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和平思想对世界和谐的影响_第1页
论和平思想对世界和谐的影响_第2页
论和平思想对世界和谐的影响_第3页
论和平思想对世界和谐的影响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和平思想对世界和谐的影响

1912年,美国国务卿熊培特将创新引入经济领域。自此以后,关于创新和创造的研究不断增加,形成了一门特定的学科,在世界上形成了创新研究的浪潮。在观察了浪潮发生和发展的所有过程后,无论是精神实质还是实践应用,它都以“西方”的语言为核心。在东方社会,尤其是在创新领域,很少有关于创新的具体意见。甚至还有一些关于中国文化的讨论。事实上,“从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前16世纪,中国古代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程度远远超过了欧洲。”。(李约瑟语)中国社会延续几千年,养育人口无数代,资源仍可利用。这就不能简单地对中国文化与创新的关系做出一面倒的负面评价,需要廓清文化的价值倾向,对东西方的差距做出客观、理性的评价。一、周皆旧邦,其命维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同时也是一个富于创造的民族,唯其创新才能以开放的心态吸古纳新、兼容并蓄,使自己的文明绵延几千年而不断,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惟一完整保留自身传统的民族。早在三千年前,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是:如果通过洗澡可以清除身体的尘埃得到清洁的话,人的精神也应该每日革新,使自己每天都以全新的面目面对新的生活和变化。这句话刻在每日都要用的洗澡盆上,用来时时提醒自己,可见当时的人们就已经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甚至把它作为生存的方式来对待了。《诗经·大雅·文王》云:文王在上,於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大意是说:周文王禀受天命,昭示天下:周虽然是旧的邦国,但其使命在革新。儒家经典《大学》指出《尚书·康浩》云:“作新民”,强调要造就一代自新的人。《易传》从天人合一的角度,做了进一步的哲理概括。《易传·系辞上》云:“一阴一阳之谓道。”“富有之谓人业,日新之谓盛得,生生之谓易。”这是一个层次分明的理论纲要:道是由一阴一阳运动体现的相互交合易转,形成生生不已的变化过程,日新月异,气象万千,盛德人业兴焉。张岱年承接《易传》思想,给出了一个更为直接的解释。他说:“世界是富有而日新的,万物生生不息。‘生’即是创,‘生生’即不断出现新事物。新的不断代替旧的,新旧交替,继续不已,这就是生生,这就是易。”冯友兰将“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这两句诗简化为“旧邦新命”,并认为这四个字,中国历史发展的新阶段足以当之。《康有为“公车上书”书后》中誓言:“阐旧邦以辅新命,余平生志事盖在斯矣。”由三千年前“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和“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引申、发展而来的《易传》“刚健日新”思想,代表着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激励中华民族不断创新、不断前进的思想源泉。这种思想作为文化的基因流传在民族世代发展过程中,2008年两会的记者招待会上,针对新华社记者提出的解放思想以及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提问,温家宝总理引用了“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以及《诗品》中“如将不尽,与古为新”两句话用来表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永不停息的决心。这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始终把创新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把“日新”作为个人修养精进的重要标志。可见,创新是中华文化的精神特色之一。二、“无中生有、有无相生”—中国传统文化独有的创新思维方式创新的关键是思维方式的灵活发散,中国文化在形成灵活发散的思维方式上主张“以退为进”“无中生有”。禅宗有句话叫“活在当下”,道家则说“无为无不为”,意思是:不能用旧有的经验和成见看待新事物,要不带任何偏见地像孩子和婴儿那样用全新的心态面对世界。因为生活的经历和知识的学习会使人们形成经验积累与逻辑推理,这在心理学中叫做图示,当人们面对新事物的时候往往会调用图示加以分析,这样做的好处是很快得出结论,甚至思考与解答变成一个自动化的过程,借助图示马上可以找到事物背后的答案。但图示也是思维的包袱,因为任何经验都有时空的界限和主观的色彩,而知识与逻辑作为抽象化的概括,也不能和现实真相完全相应。所以图示的另一面就是标准的形而上学,经验也是僵化的代名词。佛家说“所知障”,即已有的知识会成为进一步学习的障碍。创新就是要打破所有这些经验与逻辑的应用,打破现有的思维方式,用一种新鲜的、接纳的、学习的方式来面对事物。如何打破旧有的模式?禅宗说“空”,老子说“无为”,“空”并不是什么都没有,“无为”也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空掉、破除掉自己原有的固执与狭隘。比如一叶障目,不见森林,而拿掉这一片树叶整个森林就呈现在眼前,“空”和“无为”的工夫越深入,思维就会越广阔、越灵活,个人偏见造成的思维框架就越软弱,这样对事物之间的广泛联系就有更深和更广的认识,达到“常无欲以观其妙。”(《道德经》)“无为”之后是“无不为”,“无不为”就是在事物无限的可能性中加进一个因素,观察事物的变化。事物都在系统中存在着,系统中各个因素相互影响,形成整体的发展变化,创新就是把原有的思考系统打破,引进新的参数和因数,使系统发生新的变化,创造出更多的新东西,达到“常有欲以观其徼”。(《道德经》)“无”与“有”是思维的两个向度,“两者同出而异名”,是一个问题的两个面,“无”有多深入,“有”就有多高明。纵观当代各种创新理论中关于思维方式的认识,虽然观点繁多,名目纷呈,但其根本点都未能超越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无相生”的原则。可以说,“无中生有、有无相生”是创新思维的智慧之“根”,“发散”“聚敛”“联想”“逆向”等具体的思维方式是在这个根上引发出来的枝叶,只有根深才能叶茂。不管是有意学习还是无意暗合,具有创新型思维的人都是“空观”能力较高的人,当代流行的“潜能开发”“右脑学习”等方法都根植于“静”“空”“无为”能力的培养,中国传统文化从最根本、最彻底的层次向人们阐释了创新思维的特点。三、“重在体系”—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创新人格培养模式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来源于创新型的人格,创新人格是:“拥有进取向上的探索精神和不断更新的生活态度,坚持发掘自身的潜能,具有推动人类进步的强烈渴求和愿望,并将这一切内化成为相对稳定的个性心理品质,升华为一种人格特质,并使之成为创新能力提升的强大内驱力。”1935年爱因斯坦在悼念居里夫人时说:“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能取得,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象的极端困难情况下的工作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不仅是居里夫人,纵观人类历史中那些有创造性贡献的人,无不有着较高的人格品质修养。修养的境界决定了一个人的心胸和气度,那些天天家长里短、油盐酱醋的人很难有创新,因为他的心量导致他的思维被限制于此;一个经常抱怨、不满社会的人很难有创新,因为他总是在重复过去,面对新的变化完全用旧的方式去应对,把自己固定在一个僵化的层面上。可以说,创造性人格修养的高度即是创新能力发挥的高度。“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论语》)中国文化历来重视修身养性,“君子固本,本立而道生。”(《论语》)“天下己任”的人生理想、“宁静淡泊”的心理特点、“君子无所不用其极”的执著精神、“任运大道”的灵活思维正是创造型人格所需要的智商与情商因素。在人格修养上中国文化既重视理论构造,又重视实践训练。理论方面,儒家经典《大学》开篇讲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意思是说,人的修养首先要从对周围世界细微的观察入手,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懂得“止”,不要跟着杂念欲望乱跑。当一个人有专心和“定”力的时候,他的心念就非常寂“静”“安”宁而敏感,对各种事物会有清楚的感觉,考“虑”问题会有所悟,会把很多不相干的事情相联系,最后对事物的真相一目了然。通悟后会有自己的心“得”,自己会有关于问题的新的认识和想法,而不再受已有理论的束缚。“物有本末,事有始终”是指立体看问题,从时间持续中看问题,而不是只看一点。如果能在时空系统中把握事物,思维就不再受限制,就能和环境融为一体,也就能在很多细微处、常态中发现新的、不易被发现的问题,此所谓“近道”。近道的境界也就是突破局限,灵活应变,创造更新的境界。这些关于修养的理论要配合实践训练,中国文化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在修养方面强调“身心合一”。道理的理解是浅层次的意识层面的改变,只有从身体习惯、心理习惯上加以改变才是潜意识层次的扭转,才能真正提升一个人的修为。因此儒、道、佛各家都有自己完整的心理与行为修养方法,所谓“修行”的法门包括“数息”“静坐”“内观”等,身体的功力决定和影响着思维的层次和稳定性。这些功法的核心是借助行为调整心念,通过身心“止、静”,让意识从外界的诱惑中解脱出来,恢复直观感受的能力,进而增进聪明才智。古往今来的实践证明,这些做法对开发智慧、提高创新能力有着极高的价值,以至于今天社会上流行的各种关于潜能开发的理论都源出于此。四、“心”即“道”“则“则”中国文化中有创新追求、创新思维也有创造型人格的培养模式,但中国的科学技术却远远落后于西方,其中的原因何在?一个社会的核心追求体现在其文化价值观中,其经济、政治各方面制度设置都是围绕其价值追求来设计的,所以当人们谈论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时,封建时代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都应放在当时的文化观念之下去考察。中国近代以前虽有过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科技辉煌,但这些技术成就并未能进入主流意识形态,中国文化从根本上是轻视经济与科技发展的。轻视的原因来自于东西方对宇宙人生关系不同的认知,西方文化重物质、重实用,强调自然要为人的福祉服务,随之有相应的政治、经济、教育体制与之呼应,如专利保护、鼓励发明等措施,这些观念与措施在西方引发了科学技术的大发展和人类物质生产的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重精神、重和谐,认为人生的快乐幸福要内求于心而不是外求于物,“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道德经·第十二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至于至善。”(《大学》)人生最大的问题不是征服世界,而是征服自己。人生的创造应该体现在“修、齐、治、平”“明心见性”的人格进步中,而不是追求财富的增长。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天人合一,人与万物息息相关,要同生存、共发展,“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道德经·第十章》)古代一些能工巧匠被称为“奇技淫巧”,内敛的人生观、顺应的自然观致使技术进步不被重视。东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影响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从人类长期的历史来看孰优孰劣?西方社会在近代积累了高度的科技文明和经济文明,但是后现代的西方却发现他们离开精神的家园越来越远,随着物质生产的丰富,预期的理想社会并没有出现,一些社会问题却越来越严重。资源的枯竭、利益的争夺导致战争频发,世界和平经常被打破。中国社会经济、科技落后,但向内用功、追求和谐的价值观却使中国社会几千年以来保持着可持续发展的态势,中华大地养育了无数代炎黄子孙,资源仍可被利用;中国人在民族与国家关系上始终遵循“和平共处”的原则,历来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一支重要力量;“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信仰和生活状态,使中国人的内心充实而富足。辩证地讲,东西方文化没有绝对的优劣,而是各有其利弊,表现在创新方面也各有其长短,西方社会天人二分的世界观、重视逻辑与分析的思维方式,在坚持以人类为中心、促进技术发展的同时也忽略了整体相关性带来的严重后果。中国文化从整体与系统中看问题,注重均衡与协调,传统社会秩序相对稳定、自然环境破坏较少,但是这种文化在延续中也出现了僵化、教条、保守的弊端,自宋明理学以来“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排斥了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