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肃临潭县磨沟墓地寺洼文化墓葬发掘简报
磨沟公墓位于甘肃省临潭县王岐乡。位于临滩与岷江交界处的沂河东西南岸,磨沟河西岸。2009年8~11月,在对甘肃省临潭磨沟墓地的第三次发掘过程中,共发掘寺洼文化墓葬21座,其中竖穴土坑墓19座,竖穴偏室墓2座。现将此次发掘中的寺洼文化墓葬简报如下。一结构内各层寺洼文化墓葬主要集中于遗址的第Ⅰ象限区。以水渠西南部的台地为主要发掘地点,发掘面积2100余平方米。这片台地的地层堆积与前两次发掘时的地层堆积基本一致,自上而下共分4层,各层大致呈水平分布。第(1)层:耕土层。土质疏松,呈黄褐色。厚约15~30厘米。包含物较少,可见塑料和玻璃碎片、红陶和灰陶片等。第(2)层:近现代堆积层。土质致密,呈浅黄色。厚约18~35厘米。包含物极少,偶见青花瓷片、铁钉、红陶和灰陶片等。第(3)层:明清文化层。土质松软,呈黑褐色,多白色丝状物。厚24~43厘米。包含物较少,可见黑釉瓷片、青花瓷片、清代铜钱、瓦片以及红陶和灰陶片等,偶见彩陶片。寺洼文化和齐家文化墓葬均开口于该层之下。第(4)层:齐家文化层。为了更好地揭示墓地的整体布局,暂未发掘清理年代早于墓地的灰坑等遗迹现象以及第(4)层堆积。但从被打破的断面堆积观察,土质松软,呈灰褐色。厚25~57厘米。包含物多见红陶和灰陶片、兽骨、火岩石等。陶片以素面为主,常见纹饰有篮纹和绳纹。可辨器形有泥质红陶双大耳罐、腹耳罐、侈口夹砂罐等。寺洼文化和齐家文化墓葬均打破该层。第(4)层以下为生土。二障碍与寺洼文化墓葬关系此次发掘的21座寺洼文化墓葬,集中分布于水渠的西南侧,其排列无规律可循,与齐家文化墓葬不乏叠压和打破关系。竖穴偏室墓数量较少,仅有2座;竖穴土坑墓是寺洼文化墓葬主体。在19座竖穴土坑墓中,又分为有棺墓和无棺墓两类,其中有棺墓10座,无棺墓9座。1.偏室出土人骨墓图八M892位于IT3408西南部,开口于第(3)层下,墓口距地表0.7米,打破M893。竖穴墓道偏室墓,偏室位于墓道左侧(图一、七)。墓道平面呈圆角长方形,直壁,平底。墓道长1.28、宽0.62~0.68米,墓深1.64米,方向305°。墓道填土堆积分为4层。墓道两端底部靠近偏室一侧有封门槽,残存封门板灰痕迹。封门板灰痕长1.46、高约0.4、厚约0.08米。墓道头端封门槽高42、宽20、进深12厘米;脚端封门槽高64、宽14、进深8厘米。偏室底面与墓道底面平齐。进口处呈圆角长方形,底平面呈圆角长方形,平顶。偏室口宽1.06、室内最长1.2、进深0.62米,偏室内复原高度约0.48米。室内填土基本为塌陷的块状黄土堆积。偏室内出土人骨1具,经鉴定为6~7岁的儿童。骨架凌乱,保存较差。盆骨位于头骨上方,仅存部分脊椎骨,肢骨散乱放置于偏室中部。在偏室脚端放置双耳陶罐1件。M893位于IT3408西南部,开口于第(3)层下,墓口距地表0.7米。墓道北壁被M892打破。竖穴墓道偏室墓,偏室位于墓道左侧(图二、八)。墓道平面呈圆角长方形,直壁,平底。墓道长1.84、宽0.46、深1.6米,方向307°。墓道填土堆积分为5层。在墓道脚端近底部靠近偏室一侧,残存封门槽和封门板灰痕。脚端封门槽高0.62、宽0.12、进深0.1米。封门板灰痕残高0.4、厚约0.05米。在墓道头端距底面0.06米处,随葬5件陶器,包括马鞍形口双耳罐2件,三足罐、鼓腹罐、深腹罐各1件等。偏室底面内高外低,外侧低于墓道0.14米。偏室头端被M892打破。偏室的进口、底面均呈圆角长方形,平顶。现存口宽1.34、复原口宽1.58米,室内残长1.5、复原长度1.84米,进深0.95、高度0.38米。偏室塌陷。偏室出土人骨2具,编号为R1、R2。经鉴定,R1是5个月大的婴儿,侧身屈肢,头朝西北,面向偏室内侧的R2。R2是成年男性,头骨被M892打破偏室头端时截取,仰身屈肢,右手置于盆骨上,左手置于右手尺骨之上。随葬骨签2枚,位于R1脚端。2.垂直洞穴和古墓(1)木棺的填土及木棺M720位于IT3208东南部,开口于第(3)层下,距地表约0.8米,打破M710、M799。带侧龛的竖穴土坑墓,有熟土二层台和棺板痕迹(封二∶1;图三)。墓道平面为圆角长方形,竖穴,斜直壁,口小底大。墓口长2.16、宽0.96米,墓底长2.3、宽1.22米,墓深1.7米,方向225°。墓道内填土堆积分为4层。侧龛位于墓壁右侧,龛顶距墓口0.96米,侧龛的进口及底面形状皆为圆角长方形,平顶。口宽1.84、进深0.28、高0.26米。侧龛内填灰黄色五花土,与墓道填土基本一致。龛内放置6件陶器,有双耳罐、深腹罐、双耳鼓腹罐、马鞍形口罐等。侧龛最南部放置的陶器底部垫有7厘米厚的五花土。距墓口1.5米处见木棺,在其四周有踩实的填土,即熟土二层台。二层台高0.2、宽0.1~0.15米。棺平面呈长方形,长1.96、宽0.9、现存高约0.1米,由盖板、侧板及挡板组成。其中盖板由宽约0.18~0.2米的木板拼合而成,侧板厚0.07米,挡板厚0.04米,墓葬北壁距墓底0.2米处有一个圆形柱洞,直径0.12、深约0.11米。棺内有人骨6具,编号为R1~R6。R1为成年女性,仰身直肢,头向西南,面朝上,上肢骨凌乱,骨盆不见,下肢完整。R2为未成年人,仅存有头骨,头向西南。R3为成年女性,仰身直肢,躯干骨凌乱,而且被叠压在其他个体的肢骨之下。R4为婴儿,骨骼凌乱缺失,仅能看见残破的头盖骨、肢骨等。R5和R6均为幼儿,叠压于散乱放置的人骨之下,仅见部分头骨残片和肢骨。在棺的后端置有5件陶器及装饰品。其中陶器有马鞍形口双耳罐、马鞍形口圆腹罐等,另有玛瑙珠、滑石珠及骨管等,随葬于不同的个体。M649位于IT3308西南角,开口于第(3)层下,距地表0.7米,与M698、M702、M703有打破关系。竖穴土坑墓,有熟土二层台和棺灰痕迹(图四、九)。墓道口呈圆角长方形,斜直壁,口小底大。墓口长2.4、宽0.98米,墓底长2.48、宽1.14米,墓深约1.8米,方向303°。墓道填土堆积分为4层。在距墓口0.3米的墓道头端填土内,出土陶器2件(马鞍形口双耳陶罐),在距墓口0.76米的墓道脚端填土内,出土陶器2件(深腹陶罐、马鞍形口双耳陶罐)。距墓口1.5米处可见木棺的板灰痕迹。棺呈“井”字形,由侧板、挡板、盖板组成。侧板长2.1、挡板宽0.9米,现存高0.38米,棺板厚0.07~0.08厘米。在木棺四周填土且踩实,形成熟土二层台,二层台的头端宽0.22、脚端宽0.14、左侧宽0.14、右侧宽0.07米。墓室脚端放置陶、骨器各3件。陶器有马鞍形口双耳罐3件,骨器有梳、匕、骨饰各1件。棺内有人骨3具,编号为R1~R3。R1是未成年男性,仰身直肢,头向西北,面向东南,双手置于躯体两侧,骨架保存完整。R2、R3均为成年男性,两具人骨有人为整理推挤的迹象。R2、R3的头骨与R1并排放置,枕骨大孔向下,躯干和肢骨散乱放置。R1股骨间有一原始埋葬特征明显的尺骨及手骨,经鉴定,其属R2个体。(2)花土石墓图7M696位于IT3507西部,开口于第(3)层下,距地表0.8米,打破M699、M700、M772。竖穴土坑墓(封二∶2;图五)。墓道平面呈圆角长方形,墓壁不规整,墓道脚端右壁近底部呈缓坡状,墓底脚端向外延伸。墓口长1.67、宽1.03米,墓底长1.84、宽0.8~1.03米,墓深1.36米,方向215°。墓道填夹杂大量红烧土及炭屑的灰黄色五花土,土质较松软。墓底延伸部分呈圆角长方形,口部呈圆弧形,口宽0.7、高0.26、进深0.18米。墓道底部并排有2具人骨,骨架保存较好,编号为R1、R2。R1为成年男性,仰身直肢,头向西南,面朝上,右上肢叠压在R2左上肢上。R2是成年女性,仰身直肢,头向西南,面朝上。由于此墓下方的齐家文化墓葬塌陷,所以R1的左臂下陷0.14米。R1头骨顶端放置随葬器物7件,有陶罐1件、铜削1件、石器2件、骨器3件;脚端放置随葬器物5件,有陶罐4件、骨镞1件。M708位于IT3307东北部,开口于第(3)层下,墓口距地表深0.86米,打破M774。竖穴土坑墓(图六)。墓道平面呈圆角长方形,直壁,平底。墓口长1.94、宽0.86米,墓深1.02米,方向304°。墓道填土堆积分为11层。墓道填土中出土3件陶器,为马鞍形口双耳罐2件、杯1件。墓室内共出土人骨5具,除一个是儿童外,其余均为婴儿,编号R1~R5。其中一具人骨保存较好,其余人骨保存较差。R1是儿童,仰身直肢,头向西北,双手斜置于身体两侧,下肢平直。R2~R5骨架凌乱,葬式不明,R2、R3的年龄为刚出生至5个月,R4约1岁,R5是6~7个月大的婴儿。墓室出土6件陶罐和1件青铜饰件。三装饰化学品及随葬品的分类组置除少数墓葬外,此次发掘的寺洼文化墓葬大多数都有随葬品。随葬品有陶器、铜器、石器、骨器等几大类,其中以陶器数量最多。铜器见于少数墓葬,器形有镞、泡、耳坠、小管、小环等,多为装饰品;石器有斧、凿、穿孔砺石、细石刃、研磨盘与研磨棒等生产工具,以及滑石珠、绿松石片等装饰用品;骨器有凿、针、匕等生产或生活用具以及臂钏、管、牌等装饰用品。随葬品中生产工具相对较少,器类也比较单一。随葬品的位置复杂多变,且可能不是一次性埋入的。为了便于进一步分析研究,现根据随葬器物位置进行分组编号,并以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分组情况。由于各墓葬的情况不尽一致,所以每个英文字母所表示的位置并不固定。1.内施高等号,充置石墨色双耳陶罐1件(M892∶1)。已残。夹砂灰陶,手制。侈口,圆唇,束颈,鼓腹,平底。口、肩部对称贴附两个竖耳,颈部两侧对称饰两个乳丁。口径11.6、底径6、最大腹径13.4、高18.3厘米(图一〇)。2.挖了7个隧道,其中5个陶瓷和2个骨器。隧道分为a组,营地分为b组足陶罐1件图1马鞍形口双耳陶罐2件。标本M893∶A2,夹砂红陶,手制。侈口,圆尖唇,束颈,圆肩,斜腹,平底。口、肩部对称贴附两个竖耳。素面。口径8、腹径11.2、底径5.2、高13.2厘米(封三∶1;图一一∶1)。标本M893∶A5,夹砂灰陶,手制。椭圆形口,圆唇,束颈,圆肩,斜腹,小平底。口径8~8.4、腹径9.7、底径5.8、高12.8厘米(图一一∶2)。三足陶罐1件(M893∶A1)。夹砂灰陶,手制。直口,圆唇,折肩,腹微鼓,平底,三柱足。口径10.1、腹径12.2、足高1.6、高6.4厘米(图一一∶3)。鼓腹陶罐1件(M893∶A3)。夹砂红陶,手制。口微侈,圆唇,短直领,斜肩,鼓腹,平底。口径5.8、腹径6.6、底径3.6、高6.6厘米(图一一∶7)。深腹陶罐1件(M893∶A4)。夹砂灰陶,手制。侈口,圆尖唇,束颈,鼓腹下垂,平底,假圈足。口径7.5、腹径7.8、底径5.2、高8.8厘米(图一一∶4)。端部推移件图1骨签2枚。骨质,磨制。暗黄色,头端尖锐,尾端呈铲形。标本M893∶B1,长3.5、宽0.3厘米(图一一∶5)。标本M893∶B2,长3.8、宽0.4厘米(图一一∶6)。3.m720出土设备20台,其中陶瓷12台,骨器3台,陶瓷1台,石膏1台,装饰3台。它被一个房间组织为a组,另一个房间组织为b组m7m钢马鞍形口双耳陶罐4件。标本M720∶A1,夹砂红陶,手制。侈口,短颈,圆肩,斜腹,小平底。口、肩部对称贴附两竖耳。器表有烟炱。口径15、底径10、高22厘米(图一二∶1)。标本M720∶A2,夹砂灰陶,手制。侈口,束颈,圆肩,微鼓腹,平底。口、肩部对称贴附两竖耳。器表有烟炱。口径8、底径6、高12.5厘米(图一二∶4)。标本M720∶A3,夹砂灰陶,手制。侈口,束颈,溜肩,鼓腹,平底。口、肩部对称贴附两竖耳。口径7、底径5.5、高9厘米(图一二∶5)。标本M720∶A4,耳残。夹砂黑陶,手制。侈口,短颈,溜肩,圆鼓腹,小平底。口、肩部对称贴附两竖耳。颈部有两个对称的乳丁。口径8、底径6.5、高10厘米(图一二∶6)。陶纺轮1件(M720∶A6)。灰色,磨制。圆形,中间穿孔。直径7.5、孔径0.8、厚0.8厘米(图一三∶1)。陶锥足1件(M720∶A8)。夹砂灰陶,手制。锥形足。素面。残长5厘米(图一三∶7)。铜镞1件(M720∶A5)。镞尖柳叶形,后端残。残长1.5厘米(图一三∶4)。玛瑙珠1件(M720∶A9)。残半,中间穿孔,枣红色。厚约0.3厘米(图一三∶5)。骨管1件(M720∶A10)。通体磨光,圆柱状,中空。长4.5、直径2厘米(图一三∶3)。骨锥1件(M720∶A7)。黄褐色,系用动物骨磨成,通体光滑。锥头尖锐,断面呈圆形,后端残。长15.5厘米(图一三∶8)。滑石珠2件。标本M720∶A11,系白色滑石磨成,圆柱状,中空,乳白色。孔径0.4、最长1.5厘米(图一三∶2)。标本M720∶A12,孔径0.4厘米(图一三∶6)。骨筒1件(M720∶A13)。通体磨光,圆柱状,中空。素面,表面有刻槽。长2.5、孔径0.8厘米(图一三∶9)。陶残片1件(M720∶A14)。泥制灰陶,陶质如土,无法复原。陶罐2件图1马鞍形口双耳陶罐4件。标本M720∶B3,夹砂灰陶,手制。侈口,短颈,鼓肩,斜腹内收,小平底。口、肩部对称贴附两竖耳。颈部有两周弦纹,内刻划三角纹。耳部刻划曲折纹,肩部饰几何刻划三角纹与羊角纹。口径10、底径5、高13厘米(图一二∶8)。标本M720∶B4,夹砂灰陶,手制。器形扁平,侈口,短颈,溜肩,鼓腹,平底。口、肩部对称贴附两竖耳。腹部饰刻划的几何曲线纹与羊角纹。口径12、底径6、高14厘米(图一二∶7)。标本M720∶B5,夹砂灰陶,手制。器形细长,侈口,短颈,圆肩,斜腹,平底。口、肩部对称贴附两竖耳。口径9.5、底径6.5、高14厘米(图一二∶9)。标本M720∶B6,夹砂红陶,手制。侈口,圆尖唇,短颈,鼓腹,小平底。口、肩部对称贴附两竖耳。器表有烟炱。口径9、最大腹径16.8、底径6、高16厘米(封三∶2;图一二∶3)。双耳陶罐1件(M720∶B1)。夹砂灰陶,手制。侈口,颈微束,溜肩,鼓腹,平底。口、肩部对称贴附两个竖耳。素面。口径9.5、底径7.5、高16厘米(图一二∶2)。深腹陶罐1件(M720∶B2)。夹砂灰陶,手制。侈口,溜肩,鼓腹,平底。口径14.5、底径12.5、高23厘米(图一二∶10)。4.m649开挖了10种岩石材料,其中7种陶瓷和3种骨器。隧道填充填充法被分类为a组,营地法被分类为b组深腹陶罐1件图3马鞍形口双耳陶罐3件。标本M649∶A1,口部残。夹砂红陶,手制。侈口,圆尖唇,短颈,鼓腹,平底。口、肩部对称贴附两竖耳。口径9、底径5.2、高12.8厘米(图一四∶1)。标本M649∶A2,夹砂灰陶,手制。椭圆形口,圆唇,短颈,圆肩,斜腹,平底。口、肩部对称贴附两竖耳。颈部饰一周附加堆纹。口径10、底径7.6、高15.5厘米(图一四∶2)。标本M649∶A4,夹砂灰陶,手制。侈口,圆唇,短颈,溜肩,斜深腹,小平底。口、肩部对称贴附两竖耳。口径16.5、底径11、高27.8厘米(图一四∶3、一九)。深腹陶罐1件(M649∶A3)。夹砂红陶,手制。侈口,圆唇,长颈,溜肩,斜腹,小平底。素面。口径22.4、底径15、高50厘米(图一四∶7、一八)。型骨常用动物矿物,仅有3件马鞍形口双耳陶罐3件。标本M649∶B1,夹砂红陶,手制。侈口,圆唇,短颈,鼓腹,小平底。口肩部对称贴附两竖耳。口径10、底径6、高18.3厘米(图一四∶4)。标本M649∶B2,夹砂灰陶,手制。侈口,圆唇,束颈,溜肩,斜深腹,平底。口肩部对称贴附两竖耳。口径11、底径7.7、高19.5厘米(图一四∶5)。标本M649∶B3,夹砂灰陶,手制。体扁,腹径大于器高。侈口,圆尖唇,束颈,圆鼓腹下垂,平底。口、肩部对称贴附两竖耳。口径11、底径5.8、高12.5厘米(图一四∶6、一七)。骨匕1件(M649∶B4)。用动物骨磨成。器身扁平短宽,圆弧刃,宽顶,断面梯形,后端穿孔。长11.5、宽2.8、厚0.4厘米,孔径0.8厘米(图一四∶8)。骨饰1件(M649∶B5)。残,用动物骨磨成。器身扁平,断面长方形,两端穿孔。长4.9、宽1.3、厚0.25、孔径0.4厘米(图一四∶9)。骨梳1件(M649∶B6)。两端残,用动物骨加工而成。梳齿锯齿形,梳柄残。断面椭圆形,残长15.3、宽3.2、厚0.7厘米(图一四∶10)。5.双耳陶罐有序生长,长丝石墨焦炉,困境见图1马鞍形口双耳陶罐2件。标本M696︰6,口微残,夹砂灰陶,手制。侈口,圆唇,短颈,溜肩,鼓腹,平底。口径9.5、最大腹径12.5、底径6.7、高16厘米(图一五∶1)。标本M696︰9,夹砂灰陶,手制。侈口,斜方唇,短颈,斜肩,深腹内收,小平底。器表有烟炱。口径12、最大腹径16、底径8.5、高22.5厘米(图一五∶7)。双耳深腹陶罐1件(M696︰8)。夹砂红陶,手制,器表有刮划痕迹。侈口,斜方唇,束颈,溜肩,斜深腹,小平底。颈部贴竖耳一对,上部饰刻划纹,器表有烟炱。口径10.5、最大腹径11.8、底径7.5、高20厘米(图一五∶2)。双耳高领陶罐1件(M696︰11)。口微残,泥质红陶,手制。口微侈,方唇,高领,溜肩,圆鼓腹,小平底。口、肩部对称贴附两个竖耳。肩部饰蛇形附加堆纹。口径9、底径6.8、高16.2厘米(封三∶3;图一五∶3)。大口陶罐1件(M696︰10)。口微残,泥质红陶,手制。大口,圆唇,直领,溜肩,斜腹,小平底。口径11.3、最大腹径11.8、底径5、通高11.3厘米(封三∶4;图一五∶8)。铜削1件(M696︰4)。略残。短柄长刃,直背,刃部前端因使用而磨损。柄端较宽,有镶嵌木柄的痕迹。长8、最大宽度2.1厘米(图一五∶5)。石刀1件(M696︰1)。一端残。双孔,通体磨光,体扁平,直背,刃部略呈弧形。残长10、宽5.5、厚0.5厘米(图一五∶4)。砺石1件(M696︰5)。青灰色砂质岩石磨制而成。扁平长方形,一面平直,另一面弧凸,断面呈梯形,两端各有一穿孔,面有使用痕迹。长10.5、宽1.9、厚0.7厘米(图一五∶11)。骨针筒1件(M696︰2)。微残,用动物肢骨加工而成,外方内圆,外面刻有网格纹。长8.2、外径1.3、内径1.1厘米。内置骨针3枚,尾端均残。骨针长度分别为7.5、3.1、3.9厘米,直径0.1厘米(封底;图一五∶6)。骨针1件(M696︰3)。通体磨光。断面圆形,尾端粗且穿孔,针尖细且磨光。长8.7、最大直径0.8厘米(图一五∶9)。骨镞1件(M696∶12)。通体磨光。断面呈枣核形,两侧有刃,尖部略残,尾部有一圆形孔。长4、最宽处1.3、最大厚度0.6厘米(图一五∶10)。骨饰1件(M696︰7)。通体磨光。体扁平,近圆角方形,中间穿孔。长5、宽4.2、厚0.3厘米(图一五∶12)。6.陶杯、腹耳罐马鞍形口双耳陶罐6件。标本M708∶1,口沿残。夹砂灰陶,手制。侈口,短颈,溜肩,鼓腹,小平底。口、肩部对称贴附两竖耳。颈部对称两侧各有一个乳丁状凸起。口径7.5、底径5.7、高10.8厘米(图一六∶1)。标本M708∶4,夹砂灰陶,手制。侈口,圆尖唇,短颈,溜肩,深腹,小平底。口、肩部对称贴附两竖耳。颈部两侧各有一乳丁状圆凸起。口径9、底径6.8、高15.8厘米(图一六∶3)。标本M708∶6,夹砂灰陶,手制。椭圆形口,圆尖唇,短颈,溜肩,鼓腹,小平底。口、肩部对称贴附两竖耳。颈部两侧各饰一乳丁状圆凸起,器表有烟炱。口径8.7、底径5.5、高12.7厘米(图一六∶4)。标本M708∶7,夹砂灰陶,手制。椭圆形口,短颈,溜肩,斜腹,平底。口、肩部对称贴附两竖耳,器表有烟炱。口径9.4、底径6.5、高14.5厘米(图一六∶5)。标本M708∶9,夹砂灰陶,手制,腹径大于器高。侈口,微束颈,圆肩,鼓腹,平底。口肩部对称贴附两竖耳。口径10、腹径11、底径7、高9.2厘米(图一六∶7)。标本M708∶3,口沿残。夹砂灰陶,手制。器体扁平,马鞍形口较低,短颈,溜肩,鼓腹下垂,平底。口、肩部对称贴附两竖耳。口径8、底径4.5、高9.5厘米(图一六∶8)。陶杯1件(M708∶2)。夹砂灰陶,手制。直口,斜腹,平底。腹部贴附一耳,耳残。口径8.8、底径4.8、高8厘米(图一六∶2)。长颈陶罐1件(M708∶5)。口沿残。夹砂灰陶,手制。侈口,长颈,溜肩,腹下垂,平底。口径9.8、底径6.8、高10厘米(图一六∶6)。腹耳陶罐1件(M708∶8)。夹砂灰陶,手制。侈口,长颈,溜肩,斜腹,小平底。腹中部对称贴附两桥形竖耳。口径6、腹径12、底径5.9、高16厘米(图一六∶9)。铜饰标本M708∶10,残碎,无法复原。四寺洼文化是继承齐鲁文化而形成的文化基因本次磨沟墓地所发掘的寺洼文化墓葬,多数打破周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土地承包合同终止范例
- 2025知识产权委托代理合同
- 2025地下车库买卖合同书
- 2025货样买卖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产业公司股权受让协议书范例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特色农产品种植基地土地永久转让协议
- 2025年度农机购置与农业人才培训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物联网技术合伙协议3篇
- 2025年度综合交通枢纽停车场租赁与交通换乘服务合同3篇
- 2025年度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整体转让协议版3篇
- ODM合作方案教学课件
- 医药公司知识产权
- GB/T 1196-2023重熔用铝锭
- Revit软件学习实习报告
- 2024版国开电大本科《行政领导学》在线形考(形考任务一至四)试题及答案
- 风电教育培训体系建设
- 《机械基础(第七版)》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500kv开关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童话示例与训练
- 自助画室创业计划书
- 生产车间薪酬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