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重要知识点总结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重要知识点总结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重要知识点总结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重要知识点总结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重要知识点总结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下原始大气的成分——水蒸气氢气氨甲烷硫化氢二氧化碳在原始大气中,无机小分子物质,在紫外线、闪电、高温等条件激发下,形成了一些有机小分子物质(氨基酸核苷酸)原始海洋中,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蛋白质、核算),有机大分子物质形成原始界膜,构成相对独立的体系独立体系能实现原始的新陈代谢和个体增殖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演变而来的米勒实验验证了生命起源过程的非生命物质到生命物质的阶段化石——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越是古老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越是晚期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同源器官——在外形和功能上很不相同,但在解剖结构上具有相同或相似性,并且从这些器官的结构和发育可以看出,它们的来源相同,凡是同源器官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的分子生物学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有力证据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体现者,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其蛋白质分子的相似性就越多,亲缘关系越远的生物,其蛋白质分子差别越大生物进化的历史——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 原始苔藓植物 裸子植物原始单细胞藻类 蕨类植物 原始种子植物 被子植物 腔肠动物15、原始单细胞动物 原始无脊椎动物 软体动物 古代脊椎动物 环节动物 (原始鱼类) 节肢动物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 原始鸟类哺乳类 16、生物进化的证据主要包括:化石证据、解剖学证据和分子生物学证据,其中化石证据是最直接的证据17、达尔文——《物种起源》,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较为为科学的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主要内容包括: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18、自然选择——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19、人工选择——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爱好,不断选择和培育生物新品种的过程20、人类起源于古猿直接证据就是化石 古猿门齿小,与人相似犬齿和臼齿发达,与猿相似 DNA差异小 血型相同 具有喜怒哀乐表情 疾病与人类相同大脑的外形和沟回与人类相似21、直立行走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准22、人类的进化:南方古猿 能人 直立人 智人23、现代人种的分化:蒙古利亚人 高加索人 尼格罗人 澳大利亚人24、生物在各种环境中的生物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与环境保持密切关系25、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及环境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26、在一定区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27.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就是生物圈,他包括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环境 阳光 空气 作用 非生物成分 水 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 土壤生态系统 最基本最关键 以绿色植物为食 生产者 绿色植物 光合作用,提供食物 生物成分 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 消费者 各种动物 植食性肉食性 分解者 杂食性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微生物将动植物残体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28、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29、动植物之间是借助食物链相互联系起来的30、生物富集——在生态系统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铅、汞、铜等重金属和某些杀虫剂,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使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30、食物网——生态系统中各种食物链彼此交织在一起,形成食物网31、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丰富,个体数量越庞大,食物网就越复杂,32、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就是沿着这条渠道进行的33、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通过食物链依次传递的34、营养级——食物链上的每一个环节,叫做一个营养级35、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太阳能36、能量的流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和散失的过程37、能量在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38、一般地说,只有10%~20%的能量能流入下一个营养级39、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大多数食物链只有3~4个营养级40、研究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合理调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关系,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4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从无机环境开始,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又回到无机环境,就完成了一个循环的过程42、自然界重要的物质循环水循环、碳循环、氮循环43、物质循环是周而复始44、 最复杂的 森林生态系统 动植物种类繁多 陆地生态系统 营养结构复杂,长期稳定自然生态系统 作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绿色水库 草原生态系统 以草本植物为主,缺乏高大乔木 动植物减少 作用:能调节气候,防风固沙,畜牧业基地水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干旱昼夜温差大干燥动植物稀少 海洋生态系统海洋 海洋生物 水域生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 河流 湖泊 池塘45、人工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生物种类较少,以农作物为主 城市生态系统植物种类和数量很少,植被覆盖率低,不稳定46、生物系统的调节方式自我调节机制,自身的结构特点,决定调节能力大小,调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47、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大,反之,种类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小48、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环境问题: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淡水污染、海洋污染、固体废物污染49、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遗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50、我国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种类总和,居世界第三位,有裸子植物之乡的美誉51遗传的多样性也称基因的多样性,它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生活环境的多样性构成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5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53、栖息地的丧失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54、保护对策: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加强教育、法制管理55、就地保护是指在野生动植物原来的栖息地对野生动物实施有效保护的策略,它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途径,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56、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储存库”,是天然实验室,是活的博物馆57、乳酸发酵,是在适宜的温度和无氧条件下,将乳糖等分解转化为乳酸(制作饮料、酸泡菜、奶酪)58、酒精发酵,酵母菌在适宜的温度和无氧条件下,将糖转化成酒精59、白酒的酿造是一个先后利用两类微生物进行发酵的酿造工艺,酒芳香和味道,主要是应用的霉菌、酵母菌的种类及生产工艺的不同的缘故60、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微生物的大量繁殖61、防止食品腐败,必须杀死微生物或抑制微生物的繁殖,控制环境温度,调节食品含水量,可以减慢微生物的繁殖速度食品贮存的原理:杀死食品中的微生物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降低自身的呼吸作用62、传统食品贮存方法:盐腌、糖渍、干制、酒泡63、现代贮存方法: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64、基因工程:把一种生物的基因分离出来,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