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脂瘤型中耳炎的螺旋c诊断_第1页
胆脂瘤型中耳炎的螺旋c诊断_第2页
胆脂瘤型中耳炎的螺旋c诊断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胆脂瘤型中耳炎的螺旋c诊断

胆脂瘤性中耳炎是耳科常见病之一,通常导致严重的听力退化和颅内和外部并发症。传统X线检查因其分辨力低,不能很好地显示病变部位及细微的听小骨结构破坏,不能满足临床诊治的需要。螺旋CT能够很好地显示中耳精细的解剖结构和病变的部位及范围,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术前螺旋CT扫描已作为诊断中耳病变的重要影像诊断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04例胆脂瘤型中耳炎的临床及CT资料,探讨螺旋CT诊断胆脂瘤型中耳炎的价值。1材料和方法1.1双侧耳手术预后搜集本院住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胆脂瘤型中耳炎病例104例(总108耳,4例患者双侧耳先后进行手术),其中男61例,女43例。年龄5~75岁,平均36.3岁。病程2~40年。临床主要表现为患耳流脓/听力下降,其中经临床检查发现鼓膜松弛部内陷或穿孔44例、鼓膜紧张部后上部内陷或穿孔54例和胆脂瘤主体位于外耳道内10例。1.2外耳道下缘到岩骨上缘使用GELightSpeedQX/i四排螺旋CT扫描机,受检者仰卧,轴位薄层扫描,扫描基线平行于听眦线,扫描范围自外耳道下缘至岩骨上缘。层厚1.25mm,螺距3,速度3.75mm/s,电压120kV,电流280mA,矩阵512×512,视野(FOV)25.0cm,共获得39~41层图像;采用骨算法、0.4mm间隔密集重建,获得122~128层图像;把以上轴位重建后的图像传送到AdvantageWindows3.1工作站,进行二维或三维后处理。2胆脂瘤在中耳系统的表现104例(108耳)胆脂瘤型中耳炎术中发现与术前螺旋CT诊断对比分析见表1。从表1所见,术前CT诊断骨壁受侵101耳,而术中发现为90耳,假阳性11耳,总体符合率为89.8%。其中盾板(上鼓室外侧壁)破坏、鼓室、鼓窦天盖破坏、乙状窦骨板破坏,符合率均为100%;而面神经管及半规管骨壁破坏,符合率分别为92.6%和97.2%。胆脂瘤在中耳系统的部位和CT征象与手术结果的总体符合率达94.4%(表2,3)。从表3所见,听小骨受侵最常见的部位是砧骨长脚及豆状突,其次为镫骨上结构,术前CT对听骨链病变的诊断与术中所见总体符合率达89.3%。3术前螺旋ct对患者骨板、鼓窦、骨板及半规管骨壁破坏的ct特征胆脂瘤是一种内衬鳞状上皮的囊肿,囊内充满角质脱屑。胆脂瘤中的胶原酶或者合并的炎症,可引起骨质破坏,常有鼓膜穿孔。胆脂瘤的形成主要起始于两个部位,一是鼓膜松弛部,另一为鼓膜紧张部后上部。这两个部位鼓膜内陷或穿孔,加之鼓膜负压和慢性炎症的刺激,通过囊袋内陷或上皮移行爬入这两种方式形成胆脂瘤。文献报道,胆脂瘤的形成部位及病程长短与其大小和部位有密切关系,因而起源部位不同和大小不等的胆脂瘤的CT表现有一些相似和特有的征象:(1)鼓膜松弛部穿孔或内陷而形成的胆脂瘤,当其仅存在于Prussak’s即鼓膜上陷窝时,CT表现仅存在于Prussak’s间隙的小块状密度增高影(图1)。胆脂瘤可逐渐增大充填于外上鼓室,将锤、砧骨向内挤压,并可越过锤、砧骨充填整个上鼓室,向后可向鼓窦方向扩展,并可通过鼓后峡进入后鼓室。本组44例松弛部穿孔或内陷形成的胆脂瘤中,14例微小胆脂瘤仅见小块状密度增高影存在于Prussak’s间隙;24例较小病灶显示团块密度增高影充填于外上鼓室、鼓窦及后鼓室,以该组病例为最多。另外6例大的中耳胆脂瘤,其CT显示整个上鼓室、鼓窦、后鼓室均被充填。(2)鼓膜紧张部后上部内陷或穿孔形成的中耳胆脂瘤,当病变局限于后鼓室及鼓窦入口,见团块状密度增高影充填于上述两个部位。随着病变发展,胆脂瘤向后充填鼓窦乳突腔,或向前进入上鼓室。本组54例中,18例小胆脂瘤其密度增高影仅存在于后鼓室及鼓窦入口处,36例较大胆脂瘤充填于后鼓室、鼓窦及上鼓室后半部或整个上鼓室。在胆脂瘤型中耳炎的诊断中,骨质破坏是一个很重要的诊断依据,CT上表现为鼓窦、鼓室壁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区,周边可见环形硬化带。主要病变部位为:(1)松弛部内陷或穿孔形成的胆脂瘤,当其仅局限于Prussak’s间隙及外上鼓室,CT可见上鼓室外侧壁盾板骨质破坏。本组30例显示盾板破坏的胆脂瘤(图2)。(2)紧张部后上部内陷或穿孔而形成的胆脂瘤,当其仅局限于后鼓室及鼓窦入口,CT仅显示骨性鼓环后上部及锥隆起的破坏(图3,4)。随着病变的发展,骨质破坏范围逐渐扩大,可累及乙状窦骨板、鼓室天盖、面神经管和骨性半规管等(图5,6)。本组病例统计结果,对上鼓室盾板、鼓窦及鼓室天盖、乙状窦骨板区域有无骨质破坏的诊断准确率为100%;而对面神经管及半规管骨壁破坏术前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2.6%、97.2%,均出现一定的假阳性,这可能由于螺旋CT本身的分辨力或螺旋CT扫描的层面以及面神经管先天缺如(Swartz的研究所见,有55%面神经管骨壁缺如)等因素所致。术前螺旋CT对听骨链受侵的诊断与术中所见的对比分析,符合率为87.0%~99.1%,这对临床医师提供相关的影像学信息具有很大的临床意义。对于松弛部内陷或穿孔而形成的胆脂瘤,听骨链破坏从外侧开始,首先是锤骨头受累,砧骨短脚次之,镫骨多不受累;其中局限于Prussak’s间隙的小胆脂瘤,锤、砧骨仅向内移位,其外侧部分破坏(图1)。紧张部后上部内陷或穿孔形成的胆脂瘤,听骨链破坏则先从内侧开始,砧骨长脚最先受累,其次为镫骨,锤骨最后受累(图7,8)。本组病例所见与文献资料相同。胆脂瘤对听小骨骨质的吸收、破坏在CT上表现为听小骨密度减低,听骨链不连续等。本组病例中约9.6%的患者术前CT显示听小骨有吸收,术中探查见听骨链完整,只是被肉芽组织全部或大部分包裹。本组病例CT对镫骨上结构破坏的诊断符合率相对较低,仅为87.0%,这可能由于镫骨脚与面神经水平段重叠,影响观察,因而易出现较多的假阳性,导致影响诊断准确性。如果单纯凭借影像学来诊断或排除胆脂瘤,则很难获得满意的结果。因为胆脂瘤与肉芽组织或纤维结缔组织在CT上难作明确的分辨而容易混淆。本组病例测得胆脂瘤CT值范围大部分在30~60Hu,少数病例由于出现不同程度的钙化,致个别CT值达100Hu左右。由于胆脂瘤常与中耳乳突慢性炎症并存,有时破坏的细小骨片也可混入其中,使得CT值不能反映其组织性质,再加上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