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婚姻关系纠纷的几条救济途径_第1页
一起婚姻关系纠纷的几条救济途径_第2页
一起婚姻关系纠纷的几条救济途径_第3页
一起婚姻关系纠纷的几条救济途径_第4页
一起婚姻关系纠纷的几条救济途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一起婚姻关系纠纷的几条救济途径起婚姻关系纠纷的几条救济途径----兼论新婚姻法无效婚姻制度之不足

发布日期:2021-04-29作者:徐涛律师

朱某是一位下海闯荡多年的女子,创造了不菲的财产,离异后与赵某相识,通过几年的接触,朱某逐渐发现赵某品行有问题,遂向其提出分手,赵某不甘心,遂于2021年年初向某市a区法院提起离婚诉讼,要求分割共有财产80万元,a区法院对在名义上是朱某的财产(房产和小车)作了诉讼保全,朱某非常惊讶和气愤,因为她从未亲自同赵某去办理结婚登记,经调查,发现赵某向法院提交的结婚证(落款日期为1999年10月15日)有许多纰漏:(1)无编号;(2)署名有出入;(3)身份证号码错误;(4)钢印不完整,未将钢印号码盖上;(5)发证的婚姻登记机关不在双方户口所在地;(6)发证机关没有婚姻登记档案。据此,朱某认为,结婚证是赵某通过非法途径获得的,违背了法律规定,双方的婚姻关系是无效的,要求a区法院驳回赵某的起诉,而a区法院则认为,该案涉及婚姻登记行政行为,应当通过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途径解决,朱某遂向位于b区的婚姻登记机关提起行政复议,后者却以2021年颁布实施的《婚姻登记工作暂行规定》第四十六条为由不予受理,于是朱某又向b区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该结婚证,b区法院认为,婚姻关系纠纷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纠纷,a区法院可迳行审理裁判。[审判]朱某通过多方交涉,促使b区婚姻登记机关撤销了结婚证,并宣布婚姻关系无效。a区法院据此裁定驳回赵某起诉,赵某不服上诉,二审法院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评析]

一、法律溯及力问题

朱某与赵某的结婚证登记时间为1999年,婚姻关系纠纷产生时间为2021年,其间我国婚姻法律法规均作了修改,在法律适用上就涉及到了法律的溯及力问题。

我国民商法律坚持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依据这一原则,2021年修改后的《婚姻法》、2021年颁布实施的《婚姻登记办法》、《婚姻登记工作暂行规范》等有关婚姻的法律、法规就不应适用于该起婚姻关系纠纷,后者可适用的法律、法规主要是:1980年的《婚姻法》、1994年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等。因此,b区婚姻登记机关以2021年《婚姻登记工作暂行规范》第四十六条为由拒绝受理朱某的行政复议申请是不合法的(该条规定,除受胁迫结婚之外,以任何理由请求宣告婚姻无效或者撤销婚姻的,婚姻登记机关不予受理)。

二、法律关系种类的认定

理论界通说认为,法律关系是法律在调整人们行为的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法律关系是以法律为前提而产生的社会关系,根据不同的标准对法律关系有不同的分类,按照法律关系主体的法律地位是否平等可分为:平权型法律关系与隶属型法律关系。

平权型法律关系,是存在于法律地位平等的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所谓法律地位平等,指的是当事人之间没有隶属关系,也就是既不存在职务上的上下级关系,也不存在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据职权而支配对方的情形。这种平权型的法律关系以民事法律关系最为典型。朱某与赵某是该起婚姻法律关系的主体,依据1980年《婚姻法》的规定,两人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是民事法律关系,因此,他们之间的婚姻关系纠纷是民事纠纷,可通过民事诉讼处理。隶属型法律关系是一方当事人可依据职权而直接要求他方当事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法律关系。隶属型法律关系存在于具有职务关系的上下级之间,也存在于依法享有管理职权的国家机构和其管辖范围内的各种主体之间。行政法律关系是典型的隶属型法律关系。本案中,婚姻关系纠纷的一方当事人在向婚姻登记机关申领结婚证时,婚姻关系纠纷当事人与婚姻登记机关之间的法律地位是不平等的,婚姻登记机关在决定是否颁发结婚证明时,依据的是婚姻行政法律法规,而无须征得结婚当事人的同意,因而双方间是行政法律关系,因此,该起纠纷可通过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途径解决。

综上,该起婚姻关系纠纷有三条救济途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民事诉讼。a区法院和b区法院的主张都是片面的。

三、行政复议

朱某可以向b区婚姻登记机关申请撤销《结婚证》,并宣布其与赵某的婚姻关系无效。1994年2月1日民政部颁布实施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以下简称1994年《管理条例》)第十二条规定,申请结婚的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登记机关不予登记:(1)未到法定婚龄的;(2)非自愿的;(3)已有配偶的;(4)属于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的;(5)患有法律禁止结婚或者暂缓结婚的疾病的。第二十五条规定:“申请婚姻登记的当事人弄虚作假,骗取婚姻登记的,婚姻登记机关应当撤销婚姻登记,对结婚、复婚的当事人宣布其婚姻无效并收回结婚证,对离婚当事人宣布其离婚无效,并收回离婚证,并对当事人处以200元以下的罚款。”本案中,一方当事人到不是任何一方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了结婚证,后者出现身份证号码错误等诸多纰漏,纠纷发生时婚姻登记机关朱、赵两人的档案也没有,事实与证据说明了:朱、赵之间的结婚属于非自愿,是一方当事人弄虚作假,骗取婚姻登记的行为,完全违背了1994年《管理条例》的强制性规定,因此,b区婚姻登记机关最后撤销了《结婚证》,宣布其婚姻无效的作法是正确的。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民政部颁布实施的《婚姻登记工作暂行规范》第四十六条将胁迫结婚外的其他任何理由都拒之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门外,因而类似于本案受蒙骗或欺诈而登记结婚的当事人便少了一条快捷有效的救济途径——行政复议,这不能不说是建立的新无效婚姻制度的一个遗憾。

四、行政诉讼

朱某可以向b区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申请撤销b区婚姻登记机关颁发《结婚证》这一具体行政行为。

1980年婚姻法第七条规定,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本案中,一方当事人未到场,b区婚姻登记机关就颁发了朱、赵两人的结婚证,这一具体行政行为明显地违反了婚姻登记的法定程序,b区法院可以依据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判决撤销b区婚姻登记机关颁发结婚证的行为。

五、民事诉讼

朱某可直接向受理离婚案的a区法院申请宣布朱、赵之间的婚姻无效。

前面已介绍,朱某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了较丰厚的财产,在诉讼中,a区法院对其小车和房产进行了查封,如果a区法院以离婚形式来审理朱、赵两人的婚姻关系纠纷,那么,上述财产就要拿出相当一部分当作夫妻财产分割,赵某就可得到一笔可观的财产,这不是朱某想看到的结果,也是她提出无效婚姻请求的内在动力。但a区法院对朱某这一请求未予理睬,而是让朱某寻求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途径解决,原因是a区法院在民事诉讼中就如何审理该起纠纷在适用法律上遭遇尴尬,其尴尬之处来自1980年婚姻法及有关司法解释与民法通则及1994年《管理条例》之间的法律冲突,a区法院在发生冲突的法律面前显得无所适从,未有所作为。

1994年《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将早婚、未登记婚及骗取结婚证等情形规定为无效婚姻,据此,有学者认为,我国无效婚姻制度已经确定,但作为上位法——1980年婚姻法却没有无效婚姻规定的只言片语,并且,在1989年11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如何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1989年《若干意见》)中,将骗取婚姻登记认定为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之一,进一步排斥了无效婚姻制度在我国婚姻司法实践中运用的空间,因此,在对骗取婚姻登记而导致的婚姻关系纠纷中,1994年《管理条例》与1989年《若干意见》之间发生了直接的法律冲突,前者确认婚姻无效,后者默认婚姻有效,在发生的冲突的法律面前,法官不应茫然失措,无所适从,而应理性分析冲突法律各自的效力,寻求立法的内在逻辑和精神,恰当地适用法律,笔者就此试作如下分析:

(1)从立法角度看,最高人民法院只是最高司法机关,而不是立法机关。2021年3月15日全国人大通过的立法没有授权最高人民法院可以立法,只是在第四十三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可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法律解释要求。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第二项规定,凡属于法院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法令的问题,由最高人民法院进行解释。笔者认为,将骗取婚姻登记认定为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是一条创设的法律规范,而不是具体运用法律、法令的问题,在与有立法授权的1994年民政部颁布实施的《管理条例》发生法律冲突时,应优先适用后者。

(2)按照后法优于先法的法理原则,1994年《管理条例》优于1989年《若干意见》,因此,应优先适用1994年《管理条例》。(3)1986年4月12日全国人大通过的民法通则第二条规定,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第一百零三条规定,公民享有婚姻自主权,禁止买卖、包办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第五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以及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的民事行为无效。本案在适用法律中,在1980年婚姻法没有无效婚姻规定的情形下,按照后法优于先法的原则,应优先适用民法通则,民法通则将公民之间的人身关系纳入其调整范围,而婚姻关系是典型的人身关系。本案中一方当事人骗取结婚证的行为既违背了对方的真实意愿,也违反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应依据民法通则第五十八条规定,认定朱、赵之间的婚姻关系无效。

结束语:该起婚姻关系纠纷当事人有三条救济途径可以选择: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在这三条救济途径中,似乎民事诉讼这条给法官带来了较多的困惑和难题,这是婚姻立法的滞后性、缺乏协调性所导致的,要解决这些难题,走出这种困境,法官要有较强的法律思维能力才行。

最后笔者认为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婚姻法设立无效婚姻制度无疑是个巨大的进步——该法第十条规定,重婚、近亲婚、疾病婚、早婚为无效婚姻;第十一条规定胁迫婚为可撤销婚姻。然而,未将同属于非自愿婚的欺诈婚列入其中,这一立法作法与其他许多国家立法不同,不能不说是新婚姻法留下的一个缺撼,如果类似于本案的婚姻关系纠纷发生于新婚姻法实施之后,又该如何去处理。限于篇幅,本文对此问题不予展开探讨。

第二篇:土地补偿费分配纠纷的救济途径1土地补偿费分配纠纷的救济途径

土地补偿费分配纠纷的救济途径

随着城市建设和城镇开发的加快,大量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被国家征收,不少农村集体组织因此获得巨额征收土地补偿费。在处理土地补偿费分配问题上,有些村委会将补偿费用于兴办集体企业,有些将补偿费存入银行获取利息,有些将土地补偿费用于招待费支出,有的甚至将土地补偿费出借谋取非法利益,直接分配给村民的不到5%。2021年10月21日国务院发布了(2021)第28号《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土地补偿费主要用于被征地农户的原则,制订土地补偿费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分配办法。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将征地补偿费用的收支和分配情况,向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公布,接受监督。农业、民政等部门要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征地补偿费用分配和使用的监督。”从此,土地补偿费用于“集体”的原则被解禁,同时确立了主要用于“被征地农户”的原则,土地补偿费分配成为今后村委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土地补偿费是村民获得土地补偿的主要来源。由于村级干部的法律意识淡薄,造成土地补偿费大量流失,引发村民与村委会、村民与村民、村民与乡镇政府的大量纠纷发生,主要三大类:

一、村民不平等待遇侵权类纠纷

(1)侵犯“男到女家”落户及其所生子女的平等分配权纠纷;

(2)侵犯未迁出户口“外嫁妇女”及其子女的平等分配权纠纷;

(3)侵犯离婚后没迁出户口或再婚子女入户的平等分配权纠纷;

(4)侵犯由外村迁入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平等分配权纠纷;

(5)侵犯在校大中专学生的平等分配权纠纷;

上述集体组织成员在村委会制定《农村集体组织分配土地补偿款方案》时往往被少分配甚至不分配,他们的平等分配权被限制或者剥夺,属于典型的民事侵权纠纷案件。

二、土地补偿费被有关单位截留侵权类纠纷

(1)村委会截留村民小组土地补偿费纠纷;

(2)乡镇政府截留村委会或村民小小组土地补偿费纠纷;

三、是否分配土地补偿费纠纷

土地补偿费是否分配纠纷往往发生在村民与村委会之间,村委会在收到土地补偿费后,有的明确决定不分配土地补偿;有的决定分配比例;有的全部分配。

征收土地补偿费分配纠纷自2021年9月1日起正式纳入法院受理范围,结束了长达20余年的理论、司法的争议。上诉纠纷案件均可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最高人民法院(法释[2021]6号)《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二十四条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可以依照法律规定的民主议定程序,决定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分配已经收到的土地补偿费。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时已经具有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人,请求支付相应份额的,应予支持。但已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备案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地方政府规章对土地补

偿费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分配办法另有规定的除外。”凡农村集土地补偿费分配纠纷的救济途径体组织成员,因征收土地补偿费分配问题与村集体发生纠纷而起诉到人民法院的,只要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的受理条件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依法妥善处理农村征收土地补偿款分配纠纷,保护当事人,尤其是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处理农村土地补偿费分配纠纷时,除了正确适用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外,还要注意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充分尊重农村集体组织的自治权

人民法院处理农村土地补偿款分配纠纷时,不能轻易否定农村集体组织的分配方案,更不能直接代替农村集体组织作出分配决定。因为,农村集体组织是依法成立的村民自治组织,代表村民管理集体的财产,是村民集体意志的体现。所以,农村集体组织按照民主议定的原则,经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而作出的分配决定或方案,只要不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禁止性规定,不与法律、法规和政策相抵触的,人民法院应当尊重集体组织的自治权。如果农村集体组织的分配原则、办法、决定和方案有侵害村民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纠正,依法作出公正合理的判决。

2、必须贯彻村民待遇平等的原则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属村民集体成员共同所有。所以,来源于农村集体组织所有的土地等自然资源的收益,属于全体村民,也就是说农村集体征用土地补偿费是对全体村民集体成员的补偿。土地补偿费的分配,如果没有法律的特别规定,就应由享有村民待遇的全体村民共同平等参与分配。但是,应当注意的是,平等分配不等于平均分配,而要结合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原则,公平做出处理。

3、注意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原则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法律原则。当前,虽然法律上规定妇女与男子享有平等的权利,但实际生活中还存在某些妨碍妇女行使平等权利的消极因素,侵害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在农村土地补偿款分配纠纷中,受侵害的主体多为妇女和儿童。所以,处理农村土地补偿款分配纠纷时,要注意贯彻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法律原则。强化对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的司法手段。确保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财产权利和待遇。要依法坚决纠正各种重男轻女、歧视妇女、对妇女实行不平等待遇、侵害妇女合法权益的错误作法。

正确妥善处理农村土地补偿费分配纠纷,促进农村社会更加文明、进步和稳定。村民在依法争取土地补偿分配权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起诉条件必须符合民诉法规定的立案条件

法院立案受理的范围即是当事人诉权的范围,人民法院立案受理民事案件的基本法律依据是民事诉讼法第108条的规定,具体包括:(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2)有明确的被告;(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的管辖。如何把握“当事人适格”是一个疑难问题。民事诉讼法规定“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另外,在被告的要求上,民事诉讼法规定为“明确的被告”,因此在审查起诉状中不要过于拘泥在是否存在“告错人”的问题。是否“告错人”应在立案受理之后由审判庭来审查决定是否该驳回其诉讼请求(注意不是驳回起诉),立案庭只能要求起诉人在诉状中有明确的被告。要注意审查原告诉请的利益是否为法院所保护利益。由于立案审查只能是程序审查,而不是实体审查,故我们不能就利益的正当性进行审查,而只对利益的性质进行审查。民事诉讼法第108条规定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即是“诉的利益”的体现。法院保护的利益

应根据三个条件来衡量。(1)法律条件,即法律规定的保护范围,主要集中在民事诉讼法第111条规定的不予受理7种情况,除此7种情况则为法律规定应予受理的情况;(2)政治条件,对一些涉及政治敏感问题、不宜由法院审理的案件则不予受理,这是由法院为统治阶级的国家机器的政治体制理论所决定;(3)能力条件,对一些明知法院受理后,因无相关法律规定或因审判资源有限,无法审理或执结的案件不予受理,这是由审判机关现阶段的力量所决定。第

2、

第3款条件虽然与法律规定的精神不甚相符,但在目前的政治体制及司法条件下,也是实践中的不得已的做法。

二、《土地补偿分配方案》制定的主体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可以依照法律规定的民主议定程序,决定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分配已经收到的土地补偿费。”这里规定三个权利主体,一是集体经济组织,目前全国大多数村没有设立集体经济组织,一般在生产大队撤消后没有建立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二是村民委员会,全国范围内由于村委会的成立代替了原集体经济组织的作用,行使土地管理权,代表集体经济组织领取土地补偿费,是目前土地补偿费纠纷的主要诉讼主体;三是村民小组,某些地方没有打破原生产队的土地界限,由村民小组管理土地或行使土地发包权,土地补偿费由村民小组领取土地补偿费,土地补偿分配在本小组范围内进行,因此村民小组可以成为制定土地补偿分配方案的主体和诉讼主体。

三、“已经收到”土地补偿费是制定土地分配方案的前提条件

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在制定《土地补偿分配方案》时,必须是已经收到了政府支付的土地补偿费,否则《土地补偿分配方案》没有效力。

四、《土地补偿分配方案》是村民起诉的前提条件

村民权利被侵犯的标志是《土地补偿分配方案》如果《土地补偿分配方案》没有制定、未通过或未实施则不构成侵权,村民就没有起诉的条件。

五、批准《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之日是确定分配资格的时间界限

《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经国土部门公告后,在法定时间内报请同级政府批准后执行,有权参加土地补偿费分配的村民资格确定的时间界定,明确规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日已经具有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人。

六、当地政府对《土地补偿费分配办法》另有规定从其规定

已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备案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地方政府规章对土地补偿费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分配办法另有规定按其规定处理。因此,各地村民在争取土地补偿分配权时注意当地政府的有关规定。目前,山西省已经出台了土地补偿费分配办法,其他省市正在制定中。

土地征收法律维权中心主任律师阎凤翥

第三篇:提高班主任工作成效的几条途径提高班主任工作成效的几条途径

提高班主任工作成效的几条途径

文/卞玉牛

作,感慨良多,在工作中归纳出几条提高班主任工作成效的途径。

一、在班主任工作中权衡放权与收权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主任,可以说最大的主任,也可以说是最小的主任。班主任管得都是一些小事和琐事,所以说班主任是最小的主任。班主任是最大的主任,因为班主任若是有权威的话,班主任就是一个班级上的“皇帝”。皇帝搞得是专制,而社会在进步,我们现在要讲民主,要讲民主与集中。所以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要讲究放权,但是我们还要注意尺度,在放权的同时该收的权力还是要收。

1、放权给学生的同时还要有制约学生的措施

魏书生当班主任,他们班上百条的班规班纪,没有一条是他定的。他们班的习惯: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时时有人干。魏书生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博大精深,概括起来两个字:商量。与

学生商量班级大事实际上就是放权给学生,学生自己制订的班级公约,值日生安排,寄宿生管理规定,课间操管理,自习课管理规定等等。学生也乐于去参与班级的管理,这让他感觉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

学生制订的这么多的规定,当然是学生自己去执行,这就是班主任的放权。学生自己制定的规定,又是自己去执行,当然很卖力。但是也不排除有的学生在执行的过程中了会出现偏差,这个时候你班主任就要收权。收权不是不让学生去执行,而是执行的过程中要有制约措施,要制订完整的管理体制和监督制度。管理要有人去执行,执行人应该有人去监督,环环相扣。如班长的工作绩效可以通过全班学生的投票来表决。

2、与任课老师协同作战

班级任课老师也有教学与教育双重职责,班级上的事务要及时与任课教师沟通。任课教师知道班级上的具

体的情况,不管是年轻教师还是资深教师,都乐于与班主任课一起来管理班级。

开家长会,任课教师和班主任一起作为班级的管理者一起发言,会后,也请家长与课任教师个别交流,这样增加课任教师和家长的沟通,使得家长和课任教师的距离也近了,也提高了任课教师在班级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率(有班主任效应一说)。

当学生出现问题,教师与学生交流时,也要放心教师与学生交流,当然,你班主任自己也得参与。我们班在2021年的高考中取得了二十六人达二本线的学校历史纪录,与每一位教师参与班级的管理是分不开的。

二、开好每周的班会课

班会设计、操作、评价的“原理”有且只有一个:

为学生提供他们需要的德育服务。

班会课作为德育的一条重要途径,班会课的开设要有计划,有序的开班会的根本理由是学生的发展是有阶

段性的。要根据班级的长期计划和近期计划来制订班级的班会课的内容,然后就学生的知情意行等方面的要求来征求学生的意见进行安排。每个学期之初,我都根据学校的规定,制订一个完整的班级工作计划,工作计划中最重要的就是班会课的内容。在特殊的阶段也对班会课的内容,及时地进行增减。

班会要开得有个性。我想,班主任带班,就要带出一个有特色的群体,这个群体要与众不同,平时,似乎不显眼,但到了上阵的那一刻,班主任一点火,这个班就要燃烧起来。火种就是班主任的思想,班主任思想是在班会课及时地得解读。班主任根据自己和班级的实际情况,遵循教育规律,确立自己适合于学生的有个性的班会主题。

班会课要有充实的内容,有的班主任开班会课就是把学校布置的任务,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念一下。或者说就是把班上发生的问题,把学生数落一番,有时为了显示权威,还在班上瞪

着眼睛,粗着嗓门儿骂一通。且不说自己丑态,这样的班会会使遵守纪律同学更胆小,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而违反纪律的同学呢,因为是在班级上这个大环境下,受到的批评也没力度。若是确定一个主题,让学生围绕主题展开讨论可能更有效。或者让学生留心班上的问题,把突出的问题作为一节班会课的主题,这样也更有针对性,可以提高班会课的效果。

三、充分利用学生集会和班级的集体活动

每周的升旗仪式就是对学生进行爱中主义教育的最好的途径,班主任也要做好表率,学生同样会受到感染。学校的运动会更能增加班级的凝聚力,这也说明我们学生有很好班集体荣誉感,利用这样的机会对学生进行教育,比开十次班会还要好。比如我们学校最近进行了广播操比赛,平时学生做操总是很随便,但是在比赛时个个精神抖擞,动作一致,还统一了服装。回到教室我

就及时地用我们校长的一句话表扬学生。我们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学生听到校长这样表扬他们,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知道这掌声是学生献给自己的。第三节后数学老师跟我说,这一节你们班是不是有什么喜事,学生今天听课特别认真。

还有学校在学校“一二·九”活动期间,我们班有一位成绩不好,但是一直想尽办法表现自己的女生,参加了活动。平时也看到了她有一点组织能力,所以就把任务交给她。但对她并不放心,就和她约法三章:一是要组织好活动,二要活动在课余时间排练,三是自己的学习不能落下。果然,在活动期间,上课认真了,作业完成得更好,活动也得奖了。近一段时间学习一直呈上升趋势。前几天我找她谈心,问她怎么有这么大的变化,给我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想更好地表现自己。学生成功后的喜悦,有时的作用是无穷的。

抓住时机进行教育,往往就是

事半功倍。

四、和家长多沟通,并能获得家长的援助

要想及时地获得家长的援助,平时就得与家长多沟通,家长的作用无非两个:给孩子物质帮助;用家长的身份教育孩子,延续和巩固学校教育。孩子有了问题,要尽量给家长以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再例如,帮家长订立一个关注孩子细节、养成习惯的计划。给了家长科学的教育方法,请家长去唱戏。当然计划的层次是不同的。象我们农村中学,家长的水平是参差不齐的,有时家长是一个字也不认识,所以一旦知道这样的情况,家长来了我都要帮助家长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家长很感激。其中最清楚的就是我上一届学生,有位家长来了说他儿子看什么书,他说不识字不知道,我就拿了一本我们的教材与一本小说对比,从形式让他加以鉴别。事后对我很感激,就连儿子大休在家的喜怒哀乐,也打电话告诉我,从此,这个

学生喜欢看小说的习惯也改了,更不敢带到教室里来看,学习成绩也突飞猛进,最终也考上了大学。

好的情况要告诉家长,学生不好的情况告知家长时要讲究方法,一旦学生出现问题要及时地和家长取得联系。不要错过处理事情的最佳时效,也许还能最快从家长那里获得援助。

班主任和学生要建立一种新型关系,班主任要从“独奏者”过渡到“伴奏者”,在工作中要各种手段齐上。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时时有人干。让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正面作用发挥到极致。

第四篇:浅谈个性化作文指导的几条途径浅谈个性化作文指导的几条途径

济南市十亩园小学

陈莉

前苏联著名的当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比人的个性更复杂,更丰富多彩的了。”是啊,由每个丰富多彩的个性产生出来的精神火花,应该是千姿百态,绚丽夺目的。珍视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和培养具有独立个性的人应当成为现代教育的特征之一。

作文是最富有个性的学习和创造活动。一个人的写作过程,往往集中了自己全部的生活体验、情感等,可以说,作品是极具个性的精神产品。而在当前的作文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着虚假编造、程式化等现象,这是一个难以回避的事实。其形成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其中作文教学过分压抑学生个性,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造意识,是问题的本质。基于以上认识,笔者在“指导学生个性化作文的途径”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现浅谈如下。

一、选材求真——学生个性作文的基石与灵魂

选材求真,体现在作文中就是要求学生“写真实的话、记真实的事、做真实的人”。只有真实的人,才有真实的个性,才会写出真实有个性的作文。可以说,真实是个性和创造的基础。每个学生面对外部世界而感应的内心世界,总是与众不同而且多变的,启发学生写出来,就会出现与众不同的内容、构思,形成有个性的作文。

(一)引导学生重视自己的内心感受,捕捉自己心情的瞬息变化,把握自己喜怒哀乐的情绪,写成作文,就能独具个性。

记得执教六年级时,指导学生写基础训练3作文《一件难忘的事》。指导课上,我分析了写作要求以后,布臵学生说说自己选的写作材料,许多学生想了半天后讲了诸如“拾钱包、让座、帮人搬煤”等事情。我抓住时机问学生:“想了半天才想起来的事,能算是难忘的事么。”学生明白了,只有留下很深的印象,几年后还能清晰记起来的事情,才能算是难忘的事。此时,我因势利导,拿出自己的“下水文”《吃一堑长一智》读给大家听。在这篇作文中,我叙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在我上小学五年级时,曾经有一次经不住零食诱惑,从妈妈口袋里偷偷拿走了五角钱。那时候,五角钱可以买到一大堆菜,够一家人吃好几天的。妈妈一个月工资只有四五十元钱,五角钱对于她来说还是挺重要的,自然她就发现少了五角钱。妈妈在吃晚饭时讲了这件事,我听到了不禁非常害怕,唯恐妈妈发现是我拿的而训斥我。于是小小的我自作聪明,将那五角钱悄悄放到了碗柜里,希望妈妈发现了不再追究。现在想起来,我当时的想法是多么天真呀。出乎我的预料,妈妈拿到了钱,竟没有再提到这件事。几天后,我的心情也慢慢平静了,但我从此发誓,再也不干这种事了。这儿时发生的事已过去整整20年,至今想起来还历历在目,可谓刻骨铭心。当我读完自己的作文时,教室里异常安静,大概同学们都在思索自己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经历。最后,我用高昂的语调说:“陈老师不怕揭自己的短处,因为陈老师可以骄傲的说,当我勇敢的将这件不光彩的事说出来以后,我的心灵就得到了净化,我觉得这个短揭得值。”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然后,我进而指导学生各自选材。这次作文,同学们的选材几乎没有雷同的,而且许多文章写出了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有愧疚,有歉意,有自豪,有激动……文章各具特色,可谓个性鲜明。

(二)引导学生观察真实的外部世界,从中寻找作文的源泉。不要让学生说没有真实体验的套话,说迎合别人的奉承话,甚至说假话。要鼓励学生反映生活本色,写出原汁原味的社会生活。因为只有反映生活本色的选材才是富有个性的选材。

记得有一次,我指导一位同学参加“小红花”征文比赛。这位同学交上了3篇作文,让我帮她修改、润色。我感觉她的3篇作文都平淡无味,便试探性地问她还有别的选材吗。她摇摇头,轻声说没有了。我启发她说:“我倒有一个素材,你可以试试。我是从我爱人炒股这件事受到的启发,你能不能试着去炒一次股,然后写一篇作文。”她一听来了精神,因为她的爸爸也是一个“股迷”,完全可以向她的爸爸请教。一周以后,她真的交上了一篇新作。在作文中,她真实地描写了自己每一次走进股票交易大厅时的兴奋心情,以及自己如何买到200股“济南百货”股票,如何在三天之内赚到100元的过程。由于是自己亲自经历的事情,她的作文处处流露出真情实感,没有一句假话、空话。我为她加上了一个响亮的文题《股市潇洒走一回》,并写上了几句点评。这篇文章荣获了济南市“小红花”作文活动的一等奖。应该说这主要得益于选材的独特,以及文章所具有的鲜明的个性。

二、写作求异——学生个性作文的支点

求异,体现在作文教学中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就同一题目写出与众不同的作文。为此我专门开设了“作文创意课”。在课上,我努力把学生放飞到创新的天地里,给他们撑起一片亮丽的天空,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从而写出一篇篇充满个性的文章。

(一)看物想象

习作时,我有意识的出示一些物品给学生直观刺激,引导他们看物件、想联系、构环节、写文章。

如。出示一本荣誉证书,让学生给它以生命,与它对话,并围绕它想象故事情节,进入故事角色,让学生编写有趣的故事。

(二)听声想象习作时,借助录音机播放事先录好的各种声音。如:掌声、笑声、风声、雨声……让学生根据这些声音之间的关系,想象当时的场面,想象事情发生时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继而,独立命题,构思成文。

(三)未知想象

为了开启学生创新的大门,我常引导学生写一些对未知世界的想象作文。如《假如我是》、《××年后的学校》等。这类题目趣味性强,便于学生展示自我,促使他们想人之未想,言人之未言,从而写出有个性的文章。

(四)给材料想象

给学生材料,让学生先动手,按自己的意愿加工制作,然后再写出具有个性的作文。如发给学生一张彩纸,布臵学生随意折叠,折好后,看着写出作文。有的学生折出了小飞船,想象着自己乘着小飞船在宇宙翱翔;有的学生折出了千纸鹤,想象着把它送给了远方的奥运健儿……千姿百态,独具特色。全班作文几乎没有雷同的,真正突出了学生的个性。

三、修改求实——学生个性作文的强化与延伸

指导学生写出富有个性的作文,应该贯穿于整个作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提起修改作文,长期以来都是由学生写完作文后,交由教师批改作文,教师根据自己对学生文章的认识、理解,主观的加以批注,或增删、或改动,完全不去考虑学生的个体要求和个性特点,因此往往是教师费力不讨好,学生根本不予理睬,也就更谈不上按老师的提议去修改作文了。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写作个性遭到压抑,因此而不愿去修改自己的作文,这样的作文情绪,怎么能写出有个性的好文章呢。针对这一问题,《小学教师学科基本功》一书提出“教师要改进作文批改方法。¨¨¨要把作文的批改权还给学生。”2021年4月颁布实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版)》更是明确指出:“批改要尊重学生的原意,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认识到这一点,在作文教学中,我力求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自主修改自己的作文,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

(一)尊重学生的写作意愿,是促使学生写出个性作文的好办法。

应当看到,每个学生在确立写作内容、行文方式、表达方法时都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想写什么,不想写什么,想怎样写,不想怎样写,学生有充分的权利。尊重学生的个性,就应当尊重学生的这种权利。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应将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位臵上,倾听学生的心声,久而久之,学生才乐于将自己的真实世界呈现在教师面前,写出一篇篇充满个性特征的好文章。

(二)多表扬少批评是促使学生写出个性作文的催化剂。教师大力褒奖成功学生,意在以学生的成功启迪学生该怎么写。每次讲评,我都要选出优秀习作,向大学介绍,组织学生观摩学习,评出最佳作文。评选的主要条件就是作文要有与众不同之处,或是选材方面、或是构文方面,只要有一点独特之处即可。届时,全班同学为他唱一支歌,送上一朵小红花,并致贺词,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写个性化作文的热情。

以上是自己指导学生个性化作文教学方面的几点做法,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现代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人的创造性,创造性又来源于人的个体或由不同个体组成的集体。可以说,个性是一切创造力的基础,只要教师能时刻注意保护孩子们可贵的个性,那么学生们的个性就一定能得到充分的张扬,我们的生活就会处处充满创造的火花。

第五篇:优化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条途径优化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条途径

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学一直面临着高消耗、低效率的困境。语文教学都是按一定程序进行的。起始课、分析课、练习课,环环相扣,有条不紊。虽做到了教学过程的目标化,但也存在许多弊端:既忽视了教材特点,忽视了学生实际,又缺乏变化,显示不出教师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限制了语文教学的创造性,不利于开发学生的能力。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这一问题已成为教育界乃至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和焦点。

有人说语文教学的灵魂是创造,当前中学语文教学最欠缺的也是创造。能够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可以有的放矢去改进我们的教学手段,优化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

一、优化语文课堂教学,须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课比其他课更容易创设浓厚的课堂氛围。但如果为了渲染课堂气氛而追求表面的热闹,或一味放任学生,以投合学生的口味,或抛开课文,搜奇猎异、故弄玄虚,都是不可取的。良好的语文课堂气氛应该有知识的含量和文化的底蕴,让学生沉浸在知识的氛围中,想学、乐学。为了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在讲述朱自清《春》这篇文章时,一位教师是这样导入的:“今天我们要学习《春》,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春天的气息。”于是师生一起唱起了《春天在哪里》,那优美的歌声立即把我们带进一个春天的乐园,学生们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到“春”上去。于是带着欣喜与向往,带着好奇与乐趣,他们一起顺利描绘了《春》中那几幅优美的画面。于漪老师说:课堂的起始阶段应让学生的思维兴奋起来,迅速进入学习轨道。精心设计导语,美化教学语言,穿插名言警句,启发联想,设置悬念。这些都是营造教学氛围,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

二、优化课堂教学,要重视知识发散,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入手

知识是语文教育的出发点,是语文之本,课堂则是传授这些知识的主渠道。但如果语文教学只是在课堂上就课文讲课文、学课文,长此下去,就形成了一种呆板枯燥的教学模式。学生听着无趣,教师讲着也无味,这样是不利于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叶圣陶说:“课文只是一些例子,如何充分发挥这些例子的作用,是语文教学应该认真探索的问题”。在课堂中,注重对课文知识进行发散,并对发散的知识进行梳理、分析和总结,以加大课堂教学密度,真正让学生听有所得,学有所获。例如:讲《核舟记》中的“大苏泛赤壁”时,可以用投影仪显示苏东坡的《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与学生一同欣赏诗中的“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核舟记》文章的理解。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如此,由《葫芦僧判葫芦案》,学生进一步领略到古典名著《红楼梦》;由《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学生更深刻地接触了《水浒传》;由《我的小桃树》,学生知道了贾平凹;由„„总是由此及彼,天长日久,学生的语文素养逐渐提高,写作水平大有长进。

但是,知识的发散延伸并不是“海阔天空任鸟飞”,我们仍要坚持需要性原则,不能离开课文内容和教学目标一味“放飞”。精心选择和设计发散点是搞好课堂发散的关键。大到主题或论点、人物、情节、构思表达等相同点和不同点,小到一句能让人联想、给人启示、动人心弦的话,只要是精彩闪光处,能提高学生的思想情操、文化品味和语文修养的都可作为发散点。

三、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要重视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语文教学的灵魂是创造,语文教学要焕发生机,提高效率,就必须千方百计地开拓学生思维的渠道和空间。

语文课也是师生个性自由驰骋的领域,教学要依据教学目标,设置一些关键性问题。教师自己则手握打开问题的钥匙,不断拧紧学生思维的发条,让它转动起来。例如在讲授鲁迅的《故乡》一文后,提问:“20年后我所见到的闰土已经由一个真诚热情的神奇小英雄变成了一个反应迟钝的、受封建等级制度迫害的形象。是什么原因使他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学生们能根据课文分析做出正确回答)紧接又问:“设想一下,如果是在现在,闰土会是什么样子。”(学生展开讨论)有的说:“他的生活会更好起来”,有的说:“也许„„也许„„”又问:“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假如20年后水生和宏儿相见,会是什么情景。”让同学们以《20年后,水生见到了宏儿》为题,发挥想象进行一个创造性的作文训练,这可以说,是一次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创造力的训练。

近几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旧的教学模式以及一些古老的教育观念,也越来越不适应教育的发展。尤其语文教学,面临着更为严峻的考验。因此,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势在必行。现在不论是哪个版本的语文教材,内容变得新颖了,越来越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能力提高。这更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方面作出努力。重视阅读扎实训练,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是美的载体,每一个字都是一幅画,每一句话都是一首诗,每一文章都是一首交响乐。我们对语言美、情感美、书写美的追求要永驻心间,用智慧去结交语文,用生命去体悟语文,用激情去教授语文。那么每一篇课文都会充满着迷人的魅力,每一天的语文课堂都会散发着醉人的芬芳。

用语文教人,在丰富的阅读中提高人文素养。

每当打开语文课本,我们心里涌动的是一种敬畏,一种感动,一种虔诚,心绪在字里行间流动,灵魂在淡淡的墨香中净化。它们或精雕细琢,或自然清新;或花团锦簇,或朴实无华;或凝练厚重,或简约委婉。它们都是灵感与智慧的结晶,是文人先哲对自然万物、天下苍生的深切关爱,对人生风云、历史沧桑的真切感悟,对至真至纯人性的热忱歌颂。它们提醒我们在人类生活中“崇高的心灵”才是最重要的部分,保持崇高的情操是人间美好的根源。在语文课堂里,我们要运用这些优美的文字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琅琅读书声中,把正义和真理,睿智和善良内化为灵魂血肉,铺就他们精神的底色。读超然逍遥、清洁悲悯的庄子,读推己及人仁爱孝悌的孔子,读以饥寒之身永怀天下苍生的杜甫,读“一蓑烟雨任平生”旷达豪迈的苏轼,读对中华民族充满悲怆赤诚的穆旦,读“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至孝至贤的李密,读“眼泪不为一己之痛而流,为芸芸众生而流”如佛般慈悲博爱的人生境界„„学生在对一篇篇意蕴丰厚的文章的诵读中,美化言辞,醇化情愫,纯净心灵;在潜移默化中,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我们要让学生记住两句话,“在成长中阅读,在阅读中成长,一生阅读,一世成长”“以好书为伴,就是以高尚的人为友”。这里没有生硬的说教,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化人也深,入人也速;这里没有唠叨的灌输,一篇篇平实自然的文字,晓人以理,动人以情。这时,我更深刻地体会到:选择语文就意味选择了崇高,执著于那份崇高,会使你摒弃低俗丑陋而跟高尚对话。它会使你更加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用语文教人,在扎实的阅读训练中提高语文能力。

语文既具有知识性,又具有技能性。知识是重要的,它是发展技能的前提。但是,我们应当做的主要是训练学生的语言技能,培养能够运用语言的人,而不是谈论语言的人。中国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目标,在于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所以让学生能运用语文服务生活,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语文老师应加强指导阅读训练,在美的品读和赏析中,学习规范优美的汉语言,体会作者的表情达意的写作技巧,并将这些语言和技巧内化为一种语文能力,用它来得心应手地再现自己的生活,抒发自己的思想情感,传达自己对社会人生的种种感悟。

一、阅读教学中,在对经典文章的讲析后,可让学生重点揣摩作者的某种写作技巧或某些精彩的语段,并进行片段仿写训练,把文章的写作技巧逐渐内化成一种对语言的驾驭能力,使学生真正会运用语文。

例如。郁达夫《故都的秋》中,作者调动了听觉、视觉和触觉来感受故都的秋,把平常甚至是破败的景物,写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细腻感人。在教授本文时先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写作散文的技巧,“散文的美未必都来自美的景物,重要的是用动情的眼光看世界,于平淡处发现动人的色彩”;再启发学生进行仿写训练。选取一个季节的景物为描写内容,通过细腻的描写、优美的文字抒发欢乐或苦闷的心情,但不能直抒胸臆,学会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含蓄深婉地表达内心情感。

再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运用丰富的想像、生动的比喻将抽象的音乐形象化的写法;李煜《虞美人》中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比喻、夸张将抽象的愁形象化的写法;柳永《雨霖铃》中(上片写眼前的实景实事实情,写情人话别时的种种情态,下片设想别后生活的凄凉、寂寞)虚实相济,自成妙境,表情达意酣畅淋漓的写法„„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悉心揣摩、借鉴学习的。可让学生写文学赏析,也可以进行仿写、改写、扩写训练。

二、阅读教学中,用教材教语文,我们不能做一个平庸的老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善于挖掘教材的思维内涵,创造性地开发语文教学资源,激活学生的思维。如:教学李密的《陈情表》可以启发学生对他“孝”的背后作深层解读:①李密的“孝为先”是美德,尽孝是尽忠的前提,孝小家才能忠大国。②面对龙颜的压力李密不为所动,面对高官厚禄的诱惑李密不为所动。③“孝”的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是一种谨慎的观望态度。是不事二主的性格使然。是为了更大的利益所得。李密是个聪明人,生活需要聪明。④生活时时面对选择,需要一份冷静,需要一份思考。⑤说话要有技巧——这是生活应具备的能力。

又如,教学《雷雨》时,课后有个课堂小辩论。周朴园对鲁侍萍究竟有没有感情。我们可以对这个问题再深入,“你认为鲁侍萍对周朴园有没有感情。在文中找出合理依据”。这样的训练可以激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敏感的文学揣读能力。

语文教学充满了魅力,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充满了理性的光芒。我们要做有思想、有激情、有追求的语文老师。学习没有止境,我们只有不断否定自己,不断追求,才能无愧于神圣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做个有心人,将一切机会都当做语言演练场,从听说读写中训练语言的运用能力。

语感。阅读教学的核心所谓“语感”,也就是语言意识,即指对语言的感受、认识、把握能力。阅读教学的语感就是训练学生感知语言之神妙,洞察语言之精髓,把握语言之理趣,推动阅读教学,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语感的强调,就是要注重对语言的直观感受和直接把握,亦即表现为一种对语言知识的活学活用,融会贯通,一种在阅读教学实践中锤炼出来的对语言的真切领会和深刻理解,甚至表现为一种对语言的默契和领悟。

现代的阅读教学要求破除以教师讲解、分析、说明为主的知识灌输,把阅读教学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使学生能说会道,能读书看报,能熟练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思维的直接现实。离开语言,人们无法进行思维,而离开了思维,语言也就失去了内核。人的思维,说到底是运用言语进行的“言语思维”。因此,阅读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上。而语言文字素质的综合体现就是语感。因为语感能力是长期语言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心理能力,一种心理直觉。学生的语言功底、智力水平、思想品格、审美情趣、文学修养以及生活交际技能等诸因素都是通过语感能力表现出来的。而这些因素也正是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语感的关键在于能够凭借直觉,灵活而敏捷地把握各种不同语言环境中语言质的规定性。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有了一定的言语感情经验,但生活阅历还很肤浅,需要增加大量的直接言语经验,同时他们又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善于吸收和学习各方面的语文知识,在增长能力和学习知识两方面都处于最佳时期,语感能力的提高使他们迅速积累间接的理性经验,形成真正敏锐的、准确的、深刻的理解和鉴别语言的能力。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语感能力,一方面,就能从容不迫地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领悟语言,另一方面又能充分地体现或调动特定语言环境中各种语言运用的可能性,发挥其潜在的语感势能,创造性地运用语言。那么,怎样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一、加强阅读教学的语感训练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主体

阅读教学中的语文知识并不等同于语感。前者是知识,后者是能力,中间需要一个转化的环节。一个能把一篇文章背得滚瓜烂熟的人未必能理解语言。每一部具体的作品都离不开特定的语言环境。就像世上不存在没有形貌的人一样,不存在没有语言的文章。丰富的语文知识使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越来越熟练,使语言教育变得更具体。同时语感能力的培养也防止了一种偏向,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