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极端暴力事件的特点_第1页
个人极端暴力事件的特点_第2页
个人极端暴力事件的特点_第3页
个人极端暴力事件的特点_第4页
个人极端暴力事件的特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个人极端暴力事件的特点

2013年8月19日下午,河南洛阳发生了一起刀刀事件,造成两人死亡,13人受伤。大约6天后8月25日晚上。8月,李年勇在四川成都的公交车和街道上用刀连续刺伤犯罪现场,导致5人死亡和10人受伤。2013年6~7月间,全国各地还先后连续发生多起这类案件,典型的如福建厦门陈水总公交车放火案、冀中星首都机场爆炸案、北京王某马连道家乐福超市持刀行凶案、河南西平县丁金华持刀杀人案、黑龙江海伦市王贵放火案、广东深圳市罗湖区何某持刀行凶案等。较为严重的是2013年6月7日,福建省厦门市陈水总公交车放火案,造成了47人死亡、34人受伤。经调查,犯罪嫌疑人陈水总因自感生活不如意、悲观厌世而泄愤纵火。这类暴力犯罪行为一般被称为“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把这类行为及其造成的后果和社会影响统称为“个人极端暴力事件”。面对这类事件的频发,社会各界开始从各个角度关注这类事件及其发生的原因,社会民众、网络媒体也开始从关注犯罪人的社会背景、生活状况转向了如何应对、避免这类事件的发生上。我们“当前中国个人极端暴力杀人犯罪个案研究”课题组从2009年以来一直关注这类行为和事件,在2012年运用个案分析和典型调查的方法对这类行为的特点及其发生的原因进行了研究。研究成果《当前中国个人极端暴力犯罪个案研究》发表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上。在上述研究中,我们根据这类行为的特点和原因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控制和预防措施,但遗憾的是限于篇幅没有进行充分的论证。这类行为和事件造成的伤亡后果严重,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和社会稳定,无论是在刑事政策上还是在社会政策上都是严厉打击、严格控制和严密防范的对象。因此,课题组在进一步调研和总结防控个人极端暴力事件经验的基础上,撰写了本研究报告。一是希望能够裨益于防控个人极端暴力事件工作,以达到减少这类事件发生的目的;二是希望能够弥补前述报告的缺憾,使我们的研究更趋完善。一、个人极端暴力事件,指一般不个人极端暴力事件是个人极端暴力犯罪行为及其导致的后果、危害与社会影响的统称,具体是指一个人使用残忍的武力手段针对特定或不特定多数人实施的造成严重伤亡后果的行为及其危害和社会影响。媒体称这类事件为“一个人的恐怖主义”或“个体恐怖主义犯罪”。由于这类暴力事件突发性强、伤亡严重、社会危害突出、社会影响较大,因此属于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范畴。从发生的事件看,个人极端暴力事件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不仅有直接报复杀人的,而且有为泄私愤实施爆炸、纵火的;不仅有发生在街头的,而且有发生在家庭中的;不仅有发生在工作场所的,而且有发生在中小学校园和幼儿园的;不仅有针对某一群体的,而且有任意滥杀无辜的。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使用的工具和采取的手段也多种多样,有用刀砍杀、钝器打砸、持枪行凶的,也有用炸药实施爆炸、用汽油实施放火、驾车撞人的,手段残忍,造成的伤亡和损害较大。但是,从个人极端暴力事件的特征来看,这类事件有着明显的共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行为过程的影响个人极端暴力事件的发生具有突然性,发生前征兆不是很明显,甚至根本没有任何发生的迹象。行为从萌芽到发生时间很短,发生很快,行为过程也较短。但是事件的影响较大,持续的时间较长。这一特点决定了个人极端暴力事件预测、预警的难度较大,预防和现场处置也较困难。(二)地方媒体使用极端手段,易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和实证调查研究。对于种个人极端暴力事件造成的伤亡后果极其严重。根据对34起案件的统计,34起案件造成伤亡725人,其中死亡398人,受伤327人,平均每起案件造成约12人死亡和10人受伤,远远高于一般暴力犯罪案件造成的伤亡后果。由于个人极端暴力犯罪造成的伤亡后果极大,而且犯罪人多使用爆炸、放火、随意砍杀等极端的手段,所以容易引起社会的关注。随着媒体对个人极端暴力行为的报道和传播,这类案件会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甚至会引起整个社会的恐慌情绪。厦门公交车放火案发生后,在政府部门及时公布案件真相的情况下,网络等媒体关于案件的追踪报道、评论和自媒体的附加观点等仍给当地甚至全国乘坐交通工具的群众带来不同程度的恐慌:人人自危,觉得爆炸、纵火等可能随时会在身边发生。因此,在放火案发生后乘公共交通工具的人们开始关注灭火器与安全锤;许多乘客纷纷选择坐在离车门较近的位置,以便逃生。北京市广渠门地区发生了“5·5恶性杀人事件”后,开车出行的人们相互提醒“开车过程一定不要忘记锁车门”,微信、微博等也开始传播开车过程中预防被害的提示。人们对这些案件的反应反映了这类事件对群众安全感的影响。(三)新媒体传播暴力事件由于个人极端暴力事件作为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直接涉及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一个信息热源容易被传播、扩散、发酵,甚至被误传或转化为谣言“病毒式”地传播。以各类网站、博客、微博等为主的新媒体的兴起强化了个人极端暴力事件的这一传播效应。新媒体传播具有瞬间聚焦、疾速扩散、唤起热点等特点。在新媒体的疾速传播下,个人极端暴力事件很容易从区域性的、网下的事件发酵成为全国性的、遍及网上网下的舆论焦点,尤其是案件发生之初的真相不明的状态进一步强化了这类案件的“病毒式”传播,扩大了群众的恐惧心理和不良的社会影响。(四)福建南郑民生案件的启示已发生的个人极端暴力事件经过媒体报道传播后容易导致新的个人极端暴力事件的产生,这种效应被称为“传染性”和“示范性”,其模式表现为:个人极端暴力事件发生→不良的报道→刺激潜在犯罪人→其模仿犯罪动机和犯罪手段→新的类似事件发生。这种“传染性”和“示范性”典型的表现就是福建南平郑民生案件的影响。在该案件发生后的短短50天内,江苏泰兴、广东雷州、山东潍坊、广西合浦、陕西南郑等地先后相继发生了5起暴力侵犯中小学校园幼儿园的案件,后5起案件的犯罪对象、犯罪手段等几乎与郑民生案件一样。更有甚者,在郑民生案件之后,一些地方发现有人扬言要进行“郑民生式的抗争”,以达到个人的目的。二、个人极端暴力事件发生的集中爆发、、连续发生从个人极端暴力事件的数量来看,当前我国个人极端暴力事件高发,而且损害严重。2000年以来,每年都有多起这类事件的发生,有的年份多达10多起。相对于其他暴力事件而言,这类事件的整体数量并不算多,但是其造成的伤亡和社会影响较为严重,也因此有研究者把这类事件与恐怖活动事件联系了起来,称为“准恐怖活动”。从案件发生的规律来看,个人极端暴力事件有集中爆发的特点,即在某一时间段连续发生多起类似的案件,典型的如2004年9~10月、2009年6~8月、2010年4~5月以及2013年的6~8月间分别发生了多起这类事件。这类的暴力事件的集中爆发可能与季节、气候和天气有关,虽然我们缺乏这方面的实证研究,但是春季、夏季和秋季的炎热天气容易导致暴力犯罪的多发是犯罪学研究所证明了的。另外,因媒体传播而导致的学习效果或示范效应也可能是导致这类事件集中发生的原因。在当前社会矛盾突出、社会管理滞后和社会压力加大的社会背景下,未来几年内个人极端暴力事件仍将呈现频发和集中发生的趋势。早在2009年初,全国综治办主任会议指出:从目前的社会形势看,新的社会矛盾将不断产生,原有的一些社会矛盾也可能随之凸显,并呈现出经济领域的新矛盾与旧矛盾、经济领域的矛盾与其他领域的矛盾相互影响、互相作用的局面。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社会心态日益复杂,一些人心理失衡,对社会的不满情绪潜滋暗长,个人极端事件可能增多。随后,分别在2009年、2010年和2013年全国连续发生了多起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案件。三、个人极端暴力犯罪得到有效打击,加强社会矛盾,矛盾的主要表现为个人极端暴力事件的多发状况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不仅要求全国政法机关严厉控制这类事件的发生,而且要求从源头上采取预防的措施。2010年5月,中央维稳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关于加强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案件防范,切实维护社会稳定的通知》,其后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了严厉打击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个人极端暴力犯罪专项行动。2013年7月,针对连续发生的多起个人极端暴力事件,公安部又下发通知要求近期把个人极端暴力犯罪作为夏秋严打整治的主要犯罪类型之一;并于9月下发通知要求全国公安机关对涉爆违法犯罪采取“零容忍”的刑事政策,特别是对制造爆炸等个人极端暴力犯罪,要采取果断措施,坚决打击。2010年5月,针对当时发生的多起暴力侵犯幼儿园中小学校园的事件,温家宝总理接受采访时表示:“不但要加强治安措施,同时还要解决造成问题的深层次的原因,包括处理一些社会矛盾,化解纠纷。”个人极端暴力事件作为一类突发社会安全事件,不仅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和社会稳定,而且预测、控制和预防的难度较大,因此需要采取特殊的刑事政策和社会政策,以遏制当前频发的势头。(一)个人极端暴力事件的等级2006年1月9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该预案把突发公共事件解释为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的,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并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把突发公共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类,其中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和涉外突发事件等。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很显然,个人极端暴力事件属于社会安全事件的一种,根据其性质和危害程度又可分为不同等级。根据近年来个人极端暴力事件的频发状况和突发性强、社会危害大等特点,应明确把这类事件列入突发公共事件的范围,纳入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以提高政府处置个人极端暴力事件的能力。(二)严厉打击校园安全行为,切实提升群众的安全感犯罪人、一些媒体和群众往往把这类事件的发生归结为社会不公或弱势群体、诉求群体的抗争,对犯罪人表示同情甚至鸣不平。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教授迈克尔·赫·斯通把个人极端暴力犯罪人称为“恶魔”、“和平时期邪恶”的代表,他指出:“他们对自己的同胞毫无情感,只剩下无法形容的残忍和伤害,以及让我们震惊的邪恶。”因此,无论是出于什么样的理由和动机,残忍地剥夺其他多个人的生命,造成社会恐慌和群众的不安全感,都是任何一个社会所不能容忍和承受的。因此,对正在实施或计划实施的个人极端暴力行为,必须采取严厉打击的刑事政策和措施,具体包括严厉打击的政策导向、迅速控制现场、最快速度破案、及时公布事实真相等。通过严厉打击措施,一方面,及时控制犯罪行为的发生或危害结果的严重化趋势,并震慑有潜在犯罪动机的人;另一方面,降低群众对同类案件发生的心理预期,提高群众的安全感。2010年上半年全国连续发生的多起针对幼儿园和中小学校园的个人极端暴力事件后,公安部新闻发言人明确表示公安机关要严厉打击侵犯校园安全的犯罪,严厉整治校园周边安全,“要打的犯罪人不敢对孩子下手”,如果犯罪分子再试图使用极端手段侵犯学生安全,公安机关将依法使用警械和枪支严格执法。当时采取的这种严厉打击的刑事政策立竿见影,针对校园安全的个人极端暴力事件多发的态势得到了有效控制。2010年下半年全国各地学生家长的安全感明显得到了提升,在上学、放学时间段学校门口蜂拥接送学生的现象有所缓解。及时侦破和审判也是严厉打击的主要措施。如果案件不能得到及时侦破,会严重影响群众的安全感。典型的如2000年至2003年杨新海系列杀人案的发生导致河南、河北、山东和安徽等四省的群众的恐慌和不安,村村封路、家家闭户以自保。相反,2010年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郑民生和徐玉元依法从快从重起诉、判决,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威慑的效果。最近的一个例证是厦门公交车放火案,案件发生后公安机关迅速破案,及时公布案件真相,并采取了加强公交车安检、限制汽油零售等具体措施,有效地提高了群众的安全感。(三)现场反应能力、处置水平为了预防个人极端暴力事件的发生和避免伤亡后果的扩大,易发生案件的重点单位及其人员不仅应具有一定的防范意识,而且需要具有一定的现场反应能力和处置水平。这些重点单位和人员具体包括:中小学、幼儿园及其工作人员、教师和学生,公共交通工具的司机和乘务人员,执法机关的门卫和工作人员,居民区的保安人员等。1.现场反应和处置情况反差中小学幼儿园需要对工作人员、教师和学生进行被害意识和防范技术的宣传教育,并需要定期组织训练应对相关事件的反应能力和处置能力。在福建南平发生的郑民生故意杀人案中,郑民生行凶时在现场的小学生们不知逃跑躲避,现场的教师和保卫人员不能及时进行应急防卫,直到郑民生刺伤了十几名学生后才有教师和路人一起上前制服了凶手。与上述现场反应和处置情况形成反差的是2012年12月14日美国康涅狄格州发生的震惊世界的校园枪击案。虽然该案造成了26名师生死亡,但是桑迪胡克小学案发现场的教师、学生的反应和处置方式有效地避免了伤亡后果的扩大。桑迪胡克小学师生在枪击案现场的反应和处置经验是值得借鉴的,同样我国芦山县名山中学师生在“4·20”地震中表现出来的日常训练有素的逃生避震的经验和平时训练的方式也适用于个人极端暴力事件的现场反应和处置。(1)2.公交车司机安全意识淡薄,当前保障人员安全风险难以消除张云良公交车放火案、阳进泉公交车爆炸案、谌海涛机场大巴车放火案、李彦公交车连环爆炸案、陈水总公交车放火案等说明市内公共交通工具也是个人极端暴力犯罪多发的地点,对市内公交车除加强安检措施外,其司机和乘务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和现场处置水平也是防范这类案件发生和避免危害后果扩大的主要因素。在厦门陈水总放火案中,当有人闻到车上有汽油味时没人反应,当有乘客发现车内有人烧东西要求司机停车时,司机没有任何安全意识和反应,居然仍坚持回答“等到站点才能停车”,等到车厢后面烧了起来,司机才发现起火,由此可见公交车司机安全意识的淡薄。因此,加强公共交通工具司机和乘务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十分必要。3.创新工作机制,提高警察的反应和处置个人极端暴力事件发生后,警察的快速反应、抵达现场时间以及现场处置情况对案件发生与否和伤亡后果的大小有着直接关系。因此,提高警察快速反应能力、现场处理水平、建立应急处理机制是避免犯罪行为发生、减少伤亡的有效措施之一。处置此类事件和预防危害后果扩大的最主要方式是快速反应和现场处置方式得当,或及时控制犯罪人,或迅速阻止群众与犯罪人的近距离接触,并第一时间使被害人得到有效的治疗,同时及时公布案件事实真相,避免影响事态扩大的谣言产生。福建省南平市在郑民生案件后,整合校园警务室、报警点和治安岗亭建立“三合一”的治安防范工作室,具体负责治安或交通比较复杂地段的校园安全;并建立了“校园110”工作机制,实行重要复杂路段、重点时段和校园周边巡逻机制,以提高警察的反应速度和应急处置能力。近期河南周口警方和上海警方对这类事件果断处置的经验值得借鉴。2013年9月11日,河南省周口市警方接警后及时出警,运用盾牌、催泪弹、网枪等器械成功将正准备持刀砍人的一精神病人控制,并保证了病人及民警自身的安全。2013年9月14日,上海市警方在公路上果断开枪击伤一犯罪嫌疑人,成功处置了一起持刀拦截车辆、袭击骑车过往群众的事件,避免了人员的伤亡。4.现场人员的参与和训练针对近期多发的个人极端暴力行为,一些地方公安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控制个人极端暴力行为的演练,以加强现场处置能力和水平。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这类犯罪行为突发性强,仅仅依靠事件发生后警方单方面的应对和处置显然是不够的,应充分发挥现场相关人员对这类行为和人员的控制力,避免行为发生或危害后果的扩大。因此,在应对个人极端暴力行为的演练中,应注重保安、社区工作人员、师生等可能成为案发现场的第一线工作人员角色,并加强对他们的常规培训。个人极端暴力事件具有预测和预防难度大的特点,但是并不意味着其不可预测,在这类事件的预警中,情报信息的收集、研判和运用是关键。美国在反思2013年9月16日发生的华盛顿海军司令部大楼枪击案时明确指出安保部门错失了“警讯”酿成大祸。因此,加强基层情报信息的收集、研判,并对相关信息作出快速的反应也是提高防控这类犯罪的基本能力之一。(四)采取严格的门禁制度,保障执法机关的安全根据个人极端暴力犯罪事件的调查发现,市内公交车、中小学校园和幼儿园、人群聚集和流量较大的公共场所等是这类事件容易发生的地点。因此,加强这些场所的重点防范是预防这类事件发生的有效措施,具体包括公安机关对上述重点场所的巡逻、涉及单位的重点防范、相关人员的被害防范、重点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入口的控制以及对可疑人员的控制等。2010年全国发生多起针对校园的个人极端暴力犯罪事件后,全国各地公安机关采取了多种保障校园安全措施,包括上学和放学时间段的执勤和巡逻、为学校配备专业的防范器材和安保力量、校园周边的全天候巡逻和排查等。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学校加强被害预防教育,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培训,以提升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水平。学校采取严格的门禁制度,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校园。这些措施起到预防类似事件发生、提高学校和家长安全感的作用。在这方面,国内外的一些经验值得借鉴。例如,日本2001年“池田惨案”(1)和我国福建南平郑民生案件发生之后,两地针对校园安全问题都实施了一系列的校园安保措施,如设置警察巡逻、校园内设置监控系统并强化保安人员与设施的配备以及采取小学生集体放学措施等。国家机关等重点单位的安保工作也不容忽视。杨佳暴力袭警、刘赘衡炸长沙芙蓉区国税分局、朱军在法院持枪报复法官等极端暴力行为说明了当前执法环境下执法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具有较大的潜在被害性,因此采取措施保障执法机关的安全,确保执法人员规范执法,是避免执法机关及其执法人员成为个人极端暴力行为被害人的必要性措施。上海杨佳暴力袭警案的发生就与该分局所在办公楼门禁制度不严密切相关。(2)当前飞机、火车、地铁、长途汽车等公共交通工具的安检措施相对比较严格,而市内公共汽车安检措施相对薄弱,易成为实施爆炸、放火等个人极端暴力事件的地点,厦门公交车放火案就是例证。因此,相关部门应注意研究当前如何加强公共交通工具尤其市内公共汽车的安检,并采取具体的措施,以避免效仿这一事件的类似事件发生。(五)加强了公共交通安全生产厦门公交车放火案提醒我们:除了严格控制涉枪涉爆工具和用品外,还应该加强汽油、酒精等易燃易爆品的市场管理。厦门公交车放火案发生后,不仅厦门市,陕西西安、新疆乌鲁木齐、山东济南等全国很多地方加强了公共交通安检工作。同时,福建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加油站安全监管的紧急通知》,加强汽油罐装零售业务的管理,规定个人一般不得罐装购买汽油。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类似事件再发的可能性和群众恐惧的心理预期,提高了群众安全感。(六)规范媒体报道,减少个人极端暴力事件的负面影响在当前网络新媒体快速传播的社会背景下,个人极端暴力事件的传播往往呈现“核聚变式”的自发扩张传播和“病毒式”恶性变异传播的局面。事件发生后,各种媒体尤其是自媒体和非主流媒体往往详尽地对犯罪行为、犯罪手段、犯罪动机、犯罪人及被害人生活等进行猎奇式的挖掘报道,甚至开始充当社会学家、犯罪学家、小说家、侦查人员、法官等角色,对犯罪进行归因,对法律后果进行预判等。这种报道方式和方法往往为潜在犯罪人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因此,应加强舆论引导,建立个人极端暴力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宣传制度,制定“突发事件报道准则”和媒体报道突发事件的行业指引,规范媒体对个人极端暴力事件的报道,这是减少个人极端暴力事件的示范、模仿和传染的生成模式的有效途径。在当前新媒体发达的时代,一方面,要彰显主流媒体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主流媒体正面、客观报道的功能,及时纠正网络媒体捕风捉影式的不客观、不真实、不准确甚至是谣言的案件信息;另一方面,要积极占领新媒体的舆论高地,充分发挥自媒体的力量如官方微博等传播客观、真实的案件信息,并培养政府部门的自媒体的意见精英或领袖,以应对自媒体对事件“附赠式”的不良观点和意见的传播。主流媒体一方面应及时报道案件的最新进展情况,满足公众的知情权,避免因消息闭塞引起公众的恐慌情绪;另一方面应明确是非观念,严厉谴责犯罪不尊重生命的恶行,营造正确的舆论导向。在保证不对被害人及其家属造成二次伤害的情况下,可以对被害人及其家属的情况进行积极性的报道,如被害救助、见义勇为等,并主动传播被害预防的知识和技术等。政府部门要规范媒体报道的内容和方式,以减少媒体报道的负面效应。对于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个人极端暴力事件以及其他类似事件,首先应采取限制报道和登记报道的措施,明确报道的方向和内容以及不应报道的内容。通过引导媒体的正确和积极报道来防止媒体成为潜在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诱发或促使因素。立法机关和政府机关应根据新媒体的发展速度及时分批分期地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加强网络新媒体的管理,对散播虚假信息、造谣、恶意攻击等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加以规制。政府部门应建立舆情预警机制,尤其是要建立微博等自媒体舆情信息采集、分析、追踪和组织处理机制。同时,还要完善和健全信息公开机制,分别根据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建立不同的信息公开制度,明确信息公开的责任主体、时间、内容和方式,以及时应对谣言和信息的“病毒式”传播。(七)精神病人的排查、控制和治疗是预防个人极端暴力犯罪实践风险的基层组织防范冲突的有效手段由于实施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的人有一定的心理障碍,如靳如超、马加爵、熊振林、石悦军、胡云超、陈孝兵、石顺兵、杨佳、郑民生、陈康炳、杨喜瑞、陈水总等不仅偏执、报复心强、社会适应性差,而且缺乏正确的挫折反应能力,有的还有家族精神病史,如果提前对他们进行心理的辅导和疏导,并结合相关的救助制度予以适当的社会支持,也许犯罪行为不会发生。还有的案件是精神病人实施的,如广西合浦杨家钦,不仅家族有精神病史,而且案发时处于病发时期。如果能够提前对易肇事肇祸的精神病人进行排查、控制和治疗,可能他们就不会实施极端暴力行为。因此,基层组织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对心理障碍者和精神病人的排查,并根据排查结果及时进行控制或积极干预、治疗,能够起到预防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案件频繁发生的作用。可按照统一排查、评估、治疗与保障的模式,对高风险的心理障碍者全部落实管控或强制收治来预防潜在的安全隐患。福建省南平市创新了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排查、救助机制即“邵武模式”:首先,对辖区内的精神病人逐一进行排查,并对重症精神病人逐一建档随访;其次,定期对精神病人进行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病情进行分类管控,对高风险精神病人进行强制管控或强制救治;第三,对需要强制救治的,财政统一给予医疗救助。“邵武模式”有效地防止了个人极端暴力事件的发生。因此,创新心理障碍和重症精神病人的社会管理模式和措施,能够有效地预防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的发生,提高群众安全感。近期国家卫生计划委员会制定了《严重精神障碍发病报告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对精神分裂症等6种重性精神疾病实行发病报告制度,这一制度的执行有利于减少这类人群对他人和社会的侵害。(八)家庭矛盾、恋爱纠纷引起的个人极端暴力事件显著增多在发生的个人极端暴力事件中,大部分事件是由社会矛盾直接引起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