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疆民歌_第1页
浅谈新疆民歌_第2页
浅谈新疆民歌_第3页
浅谈新疆民歌_第4页
浅谈新疆民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疆民歌1.新疆民歌简单介绍及相关知识2.著名新疆歌曲赏析补充:西部歌王——王洛宾〔1〕达坂城的姑娘曲谱〔2〕在那遥远的地方曲谱补充:著名作曲家雷振邦经典电影冰山上的来客〔3〕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曲谱本课主要内容新疆民歌简述【新疆民歌】新疆地区各族民歌的统称。各族民歌的旋律优美动听,节奏活泼鲜明,结构规整对称,情绪热烈欢快,大多采用七声自然调式,也有用五声调式,b7、#1、#2、#4、#5等变化音的使用丰富而有变化,主要伴奏乐器有手鼓、冬不拉、热瓦甫、铁鼓等。歌词通俗易懂,维吾尔著名的大型民族音乐舞蹈史诗“十二木卡姆〞长期流传民间,深受群众喜爱。著名歌曲《歌唱解放军》、《新疆好》、《弹起我的冬不拉》、《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等,流传全国,影响极广。返回民歌民歌原本是指每个民族的传统歌曲,每个民族的先民都有他们自古代已有的歌曲,这些歌绝大局部都不知道谁是作者,而以口头传播,一传十十传百,一代传一代的传下去至今。今天我们所说的民歌,大都是指流行曲年代的民歌,所指的是主要以木吉他为伴奏乐器,以自然坦率方式歌唱,唱出大家纯朴生活感受的那种歌曲。返回资料:补充乐理调式:几个音按照一定的关系组成一个体系并以某个音为中心〔主音〕,这个体系就叫调式。大调式:由七个音组成的一种调式,其中稳定音合起来组成一个大三和弦。简称“大调〞,包括自然大调、和声大调、旋律大调。自然大调:大调的根本形式,应用最广。小调式:由七个音组成的一种调式,其中稳定音合起来组成一个小三和弦。简称“小调〞,包括自然小调、和声小调、旋律小调。自然小调:小调的根本形式。返回补充资料:中华民族五声调式五声调式就是由五个音〔而不是七个〕构成的调式。五声调式广泛存在于中国古代和民间音乐中,并且在这个根底上形成了中国民族调式的种种变化和完整的音乐理论体系,因此,尽管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传统音乐中都可见到五声调式,它还是常被称为“中国调式〞或“民族调式〞。五声调式是以纯五度的音程关系来排列的,是由五个音所构成的调式的。由于这种调式是我国特有的,也可以称为民族调式。这五个音的名称分别是:宫、商、角、徵、羽。返回补充乐理:变化音1.定义:把固定的音升高或者降低叫“变化音〞用来表示这种变化的符号叫“变音符号〞。2.分类:变音符号1、“#〞升号2、“b〞降号这两种符号都说明符号后面紧跟着的音要升高半个音,或者降低半个音。3、“×〞重升号4、“bb〞重降号3、4两种符号说明紧跟在后面的那个音要升高全音或降低全音。注释1:全音是大二度,半音是小二度。关于全音和半音的问题我们在以后的课时里会给大家介绍5、“〞复原号用来表示在它后面的那个音不管前面是升高还是降低都要恢复原来的音高。返回手鼓,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混合击膜鸣乐器。流行于新疆地区。冬不拉是一种哈萨克族民间流行的弹拨乐器。音箱是用松木或桦木制成,或扁平或瓢形,琴杆细长,上面有8—10个品位,两根丝弦或钢丝弦,可奏出三至八度的和音。热瓦普,又称热瓦甫、拉瓦波、喇巴卜。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弹弦乐器。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纳格纳鼓即“铁鼓〞,在清代史籍中称“哪噶喇〞、“奴古拉〞,因鼓身用铁铸成,故称“铁鼓〞,又有“冬巴〞之称。据说古代人们把它系在马鞍上当作战鼓。大约在9世纪以后,它才成为维吾尔族的打击乐器。常用乐器返回西部歌王王洛宾〔1913~1996〕,中国20世纪最负盛名的民族音乐家之一。籍贯北京。1934年毕业于国立北平师范大学[1]〔现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他1938年在兰州改编了第一首新疆民歌《达坂城的姑娘》之后,便与西部民歌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从此在大西北生活了近六十年〔其间曾先后两次入狱达十八年之久〕,将传奇般的一生都献给了西部民歌的创作和传播事业。有“西部歌王〞之称,1937年11月在山西参加由丁玲领导的西北战地效劳团,后受西北战地效劳团委派,前往兰州等地做唤起民众的工作。1938年5月在兰州参加“西北战剧团〞,进行抗日救亡宣传。1949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随军进入新疆。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政治部宣传部文艺科副科长、新疆军区政治部文艺科科长、新疆军区歌舞团音乐创作员、新疆军区歌舞团艺术参谋等职。1988年6月离职休养。1988年9月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功勋荣誉奖章。1991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3月14日在军区总医院因病逝世。享年83岁。返回《达坂城的姑娘》《达坂城的姑娘》是王洛宾在兰州整理编曲的第一首维吾尔族民歌。也是现代中国第一首汉语译配的维吾尔民歌。1938年,王洛宾所在的抗战剧团组织联欢会,一个头戴小花帽,留着小胡子的维吾尔族司机,唱了一首简短的维吾尔语歌曲。王洛宾敏锐的音乐神经被触动了,他用在学校学习的速记方法很快记下了这支歌的旋律,并请在兰州的维吾尔族商贩对歌词作了简单的翻译。他很快就编配成一首简短流畅的《达坂城的姑娘》。达坂城的姑娘很漂亮。返回返回在那遥远的地方在那遥远的地方》是西部歌王王洛宾在1939年创作的一首至今仍被广为传唱的歌曲。2007年,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中,也特别选用这首歌曲搭载。这首歌曲的曲调源于哈萨克族民歌。1939年秋,王洛宾受马步芳委派,协助电影艺术家郑君里在青海湖畔拍摄纪录片《民族万岁》时,认识了藏族姑娘卓玛,她是当地一位藏族千户的女儿。三天的相处,活泼美丽的卓玛给王洛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为她创作了这首歌曲。这首歌的创作过程,已成了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相传在三天的拍摄过程中,两人共乘一马,在青海湖边奔驰,如同歌词中写的那样,卓玛的皮鞭轻轻地敲打在王洛宾的身上。两人别离之后,王洛宾在回西宁的路上怅然假设失,借助民歌的旋律写成了这首传世之作。返回返回雷振邦雷振邦〔1916-1997〕,北京人。满族。自幼喜爱京戏和民间小调,会拉二胡。曾在日本高等音乐学校作曲科学习,回国后当过中学教员。历任北京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作曲,中国音协第三届理事,中国影协第四届理事。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是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有《雷振邦创作歌曲选》。返回冰上上的来客讲述了建国初期驻守在祖国最西部边陲的人民解放军各族官兵,和当地塔吉克族人民一起,为保卫共和国新生政权,团结战斗,共同摧毁旧社会反动剩余势力的阴谋,维护了祖国统一的感人故事。返回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作曲家雷振邦先生的电影音乐常以民间音乐素材构成音乐主题,也有根据民歌改编开展的,所以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区特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本来是一首古老的塔吉克族民歌,后来由雷振邦先生改编成电影《冰山上的来客》插曲。插曲表现的是电影故事中,一名驻守新疆唐古拉山的解放军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