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陆国际物流发展概况第十一章大陆国际物流发展概况学习重点1.国际物流的发展趋势2.加入WTO对大陆国际物流的影响
2.1.加入WTO对大陆国际物流的要求2.2.加入WTO后大陆国际物流发展的机遇和挑战3.大陆国际物流的发展现状3.1.大陆的国际物流规模和国际物流量3.2.大陆国际物流运输系统的现状3.3.大陆的国际物流仓储现状3.4.大陆的国际物流流通加工现状3.5.大陆国际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学习重点3.6.大陆国际物流标准化现状3.7.国际物流节点4.大陆国际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4.1.限制大陆国际物流发展的经济体制因素4.2.大陆国际物流运输系统存在的问题4.3.大陆保税区物流存在的问题4.4.大陆物流信息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4.5.大陆国际物流标准化存在的问题4.6.大陆口岸物流存在的问题4.7.大陆港口物流存在的问题
5.大陆国际物流发展的建议与对策1.国际物流的发展趋势(1)国际物流反应快速化(2)国际物流组织网络化(3)国际物流系统信息化(4)国际物流服务社会化(5)国际物流活动全球化(6)国际物流手段现代化42.1.加入WTO对大陆国际物流的要求1/2交通运输:对公路运输,将分别在一年和三年后允许外资占合资企业多数股份和全资拥有子公司;对于铁路运输,将分别在三年和六年后允许外资占合资企业多数股份和全资拥有子公司。仓储:分别在入世一年和三年后允许外资占合资企业多数股份和全资拥有子公司货运代理:分别在一年和四年后允许外资占合资企业多数股份和全资拥有子公司,合资企业经营一年以后可以建立分支机构。外资货运代理公司在其第一家合资公司经营满五年后可以建立第二家合资公司。入世两年后,此项要求将被减至两年。2.1.加入WTO对大陆国际物流的要求2/2海上运输:允许开展国际海上货运和客运业务(如航班、散货和不定航线货船)。外资占少数的合资企业还可以五星红旗作为国籍旗进行经营注册。邮递服务:分别在一年和四年后允许外资占合资企业多数股份和全资拥有子公司。可以涉及国内一种或多种运输方式的邮递服务,但邮政部门专营的服务除外。通信和互联网:入世后上海、广州及北京允许合资企业外资占少数(30%)股权;入世后一年内推广至成都、重庆、大连、福州、杭州、南京、宁波、青岛、沈阳、深圳、厦门、西安、太原、武汉,外资所占股份可增至49%;入世两年内取消地域限制,外资所占股份可增到50%。2.2.加入WTO后大陆国际物流发展的机遇和挑战首先,由于大陆劳动力成本和原料供应方面存在比较优势以及巨大的市场前景,许多跨国公司将大陆作为制造中心,以提高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其次,将加快大陆物流业的产业进程。第三,可以优化大陆物流业的产业发展环境。第四,大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进口关税的下降、进出口配额和许可证的逐步取消以及海关管理、商品检验、卫生及动植物检疫和知识产权保护的改善,都将大大降低生产要素和商品流动的费用。3.1.大陆的国际物流规模和国际物流量大陆的国际物流量和对外贸易同步增长,二者均超过了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代表大陆国际物流发展规模的海上国际集装箱运输量近几年在以两位数的平均速度快速增长。2004年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00万TEU的8个港口中,上海港完成1455万TEU,居世界第3位;深圳港完成1366万TEU,居世界第4位。其它6港口完成情况分别为:青岛港514万TEU、宁波港401万TEU、天津港382万TEU、广州港330万TEU、厦门港287万TEU、大连港221万TEU。2006年世界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排行榜已经出台。前六名全部在亚洲,大中国地区有四家,即香港港、上海港、深圳港和高雄港。新加坡港(包括裕廊港)继2005年后再次荣登冠军宝座,年吞吐量达到2480万TUE,与2005年的2320万TEU相比,增长率达到6.9%,新加坡港务国际集团(PSA)2006年集装箱吞吐量为2398TEU,与2005年同比增长7.6%。连续几年为世界集装箱吞吐量第一的香港港,于2005年被新加坡取代为第二名后,2006年仍然屈居第二。其吞吐量为2323.4万TEU,与2005年同比增长率为2.8%。上海港2006年吞吐量为2171万TEU,同比增长20.1%,继续保持第三名。与2005年相比,香港港集装箱吞吐量增加幅度不大,与紧随其后的上海和深圳差距缩小,因此业内人士认为,如果在新的一年内,上海港继续保持其两位数的高增长率,香港港的亚军宝座,势必在2007年被上海港取代。上海港甚至可能超过新加坡港,成为2007年度世界港口吞吐量冠军。2007年,将是上海港冲刺世界集装箱港口吞吐量排名表冠军宝座的关键一年。第四名是深圳港,与上海港一样,集装箱吞吐量以两位数增长,2006年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847万TEU,2006年增长率似乎稍低于2005年18.6%增长率。釜山港(包括釜山新港)排名第五,箱量达到1203万TEU,同比增长1.6%。高雄港排名第六,吞吐量达到977万TEU。3.2.大陆国际物流运输系统的现状国际物流运输的主要方式有:海洋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集装箱运输、大陆桥运输和国际多式联运等。其中海洋运输是最主要的运输方式,它是指使用船舶通过海上航道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港口之间运送货物的一种方式。目前,国际贸易总运量的2/3以上,大陆进出口货运总量的约90%都是利用海洋运输的。(1)大陆海洋运输的设施设备(2)大陆海运物流市场的规模(3)大陆主要的海运企业3.3.大陆的国际物流仓储现状大陆国际物流的仓储主要是在保税区和保税仓库进行的。保税区是经国务院批准在大陆境内设立的具有保税加工、储运、转口功能的受海关监管的特定区域,具体是指大陆境内的某个特定的与国际市场紧密相连,按照国际经济惯例运作,具有自由贸易区性质的封闭式区域。一般建立在具有优良国际贸易条件和经济技术较为发达的港口地区。随着近几年的发展,大陆的保税区大多数具有进出口、保税仓储、转口贸易、商品展示和加工贸易等功能,具备了一定规模的国际物流基础。3.4.大陆的国际物流流通加工现状大陆进行国际贸易流通加工的主体是出口加工区。出口加工区又称为工业性自由贸易区,是专为发展加工贸易,从事国际贸易流通加工而开辟的经济特区。它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划出某个区域,准许外国厂商在区内办企业,享受关税优惠待遇,外资企业可以免税进口原材料、机械设备等,出口制造业享受免税待遇。它以开拓远洋市场为目标,利用外资和外国技术加工出口,以促进本国工业和经济的发展。为了促进加工贸易发展,规范加工贸易管理,将加工贸易从分散型向相对集中管理转变,鼓励扩大外贸出口,2000年4月27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出口加工区。为有利于运作,大陆将出口加工区设在已建成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并选择若干地区进行试点。3.5.大陆国际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EDI、条码技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是国际物流系统中应用最广泛的三大信息技术。这些高技术产品为国际物流全球化、无纸化提供了现代化信息服务手段。目前大陆EDI
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同国外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大陆海关EDI自动化通关系统已于1994年在北京首都机场海关试点运行。为了参与国际贸易与竞争,大陆于1988年成立了大陆物品编码中心,并于1991年加入了国际物品编码协会,进而在全国各省市、地区设立了条码分支机构,负责介绍与推广条码技术。至此大陆的条码工作纳入了正轨,并与国际惯例接轨。截至1998年,大陆的EAN系统成员数目已达4万个,采用商品条码表示的商品项目已经超过50万种,采用商品条码技术进行商业自动化管理的各类连锁店、仓储超市、配送中心已达数千家,条码技术的应用推广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国内已逐步采用GPS技术建立高精度控制网,如沪宁、沪杭高速公路的上海段就是利用GPS建立了首级控制网,然后用常规方法布设导线加密。3.6.大陆国际物流标准化现状编号名称秘书国大陆归口技术单位ISOTC7造船荷兰全国船舶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ISOTC22公路车辆法国原机械部长春汽车研究所ISOTC51托盘英国铁道部标准所ISOTC63玻璃包装容器捷克和斯洛伐克原轻工部玻璃研究所ISOTC96起重机澳大利亚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ISOTC100链条和链轮英国原机械部标准所ISOTC101连续装卸设备法国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ISOTC104集装箱美国全国集装箱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ISOTC110产业车辆法国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ISOTC122包装加拿大大陆出口商品包装研究所ISOTC883货物作业标志ISOTC4物流(协调有关标准)国家经委综合运输所3.7.国际物流节点口岸是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对接的关节点,从物流的角度讲,又是连接国内外物流的特殊国际物流节点,是海陆空运输的枢纽。许多企业都在口岸设有口岸仓库货物流中心。口岸物流是国际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大陆电子口岸系统己经完成了进出口报关单申报、出口加工区备案清单申报、出口收汇等子系统,己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改革成果。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海运业的发展,港口在全球运输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逐渐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和服务于国际贸易的综合物流中心。从总体上看,大陆港口发展现代物流还处于起步阶段。据统计,大陆港口物流收入占大陆物流总收入的百分比微乎其微。这与大陆进出口贸易80%通过水运完成相比,形成巨大反差。而且,国内港口发展物流也不平衡,主要集中在青岛、天津、上海、深圳等沿海港口。4.1.限制大陆国际物流发展的经济体制因素1、物流管理体制严重影响国际物流效率的提高2、国际物流法律法规不健全3、国际物流基础设施落后(1)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总体规模仍然很小。(2)现代化物流集散和储运设施较少,配套性、兼容性差。(3)各种物流设施及装备的技术水平较低,物流作业效率不高。(4)物流设施结构不尽合理,不能充分发挥现有物流设施的效率。
4.2.大陆国际物流运输系统存在的问题(1)国际海运船队大而不强(2)港口竞争乏力(3)航运企业竞争力不足4.3.大陆保税区物流存在的问题(1)保税区数量少,全国仅有15个,分布不够广,面积有限,功能大部分被用于保税加工生产,使其在发展现代物流业上有很大局限性。(2)各保税区配送规模小,发展很不平衡。(3)物流信息流没有得到充分加工和利用,距离高信息化要求还有很大差距。(4)高科技在物流领域未得到广泛应用,信息网络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协调,网上信息源建设相对薄弱。4.4.大陆物流信息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1、物流企业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比较落后。2、条形码技术应用开展较早,但普及程度仍然不能满足国际物流发展的要求。3、EDI的应用范围非常有限,企业之间物流信息的共享机制尚未形成。4、利用各种系统集成软件技术优化配置物流作业的企业还非常少。4.5.大陆国际物流标准化存在的问题大陆尚未从物流系统角度全面开展各环节标准化工作,也尚未研究物流系统的配合性等问题,物流设施和装备方面的标准化程度还较低。主要表现在:一是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装备标准不统一;二是物流器具标准不配套;三是物流包装标准与物流设施标准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虽然目前大陆对商品包装已有初步的国家和行业标准,但在与各种运输装备、装卸设施相衔接的物流单元化包装标准方面还比较欠缺,这对各种运输工具的装卸率、装卸设备和荷载率、仓储设施空间利用率方面的影响较大。4.6.大陆口岸物流存在的问题1、从系统的角度来看,分部门管理的基础设施缺乏兼容性。2、从物流结构方面来看,存在严重的结构缺陷。3、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存在体制上的分割,缺乏系统的协调管理。4、从技术的角度来看,缺乏系统的技术开发。4.7.大陆港口物流存在的问题1港口物流设施及装备水平参差不齐。2物流设施和装备的标准化程度较低,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装备标准不统一。3港口物流功能仍很单一,大部分港口仍停留于传统的货物仓储、装卸、中转服务。4港口物流的经营和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5政企不分的现象依然存在,港政管理和码头经营合一,不利于港口物流业的建设和发展.22
5.大陆国际物流发展的建议与对策1、建立统一规划、协调发展的物流管理体制2、建立和健全物流法律法规体系3、建设高起点的国际物流基础设施4、建立和完善大陆的国际物流网络,促进国际物流合理化5、提高海运竞争力,扩大集装箱运输和多式联运的规模,形成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6、积极推行国际物流标准化7、运用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加快国际物流信息化建设8、加速培养国际物流人才23
中国物流企业概述国际物流是伴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支撑力量。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中国经济迅速崛起。中国制造业成为全球最耀眼的明星之一,它们跨越国界,走向全球;新兴的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最具吸引力的地方,它不仅吸引了大批优秀的跨国公司加盟,而且成为外国企业开拓市场的重点。所有这些,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进口贸易发展迅速。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德国的第三大贸易国之后的第三贸易大国,极大地带动了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尽管中国晚在20世纪80年代才引进物流理论和物流概念,但是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国际化发展,为国际化生产企业和国际贸易服务的国际物流运作的企业迅速发展。中国物流企业的分类按照企业产权性质中国物流企业可以分为以下三类:1、国有物流企业2、外资、合资物流企业3、民营物流企业仅本城市仅本省本省及周边省区
覆盖全国
跨国境(国际)合计2005年1.021.7631.6741.6723.891002004年2.89.129.733.924.5100中国物流企业的业务辐射范围及内容从地域上看,中国物流企业的业务辐射范围非常大,达到了世界五大洲。例如,中国远洋控股股份在欧洲、亚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都有自己的分支机构,航线主要有:亚洲——美洲航线;亚洲——欧洲航线;大西洋航线;亚洲——澳大利亚、新西兰航线;亚洲——海湾航线;亚洲——南非、南美航线;华北——东南亚周班航线;东南亚区域航线;中韩航线;中日航线,形成了全球性的网络。促进中国物流企业国际化运作的积极因素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为物流企业国际化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年度货物运输货物周转货物运输量(万吨)年增长率(%)货物周转量(亿吨公里)货物周转率(%)199612982415.13365901.9019971278218-1.54383854.9119981267427-0.8438089-0.77199912930082.01405686.44200013586825.07443219.18200114017863.17477107.64200214834465.82506866.20200315614225.26538596.26200417064129.296669823.842005179.17(亿吨)9.17760716.362006(1~9)142.98(亿吨)9.2(同期)6186610.3(同期)1996~2006年中国货物运输量与货物周转量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为物流企业国际化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十五”时期进出口情况
促进中国物流企业国际化运作的积极因素1、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为物流企业国际化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2、经济全球化给国际物流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前景3、全球经济增长与供应链经营新理念4、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发展5、对外开放和解除管制中国物流企业国际化运作的障碍(1)市场限制。(2)竞争实力。(3)政策壁垒。(4)文化障碍。虽然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等因素对中国物流企业的国际化运作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但中国物流企业真正进入加入国际供应链,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物流运作,还存在着许多障碍,它们影响着中国物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店铺用人合同标准文本
- 产品展示协议合同标准文本
- 养生馆转让合同标准文本
- 养殖企业合同标准文本
- 中介养老服务合同标准文本
- 使用权房屋出售合同标准文本
- 增强品牌影响力的实施方法计划
- 农村房子包工合同标准文本
- 2025年标准书面承包合同范本示例
- 年度教育教学工作计划4篇
-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认识交通工具》课件
- 浙江金华金义新区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高级烟草制品购销员(三级)职业资格鉴定理论考试题库-下(多选、判断题)
- 游戏测试员工作总结
- DL∕T 5046-2018 发电厂废水治理设计规范
- DL∕T 1084-2021 风力发电场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
- 知识点 4.4 206系列转向架(一)(二)课件讲解
-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分析及控制
- 铝模工程劳务承包合同协议书
- 2024年高考数学1卷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启发
- 2024年广西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含官方答案及逐题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