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生态经济型林业发展研究_第1页
县生态经济型林业发展研究_第2页
县生态经济型林业发展研究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县生态经济型林业发展研究

1县的交通现状陵县位于临汾西北边缘,吕梁山大背景斜轴上。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属于洛杉矶高原的残余海鸥区。境内塬面高阔残缺,沟壑纵横交错,山峦连绵,丘陵起伏。海拔950m~1300m,年均气温8.5℃~9.8℃,降水量486.3mm,日照2740.9h,无霜期167d。隰县公路四通八达,交通便利,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贯穿东西南北、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总面积1415.3km2,辖8个乡镇、97个行政村、384个自然村,总人口约10万。2主要方法2.1户包造林模式隰县地广植被少,荒山荒坡多,水土流失极其严重,再加上人穷、经济落后,要治穷致富,就必须立足县情、治土治水。以户包治理小流域为主要形式;以生态防护林、用材林建设为主要手段,加大经济林、用材林的比重;以经济效益带动生态效益,实现由单一防护林体系建设向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的转变;封禁治理与荒山造林相结合,大户治理与专业队治理并举,农业调产与林业建设同步,调整产业结构、建设生态经济型林业。2.2塬面梨果园生态林业模式隰县境内沟道狭长,坡面陡峭,塬面残缺,梁峁交错。针对这种地形地貌,我们探索出一套适合于隰县县情的生态经济型林业建设综合治理模式:塬面梨果园,坡峁乔灌草,沟川粮菜田,牛羊全入圈,配套水路电,林地都确权。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林业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先后治理了13条流域,治理面积达54666hm2。全县形成了带、网、片有机结合的防护林体系,塬面果树连片发展,其中集中连片666hm2以上经济林6处,333hm2以上8处,66hm2以上的50余处,33hm2以上的150处。2.3依靠科学和技术提高质量2.3.1建立和完善森林科技服务体系隰县组建了林业科技服务站、果树服务中心、干果服务中心等服务机构,并设立了相应的站所,实行产、储、销一体化服务。2.3.2器育苗技术在育苗上,实施定点育、定向育、就近育和苗圃育的方法,引进优质干鲜果树种苗,对侧柏、油松等常绿树种采用容器育苗技术,芮仁苗木采用日光温室培育技术;在整地上,推行径流林业、水平沟、水平阶、鱼鳞坑、筑软埝等技术;在栽植上,推广运用容器袋、生根粉、根宝、蘸泥浆、截杆造林、深秋栽植后埋土护身等栽植技术;在经济林管理上,普及覆盖林业、高接换优、修剪拉枝、梨果套袋、果树改形、爆破松土和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提高了果品的产量和质量。2.4林林改造,发展防护林国家、集体、个人多元投入,常年治理,多形式造林。目前,全县专业队已发展到100个,约3000人,是隰县防护林建设的主力军。林业大户和典型示范户以承包、租赁、购买、股份等多种形式,开发“四荒”;林、果、草、药等间作,以短养长,滚动发展,加快了治理步伐;以乡镇为单位组织劳力,利用每年春、秋两季在村、道、沟、渠旁进行义务植树。2.5创新机制是确保生态经济和林业发展的2.5.1通过合理的方式解决国家投资相对不足的矛盾在资金筹措上,国家、集体、农民及各种非公有制经济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资金,逐步由主要依靠国家扶持向国家、集体、个人共同投资转变,尤其是对农民自己投资的工程,政策上予以优惠、贷款上予以优先、权属上予以保护,有效地缓解了国家投资相对不足的矛盾;在资金使用上,统筹规划,将农、林、水、牧、路、电等各类工程集中安排,项目资金捆绑起来,集中投入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项目资金的合力效应。2.5.2园林生态性坚持“谁治理,谁开发;谁造林,谁所有;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对承包“四荒”兴办的果园、林场、牧场,明确权属,归户经营,并可继承、转让和租赁,保证了开发治理者的合法权益,调动干部群众造林治山的积极性。在政策的激励下,全县共有1800户林果大户承包或购买,治理“四荒”13246hm2。2.5.3强化工程管理在工程质量监督上,对重点项目工程施工前公开招标,实行工程报帐制和监理制,加强对工程各个环节的指导监督;主动吸收群众代表参与工程规划、施工、验收、决算的全过程,增加透明度,提高治理标准,保证了工程建设的质量标准。在管护上,对所有造林绿化工程进行确权发证,明确管护主体,归户管理,建立健全了管护网络,责任明确,管护有力。3完善机制,促进科学发展隰县被国家列为“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重点县以来,立足县情,完善机制,已经走出了一条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的科学发展路子。3.1造林工程,治理水土流失28a以来,全县完成造林45333hm2,占规划任务的128%。其中:荒山造林28666hm2,营造经济林16666hm2,“四旁”植树620×104株,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4666hm2。与1978年相比,土壤侵蚀模数减少了1320t/km2,地表径流减少了26.8%,泥沙拦蓄率提高了32.5%,森林覆盖率由11.7%提高到了32.3%。3.2年来生长的数量2006年,全县农业总产值和林业总产值分别达到3.7×108元和8.74×107元,分别比1977年增长了44.6倍和41.6倍。农民人均林果收入1320元,占到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8%,林果业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的第一主导产业。3.3扩大绒山羊逐步养殖户,形成产业发展格局全县种植了粮食高产作物6666hm2,瓜、菜等经济作物6666hm2;建立了干、鲜果生产基地3333hm2;发展了1000户绒山羊种草圈养户,形成了农林牧比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