学习要求,在内容设计上,围绕“信息获取、信息加工与表达、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技术与社会”四个主题而展开。2.选修模块高中课标提供了五个选修模块,这些模块在内容上增加了专业性技能,并对专业知识的技能进行了拓展和深入,为学生将来专业性发展创造条件。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设计旨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算法思想,了解算法和程序设计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能从简单问题出发,设计解决问题的算法,并能初步使用一种程序设计语文编制程序实现算法解决问题。在内容设计上,主要围绕“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程序设计语言初步、算法与问题解决例举”三个主题而展开。算法是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指明了问题的解决过程,是对给定问题解决方案的准确而完整的描述。程序设计语言是计算机实现各种算法的条件,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使用方法,如常量、变量、函数、表达式、运算符、程序结构等,并能编制简单程序。选修2多媒体技术应用,模块设计旨在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认识多媒体技术对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的影响,学会对不同来源的媒体素材进行甄别和选择,初步了解多媒体信息采集、加工原理,掌握应用多媒体技术促进交流并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与方法,初步具备根据主题表达的要求,规划、设计和制作多媒体作品的能力。在内容设计上,主要围绕“多媒体技术与社会生活、多媒体信息采集与加工、多媒体信息表达与交流”三个主题而展开。多媒体是现代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它的运用,在改善人机交互效果、提高信息交流效率、促进合作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直接促进了人们生活质量提升。选修3网络技术应用,模块设计旨在让学生掌握网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技能,掌握网站设计、制作的基本技术与评价方法,体验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带来的变化。在内容设计上,主要围绕“因特网应用、网络技术基础、网站设计与评价”三个主题而展开。网络也是现代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渗透到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各个领域,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方式,形成了“网络文化”,相关技术是公民必备的基本素养。选修4数据管理技术,模块设计旨在让学生掌握数据管理的基础知识和数据库设计的一般方法,学会使用大型专业数据库,初步使用数据库技术管理信息,处理日常学习与生活中的问题,体验并认识数据管理技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影响。在内容设计上,主要围绕“数据管理的基本知识、数据库的建立、使用与维护、数据库应用系统”三个主题而展开。数据管理技术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应用,如搜索引擎就是使用的大型数据库管理技术。随着各类专业型数据库的建立,必将对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在本模块中,数据库技术中的“关系”是一个核心概念。选修5人工智能初步,模块设计旨在让学生初步了解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