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槽房大桥及连接道工程第1页共15页新槽房大桥及连接道工程 第一卷第三册第四分册:交叉口框架桥施工图设计说明1. 1.工程概况 21.1. 工程概述 21.2. 卷册划分及本册设计内容 32. 设计依据 32.1. 设计依据 32.2. 对初设审查意见回复 33. 设计规范及标准 53.1. 设计采用的主要规范及标准 53.2. 设计参考的主要规范及标准 54. 技术标准及荷载设计值 65. 项目地区建设条件(本节内容摘自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65.1. 地形地貌 65.2. 气象、水文 65.3. 地质构造 65.4. 地层岩性 65.5. 水文地质条件与水、土的腐蚀性评价 75.6. 不良地质现象及不利埋藏物情况介绍 75.7. 岩土物理力学参数的选用 85.8. 场地稳定性评价 85.9. 框架桥工程地质评价 95.10. 结论与建议 116. 主要材料 126.1. 混凝土 126.2. 普通钢筋 126.3. 防撞护栏 126.4. 桥面铺装 126.5. 伸缩缝 136.6. 支座 136.7. 排水、灯饰及其它附属设施 137. 结构型式 137.1. 结构总体描述 137.2. 主梁一般构造 137.3. 下部结构一般构造 137.4. 施工方案 138. 耐久性设计 138.1. 耐久性设计原则 138.2. 混凝土耐久性措施 148.3. 普通钢筋防腐 148.4. 桥梁运营中的注意事项 149. 施工注意要点 149.1. 材料 149.2. 梁体施工 149.2.1.主梁浇筑施工 149.2.2.其他 149.3. 下部结构及基础施工 149.4. 普通钢筋施工 159.5. 其它 15
1.工程概况工程概述2010年8月18日,重庆两江新区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挂牌成立。园区与重庆会展中心毗邻,距重庆江北国际机场10公里、重庆火车北站25公里,保税港区—寸滩港码头20公里。是两江新区打造万亿级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园区幅员面积118平方公里,规划建设面积60平方公里,其中,产业用地20平方公里,城市综合开发用地40平方公里。水土高新园是两江新区重要的功能区之一,主要承载两江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建设及运营管理任务,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规模性产业,努力建设成为高端产业服务配套的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智能新城。园区建设的提速,需加快园区内骨架型路网形成,打通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与北部静观、金刀峡及北部地区之间联系的快捷通道,促进水土园区的产业布局,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缓解和改善区域交通压力、完善干线路网结构。图1-1项目地理位置图作为金山大道延长线的四纵线延伸段位于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东部,平行渝广高速南北走向。四纵线延伸段替代了渝广高速作为水土园区骨架路网结构的功能,恢复渝广高速的交通快速过境功能。同时,串联南部现状金山大道,将迅速形成南北向最为便捷的出行通道,加强水土片区与悦来、主城间的交通联系,缩短各组团间的交通出行时间,其得天独厚的线位优势及在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四纵线延伸段的建设对构筑开发区骨架路网、对外交通联系、积聚交通、促进沿线土地开发、引领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是水土片区骨架路网的重要快速交通通道,应具备最大的交通运输和服务功能,有效解决园区内部纵向及外部组团间交通联系不足的问题。而本次设计新槽房大桥及连接道工程作为四纵线延伸段与金山大道的连接通道,它的建设是完成了四纵线延伸段对外交通功能的最后一环。因此,本工程的建设至关重要,迫在眉睫。图1-2项目区位图新槽房大桥及连接道工程其道路设计范围:K1+029~K1+750,路线全长721m,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路,设计速度为60km/h,双向6车道,标准段路幅宽度为36m。道路沿线含简易立交1座,桥梁1座(新槽房大桥),框架桥2座(交叉口框架桥和悦港北路框架桥)。路线共含1处平曲线,最小圆曲线半径为1000m。本次设计内容主要包括道路、桥梁、管网、电照、交通及挡墙等工程。卷册划分及本册设计内容本册为《新槽房大桥及连接道工程》第三册第四分册《交叉口框架桥》,内含以下内容:交叉口框架桥一座。设计依据设计依据建设单位与我公司签订的设计合同业主提供道路沿线1:500地形图《重庆两江新区水土组团G标准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4】《四纵线南延伸段道路工程施工图》【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2018】《悦港北路(空港段)初步设计》【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2018】《悦港北路(水土段)初步设计》【重庆市设计院】《仙桃数据谷北立交施工图设计》【天津市政】《新槽房大桥及连接道工程(四纵线快速干道)道路工程勘察报告》【重庆市高新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2019】业主提供的其它相关资料对初设审查意见回复2019年4月11日下午2:30在金山大厦213会议室召开了新槽房大桥及连接道工程初步设计技术审查会,会议形成的专家审查意见及回复如下所示:1、场地粉质粘土压缩系数统计修正值有误。回复:按专家意见复核统计分析后按《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10.3.1确定场地粉质粘土压缩系数a1-2=0.44MPa-1,压缩模量Es1-2=3.97MPa。2、表3.4岩土参数建议一览表中应补充土、岩界面及新、老土界面抗剪强度参数建议值。回复:岩土界面天然C=18Kpa,天然Φ=12°,饱和C=17Kpa,饱和Φ=11.5°;新、老土界面(新填土与老填土)天然C=8Kpa,天然Φ=19°,饱和C=6Kpa,饱和Φ=17.5°;新、老土界面(新填土与粉质粘土)天然C=18Kpa,天然Φ=13°,饱和C=17Kpa,饱和Φ=12°。建议斜坡区域新土填筑之前开挖台阶处理。3、道路右侧高填方挡墙壁(3#挡墙)段勘察范围不足,应延长横断面线补充必要的勘探点,并充分反映挡墙持力层斜坡下部的岩土结构情况。回复:本次初步设计审查已确定推荐方案(采用框架结构架空,放弃高填方路基),故该3#挡墙将不存在。若设计方案再次调整,勘察单位可采用补充多个地质调查点的方式延长12号地质剖面,反映挡墙持力层斜坡下部的岩土结构情况。4、未见超限高边坡安全专项论证及可行性评估报告,请补充。回复:补充高边坡安全专项论证及可行性评估报告。5、若高填方方案改为框架桥方案,勘察方案应按柱列线重新布置进行补充勘察。回复:新槽房大桥及连接道工程与悦港北路大桥交叉口由高填方方案改为框架桥方案,原勘察以解决填方边坡问题为目的勘察深度确实不能满足新方案对地质勘察的要求,需进行补充勘察,针对现状边坡、框架柱网加密勘探点布置,针对性进行工程地质评价。6、补充完善交叉口采用路基和框架桥梁方案比选资料,应有相应的比选意见和结论。回复:按专家意见在初步设计说明中补充比选意见和结论。7、 应补充完善各桥墩横断面设计图,应附有相应的地质资料。回复:按专家意见在总体设计中各横断面设计图。8、P12#、P13#桥墩基础位于河中,应补充对应的施工水位和围堰形式。回复:按专家意见补充施工水位,同时补充施工围堰形式示意图。9、交叉口框架桥方案中,主线及上跨桥基础埋深应按照现状地面线确定。框架桥应按照现状地面线确定。回复:按专家意见修改,按现状地面线调整基础埋深。10、框架桥应按照每个轴绘制剖面,并附上地质资料,以确定柱高和桩长,柱较高时应设置纵横方向系梁。回复:按专家意见修改,补充每个轴的剖面图,同时对较高柱设置纵横方向系梁。11、位于高填方上的桥墩,填土应考虑不均匀沉降和蠕变对桥墩的影响,宜对基础进行适当加强,并对相应范围的填方做特殊处理。回复:由于本项目比选方案采用高填方方案,故根据专家意见对比选方案的桥墩考虑填土的不利影响,对基础适当加强。12、多柱高桥墩应设置横系梁,并优化桥墩横向尺寸。回复:本项目主桥范围内部分桥墩较高,大部分桥墩墩柱间距较大。远期金山高架需要从本桥桥下通过,设置横梁对远期金山高架下穿有影响,鉴于对桥梁整体景观的考虑,统一均不设置横系梁。13、主线桥第三联为1孔20米简支箱梁,梁高采用1.6米不合理。回复:按专家意见将第三联简支箱梁梁高调整为1.4m。14、箱梁湿接缝宽度不宜小于30cm,以便湿接缝钢筋连接和浇筑。回复:按专家意见修改,将箱梁湿接缝宽度最小控制在30cm。15、預制小箱梁宜采用先简支后结构连续,高墩宜采用固结方式,由于桥梁宽度交化,各小箱梁湿接缝宽度相差较大,其受力差别较大,宜分类设计。回复:由于本项目道路平面为变宽,小箱梁通过调整湿接缝宽度适应平面变宽,故在变宽范围每个桥墩大小里程方向小箱梁片数不同,小箱梁不宜设置为先简支后结构连续,也不宜设置为固接形式。同时按照专家意见,根据对变宽范围小箱梁,根据横向分布系数的不同分类设计。16、横断面中补充与航油管线之间的关系。回复:按专家意见在横断面图中补充航油管线和桥墩之间的关系。17、小箱梁尺寸在满足构造要求下,宜适当增大钢束规格,减少束数,以方便施工;对于采用内径为70的塑料波坟管钢束,间距仅为11cm.不满足规范要求,应适当加大。回复:按专家意见修改,适当加大钢束的间距,同时根据计算需要调整钢束束数。18、A、B匝道桥11#桥墩较高,采用独柱墩稳定性较差,宜通过横系梁与主桥对应桥墩连接,或采用多柱式桥墩。回复:按专家意见将11#桥墩处AB匝道和主桥处调整为多柱式桥墩,盖梁连接为整体,A、B匝道与主桥的高差通过支座垫石高度调整。19、设计说明中桥梁比选表中结论与说明矛盾。回复:按专家意见修改初步设计说明。20、主桥有两联位于变宽段上,采用预制小箱梁。采用后浇带宽度交化实現变宽,后浇带最窄仅有24cm,最大为115cm.后浇帚宽度变化太大。可结合边梁悬臂长度的变化调整后浇带宽度。回复:主桥范围小箱梁调整为整幅设计,湿接缝数量增多,可以将主桥范围湿接缝宽度控制在0.3m-1.0m。21、补充结构计算、抗震相关内容。回复:按专家意见在设计说明中补充结构计算、抗震等相关内容。22、比选桥型方案深度不足。回复:按专家意见补充比选方案的构造、预应力图纸等相关图纸。23、悦港北路跨线桥22m,梁高为2.1m,可根据计算结果优化设计。回复:悦港北路桥梁梁高为2.1米,鉴于对桥梁整体景观的考虑,将本项目跨线桥和悦港北路桥梁高统一采用2.1米。24、悦港北路跨线桥P1墩左幅桥横梁跨度达10.95m,跨度较大,建议优化设计。回复:根据受力分析加强横梁配筋或将横梁做成预应力结构。25、针对不同的桥墩高度优化桥墩截面尺寸。回复:根据专家意见对不同墩高截面尺寸优化。26、p5~p7桥墩高度较低,本次设计桩基数量为4个,根据计算结果优化设计。回复:根据专家意见复核计算,根据计算结果优化基础设计。27、对于主线预制小箱梁,建议采用结构连续体系。回复:由于本项目道路平面为变宽,小箱梁通过调整湿接缝宽度适应平面变宽,故在变宽范围每个桥墩大小里程方向小箱梁片数不同,故小箱梁不宜设置为结构连续体系。28、设计推荐方案中,地面采用框架层,则P6~P8墩承台应置于地面附近。回复:按专家意见调整P6~P8墩承台埋深至地面附近。29、人行道处防撞护栏采用的型式为分隔护栏,应改为防撞护栏。回复:按专家意见将人行道和车行道之间的分隔护栏调整为防撞护栏。30、A20桥台位于岩石挖方段,应采用明挖扩大基础。回复:经核实,由于该位置岩层横向变化较大,故桥台基础仍采用桩基,同时桥台横向桩基采用不同桩长。31、部分墩承台埋置太深,应调整。回复:根据专家意见调整桥墩承台埋置深度。32、框架部分靠P6墩一侧桥台采用桩基不必要。回复:经核实,由于改横断面处地面线变化较大,部分为挖方,部分桥台背墙露出地面,为保证结构形式的统一,仍采用桩基础结构形式,同时桥台横向桩基采用不同桩长。33、高墩建议采用空心薄壁墩。回复:经核实,由于桥墩纵向尺寸仅为2~2.5m,同时结合结构纵向受力需要和施工的便利性,桥墩仍采用实心截面,同时对桥墩实心截面根据受力计算结果进行优化。34、对于主线预制小箱梁,建议采用结构连续体系。回复:由于本项目道路平面为变宽,小箱梁通过调整湿接缝宽度适应平面变宽,在变宽范围每个桥墩大小里程方向小箱梁片数不同,故小箱梁不宜设置为先简支后结构连续。35、框架利用如何利用应进一步明确。回复:按专家意见在施工图阶段和业主共同明确框架用途。36、框架跨径较小,适当加大跨径。回复:根据一般房屋框架的跨径进行类比,同时考虑本项目的框架宽度、P7墩需要穿过框架等因素,采用9米跨径较为合。设计规范及标准设计采用的主要规范及标准《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D61—200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3362-2018)《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166-2011)《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B02-01-2008)《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B02-201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JTG/T3360-01-2018)《铁路桥涵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92-2017)《铁路桥涵设计规范》(TB10002—2017)《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93-2017)设计参考的主要规范及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17)《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18)《钢筋混凝土用钢第3部分:钢筋焊接网》(GB1499.3-2010)《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6)《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14)《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2015)《城市桥梁防撞护栏(一)》(混凝土桥墙式护栏、组合式护栏)(DJBT-048)《城市桥梁防撞护栏(二)》(混凝土桥金属梁柱式护栏)(DJBT-049)《城市桥梁桥面防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39-2010)《公路桥梁伸缩装置通用技术条件》(JT/T327-2016)《公路桥梁盆式支座》(JT/T391-2009)注:采用及参考规范及标准如有更新,以最新版本为准。技术标准及荷载设计值道路等级:城市主干路,设计速度:60km/h。荷载等级:汽车荷载:城-A级;桥下净空≥5m;整体温度:整体升温20℃、降温20℃梯度温度:竖向日照正温差按照《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D60-2015)表4.3.12-3插值计算;竖向日照反温差为正温差乘以-0.5。抗震设计标准:拟建工程区域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抗震措施为7度。抗震设防分类:B类。设计基准期:主体结构100年,支座和伸缩缝15年;设计安全等级:一级设计环境类别:Ⅰ类环境项目地区建设条件(本节内容摘自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地形地貌勘察场地属剥蚀浅丘地貌,主要表现为沟谷-斜坡地形,斜坡地段主要为林地和旱地,平缓地带主要为农田,局部区域分布有零星鱼塘。沿线路走向总体为北高南低,地形沟脊相间,南段地形变化较快,沟深相对较大,纵向地形坡度10°~40°;北段地形相对较平缓,纵向地形坡度5°~15°,局部沟谷区域地形坡度25°~35°;线路中部横跨跳石河,河流水面宽度约80m,河床起伏较小。勘察区最高点为K2+760处高程270,最低点为K2+460处高程193,整个场地相对高差77m左右。经调查访问,跳石河一般冲刷线位于土岩交界的基岩面处。气象、水文两江新区水土工业园地处北半球亚热带内陆的四川盆地东部,地处川东平行岭谷中,属东南亚季风环流控制范围,具备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特性,复杂多样的地貌类型,使其具有较明显的气候垂直带谱结构。多年平均气温17.6℃,极端最高气温41.7℃,极端最低气温-1.8℃,年总积温5390℃,最热为每年7月中旬至8月中旬,最冷为每年12月下旬至次年1月中旬。全年平均降水量1067.8毫米,其中2~4月春季平均降水217.5毫米,5~7月夏季454.5毫米,8~10月秋季358.9毫米,11~1月冬季86.9毫米,降水量最多集中在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43%,冬季降水量最少,只占全年降水量的8%。年平均无霜期为335天,霜冻一般出现在每年小雪至次年立春前后,(即12~1月)轻者地面草丛上白霜,重者水田起薄冰,多发生于每次寒潮过后的晴天。整年多云雾,全年日照时间不超过1276小时,全年日照平均率为25%,8月日照时间最多为平均223小时,10月平均日照时间20小时。春天为纯东南风,风力一般1~2级,夏季多东南风和西北风,风向不稳定,往往夹着雷暴,风力为阵性大风,最大可达8级,伏天午时多南风,一般1级微风,秋冬季节为西北风,风向较稳定,最大5级。拟建道路沿线地表水体主要表现河流、农田、鱼塘、和小溪沟。大气降雨是该区域内地表水及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源,地表水汇入河沟内,跳石河是勘察区内的主要河流,最终在清溪口注入嘉陵江,勘察区域属嘉陵江水系。经调查访问结合收集资料及实地测绘,确定勘察区段勘察期间河流水位196.60±0.2m(枯水期),河流常水位197.00m,五十年一遇洪水水位200.80m,推断百年一遇洪水水位206.00m。地质构造勘察场地位于悦来场向斜东翼,岩层呈单斜产出,拟建道路走向与岩层走向基本一致,道路沿线测得岩层产状270°~275°∠50°~56°(详见勘察平面图地质填图),勘察区内无断层通过,构造裂隙调查如下:①裂隙产状95°~105°∠42°~49°,间距1.5~5.5m,走向延伸大于10m,张开5~50mm,裂面较平整,大部分无充填,局部充填粘粒、岩屑,结合很差,属软弱结构面。②裂隙产状5°~15°∠73°~80°,间距2.5~7.5m,走向延伸大于10m,张开3~40mm,裂面较平整,大部分无充填,局部充填岩屑,结合差,属硬性结构面。勘察区岩层倾角较大,砂岩、泥岩交界面较多,泥岩与砂岩相互交界处层面较发育,多为闭合、局部微张,层面结合程度很差,属软弱结构面。地层岩性根据经工程地质测绘及钻探揭露,区内分布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杂填土(Q4me)、残坡积粉质粘土(Q4el+dl)、第四系冲洪积砂土(Q4al+pl)和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泥岩、砂岩组成,现由新到老分述如下:2.5.1第四系全新统覆盖层①素填土(Q4me):杂色,主要由粉质粘土、砂泥岩块石,局部少量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组成,硬杂物含量约25-35%,块石粒径一般约为5-60mm,最大粒径可达500mm,结构稍密,主要为机械堆填,部分人工堆填形成,堆填时间大于5年。零星分布于场地中部K1+240~K1+280海龙湖山庄区域及拟建桥梁10#轴附近道路区域,厚度0.3~10.5m(ZK34)②粉质粘土(Q4el+dl):灰褐色,表层为原生土,主要由粘粒组成,局部夹少量砂泥岩角砾,碎屑,可塑,手捻有砂感,稍有光泽,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无摇震反应。广泛分布场地缓斜坡地带,厚度0.2~5.7m(ZK58)。③砂土(Q4al+pl):灰褐色,主要由粗砂、中细砂、卵石及少量粘粒、角砾、碎石等组成,颗粒粒径大于0.5mm的颗粒质量约为总质量的65%,为粗砂,湿~稍湿,稍密,无光泽,砂感强,卵石粒径约10~150mm(占比约10%),角砾母岩为砂岩,呈中风化状,经河流搬运、磨圆作用呈圆状、次圆状或卵状。砂土主要分布在跳石河河床,厚度较薄,一般0.20~3.90m(ZK97、ZK93)。2.5.2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基岩(J2s)①泥岩:暗紫红色、砖红色,夹灰绿色粉砂质条带、团斑,泥质结构,厚层状构造,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夹少量砂质。强风化带岩石,风化裂隙发育,岩芯呈碎块状,手捏易碎,中风化带岩石较完整,偶见层间裂隙、构造裂隙发育,岩芯多呈短柱状、柱状,锤击易碎、声哑,该层分布于整个场地,为主要岩层。②砂岩:灰白色、灰黄色,主要由长石、石英次为云母及少量暗色矿物组成,中粒结构,钙泥质胶结,中厚层状构造,属泥岩中夹层,强风化层裂隙发育,岩芯呈碎块状,手捏易碎;中风化层岩芯多呈短柱状、柱状,锤击声哑~较清脆。该层分布相对泥岩较少内,为本场地次要岩层。水文地质条件与水、土的腐蚀性评价(1)水文地质条件勘察区地形总体表现为沟谷-斜坡地形,中部有自东向西的跳石河穿过。由于地形坡度较大,大气降水后,大部分地表水沿两岸斜坡向中部跳石河排泄。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强风化带网状裂隙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经第四系土层孔隙及基岩裂隙,由高至低向低洼处排泄,最终汇入跳石河。钻探结束后,将部分钻孔内钻探循环水提干,终孔24小时后水位观测,水位恢复量少(应为少量第四系土层孔隙及基岩裂隙下渗),对所有钻孔进行稳定水文观测后可见水文高程变化较大,除地势总体影响控制以外无明显规律可循,应为钻探施工用水的局部富集。河岸附近钻孔水位与跳石河水位基本一致,且根据对桥位区跳石河河床及两岸附近钻孔抽水试验成果,由于该区域基岩裂隙较发育,且临近跳石河,孔内地下水丰富,主要由跳石河河水补给。综上,该场地斜坡地带地下水较贫乏,平缓或沟谷地带地下水较发育,桥位区跳石河河床及两岸平缓地带地下水丰富。根据《重庆两江新区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重庆四纵线快速干道(水土段)K12+920~K15+660段道路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中在桥位区段3个钻孔内进行的抽水试验成果,见表2.6-1。表5.5-1抽水试验渗透系数试验成果表试验钻孔实测综合渗透系数(m/d)试验降深段含水层(m)强风化泥岩中风化泥岩中风化砂岩总降深ZY80.39502.522.525.04ZY161.2032.104.256.35ZY190.42304.451.075.52根据以上试验成果,结合地区经验本勘察场地桥位区岩土层渗透系数取值建议如下表2.6-2。表5.5-1抽水试验渗透系数试验成果表项目填土砂土粉质粘土强风化泥岩强风化砂岩中风化泥岩中风化砂岩渗透系数m/d53.03.50.350.50(2)水、土的腐蚀性评价本次勘察共取土样3件、水样3件(跳石河两岸河水和地表积水各1件)及,做土腐蚀性分析、简水分析及侵蚀性CO2分析,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拟建场地地下水环境类型为Ⅱ类,地下水类型为A类,地下水对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具有微腐蚀性。本场地土层对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不良地质现象及不利埋藏物情况介绍(1)不良地质现象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调查,拟建场地内主要不良地质现象为外倾临空的软弱结构面:拟建道路K1+170~K1+240段右侧(架空结构段)现状岩质边坡存在①裂隙顺向临空的不利情况,①裂隙属软弱结构面,现已出现局部掉块崩落,属对拟建工程不利的不良地质现象;除此之外,勘察场地及周边岩层分布连续,不存在断层、构造破碎带,场地内未见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2)拟建场地埋藏物情况介绍根据现场调查及收集资料,拟建桥梁沿线跳石河段下方已埋设1根航油管道,访问推测埋设深度0.5~2.0m,钢制管管径159mm,属重要保护管线;拟建桥梁沿线跳石河北岸K1+520~K1+570段上跨穿越4根燃气管道(存在桥墩直接占用管道位置的情况,详见勘察平面图),访问推测埋设深度1.5~3.0m,钢制管管径108~289mm,需拆改保护;除此之外,地下不存在暗埋河道、沟浜、墓穴、硐室、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勘察未发现有毒有害气体岩土物理力学参数的选用表5.7-1岩土参数建议一览表地层天然抗压强度标准值(MPa)饱和抗压强度标准值(Mpa)地基极限承载力标准值(kPa)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kPa)填土///现场检测现场检测粉质粘土///*170*170砂土(一般冲刷线以上)///*190水下*190水下强风化泥岩///*300*300强风化砂岩中风化泥岩6.44.056001848430M5#桥墩处中风化砂岩5.13.244801478380其它中风化砂岩18.012.41736057291000取值说明:1、带“*”者为经验值。2、岩质地基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按《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10.4对岩石抗压强度进行调整,地基条件系数对于较完整基岩(泥岩)取1.4,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50-047-2016)规定对岩质地基极限承载力折减系数取0.33;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按《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D63-2007)查表取值。3、岩体抗拉强度折减系数取0.4、抗剪强度Φ值折减系数取0.9、C值折减系数取0.3。4、泥岩岩石与锚固体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取350Kpa,砂岩岩石与锚固体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取720Kpa。5、参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附录G,建议水平方向地基系数的比例系数填土取3.0MN/m4,粉质粘土取3.5MN/m4,强风化岩体取4.0MN/m4;建议水平抗力系数泥岩及M5#桥墩处中风化砂岩取60MN/m3,其它砂岩取150MN/m3。6、其它边坡参数:结构面抗剪强度参数根据区域经验结合场地实际情况综合确定,岩土界面天然C=18Kpa,天然Φ=12°,饱和C=17Kpa,饱和Φ=11.5°。岩层面抗剪强度按软弱结构面取经验值:天然C=28Kpa,Φ=17°,饱和C=24Kpa,Φ=15°。裂隙面抗剪强度按软弱结构面取经验值:①裂隙天然C=35KPa、Φ=17°,饱和C=30KPa、Φ=15°,②裂隙天然C=50KPa、Φ=18°,饱和C=42KPa、Φ=17°。Ⅲ类边坡岩体等效内摩擦角取55°。7、本场地岩层层面倾角50°~56°,属于大于45°的陡倾薄层软岩、极软岩地基,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第4.5.3条,当建筑(拟建桥梁)对承载力要求较高时,宜进行现场平板载荷试验(施工勘察阶段)。场地稳定性评价1、场地稳定性与适宜性评价本次勘察场地地貌类型属构造剥蚀丘陵、沟谷地貌,沿线分布较多小山丘,山间植被较为茂密,勘察区高程在193(跳石河)~290.0m(K2+760山丘顶)之间,整体高差最高约77m,地形坡度一般约10~40°,部分段较陡(较陡的处多为岩体出露),现状山丘主要为荒坡,沟谷多为多为旱田,场地位于悦来场向斜东翼,岩层呈单斜产出,岩层倾向、倾角变化较小。场地地下水整体较为贫乏,出露地层多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残破积粉质粘土,南侧场地由于施工平场,填土土层厚度相对较大,下覆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砂岩、泥岩,岩层分布连续稳定。场地附近无断层通过,地震活动微弱;解决好外倾临空结构面导致的局部边坡稳定性问题后,未见其它危岩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岩溶等不良地质现象,场地现状稳定;当做好平场后形成的各段边坡和挡墙支护的前提下,场地整体稳定,适宜本工程建设。2、拟建工程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根据设计方案以及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如下:(1)现状边坡坡稳定性问题(外倾临空结构面问题);(2)各拟建道路路基段挖、填方边坡的稳定性问题;(3)桥梁段桥台和桥墩基础持力层选择问题,桥台基坑边坡稳定性问题;(4)各段挡墙边坡稳定性及支护措施问题。3、路基均匀性及承载力评价素填土:该层在场地分布范围较少,厚度变化较大,块碎石含量不均,均匀性差,未经处理填土承载力低。粉质粘土:呈可塑状,该层整体上厚度较薄,广泛分布于山地、田地间,整体厚度均匀性差,地层有缺失,承载力较低。强风化基岩:岩质极软,该层在场地内广泛分布,厚度变化较大,均匀性一般,具有一定承载力。中等风化基岩:该层在场地内广泛分布,岩体力学强度高,整体变异性小,均匀性较好,承载力较高。4、地下水、地表水对拟建工程影响评价勘察区内地表水体零星分布,多为水田、跳石河,未见大型水体分布。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跳石河补给,枯水季节地下水贫乏,雨季在土层和砂岩层中存在上层滞水或裂隙水。拟建工程填方段、挖方段均有分布,填土厚度较大区域,在雨水季节时,填土层第四系孔隙水较丰富,雨水季节施工,对填土进行压实处理,应考虑地下水的影响;拟建新槽房大桥与悦港北路交叉平交口区域,其地势整体较低,施工时应加强排水措施,确保桥墩台开挖的安全。挖方边坡是在现状斜坡的基础上进行削坡,由于岩层产状较陡,且砂岩中裂隙较发育,雨水季节,基岩中可能存在裂隙水和层间水,雨季施工,应做好坡顶地表水的截流工作,同时做好地下水的抽排措施。勘察场地内发育嘉陵江一级支流--跳石河,自北向西再折向南绕过场外,为场区最低侵蚀基准面,勘察时水位约196.60m;根据调查,五十年一遇洪水水位200.80m,推断百年一遇洪水水位206.00m;勘察期间从河中取水测得腐蚀性为微腐蚀,对钢筋砼有微腐蚀。K1+390~K1+560段桥墩均邻近跳石河,基础形式采用桩基,在其施工时应加强水位实时监测,成孔方式宜采用机械成孔,钢套筒护壁,采取水下混凝土的浇筑工艺,必要时采用围堰等措施,加强排水、隔水,桩基成孔应加强护壁等措施,防止出现流沙等不良地质现象。5、场地和地基地震效应评价(1)地震效应评价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拟建场地位于地震基本烈度6度区,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反映谱特征周期为0.35s。根据《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166-2011划分,拟建桥梁段抗震设防类别为C类,按7度构造设防;道路路基和挡墙结构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根据物探声波测井成果结合地区经验,拟建线路区填土为软弱土,其剪切波速为135~137m/s(取平均值136m/s),水下松散砂土属软弱土,其剪切波速为140m/s(经验值),粉质粘土属中软土,剪切波速为163~172m/s(取平均值168m/s),基岩为岩石,剪切波速>500m/s。拟建新槽房大桥为单孔跨径为40m的大桥,按《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B02-2013)表3.1.1划分其抗震设防类别为B类,桥梁抗震措施设防类别为7度。地震效应评价详见下表:表5.8-1场地地震效应评价表工程区段场地整平后覆盖层厚度(m)等效剪切波速(m/s)场地类别特征周期(s)抗震地段判别填土粉质粘土砂土K1+029~K1+170(自然地貌桥梁段)01.00136Ⅰ0.25一般地段K1+170~K1+320(平交层高回填、桥梁段)28.55.50137Ⅲ0.45不利地段K1+320~K1+741.75(自然地貌桥梁段)5.04.53.7136Ⅱ0.35一般地段K1+741.75~K1+920(路基段)20.54.50137Ⅲ0.45不利地段备注:压实后的路基填土剪切波速值以实测值为准,再对道路段重新复核地震效应。拟建场地填土较厚段,取上部土体20米计算地震效应。3、场地按设计意图整平后,拟建的大部分桥墩、路基位于现状斜坡或平场开挖形成的环境边坡边缘,为建筑不利地段;邻近跳石河段也属于筑不利地段。(2)场地岩土地震作用下稳定性评价拟建场地属于6度抗震设防区,场地内覆盖层为填土、砂土(少量、薄层)和粉质粘土。6度设防时不用考虑地震作用下液化,场地内岩土体整体上处于稳定状态。未经合理支护的边坡岩土体会在地震作用下边坡可能不稳定,会出现滑动和崩塌滚落现象,在边坡经有效支挡处理后,边坡岩土体在地震作用下处于稳定状态框架桥工程地质评价1、框架桥区域现状边坡稳定性评价(1)框架桥区域东侧现状边坡(48、49、50、53)框架桥区域东侧现状斜边坡因早期人类工程活动切坡对地质环境有一定破坏,形成岩质斜边坡高约15m,坡向约90°,坡度49~70°,坡体为砂岩,地表覆盖薄层残坡积粉质粘土,边坡岩体类型为Ⅲ类。根据赤平投影分析,结构面中①裂隙(软弱结构面)顺向临空,可能发生沿①裂隙顺向滑移失稳,现场调查可见局部掉块破坏,结合稳定性计算(天然1.194、暴雨1.029),判断边坡处于欠稳定状态,对拟建工程场地安全有影响,建议缓于①裂隙倾角(约49°)放坡处理(建议坡率约1:1.0),坡面防风化处理,全面清除坡体上不稳定岩体确保建设场地稳定后再实施框架桥。Ⅲ类边坡岩体破裂角取49°,等效内摩擦角取55°。(2)框架桥区域北侧现状边坡(52、58、59、60、61、62、63、64、65)框架桥区域中部北侧现状斜边坡因早期人类工程活动切坡对地质环境有一定破坏,形成岩质斜边坡高约7~16m,坡向约345~31°,坡度65~75°,坡体为泥岩夹砂岩,地表覆盖薄层残坡积粉质粘土,坡体表层强风化岩层为Ⅳ类边坡,坡体内部中风化岩层为Ⅲ类。根据赤平投影分析,结构面中②裂隙顺向临空,可能发生沿②裂隙顺向滑移失稳,现场调查可见局部掉块破坏,边坡岩体已强风化,边坡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对拟建工程场地安全有影响有影响,建议1:0.75放坡处理,坡面防风化处理,全面清除坡体上不稳定岩体确保建设场地稳定后再实施框架桥。②裂隙顺向临空且边坡岩体已强风化,建议按1:0.75放坡处理,坡面防风化处理,坡体表层强风化岩层为Ⅳ类边坡岩体破裂角取60.4°,等效内摩擦角取48°,坡体内部中风化岩层为Ⅲ类边坡岩体破裂角取62°,等效内摩擦角取55°。2、框架桥桥台基坑边坡稳定性评价拟建框架桥支座北侧置于新槽房大桥A、B匝道桥墩(已有地勘),南侧置于轻型桥台A0,西侧置于悦港北路西侧桥桥墩(已有地勘),东侧置于悦港北路东侧桥A0桥台和P0桥墩。A0桥台在平面上布置为“L”形,分为南、东2段,根据钻探及地质调查分析,两端桥台地质情况基本类似,桥台处的土层厚度约0~1.0m,主要为粉质粘土,工程性能较差,下伏基岩为强~中风化砂、泥岩,强风化层埋深约3.0m。根据初设方案,拟采用A0桥台采用钢筋混凝土埋置式桥台。对于桥台基坑开挖边坡进行分类、分段评价,基坑边坡有4个相互垂直相接的坡向:85°、175°、265°、355°。边坡分段坡向长度高度边坡物质组成稳定性分析支护建议A0桥台(东段)西侧85°35.4m暂定4m泥岩为主直立切坡①裂隙顺向临空,滑移破坏。边坡岩体类型为Ⅲ类,破裂角49°,等效内摩擦角55°。按1:1.0临时放坡A0桥台(东段)北侧175°5.2m暂定4m泥岩夹砂岩受裂隙、层面切割,直立切坡易掉块破坏。边坡岩体类型为Ⅲ类,破裂角62°,等效内摩擦角55°。按1:0.3临时放坡(强风化1:0.75)A0桥台(东段)东侧265°35.4m暂定4m泥岩为主直立切坡岩层面顺向临空,滑移破坏。边坡岩体类型为Ⅲ类,破裂角62°,等效内摩擦角55°。按1:0.8临时放坡A0桥台(东段)南侧355°5.2m暂定4m泥岩夹砂岩直立切坡②裂隙顺向临空,滑移破坏。边坡岩体类型为Ⅲ类,破裂角62°,等效内摩擦角55°。按1:0.5临时放坡(强风化1:0.75)A0桥台(南段)西侧85°2.8m暂定4m泥岩为主直立切坡①裂隙顺向临空,滑移破坏。按1:1.0临时放坡A0桥台(南段)北侧175°55.0m暂定4m泥岩夹砂岩受裂隙、层面切割,直立切坡易掉块破坏。边坡岩体类型为Ⅲ类,破裂角62°,等效内摩擦角55°。按1:0.3临时放坡(强风化1:0.75)A0桥台(南段)东侧265°2.8m暂定4m泥岩为主直立切坡岩层面顺向临空,滑移破坏。边坡岩体类型为Ⅲ类,破裂角62°,等效内摩擦角55°。按1:0.8临时放坡A0桥台(南段)南侧355°55.0m暂定4m泥岩夹砂岩直立切坡②裂隙顺向临空,滑移破坏。边坡岩体类型为Ⅲ类,破裂角62°,等效内摩擦角55°。按1:0.5临时放坡(强风化1:0.75)注:A0桥台基坑边坡高度设计未明确,根据经验暂按4.0m考虑,若设计边坡高度有所变化,其高度不超过渝建发[2010]166号文规定的限制,则边坡稳定性评价及支护建议不变,如边坡高度超限需按渝建发[2010]166号文之规定进行方案评估、安全论证。3、框架桥墩台、框架结构持力层及基础形式建议根据初设方案:框架桥上部结构采用框架梁,下部结构A0桥台采用钢筋混凝土埋置式桥台,台帽高2.0m,台帽厚1.95m,背墙厚0.55m;桥墩采用桩接柱式直径1.2m圆形桥墩,桥墩与框架梁固接;桩基础均采用嵌岩桩基础,采用机械成桩。桩基础嵌入完整的中风化岩层不少于3.0倍桩径,嵌岩襟边宽度不小于3.0倍桩径;桩基倾斜度不大于1%。现根据本次勘察情况对框架桥墩台、框架结构地基持力层及基础形式提出建议,如表5.3。表5.9-1桥梁墩台、框架结构地基持力层及基础形式建议一览表桥梁墩台编号设计路面高程中风化基岩距离设计路面高程埋深(m)持力层建议基础形式建议A0桥台(东段)约243.480~7.2中风化砂岩/泥岩扩大基础A0桥台(南段)243.486.0~6.5中风化砂岩/泥岩扩大基础P0桥墩243.486.3~27.5中风化砂岩/泥岩桩基础框架结构243.480~42.0中风化砂岩/泥岩桩基础各墩台基础结构埋置深度由设计根据嵌岩长度需求、襟边宽度和刚性角等要求确定。结论与建议工程地质勘察结论(1)拟建道路位于渝北区两路镇、北碚区复兴镇交界处,构造单元上位于悦来场向斜东翼,岩层呈单斜产出,拟建道路走向与岩层走向基本一致,道路沿线测得岩层产状270°~275°∠50°~56°,线路区主要发育有两组陡倾裂隙,岩层面、①裂隙为软弱结构面。区内地层主要有第四系人工填土层、第四系残坡积粉质粘土层、冲积层砂土,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泥岩、砂岩等。(2)勘察场地附近无断层通过,地震活动微弱,解决好外倾临空结构面导致的局部边坡稳定性问题后,未见其它危岩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岩溶等不良地质现象,场地现状稳定;当做好平场后形成的各段边坡和挡墙支护的前提下,场地整体稳定,适宜本工程建设。(3)勘察区位于地震基本烈度6度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反映谱特征周期为0.35s,场地设计特征周期值取0.25s~0.45s。该场地属建筑抗震一般地段~不利地段,按7度构造设防建议进行简易设防。本场地6度设防时不用考虑地震作用下液化,场地内岩土体整体上处于稳定状态。未经合理支护的边坡岩土体会在地震作用下边坡可能不稳定,会出现滑动和崩塌滚落现象,在边坡经有效支挡处理后,边坡岩土体在地震作用下处于稳定状态。(4)拟建工程场地斜坡地带地下水较贫乏,平缓或沟谷地带地下水较发育,桥位区跳石河河床及两岸平缓地带地下水丰富,场地地下水及场地土对混凝土及混凝土中的钢筋有微腐蚀性。(5)拟建场地(框架桥部分)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a)框架桥区域现状边坡稳定性问题;(b)框架桥桥台基坑边坡稳定性问题;(c)框架桥桥台、桥墩及框架结构基础持力层选择问题。设计施工建议(1)设计岩土参数取值建议详见表5.7。(2)边坡施工采取逆作法施工,尽量避免大药量爆破作业。必须爆破时,建议严格控制爆破点与挖方边坡之间的距离,防止爆破对边坡岩体的稳定性带来不利影响。不合理的施工开挖及爆破作业下,会诱发局部滑动及跨塌。应作好对边坡的变形监测,如出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保证边坡安全,防止工程事故发生。(3)泥岩属软化岩石,在水和空气作用下易软化,全风化岩体遇水后强度下降,在岩体开挖后应及时封闭。(4)应设置泄水孔、截排水沟,施工期间应做好临时排水工作,完工后应尽快完善地表水排泄系统。(5)工程设计、施工过程中应重视“地质条件可能造成的工程风险”,采取必要措施避免风险。(6)本场地局部区域存在强度极低的砂岩层),已查明该层砂岩5#墩区域岩质较其它软,强度低(饱和抗压强度标准值3.2Mpa),野外鉴别特征:岩块锤击声哑,岩体有裂隙水侵蚀的明显痕迹。建议对该层验算软弱下卧层,基础尽量考虑穿越为宜,施工期间加强其它区域类似岩层的验槽鉴别工作。(7)本场地岩层层面倾角50°~56°,属于大于45°的陡倾薄层软岩、极软岩地基,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第4.5.3条,当建筑(拟建桥梁)对承载力要求较高时,宜进行现场平板载荷试验(施工勘察阶段)。(8)勘察期间基岩露头多为强风化,结构面出露不够清晰,可能有岩体结构面调查不全面、不完全准确的的情况,施工期间应加强对岩体结构面的检查、复核和鉴定,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施工并及时通知我公司会同处置,确保建设工程安全。主要材料混凝土上部钢筋砼框架结构采用C40混凝土;桥墩墩柱采用C40混凝土,桩基采用C35水下混凝土;桥台背墙、台身均采用C35混凝土,桩基采用C35水下混凝土。本桥使用的各种混凝土,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检测。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必须按设计要求考虑大桥使用年限条件下的混凝土耐久性,混凝土强度、弹性模量等参数及混凝土中最大水灰比、最小水泥用量、最大氯离子含量、最大碱含量等参数均应满足《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3362-2018)及其他相关规范的规定。为降低桥台及承台大体积混凝土中的水化热采取以下措施:在大体积混凝土中加入替代水泥用量8%的膨胀剂,膨胀剂要求是大厂、回转窑生产,膨胀剂根据试验及厂方提供的参考数据综合分析后确定,并保存依据资料;施工单位在拌制混凝土在保证满足混凝土强度等级及耐久性要求的前提下可采取改善骨料级配、降低水灰比、掺加混合料、掺加外加剂等方法减少水泥用量,从而降低水化热。对于微膨胀剂等混凝土外添加剂的使用应满足《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13)的要求。普通钢筋设计采用HPB300、HRB400钢筋。HPB300钢筋材料和连接应满足《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T1499.1-2017)的规定;HRB400钢筋材料和连接应满足《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T1499.2-2018)的要求。除特别说明外直径≥20mm的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连接等级为I级,连接区段内的接头率不大于50%,并满足《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6)要求。钢筋焊接网:设计主要采用D10规格的钢筋焊接网,其材料应满足相关现行规范的要求。防撞护栏车行道防撞护栏采用金属梁柱式路侧防撞护栏,按照施工图进行制作,防撞等级SS级。人行道防撞护栏采用金属梁柱式路侧防撞护栏,按照施工图进行制作,防撞等级SS级。桥面铺装桥面铺装采用17cm等厚铺装,双层铺装结构。基层为8cm厚C50钢筋混凝土整平层,面层为9cm沥青混凝土(上层4cmAR-AC13+下层5cmAC-16C)。在整平层和面层间设置柔性防水涂料,涂料应具有耐热、冷柔、防渗、耐腐、粘结、抗碾压等性能。涂料性能技术要求应符合《城市桥梁桥面防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39-2010)的要求。桥面防水施工工艺与防水材料要求相匹配。伸缩缝桥梁A桥台、J桥墩、1#桥墩各设置80型三维位移止水型伸缩缝,需满足《公路桥梁伸缩装置》(JT/T327-2016)要求。伸缩缝的初始缝宽需根据安装时的常温进行反算及预设固定。支座本册桥桥梁使用的桥梁使用的GPZ(II)型盆式橡胶支座需满足《公路桥梁盆式支座》(JT/T391-2009)的要求;板式橡胶支座需满足《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JT/T663-2006)要求,同时滑动型支座的摩阻系数不大于0.06。各支座安装必须水平,安装技术要求详见支座生产商的安装说明。排水、灯饰及其它附属设施在桥面上设泄水孔通过PVC管沿桥墩将桥面的积水有组织地引入市政排水系统中,避免桥面积水及雨水散乱排。注意根据电照、排水设计埋设管道和照明、排水、交通标志等设备的预埋件。结构型式结构总体描述交叉口框架桥为异型平面框架梁结构,沿道路中心线方向长70.75m,本桥起点桩号K0+205.000,桥梁终点桩号K0+275.750。上部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主梁;下部结构桥墩采用桩接柱式桥墩,中间桥墩与框架梁固接,在交接墩台处,端横梁和墩台中间垫两层油毛毡(2cm厚)。基础均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A0桥台采用钢筋混凝土埋置式桥台,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北侧新槽房大桥横断面布置:左幅:3.0m(人行道)+8.0m(机动车道)+0.5m(防撞护栏)=11.5m。中幅:0.5m(防撞护栏)+8.0m(机动车道)+2.0m(中央分隔带)+8.0m(机动车道)+0.5m(防撞护栏)=19.0m。右幅:3.0m(人行道)+8.0m(机动车道)+0.5m(防撞护栏)=11.5m。南侧新槽房大桥横断面布置:左幅:0.5m(防撞护栏)+8.0m(机动车道)+0.5m(防撞护栏)=9.0m。中幅:0.5m(防撞护栏)+8.0m(机动车道)+2.0m(中央分隔带)+8.0m(机动车道)+0.5m(防撞护栏)=19.0m。右幅:0.5m(防撞护栏)+10.75m(机动车道)+1.5m(人行道)=12.75m。西侧悦港北路标准横断面布置:3.0m(人行道)+17.25m(机动车道)+1.5m(中央分隔带)+15.0m(机动车道)+3.0m(人行道)=39.75m。东侧悦港北路标准横断面布置:4.0m(人行道)+17.0m(机动车道)+1.3m(中央分隔带)+14.25m(机动车道)+2.5m(人行道)=39.05m。桥梁位于曲线上,桥面标高及横坡详见道路专业图纸,横坡通过主梁构造顶面完成找坡。主梁一般构造上部结构按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框架梁主梁标准间距9m,主梁截面为0.8x1.2m;次梁标准间距4.5m,次梁截面0.4x0.7m;平台板厚0.35m。下部结构一般构造1)桥墩及基础桥墩采用桩接柱式桥墩,桥墩与框架梁固接;采用两种尺寸形式,15m以上高墩墩柱采用直径1.5m圆形截面,桩基为1.8m钻孔灌注桩;15m以下桥墩墩柱采用直径1.2m圆形截面,桩基为1.5m钻孔灌注桩。墩柱间设置系梁,在桩顶位置设置地系梁。所有的桥墩基础均为端承桩,桩基础应嵌入中风化岩面不小于3倍桩径。桩基为主要的承重结构,要求确保桩基混凝土及钢筋的质量和强度,应有针对措施确保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避免断桩,并注意混凝土工作缝的处理,确保其整体性。2)桥台及基础A0桥台采用钢筋混凝土埋置式桥台,台帽高2.0m,台帽厚1.95m,背墙厚0.55m,桥台基础为1.5m钻孔灌注桩基础。所有的桥台基础均为端承桩,桩基础应嵌入中风化岩面不小于3倍桩径。桩基为主要的承重结构,要求确保桩基混凝土及钢筋的质量和强度,应有针对措施确保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避免断桩,并注意混凝土工作缝的处理,确保其整体性。施工方案上部钢筋混凝土框架梁采用支架现浇。耐久性设计耐久性设计原则本项目桥梁工程的设计基准期为100年,在设计中,应采取有效的耐久性工程措施,以确保桥梁工程达到设计基准期100年的要求。混凝土耐久性措施为使结构混凝土满足耐久性要求,C30及以上标号的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不大于0.50,最小水泥用量不小于350kg/m3,最大氯离子含量不大于0.06%,最大碱含量不大于3kg/m3。桥梁混凝土中必须采用低碱活性的集料,避免出现混凝土的碱集料反应,对桥梁的耐久性造成危害。普通钢筋防腐按规范要求设置足够的保护层厚度,必要时增加超声波检测等措施来保证施工质量,确保各方提高对保护层厚度的重视及采取相应的强化措施。要注意钢筋的现场保管及防腐。施工时采取有效的施工缝处理措施。主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标准:不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且满足图纸中各构件净保护层厚度设计要求。桥梁运营中的注意事项本桥在竣工交付使用后即应实行定期监测、检查,建立桥梁健康档案,确保营运条件在设计图纸允许的条件范围内;定期检修和维护,对于异常情况应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设计图纸所要求的如限重、限速、限高、防撞等通车、通航营运条件是需要当地各个管理部门通过足够的管理手段来实现的,尤其应注意对超载车辆的管理问题。本桥如需维护或更换设备时,所用的材料应不低于原设计图所定的标准及要求,但不应增加荷载(包括桥上管线荷载)。为了做好桥梁施工和运营时的环境保护,施工和桥梁管理单位应该及时制订相应的管理措施和应急预案,如: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水环境保护措施;声环境保护措施;环境空气保护措施;社会环境保护措施;桥梁事故风险防范措施建议;桥梁事故风险应急计划等。施工注意要点施工必须严格遵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和《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的要求。材料混凝土:本桥使用混凝土,必须仔细研究确定施工工艺和所选用的材料,进行高强混凝土最佳配合比设计与试验,制定质量控制标准和检测方法,并严格执行。钢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异黄樟素生物合成机制-洞察分析
- 元宇宙的区块链技术应用-洞察分析
- 《熔体破裂现象》课件
- 性激素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洞察分析
- 疫情期间的健康防护-洞察分析
- 办公环境下的食品安全培训课程设计
- 玩具设计师职责描述
- 内容创新推动下的教育现代化进程
- 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实践应用研究
- 2025购销合同解除协议书
- 岗位价值评估表
- 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
- 汉语教程(讲课)-第二册第01课
- 寻猫启事标准范文
- 高中音乐-《锦鸡出山》教学课件设计
- DB51T3062-2023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规范
- 轮毂产品设计参考手册2007
- 中国姓氏名字文化
-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教案及教学反思
- 2023年成都市生物毕业会考知识点含会考试题及答案
- 初中历史复习策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