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诗》思想及其影响_第1页
孔子《诗》思想及其影响_第2页
孔子《诗》思想及其影响_第3页
孔子《诗》思想及其影响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孔子《诗》思想及其影响

孔子是儒家的圣人。他在诗歌方面的态度、诗歌和传记的实践、诗歌传播和传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先秦文献中屡见孔子引诗论人或引诗证事的记载。最近出版的《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中的《孔子诗论》,为我们研究孔子与《诗》的关系又从文献上予以了丰富,为考察“诗教”传统的来源提供了佐证。一、道德教育的方式在上博竹书《孔子诗论》中,孔子论述的大都不是整篇诗意,而是引用诗中的精辟辞句对学生进行教导。通常先用一个字简括评述,再用一二句或几句话做进一步解释,最后才详细分析。虽然竹简散失很多,但排列起来,这种授《诗》的特点和方法还是能够比较清楚地看出的。但孔子不是像《毛诗》编次那样逐篇讲授,而是根据需要选出其中某一句诗进行评论。这样的竹简在《孔子诗论》中共有七支。从《孔子诗论》和先秦时期的各种资料综合分析,孔子从来没有把《诗经》当做一部文学作品来看待,所以从来不给学生讲解诗的文学特性,而多从伦理道德方面去启发去解说,如:《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思无邪”本是《鲁颂·》中的文字,这是一首歌颂鲁僖公的诗,诗中反复歌咏了僖公牧马的盛况。“思”是语气助词,没有实际意义。“无邪”是形容马的美好。孔子把它断章取义地借用过来,用来形容《诗》三百篇的思想是纯正的。“无邪”是孔子对《诗经》思想内容的总评价。正因为“思无邪”,所以三百零五篇都可以进行道德教育。如对《卫风·淇奥》诗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子贡学到了“贫而乐,富而好礼”;曾参则体会到“道学”、“自修”。又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句诗,出自《卫风·硕人》,本是赞美卫庄公夫人庄姜美丽的诗。而在《论语》中,孔子和他的弟子却是这样解读的: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八佾》)子夏体会到了礼产生在仁义之后。子贡和子夏都是被孔子称为“始可与言《诗》”的人,可见孔子把《诗经》当做了可以进行道德修养教育的教科书。孔子说《诗》的目的不是让学生理解诗的本义,而是如何从伦理道德方面去联想。即从当时社会生活的需要出发,让学生把《诗经》中的诗句当做哲理格言去理解。《孔子诗论》第四简曰:“诗其犹坪门?”“坪门”本为春秋时吴国的城门,在竹简中可能泛指城门。马承源先生认为此句评语可能是说《诗》的义理像城门一样宽达。正因为《诗》义的宽达,人们才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随意地解《诗》。从诗的某一句或某一个词出发,展开丰富的想像,让其为我所用,这就是先秦人用《诗》的普遍方法,而孔子尤其注重。这种方法影响了两千多年。后儒把《诗经》当做经典来读,从中发掘微言大义,以用于治国安邦,久盛不衰,不能不说与孔子教《诗》的方法有关。二、《诗经》是孔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孔子给弟子所开设的课程中,《诗经》是很重要的一门。《论语》多次记述孔子与其弟子谈《诗》的情况,《礼记》中也记述了不少孔子与弟子谈话时引用诗句。《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以《诗》、《书》、《礼》、《乐》教”。那么,教《诗》的目的是什么,孔子教《诗》要使学生达到什么样的思想境界呢?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温柔敦厚,《诗》教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礼记·经解》)孔子是一位教育家,他主要的目的是教人成人。而达到这种标准需要教育手段,于是孔子在传统的文化积累中,选中了诗、书、礼来作为教育学生的手段。《诗》、《书》即传统的《诗经》、《书经》,而礼不可能是现存《三礼》中任何一礼,它是当时流行的礼仪。《诗》、《礼》并是教育的手段,《诗》、《乐》不分,所以“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是孔门教育的完整体系。马承源先生在《战国竹简中的诗乐》一文中,曾指出:诗本是音乐的组成部分,诗句就是乐曲的词。楚竹书中的《诗乐》是残件,所见七支简上端正地抄写着各种诗的篇名和演奏诗的各种音高。现今可以知道,每一篇诗都有其特定的音高,并不是随意用任何音调都可以自由地演唱。从中可以推知当时诗乐合一的情况。《诗经》中的许多内容,都是周礼规定的具体体现;换言之,周代的种种礼仪,决定了《诗经》的内容。特别是在《雅》、《颂》中,贯穿着对周礼的重视和遵从。如《孔子诗论》第五简对《清庙》一诗的评价,就说:“王德也,至矣。敬宗庙之礼,以为其本,秉文之德,以为其业。”又第二十六简说:“蓼莪有孝志。”都向我们论证了《诗》与礼、《诗》与德之间的关系。这就使我们很容易理解,孔子为什么那样重视《诗》,甚至把它看做“事父”、“事君”非读不可的教科书了。孔子教《诗》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成人”,具有温柔敦厚的君子品性,成为从政的良材。孔子虽然一生不得志,但还是希望自己的学生从政。他曾说:“学也,禄在其中矣。”在孔子之前,学在官府,贵族子弟可以在官方特设的学堂里学习有关知识。但孔子的学生出身贫贱者居多,没有资格进贵族学堂,要想跻身于统治阶级行列,必须掌握贵族子弟所学的全部知识,从《周礼》记载得知,贵族学堂要教“三德”、“三行”,还以“乐德”、“乐语”、“乐舞”教这些“国子”,此外还有“六艺”、“六仪”等课程。《孔子诗论》第二十三简中说:“鹿鸣以乐词而会,以道交见善而傚,终乎不厌人。”说的就是诗乐合而为一,习起来令人愉快的意思。因为当时诗、乐不分家,《诗经》也是必修课。孔子所开课程也与此相差不多。孔子培养学生,首先注重道德教育。这与周代的教育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其次是“礼”。他曾说:“为国以礼。”孔子的“仁”是指道德修养,而“礼”是治国纲领。只有学好《诗》,才能更好地进行道德修养,才能知礼。他说:礼也者,理也。乐也者,节也。君子无理不动,无节不作。不能《诗》,于礼缪;不能乐,于礼素;薄于德,于礼虚。(《礼记·仲尼燕居》)志之所至,诗亦至焉;诗之所至,礼亦至焉;礼之所至,乐亦至焉。(《礼记·仲尼闲居》)官场的需要便是培养目标。学《诗》是为了从政的需要,如从政“不达”,做外交官“不能专对”,即使把三百首诗背得再熟,又有什么用呢?三、正、变两大类别诗的内容在《论语·阳货》篇中,孔子教育弟子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孔子的“兴、观、群、怨”说,是古代诗论的简明概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诗歌的本质特征和多种功能,而其关键之点,则在于强调习诗与“事父”、“事君”的重要联系。孔子着力提倡的基本伦理政治原则是“尊尊亲亲”,而“迩之事父,远之事君”的要义,恰在于体现了“尊尊亲亲”的核心内容。那么,学诗的得失,就是牵涉到“必也正名”的大事,自然也就不能不关系到每个人基本品德修养的培植了。春秋时代,不论是处理政务,还是外交活动,常常通过赋诗来表达。孔子正是从当时赋《诗》言志的官场风气中总结出诗的“兴观群怨”作用的。其中“怨”的作用尤其重要,“怨”是说诗可以讽喻不良政治,批评某些令人不满的社会现象。但从《孔子诗论》中孔子授《诗》的内容看,他除了指出《雨亡政》(即《雨无正》)和《即南山》(即《节南山》)“皆言上之衰也,王公耻之”以外,其他都没有发现如《毛诗》小序所言的那样许多刺、美对象都实有其人。后代的许多《诗经》研究者从“《诗》可以怨”生发,把《诗经》中的篇章划成正、变两大类。《毛诗序》:“至于王道衰,礼仪废,正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第一类是在文武成王周公等圣明君王当政的太平盛世时产生的诗,谓之“正经”,《风》有二南,《小雅》有《鹿鸣》至《六月》等十六篇,《大雅》有《文王》至《民劳》共十八篇;第二类是自懿王、夷王而下至厉、幽等昏君当政的衰微乱世产生的“变风”、“变雅”,《风》《雅》中除第一类外均属此类。在经学家的眼睛里,《诗经》不是文学作品,而是提供给统治阶级治国安邦的一面镜子。其实,抛开风雅正变说中的封建教义,从诗篇本身的艺术风格来考察,《诗经》中的诗篇确实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精神风貌:一种是西周前期和中期表达“治世之音安以乐”情绪的风雅传统;一种便是西周后期以迄东周“乱世之音怨以怒,亡国之音哀以思”的变风变雅精神。如果不拘泥于少数篇章而观其大略的话,那么从“安以乐”的风雅传统,到“怨以怒”的变风变雅的“正”“变”之分,也的确在某种程度上符合了历史环境和文学演变的真实情况。但在《孔子诗论》中,这种从政治出发的正、变之分还没出现,孔子只是认识到了这些所谓“变风变雅”之作的“怨”的功能。如对《邶风·柏舟》的评价就是以一个“闷”字概括了全篇,揭示了诗作者精神苦闷,对社会现状不满的事实。在《孔子诗论》第十七简中,“将中之言不可不畏也”,“将中”指的是《郑风·将仲子》篇。这首诗表现爱情比较大胆,充分体现了“郑风淫”的风格。《论语》中,孔子一再表示了他反对郑风的思想。在《孔子诗论》中,他表现了同样的精神主旨,认为《将中》诗中之言值得畏惧。但孔子并没有像《小序》那样说此诗意在“刺庄公”,“祭仲谏而公弗听,小不忍以致大乱”。在《诗论》中从未出现过像《小序》那样将诗的内容极端政治化的做法,其着重之处在于体认诗句所具有的教化作用。孔子十分强调诗的道德伦理功能,这是《孔子诗论》的一个非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