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史与牧歌在中国的展览_第1页
音乐史与牧歌在中国的展览_第2页
音乐史与牧歌在中国的展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音乐史与牧歌在中国的展览

银晓斌:刘老爷!2009年4月29日,你的个展“史诗与牧歌”在上海美术馆举行。这幅画充分展示了你的艺术创作的视角。在一般学者眼里,“史诗”和“牧歌”在题材的选取、艺术语言的运用上,两者的差异都比较大。“史诗”比较恢宏、庄重,而“牧歌”抒情、浪漫,更注重生活情趣。在您的艺术创作中,将这两方面磨合得很好,表达得很完整,您为何会选取这两个截然不同的方向进行创作?刘大为:今年4月上海美术馆举办的“史诗与牧歌”我的绘画作品展,是平生首度比较完整、系统的一次大展,有素描、速写、水彩以及近30年来我创作的主要国画作品。王镛先生的一篇文章用了“史诗与牧歌”这个题目,我非常欣赏,这个题目基本上概括了我中国画创作的整体风格和特征。因此,这次展览我也选用了这个题目。我的人物画创作主要集中于两类题材,一类是表现中国现代和当代历史题材的人物画,塑造革命领袖,描绘军旅生活,讴歌子弟兵等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如《华山救险》、《东渡》、《小米加步枪》、《晚风》、《艰苦岁月》、《朱德与史沫特莱》、《人民公仆》等,这些作品都是参加党和国家重要纪念活动及全军美展等创作的历史画。一类是表现内蒙古、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生活的风俗画。我出生在山东,从小生活成长在内蒙古,对草原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非常熟悉和了解,对淳朴、豪放、热情的蒙古族人民有深厚的感情,因此有非常浓厚的兴趣和创作激情。我的大量创作主要是反映草原人民生活的作品,如《布里亚特婚礼》,《草原小英雄》,《雏鹰》,《幼狮》,《学射》,《马背上的民族》,《漠上》,《草原上的歌》等。我认为,作为一个艺术家,应该始终关注时代,关注生活,发挥个性,不断创新。这是我始终坚持的艺术创作信条。在军艺任教30年,除每学期带学生下乡写生外,我自己从未间断写生、体验生活。多年来走遍了大江南北、高原塞上,积累了大量素材,创作了一系列反映新疆少数民族和西藏以及西南少数民族生活的作品。如《帕米尔高原的婚礼》、《巴扎归来》、《丰乐图》、《阳光下》、《雪线》、《雪域生灵》、《巴扎小憩》、《藏女卓玛》、《彝寨墟日》、《版纳牧归》、《远山》等。题材的选择、创作方向是根据个人的经历、生活阅历的不同等自然形成的。银小宾:从徐悲鸿先生引进西方写实主义造型方法开始,它就成为了中国新人物画的主要艺术语言方式,在其与传统笔墨精神、笔墨意趣融合以后,这种创作方式便被不断拓展。您作为一直坚持在这条道路上的艺术家,同时也是一位教育家,更是我国美术界的一位重要领导者,请您谈谈,写实这种外来的语言方式和中国笔墨的结合,应该往哪方面推进?生命力在哪里?刘大为:中国画如何传承、发展、借鉴,是国画界乃至理论界一直关心的一个课题。徐悲鸿倡导用写实主义改造中国画,直接把西方素描造型融入中国人物画,在几十年的生命历程中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我们这一代上个世纪40年代出生的画家,普遍接受了现实主义精神和写实风格的影响大都接受了学院派教育。我就是借鉴素描,特别是借鉴丢勒、荷尔拜因、费申大师的结构素描,在绘画实践,中做了许多尝试和探索。我认为,西画素描造型融入中国人物画,并不会阻碍中国画的笔意墨韵。笔墨精神要跟随时代、关注现实,而不是主观的,逃避现实的,现实主义精神和中国水墨写实风格相结合才会有生命力和活力。银小宾:新中国成立后,前苏联的美术教育体系被引进,到目前为止,尽管有些艺术院校做了局部的调整,但大体上还是这种模式,请您从一个教育家的角度,谈谈我们的美术教育应该如何提升和发展?刘大为:我认为美术教育对我国的美术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新中国的美术教育倡导写实主义,素描为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我从事教学生涯近30年,在长期的人物画教学中,我一直遵循关注生活、重视写生的教学思想,要培养学生有创作重大题材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对速写能力等基本功的训练,必须解决造型和色彩问题。学生进校时因水平参差不齐,我们采取强化训练的方法,要求每天至少画10张速写,通过一个学期至一年半的训练,学生的造型能力显著提高。另外,还要关注生活,我们的学生每年都安排写生,体验生活。还有一点,提倡在校学生要进行艺术创作实践,鼓励他们参加各种展览,进行尝试和锻炼。总之,我认为,扎实的基本功训练,深入生活,多进行创作实践,这三个方面常重要。还要鼓励个性化发展,有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银小宾: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对话、交流越来越多,在艺术方面也是如此。您作为我国美术界的重要领导,如何看待文化地域性与国际性之间的关系?我们该如何在国际的大舞台上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刘大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国际交往全面加速,世界文化格局也发生着巨大变化,西方发达科技带来了文化上的潜在强势,特别是美国强势文化向全世界文化市场扩张,它已经渗入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着装、饮食习惯、生活方式、语言环境,包括我们的文化环境都在变化。在这样的国际大背景下,对我们民族文化来讲,既带来新的机遇也带来挑战,如何推动我们的优秀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必须创造出能体现我们民族的时代精神、民族文化形象和民族文化品牌,才能在国际文化合作中享有更多的话语权。这除需国家政策及财政的支持,还需我们自己去创造,要有创新意识。比如2003年中国美协创办的“北京国际双年展”,设计的主题是“创新:当代性与地域性”,众所周知,1895年创办的威尼斯双年展,是世界双年展之母,基本上是以展示前卫艺术,新的艺术形式为其基本面貌。我们的双年展,就是要办出中国的特色,体现我们东方的地域性特征,体现中国理念,把中国的当代艺术推向世界。另一方面,邀请世界各国艺术家来中国这个大舞台展示他们的作品,让中国的艺术家更多的了解西方的当代艺术,提供相互了解、吸收、借鉴的机会。我们以架上绘画、雕塑为主,适当扩展到影像、装置,这一主张得到多国艺术家的支持,第一届就有40多个国家参与,第二届增加到69个国家,第三届就有80多个国家的艺术家参与了。这使我们在世界文化之林争得了自己的话语权,在国际文化舞台上赢得了平等交流对话的机会。银小宾:对中国目前的艺术市场,您怎么看?刘大为:艺术市场是大家谈得比较多,也比较关注的话题,我觉得中国艺术市场从总体上说是一种方兴未艾的态势。艺术市场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随着国家的富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际交流的频繁,文化产品必然要进入市场。但是,文化产品如何进入市场,运行怎样的艺术市场管理体制和模式,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去摸索。目前,西方的运作模式和我国一些传统的模式都在被借鉴,虽然他们也存在弊端,但这是非常正常的,艺术市场不可能在建立之初就很规范,只要大家在实践的过程中认识问题、完善问题,通过艺术市场本身的努力,艺术家的参与、有关方面积极引导,艺术市场会走向规范化管理。银小宾: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的油画部分将在武汉举办,请您谈谈对武汉美术的认知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