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校园暴力问题法律规制摘要:现在,校园暴力已然成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随着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网络日益发达,消息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范围也变广了,越来越多的校园暴力案件展露在我们眼前,但是仍然有许多人没有足够清晰地认识了解校园暴力的普遍性、复杂性以及危害性,认为这只是同学们之间的小打小闹的“淘气”行为,许多同学在经历校园暴力之后,会造成一定的心理创伤,情况严重的,甚至走上了报复社会、自杀的道路。校园暴力并不是简简单单地同学欺负同学,而是一个体系,在校园暴力这个体系中,往往没有一个无辜的人。我在网上、杂志和书籍搜寻了许多不同的案例,希望通过对校园暴力案件、相关新闻、文献的研究,寻找发生校园暴力事件的问题的所在之处。在前人的基础上,对校园暴力事件的特征、危害和产生根源进行详细的案例分析,结合我国的法律规定和相关法院判例,提出应对的方法,有效地将校园暴力遏制在摇篮中,避免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此次提出的课题,就是在以上的基础进行研究,通过对这次课题的研究,希望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在现如今防治校园暴力的方式存在哪些缺陷,应该如何进一步改善。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校园暴力防治措施。从而为构建良好的校园环境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理论帮助,对促进人际友好交往和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关键词:校园暴力,不足之处,对策
LegalRegulationofCampusViolenceAbstract:Nowadays,schoolviolencehasbecomeanurgentsocialproblem.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massmedia,thenetworkincreasinglydeveloped,newstravelsfasterandfasterandhavebecomewidespread,moreandmorecampusviolenceshowinfrontofus,buttherearestillmanypeopledonothaveenoughclearlyknowtheuniversality,complexityandharmfulnessofschoolviolence,thoughtitwasjusttinkeringaroundtheedges"naughty"behaviorbetweenthestudents,manystudentsafterschoolviolence,willcausecertainpsychologicaltrauma,inseverecases,evenonthepathoftherevengesociety,suicide.Schoolviolenceisnotsimplyasystemofbullying,butasysteminwhichthereisoftennoinnocentperson..IsearchedmanydifferentcasesontheInternet,inmagazinesandbooks,hopingtofindtheproblemofcampusviolencethroughthestudyofschoolviolencecases,relevantnewsandliterature.Onthebasisofthepredecessors,thispapermakesadetailedcaseanalysisofthecharacteristics,harmsandcausesofschoolviolence,andcombiningwiththelegalprovisionsofourcountryandtheprecedentsofrelevantcourts,putsforwardthecountermeasurestoeffectivelycontainschoolviolenceinthecradleandavoidtheoccurrenceofschoolviolence.Thetopicproposedthistimeistoconductresearchonthebasisoftheabove.Throughtheresearchonthistopic,wehopetohaveabetterunderstandingofthedefectsofthewaytopreventandcontrolschoolviolenceinChinaandhowtofurtherimproveit.Accordingtotheactualsituation,putforwardthecorrespondingmeasurestopreventandcureschoolviolence.Therefore,itprovidessomevaluabletheoreticalhelpfortheconstructionofagoodcampusenvironment,whichisalsoofpracticalsignificanceforthepromotionofinterpersonalfriendlycommunicationandtheconstructionofaharmonioussociety.Keywords:Campusviolence,shortcomings,countermeasures
目录第1章绪论 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和意义1.1.1我国校园暴力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根据2016年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对2013-2015年审结生效的100件校园暴力案件进行整理,可以发现校园暴力犯罪案件触及的罪名比较集中,这些罪名主要包括为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寻衅滋事罪以及性侵与侵财等。同年的11月1日,我国教育部联合中央综治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并从三个方面提出,对校园暴力防治的11项措施的综合部署,进一步提升国家治理层面的校园暴力防治工作。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Z]./zhzc/8/4/Document/1519736/1519736.htm2018年9月5日,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校园暴力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后文简称《报告》)显示,我国校园暴力案件发生率逐年降低,2015年我国法院一审审理完结的校园暴力案件有1000多件,2016年和2017年分别同比下降16.51%和13.37%。通过该专题报告可显示出,未成年人作为校园暴力案件中的被告人的所占比率逐年减少,2015年至2017年三年间占比率分别为64.87%、63.4%、60.79%;在施暴者触犯故意杀人罪的校园暴力案件中,有67.44%是因为日常琐事引发。通过分析词频可以发现一个问题,“宿舍”一词在35.31%的校园暴力案件中出现了,其中大多数案件的案发地就是在宿舍;“宿舍”一词在涉嫌故意杀人罪的校园暴力案件中,出现率高达65.12%。因为琐事引发的校园暴力案件,有67.44%涉嫌故意杀人罪,而在这些案件中有65.12%出现了“宿舍”这一词语,这种情况对预防校园暴力中引发的故意杀人案件提供了重要的思路:要重视化解学生平时的小矛盾、冲突,加强学校的宿舍管理,寻求有效办法,减少舍友之间的矛盾。校园暴力司法大数据揭示了什么[Z]./article/detail/2018/09/id/3488146.shtml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公安部在2019年12月20日公布的依法严惩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工作情况报告显示,全国检察机关在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间对校园暴力犯罪案件的起诉人数一共有6962人。1.1.2研究校园暴力现状和发展趋势的意义现如今对于青少年学生的教育问题,人们也投入更多关注。学校应该是一个安全、阳光的地方,在这种环境下才能更好地教育、培养他们,但校园暴力事件频发,损害学生的身体心理健康的同时,还会影响社会秩序稳定。因此,校园暴力的危害不容忽视,这也对人们预防青少年犯罪、降低校园暴力、保障青少年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校园暴力会给学生的身体造成的严重的危害和带来不良的心理影响,从而导致其心理抑郁,学习成绩下降,实行自残自杀等行为,这是校园暴力危害的直接表现。同时,有些家长害怕自己的孩子在学校会遭受到校园暴力从而选择亲自去接送孩子,加重家长负担。而且,校园暴力也会影响学校管理秩序,加重学校管理成本,给校园管理者带来严峻的挑战。频繁发生、屡禁不止的校园暴力事件背后,包括了一系列有待解决的叠加问题。首先,未成年人本身由于处于成长的阶段,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辨别是非能力较低,对价值观的认识较为模糊,极其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家庭对未成年人的监管不当和缺乏有效的教导,也导致校园暴力的产生。而学校老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过度重视升学,却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心理、法制等素质教育,容易日益激化学生间因琐事产生的小矛盾,最后发展成校园暴力事件。受到社会不良风气,以及泛滥的暴力网络信息文化和暴力游戏等的消极影响,使学生产生不良的暴力思想和倾向。保护未成年人,构建和谐平安校园,有效防治校园暴力,是一个刻不容缓、迫在眉急要解决的问题。1.2文献综述1.2.1国内研究近年来,由于大众传媒的发展,校园暴力通过新闻媒体曝光、网络传播等方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引发广泛的关注和思考。因此,我国开始对校园暴力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和研究。学者徐久生在《校园暴力研究》中分别对校园暴力的界定、产生原因以及危害等内容进行研究。徐久生.校园暴力研究[M].2004.学者张瑞和学者付立忠通过分析校园暴力的危害和产生的原因,研究我国刑法规制在这一问题上存在的缺陷,从而提出借助累犯制度恶意补足年龄的原则,为惩治校园暴力的施暴者提供有效的刑法规范体系保障。张瑞徐久生.校园暴力研究[M].2004.张瑞,付立忠.校园暴力刑法规制探讨[J].嘉应学院学报.2018,v.36;No.217(01):65-69.谈蒙蒙.校园暴力法律防控机制研究[J].法制博览,2016,000(033):79-80.赵秉元.校园暴力的法治思考[J].法制博览,2017(23).1.2.2国外研究对于防治校园暴力这一问题,外国学者已经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研究,在相关立法实践和学校防治实践中也获得明显的效果。日木学者相田早织指出日本学生在心理、语言、网络欺凌等方面造成的后果非常恶劣,受害学生自残、自杀,甚至疯狂报复施暴者以及无辜的第三方等偏激行为屡见不鲜。日本面对频发的校园暴力事件,不断探索防治校园暴力的方式,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而在《日本中小学校园欺凌治理经验及镜鉴》一文介绍了日本构建以《校园欺凌防止对策推进法》为主要核心的欺凌防治体系,《推进法》推动了日本防治校园暴力事件法治化发展,建立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刑事立法和司法追诉体系,更好地处理校园暴力事件。任海涛,任海涛,闻志强.日本中小学校园欺凌治理经验镜鉴[J].复旦教育论坛,2016(6):106-112在《中韩校园暴力特征、成因及对策比较》一文介绍了韩国在校园暴力防治措施以及立法,并对中韩两国校园暴力概念界定、特征、立法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韩国校园防治校园暴力的立法实践、事后救济与矫治方法等具体方式为国内的相关应对工作提供借鉴。1.3课题研究方法和内容1.3.1研究方法第一,文献研究方法,通过查询知网等途径,查询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和报刊资料。第二,比较分析研究方法,查询国内外相关法律规定和防治措施,进行对比研究,借鉴学习,分析其方法在国内实施的可行性。第三,历史分析方法,分析校园暴力发生的历史背景和原因,寻找我国在相关立法中存在不足之处,吸取教训,撰写论述。1.3.2研究内容本篇论文分为六个部分,内容安排如下: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本篇论文的研究背景,分析我国校园暴力的发展趋势以及研究的意义,并对国内外校园暴力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综述。第2章,校园暴力的基本问题。对校园暴力的概念界定、特征、类型以及危害进行分析。第3章,我国校园暴力问题立法现状及存在问题。第4章,国外相关法律规制的借鉴。通过对日本和韩国关于防治校园暴力措施、法律制度研究,与国内相关制度今天对比,吸取可以学习借鉴的地方。第5章,我国校园暴力问题法律规制措施的分析。通过建立专门针对防治校园暴力的法律、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落实监护人应负的民事赔偿责任和监管责任的方法,有效防治校园暴力。第6章,结语。对本篇论文进行概述性总结。
第2章校园暴力的基本问题2.1校园暴力的概念及特征2.1.1校园暴力的概念校园暴力又称为校园霸凌、校园欺凌。“校园暴力”一词从词源上来看属于外来词,其来源于英文词组SchoolViolence和Schoolbullying。从阅读国内外学术界关于校园暴力研究的相关文献来看,可以发现学术界并没有对“校园暴力”使用统一的学术名称,而且对其的概念界定也各有差异。而在我国,官方也并没有对“校园暴力”一词的概念界定做出相应的官方术语。但通过文献中相关话语所描述的校园暴力现象,可以发现其拥有着一定的共性特征,即指发生在校园内或校园周边合理辐射区域内、以在校师生为侵犯对象的暴力(包括肢体暴力和精神暴力)行为。汪敏汪敏.我国校园暴力研究述评——基于1990-2015年“中国知网”的统计分析[J].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6(1):89-95,共7页.2.1.2校园暴力的特征第一,校园暴力的发展过程,具有一个复杂的互动状态,这并不是简简单单地同学欺负同学,而是一个体系,在校园暴力这个体系中,往往没有一个无辜的人,牵涉暴力事件的学生可分为施暴者、受害者、协助者、附和者、保护者和局外人。施暴者对受害者施暴,受害者胆小怕事,对受到的伤害选择了沉默,也不敢进行反抗和告发施暴者;协助者“帮助”施暴者伤害受害者,附和者在旁嬉笑或呐喊助威,选择用语言附和施暴者和协助者的暴力行为;局外人选择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漠视校园暴力行为的发生,或者害怕成为下一个受害者,选择了沉默;保护者则是选择制止暴力行为以及给予受害者保护和帮助。第二,保护者角色缺失。在校园暴力事件中,并不存在中立阵营,只要选择了附和或者冷眼旁观,那就是纵容,就是帮助构建施暴环境,就是属于“施暴者”的一方。很多时候,而选择站出来支持和保护受害者,尝试制止校园暴力行为的人较少,因此保护者这一角色通常是缺失的,受害者的不到有效的保护。第三,主体年龄偏低。校园暴力事件的涉事双方主要为在校的未成年学生,而根据《报告》显示,在校园暴力案件中,涉嫌抢劫罪的被告有81.02%的是未成年人。在涉嫌强奸罪、强迫卖淫罪的校园暴力案件中十六周岁至十八周岁未成年人作为被告所占的比例最多。第四,环境的特定性。校园暴力事件最主要发生在学校这个特定的范围内,学生对另一方学生实施暴力行为伤害,但随着网络发展,校园暴力发生的环境也发生了变化,一些由施暴者或围观者拍摄的校园暴力过程的视频、图片,通过互联网广泛迅速地传播开来,这不仅给受害者造成二次伤害,还会带来恶劣的社会影响。第五,侵害行为的复杂性。人心里的复杂性会导致行为的复杂性,校园暴力的主体主要为未成年学生,他们心理不够成熟,缺乏阅历,法律意识淡薄,遇事容易冲动,这导致学生间的小摩擦容易进一步发展成冲突,甚至手段残忍地对另一方学生实施暴力欺凌行为,情节恶劣。如果没有及时制止暴力事件的继续发生,就会导致受害者会受到更严重的伤害,这样的恶性循环导致受害者的身心深受煎熬,使得事件逐渐发展成无法挽回的地步。第六,大部分校园暴力事件因学生之间的琑事而引发,且施暴者具有团体性。《报告》显示,因为琐事而引发的校园暴力案件占案件的55.12%,高达五成之多。通过网络、新闻等披露的校园暴力事件可以看出,校园暴力中施暴者往往是多个人组成的小群体。2.2校园暴力的类型及危害2.2.1校园暴力的四种类型第一,肢体伤害。施暴者对被害者进行肢体暴力伤害行为,这种校园暴力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以施暴者对被害者实施肢体推撞、殴打以及抢夺财物等暴力行为,从而导致被害者身体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这是比较容易被他人察觉校园暴力形式。第二,网络欺凌。网络欺凌指的是施暴者通过网络,散播关于受害者的不良言论,泄露其个人信息和隐私等,对受害者的心理和名誉造成严重伤害。而这也是一种较为容易被他人察觉的校园暴力形式。第三,言语欺凌。言语欺凌这种校园暴力的主要表现形式则是施暴者通过语言对受害者进行怒骂嘲笑和给他取具有侮辱性的外号等。这是一种不容易被他人察觉的校园暴力类型。第四,社交欺凌。社交欺凌是指施暴者往往通过联合他人,排斥孤立受害者等方式,使其身边没有朋友,这也是一种不容易察觉的校园暴力类型。2.2.2校园暴力带来的危害第一,校园暴力会造成学生身体上的伤害,这是校园暴力带来的最明显的危害。在校园暴力中,受害者可能会遭受到身体创伤,严重的甚至导致残疾。而受害者遭受暴力行为进行的反抗行为,也会遭受一定的身体伤害。第二,校园暴力会造成学生心理上伤害。遭受校园暴力的学生的心理遭受到创伤,导致其出现恐惧焦虑、抑郁不安、厌学、失眠等症状。同时对于施暴者来说,对受害者施暴却没有得到制止和有效的教育,造成施暴者性格扭曲,可能会使他走上歧途。因此,校园暴力都会对施暴者、受害者的身心健康造成难以磨灭的创伤,这十分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第三,校园暴力会危害校园正常学习秩序。老师和学生都需要一个温和宽松的校园环境进行教学和学习活动,在这种环境下,老师和学生才能更好地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学习效率。校园暴力的发生会让学校环境氛围变得紧张,不利于老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和学习。从另一方面来讲,创造和谐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维护老师和学生的心理健康,保证老师、学生积极健康的工作状态和学习状态。第四,校园暴力会增加学校管理成本。学校为了应对校园暴力,必然会增加学校财务支出,加重管理的成本。校园暴力事件发生后,为了避免再次暴力行为再次发生和将伤害影响减到最小,学校要对施暴者进行思想教育,以及对受害者进行心理辅导和立刻需进行的伤害治疗,而这些额外的工作、费用支出由学校管理者承担。校园暴力活动都具有一定的破坏性,不仅是对校园暴力事件当事人双方产生的伤害,还有对学校基础设施财物的损害,都会让学校产生额外的成本。第五,校园暴力会破坏社会秩序。受害者在遭受到校园暴力后,却无法得到合理的救助,逐渐会使人对法律丧失信任。学生在校园暴力中受到损害,却没有得到法律的帮助,那么他们就会渐渐对法律丧失信任,甚至会影响都他周围的人,使他们对法律的公信力产生怀疑,这将最终这会导致法制宣传困难加大,法律宣传工作耗费更多精力。第六,更多校园暴力事件是犯罪事件,给受害人带来身心、财产等损害的同时,施暴者以及施暴者的监护人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施暴者一失足成千古恨,伤害受害者的同时也害了自己,其监护人也有承担相应赔偿责任。同时,校园暴力犯罪事件具有社会危害性,会带来社会负面影响。
第3章我国校园暴力问题立法现状及存在问题关于发生校园暴力事件的防治的问题,我国的司法制度以教育为主、刑罚惩治为辅作为基本原则,若暴力事件性质恶劣,则触犯刑法相关规定,对施暴者实行拘留或判处相应刑罚等。但是,在校园暴力事件中,施暴者和受害者群体大部分为中小学生,他们大多都是未成年人。而在我国现行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相关法律规定中,倾向于坚持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作为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以此来保护未成年人。3.1立法现状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保障公民的人权,保护公民人身自由、人格尊严等不受侵害。在校园暴力中,施暴者对受害者的身体财产进行不法侵害,根据我国民法规定,施暴者的行为应承担民事责任,对受害者赔偿相应的损害;同时,根据我国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当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这九种权遭受侵害,受害者可提起诉讼,请求施暴者赔偿精神损害。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施暴者对受害者造成身体伤害的,可能会触犯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的过失至人死亡罪、第二百三十四条的故意伤害罪、第二百三十五条的过失至人重伤罪、第二百三十八条的非法拘禁罪、第二百九十二条的聚众斗殴罪、第二百九十三条的寻衅滋事罪。施暴者对受害者进行言语上的侮辱、散播流言的,可能会触犯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侮辱罪。而施暴者通过一些手段,违背受害者意愿,取得他的财物的,可能会触犯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抢劫罪、第二百六十五条的盗窃罪、第二百六十七条的抢夺罪、第二百七十五条的敲诈勒索罪、第二百三十九条的绑架罪。我国采用的是国家追诉主义的原则。因此在校园暴力中,如果施暴者达到可以追究其刑事责任的法定年龄,那么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对其判处相应的刑罚。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如果施暴者在校园暴力事件中并没有对受害者造成严重后果,处理方法一般就是学生家长之间进行协商调解,而警察也会尽量避免以刑事案件立案使得涉事的施暴学生留下案底。所以,这些暴力事件大多以赔礼道歉的方法结案。但是在校园暴力事件中,万一造成人员重伤,严重的甚至导致死亡后果。这时,刑事机制就会启动,相关法律法规就会产生效力,惩治施暴者和救助受害者。校园暴力主要发生在校园内,《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十九条、三十条、三十三条对学校和老师的权利与义务进行了规定,学校和老师要维护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发生校园暴力时,学校和老师有责任及时制止暴力行为发生。目前,我国对于防治校园暴力事件这一问题,只有在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中,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专门的规定。但在各个省份以及地方颁布的地方性法规也对校园暴力进行相应规定,例如在《广东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二十七条规定了学校及老师要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校园暴力的发生,同时三十八条规定了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指导学校处理校园暴力事件。3.2存在问题3.2.1教育立法不足以及专项立法缺失我国《教育法》虽然对学校老师、学生以及家长在校园的行为进行了相应的规范,为防治校园暴力提供了指导一定的依据,保障受教育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但在防治校园暴力问题上的规定过于笼统,缺乏针对性,操作性较低。如今我国并没有一部专门防治校园暴力事件的相关专项法律。因为我没有专门性防治校园暴力的法律,现行立法无法满足社会实际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责任缺失,导致学生在校园暴力事件中难以得到专门的保护,使司法机关惩治校园暴力事件施暴者时缺少执法法律依据。3.2.2刑罚规定不完善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未成年人犯故意杀人、强奸、贩毒、纵火、故意伤人致死致残等重要罪责的,且年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才需要负刑事责任,因此除非情节特别严重,造成恶劣的后果,才会采取惩戒的措施。而现有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也有存在较多的弊端,难以对校园暴力起到预防和震慑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此罪与彼罪等的定义过于模糊,导致审判难度提高。我国处理未成年人案件,通常坚持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作为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从而使相关部门未能对校园暴力事件中的未成年施暴者判处刑事责任,而这使得施暴者往往不能得到有效的惩治,这让他们越发肆无忌惮对受害者实行暴力行为,法律无法起到良好的震慑作用,暴力行为愈演愈烈,受害者们无法得到真正的保护,因此我国急切需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未成年人处罚法体系。3.2.3惩治和教育施暴者方式缺失发生校园暴力后,我国法律并没有详细规定关于如何惩戒和教育施暴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十九条、三十条、三十三条规定了学校和老师的权利与义务,学校和老师要维护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但未对如何惩治和教育施暴者这个问题做出详细的规定。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五条对将未成年犯罪者送往工读学校进行矫治和接受教育进行了相关的规定。然而在现实生活实践中,工读学校对施暴者并没有足够的针对性教育,反而容易将未成年人犯罪者聚集起来,形成不良的交叉影响。其次,工读学校申请就读程序复杂,成本高,而且工读学校地域分布不均匀,辐射区域不广,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现今对未成年犯罪者惩治和教育的方式缺失严重。
第4章国外相关法律规制的借鉴4.1日本关于校园暴力法律规制日本在防治校园暴力这方面的工作上,建立的相关法律体系可谓是相当完善。2013年6月28日,为了更好地防治校园暴力问题,日本文部省制定了《欺凌防止对策推进法》,并于2013年9月28日开始实施。该法案从校园暴力的定义、立法目的和基本理念等不同方面,十分详尽地对校园暴力的范围进行了界定。同时,该法案还规定了国家、社会、地方团体、学校、教职工和学生监护人等不同方面的职责。为了有效防治校园暴力事件发生,该法案还规定了建立校园暴力问题对策联络议会,实行上下联动的机制,共同防治校园暴力事件。其次,该法案具体地规定了发生校园暴力后,学生监护人和学校的解决方法和惩戒方式。该法案不仅对发生在现实中的校园暴力事件进行相关的规定,还对网络霸凌做出了十分纤细的规定和措施。日本通过《欺凌防止对策推进法案》日本通过《欺凌防止对策推进法案》[Z]./ebooks/b3/text/n20130801_1658.shtml日本制定了《少年法》、《少年审判规则》等关于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针对未成年犯罪问题构建了比较完善的刑事法律体系。日本采用与成年人的刑事司法体系不同的审理制度对未成年人的案件进行审理,对他们的犯罪行为进行追诉和处理。而日本的《教育基本法》、《学校教育法》等法律,也为防治校园暴力事件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4.2韩国关于校园暴力法律规制1995年,韩国实施以政府为主导的校园暴力防治政策,教育部、检察厅等有关部门联合发布了《校园暴力根治对策法》。2004年,韩国正式出台《校园暴力预防及对策的相关法令》,该法令规定了在防治校园暴力以及在推动政策实施等方面,学校和地方政府应承担的职责。而关于对受害者保护途径和赔偿方式,以及对施暴者的惩戒和教育,协调双方矛盾等问题也提供了具体详细的应对措施和法律依据。而在2012年修订后的《校园暴力预防及对策法》,以立法的方式对校园暴力进行了界定,同时确定不同机关相应的职责和发挥的作用,在国家层面设立了由政府总理直接领导的“校园暴力对策委员会”,主要负责的工作是从国家层面应对校园暴力事件,并且对学校以及相关组织机构提出防治校园暴力措施的有关要求。韩国《“以学校现场为中心”校园暴力应对政策》述评[Z]./jyx/jyx_jyglx/201608/t20160825_3176899.shtml韩国《“以学校现场为中心”校园暴力应对政策》述评[Z]./jyx/jyx_jyglx/201608/t20160825_3176899.shtml在韩国,如果在学校内部发生校园暴力,在法律的授权下,校园暴力对策自治委员会可以有针对地实施应对方式,根据受害者的受伤程度,提供相应的救济方法,同时还建立了系统矫治措施,为校园暴力事件中的施暴人给予良好的教育指导,减少其发展成为暴力分子的可能性。与此相比较,在我国校园暴力事件中,主要是在学校的主导下进行救济受害者和矫治教育施暴者的工作。但是,因为立法的缺失和行政赋权不足,让学校的救济与矫治工作只能够在现有的学校管理体系内实行,很难得到预期的效果。4.3我国防治校园暴力对日本、韩国制度的借鉴4.3.1对日本制度的借鉴日本防治校园暴力时充分调动政府的行政权力的作用,同时也发挥社会、地方团体、学校、教职工和学生监护人等不同方面的职责。我国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建立行政力量为主导、社会各个主体参与的防治制度,通过相应的立法明确政府、教育部门、学校以及学生监护人的权利与义务,确立他们之间的权责范围,各方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校园暴力的发生。同时,我国应该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合理借鉴日本的《欺凌防止对策推进法》,从立法上弥补相应的空白处,让处理校园暴力事件,有相应具体的法条可作为处理依据。以此同时,我国应当推动相关法律修订工作的进行,对《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不合理法律条款进行修订。而我国对于关于未成年人校园暴力事件的惩戒机制,也应该做出确切的规定。同时,也要针对校园暴力问题,出台相应的法规,落实解决校园暴力防治这个问题。4.3.2对韩国制度的借鉴韩国通过《校园暴力预防及对策的相关法令》、《校园暴力预防及对策法》等,不断提高防治校园暴力的能力,合理发挥不同机关的职责和作用。现在,韩国已经拥有比较完善的校园暴力惩戒机制和校内防控机制,校园暴力防治效果明显。我国发布的《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学校建立完善校园暴力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确切分配好相关教职工防治校园暴力的职责。因此,我国可以借鉴韩国的校园暴力校内防控机制,在学校内部应该根据不同的工作需求,科学确切地将每项工作划分给不同的人员,让学校教职工参与到防治校园暴力工作中。我国建立校内惩戒方案时可以参考韩国的惩戒机制,设置不同的惩戒措施,依据暴力事件的实际危害情况,对施暴者采用合适的惩戒,还可以让施暴者适当付出一定代价,这可以使相应的措施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
第5章我国校园暴力问题法律规制措施的分析5.1制定专门性的防治校园暴力法制定专门性的防治校园暴力法可以有效解决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通过专门法律以达到校园暴力的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救济的目的。该法律的制定必须明确一下几点:第一,该法需要确定校园暴力的概念,通过法律明确概念是制定防治校园暴力法的前提与基础,这位学校和相关执法部门辨别校园暴力提供了法律性概念的界定。第二,明确校园暴力的性质和调整的对象,将校园暴力行为与一般的打架斗殴行为区分开来,该法适用对象是在校学生。第三,明确校园暴力主体的相关责任,家庭、学校、社会各方统筹合作,通过教育指导、宣传引导,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第四,明确法律程序和救济途径,以保证校园暴力发生后学生能够得到法律救济保护,具体的法律规定能够与其他法律法规相互衔接、配合,构建以防治校园暴力为核心的法律体系。5.2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完善2019年10月2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对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校园暴力事件发生后,由于监护人的缺失,导致施暴者和受害者得不到有效的教育和保护,导致暴力事件愈演愈烈。修订草案第八条确立了国家亲权责任,这有助于在当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监护责任履行不能,或监护人严重侵害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或者未成年人没有其他合法监护人的时候,国家政府承担监护责任,教育、纠正施暴者的错误行为,减轻校园暴力的危害程度,保护受害学生。修订草案做出规定,家庭、学校以及政府三方应该要注重对未成年人的网络素质教育,提高他们的网络素质。同时,修订草案还对未成年人网络游戏做出规定,对未成年人的网络游戏时间实行管理。吕薇委员分析认为网络直播短视频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低俗色情、危险行为模仿等负面内容,她提议应该将网络直播短视频加入规定中进行监管。未成年学生往往心智不够成熟,容易受到网络暴力文化游戏和不良的网络信息的影响,导致校园暴力的产生。而实施网络游戏时间管理规定,提高未成年学生的网络素质,可以提高学生的对不良信息以及降低他们对不良网络信息的接触程度分辨度,更好的分辨不同的网络信息。5.3监护人应负的民事赔偿责任和监管责任教育、教导孩子是每一位家长的法定监护职责,要依法落实家长对其孩子的监护责任。每一位家长都要学习掌握科学合理的教育理念,提高相关的法律意识,总结教育方针。应当要确切落实监护人责任追究制度。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未成年学生对他人的人身财产造成侵害的应当要依法追究其监护人的相关法律责任,应当对受害者给予相应的赔偿。根据民法第一百一十七条规、第一百一十九条、第一百二十条的规定,施暴者应当对受害者在校园暴力事件中所造成的财物损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物流课程设计选题
- 职业农民培训课程设计
- 自控课程设计校正装置
- 医院精神药品管理管控规章制度汇编
- 虚拟现实与人工智能结合下的沉浸式艺术体验设计
- 2024年美术教案设计(9篇)
- 自由搏击班课程设计
- 2024年英语教学案例分析
- 职高汽修课程设计
- 穿刺技巧课程设计
- 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计划三篇
- 2024年急性胰腺炎急诊诊治专家共识解读课件
- 六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 【寒假预习】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生字练字帖(带拼音、笔顺)
- 信息技术-计算机第三方支付行业深度报告:监管加速第三方支付合规及出清提费利润弹性巨大
- 2024年纪检监察综合业务知识题库【黄金题型】
- 年终培训机构述职报告
- 外科手术备皮范围
- 2024初中数学竞赛八年级竞赛辅导讲义专题07 分式的化简与求值含答案
- GB 1886.174-202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食品工业用酶制剂
- 评判创业计划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