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沅水流域旧石器遗址的发现与初步研究_第1页
湖南沅水流域旧石器遗址的发现与初步研究_第2页
湖南沅水流域旧石器遗址的发现与初步研究_第3页
湖南沅水流域旧石器遗址的发现与初步研究_第4页
湖南沅水流域旧石器遗址的发现与初步研究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沅水流域旧石器遗址的发现与初步研究

在过去的10年中,湖南省文物科学院(省博物馆)、常德文物工作队和湖南省西北部各地区的文物部门密切合作,对黎水盆地和元水盆地进行了大量的考古调查、勘探和挖掘,该地区的考古资料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即是对此工作的初步总结与分析。一、地质背景及旧石器类型1987年以前,湖南省的旧石器时代考古发现仅湘南桂阳洞1一处。在87年以前,湖南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是一个薄弱环节。自1987年以来,在湖南湘、资、沅、澧四水流域都相继发现了旧石器分布点,其中以湘西北澧水流域的发现最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其一,旧石器发现地点数量多,分布广。湘西北的大部分县、市均有发现,据1991年4月湖南省旧石器考古学术讨论会上所见材料的统计数,澧水流域发现旧石器遗址已近八十处2,近两年,常德市文物工作队专业人员在沅水下游的汉寿、鼎城、桃源三县又相继发现了十二处3,且沅水下游的旧石器文化面貌与澧水流域十分接近,而与沅水上游的■水旧石器文化类群4差别较大,总计整个湘西北地区的旧石器遗址已逾九十处。其二,时代跨度大。从各遗址所处的河流阶地、石制品所出地层及文化内涵来看,旧石器时代早、中、晚期遗址均有发现。其三,既有数量多的河流阶地遗址,同时也发现有少量的洞穴遗址。其四,文化内涵丰富,文化特征鲜明。有关专家认为澧水流域旧石器在文化面貌上构成一个独立的文化类群4。其五,与哺乳动物化石、打制石器伴出的古人类化石也有发现5。湘西北澧水流域南以武陵山脉与沅水分界,西北接鄂西南山地与清江分界,东临洞庭湖,地势西、北、南三部较高,东部低平,干流上游多高山,在海拔2000米左右,中游多丘陵地区,大部海拔500米以上,下游的临澧、澧县一带多平原地形,间或有丘陵低岗。澧水沿岸阶地表现显著,一般可见一至三级阶地,少数地段尚可见四至六级阶地6。从目前的旧石器发现地点看,遗址主要分布在沿河两岸的一至四级阶地,石制品多出自阶地的网纹红土中。少数遗址为洞穴堆积。近年来,经正式发掘的有津市虎爪山7、澧县鸡公垱7、石门大圣庙8、胡家包8、石家包8、燕耳洞8等,还有不少遗址作过调查或探掘且资料已面世。已见报导的澧县红旗9、龙山岗10、乔家河10、钵鱼山10、猴儿坡11、多宝寺11、万红岭11等遗址。根据沅澧两水流域河流阶地的成因及旧石器地点的埋藏情况的分析,已能确定这一地域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物埋藏于河流的第三、四级阶地,中期遗物埋藏于二级阶地,晚期遗物埋藏于一级阶地。目前发现的湘西北旧石器早期遗址已有多处,正式发掘的有津市虎爪山遗址7。该遗址位于津市市城东4公里澧水下游右岸的第四级阶地,石制品出自第四级阶地的网纹红土中。石器原料均为石英砂岩,石制品类型有石片、石核、砍斫器、刮削器、石球等,整体风格浑厚、粗陋,均为锤击法打制与加工。根据所处地点的地质、地貌判断,其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其文化时代为早期旧石器晚一阶段,系湖南省迄今发现时代最早的旧石器地点。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址在澧水流域发现较多,经正式发掘的有澧县鸡公垱、石门县大圣庙、石家包、胡家凸等遗址。四处遗址都在澧水右岸的二级阶地,石制品均出自二级阶地网纹红土中。以鸡公垱遗址为例,石器均以河床砾石为原料,岩性主要为石英砂岩,次为砂岩、石英和燧石。制作与加工方法均为锤击法。石制品类型有石核、石片、砍斫器、刮削器、尖状器、三棱大尖状器、石球、石锤、石砧等,其中大三棱尖状器最富特色。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经正式发掘的有石门县燕耳洞洞穴遗址5,该遗址于1990年底由湖南省考古所主持发掘。与旧石器伴出的还有古人类化石和哺乳动物化石。石制品类型有石锤、砍砸器、刮削器等。从哺乳动物化石来看,其地质时代为更新世晚期,其文化时代当为旧石器时代晚期。湘西北地区的旧石器遗存时代跨度大,不能将早中晚各时期的遗存笼统地命名为一个考古学文化,但考虑到各时期的旧石器遗存有着共同的文化特征及文化传统,有关专家认为可暂称之为“澧水文化类群4”,这个文化类群的文化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石器均以河床砾石为原料,器形硕大、浑厚、与广西百色、湖北石龙头、安徽水阳江、四川资阳等地的旧石器相比,同属华南砾石石器范畴。其二,岩性以红色石英岩和石英砂岩为主,次为燧石、硅质岩。其三,石器组合有砍斫器、大尖状器、三棱大尖状器、刮削器、石球、石锤、石砧等,大尖状器是澧水流域最具特色的器类,尤其是三棱大尖状器,不仅数量多,而且形式多样,从外形看类似丁村的三棱尖状器,但制作工艺有别,丁村尖状器用厚石片制成,而澧水的则用厚长条砾石制成。其四,澧水旧石器打片和修理方法均采用锤击法,未见碰砧法和砸击法;石器加工以单面加工为主,很少见两面加工的,第二步加工的石器很少。湘西北澧水流域的旧石器文化遗存与邻近的沅水上游旧石器相比,既有共同特征,又有明显差别4,与华北地区及华南其它地区相比,亦显示较大差别。澧水流域旧石器文化以丰富的内涵、鲜明的特征展现在人们面前,为我国尤其是华南地区的旧石器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二、旧石器、动物及文化时代1990年底,湖南省考古所对石门县燕耳洞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洞穴遗址进行了科学的发掘,发现了古人类化石及与古人类化石伴出的十多种哺乳动物化石和少量旧石器5。古人类化石是经吕遵锷教授、吴新智教授鉴定后确认的,化石标本为人类股骨残段,属智人。同出的旧石器有石锤、砍砸器、刮削器等,哺乳动物化石有鼠、猕猴、豪猪、熊、虎、东方剑齿象、中国犀、巨獏、猪、鹿、牛、羊等十多种动物,说明其地质时代为更新世晚期,文化时代为旧石器时代晚期。这一突破性的发现,结束了湖南省古人类化石的空白状况,为研究湖南省内的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及其文化提供了十分珍贵的材料,同时也标志着湖南省旧石器考古的一次飞跃。三、屈家岭文化时期中国城镇建筑遗迹已发现和被确认的屈家岭文化城址一城头山城址位于澧县县城西北约20公里的东溪乡南岳村,在澧水北岸的澧阳平原上。该城址于79年发现,91年12月,湖南省考古所对该城址再次进行了调查和试掘工作,取得了可靠的证据,确认了该城址为屈家岭文化时期的城址12。城址平面呈圆形,直径约310米,由护城河、夯土城墙、东南、西北四门和城西南部的夯土台基组成,保存基本完整。试掘时对该城的西南部城墙进行了解剖,发现夯土城墙建筑在大溪文化晚期、屈家岭文化早、中期依次叠压的文化层之上,城墙内坡又被屈家岭文化晚期、石家河文化早、晚期的文化遗存所叠压。这些地层关系表明了该城址建筑年代上限为屈家岭文化中期,下限为屈家岭文化晚期。城头山屈家岭文化城址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城址之一,它的发现不仅是新石器时代考古的重大收获,也是研究城市发展史的重大收获,对研究新石器时代的聚落形态、经济生活、社会关系及城市发展史有着重要的价值。四、彭头山文化的主要内涵十年前,有人将湘西北的新石器早期文化称为“皂市下层文化”,这种文化遗存于1978-1981年在石门县皂市遗址下层发现,其上层为相当于二里岗期的商代文化层。当时也有人称皂市下层遗存为“前大溪文化”。自1984年开始,湖南省组织文物普查,在湘西北澧阳平原一带发现一种较石门皂市下层文化更原始的文化遗存13,其中以彭头山遗址采集的遗物最丰富。1988年冬由湖南省考古所主持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对该遗址的文化内涵和特征有了更详尽更清晰的认识,不少学者认为这种遗存从文化内涵、时间范畴和地域分布来看,已经构成一种独立的考古学文化,何介钧先生称之为“彭头山文化”14。彭头山文化的分布范围14,从目前的发现来看,只在澧阳平原一带澧阳平原介于武陵山脉与洞庭湖盆地之间,由澧水及其支流渫水、涔水、澹水冲积而成,海拔40米左右。属于彭头山文化的遗址有澧县大坪乡彭头山、李家岗14、彭家厂镇的下刘家湾14、梦溪镇的八十垱14、肖家岗14、涔南乡的黄麻岗14、胡家坟塔14、大堰垱镇的曹家湾14等近十处。这些遗址大多处于高出平地5至10米的台地上。彭头山文化的年代13,通过对彭头山遗址的碳十四测定,T14②层距今7815±100年,T14⑥层距今7945±170年,推测绝对年代为距今8200-7800年之间。因此,这是迄今长江流域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存,早于长江中游的皂市下层文化和下游的河姆渡文化,可能与中原的裴李岗文化的最早年代相当13。彭头山文化的主要内涵表现在聚落遗存、陶器、生产工具、稻作农业等方面。彭头山文化时期。原始聚落已经形成。在遗址南区发现的聚落遗存有住址、墓葬、灰坑三类、还有一些零星分布的柱洞。这些布局表现出一定的规律。大型居室面积约50平方米,房基底部铺垫黄砂土,柱洞还采取防潮措施。墓葬与灰坑位于居室周围。墓坑小而浅,有方形、长条形、圆形和不规则形等数种,多二次葬,一次葬发现较少,二次葬与一次葬在随葬器物组合上有别,前者多随葬日用陶器,或完整、或残破,数量在1-4件不等,后者随葬石质装饰品。彭头山文化的陶器没有明显的夹砂陶和泥质陶的区别,即使有少量砂粒亦不是有意掺入的,陶土中的掺合料为稻壳、稻谷或其它有机物的现象普遍,因此陶胎多呈黑色或深灰色,但内、外器表全部为红色,可能与涂陶衣有关。大多数器物饰绳纹,其他装饰有剔刺纹、戳印纹、刻划纹以及镂孔、花边等,另外痂瘢纹数量也较多,由大小形状各异的疙瘩组成,酷似痂瘢,主要施于深腹罐上。制陶方法原始、粗糙,小型器物多直接捏塑成形,较大的器物多用泥片贴塑成形,也有许多器物两种方法兼用。胎壁普遍较厚,尤以器底为甚,器物大多整体歪斜,器表凹凸不平、口沿呈波状起伏,内、外表常有刮削、抹平、打磨的印记。器类主要有多种形制的深腹罐、双耳高领罐、盘、钵、釜、支座、碟、盆、三足罐等,造型简单,没有固定形态,许多器物间的差异也不明显,普遍特征为圜底,无沿、厚胎、厚底。彭头山文化的生产工具目前所发现的主要是打制石器,多用砾石作原料,器类有刮削器、砍砸器。另外还有一些小型燧石器,型制有薄石片和刮削器等,彭头山文化还发现了数量较多的石质装饰器,为石棒,管、珠一类的装饰物,磨制精细,形态规整,一面或两面对穿孔,最长的近2厘米。可见当时磨制,钻孔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五、国际上的稻作农业证据及相关规定近几年在湘西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彭头山文化各遗址出土的红烧土和陶片中普遍发现稻作遗存,特别是陶片中夹有大量稻壳和稻谷,说明陶土中的稻作遗存并不是制陶过程中偶然混入的杂物,也不是只出于某种目的而粘附在陶器表面的,应是有意识地将稻壳作为主要掺合料。通过用显微镜对彭头山遗址陶片的断面观察,发现陶胎中有大量稻壳、稻谷和稻壳碎屑,呈蜂窝状层层交错叠压。彭头山发现稻作遗存不仅是中国稻作农业的最早证据,也是现阶段世界上最早的稻作资料之一,无疑对稻作农业发生与发展的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15。关于长江中游稻作农业起源的研究,安志敏先生在86年指出16:“长江中、下游可能属于栽培稻的起源中心”。当时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稻作资料尚未发现或尚未公布,人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长江下游,现在中游早期稻作遗存的发现证实了安先生提出的推论。裴安平先生对彭头山文化的稻作遗存作了细致的研究工作,而且提出了彭头山的稻作遗存应当属于人类稻作农业的证据15“其一,彭头山遗址本身是一处具有相当规模的定居聚落,而且周围较平坦开阔的地形及自然环境也有利于稻作农业的形成与发展。其二,彭头山文化中,碳化稻壳的发现并不仅限于某一孤立的地点,而是形成了实际的分布区域。其三,其陶胎中夹有大量的稻壳,表明并非偶然混人的杂物,而是有意识地掺合的。其四,即使今后的鉴定确认彭头山等遗址的稻谷有某些接近或属于野生稻谷的特点,也难以排除它们属于人工栽培的事实。我国河姆渡所见稻作农业的规模及其成熟性均强烈暗示,在此之前,至少长江流域的稻作农业已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展过程,正因此,彭头山文化稻作遗存的发现证实,在长江中游地区,人类稻作农业的历史完全能上溯到新石器时代早期”,这就意味着无论是长江中游或者下游都应该是中国最早的稻作农业区。华南农业大学的向安强先生在裴安平先生提出的证据的基础上,又指出:近年来长江中游的洞庭湖区发现相当数量的旧石器遗址,分布在河流的二、三级阶地或澧阳平原的一级台地和低岗,表明了旧石器时代中期的人类已离开洞穴,来到平原边缘的丘陵地带,到旧石器晚期时,又从丘陵地带步入平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