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免疫相关性疾病的实验诊断进展_第1页
第十章 免疫相关性疾病的实验诊断进展_第2页
第十章 免疫相关性疾病的实验诊断进展_第3页
第十章 免疫相关性疾病的实验诊断进展_第4页
第十章 免疫相关性疾病的实验诊断进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章免疫相关性疾病的的实验诊断进展

本章主要学习内容和要求主要学习内容要求免疫相关性疾病的体液免疫检测和细胞免疫检测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实验诊断病毒DNA/RNA的定量测定掌握

原发性联合免疫缺陷病的实验诊断皮肤过敏原试验熟悉了解免疫相关性疾病的概念及发病现状嗜酸性粒细胞与嗜碱性粒细胞的检测常见免疫相关性疾病的病因及(分子)发病机制返回上一页下一页第一节概述一、免疫相关性疾病概念及发病现状(一)概念

1.定义

免疫相关性疾病(Immune-relateddiseases)是指机体对自身或外来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

2.常见疾病常见的免疫相关性疾病有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干燥综合症(SjogrenSyndrome,pSS)、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hepatitis,AIH)、系统性血管炎(SystemicVasculitis)、混合型结缔组织病等(Mixedconnectivetissuedisease,MCTD)。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一、免疫相关性疾病国内外发病现状(二)发病现状

免疫相关性疾病的种类很多,各种疾病的发病率也有较大的差别。

1.类风湿性关节炎2.系统性红斑狼疮

3.强直性脊柱炎4干燥综合症

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二)发病现状

5.自身免疫性肝炎(AIH)

6.系统性血管炎

7.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二、免疫相关性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一)病因

大部分免疫相关性疾病的病因还不明确,目前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病原体,沙门菌、志贺菌、耶森菌入侵HLA-B27阳性者后既可引发感染,通过相同的氨基酸序列而出现分子模拟交叉反应而又引起脊柱关节病。病毒进入机体后,直接侵及胰岛β-细胞,大量破坏β-细胞,并且抑制β-细胞的生长,从而导致胰岛素分泌缺乏,最终引发I型糖尿病。隐藏的细胞表位被暴露而成为新的自身抗原。遗传基础,通过流行病学可以证明许多的疾病如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均有不同程度的遗传倾向性。性别,通过流行病学可以看出大部分免疫相关性疾病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说明雌激素在这类疾病中起重要作用。其他,如超抗原等。

(二)发病机制免疫相关性疾病的发病机制目前还没有彻底弄清楚,但有两点是肯定的:①自身抗原包括隐蔽抗原和变异抗原存在。②针对自身抗原的T细胞株和B细胞株的存在。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免疫相关性疾病实验室诊断的常用检测项目

一、体液免疫检测

(一)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是一组由浆细胞合成与分泌具有抗体活性的球蛋白,存在于机体的血液、体液、外分泌液以及部分细胞的表面。Ig约占血浆蛋白总量的20%。应用免疫电泳与超离心分析可将Ig分为五类:IgG、IgA、IgM、IgD和IgE。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一)免疫球蛋白

1.IgG、IgA、IgM测定(1)IgG主要是由脾脏和淋巴结中的浆细胞合成与分泌,约占血清中总Ig的75%,是血清中主要的抗体成分,在机体的免疫防御中起重要作用,IgG是再次免疫应答的主体。大多数抗细菌、抗病毒、抗毒素抗体为IgG类。IgG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Ig,通过自然被动免疫使新生儿获得免疫抗体。(2)IgA

主要由肠系淋巴组织中的浆细胞产生,约占血清中总Ig的10%,分为血清型与分泌型两种。人类每天合成IgA的量大约为60mg/kg体重,由于IgA的代谢速度快,半衰期仅为6天,使得其在血液中的含量要少于IgG。IgA具有抗细菌、抗病毒、抗毒素的作用,尤以分泌性IgA(SIgA)在机体的局部免疫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抗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的感染等,是机体抗感染、抗过敏的重要免疫“屏障”。(3)IgM

IgM为五聚体,是Ig中分子量最大者。在个体发育过程中,IgM是出现最早的Ig,当机体受到抗原刺激后,IgM是最早出现的抗体,其杀菌、溶菌溶血、促吞噬以及凝集作用比IgG高500-1000倍,因此IgM在机体早期的免疫防御中占有重要地位。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各年龄阶段血清

IgG、IgM、IgA的含量(g/l)年龄IgGIgAIgM

出生6.6~17.50.01~0.060.06~0.213个月2.0~5.50.05~0.340.17~0.666个月2.6~6.90.08~0.570.26~1.001岁3.6~9.50.14~0.910.37~1.502岁4.7~12.30.21~1.450.41~1.754岁5.4~13.40.30~1.880.43~1.936岁5.9~14.30.38~2.220.45~2.088岁6.3~15.00.46~2.510.47~2.2012岁7.0~15.50.58~2.910.49~2.4016岁7.2~15.60.67~3.140.50~2.5518岁7.3~15.50.70~3.210.51~2.65

成年7.0~16.00.70~5.000.40~2.80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一)免疫球蛋白

1.IgG、IgA、IgM测定

【临床意义】

(1)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均升高常见于各种慢性感染、慢性肝病、淋巴瘤、肝硬化、和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

(2)免疫球蛋白降低常见于各种先天性免疫缺陷病、联合免疫缺陷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及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病人。单一IgA降低常见于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

(3)单一免疫球蛋白增高主要见于免疫增值性疾病,如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等。

(4)新生儿和婴幼儿由于体液免疫功能尚未成熟,免疫球蛋白的含量较成人低,应按年龄组参考值来进行分析和判断。

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一)免疫球蛋白

2.IgG亚类测定

IgG根据其重链的结构和抗原特异性差异,以及生物活性的不同可分为四类,即IgG1、IgG2、IgG3和IgG4,在血液中含量以IgG1最多,IgG4最少。测定Ig亚类对于研究某些免疫缺陷病和变态反应性疾病有重要价值。

【参考范围】ELISA:IgG1占总IgG的60%~70%。IgG2占总IgG的14%~20%。IgG3占总IgG的4%~8%。IgG4占总IgG的2%~6%。

【临床意义】

(1)IgG

亚类的含量随年龄发生变化IgG1和IgG3的含量在6各月时为成人的50%,3岁时达到成人水平。而IgG2和IgG4产生较晚,1岁时其含量为成人的25%,3岁时为50%,直到青春期才达到成人水平。

(2)临床上IgG亚类缺陷可表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腹泻、鼻窦炎、支气管扩张中耳炎以及哮喘等。在儿童时期男孩IgG亚类缺陷比女孩常见,其比例为3:1;成年男女的比例为4:2.儿童中IgG2最常见,而成年人IgG1和IgG3缺陷最常见。IgG亚类异常增高主要见于I型变态反应,如过敏原可刺激机体产生IgG4增多。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一)免疫球蛋白

3.IgD

正常人血清中IgD含量很低,仅占血清免疫球蛋白总量的0.2%.【参考范围】ELISA:0.003~0.030g/L。

【临床意义】

升高见于妊娠末期、甲状腺炎等;降低见于原发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经细胞毒药物治疗后。

4.IgE测定

主要由鼻咽部、扁桃体、胃肠道等粘膜固有层的浆细胞分泌,血清含量低,在个体发育中合成较晚。亲细胞抗体,在I类变态反应性疾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参考范围】ELISA:0.1~0.9mg/L。

【临床意义】

(1)I型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过敏性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等IgE常升高。(2)急慢性肝炎、SLE、严重烧伤、IgE型骨髓瘤、寄生虫感染等可见血清IgE升高,HIV感染的晚期可出现IgE明显升高。(3)IgE

降低见于原发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肿瘤及化疗药物应用后。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二)血清M蛋白检测

M蛋白(Mprotein)是B淋巴细胞或浆细胞单克隆异常增殖所产生的一种在氨基酸组成及顺序上十分均一的异常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onoclonalimmunoglobulins),其一般不具有抗体活性。

【结果判读】蛋白电泳法、免疫电泳法:阴性。

【临床意义】

血清中检测到M蛋白,提示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殖病,见于:(1)多发性(multiplemyeloma)骨髓瘤占M蛋白血症的35%~65%,其中IgG型占60%左右;IgA型占20%左右;轻链型占15%左右;IgD和IgE型罕见。重链病(heavychaindiseases,HCD)、巨球蛋白血症(macroglobulinemia)、半分子病(half-moleculeimmunoglobulindisease)。(2)良性M蛋白血症是指血清或尿中存在单一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原因不明,长期观察也未发现骨髓瘤或巨球蛋白血症证据的病人。老年人中发现良性M蛋白血症者较多,应注意与多发性骨髓瘤相鉴别。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三)血清补体检测

血清中具有酶活性的一种不耐热球蛋白,由三个球蛋白分子组成。第一组:由九种补体成分组成;第二组:包括B因子、D因子、P因子、H因子等;第三组:补体调节蛋白,如C1抑制物、C4结合蛋白、促衰变因子等。血清总补体活性或其单一补体成分的变化对某些疾病的诊断与疗效观察有极其重要的义。

1.总补体溶血活性(CH50)补体测定总补体溶血活性(complementhemolysis50%,CH50)所反映的主要是补体九种成分(C1~C9)的综合水平。【参考范围】试管法:50000~100000U/L。

【临床意义】

(1)CH50活性增高常见于急性炎症、急性组织损伤、恶性肿瘤及妊娠等。

(2)CH50活性降低常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慢性肝病、肝硬化、艾滋病、严重烧伤、冷球蛋白血症、中度营养不良和遗传性补体成分缺乏等。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三)血清补体检测

2.血清补体C3测定

血清补体C3(complement3,C3)是血清中含量最高的补体成分。主要由巨噬细胞和肝脏合成,在C3转化酶的作用下,裂解成C3a与C3b两个片段,在补体经典激活途径与旁路激活途径中均发挥重要作用。C3含量检测通常采用单项免疫扩散法和免疫比浊法进行。

【参考范围】0.8~1.55g/L【临床意义】

(1)血清C3含量增高在急性炎症、传染病早期、急性组织损伤、恶性肿瘤、移植排斥反应时增高。但补体含量增高的临床意义没有补体降低大。

(2)血清C3含量降低见于:①补体合成能力降低,见于肝脏疾病或营养不良者;②消耗增多,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类风湿性关节炎、冷球蛋白血症、移植排斥反应;③补体大量丢失如大失血、大面积烧伤等;④先天性补体缺乏,如遗传性C3缺乏症。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二、细胞免疫检测

临床上常对淋巴细胞的数量,表面标志物及功能进行检查,以了解机体的细胞免疫情况。

(一)淋巴细胞表面标志检测

1.T淋巴细胞表面标志检测

T淋巴细胞由一群功能不同的异质性淋巴细胞组成,在形态学上难以区别,但是可借助于其细胞膜表面分子加以区别,这些细胞膜表面分子即为T淋巴细胞的表面标志。T淋巴细胞表面检测的方法众多,如E-玫瑰花形成试验、免疫荧光法(IFA)、荧光激活细胞分类法(FACS)、免疫金银法以及免疫酶染色法等。

【临床意义】T淋巴细胞是机体重要的一群免疫细胞,其检测对多种疾病的辅助诊断以及发病机制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1)T淋巴细胞总数变化的意义CD3分子表达与所有的T淋巴细胞的表面,是总T淋巴细胞的重要标志,其数量的变化有两方面的意义。CD3+T淋巴细胞升高,常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等。CD3+T淋巴细胞降低,主要见于免疫缺陷病,如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先天性凶险发育不全综合症以及联合免疫缺陷病等。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一)淋巴细胞表面标志检测

1.T淋巴细胞表面标志检测

【临床意义】

(2)CD3+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意义

①CD4分子是辅助、诱导T淋巴细胞的标志,CD4+T淋巴细胞则升高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CD4+淋巴细胞下降,常见于某些病毒感染性疾病,如艾滋病、巨细胞病毒感染、严重创伤、大手术、应用免疫抑制剂等;

②CD8分子是抑制、杀伤性T细胞的标志,CD8+T淋巴细胞常升高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急性期、巨细胞病毒感染以及慢性乙型肝炎等。CD8+T细胞下降常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sjogren综合症、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以及膜型肾小球球性肾炎等;

③CD+4/CD8+细胞比值升高,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多发性硬化症、系统性红斑狼疮、sjogren综合症、膜型肾小球球性肾炎等。CD+4/CD8+细胞比值下降,常见于艾滋病、瘤型麻风病、恶性肿瘤进行期和复发时。也见于部分感染性疾病,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血吸虫病等。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一)淋巴细胞表面标志检测

2.B淋巴细胞表面标志检测

B淋巴细胞表面抗原包括CD19、CD20、CD21、CD22、和CD40等;表面受体包括B淋巴细胞抗原受体(BCR)、细胞因子受体(CKR)、补体受体(CR)与Fc受体等。BCR又称B淋巴细胞膜表面免疫球蛋白,是B淋巴细胞的特征性表面标志,其类别在B淋巴细胞发育不同阶段有不同变化。用荧光标记的抗不同类型Ig的单克隆抗体进行检测,可将B淋巴细胞分为SmIgG、SmIgM、SmIgA、SmIgD、SmIgE五种类型,若B淋巴细胞膜表面仅表达IgM则为未成熟的B淋巴细胞,而同时表达IgM和IgD则为成熟B淋巴细胞。

【参考范围】免疫荧光法(以携带该标志的细胞百分数表示):

SmIgG+细胞总数:均值21%(16%~28%);SmIgG+细胞:均值7.1%(4%~13%);SmIgM+细胞:均值8.%(7%~13%);SmIgA+细胞:均值2.2%(1%~4%);SmIgD+细胞:均值6.2%(5%~8%);SmIgE+细胞:均值0.9%(0%~1.5%);

【临床意义】SmIg+细胞增高:主要与B淋巴细胞恶性增殖有关,常见于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毛细胞白血病以及巨球蛋白血症等,且巨球蛋白血症以SmIgM+细胞增高明显。SmIg+细胞减低:主要与体液免疫缺陷有关,一般见于丙种球蛋白缺乏症、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等。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二)淋巴细胞功能检测

1.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有丝分裂原作用于淋巴细胞表面的有丝分裂原受体,淋巴细胞内DNA、RNA以及蛋白质的合成增加,从G0(G1)期向S期转化,此即非特异性淋巴细胞转化试验,T淋巴细胞的有丝分裂原有植物血凝素、刀豆蛋白A、美洲商路,而B淋巴细胞则有PWM、葡萄球菌A蛋白等。在体外将某种致敏淋巴细胞与该抗原混合培养,则称为特异性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检测方法可分为形态学法、3H-TdR掺入法和MTT法等。【参考范围】形态法:T淋巴细胞转化率:60.1%±7.6%。SI(刺激指数)>2为有意义,SI<2为淋巴细胞转化率降低。

【临床意义】.判断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水平:转化率增高,常见于Down综合症。转化率降低,常见于恶性肿瘤、淋巴瘤、淋巴肉芽肿、重症结核、重症真菌感染、瘤型麻风、运动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症以及慢性肝病、肝硬化等以及接收放射治疗或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估计疾病的疗效与预后:恶性肿瘤经治疗后,淋巴细胞转化率升高至正常,提示治疗有效;反之则疗效差,预后不良。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上一页下一页(二)淋巴细胞功能检测

2.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将两个无关个体的淋巴细胞混合培养时,由于不同个体MHC等位基因(如HLA-DR、D等)差异,双方淋巴细胞就会以对方为抗原发生反应,T淋巴细胞发生转化,此为双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提供抗原刺激的细胞为B淋巴细胞与单核巨噬细胞,反应细胞则为T淋巴细胞。如果在混合培养前将一方的淋巴细胞经过丝裂霉素C或r射线处理,保留其MHC分子的抗原,抑制其分裂能力,则为单项混合淋巴细胞反应。观察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的方法有两种,即形态学和3H-TdR掺入法。

【结果判读】形态学法淋巴细胞转化率<5%为阴性;>10%为阳性。

3H-TdR掺入法实验组cmp值>对照组cmp的10%为阳性。

【临床意义】.

MLR是T淋巴细胞识别外源性MHC分子的一个体外试验,用于反映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水平。.

MLR用于HLA的细胞学分型,预测细胞介导的移植排斥反应,供体与受体淋巴细胞混合反应能力越低,证明供体与受体HLA抗原差异性越小,移植后存活率越高。一般转化率<5%可进行器官移植,如若配合免疫抑制剂,转化率<10%的病人也可进行移植。返回(二)淋巴细胞功能检测

3.NK细胞活性测定

NK细胞是一类大颗粒淋巴细胞,其表面无抗原识别受体,但能杀伤效应靶细胞,如肿瘤细胞、病毒感染细胞和胞内寄生菌感染细胞等。NK细胞具有抗肿瘤、抗感染和免疫调节功能,亦参与移植物排斥反应、自身免疫病和超敏反应的发生。通常NK细胞活性的检测采用乳酸脱氢酶释放法和51Cr释放法。

【临床意义】

①NK细胞活性升高:常见于病毒感染的早期、Down综合症、接受器官移植、骨髓移植的患者、使用干扰素及干扰素诱导物等免疫增强剂治疗的患者等。

②NK细胞活性降低:常见于恶性肿瘤、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艾滋病和免疫抑制剂使用者等。也见于妊娠、酒精性肝硬化、慢性肝炎等。

③肿瘤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结肠癌、鼻咽癌等实体瘤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受损,NK细胞活性下降,经治疗后NK细胞活性上升,提示治疗有效。

④免疫调节功能:NK细胞可释放IFN-r、TNF-β和GM-CSF等细胞因子,对机体免疫功能进行调节,增强机体早期感染能力和免疫监视作用。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三、过敏原皮肤试验过敏原皮肤试验的最常用部位是前臂屈侧,因为处皮肤较为光滑细腻,而且便于试验操作和结果观察。按正规操作法,左右两臂一侧作试验,另一侧作对照。需要时也可选用上臂或背部皮肤。具体试验方法可分为皮内试验、挑刺试验和斑贴试验。

1.皮内试验

将试验抗原与对照液各0.0l~0.03ml用皮试针头分别注入皮内,使局部产生一个圆形小丘。当同时试验多种抗原时,相互间至少间隔2.5~5cm,以免强烈反应时互相混淆结果。皮内试验的敏感性比其他皮肤试验高,所用抗原应适当稀释,以免出现严重反应;当高可疑性抗原出现阴性结果时,应逐渐加大抗原浓度进行重复试验。皮内试验是最常用的皮肤试验。应用范围也很广,几乎各类抗原及各型反应都可用皮内试验进行测定,只是不同类型的反应观察结果的时间和判定结果的标准有所不同。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三、过敏原皮肤试验

2.挑刺试验

也称点刺试验或刺痕试验。将试验抗原与对照液分别滴于试验部位皮肤上,用针尖透过液滴或在皮肤上轻轻地挑刺一下,以刺破皮肤但以不出血为度;1min后拭(吸)去抗原溶液。同时试验多种抗原时,千万注意不要将不同的抗原液交叉混合,以免出现假阳性。挑刺试验主要用于Ⅰ型变态反应,该法虽比皮内试验法敏感性稍低,但假阳性较少,与临床及其他试验的相关性较强。划痕试验是挑刺试验的一个变型,用三棱针或注射器针头在皮肤划一条或多条约lcm长的创痕。因为划痕的轻重与长短难于掌握一致,故不常用。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三、过敏原皮肤试验

3.斑贴试验

将试验抗原直接贴敷于皮肤表面的方法。主要用于寻找接触性皮炎过敏原。试验抗原为软膏时可直接涂沫在皮肤上;如为固体物时可用蒸馏水混合或浸湿后涂敷于皮上;如为水溶液则浸湿纱布后敷贴于皮肤上。所用抗原浓度以不刺激皮肤为原则,涂敷范围以0.5~1cm为宜。涂敷后盖以油纸或玻璃纸,用纱布或绷带固定;如有明显不适感可随时打开查看,并进行适当处理。斑贴试验主要是检测Ⅳ型变态反应,敏感程度虽然不太高,但假阳性较少,结果的可信度大。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四、嗜酸性粒细胞与嗜碱性粒细胞检测

(一)嗜酸性粒细胞检测

起源于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为髓系干细胞分化而来的嗜酸粒细胞祖细胞产生。嗜酸粒细胞主要存在于骨髓和组织中,外周血中很少,仅占全身嗜酸粒细胞总数的1%左右。

【参考值】成人:(0.05~0.5)×109/L【临床意义】

1.生理变化(1)日间变化:正常人嗜酸粒细胞早晨较低,夜间较高;上午波动大,下午较恒定,波动可达40%左右。(2)劳动、运动、饥饿、冷热及精神刺激等,均可因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使血循环中的嗜酸粒细胞减少。

2.嗜酸粒细胞增多(eosinophilia):指成人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绝对值>0.5×109/L。①轻度增多:(0.5~1.5)×109/L;②中度增多:(1.5~5.0)×109/L;③重度增多:5.0×109/L。临床上常见于过敏性疾病及寄生虫感染,为T淋巴细胞介导的反应性嗜酸粒细胞增多;亦常见于某些恶性肿瘤(癌旁现象)及骨髓增殖性疾病。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一)嗜酸性粒细胞检测

3.嗜酸粒细胞减低(eosinopenia):指成人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绝对值<0.05×109/L主要见于:

(1)传染病急性期:机体处于应激状态,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血中嗜酸粒细胞随之减少,恢复期嗜酸粒细胞又重新出现并逐渐增多。倘若临床症状严重,而嗜酸粒细胞不减少,说明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若嗜酸粒细胞持续下降,甚至消失,说明病情严重。因此,嗜酸粒细胞计数可用于观察急性传染病的病情及预后判断。(2)严重组织损伤:

如手术后4h,嗜酸性粒细胞常显著降低,24~48h后逐渐增多,增多速度与病情变化基本一致。大面积烧伤患者,数小时后嗜酸粒细胞完全消失,并持续较长时间。若大手术或大面积烧伤后,患者嗜酸性粒细胞不减低或减低很少,表明预后不良。因此可用嗜酸粒细胞计数作为二者预后观察的指标。(3)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垂体或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时,可使嗜酸粒细胞减低。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二)嗜碱性粒细胞检测

嗜碱性粒细胞是人体血液中含量最少的一种颗粒白细胞。颗粒中含有组胺,激活时分泌组胺、肝素和软骨素,以及蛋白水解酶,且质膜上带有IgE的Fc受体,在速发型超敏反应中可释放过敏毒素反应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突出特点是胞质内含粗大、大小分布不均、染成蓝紫色的嗜碱性颗粒。

【参考值】百分值0~0.01或(0%—1%)绝对值0~0.1109/L【临床意义】嗜碱性粒细胞增高:白血病(罕见)、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常伴有嗜碱性粒细胞增高,骨髓纤维化症、慢性溶血及脾切除后也可见嗜碱性粒细胞增高。嗜碱性粒细胞减少:嗜碱性粒细胞在外周血中参考值很低,故其减少无临床意义。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上一页下一页第三节常见免疫缺陷病的实验诊断一、原发性抗体缺陷病

实验室检查总免疫球蛋白很低(<200mg/dl),便可确立抗体缺陷的诊断,其他一些试验仅用于确定具体的疾病和检定有无其他免疫缺陷。如免疫球蛋白浓度和既存抗体滴度低但尚未到消失程度,则需测定对一种或多种标准化抗原的抗体反应。对破伤风类毒素,B型流感疫苗或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疫苗,在免疫前和免疫后3~4周测定抗体滴度,以了解接种后反应。如出现异常反应(滴度升高低于4倍),则不论免疫球蛋白浓度如何,提示有抗体缺陷。若总免疫球蛋白较低,可用荧光抗B细胞特异抗体(如CD19,CD20)经流式细胞仪来计算B细胞。正常外周血中淋巴细胞的10%~20%为膜表面免疫球蛋白阳性细胞(B细胞)。

返回上一页下一页二、原发性T细胞缺陷病

诊断细胞免疫最有价值的先进试验是T细胞和T细胞亚群(辅助/诱导细胞和抑制/细胞毒细胞)的计数。应用全T细胞抗体(抗CD3,抗CD2)检测总T细胞,抗CD4抗体检测T辅助/诱导细胞,抗CD8抗体检测T抑制/细胞毒细胞。当辅助T细胞(CD4)计数<500细胞/ul,高度提示T细胞免疫缺陷。CD4计数<200细胞/ul,则为重度T细胞免疫缺陷。CD4/CD8(辅助/抑制)细胞比值应>1.0。此比值倒置也提示T细胞免疫缺陷(在艾滋病CD4/CD8比值降低表示免疫系统进行性受损)。

返回上一页下一页三、原发性吞噬细胞免疫缺陷病检测吞噬细胞免疫缺陷有如下几种方法:当有确切的免疫缺陷病史而B细胞和T细胞免疫正常时,需检查有无吞噬细胞障碍,炎症部位无脓液形成或脐索脱落延迟,有无白细胞减少,这种临床现象提示存在趋化性缺陷。初筛除血细胞计数外,还应测定IgE浓度和四唑氮蓝(NBT)还原试验诊断最常见的缺陷病---慢性肉芽肿病。其次,吞噬作用还可通过计数分离的粒细胞或单核细胞吞噬胶乳粒子或细菌的情况作检测,然后测定杀菌作用。方法是在新鲜血清中将病人的粒细胞与已知量活菌混合,然后在2小时内系列定量细菌数目。其他试验包括:给予皮质类固醇,肾上腺素或内毒素测定粒细胞动员作用;粒细胞酶定量测定(髓过氧化物酶等);粒细胞氧化产物测定(过氧化氢,超氧化物);粒细胞特异蛋白测定[CR3(CD11),粘附糖蛋白磷酸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成分],后者能区分4种遗传类型的慢性肉芽肿型别。返回上一页下一页四、原发性联合性免疫缺陷病

常见的疾病有:重症联合性免疫缺陷病;伴血小板减少和湿疹的免疫缺陷病;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伴免疫球蛋白合成异常的细胞免疫缺陷病。1.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体液与细胞免疫功能均明显异常。IgG、IgA与IgM很低;细胞免疫均异常外周血T细胞数明显减少,T细胞功能亦明显异常。2.伴有血小板减少及湿疹的免疫缺陷病体液与细胞免疫均有异常。IgM降低IgA及IgE升高IgG正常或轻度降低。皮肤试验无反应体外T细胞对PHA和刀豆素反应存在,但对特异抗原如破伤风类毒素和混合反应异种细胞反应极差,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3.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T、B细胞免疫功能有不同程度异常。40%患者血清缺乏IgA也有IgG4、IgG2和IgA2缺乏或IgE减少者,B细胞计数和NK细胞活性正常,血清中可检出自身抗体。4.伴免疫球蛋白合成异常的细胞免疫缺陷病淋巴细胞减少或正常,T细胞减少功能有不同程度的缺陷,淋巴细胞对PHA和特异性抗原的反应降低,对异体淋巴细胞反应正常或降低,迟发性皮肤反应阴性。血清Ig正常升高或降低。

返回上一页下一页五、原发性补体缺陷病补体在炎症及免疫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常见的补体缺陷有①C3缺乏或C3抑制物缺乏;②C1抑制物缺陷。补体异常的筛查是测定血清总补体活性(CH50)以及血清C3,C4浓度。发现其中任何一种浓度低下时,必须接着做经典途径和替代途径的补体滴定,和各个补体成分的测定。还可用抗血清测定补体调控蛋白;遗传性血管性水肿多伴有C1抑制物缺陷,C3分解代谢过盛的C3缺陷伴有Ⅰ因子(C3抑制物)缺陷。测定血清调理活性,趋化活性或杀菌活性可作为判断补体功能的间接试验。返回第四节常见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实验诊断一、类风湿性关节炎

(一)自身抗体

1.类风湿因子

RF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检出率不高,特异性较低。

2.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

抗CCP抗体对RA的特异性为96%,在疾病早期阶段就可出现阳性。

3.抗核周因子

RA中抗核周因子阳性率约为48.6%~86%,特异性为72.7%~90%。

4.抗角蛋白抗体

抗角蛋白抗体(AKA)的阳性率为60%~73%,特异性达87%~95%。

5、抗SA抗体抗SA抗体阳性率达68.4%。SA抗体对RA诊断的特异性为78%~97%。

(二)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1.C-反应蛋白

C-反应蛋白是一种反映类风湿关节炎病情的指标。

2.血沉

是一种操作简便和重复性好的一种急性时相反应指标。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二、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隐袭发生,发病缓慢,临床表现多样、变化多端一种涉及许多系统和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实验室检查主要是自身抗体的检查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诊断非常重要。

自身抗体的检查

抗核抗体是一个筛选试验,如果出现高滴度的阳性,是红斑狼疮的诊断依据之一,1:80-160以上出现阳性有意义。(1)抗Sm和抗核糖体抗体是诊断红斑狼疮的标记性抗体。如果出现阳性可诊断为红斑狼疮。但是它们在红斑狼疮病人中的检出率仅20-30%。(2)抗双链DNA抗体在SLE中的阳性率约为60~70%,该抗体与肾脏累及有一定相关性,与部份病人的病情活动性也有一定关系,应定期复查。(3)狼疮带的检查(LBT),有助于红斑狼疮的诊断。应该指出的是,抗体阳性能作为诊断依据而不能作为疗效的依据,应根据临床表现,全面考虑,作出正确判断。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三、强制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附着点炎症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与HLA-B27呈强关联。

1.血小板增高

因强直性脊柱炎为一炎性过程,多种细胞因子的相互作用使得巨核细胞系增生,使得血小板计数增多和大血小板比率上升。

2.血沉和C-反应蛋白

血沉和C反应蛋白是重要的炎症指标,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期红细胞沉降率升高。但是有报道表明,其与疾病活动性无明显联系。

3.基质金属蛋白酶23(MMP23)

MMP23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显示炎症活动性,且与血沉、C反应蛋白相关,治疗后症状缓解与MMP23下降平行。

4.B27

正常人B27阳性率4%~5%,AS患者B27阳性率85%~90%,所以不可用一项指标做出诊断。若B27阴性,还要结合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后,方可做出正确的诊断。

上一页下一页返回四、干燥综合症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以侵犯泪腺、唾液腺等外分泌腺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又称为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体病。(一)血常规及血沉检查

可有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90%患者的血沉增快。

(二)免疫学检查

1.高球蛋白血症

50%的患者白蛋白减少和多株峰型球蛋白增高,三种主要免疫

球蛋白皆可增高,以IgG最明显。

2.抗核抗体

约2/3患者抗核抗体阳性。以抗可溶性酸性核蛋白SSA和SSB抗体的阳性率最高,分别为75%和52%。其中抗SSB抗体特异性最高,仅出现于干燥综合征和SLE患者中,故抗SSB抗体的诊断更具意义。

3.器官特异性抗体抗唾液腺导管上皮细胞抗体的阳性率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中为25%,在合并并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中高达70%一80%。

4.类风湿因子(RF)

约3/4患者类风湿因子阳性,以IgM型RF为主。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五、自身免疫性肝炎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进行性炎症性肝病,组织学表现为汇管区大量单核细胞浸润并向周围肝实质侵入形成界板炎症,血清学表现为非肝特异性循环自身抗体的出现,转氨酶升高,γ球蛋白或IgG升高。实验室检查

(一)生化检查

血清转氨酶(AST,ALT)活性和胆红素浓度升高,转氨酶水平一般较胆红素和碱性磷酸酶升高更明显,血清γ球蛋白和IgG升高是一主要特征,儿童还可出现不完全性IgA缺乏。而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正常或轻微升高。γ谷氨酸转肤酶(GGT)可能升高,但不显著。肝功异常在个体间变异很大,这和该疾病的波动特性相一致,尽管肝脏炎症坏死仍在进展,但血清转氨酶和胆红素水平可能恢复正常一段时间,故转氨酶水平、胆红素或IgG水平较低并不一定等同于轻微或非活动性疾病,也不排除AIH诊断。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二)免疫学检查

1.自身抗体常规检测

(1)抗核抗体(ANA)及平滑肌抗体(SMA):为Ⅰ型AIH特征性抗体。ANA单独出现率为13%,与SMA的共同出现率达54%,SMA单独出现率为33%。(2)Ⅰ型肝肾微粒体抗体(Anti-LKM1):不与ANA及SMA共同出现,主要见于Ⅱ型AIH,体外可识别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酶系2D6分子(CYP2D6)的4个特定重组线性序列。(3)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ANCA):见于绝大多数ANA及SMA阳性AIH,但不具有诊断特异性,可见于多种疾病。

2.自身抗体补充检测

①抗肌动蛋白抗体(Anti-actin):较SMA对I型AIH的诊断更具特异性,易见于HLA-DR3阳性者,发病年龄早,对免疫抑制剂治疗反应差。②抗Ⅰ型肝细胞溶质抗原抗体(Anti-LC1):对Ⅱ型AIH的诊断较特异,很少见于丙型肝炎患者,有助于AIH与丙型肝炎的鉴别。③抗可溶性肝抗原抗体(Anti-SLA)/抗肝胰抗体(Anti-LP):对AIH的诊断具有高度特异性,见于III型AIH。患者常为HLA-DR3阳性者,抗体于治疗消失后再现预示复发。上一页下一页返回六、系统性血管炎

目前还没有高度特异的标志物,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的检测是诊断系统性血管炎较好的指标。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

ANCA检测的方法主要有2种,间接免疫荧光(IIF)是最常用的检测方法,但IIF并不能区分出特异的抗原,临床常作为筛选试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用以进一步区分ANCA的特异性抗原,作为ANCA的确证试验,常用直接法或夹心法检测,经典的c-ANCA和p-ANCA是根据乙醇固定的中性粒细胞的免疫荧光模型来定义的,中性粒细胞胞质弥漫性颗粒样染色并在核叶之间有重染者为胞质型(c-ANCA),其靶抗原主要为PR-3,是一种位于中性粒细胞嗜天青颗粒中的中性丝氨酸蛋白酶,中性粒细胞环绕细胞核周围胞质亮染者为核周型(p-ANCA),其靶抗原主要为髓过氧化物酶。cANCA可见于多种系统性血管炎,是Wegener゛s肉芽肿及微多动脉炎特异性和敏感的标志物。pANCA可见于多种系统性血管炎,但仅占ANCA阳性率5%-20%。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七、混合结缔组织病(一)一般检查常有轻至中度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降低,血沉增快。(二)典型的血清学检查

(1)高滴度的斑点型ANA;(2)高效价的抗nRNP抗体;(3)抗Sm抗体为阴性;(4)抗dsDNA抗体罕见阳性;(5)补体水平正常或偏高。(三)其他免疫学检查

约3/4患者有高球蛋白血症,类风湿因子约半数阳性,Coombs试验阳性,抗SS-A和SS-B抗体可阳性,90%患者可测出循环免疫复合物,免疫印迹法示68KD多肽抗体高阳性率达70%。直接免疫荧光检查:正常非曝光皮肤示表皮细胞核呈斑点型荧光模式,系IgG沉积。此种表皮核内荧光染色认为是与高滴度的抗PNP抗体有关;约30%病例在真皮交界处有免疫球蛋白沉积,血管壁、肌纤维内、肾小球基底膜亦可见IgG、IgM和补体沉积。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上一页下一页第五节免疫相关性疾病的分子诊断一、病毒DNA/RNA定量检测(一)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DNA)的PCR测定

聚合酶链反应(PCR)由于其特异性高、快速、灵敏,故在对HBV检测中迅速得到应用。特别荧光定量PCR技术,能对HBV-DNA实时定量测定,在乙肝病人的临床治疗监测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是国内用于HBV-DNA定量测定的基本方法。

【临床意义】(1)HBV感染检验应用PCR已成为鉴定HBV感染与否的主要手段之一。(2)献血员的筛查目前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常规采用了PCR方法进行献血员的筛检,使输血后乙肝几乎下降为零。(3)检验干扰素等药物的治疗效果应用PCR进行HBVDNA的检测是准确的反映药物的主要指标之一。(4)重新评价HBV感染的自然史和乙肝五项的意义PCR对鉴定不同情况下抗HBc阳性具有重要意义。单项-HBc阳性慢性肝炎患者血清中仍可检出HBVDNA,提示病毒复制扔存在,而抗HBc与抗HBs均阳性的恢复者中未检出HBVDNA,表示对既往感染的免疫。返回(二)丙型肝炎病毒核酸(HCVRNA)的PCR测定

【临床意义】1.早期病原学诊断用免疫学方法检测HCV抗体,一般在输血后22周或出现临床症状后15周左右才出现阳性,因此往往需要长达6-9个月的连续检测;而用RT-PCR检测丙型肝炎病毒RNA,在感染后2-3d或ALT升高之前即可得到阳性结果,从而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

2.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用ELISA法检测抗体一般不能确认患者是否具有传染性。用PCR基因诊断法可以判断是否有病毒存在,这对抗丙型肝炎病毒阴性的患者或献血员更有意义。RT-PCR检测丙型肝炎患者血清病毒RNA的灵敏度为每毫升102-103Cop/L基因诊断的灵敏度足以反映传染性。

3.临床疗效的判断用RT-PCR检测丙型肝炎病毒RNA可以更直接的判断病毒血症、肝损害程度及其与病情轻重和临床疗效的关系。血清丙型肝炎病毒RNA水平常作为丙型肝炎治疗前的疗效预测、治疗期间的疗效评价和治疗后的预后判断指标。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三)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核酸(HIV-1RNA)的PCR测定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是一种感染人类免疫系统细胞的慢病毒,属反转录病毒的一种。至今无有效疗法的致命性传染病。

1.用于HIV感染的诊断其临床意义有:

(1)用来追踪HIV的自然感染史。(2)可在其他血清免疫学病毒标志物出现前检测病毒的存在与否。(3)用来判断无症状而且血清抗体阴性患者潜在HIV的传播性。(4)用于检测长潜伏期以及抗病毒治疗期间病毒的水平。(5)用于确定母婴感染的状况。

2.检验方法研究

HIV常引起潜伏感染仍具有传染性,整合的病毒基因组在细胞中以很低的DNA拷贝数存在,需要建立一个敏感、特异的HIV检测方法。

3.病毒分离研究

PCR被称为无细胞的分子克隆技术早已用于ARDS的研究中。

4.神经系统损害研究

利用PCR技术已经证实了脑脊液中存在着前病毒DNA和游离病毒DNA和游离病毒DNA序列而且RNA量似乎比DNA更为丰富。

5.HIV感染的定量PCR研究

定量PCR是HIV感染中直接测定病毒本身的最佳途径。上一页下一页返回(四)人乳头状瘤病毒核酸(HPVDNA)的PCR测定

人乳头状瘤病毒是一种嗜上皮性病毒,在人和动物中分布广泛,有高度的特异性,长期以来,已知HPV可引起人类良性的肿瘤和疣,如生长在生殖器官附近皮肤和粘膜上的人类寻常疣、尖锐湿疣以及生长在粘膜上的乳头状瘤。

【临床意义】

采用PCR技术诊断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具有方便、快速、敏感的优点,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依据引物的不同设计,可直接确定同型别的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也可以确定感染的类型。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五)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冠状病毒核酸(SARA-CoARNA)的PCR检测

SARS病毒是一种新型的冠状病毒,不分年龄、性别,人群对该病毒普遍易感。是一种变种冠状病毒与流感病毒有亲缘关系,但它非常独特,科学家将其命名为“SARS病毒”。

【临床意义】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序列已被测定,冠状病毒基因组为ssRNA,根据全基因组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用于可以标本的检测,可在3~4h内得出结果。由于目前所用RT-PCR扩增的核酸片段不一定为所有SARS病毒所共有的片段,因为SARS病毒的基因库尚未建立,故还不能确定所有SARS病毒都具有的共同序列,还不能100%的将SARS病毒检测出来,所以在RT-PCR方法出现阴性结果时,不能排除患者携带病毒的可能性。根据目前对SARS实验室诊断研究和PCR技术应用的特点,应在出现症状3d后连续3~5次检测,如果连续监测阳性结果,有助于确诊。该方法是目前用于SARS实验诊断的较为有效的早期快速诊断方法。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二、常见免疫相关性疾病的分子发病机理(一)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1.细胞免疫反应:外来抗原或自身抗原被巨噬细胞或巨噬样细胞吞噬后,经消化、浓缩后被运送到细胞表面,并与HLA-DR分子结合形成复合物,递呈给T淋巴细胞,若此复合物被其T淋巴细胞受体识别,则该T淋巴细胞被激活,并分泌多种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及各种炎症介质。T淋巴细胞所分泌的细胞因子进一步刺激巨噬细胞及T淋巴细胞自身产生更多的细胞因子。在RA滑膜组织中有大量的CD4+T淋巴细胞,其产生的细胞因子IFN-γ、IL-2也明显增多,因此CD4+T淋巴细胞被认为在RA免疫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滑膜巨噬细胞被激活后所产生的细胞因子如TNF-α、IL-1、IL-6、IL-8等促使滑膜处于慢性炎症状态。

2.体液免疫反应: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及滑膜细胞等产生的细胞因子如IL-2、IL-6等均可使B淋巴细胞激活,分化为浆细胞,产生大量免疫球蛋白,其中有类风湿因子和其它抗体,使关节出现炎症反应,导致关节的破坏。免疫球蛋白和类风湿因子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可沉到全身各个部位,并激活补体,诱发炎症反应。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二)系统性红斑狼疮

1.细胞凋亡与自身抗原的产生

SLE几种主要的核和胞浆自身抗原在细胞凋亡时转位至凋亡小体或凋亡小泡的表面,这些自身抗原包括:染色体、snRNP、胞浆RN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